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跨界——村上隆的艺术商业之旅
探讨艺术商品化背景下中国美术的发展

探讨艺术商品化背景下中国美术的发展作者:于洋来源:《美与时代·中》2021年第10期摘要:当代艺术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艺术思潮运动,当代艺术之父——杜尚身体力行地完成了对于艺术的颠覆和解禁。
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下,国内外美术作品越来越趋向于商品化与大众化。
国内美术创作者应如何使中国当代美术染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底色,并使其发展保持新鲜活力,体现时代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
关键词:中国当代美术;传统艺术精髓;商品化;传统文化精神一、美术大众化与商品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丰富,美术作品逐渐趋向大众化与商品化。
艺术大众化,就是将艺术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使艺术作品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艺术商品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将艺术作品变为商品的过程。
艺术作品很早就有了商品的属性,而在当今时代,艺术作品的商品化更加明显,艺术市场的竞争压力也愈来愈大。
美术创作不断走向大众化与商品化,对于美术作品来说有利有弊。
通过美术形式的大众化与商品化,美术作品普遍被大众所接受和喜欢,使得更多人认识了美术这门艺术,了解了美术,打破了美术作品只为上层人服务的局限性,“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获得广泛支持和认可。
随着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美术创作也拥有了新的活力,新的作品不断出现在美术舞台,带给人们新鲜感。
同时,这也调动了美术创作者本身的创作热情与表现欲,多方位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进入多个领域进行宣传与发展。
尤其是艺术家打破了美术创作的界限,开始尝试着美术作品的跨界式发展,从而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实现了多方位、多形式的创新性发展。
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便是典型的代表,他的美术作品中有日本本土文化、漫画和动画等元素,而且他的创作也与商业有跨界合作。
他的艺术成果涉及领域丰富,比如他曾为LV品牌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与理念。
村上隆这位艺术家就充分地展现了在当代艺术发展背景下,艺术家在边界领域的创新性发展。
日本的森万里子就利用视频、摄影、新媒体和装置等不同媒介来进行自我艺术表达。
210614340_村上隆:魔性笑花脸簇拥的潮玩王国

People人物5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1他与草间弥生、奈良智美并称为日本艺术界的“三剑客”,在东西主流文化中探索出独具个人辨识度的艺术符号,造就出一座艺术与商业融合的潮玩王国……村上隆:魔性笑花脸簇拥的潮玩王国幼稚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市场文|刘晗 图|Mia一般来说艺术家生前穷困潦倒,但他缔造的艺术品却在他死后拍出天价。
但是日本先锋艺术家村上隆却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刻板印象,以实际行动证明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村上隆靠与品牌频繁合作联名款圈钱,尽管被批判成哗众取宠的小丑。
但是面对争议,他从不刻意回避自己在艺术和商业间的跨界经营,对“史上最爱钱的艺术家”的称呼也相当引以为傲,他的雕塑作品《我的寂寞牛仔》曾在苏富比拍出1500万美元的天价,被《时代》杂志选为“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人”,连续多年登上全球最具价值艺术家的排 行榜。
艺术作品卖出大价钱的关键,是因为通过该作品创造出与世界艺术史相关的脉络。
村上隆的创作因循传统日本卡通动漫,延续安迪·沃霍尔的风格,打造出新波普主义。
从体现性感少女的“Hiropon”到龇牙咧嘴的萌娃“Mr.DOB”,以及充满魔性笑花脸的“超扁平风格”,均大受年轻人追捧,成为各大时尚品牌争相合作的宠儿。
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谁都不能幸免。
新冠疫情之后,村上隆遭遇双重打击,陪伴多年的爱犬去世,公司濒临破产,一直以来风生水起的鬼才艺术家也难逃此劫。
闯荡艺术界多年,时尚弄潮儿村上隆深谙资本游戏套路,年过半百的大叔在接受新鲜事物上从不甘人后。
最近,他进军虚拟世界,在OpenSea上发售第一件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通证。
)作品《Murakami Flowers(村上隆花)》,消费者用以太币等加密货币购买,一朵平平无奇的像素太阳花衍生出的108个表情全部售出,最高一幅竟拍出上百万人民币。
与传统作品售卖后艺术家只获利一次不同,NFT每次转售,原作者都会收到进账,即使艺术品跌价仍能赚钱。
达米恩·赫斯特:当代艺术商业运作的范例

