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骨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

骨转移性肿瘤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癌症是人类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年新发癌症病例1,444,920人,死亡人数559,650。
在国内,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国人第一杀手。
西方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
国人中男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女性则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诊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CS)的数据显示,美国癌症患者死亡人数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
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平均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的15%、87%、95%和64%。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远处转移的发生几率显著增加。
骨骼是恶性肿瘤第三常见的转移部位,仅次于肺和肝。
骨转移癌是指原发于某器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癌,少数为肉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所产生的继发肿瘤。
尸检结果显示总体发病率为32.5%,90%以上的骨转移肿瘤来源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五种肿瘤类型。
骨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约为原发恶性骨肿瘤的35-40倍,因此骨肿瘤医生面临着艰巨的诊治任务。
临床特点如果没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早期诊断骨转移癌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临床医生应当熟悉骨转移癌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生理学特点,随时警惕中老年骨科病人中的骨转移癌病例,缩短骨转移癌由怀疑到明确的时间。
同时应认真鉴别除外肉瘤、骨髓瘤、淋巴瘤、老年性骨质疏松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疾患。
骨转移癌好发于中老年,40岁以上发病居多。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原发灶常在骨转移癌被诊断以后查出,部分患者早年有肿瘤手术病史。
有时原发肿瘤非常隐蔽,骨转移癌可能是唯一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应用现代仪器仍无法发现原发肿瘤。
骨转移癌一般是由血行播散而来,多见于扁骨,因为成年后仍保留造血功能的红骨髓能够提供肿瘤栓子生长的适当条件。
转移性骨肿瘤有哪些症状?

转移性骨肿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转移性骨肿瘤症状,尤其是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症状,转移性骨肿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转移性骨肿瘤会怎样?以及转移性骨肿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转移性骨肿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转移性骨肿瘤常见症状:神经痛、消瘦、疼痛、腹痛、髋关节痛、颈部疼痛、肌肉萎缩、括约肌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病理性骨折、乏力、食欲减退*一、症状:半数左右患者有原发恶性肿瘤的病史,具体视原发肿瘤不同而异。
多数是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几个月乃至几年而发生骨转移,根据转移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及体征。
另一部分病人无原发灶的症状及体征,亦无这方面的病史,首发症状就为转移的症状,这类骨转移多来自肾、甲状腺和肝。
不同的肿瘤有其常见的转移部位和X线表现。
转移瘤的体征与症状与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大体相似。
转移于肢体骨骼的肿瘤主要以局部肿块最先发现,而躯干部的转移性骨肿瘤往往是疼痛为首发表现。
1.发病部位:根据刘子君等统计我国转移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按由高到低次序排列:骨盆、股骨、脊柱、肋骨、肱骨、肩胛骨、胫骨、颌骨、胸骨、锁骨及颅骨。
在日本,杉浦勋(1986)统计的6599例骨转移肿瘤中单发者的次序为脊柱、骨盆、股骨、肱骨、肋骨、肩胛骨、胫骨、锁骨和胸骨。
总的规律是躯干及四肢的近心端为高发,四肢的远心端为低发,肢端者极少见。
早期多属单发,也可表现为多发。
发生在脊柱的转移肿瘤,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颈椎最少。
