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转移性肿瘤需要手术切除

合集下载

颈椎转移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1)

颈椎转移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1)

・论 著・颈椎转移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滕红林 肖建如 贾连顺 袁 文 陈德玉 荆 鑫 章允志 叶澄宇3 摘 要 目的:探讨颈椎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等。

方法:对29例患者(枢椎3例,下颈椎26例)的临床表现、手术适应证、外科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1例枢椎肿瘤术后症状无改善,呼吸衰竭死亡;25例术后局部疼痛、神经根痛缓解甚至消失;神经压迫症状改善或缓解;3例患者分别于13、19、25个月后因全身多处转移、衰竭死亡。

结论:颈椎转移性骨肿瘤多数患者表现为疼痛,部分患者有神经损害的表现。

手术必须考虑全身情况,限于颈椎不稳,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

疼痛剧烈,或原发灶不明,手术作为明确病理诊断以指导进一步治疗的患者。

根据肿瘤侵犯部位、患者耐受手术情况、预期寿命等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路的一期或二期手术。

手术能够稳定和重建颈椎,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维持或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脊柱手术; 颈椎; 转移性肿瘤中图分类号 R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478(2002)06-0539-03Surgical T reatment of the Metastatic Osteo -N eoplasma in the C ervical Spine ∥T EN G Hong 2lin ,XIA O Jian 2ru ,JIA L ian 2shun ,et al.Depart ment of Orthopedics ,S hanghai Changz heng Hospital ,S hanghai 200003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approaches ,and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the cervical metastatic Osteo -neoplasma.Methods :In this group there were 29patients including 3with axis tumors and 26with lower cervical tumors.The patients underwent anterior ,posterior ,combined or staged anteroposterior operations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tumor lesions in the cervical s pine.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 2up ranged from 6months to 5years.One pa 2tient died ten days after operation as a result of tetraplegia.The other 28cases had partial or even complete relief local pain and radiculopathy and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status.Three patients died because of multiple metastases and systemic failure 13,19and 25months later ,res pectively.Conclusions :Pain was the predominant symptom.The surgical indication for the cer 2vical metastatic diseases includes cervical s pine instability ,progressive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tractable pain ,or the need for histological diagnosis.Surgical intervention can stabilize and reconstruct the cervical s pine ,relieve pain ,maintain or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status of the patients ,thus improving the life qualities in these limited life ex pectancy patients.K ey w ords Spine surgery ; Cervical spine ; Metastatic neoplasma作者单位: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2000033浙江省温医附一院骨科,325000作者简介:滕红林(19722),男,浙江金华人,在读博士,原温医附一院工作。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标准为标题的文章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肝转移是晚期疾病常见的现象。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手术切除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手术适应症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的适应症是肝转移灶较少、局限、无肝外转移、体力状况良好的患者。

一般来说,肝转移灶的数量不应超过3个,最大直径不应超过5厘米。

此外,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也需要符合手术的要求。

二、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分期、肝功能评估、术前营养支持等。

病情分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来确定,以确定肝转移的数量和位置。

肝功能评估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术前营养支持可以通过静脉或口服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三、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肝转移灶的切除和肝门区淋巴结清扫。

肝转移灶的切除应尽可能地彻底,避免残留病灶。

肝门区淋巴结清扫可以减少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提高手术的疗效。

四、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来确定。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对于局部较大的肝转移灶,开腹手术可以更好地探查和切除;而对于局部较小的肝转移灶,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

五、手术后处理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护,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出血、胆汁漏等。

术后早期的恢复主要包括疼痛控制、饮食调理和肠道功能恢复。

术后远期的恢复则需要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随访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或转移。

六、手术切除的疗效评价手术切除的疗效主要通过肝转移复发的情况来进行评价。

一般来说,手术切除后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可以达到40%至70%。

然而,手术切除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适用,对于转移较多或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手术切除的疗效可能较差。

七、手术切除的风险手术切除的风险主要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术后肝功能不全。

中期直肠癌患者,已经肺转移,年龄50岁,,治疗方法

中期直肠癌患者,已经肺转移,年龄50岁,,治疗方法

中期直肠癌患者,已经肺转移,年龄50岁,,治疗方法中期直肠癌患者,已经出现肺转移,年龄50岁,需要综合考虑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对于中期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

手术切除直肠肿瘤以及转移灶,可有效控制癌症扩散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于有肺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考虑先处理肺转移后再进行直肠的手术切除。

2.放疗和化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期直肠癌患者,放疗和化疗是治疗的另一种选择。

放疗和化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缓解症状,并可能减轻肺转移的病情。

3.靶向治疗:中期直肠癌患者还可以接受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针对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可以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并减少副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靶向药物仍处于研发阶段,副作用仍需仔细关注。

