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
淮南市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

重 金属 是环境 中普遍 存 在 的 一类 污 染 物 , 具有 高 稳 定 、 降解 、 积 累 和毒 性 大 等 特点 。其 中 P 、 d 难 可 bC 、
VM >VN > Vc . B h rn i a o o e t a a y i , i d f h a y me as w r l s i e n h n c me t i d y te p cp l c mp n n n l s 7 k n s o e v tl e e ca s i d a d t e e r h n i s f i
c u e r s o n a s s we e a of u d.Fi al at rc mp rn h e tn e u t n h e v tlc n e to ol t e mi r t n l n ly, fe o a i g t e t si g r s lsa d t e h a y me a o t n ft s i,h g ai he o c a a t rsi fh a y me a lme t n s lo go nd t rwee d tr n d h r ce t o e v tle e n s i halw r u wae r e emi e . i c Ke y wor :s a lw o n wae ;he v tl n c ds h lo g u d t r r a mea ;e r hme tr t y i n ae;e rc n hme tc u e;mi ain c a a t rsi i n a s r g to h r ce t i c
( . 南联 合 大 学化 工 系, 1淮 安徽 淮 南 2 2 3 ; . 3 0 8 2 安徽 理 工大 学地球 与 环境 学院 , 安徽 淮 南 2 2 0 ) 3 0 1
山东省黄河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

摘 要 : 层 地 下 水 调 查 是 山东 省 黄 河 下 游 流 域 生 态 地 球 化 学 调 查 项 目中 的 一 项 工 作 内 容 。 调 查 是 按 每 1 m 浅 6k 采 集 1 浅层 地 下 水 样 品 的 密 度 , 析 测 试 A , a B , a C , o C , e Hg P , e Z , 一, 1 C ” , O 一, 件 分 s B , e C , d C , u F , , b S , n F C一, r N 2
调查 区位 于华 北板 块 的东南 部 , 括华 北 拗 陷 包
( 山东部 分 ) 和鲁 西隆起 2个 二级构 造单 元 。 自中生 代 末期 以来 , 以沉 降为 主 的地 壳运 动 , 区域 内的新 使
收 稿 日期 :0 7 1 8 修 订 日期 10 7—0 —2 ; 辑 : 天 祯 2 0 —0 —0 ; 20 3 0编 张 作者简介: 绪贵(92 )男. 庞 1 6 一 , 山东 五 莲 人 , 究 员 , 要从 事 地 球 物 理 地 球 化 学 勘 查 技 术应 用 研 究 和 管 理 工 作 研 主 ①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标 准 计 量局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 3 3 —2 0 , 表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0 2年 。 GB 8 8 0 2 地 20
北流 经邹平 、 高青 、 台 、 兴 、 桓 博 广饶至 寿光北 人莱 州
湾。
制浅层地 下水 污染 , 科学 调整农 业布 局结 构 , 保证 人 体健康 , 促进 可持续 发展 具有指 导 意义 。
金属矿区域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

第46卷第4期2021年4月Vol.46No.4Apr.2021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文章编号:1674-6139(2021)04-0083-05金属矿区域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雷耀东,刘波,屈百茹(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査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济南250000)摘要:由于原有方法进行金属矿区域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时,存在Zn元素污染监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新的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通过采集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样本数据,并对其实施Zn、Ni、Hg、Pb、Cu、Cr6+、Cd、As共八项重金属元素指标监测分析,以获取相关的统计特征值。
基于此结果,获取各重金属元素的实际含量分布情况,从而获取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浓度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提高Zn元素污染监测准确率的性能。
关键词:金属矿区域;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污染分布特征;水样采集点中图分类号:X753文献标志码:A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Pollution in Shallow Groundwater in Metal Mine AreaLei Yaodong,Liu Bo,Qu Bairu(Shandong Zhengyuan Geologic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Co.,Ltd.,Jinan250000,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method us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metal mine areas have low accuracy of Zn element pollution monitoring.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By collecting sample data of groundwater,this paper studied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emented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eight heavy metal element indicators including Zn,Ni,Hg,Pb,Cu,Cr6+,Cd,As,to obtain relevant slalislical characteristic values.Based on this result,the actual conlenl distribution of each heavy metal element is obtained,so as to obtain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elements.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as the performanc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Zn element pollution monitoring.Key words:metal mine area;shallow groundwater;heavy metal pollution;pollu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water sam・pie collection point-kX_—*—刖旨开发矿产资源会带来生态平衡破坏或是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问题。
河南省东部平原浅层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

