1电力电子电路仿真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心得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心得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心得在学习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进行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这些实验,我不仅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涉及电力变换、控制和应用的学科,其应用广泛,涵盖了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的众多领域。

而仿真实验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电路运行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在不实际搭建硬件电路的情况下,观察和分析电路的各种特性。

在进行仿真实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熟悉相关的仿真软件。

我所使用的是 MATLAB/Simulink 软件,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模块库,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便利。

在刚开始接触这个软件时,面对复杂的界面和众多的功能按钮,我感到有些迷茫和无从下手。

但是,通过仔细阅读软件的帮助文档和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我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能够顺利地搭建简单的电路模型。

在进行第一个仿真实验——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时,我按照教材上的电路原理图,在 Simulink 中选择相应的模块,连接成电路。

设置好电路参数和控制信号后,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点击了运行按钮。

然而,结果却并不如我所愿,输出的电压波形与理论值相差甚远。

我开始仔细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经过一番排查,我发现是由于我在设置触发角时出现了错误。

修改之后,再次运行,终于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在后续的实验中,我又陆续完成了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直流斩波电路等。

每一个实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难点,让我在不断的挑战中成长。

在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实验中,由于电路的复杂性增加,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

例如,三相电源的相位关系、触发脉冲的时序等。

在搭建电路的过程中,我需要更加仔细地规划模块的布局,以保证电路的清晰和易读。

同时,对于参数的设置也需要更加精确,否则很容易出现过流、过压等问题。

电力电子电路仿真-MATLAB和PSpice应用.pptx

电力电子电路仿真-MATLAB和PSpice应用.pptx

6.6 电力电子电路的PSpice仿真
6.6.2基本分析举例及仿真波形的处理
例6-1: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仿真(仿真参数为瞬态分析print step:1us, run to time:100ms。使用元件分别为:Vsin、Dbreak、Cbreak、
Rbreak ) 练习打印及保存波形
6.6 电力电子电路的PSpice仿真
仿真结果
6.6 电力电子电路的PSpice仿真
波形显示窗口内各标示的含义
6.6 电力电子电路的PSpice仿真
打印或保存波形结果 :
首先要在PSpice窗口调整好输出波形,然后选 Window\Copy to Clipboard...选项,设置选项, 这里可以保持原来Probe显示的本来颜色,也可 以把背景反白,也可以将所有颜色变为黑白色, 点选后按”OK”按钮键即可将目前工作窗口内的 波形送至剪贴板内,可将波形图直接粘贴到文 档中,也可用图形处理程序再行处理后使用。
6.4 PSpice文件
6.4.3 .OUT .DAT文件 .OUT内容包含有电路的网络连接描述、PSPice指令与选
项、仿真结果、仿真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信息。另外经设 置,它也可包含有一些仿真后的输出结果。 .DAT为仿真完后的输出结果,主要是供Probe程序来观测 仿真结果之用。 6.4.4 .PRB .STL .STM .INC文件 . PRB自动记录最后一次的屏幕波形,用户也可以自行设 置存档。 使用激励源编辑程序(Stimulus Editor)来作信号时,.STL 文件内放置这些信号数据。如果使用模型编辑程序 (Model editor)的Model Text View产生文字式输入信号描
364.00us
366.00us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仿真实验”课程建设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仿真实验”课程建设

c o n c e p t a n d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s a r e i m p r o v e d .I n o r d e r t o m e e t s o c i e t y d e ma n d o f r t a l e n t a n d p r o j e c t s l e a r n i n g , C D I O
关键词 : 电力 电子 电路分析与仿真 ; 课程建设 ; 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 : T M9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0 6 8 6 ( 2 0 1 3 ) 0 4 - 0 0 3 7 03 -
Co ur s e Co ns t r uc t i o n o f An a l y s i s a n d S i m ul a t i o n Ex pe r i me nt o n Po we r El e c t r o ni c Ci r c u i t s
L I We n - j u a n, Y AN G D o n g — y a n g ,Z HoU Me i — l a n ,Z HoU Yo n g - q i n, G Ao Ha n - y i n g
( C o l l e g e o fE l e c t r i c a l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Ha r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 a r b i n 1 5 0 0 8 0, C h i n a)
法 J , 所 以课程 内容 的选 取 要 突 出 电力 电 子 技术 的