乳癌、肺癌和肾癌多转移到胸椎;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直肠癌多转移到腰椎;而鼻咽癌、甲状腺癌多趋向于颈椎转移。
此外,肺癌、肝癌、乳腺癌也容易向骨盆和股骨上端转移。
在这类病例中,经进一步检查多可以找到原发灶,但仍有10%~30%找不到原发灶。
2.症状及体征:转移瘤最常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有全身消耗症状、转移灶局部的疼痛、压迫症状、病理性骨折等,其中以局部的疼痛及病理性骨折而来就诊者为多。
约40%病人有原发恶性肿瘤的病史及体征,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几个月或几年出现转移症状。
转移性骨肿瘤的原因是什么?——以老年人女性居多

转移性骨肿瘤的原因是什么?——以老年人女性居多引言转移性骨肿瘤是指原发癌症在体内扩散并侵入骨组织形成的继发性恶性肿瘤。
老年人中,尤其是女性,在发生转移性骨肿瘤的几率上明显增加。
本文将对转移性骨肿瘤的原因进行全面解析,以期为相关患者和医学工作者提供准确的健康知识。
转移性骨肿瘤的定义转移性骨肿瘤,又称骨转移瘤,是指其他部位的原发癌症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侵入骨骼并生长的恶性肿瘤。
这些转移性肿瘤细胞可以从原发癌症的肿块中脱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输送到骨骼,并在骨组织中生长繁殖,形成新的转移灶。
转移性骨肿瘤的原因1. 血液和淋巴系统传播血液和淋巴系统是转移性骨肿瘤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当原发癌症生长到一定程度时,癌细胞可能侵入血液或淋巴系统,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整个身体各个部位,包括骨骼。
这些癌细胞在骨骼内定居并生长,形成新的转移灶。
2. 促进骨骼转移的因素转移性骨肿瘤需要一定的环境因素才能发生。
以下是一些可能促进骨骼转移的因素:•骨髓微环境:骨髓是骨骼内重要的细胞环境,癌细胞可以在骨髓中找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细胞因子:某些细胞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在促进转移性骨肿瘤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骨附着蛋白:骨附着蛋白具有吸附肿瘤细胞的特性,这样一来,肿瘤细胞就能从血液中吸附到骨骼,从而形成转移灶。
3. 原发癌症类型不同类型的原发癌症对于转移性骨肿瘤的倾向性是不同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发癌症类型,其关联性较高:•乳腺癌:女性乳腺癌是导致转移性骨肿瘤的最常见原发癌症,尤其是在更年期后的女性。
•前列腺癌:男性前列腺癌也是引起转移性骨肿瘤的常见原发癌症。
•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也可以引发骨骼转移。
4. 年龄和性别老年人中,特别是女性,发生转移性骨肿瘤的几率更高。
这可能与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和更年期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5. 骨骼疾患一些骨骼疾患可能会增加原发癌症转移至骨骼的风险。
骨骼疾患如骨质疏松症、骨折或其他骨骼疾病可能会改变骨组织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为肿瘤细胞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转移性骨肿瘤”早治早得益

“转移性骨肿瘤”早治早得益李先生45岁,在沪上某外企担任主管,常年奔波在外,非常忙碌。
企业每年安排的例行体检从来没去过,他认为自己身体强壮,体检既没有用,又浪费时间。
就在去年7月上旬,李先生逐渐感到双腿乏力,两只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小便也不再像以往那般顺畅,而是需要用力迸气才能解出。
太太劝他及早到医院看看,他却认为是过度劳累所致,休息两天就会好的。
这天有一项重要的公务需要他飞赴外地处理,可是临上飞机时他却突然感觉到双腿不能活动,同事即刻将他送到医院急诊。
经磁共振检查,高度怀疑李先生患的是由转移性骨肿瘤引发的急性脊髓压迫综合征,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时间,截瘫在所难免!转移性骨肿瘤发病率非常高,是原发性骨肿瘤发病率的40倍,泛指由其他原发肿瘤转移至骨骼引起的骨骼肿瘤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包括病理性骨折、骨裂、脱位、截瘫、继发性感染等。
转移性骨肿瘤好发于脊柱等血供丰富的骨骼,如发现不及时,或延误治疗,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
李先生的病例就是发生在腰椎的转移性腺癌没有得到及时诊治,造成脊髓永久性损伤,导致截瘫。
还有些发生于胸椎乃至颈椎的转移性骨肿瘤,其危害性更大,常导致患者高位截瘫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转移性骨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十分重要。
