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镇痛泵使用

合集下载

镇痛泵使用

镇痛泵使用
5
4
3
2~0
告知患者自控追加药量(每间隔15min,可追加药液0.5ml)
5
4
3
2~0
病情观察(镇痛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管道通畅性、穿刺部位有无异常)
10
9~6
5
4~0
镇痛泵一般可持续2~3d,根据患者情况,撤泵
5
4
3
2~0
操作后
5
整理床单位,妥善安置患者,分类处理污物用物,洗手记录
5
4
3
2~0
质量控制
5
4
3
2~0
开放静脉通路
5
4
3
2~0
确认包装完好,核对标明的型号后打开止痛泵包装
5
4
3
2~0
检查自控按键,确保管路通畅
10
9~6
5
4~0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配置药液的浓度及剂量
5
4
3
2~0
用正确方法加药至镇痛泵内
10
9~6
5
4~0
排完空气后去除加药卡片
5
4
3
2~0
连接患者的静脉通路,开始使用镇痛泵持续给药
镇痛泵使用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项目
总分
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及分值
扣分及理由

B
C
D
仪表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5
4
3
2~0
操作前
准备
10
环境清洁
2
1.5
1
0
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
2
1.5
1
0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术后止痛泵的使用方法

术后止痛泵的使用方法

术后止痛泵的使用方法哎呀,说起这个术后止痛泵,那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玩意儿。

爱的是它能让你在手术后不那么疼,恨的是,如果你不会用,那可就尴尬了。

记得上次我做了个手术,医生给我装了个止痛泵。

当时,我躺在病床上,看着那个小东西,心里想:“这玩意儿怎么用啊?”医生看我一脸懵,就耐心地给我讲解了一番。

首先,医生告诉我,这个止痛泵是个自动的,它会定时给你输送止痛药。

但如果你感觉疼得厉害,还可以自己按一下按钮,额外来点止痛药。

我心想,这还挺人性化的,疼的时候还能自己加量。

然后,医生又告诉我,这个泵是贴在我身上的,有根管子连着,别担心,管子是软的,不会扯得慌。

我看了看,确实,那管子就像个软软的小蛇,贴在身上,还挺舒服。

接下来,医生又提醒我,这个泵有个显示屏,上面会显示药量,还有电池的电量。

我得时不时看看,别等药用完了,还傻乎乎地按按钮。

我点点头,心想,这可得记好了,不然疼起来可就惨了。

医生还特别强调,这个泵不能碰水,洗澡的时候得拿下来。

我心想,这可麻烦了,我可是个爱洗澡的人。

不过,为了不疼,忍了!手术结束后,我躺在病床上,那个止痛泵就开始工作了。

一开始,我还有点不习惯,总觉得身上贴了个东西。

但过了一会儿,疼痛感真的减轻了不少。

我试着按了按按钮,果然,药量又多了,疼痛感又减轻了。

就这样,我用了好几天这个止痛泵,直到医生告诉我可以取下来了。

取下来的时候,我还有点舍不得,毕竟它陪我度过了手术后最难受的几天。

现在,虽然我的手术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次看到别人用止痛泵,我都会想起那段经历。

那个小小的止痛泵,虽然不起眼,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所以,如果你也要用这个小东西,记得好好听医生的指导,别像我一开始那样,一脸懵,哈哈。

镇痛泵使用流程

镇痛泵使用流程

镇痛泵使用流程镇痛泵使用流程镇痛泵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给予患者持续而精确的镇痛药物输注,帮助他们在手术后或疼痛症状严重时获得有效的疼痛缓解。

本文将深入探讨镇痛泵的使用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全面理解该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检查和准备在使用镇痛泵之前,首先需要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干净度。

确保泵的外壳无损坏,并且内部没有明显的异物。

检查药物袋是否完整,药物是否没有过期。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疗人员汇报。

接下来,准备好所需的消毒物品、穿刺针和贴敷材料。

2. 穿刺和连接准备完毕后,寻找患者适合穿刺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常用的穿刺位置是靠近手臂、锁骨下或上臂等容易触及的部位。

