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距关于判断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问题

合集下载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分析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Near三、四部分骨折中应用疗效;方法:自2007年02月-2010年02月,我院对22例(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5岁的分类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应用疗效评分系统对术后肩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和解剖恢复进行评定;结果:经术后平均15个月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周。

优16例,良3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分类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稳定、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标签: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近年来,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治疗均较棘手,特别是三、四部分骨折,因其有明显的骨块分离,关节面破损和软组织损伤较重,非手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自2005年02月~2010年02月,笔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该类骨折2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其中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7例,平地摔伤5例,根据Near分类: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6例, 闭合性20例,开放性2例,1例臂丛神经损伤,5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2例合并腹部闭合伤。

急诊手术10例,12例待肿胀减轻后平均4天内手术。

1.2 手术方法患者均取平卧位,患肩部垫高,取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分离并保护头静脉,向内侧牵开胸大肌及头静脉,三角肌牵向外侧,切断小部分三角肌前方锁骨部,充分显露肱骨头及骨折端,探查肩袖是否断裂,对于撕裂肩袖,先用线标记在岗上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上,便于修复,清除骨折端血肿,保留碎骨片,将大小结节及骨块复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于骨缺损处,适当打压,保护肱二头肌长头腱避免骨折端卡压,避免剥离肱骨头颈内侧的软组织,避免游离所有的骨折块,C型臂透视下确认骨折端复位良好,将锁定板置于肱骨近端大结节顶点下5cm,结节间沟后缘10cm处,安装钻头导向器,钻孔后锁定螺钉,不钻透对侧骨皮质,避免螺钉尾部穿过关节面进入关节腔,影响关节功能,根据骨折远端骨质及骨折线情况,部分钉孔可选用普通螺钉。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肱 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席 银 辉
( 京 市 密 云 县 中 医院 骨 科 , 京 1 1 0 ) 北 北 0 0 5 ‘
肱骨近端骨折比较常见, 占全身骨折的 4 ~5 1 L 。对 ] 此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 大多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但当骨
折明显移位或骨折不稳定时则需手术治疗。自20 年 l 月 05 O
脉、 胸大肌、 喙肱肌及肱二头肌, 向外牵开三角肌, 骨折位置
较高、 显露不充分者切断部分三角肌锁骨部。在肱二头肌长
头腱外侧切开骨膜, 骨膜下剥离, 显露骨折端, 清除血肿及嵌
入骨折端的软组织, 将骨折解剖复 2 07 月作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l 7
74 — 47 37 .
完全性损伤的病例我们也不应该等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早手术。术中要注重对脊膜破裂的修补, 以利于脑脊液循 环的恢复, 建立马尾神经的营养供应。本组病例手术时机滞 后者往往是其合并伤较重, 术前马尾神经功能保留较少, 甚
至 为 硬 性 损 伤, 类 病 人 术 后 神 经 功 能 恢 复 差, 此 与 S ai s ] hp o 报道有较大差异。 rL 3
cmpesdc uaeun ['S ie 1 9 ,49 :4 — o rse a d q ieJ] pn 。9 9 2 () 8 5 .
85 1.
收 稿 日期 :0 7 1 - 0 2 0 — 12
作 者 简 介 : 雪 峰 ( 9 6 ) 男 , 主 任 医师 , 西 省 朔 州 市人 民 医 院骨 科 , 3 0 2 赵 16 一 , 副 山 0 60 。
E 3 Y ma uh K, ua a , k h si e a, e 4 a g c i M rk mi Ta aah l lB — M K,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摘要: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7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三叶草钢板固定,治疗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7.37%、Neer评分(96.47±2.81)、SF-36(95.33±1.11)、VAS(2.06±0.9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21%、Neer评分(81.88±3.06)、SF-36(76.49±4.49)、VAS(4.00±1.50)。

两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有效率高,患者预后好,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钢板;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前言:肱骨近端骨折,为肩关节周围骨折的一种,发病率较高,患者多为老年人,为骨科的常见病。

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多伴随过肱骨旋转及移位等症状,粉碎性骨折占比较大,加之软组织受损,患者常需承受极大的痛苦。

及时手术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主要术式。

本文于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样本,观察了该术式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样本。

以38例为一组,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男性12例、女性26例。

年龄(44--77)岁,平均(65.95±2.05)岁。

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2例、高处坠落11例、车祸14例、其他1例。

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25例。

年龄(45--78)岁,平均(66.01±2.11)岁。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医治,观察组40例,给予锁定钢板。

比较两种医治手段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医治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锁定钢板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不仅手术过程安全性极高,还能将各种并发症的概率降低到最小范围内,,值得推行运用。

关键词:锁定钢板;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病症,该病的病因大多是上肢受到外力作用,对肱骨近端造成了损伤,该病的患病群体基本上都是老年人[1]。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的现状,比较和分析给予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医治手段的运用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该院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共40例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24~65岁,平均(44.42±3.26)岁;对照组共40例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26~69岁,平均(47.51±3.41)岁。

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观察组给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术后前先给患者注射全身麻醉剂,然后在患者的患肩处垫好软枕。