2021年3月第43卷第2期地下水Ground waterMar . ,2021Vol . 43 NO . 2DOI :10. 19807/j . cnki . DXS . 2021 -02 -009河南省东部平原浅层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胡冰殊,柳西亚,王宁,姜新慧(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依托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点建设,采取91组浅层地下水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东部平 原浅层地下水多数已不满足生活饮用标准,m 类以上水样占93.6%。
硬度、T D S 均值分别为486. 33 mg /L 、l 184. 5 mg /L ,Mn 、F _、厂超标率分别为73.63%、65.93%、34.07% ,有机污染程度低。
通过分析河南省东部平原浅层地下 水化学成分特点,水化学类型和离子间相关性分析及演化规律,得出研究区水化学组成受水文地质条件、蒸发浓缩 作用影响显著。
最后探讨了研究区高氟、高碘浅层地下水的分布及形成原因,为区内劣质水的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河南省东部平原;浅层地下水;水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 6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1184(2021)02 -0033 -04Analysi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eshallow aquifers of the east plain in HenanHU Bing - shu, LIU Xi - ya, WANG Ning, JIANG Xin - hui(The Fourth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 Henan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 ment ,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 Rel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groundwater monitoring sites , 91 shallow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col lected for water quality analysis . The result shows that 93. 6%of water samples have not met the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quality in the East Plain in Henan . The mean value of hardness and TDS are 486. 33 mg/L and 1 184. 5 mg /L . 73. 63% of Mn 、65. 93% of F ~ and 34. 07% of I ~ , exceed the standard respectively , the organic pollution is low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eastern plain of Henan province , the correlation anal ysis and evolution rule of hydrochemical types and ions ,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hydrochemical composition in the study area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vapo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 Finally , the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reasons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with high fluorine and iodine content in the study area are discusse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rior water in the area .Key words : East Plain in Henan;shallow groundwater;quality characteristics候,受季风影响,一般春旱秋雨,四季分明。
地下水中锰元素迁移富集规律研究

地下水中锰元素迁移富集规律研究近年来我国着力于经济开发建设,伴随着大规模的黑色金属矿山开采,使锰元素在不少地区出现正异常。
笔者针对于地下水中ult素迁移富集规律研究有以下成果:含水介质方面,认为含水介质及其覆盖层性质是控制地下水中锰元素迁移富集的基本因素;径流条件方面,一般来说,水径流条件越好,水中的锰元素易损失而含量低;周边环境方面,水中溶解氧(DO值)、PH值对Mn元素释放的影响较大,较低的PH值和DO(溶解氧)浓度有利于土壤或湖泊中Mn元素的释放,温度的升高也有利于锰的释放迁移;迁移富集分布发面,基岩分布区域受氧化环境控制,地下水中的锰较低,平原分布区域受到还原环境控制,地下水中的锰较高。
标签:锰;迁移富集;地下水;环境条件锰是所有生物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对人体代谢和一系列生命活动都是必需的。
在地学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将研究领域聚焦于锰矿资源的评价与开发、锰污染防范与治理等。
针对与锰迁移富集控制因素的研究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对地下水中锰元素的迁移富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踪水体锰元素的源和汇、了解锰的沿程变化和更好地理解水体中锰的循环,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水体锰污染。
一、含水介质含水介质是控制地下水中锰迁移和富集的基本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内部因素。
一系列研究表明,地下水中锰含量与水介质及其上覆岩层中锰含量密切相关[1],也就是说,地下水中锰的含量随着水介质及其上覆土层中锰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露天堆放的锰矿尾矿及含锰的岩石,当经受强烈风化、分解和浸出时,岩石以及尾矿中的锰就会释放出并进入水体,进而增高水体中锰的含量。
二、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地下水的径流条件也是影响锰迁移和富集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地下水的径流条件良好,水中的锰元素容易丢失而贫乏,反之则易富集。
这是因为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的区域,一般来说降雨量也比较丰富,锰元素被带走而不宜富集,相对于枯水期其含量较低,而在枯水期时径流条件变差,锰元素在水体中宜富集而不宜扩散。
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研究