艺术研究|艺术管理达米恩·赫斯特:当代艺术商业运作的范例上海戏剧学院/谭芯璇摘要:达米恩·赫斯特的展厅是一个阴森又庄严的墓地,那简单却带有强烈的视觉刺激的作品在当代艺术圈几乎无人不知。
广受追捧的背后,是他对事物内与外关系建立的一种新信仰,同时也是艺术形态、商业运作的结果。
当代艺术家如何在多元的艺术消费市场中占据突出地位,或许可以从达米恩·赫斯特的艺术之路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当代艺术达米恩·赫斯特消费社会资本运作二战后世界文明的解体以及理性与科技的膨胀,让现代艺术不断探讨可能和实践的关系。
严谨的社会秩序和体系指引着物的终极方向,精神逐渐游离出身体,于是艺术家走向对语言形式、形而上主题的探索以抵抗人类即将步入的心灵空虚。
当代艺术理解的是我与世界的本真关系,这是随着两者之间敌对关系的消解、身份的转换而带动的观念意识的改变。
所有物质和精神的意义都连贯自由的统一到了内心,物质被解构,消费被推出,通俗、流行、大众成为当下社会语境的代名词。
艺术家在追求完整且独立个体的同时也逐渐积极加入这个永无尽头的名利场,身份的认可在大量的展览和流量报道中迅速实现,并刺激着艺术消费市场的空前繁荣。
处在前线的达米恩·赫斯特无疑是众多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他接过杰夫·昆斯手中的接力棒,快速实现了自己艺术的商业化价值,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大牌艺术家。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浅析达米恩·赫斯特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小见大,探索艺术商业化背后的奥秘。
一、爆点的制造达米恩·赫斯特作为YBA的领头人,主导并推动了伦敦艺术的现代发展,他创作的艺术装置《一千年》(A Thou-sand Years,1990)(如图1)震惊了艺术界。
腐烂的牛头、糖溶液、苍蝇卵和电蝇拍,这些物品用朴素且残酷的道理诠释了生命与死亡的轮回、新生和腐烂的更替,也是对达达主义观念——挪用现成品的积极响应。
不难看出作品的背后是艺术家对自身创作的极度自信,这也为他最初的艺术发展吸引了大批拥护者及收藏家。
村上隆的作品和介绍

村上隆的作品和介绍
村上隆是日本著名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混合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以其超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混合媒介的技术而闻名,被认为是当代艺术的先驱。
村上隆的作品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
1.《My Lonesome Cowboy》(1998):一尊由融合了现代艺术和日本传统的艺术风格的青年男子组成的雕像,他的双手握着一个满溢着热情的精神。
2.《Flower of Life》(2000):一件由融合了抽象艺术和传统日本技法的雕塑,表达了村上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尊敬。
3.《The Birth of Superflat》(2000):一件由村上隆设计的超现实主义画作,结合了日本传统艺术和西方当代艺术,表达了村上隆对艺术的理解和观点。
4.《Little Boy》(2005):一件由村上隆设计的雕塑,表达了他对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观察。
5.《Otaki》(2007):一件由村上隆设计的混合媒介雕塑,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尊敬。
论艺术跨界对艺术接受与艺术消费的影响

XINRUIZHENGMING华夏艺谭程度上限制了艺术传播的范围。
艺术接受主体具有一定能动性,观者会自动选择感兴趣艺术并用最简洁轻松的方式欣赏艺术,这就形成了艺术接受的程式化特点。
3.深度削平。
村上隆提出“超扁平”的艺术风格,快生活的节奏导致更多的观众无暇也无心深入学习感受艺术的内涵,新媒体展现的绝大部分是艺术作品外在的表象,即使配以文字解释也并不精到,全面。
观者感受到的是通俗化,个性化,多被二次传播破坏后的艺术表象。
快速浏览的阅读习惯致使艺术接受群体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了解信息而非深层次的艺术鉴赏,例如对于村上隆的作品《太阳花》,我们欣赏它色彩造型的美感,但我们不会深究它的排列和构图。
(二)当今时代艺术消费的新特点1.娱乐至上。
《欢乐喜剧人》《奇葩说》等娱乐类综艺节目的收视大热,明星喜剧电影的高票房证实娱乐消费的热度没有褪去,我们依然处在一个热衷于消费娱乐的社会环境。
大众更愿意、更期待、更主动地关注娱乐新闻,爆笑节目与喜剧电影,甚至为其消费,淘宝上各大视频网站会员热卖,购买其相应的周边产品或参与其中,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言论,成为引导下一波消费者的向导。
艺术品消费也是呈现如此趋势,大众更加注重追求艺术品的感官享受,能给自己带来愉悦、轻松、休闲的艺术作品成为消费热门。
2.大众化。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们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更多,物质生活的富足使人们更关注精神层面的学习。
博物馆,美术馆的浏览量日益增高,主流艺术早已不再是针对个人的享受,而是具有满足社会各阶层审美需求的大众艺术。
这几年直播平台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大众媒体的介入,如观众通过网络直播观看画展,音乐会,人们不必再去现场抢为数不多且价格昂贵的票才能接触艺术,不必面对面才能与艺术家交流。