从患肩内侧做个切口,沿着胸大肌、三角肌的空隙方向把胸大肌和头静脉分开,并要做好对头静脉的充分保护;若是患者的肱骨近端没有充分暴露,医师可把部分三角肌分离开来,把骨折端软组织和血肿剔除干净,再把骨折的患肢恢复到原位,并用克氏针加固骨折块;对于老年骨折疏松患者,医师可把人工骨填充到患者骨折部位,尽可能的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用X光检查骨折复位处是否正确。

骨近端肱骨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分析

骨近端肱骨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分析

骨近端肱骨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用于治疗骨近端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应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均为一期愈合,无骨不愈合、畸形愈合、螺钉松动以及创口感染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骨折愈合效果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锁定钢板;肱骨骨折;临床疗效肱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钢板内固定,但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常存在螺钉松动、脱落甚至是切割肱骨等,不利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且容易导致关节僵硬等[1]。

我院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为(45.1±3.2)岁。

骨折原因:21例车祸伤,15例摔到或坠落伤,10例其他。

患者均知情并自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于臂丛麻醉下手术,患者常规取仰卧位,垫高肩部,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常规暴露骨折断端并寻找肱二头肌的长头腱,辨别关节间沟及大小关节,保护好肩袖、关节囊以及骨块周围软组织等,经C臂X线引导性骨折复位。

复位满意后选择适宜锁定钢板,将其置于肱骨近端的大结节下方5mm处,以克氏针临时固定,打入3-4枚锁定螺钉,并以锁定螺钉固定部分肱骨干,经钢板的缝合孔采用可吸收缝线将肩袖损伤进行部分缝合。

术后3d即可予以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周即可予以肩关节主动锻炼。

对照组:于臂丛麻醉下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固定位置为肱骨近端大结节外侧部位,术后常规固定肩部外展架,并维持外展前屈位至少4周。

浅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

浅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

浅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和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常州新北区三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自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的4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实行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年,所有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物断裂等情况;骨折愈合时间6~24周。

本组优28例,良10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95%。

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操作简单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肱骨近端较满意的方法,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标签: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骨折,保守治疗效果多不理想,而手术治疗难度较大,骨折固定不够牢靠,术后肱骨头坏死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不满意。

常州新北区三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自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0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均为我中心骨科门诊收住入院的病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2~75岁;均为肱骨近端闭合性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5例,摔伤5例,高空坠落伤20例。

骨折部按Neer分型分类:Ⅱ型10例,Ⅲ型18例,Ⅳ型12例。

患者入院后常规行肩关节正位、腋位X光片及三维CT重建检查。

1.2手术方法:手术中用臂丛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并垫高患肩,采用三角肌、胸大肌切口入路,在二肌之间保护头静脉并牵拉于内侧予以保护。

对于NeerⅡ型等骨折移位不大的骨折可通过牵引、旋转、外展、内收等方法予以复位。

对于骨折移位大,骨折块多且伴脱位的患者需切开关节囊,适当的剥离软组织后直视下复位,先予钢丝数枚克氏针临时固定,电透下见骨折端对位满意后选择合适的锁定钢板。

钢板置于肱骨近端外侧,钢板的上缘略低于大结节顶点以防撞击。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分析

间, 还可加速骨折愈合 , 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较克氏针、 钢丝等
方法 提早 2 4 。 明微 型钢板 的 固定操 作不 但未破 坏骨 折端血 -周 说 运, 反而因牢靠的骨折端固定 , 更有利于血供建立和骨折连接。 ③ 对于粉碎性骨折或病理骨折( 内生软骨瘤) 伴骨质缺损的掌、 指骨 骨折 , 后用微 型 钢板 固定 能起 到支 撑作 用 , 复掌 、 骨解 剖 植骨 恢 指 结构 。④ 因微型 钢板 相对 较 小 , 固定 关节 , 多 以侧 方放 置 , 不 又 不 影 响手 指功 能 锻炼 ,对 合 并 肌腱 损 伤 的患 者有 利 于早 期功 能 锻 炼, 防止肌腱粘连, 且位于皮下, 对皮肤无刺激作用。采用微型钢 板进 行掌 、 骨骨折 的治 疗应 掌握 适 应症 。掌 骨及 近节指 骨骨 折 指 是 采用微 型 钢板 固定 的最 佳 部位 , 一些 中节指 骨也 适 用 , 末节 指 骨则 不适 用 。 于手部 有 感染 的患 者或 手部 有严重 的挤 压伤或 碾 对 压伤, 存在软组织缺损严重的病例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 如断掌 等 , 时 间较长 的患 者 , 不适 采 用微 型钢 板 。 手术 则 采用微 型钢 板 固 定掌、 指骨 骨 折 的手 术需 要 术者 熟 悉 手部 的解剖 , 一定 手部 骨 有 折 手术 治 疗 的经 验 , 掌握 内 固定 的原 则 , 时要 了解 微 型钢板 的 同 手术器械。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项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 , 取得临床
掌、 指骨骨折是临床常见手外伤 , 我科于 20 09年 3 2 1 平均 9 月 。所 有病 例 x线 片 复查 示 骨 折 线 于术 后 6 l 周 消 月~0 1 个 一l 年6 月采 用微 型钢 板并 结合 骨 伤三 期 辨证 治疗 掌 、指 骨骨 折 5 失 , 外观 无 明显 成角 及旋 转 畸形 。手 功 能恢 复按 照 T F 6 伤指 A S系 例, 效果满 意 , 告如 下 。 报 统评 定法 , 4 , l 例 , 2例 , 良率 9. 优 2例 良 2 差 优 6 %。 4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分、 优 良率 7 1 . 7 %, VA S疼 痛 评 分 均 分 2 _ 2 。 A组 l O例 患者 、 B组 4 3例 患 者 , C o n s t a n t 评 分 B组 优 于 A组 ( 7 8  ̄ 1 4 . 6分 V S 6 7  ̄ l 1 . 7分 , P < 0 . 0 5 ) , 术