脊髓受压一旦超过72小时就会形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在此之前的一周,患者往往会有肢体麻木、乏力、沉重,排便困难等前期症状出现,此时正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通过脱水治疗、介入治疗(椎体成形术)、椎体内固定术及脊髓减压术、外放射治疗、内放射治疗等措施控制局部肿瘤的发展和压迫症状,再加上积极的抗肿瘤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获得缓解,避免截瘫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转移性骨肿瘤的高发人群1.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头颈部癌等恶性肿瘤的患者,经过治疗获得了痊愈,这部分人在今后仍有可能发生骨转移;2.癌症的现患患者,他们或是正在接受抗肿瘤治疗,或是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些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更高;3.第三种情况是恶性肿瘤的隐性患者,这部分人群以转移性骨肿瘤的发生为首发症状,李先生的发病就属此例。
骨肿瘤分类

骨肿瘤分类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骼系统中的肿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
骨肿瘤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方面,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介绍骨肿瘤的分类。
一、病因分类根据骨肿瘤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是指肿瘤起源于骨骼系统的组织,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1)良性骨肿瘤良性骨肿瘤是指生长缓慢、不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不发生转移的肿瘤。
根据病理学特征,良性骨肿瘤可分为骨膜瘤、软骨瘤、骨纤维瘤、骨巨细胞瘤、纤维母细胞瘤等。
(2)恶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是指生长迅速、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能发生转移的肿瘤。
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有骨肉瘤、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2、继发性骨肿瘤继发性骨肿瘤是指肿瘤起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在发生转移时侵犯到骨骼系统。
常见的继发性骨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
二、病理分类根据骨肿瘤的病理形态和组织学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1、骨肉瘤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骨肿瘤,常见于10-25岁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
病理学上表现为骨细胞分化不良,呈现出高度异型性和增殖活跃性。
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常伴有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
2、软骨肉瘤软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骨组织肿瘤,常见于30-60岁的成人。
病理学上表现为软骨细胞异型性和异形增生,同时伴有坏死和出血。
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常伴有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
3、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骨肿瘤,常见于20-40岁的年轻人。
病理学上表现为多核巨细胞增生和骨吸收。
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常伴有关节活动度减少。
4、骨纤维瘤骨纤维瘤是一种良性的骨肿瘤,常见于10-30岁的年轻人。
病理学上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和骨母细胞的增生。
骨纤维瘤的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和肿胀为主,常伴有关节活动度减少。
5、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的骨髓增生性肿瘤,常见于50-70岁的成人。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

骨转移瘤诊疗规范一、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概述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随着抗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 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及骨骼并发症的风险也随之明显增加。
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肾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骨及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