艺术消费的形式越来越趋于大众化。
3.制约型消费。
互联网的应用看似扩宽了人们的视野,事实上其本身也带有一定局限性。
网络虽然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使我们不必花费时间与体力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购买或欣赏艺术,感受艺术作品带来的美感,但互联网搜索状态下的艺术作品会出现片面化,信息错误化的问题,信息甄别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导致认知错误。
现代霓虹艺术展览(草间弥生、村上隆藏品)活动策划方案-25P

2014年,9月25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中,
20余副草间弥生作品展出。
草间弥生-画作展示
作品名称:花园 作品尺寸:52x45cm 作品材质:原创版画
作品名称:花 作品尺寸:24x27cm 作品材质:水彩原作
作品名称:Az flower 作品尺寸:72.7x60.6cm
现场可进行项目
展览期间 沙龙活动,共2场沙龙 女性主题专场:日本高级花艺师的美学分享
地点:项目现场 内容:日本高级花艺师现场进行花艺展示,并进行美学分享 资源方:知名旅日高级插花师+重庆女企业家协会
活动案例
草间弥生-跨界合作
草间弥生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合作,其官网上还开设了关 于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的介绍,包括许多珍贵资料及图片。
草间弥生-展览
2013年12月15日,草间弥生亚洲巡展上中国上 海展“我的一个梦(A Dream I Dreamed)” 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MOCA)拉开帷幕。
村上隆-案例
与 Vans 的联名款球鞋,其它合作过的品 牌还包括 LV(长达 12 年)、陀飞轮、卡 西欧、Vogue、Supreme、Google 以及 菲董主理的街头潮牌 Billionaire Boys Club 等。
草间弥生-展览经历
1965年,在纽约展出《无限镜屋》,个人特色(白底红点、大
面镜、艺术家站在中央)相当引起注意。
1966年,作品《无限的爱》成为其成名作。同年受邀参加了第
33届威尼斯双年展。作品名为《那克索斯的花园》。
1993年,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1998年,参加了台北双年展。 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3月30日,草间弥生“我的一个
日本当代前卫艺术家村上隆作品探析

包装学报Packaging JournalVol.6 No.1Jan.2014第6卷 第1期2014年1月日本当代前卫艺术家村上隆作品探析郭玛丽1,吴卫2(1.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7;2. 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湖南株洲412007)摘要:日本当代前卫艺术家村上隆在继承日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模仿与借鉴西方文化,在他的作品中东方传统与西方文明达到了完美融合。
在日益浮躁的现代社会中,艺术趋媚于大众趣味,村上隆将精英文化融入通俗文化创作中,为通俗文化与高雅艺术的结合找到了沟通的桥梁。
同时,在艺术作品被认为必须崇高与纯粹的时候,村上隆则以商业态度进行艺术创作,实现了艺术创作与商业时尚的交集。
关键词:村上隆;东方传统;西方文明;通俗文化;高雅艺术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100(2014)01-0085-04Works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Japanese Avant-Garde Artists Takashi MurakamiGuo Mali 1, Wu Wei 2(1. School of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China;2. Graduate Student Offic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Japanese culture, Japanese contemporary avant-garde artist Takashi Murakami constantly imitates and learns from Western cultures. His works are the perfect fusion of oriental traditions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an increasingly fickle modern society, the arts also trend to cater to the public ’s vulgar taste.Takashi Murakami integrates the elite culture into the popular culture, and has found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elegant art. Meanwhile, when it is assumed that the work of art should be noble and pure, it is