在穿刺前,先用适当的消毒液清洁患者的皮肤,并允许其完全干燥。

使用穿刺针将导管插入皮肤下,并连接到镇痛泵的输液通道。

3. 设置泵的参数一旦泵与导管连接好,就需要设置合适的参数以确保正确的药物输注。

先将泵打开,并通过操作面板进入设置界面。

根据医生的处方,设置泵的药物输注速率、容量、时间等参数,并确保这些信息正确无误。

在设置完毕后,通过确认键或相应按钮将设置保存到泵的内存中。

4. 监测和调整一旦泵开始工作,就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和镇痛效果。

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特别关注是否有意外的不适或过敏反应。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疼痛程度,可以根据医嘱调整泵的输液速率和容量。

在调整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小心谨慎,避免过量使用镇痛药物。

5. 维护和保养在使用镇痛泵后,需要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注意定期更换药物袋,避免药物过期或被污染。

在每次更换药物袋前,要注意彻底消毒连接部分,确保无菌环境。

另外,定期校准泵的运行参数,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结与观点:镇痛泵作为一种用于疼痛缓解的医疗设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使用镇痛泵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确保设备无损坏,药物无过期等问题。

穿刺和连接是关键步骤,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并注意消毒肌肤。

镇痛泵的使用及护理PPT课件

镇痛泵的使用及护理PPT课件

镇痛泵简介
B
D
A
C
镇痛泵分类:机械式、电子式、植入式
适用范围:手术后疼痛、慢性疼痛等
工作原理:通过泵体将药物注入体内
注意事项:使用前需进行评估,使用时需密切监测
镇痛泵简介
01
镇痛泵是一种用于缓解疼痛的医疗器械
02
镇痛泵通过向患者体内注入镇痛药物来减轻疼痛
03
镇痛泵适用于各种手术后的疼痛缓解
04
镇痛泵也适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
演讲人
镇痛泵的使用及护理
01.
镇痛泵简介
02.
03.
目录
镇痛泵的使用
镇痛泵的护理
1
镇痛泵简介
镇痛泵定义
镇痛泵是一种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给药的设备,用于控制疼痛。
镇痛泵可以持续、稳定地给药,减少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镇痛泵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镇痛泵的使用需要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指导和监督。
05
镇痛泵的使用需要医生处方和护士操作
06
镇痛泵的使用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药物剂量
2
镇痛泵的使用
镇痛泵使用方法
镇痛泵的种类:机械式、电子式、注射式等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按照医生指示,设定剂量和速度
镇痛泵的注意事项:避免过度使用,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镇痛泵的使用时机:手术后、分娩后、癌症疼痛等
01
02
03
04
镇痛泵护理常见问题及处理
镇痛泵堵塞:及时更换导管或调整泵速
镇痛泵故障:及时通知医生或护士进行处理
镇痛泵漏液:及时更换导管或调整泵速
镇痛泵感染:及时通知医生或护士进行处的耐心观看
02
定期检查镇痛泵的工作状态和药物剂量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镇痛泵的使用方法
1. 检查病人的健康状况和医嘱,并准备好镇痛泵和药物。

2. 将镇痛泵连接到静脉通道,并确保管路通畅,无气泡。

3. 设置镇痛泵的参数,包括药物剂量、输液速度、泵的工作时间等。

4. 将药物注入镇痛泵中,检查药物的剂量和规范。

5. 将镇痛泵固定在病人的床边或穿戴在病人身上,确保病人能够自由活动。

6. 监测病人镇痛泵的使用情况,并定期检查泵的工作状态和药物剂量。

7. 定期更换药物或重新设置泵参数,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医生的建议调整。

8. 如有异常情况或病人出现不适,立即停止使用镇痛泵,并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

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知识讲解

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知识讲解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镇痛泵使用注意事项
本产品是一部专业的止痛仪器,为了正确使用并实现预期的止痛效果,请您了解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麻醉医师已按您的镇痛治疗方案设置了自动化给药参数,回到病房后请把镇痛泵放在枕边或床头柜上,下床活动时把镇痛泵随身携带。

2.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随意拨弄电子数控部件,打开电池,以免造成对您的伤害。

3.当您在手术后感到疼痛难忍时,可按压“自控”按键,30分钟后仍很痛时可以再按“自控”键,机器会额外追加止痛药,不痛或微痛时不要按“自控”键。

此键持续按压无效。

4.输注完毕出现“嘀嘀”报警声音并亮红灯时,您可以自己长按“电源”键关闭本产品。

若按“电源”键不能关闭,请及时告知病房护士或麻醉医生。

5.镇痛泵一般用两天,输注完毕后,麻醉师会来拔除导管并收回机器。

提示:正常工作声音:类似手机震动声音且亮绿灯
报警声音:“嘀嘀嘀嘀”且亮红灯
注意:背上的止痛药导管的保护:1.病人翻身,换衣服和下床活动时应注意保持导管位置不变,避免导管脱出而使镇痛治疗无法继续。