注意事项:1.肺转移的治疗应当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并进行定期观察,以及及时纠正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需要接受化疗的患者,需要注意化疗对身体的影响,及时调整化疗方案,避免副作用过大。

2.饮食注意:中期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高脂肪、高纤维、高蛋白质、高盐、高糖或过于刺激的食物。

如宜多食粗粮、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腌制食品、烧烤食品以及油炸食品等。

3.休息调理:中期直肠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需重视休息调理,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焦虑。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对癌症的抵抗力。

4.精神疏导:中期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状态需要得到关注,亲人和医生可以进行疏导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并参与积极治疗。

5.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按时接受治疗。

总之,面对中期直肠癌患者已经出现肺转移的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预防,及早发现癌症的确诊,对于癌症的治疗效果也非常重要。

直肠癌4年是3个月术后复查,下颌淋巴大,治疗方法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内的肿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肿瘤之一。

根据报告,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转移性骨肿瘤ppt课件

转移性骨肿瘤ppt课件
➢ 无脊髓神经压 迫症状和无脊 柱不稳定、但 疼痛难忍且放 疗无效者,经 皮椎体成形术 可通过增加椎 体强度,恢复 部分椎体高度 起到很好的缓 解疼痛作用
19
手术方法——截肢术
➢肿瘤性疼痛无法控制 ➢肢体因肿瘤完全丧失了功能 ➢肿瘤感染或溃破成菜花状 ➢肿瘤侵蚀主要血管导致急性出血
20
其他外科方法——射频消融术
疗效较好 生存期较长
➢ 肺癌
疗效差 生存期较短
23谢谢24 Nhomakorabea6
骨转移性肿瘤手术治疗原则
估计患者的预期生存期大于6个月
7
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
微创、简单、手术时间短、失血少
8
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
孤立性的骨转移瘤行根治性或广泛性手术切除
9
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
脊髓受压患者需要减压挽救脊髓功能
10
脊柱转移肿瘤手术目的
➢ 减轻疼痛 ➢ 保护脊髓神经 ➢ 维持或重建脊柱稳定性
➢ 不需切除肿瘤 ➢ 精确控制肿瘤杀
灭范围 ➢ 可有效缓解疼痛 ➢ 恢复患者活动能
力。
21
骨转移灶预防性固定指症
➢ 溶骨性病灶范围超过长骨直径的50%以上 ➢ 股骨颈破坏病变且患者生存期大于3个月者,
都是病理性骨折高危发生人群,需要通过 手术干预以避免骨折的发生。
22
肿瘤性质 & 手术疗效
➢ 乳腺癌 ➢ 前列腺癌 ➢ 肾癌
骨转移性肿瘤的外科 治疗策略
1
常见骨转移性肿瘤
前列腺癌
肺癌
肾癌转移
2
常见骨转移性肿瘤
乳腺癌
多发性骨髓瘤
3
骨转移性肿瘤手术治疗目的 减少疼痛 改善功能和行走能力 利于医疗和护理 提高患者生活和战胜疾病信心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直肠癌发生肝转移是直肠癌晚期的表现之一,治疗难度较大。

但如果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仍有治疗的可能性。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营养支持、减轻疼痛、心理疏导等方面。

一、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对于肝转移比较单发而且结节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对于局限于肝脏的转移效果较好,可以获得比较长的生存时间。

手术切除的情况下,要求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2.放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独的放疗。

放疗主要是利用辐射破坏癌细胞的生长,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放疗可以联合化疗并使用,但这种方法对于治疗晚期癌症效果较差。

3.化疗化疗是以药物为主要手段进行的治疗方法。

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4.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或放射性物质直接注入肝脏的肿瘤内或肝动脉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同时又能够保持治疗的疗效。

介入治疗一般需要经过专家评估之后才能选择。

二、注意事项1. 营养支持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可以采用口服营养补充剂、静脉输液等方式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食物的热量摄入,以防止体重过度增加。

2. 心理疏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面临很多心理压力,如恐惧、焦虑、抑郁等。

朋友、家人、医生的支持和理解对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3. 减轻疼痛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疼痛,如肝脏内的钝痛、神经痛等。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同时定期进行疼痛评估,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4. 健康生活方式治疗期间需要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并改善治疗效果。

5. 定期随访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及时了解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治疗的延误。

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依据

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依据

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依据肺转移性肿瘤是指其他部位的原发癌症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肺部形成的继发性肿瘤。

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依据及相关内容。

肺转移性肿瘤的基本概念肺转移性肿瘤是指原发癌症的恶性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肺部形成继发性肿瘤。

肺是人体最常见的转移性肿瘤部位之一,许多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都可能发生肺转移。

肺转移性肿瘤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数与原发癌症的部位和病理类型有关。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体重减轻•乏力等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对于高风险人群或具有潜在肺转移可能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筛查检查。