Takashi Murakami who takes a commercial attitude towards the art creation, and creates an intersection between art creation and commerce.Key words :Takashi Murakami; eastern tradition; western civilization; popular culture; elegant art收稿日期:2013-03-02作者简介:郭玛丽(1989-),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E-mail :741180124@ 通信作者: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 教育理论研究,E-mail: wuwei_1111@doi:10.3969/j.issn.1674-7100.2014.01.019二战以后,随着世界一体化与多元化的推进,日本加速了与西方文化的交融。
奢侈品品牌管理与营销案例分析

奢侈品品牌管理与营销案例分析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奢侈品品牌管理与营销案例分析,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摘要:从奢侈品的定义大方向着手,分析奢侈品品牌发展的现状,并着重探讨奢侈品品牌管理以及奢侈品品牌营销。
为了使文章更具说理性和现实性。
我们选择奢侈品品牌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爱马仕,着重分析爱马仕品牌的管理和营销方式。
关键词:奢侈品;管理;营销;爱马仕一、奢侈品定义及其内涵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奢侈品的定义没有得出统一且确实的答案。
因为奢侈品的定义会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经济、文化情况而发生应时的改变。
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奢侈品所特有的物质内涵和社会内涵。
目前为止,我们对于奢侈品的定义都是针对奢侈品某一方面的定义,并不是统一的、普遍意义上的定义。
[1]二、爱马仕品牌简介及发展历史1837年蒂埃利・爱马仕(ThierryHermès)于法国巴黎创立了爱马仕(Hermes),早年爱马仕以制造高级马具起家,时至今日爱马仕已经走过了170余载春秋。
截至2020年爱马仕的经营产品已有箱包、丝巾领带、男女装和生活艺术品等十七类系列。
1996年爱马仕在北京开了中国第一家Hermes专卖店,总部仍旧位于巴黎,但却遍布世界各地。
“爱马仕”为大中华区统一中文译名。
作为法式奢侈品品牌的代表,爱马仕历经了170多年的风雨沧桑,经过其家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早在20世纪来临之时,Hermes就已成为法式奢华消费品的典型。
爱马仕是一个不断跟随世界变化而更新的品牌。
从一家专门为马车制作各种配套的精致装饰的马具店,到工业革命之后交通工具的革新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Hermes顺应时代的脚步,改变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趋势,逐渐转为生产运动服装。
长久以来,爱马仕不是偏执地追逐潮流,而是秉持创始人的一贯经营理念,运用其体内充分的创新创业精神,在精神内涵的关照下开始了对革新与进步的世纪追求。
爱马仕六代成员陆续开拓版图,征服了新的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点评
2001年,村上隆成立了善于商业经营与品牌运作的Kaikai Kiki艺术机构,进行创作、策展、艺术交易 和艺术经纪等工作,培养和魔鬼式的训练签约的艺术家,以集团化的方式获得做大的利益,现在已经 发展到了50个员工在东京,20个员工在纽约。
作品展示
“太阳花”系列
作品展示
“太阳花”系列
作品展示
“太阳花”变种系列
作品展示
“水母眼”系列
作品展示
太阳花公仔插画
作品展示
Mr. DOB系列
作品展示
五百罗汉图展
作品展示
五百罗汉图展
作品展示
甜俗雕塑系列
作品展示
浮世绘风系列
商业合作 VS. Google
Google纪念图标
商业合作 VS. LV
2000年,法国老牌LV的设计总监 Marc Jacobs邀请村上隆合作,力求 改变传统奢侈品的刻板形象。这次艺 术与商业的联姻,开启了艺术与商业 品牌的跨界合作之旅,并且合作的结 果令双方都感到十分的满意。
商业合作 VS. LV
2003年,村上隆一口气用了几十种颜 色,将自己画作中的太阳花、水母眼等 多彩图案元素用在经典Monogran Multi系列上,为人们带来了感官上的 欢乐和欣喜,将LV成熟经典甚至于有 些老气的形象瞬间转换,将LV的销售 额瞬间提升了10%。
商业合作 VS. LV
村上隆LV包系列
商业合作 VS. LV
村上隆LV包系列
商业合作 VS. LV
村上隆LV“迷彩”包系列
商业合作 VS. LV
村上隆LV“樱花”包系列
商业合作 VS. LV
2005年,尝到甜头的LV再次与村 上隆合作樱桃包,村上隆风格式 的粉嫩滑板和开心笑脸让全世界 尤其是亚洲地区的潮女们爱不释 手,开创了LV热卖记录的新高度。
商业合作 VS. LV
村上隆LV“樱桃”包系列
商业合作 VS. LV
村上隆LV公仔系列皮箱
商业合作 VS. LV
村上隆LV包广告大片
商业合作 VS. LV
村上隆LV包广告大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合作 VS. LV
村 上 隆 东 京 店 内 陈 设
LV
商业合作 VS. LV
村 上 隆 为 制 作 的 动 漫 广 告
Thanks!