电力电子技术 仿真实验 实验一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 仿真实验 实验一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实验一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说明:1、为选修《电力电子技术》的工科本科生编写的实验指导书;2、课前安排了一节Matlab、Simulink入门课,让同学们仿真了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3、本指导书适用于新版本Matlab。

实验一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方法;3、了解不同类型负载输出波形的差异。

二、实验环境及器件仿真软件:Simulink所用器件如下表1所示(以Matlab2019b版本为例)。

表1 实验器件三、实验原理(a )电阻负载(b )阻感负载图1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常用的单相整流电路之一,主电路由两对桥臂构成,晶闸管VT 1和VT 4组成一对桥臂,VT 2和VT 3组成另一对桥臂。

认为输入电压u2正半周时上端电压为正。

1、电阻负载如图1(a )所示,以一个电流周期为例,在正半周时某一时刻t ,触发VT 1和VT 4可导通流过电流,若交流电周期为T ,则VT 1和VT 4在T/2时刻,电压过零变负时关断。

在T/2+t 时刻触发VT 2和VT 3可以导通,VT 2和VT 3在T 时刻电压过零变正时关断。

整流电压的平均值为:2211cos sin d()0.92d U t t U πααωωπ+==⎰ 其中α为时刻t 对应的电角度,U 2为输入交流电的电压幅值,α的变化范围为0~180°。

2、电感电阻负载如图1(b )所示,VT 1和VT 4导通后,电压过零变负时,由于电感的作用,仍有电流流过VT 1和VT 4,VT 1和VT 4不会关断,直到在T/2+t 时刻触发VT 2和VT 3导通,反向电压使VT 1和VT 4关断。

同理,VT 2和VT 3导通后,电压过零变正时不会关断,直到VT 1和VT 4导通时承受反向电压关断。

整流电压的平均值为:d 221sin d()0.9cos U t t U παωωαπ+==⎰其中α为时刻t 对应的电角度,U 2为输入交流电的电压幅值,L 极大时,α的变化范围为0~90°。

电力电子Simulink仿真——整流电路

电力电子Simulink仿真——整流电路

电⼒电⼦Simulink仿真——整流电路1.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1.1 单相半波课本P44晶闸管处于断态时,电路中⽆电流,负载电阻两端电压为零,u2全部施加在VT两端。

如在u2正半周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期间给VT门极加触发脉冲,则VT开通。

式3-1:{U_d} = \frac{{\sqrt 2 {U_2}}}{{2\pi }}(1 + \cos \alpha )模型:输⼊电压:100V峰值,50Hz;触发:45°,5%;晶闸管压降:0.8V;负载电阻:5Ω。

得到输出如下:按照公式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为27.2V,实际输出电压均值26.9V,这是由晶闸管的导通压降引起的。

阻感负载:课本P45到u2由正变负的过零处,电流id已经处在减⼩的过程中,但尚未降到零,因此VT保持通态。

此后,电感L中储存的能量逐渐释放,直⾄id过零点处晶闸管关断并⽴即承受反压。

电阻5Ω,电感0.02H,输出波形如下。

续流⼆极管:课本P46与没有续流⼆极管时的情况相⽐,在u2正半周时两者的⼯作情况是⼀样的;当u2过零变负时,VDR导通,ud为零。

此时负的u2通过VDR向VT施加反压使其关断,L中储存的能量保证了电流id在L-R-VDR回路中流通,此过程通常称为续流。

为观察电流连续的情况,将L改为0.05H,同时添加了⼆极管,如下图所⽰。

波形:1.2 单相桥式全控课本P47在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VT1和VT4组成⼀对桥臂,VT2和VT3组成另⼀对桥臂。

在u2正半周,若给VT1和VT4加触发脉冲,VT1和VT4即导通,电流经VT1、R 和VT4流动。

在u2负半周,VT2和VT3导通。

式3-9:{U_d} = \frac{{\sqrt 2 {U_2}}}{\pi }(1 + \cos \alpha )模型:按照公式计算输出电压平均值为54.3V,实际输出电压均值52.6V,这是由晶闸管的导通压降引起的。

阻感负载:课本P49加⼊0.05H电感。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心得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心得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心得在学习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进行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这些实验,我不仅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对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公式和电路图。

然而,当我真正面对仿真软件,开始搭建电路、设置参数、进行仿真分析时,我才发现这其中的学问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们使用的仿真软件功能强大,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熟悉和掌握。