肺转移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肺转移性肿瘤在影像学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包括:•肺内多发性结节影•边缘模糊或分叶状阴影•空洞形成(少见)•胸膜、纵隔淋巴结转移•放射性异常可指导相关治疗影像学检查对于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肺转移性肿瘤的病理学检查临床诊断肺转移性肿瘤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穿刺活检、手术切除标本等。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等,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依据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1.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进行初步判断。

2.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特征。

3.病理学检查:通过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来源。

4.免疫组化检查: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查以明确肿瘤的特异性。

5.分子生物学检查: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指导个性化治疗。

6.综合诊断: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做出最终诊断。

多发性肝转移治疗方法

多发性肝转移治疗方法

多发性肝转移治疗方法
治疗多发性肝转移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 外科手术:如果肝转移局部集中,且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则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肿瘤。

但是,多发性肝转移手术的机会相对较少,因为多数情况下转移性肿瘤已经扩散到多个肝叶。

2. 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通过穿刺导管将高频电流引导到肿瘤组织,产生高温烧灼肿瘤,从而达到破坏肿瘤的目的。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较小的肝转移病灶有一定的疗效。

3.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是通过在肝动脉中置放微小的栓塞物,将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处,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

TACE通常可以用于控制肝转移的生长和减缓疾病进展。

4.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癌症类型,比如结直肠癌、肾细胞癌等,已经有一些靶向治疗药物被开发出来,可以针对癌细胞内特定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干预治疗。

5.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生长来治疗肝转移。

化疗通常会采用多种不同的药物组合,以增加治疗效果。

6. 支持性治疗:多发性肝转移的患者常常会面临疼痛、恶心、乏力等症状,支
持性治疗可以通过使用镇痛药物、抗恶心药物、抗衰弱药物等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多发性肝转移的治疗,通常会根据癌症的原发部位、肝功能状况、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外科学题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

外科学题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

外科学题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恶性肿瘤是外科学领域中常见的严重疾病,手术治疗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方式。

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外科医生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手术治疗原则。

本文将介绍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1. 恶性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治疗应该在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后进行,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且局部可切除;(2)肿瘤在局部生长,没有明显远处转移;(3)病人的一般状况良好,手术耐受性较高;(4)预期手术切除后能获得较好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2. 恶性肿瘤的手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外科医生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1)详细评估病人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症等;(2)检查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等,为手术提供指导;(3)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切除程度,制定手术方案;(4)检查全身情况,包括血液学、生化学、心肺功能等,为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依据;(5)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会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3. 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范围良好的手术切除范围是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1)彻底切除原发肿瘤:手术应尽可能切除整个肿瘤组织,避免残留肿瘤细胞;(2)切除转移灶:对于已有远处转移的病人,应尽可能切除转移灶,减少肿瘤负荷;(3)淋巴结清扫:根据肿瘤转移途径,对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手术;(4)边缘切除阴性:手术切缘应以正常组织为界限,确保在切除过程中未留下肿瘤组织。

4. 恶性肿瘤的手术后处理手术后的处理对于病人的康复和预后同样重要:(1)术后镇痛:手术后疼痛控制是重要的,可采用药物或其他镇痛方法;(2)饮食保养:根据手术范围,逐渐恢复正常饮食;(3)留置引流管:术后可能需要留置引流管,排除积血、渗出液等;(4)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适时进行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预防术后并发症;(5)术后复查与随访:术后定期复查,及时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进行随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些转移性肿瘤需要手术切除?
恶性肿瘤都可以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脏器的转移灶,最常出现转移的脏器有肺、肝、脑、骨、胸腔、腹腔及软组织等。

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命,为其他治疗提供机会。

转移性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适应证:
1、原发肿瘤得到较好的控制,而转移病灶为单个,无其他远处转移灶,手术切除又无严重并发症者。

2、转移灶出现距原发灶被控制后的一年后或更长时间。

例如肝脏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肝脏转移性肿瘤可来源于许多部位的原发肿瘤。

肺、乳腺、胃肠道、胰腺、肾脏、卵巢等部位的癌肿和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都可转移到肝脏。

由于肝脏门静脉引流的特点,消化道恶性肿瘤出现的远处转移,最常出现肝脏转移。

目前,肝脏转移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局部手术切除,全身或局部灌注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冷冻治疗和外照射放疗。

局部手术切除主要用于转移瘤局限在肝的一叶或一段;对累及双叶的转移瘤经过严格筛选,少数病例也可能手术切除。

据文献报道,局限性肝脏转移瘤,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45%,3年生存率为57%。

一般来讲,转移灶肿瘤生长缓慢、倍增时间越长,手术处理的疗效越好;原发肿瘤恶化程度越高,转移瘤切除的疗效就越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