晚期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乳腺癌65%〜75%,前列腺癌65%〜75%,鼻咽癌67%〜75%,肺癌30%〜40%,甲状腺癌 60%,黑色素瘤14%〜45%,肝癌13%〜41%,肾癌20%〜25%,结直肠癌1%〜7%,胃癌13%,其 他头颈癌25%。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骼所致的骨病发生率为70%〜95%。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
癌细胞转移至骨骼导致RANK/RANKL系统的平衡 破坏被认为是恶性肿瘤骨转移和骨破坏的主要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骨骼并释放可溶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激活的破骨细胞释放细 胞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疼痛和多种骨 并发症,其中包括骨。
骨相关事件是指骨转移所致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 SREs)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放射治疗、为预防或治疗脊髓压迫或病理性骨折而进行的骨外科手术等[12]。
骨转移所致的骨骼病变及骨 相关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
恶性肿瘤骨转移虽然都是肿瘤疾病晚期预后差,但是合理的治疗对患者仍然有积极意义。
止痛药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均在骨转移治 疗中起重要作用。
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常常需要接受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因此,深入认识恶性肿瘤骨转移病变、综合治疗骨转移病变可减少骨转移并发症,减少或避免骨相关事件,是改善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策略。
(二)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一旦出现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碱性憐酸酶升高、脊髓压迫或脊神经根 压迫或高钙血症相关症状等临床表现,应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病变。
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始用于骨转移瘤的诊断研究 。
骨转移灶的 C T诊断亦决定 于骨皮质 的破坏程度 ,并且 当伴有骨质疏松或退行 性病 变时 , 诊断更加 困难 _ 4 ] 。C T扫描 范 围局 限 。 且对肿 瘤细胞髓腔 内骨髓浸润 灵敏度不高 , 容 易
个 的骨 转移 患者转 移灶 的检 出率 明显 低于 核素骨 显像 , 另 外, 在诊断 良性病变方 面 , 核素 骨显像 的敏感性更高 。B a l i i f 和B o a d a E , ] 则认 为联合 应用 D WI B S和骨显像 可 以提高骨 转 移瘤 诊断的灵 敏度 及阳性预测值 , 并可检 出骨骼 系统 外转移 灶等 。但 由于受 呼吸运 动及 心脏 搏动等伪 影影 响 , 全身扩 散 加权成像对肋骨 、 胸骨等部位病灶显示不佳 [ 8 ] 。
或高于周 围骨髓信 号 , 这 主要是 由于不 同病变进程所 导致 病
灶 内水分子含量有差异及病灶周 围反应性骨增 生所致。多数
坏骨小梁 . 进而侵犯骨皮质 。x线检查 能够 显示骨转移病灶
的形态 , 有无骨质破坏 、 骨膜反应 以及 与周 围组织 的关 系等 ,
信号不典 型的病例 加做 压脂 处理 后均表现为高信号 , 从 而可 与血管瘤 、 退行性 变等 良性病 变鉴别 , 以更好地 支持骨转 移
2 MR I 诊 断
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转移 到骨骼 时 , 常先发生 骨髓 浸 润, 后侵犯骨皮质 。磁共振成像对骨髓 内脂肪成分 和水分 子 相对含量 的变 化非常敏感 , 早期 即可产 生 阳性信号 , 故对 仅 存在 于骨髓腔 内的早期转移灶有很 高的灵 敏度 , 能准确显示 侵犯部位 、 范围及周 围软组织情况 , 并可 以多平 面成像 。与 X
转移性骨肿瘤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转移性骨肿瘤表现
导语:骨肿瘤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疾病,这类疾病对患者身体损害很大,患有骨肿瘤后,身体体质会明显下降,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自身各方面进行提高,这
骨肿瘤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疾病,这类疾病对患者身体损害很大,患有骨肿瘤后,身体体质会明显下降,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自身各方面进行提高,这样对疾病治疗的时候,都是有很好帮助作用,那转移性骨肿瘤表现都有什么呢,这类疾病表现上也是有很多方面的,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转移性骨肿瘤表现:
1.发病部位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以躯干及四肢的近心端为高发,四肢的远心端为低发,肢端者极少见。
早期多属单发,也可为多发。
发生在脊柱的转移肿瘤,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颈椎最少。