艺术家也需要钱,也需要名,也需要被别人认可,这就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跨界手段来将自己的 艺术价值最大化。在《艺术创业论》中,村上隆清晰地分析了欧美和日本艺术营销策略的不同, 他希望艺术家和观众能够以行销的观念来对待商业时代的艺术,并且总结了创造艺术价值的方法。
案例点评
已经年过50的村上隆创造了普通艺术工作者医生难以创造的奇迹:2006年,他的作品以一亿日元的 添加定格为日本历史上单间艺术作品最高成交记录单;他是《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 士;他与LV的商业合作使得LV在欧洲消费低迷时期攀上了销售榜首。尽管村上隆的作品遭到周遭的种 种非议,但是他在时尚界、艺术界、商业界的成功却是有目共睹,令人赞叹的。
案例分析
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1962年
生于东京,受日本动漫画影响而专注于“御宅族” 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研究,日本后现代艺术风格— —超扁平(Superflat)运动的创始人。1986 年 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1991 年首次举办了个人 作品展。1993 年获得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博士 学位。2000年与LV设计总监马可·雅克布合作, 创作出彩色图案皮具。2003 年举办了《幼稚力 宣言》作品展。2008 年设计的一个标价5亿日元 的公仔创下了天价记录,同年被美国《时代》周 刊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是其中 唯一的一位视觉艺术家。
艺术跨界
1526201305L1007 设计艺术学 何依青
跨界(Crossover),提倡的是"交叉、超越"的思想,让不同文化、理念和思想碰撞
出更多耀眼的火花来。
最早提出这个词的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汽车行业,紧接着“跨界”这个概念几乎蔓 延到生活各个角落,成为国际最潮流的字眼。
艺术跨界的出现,一方面源于设计概念的产生。设计由于其实用性和模仿的间接性而 与纯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设计活动中往往要求设计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经 验,譬如商业消费、使用功能、科学机制等等。同时社会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复杂 化,使得艺术跨界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村上隆打破了艺术界一直存在的不休与与商业市场挂钩的价值观念,在很多同行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 候,他已经从纯粹的艺术家蜕变成为一个精通于流行元素和商业文化的生意人。他不断地寻找艺术和 商业之间融合的新的可能性,不断努力创造新的惊喜。
结语
艺术vs商业
利
弊
让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艺术,而 是大众的艺术,有利于提高和丰 富社会的审美情趣;
另一方面,现代消费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使用功能, 同时也追求视觉的审美性和个体身份的认同性,因此很多领域开始寻求和艺术家的合 作来提升自我价值;加之现代消费对于艺术光环的消解,使得艺术不再是束之高阁的 阳春白雪。艺术家本人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价值,为了能够更适应于现代社会, 也会和不同领域合作。现在最为普遍的一种艺术跨界的现象就是艺术家和商业品牌的 跨界合作。
通过和商业领域的合作,可以给 艺术带来更多的创新模式和发展 机遇;
通过和商业品牌的合作,使得艺 术家本身成为一个自身品牌,进 一步促进了艺术家的个人发展。
过度的商业化可能会造成艺术本 身审美性质的缺失,而造成一种 迎合消费大众的媚俗心理;
过分炒作艺术和商业结合带来的 巨大利益,可能会给一些年轻的 艺术家造成一种“一夜爆红”的 暴利心理,而忘却了艺术本身的 价值;
LV
出版书籍
村 上 隆 讲 述 自 己 成 功 经 验 的 书 籍
案例点评
不得不承认,村上隆将艺术和商业联姻的功力,结合浑然天成融贯东西的艺术特色发出这个时代 最富争议但也是最强有力的声音。“艺术家”这个名词的定义被他进一步地丰富——不仅仅是 纯粹的创造美好的作品,而且还可以是依靠艺术谋生的商人,是瞄准各种资源,不放过任何商机 的生意人,是艺术市场幕后的推手,是应当考虑生存与利益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