2.保护好固定背后导管的胶布,应注意有无出血,漏水,胶布脱落。

3.导管脱落或接头部位的脱落请及时告知护士。

镇痛泵使用方法开关

镇痛泵使用方法开关

镇痛泵使用方法开关
镇痛泵使用方法:
1. 打开镇痛泵盖子,将药物装入泵内。

2. 关闭盖子并打开电源开关。

3. 操作面板上通常有镇痛泵的模式选择和速度设置,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和速度。

4. 插入药物输送管,将输送管的一端连接到泵,另一端连接到病人身体上的导管或注射器。

5. 确保输送管连接牢固、不漏药。

6. 开始输送药物,观察病人的反应。

7. 根据需要和医生的指示,调整输送速度和药物剂量。

8. 定期检查和更换药物,清洁输送管和泵,以确保输送的药物安全和有效。

9. 用完后,关闭电源开关并将输送管从泵中取出,清洁并储存。

镇痛泵操作规范

镇痛泵操作规范

镇痛泵操作规范
1、将输注泵从无菌包装中取出,除去加药口及出药口护帽,将调配好的镇痛药液注入贮液囊内,抽出贮液囊内的空气。

2、加药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

3、加药结束后,除去自控按键上的插片,并按自控按键1~2次,以便排出管道内的空气,当药液流出出药口后,请夹紧止流夹,以备待用。

4、当病人需要实施输注泵治疗时,按病人个体差异的镇痛需要,调整好持续流量及自控流量档位,出药口可连接所需导管或注射针(器),打开止流夹,实施治疗。

5、自控按键(即PCA键)是在持续注药的基础上病人自控追加药量的功能键。

故病人在实施治疗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需要使用自控按键,实施PCA加药功能。

同时医务人员应填写PCA治疗卡,以便从PCA追加次数中了解分析病情。

6、术后监测输注泵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必要时更换输注泵并上报科主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术后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患者自控镇痛(PCA):即在患者感到疼痛时,可自行按压PCA装置的给药键,按设定的剂量注入镇痛药,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一、分类:
1、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
2、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二、优点:
1、具有静脉连续给药的优点,同时当镇痛水平需要变更时,能及时给予小剂量药
物的灵活性,满足个体化的需要。

2、患者主动参与疼痛控制与治疗。

3、PCA给药系统可有效地减少不同患者个体之间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波
动,防止药物过量。

三、PCA装置介绍
(一)组成部分
1、电子控制部分:由动力装置、开关按钮和功能显示装置等组成。

(见图1)
2、一次性储液部分:由储液装置、出液装置和药液过滤装置等组成。

(见图2)
图1 图2
(二)电子显示屏及按键部分
1、持续给药剂量:按照麻醉师设置值,每小时持续泵入一定剂量的镇痛药液至患
者体内。

如图中显示“2.0”,即表示持续给药剂量为2.0ml/h。

2、自控给药剂量:在持续给药剂量下,患者仍感到疼痛时,可按压黄色“自控”
按钮追加一次给药,给药剂量由麻醉师设定。

如图中显示“2.0”,即表示单次追加给药剂量为2.0ml/次。

3、间隔时间:设定的两个单次有效给药的间隔时间,在此期间内按压“自控”给
药无效,以防止过度用药。

如图中显示“15”,即表示15分钟内只能按压1次“自控”键。

4、已输注量:即已输注药液的量,储液装置中麻醉药液总量为100ml。

如图中显
示“071”,即表示已输注71ml药液。

5、追加次数:即自控给药累计次数,24小时内追加次数不能超过8次。

若追加8
次后,患者仍感到疼痛,需与麻醉师联系调节持续给药剂量。

如图中显示“02”,即表示24小时内已追加给药2次。

6、指示灯:红灯闪烁,且
有报警提示音时可能存
在,导管堵塞、药液将尽、
电量不足或硬件引起的故
障,应及时排除以上问题
或通知麻醉科医生。

7、电源确认:如电池电量不足,可直接从侧面将电池取出、更换,更换后按压“电
源确认键”,显示屏左下角图标如图中形状转动,即表示装置已正常运行。

如图中
形状转动
电源确认
电池安装处,
使用四节七号电池
8、其他按键:如图中所示,均为麻醉师使用按键,护理人员不能调节。

9、注意:机身底部蓝色旋钮为储液部分与电子控制部分连接开关,此开关必须处
于竖直旋紧状态,一旦打开,麻醉液体将在重力作用下快速流入患者体内,造
成严重后果。

四、术后镇痛常见的并发症
1、呼吸抑制:治疗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抑制脑干神经元对CO2的敏感性,引起剂量
依赖性的呼吸抑制。