61 6・
浙江创伤外科 2 0 1 3年 1 O月第 1 8卷 第 5期
Z I - I J J T r a u m a t i c , O c t o b e r 2 0 1 3 , Vo 1 . 1 8 , No 一 5

临床 研 究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成人 肱 骨近端骨折 的疗效分 析
冯 坚固 吴震 东 刘 丹 刘 军 黄 宰宇 张 磊
【 摘 要】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 方法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 5 3例肱骨近端骨折 。测 量
术后 前 后 位 平 片 患 肢 肱 骨 颈 干 角 , 内 翻 复位 、 即颈 干 角 < 1 2 5 。 为 A组 , 颈 干 角 ≥1 2 5 。 为 B组 。随 访 时评 估 记 录患 者 肩 关 节 功 能 一 C o n s t a n t 评 分、 疼 痛评 分 、 并 发 症 以及 测 量 患 侧 肱 骨 颈 干 角 的变 化 。 结果 组 患 者获 得 6 ~ 3 6个 月 随 访 ( 平均 1 6 - 2 个 月) 。末 次 随访 时 , C o n s t a n t 评 分均分 7 6
p r o x i ma l h u me r l a f r a c t ur e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l o c k i n g p l a t e s . On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e x a mi n e r me a s u r e d t h e i p s i l a t e r a l h u me r a l ne c k— s h a f t a n g l e i n t h e a u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距关于判断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问题
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尽管多项研究对临床病例如何选择手术方式进行了探讨,但实际上对于具体的病例,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还是实施关节置换手术,往往很难做出决定。

此时,一些影像学指标对于指导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手术预后就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最近,瑞士苏黎世大学附属医院创伤外科的Georg Osterhoff等通过一项临床病例观察研究,考察了肱骨距(内侧外科颈)粉碎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临床及影像学效果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论文被发表在近期出版的Injury杂志上。

2001至2008年间因肱骨近端骨折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7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性46例,男性2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0±15.9岁。

术前通过X线片对所有患者的骨折形态以及肱骨距粉碎进行进行评估记录。

术后随访时间至少为2年,随访中通过Constant 评分,主观肩关节评价表(SSV),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简明量表-36 (SF-36)对患者的功能效果进行评估;另外,还通过X线片对患者手术的影像学效果进行评价。

图1.(A + B)患者,47岁,Neer 2部分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距粉碎。

(C)患者,69岁,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

(D)患者,80岁,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

(E + F)患者,66岁,Neer 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

(G + H) 患者,49岁,Neer 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

这些患者中,只有最后这位患者发生肱骨头坏死。

箭头所指为肱骨距的粉碎性骨块。

74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0.8±20.6个月。

患者最终的绝对Constant评分、性别及年龄校正的Constant评分、DASH、SSV以及VAS分别为72.4±14.5, 85.2±17.3%, 15.7±17.3, 80.3±19.6%和2.1±2.2。

在并发症方面,1.3%的病例出现骨折不愈合,5.4%的病例出现螺钉切出,内固定失败率为1.3%;12.2%的病例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3例发生于初次创伤24个月之后。

存在肱骨距粉碎的病例其在Constant评分及其校长评分、SSV以及SF-36等临床疗效方面受到显著影响,这些患者其绝对Constant评分<65的优势比为4.4(95%的可信区间:1.4–13.7)。

图2.患者,55岁,创伤致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距粉碎(A + B)。

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C)。

术后由于出现内固定物处夜间疼痛而在术后18个月时却出内固定物。

该患者在术后24个月随访时的绝对Constant评分为72(E)。

图3.患者、女性,64岁,创伤后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距完整,内侧合页未破坏,内侧干骺端-头延伸区<8 mm(A)。

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B)。

术后6周(C)及3个月(D)的影像学表现。

术后39个月随访时的绝对Constant评分为85,无肱骨头坏死征象(E)。

根据数据结果,作者最终认为,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中期临床效果。

肱骨距粉碎与患者的功能及主观疗效预后有关,其作为一项简便的评估方法可用于患者临床疗效的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