一开始,面对复杂的操作界面和众多的参数选项,我感到有些无从下手。

但是,通过仔细阅读软件的使用手册和教程,以及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我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

在进行第一个实验——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仿真时,我按照书本上的电路图在软件中进行搭建,设置了触发角等参数,然后满怀期待地点击了运行按钮。

然而,结果却并不如我所愿,输出的电压波形与理论值相差甚远。

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我开始仔细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

经过一番排查,我发现是触发角的设置出现了错误。

修改之后,再次运行仿真,终于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深刻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性。

在后续的实验中,我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中,由于没有考虑到负载的性质对电路工作状态的影响,导致输出的电流波形出现了严重的畸变。

通过对负载性质的分析和重新设置参数,问题得到了解决。

还有在直流斩波电路的仿真中,由于对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时间控制不当,使得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过大。

通过调整开关频率和占空比,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通过这些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在书本上,我们学到的是理想情况下的电路分析和计算方法,但在实际的仿真实验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器件的特性、线路的寄生参数、控制信号的精度等等。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实验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KC系列集成触发器的调整方法和各点的波形(3)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MATLAB的仿真方法,会设置各模块的参数二:实验原理完整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由整流变压器,6个桥式连接的晶闸管,负载,触发器和同步环节组成,6个晶闸管依次相隔60度触发,将电源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

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模型a.纯电阻负载电路1.设置仿真参数交流电压源的参数设置三相电源的相位互差120度,交流峰值相电压为100*sqrt(2)V,频率为60Hz 负载的参数设置R=45Ω,L=0H移相控制角值"alpha_deg"分别设为设为30,60, 120度2.仿真波形a: alpha_deg=30纯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的波形注:iD为整流后的电流波形,Vd为整流后的电压波形b: alpha_deg=60纯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波形c: alpha_deg=120纯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 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波形b.阻感负载电路1.设置仿真参数交流电压源的参数设置三相电源的相位互差120度,交流峰值相电压为100*sqrt(2)V,频率为60Hz 负载的参数设置R=45Ω,L=1H移相控制角值"alpha_deg"分别设为设为30,60, 90度2.仿真波形a: alpha_deg=30阻感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波形b: alpha_deg=60阻感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 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完整波形c: alpha_deg=90阻感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 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完整波形四.功率因数的测定a.测量原理b.仿真模型c.仿真数据(1)感性负载alpha=0 alpha=30alpha=60 alpha=90 (2) 纯电阻负载alpha=0 alpha=30 alpha=90 alpha=60实验二单相正弦波脉宽调制逆变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正弦波脉宽调制调频,调压的原理(3)研究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控制触发的要求二.实验原理1.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1)SPWM的概念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多的是正弦PwM法(简称sPwM),它是在每半个周期内输出若干个宽窄不同的矩形脉冲波,每一矩形波的面积近似对应正弦波各相应每一等份的正弦波形下的面积可用一个与该面积相等的矩形来代替,于是正弦波形所包围的面积可用这N个等幅(Vd)不等宽的矩形脉冲面积之和来等效。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心得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心得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心得引言电力电子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现代电气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力电子的原理和应用,并且通过实验实践,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次实验是基于电力电子的仿真实验,通过使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内容为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曲线绘制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类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曲线的绘制和分析,了解其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

实验步骤1. 首先,在仿真软件中选择电力电子器件的类型,并配置相应的参数。

2. 进行仿真实验,观察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状态和输出特性。

3. 绘制特性曲线,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

4.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力电子器件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我选择了三种常见的电力电子器件进行仿真实验:整流器、逆变器和开关电源。

通过对这三种电力电子器件的仿真实验和特性曲线的绘制,我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整流器:整流器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装置。

在仿真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整流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基本平滑,输出电压稳定。

整流器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直流电源、电动机驱动等领域。

2. 逆变器: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

在仿真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逆变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输出电压不稳定。