老年、肥胖、手术前存在心肺疾患的患者,无论何种途径使用阿片类药物,呼吸抑制的危险性增加。

2、恶心、呕吐:阿片类药物影响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导致恶心、呕吐的发生,且
因药物种类、用药途径、剂量和患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皮肤瘙痒:吗啡和芬太尼的发生率较高。

4、尿潴留:阿片类药物作用于脊髓和膀胱的阿片受体引起尿潴留,与剂量无关。

5、嗜睡:阿片类药物作用于大脑皮质神经元和下丘脑的阿片受体可产生拟精神病
效应。

老年人可出现镇静、睡眠障碍、幻觉、记忆力模糊的危险。

6、腹胀:阿片类药物亦有抑制肠蠕动的副反应。

7、低血压:(1)镇痛泵中的药物通过促进释放内源性组织液而扩张外周血管,引
起体位性低血压,并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可出现低血压;(2)术中、术后出血多,补充血容量不足;(3)每种麻醉和手术对循环都有抑制作用,体弱与中老年人对麻醉药物耐受力低,交感神经功能下降,导致血压下降。

8、压疮:患者术前紧张导致睡眠不足,术后用镇痛液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
加上被动体位,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皮肤缺损而致压疮。

五、术后镇痛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呼吸抑制:呼吸频率作为观察呼吸抑制的常规指标不够灵敏,应尽可能采用血
氧饱和度监测,吸氧时SPO2<90%,不吸氧时SPO2<85% ,呼吸<10次/min,要立即报告医生,夹闭镇痛泵,必要时按医嘱应用纳洛酮。

2、恶心、呕吐:术后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引起窒息,必要时遵医嘱医嘱给予
止吐药。

3、皮肤瘙痒: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使用中性肥皂,禁用碱性肥皂,修剪指甲,
避免皮肤抓伤。

必要时给予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等,可缓解症状,严重者停用PCA。

4、尿潴留:使用PCA患者最佳排尿时间为术后3h~5h,术后6h~8h未排尿应给
予相应处理,一般给予腹部热敷、按摩、听流水声,无效者可给予导尿,同时做好导尿管的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

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掌握好拔尿管的时间,一般于镇痛泵拔除之后拔除尿管。

5、过度镇静: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变化,轻度嗜睡对休息有益。

但一定要防止
中度以上嗜睡,若患者持续嗜睡,这反映患者体内镇痛药的血药深度已超过治疗需要,需立即通知医生,适当减少泵注药量,以防嗜睡而掩盖其他病情。

6、腹胀:鼓励患者多翻身及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功能恢复。

7、低血压:在用镇痛泵时追加用药24h最多不超过8次,防止药量过大而引起低
血压,镇痛期间30min至1h监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使脉搏保持在60次/min以上,收缩压不低于90mmHg(1mmHg=0.133kPa)。

若血压低于基础压10%,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低于基础血压的20%,则应暂停使用镇痛泵。

8、压疮: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患者每2 h翻身一次,要积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
活动,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皮肤的完整性。

中医执业考试复习资料合集
“盛则传,虚则受”,则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

•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

•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脾为脏,属阴,喜燥而恶湿;胃为腑,属阳,喜润而恶燥。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

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劳则气耗”、“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

真实假虚即“大实有赢状”。

•气机失调(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不包括“气虚”
•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是.整体审察、诸诊合参、病证结合•阳明潮热(日晡潮热):在日晡(下午3-5点)热势较高,属于胃肠燥热内结,
阴虚潮热:在午后和夜间低热。

由于阴虚阳亢而生热。

湿温潮热:发热以午后明显,特点是身热不扬,为湿热内盛。

身热夜甚。

温病热入营血。

•战汗为正邪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疼痛
少阳经头痛―――两侧头痛
太阳经头痛―――后头痛连项背
厥阴经头痛―――巅顶痛
少阴经头痛―――头痛连齿
太阴经头痛―――头痛而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