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研究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一环。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家庭污水和农药农化物等排放到土壤和地下水体中,导致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升高,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研究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特征与评价,对于保护和恢复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残留性,对人体和动植物都有害。
研究发现,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包括人为排放和自然环境。
人为排放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建设活动等。
自然环境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地壳元素的赋存和岩石风化过程中的释放。
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重金属的富集。
由于重金属元素的残留性和难降解性,它们在土壤中容易积累。
在工业和城市区域,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通常高于农村地区。
其次是重金属的迁移。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可通过水分的迁移和植物的吸收而迁移到地下水体中,从而造成地下水重金属污染。
最后是生态效应。
重金属元素对于土壤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有毒害作用,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评价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多样。
常用的方法包括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与分析、重金属元素的逸出风险评价和污染物迁移模拟等。
采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是评价污染程度和确定污染来源的基础。
通过分析土壤和地下水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可以评价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逸出风险评价是根据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和迁移特征,评估与持续暴露相关的潜在健康风险。
污染物迁移模拟是利用数学模型模拟重金属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以预测重金属的扩散路径和迁移速度。
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研究其特征与评价方法对于环境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壤和地下水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研究

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研究土壤和地下水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现象日益严重。
重金属污染是一大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土壤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与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土壤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进行探讨。
一、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特征1. 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和化肥残留、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矿区尾矿和矿山废水等。
这些来源使得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大幅增加,导致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2. 重金属的特性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元素,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镉、汞、铬、镍等。
它们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持久性,易积累在生物体内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 重金属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行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主要受土壤性质、重金属的物化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它们多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对土壤颗粒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重金属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则主要受地下水流动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1. 重金属含量的监测与分析通过对土壤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与分析,可以了解污染物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为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重金属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2. 污染程度的评价土壤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评价是指根据重金属含量和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土壤和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单一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地污染指数法等。
3. 污染的风险评估针对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是为了了解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生态毒性和生态激发性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全面评估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1. 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化学修复和植物修复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转化成不活性物质,减少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皖北某矿沉陷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皖北某矿沉陷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刘朝发;冯银炉;方刘兵;李翠【摘要】按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对皖北某矿采煤沉陷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进行采样, 测试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探讨其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采用重金属污染指数法()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受土壤高背景值及水岩相互作用控制,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重金属含量及指数明显高于地表水;地表水主要污染物为Cr,浅层地下水主要以Cr和Ni污染为主,二者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虽然煤炭开采一定程度上造成沉陷区内地表水体的重金属含量升高,但与外源重金属污染物输入相比,煤炭开采影响程度较小;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也能适当的稀释降低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浓度.【期刊名称】《环境科技》【年(卷),期】2018(031)004【总页数】6页(P44-49)【关键词】采煤沉陷区;重金属;地表水;浅层地下水;HPI【作者】刘朝发;冯银炉;方刘兵;李翠【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11;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11;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南 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以井工开采为主,每开采万吨原煤造成的沉陷地面积为0.20~0.33 hm2[1]。
两淮矿区是我国14个亿t煤生产基地之一,长期开采形成大面积的沉陷区,且很快积水,形成采煤沉陷湖泊。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两淮矿区采煤沉陷面积高达508 km2,其中积水区域约占60%[2]。
沉陷区内巨大的淡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3]。
重金属是水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具有持久性、不可降解性、可累积性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是全世界范围关注的重点[4-7]。
研究表明煤中有超过80种金属元素,其中超过20种元素是有害金属元素[8],使得采煤沉陷区内水体重金属含量状况更加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