逆变器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太阳能发电、变频调速等领域。

3. 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是通过开关器件进行功率转换的装置。

在仿真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开关电源的输出特性曲线较为平稳,输出电压稳定。

开关电源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计算机、通信设备等领域。

实验分析与总结通过对电力电子仿真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我得到了以下结论:1. 不同类型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对应的特性曲线也有所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点击”OK”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点击“next”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点击“Next”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点击“yes”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从安装列表中选择要安装的产品: 共五项(包含Pspice字眼)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计算机仿真中采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 本质是关于现实世界一小部分和几个方面抽象的数学“映像” 系统的属性用变量表示,而系统的活动则用相互关联的变量间的数学 函数关系式来描述 不可能对系统作完全真实的描述,而只能根据研究目的对它作某种近 似简化的描述
第1章 绪 论
系统 模型建立 仿真试验 模型 仿真模型建立 计算机
第2章 系统建模方法
2.2.1 连续时间系统模型(四种) 1. 微分方程
y(n) f (t,y,y(1),...,y(n1),u,u(1),...,u(m))
如果系统是线性定常系统,则微分方程可写成如下形式:
y(n) an-1 y(n1) ... a1 y(1) a0 y bmu(m) bm-1u(m1) ... b1u(1) b0u
微分方程的数字解法、离散相似法是数字仿真的基础。
第1章 绪 论
1.2 仿真的分类
模型 物理仿真
数学仿真 半实物仿真
计算机类型 模拟计算机仿真
数字计算机仿真 数字模拟混合仿真
时钟比例关系 实时仿真
亚实时仿真 超实时仿真
系统模型的特性 连续系统仿真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第1章 绪 论

1.3 计算机仿真
从以下一些方面描述了“仿真”的概念:
第1章 绪 论
1.3.2 计算机仿真方法的特点
(1)模型参数任意调整 (2)系统模型快速求解 (3)运算结果准确可靠 (4)仿真的结果形象直观
1.3.3 计算机仿真方法的作用 (1)优化系统设计 (2)降低实验成本 (3)减少失败风险 (4)提高预测能力
第1章 绪 论
1.3.4 计算机仿真的步骤
模型的描述经常可以采用下述一些原则:
(1)相似性 (2)切题性 (3)吻合性 (4)可辨识性 (5)简单化 (6)综合精度
第1章 绪 论
2. 模型描述的层次 模型可以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来描述一个系统 : (1)行为层次 (2)状态结构层次 (3)分解结构层次 3. 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根据物理概念、变化规律、测试结果和经验 总结,用数学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特性曲线、实验数据等来描述某 一系统的表现形式。数学模型一般是数学方程组。
2. 离散传递函数
H ( z ) Y ( z ) / U ( z ) ( bm-j z ) /(1 an-j z j )
j j 0 j 0 m n
3. 权序列模型 4. 离散状态空间方程
x (k 1) Ax (k ) Bu(k ) y(k 1) Cx (k ) Du(k )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第一步:安装盘a放入计算机光驱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第二步:拷贝文件夹license Manager到C:\根目 录下 第三步:回到安装盘,点击setup.exe文件,运 行安装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屏幕出现: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点击“确定”: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第1章 绪 论
电子电路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 已经渗入 到电子电路设计的各个领域,例如原理图设计、逻辑或模拟电路仿真、 优化设计、最坏条件分析、印刷电路板设计等 电力电子电路的EDA工具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此类工具大体包括: ①传统的电子电路设计软件。通过引入新的电力电子器件模型可将软件 的应用领域扩展到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之中,例如为我国电路设计人 员所熟知的PSpice; ②专用领域仿真软件。例如在控制系统仿真软件MATLAB中加入以理想 开关模型为代表的电力电子器件模型,从而使软件在原有研究领域中 面对采用电力电子装置的问题时仍可进行有效的仿真; ③开发新的电力电子系统专用仿真软件。例如以开关电源设计为目的的 SIMPLIS、PSIM等。
第1章 绪 论
1.1.2 模型 在科学方法论中,把模型界定为人们为了特定的研究 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简化描述

模型方法是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可以把模型看作是原型物质的或观念上(如数学的)的类似物 模型分为实物模型和抽象模型两大类 1. 建模活动 模型作为系统的原型在研究时的“替身”,在选择模 型时,要以便于达到研究的目的为前提
第1章 绪 论
1.1 仿真的基本概念(3个基本概念)
1.1.1 系统 定义为具有一定功能,按某种规律相互联系又相互作 用着的对象之间的有机组合 任何系统的研究都需要关注3个方面的内容,即实体、属性和活动:

实体 组成系统的具体对象; 属性 实体所具有的每一项有效特性(状态和参数); 活动 系统内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状态变化。
仿真是基于模型的活动,首先要针对实际系统建立其模型。 然后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建模。
下一步程序设计即将仿真模型用计算机能执行的程序来描述。 最后要对仿真输出进行分析。
第1章 绪 论
1.4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的现状: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复杂的非线性数模混合系统 成本增加 设计和分析均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安全性、经济性及进行实验研究的可能性等在现场实验中往往不易做到。
第1章 绪 论
计算机专业 仿真软件遵 循一定的仿 真步骤: (电路时域分析为例)
电路图绘制 图形数据化 电连接网表 数学建模 系统状态方程 离散化 非线性代数 方程组 线性化 线性代数 方程组 求解 方程解

状态方程 拓扑法 改进节点法 数值积分法 欧拉法 龙格库塔法 牛顿-拉夫逊法

第1章 绪 论
x f ( x , u, w , t ) y g ( x , u, v , t ) x (t0 ) x0 0 ≤ h( x , u, t )
(2-1)
式中,x为n维状态向量; u为m维输入向量; y为l维输出向量; h为约束方程; w和v是维数适当的噪声向量。
点击“next”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点击”yes”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点击“network licensing”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选择”install products”
PSpice软件安装步骤:
使用“browse”选择拷贝到c:\下的license manager文件夹所在路径即:
第2章 系统建模方法
2.2.3 连续-离散混合模型
r
e
u ( KT )
u (t )
y (t )
数字控 制器
D( z )
保持器
Gh ( s )
控制 对象
3. 权函数 4. 状态空间方程
x = Ax + Bu y = Cx + Du
第2章 系统建模方法
2.2.2 离散时间系统模型(四种) 1. 差分方程
y(n k ) an-1 y(n+k -1) ... a0 y(k ) bmu(m k ) bm-1u(m k 1) ... b0u(k )
点击“next”程序开始安装,程序开始安装, 安装到63%,安装盘a安装完毕,提示放入安 装盘b,将安装盘a取出,放入安装盘b,选择 好安装路径,点击“OK”,继续剩余安装。最 后点击“finish”。 程序安装完毕后,回到计算机桌面,点击 “开始”----选择 “运行” ----输入 “sysedit” 回车----在打开的autoexec.bat文件中键入: set lm_license_file=c:\license manager\license.dat
1.1.3 仿真 系统仿真是建立系统、过程、现象和环境的模型(物理模 型、数学模型或其他逻辑模型),在一段时间内对模型进行操作,应 用于系统的测试、分析或训练。
计算机仿真3要素和3个基本活动 模型建立是通过对实际系统的观测或检测,在忽略次要因素及不可检 测变量的基础上,用物理或数学的方法进行描述,从而获得实际系统 的简化近似模型 仿真模型反映了系统模型(简化模型)同仿真器或计算机之间的关系, 它应能为仿真器或计算机所接受,并能进行运行 仿真实验是指对模型的运行
电力电子电路仿真 -MATLAB和PSpice应用
第1章 绪 论


计算机仿真是建立需研究系统的模型,进而在计算机上对模型进行实 验研究的过程 计算机仿真方法是以计算机仿真为手段,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模型来 再现系统的运动过程,从而认识系统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控制理论和应用领域有 关的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 想的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的一门新兴技术。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综合 集成了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 动控制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知识,是系统分析与研究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无破坏性、安全、可靠、不受外 界条件的限制、可多次重复、高效和经济性等特点 计算机仿真技术经历了模拟计算机仿真、混合计算机仿真、专用数字 计算机仿真、通用数字计算机仿真等阶段,目前已进入基于网络的分 布仿真阶段
各步骤执行的功能如下: 1.图形数据化 电路原理图(即画电路图)输入方法输入仿真系统 。电连接网络 表是连接该电路原理图和仿真软件之间的桥梁,只有将电路原理图翻 译成仿真程序可以识别的、反映电路中所有元器件性能和相互之间连 接关系的文件,电路原理图才能作为仿真软件的输入被调用 2.数学建模 这一步根据第一步建立的点连接网络表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建 模的方法主要有状态方程法、改进节点法和拓扑法。 3.数值积分 计算机对连续系统进行求解,利用数值积分方法进行离散化,以 得到对系统的仿真分析结果。 在此基础上,仿真软件通常还可以满足对仿真结果的性能分析, 波形处理的功能要求,如:谐波分析、频域分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