乳癌、肺癌和肾癌多转移到胸椎;前列腺癌、子宫颈癌直肠癌多转移到腰椎;而鼻咽癌、甲状腺癌多趋向于颈椎转移。
此外,肺癌、肝癌、乳腺癌也容易向骨盆和股骨上端转移。
在这类病例中,经检查多可以找到原发灶,但仍有10%~30%找不到原发灶。
2.症状及体征
转移瘤最常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有全身消耗症状、转移灶局部的疼痛、压迫症状、病理性骨折等。
以局部的疼痛及病理性骨折而来就诊者为多。
约40%病人有原发恶性肿瘤的病史及体征,在治疗中或治疗后数月或数年出现转移症状。
多数患者无原发肿瘤病史及体征,首发症状即为转移的症状,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如肝癌、甲状腺癌、肾上腺肿瘤及肾癌等就常无原发症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坏,关节间隙不规则。
例8
前列腺癌骨转移 男性,65岁,1年前患 前列腺癌手术切除,
现觉全身骨痛 征象:右侧髂骨,坐骨,耻骨及腰2椎体见
片状高密度影,膀胱区可见大小约 1.5x2.2cm致密影
二.骨巨细胞瘤
临床与病理:肿瘤主要有单核基质细胞和 多核巨细胞构成,前者是决定肿瘤性质的 细胞。可分为三级。但组织学的分级不完 全代表其生物学特性。好发年龄20-40岁, 占65%,“骨骺愈合”是一个年龄界限, 之前的相同的部位是软骨母细胞瘤的年龄。 本病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和骨突即愈合后 的骨骺部,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 桡骨远端。主要症状是患部疼痛和压疼, 骨质膨胀变薄时,压之可有捏乒乓
例5
肺癌右髂骨转移 男性,35岁,左侧肺
癌晚期,近常诉双下 胸背腹部持续性疼痛 征象:右髂骨翼外侧 见雪花状密度影,骨 纹理紊乱
例6
多发硬化型骨 转移瘤
男78,前列腺 癌,骨盆、肋 骨、腰椎、股 骨多发硬化型 骨转移瘤
例7
右侧乳腺癌左肩胛骨转移 女性 50岁,右侧乳腺癌术后2年,现觉左
例23
男13,左 肱骨上端 骨巨细胞 瘤(生长 活跃期)
例24
男性 45岁右侧股骨下段病理性骨折9个月,诉右 膝上有胀痛感,股骨下段可触及5×8cm大小肿 物,质硬,边界清,不移动,表面光滑
球感,肿瘤穿破皮质后形成软组织肿块, 皮肤可呈暗红色
X线:好发于干骺愈合后的骨端,多呈膨 胀性多房性偏心性骨破坏。骨壳极薄,轮 廓一般完整,其内可见纤细骨瘠,这正是 分房性表现的本质。以下为其特征:1.肿 瘤膨胀可很明显甚至将关节对侧的另一骨 端包饶起来。2.肿瘤常直达骨性关节面下, 关节面就是肿瘤的骨性包壳。3.肿瘤常呈 横向发展。4.骨破坏区与正常皮质交
例7
左胫骨 上端骨 巨细胞 瘤
未提供
例8
右胫骨 上端骨 巨细胞 瘤
未提供
例9
右胫骨 上端恶 性骨巨 细胞瘤
未提供 病史
例10
男20 右腓骨
小头低 度恶性 骨巨细 胞瘤
例11
女22 右肱骨
上端骨 巨细胞 瘤
例12
未提供 病史 左肱骨上段
骨巨细胞瘤
关节以下的骨骼转移瘤较少见。临床表现主要为 疼痛,呈持续性,夜间加重。成骨性转移碱性磷 酸酶高、血清钙磷正常或偏低,溶骨性转移血清 钙磷增高;全身症状为体重减轻、贫血、发热和 血沉加快
X线:1.溶骨性破坏是由于肿瘤细胞产生各种刺 激因子,如生长因子、前列腺素、核质溶解素等, 刺激破骨细胞使其数量增加或活性增强而引起溶 骨。发生于长骨时多位于骨干及干骺端,表现为 骨松质的多发或单发的斑片状骨质破坏,但一般 无骨膜增生和软组织肿块,常并发骨折。扁骨者 多表现为大小不一的骨质破坏区,有融合
界清楚但不锐利,无硬化边,4.骨破坏区 无骨化或钙化。一般无骨膜反应,或可见 花萼样骨膜反应。5.良恶性并无影像学差 异。以下可作为鉴别点,恶性有较明显侵 袭性表现,正常骨边缘可见虫嗜样、筛孔 样骨破坏,骨性包壳和骨嵴残缺不全。可 有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较大 ,超出骨 性包壳的轮廓。
鉴别:1.骨囊肿 2.成软骨细胞瘤 3.动脉瘤 样骨囊肿
征象:左侧腓骨上端呈膨胀 性改变,外侧骨皮质完整, 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
左腓骨小头巨细胞瘤
例19
男22 左侧肩
胛骨骨 巨细胞 瘤
例20
男26 左侧跟
骨骨巨 细胞瘤
例21
女54,左 腓骨小头 骨巨细胞 术后12年 复发恶变 为恶性骨 巨细胞瘤
例22
未提供病 史,左中指 第一指节 骨巨细胞 瘤
例1
软骨母细胞 瘤+骨巨细 胞瘤
女,38岁, 左胫骨上端 肿块
例2
左股骨 下端骨 巨细胞 瘤
男39
例3
右股骨下端 骨巨细胞瘤
未提供
例4
右股骨下端 骨巨细胞 瘤未提供
男,36
例5
左股骨 下段恶 性骨巨 细胞瘤
未提供
例6
左股骨 下端恶 性骨巨 细胞瘤
未提供
一.转移性骨肿瘤
定义.骨转移性肿瘤是指骨外其他组织\器 官的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和其他恶性 病变转移至骨而发病
骨转移瘤较原发性良恶性肿瘤为多,仅次 于肺和肝转移瘤,具第三位
病理和临床:血行转移和直接蔓延,转移 瘤可引起溶骨性破坏和成骨性转移。1.厌 骨性肿瘤:皮肤、消化道、子宫的原发恶 性肿瘤。2.亲骨性肿瘤:前列腺、乳腺、 肺、鼻咽癌等。并且以骨盆、脊柱、颅骨、 肋骨等红骨髓集中区最多见。膝肘
转移表现为骨质的低密度缺损,边缘较清 楚,常拌有局限性软组织肿块。成骨性转 移为松质骨内的斑点状、片状、棉团状或 结节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灶,一般无软组 织肿块,少有骨膜反应。
诊断无明显影像学特征,主要发生于中老 年人,红骨髓集中的地方。应与多发性骨 髓瘤鉴别
例1
转移瘤(原 发灶不详)
M 65岁,右 髋部肿痛5 个月
例2
肺癌股骨混合 型骨转移瘤
女63,肺癌 病人
例3
左侧第九肋骨转移 瘤
女性,45岁,舌癌 术后1年余体检
征象:左侧第九肋 骨骨质破坏,周围 可见软组织影。
例4
胸椎肋骨转 移瘤
女性,50岁, 一年前发现 肝癌,胸背 部疼痛2个月
例13
未提供病 史,左尺 骨远端骨 巨细胞瘤 (生长活 跃期)
例14
男35 左胫骨下
端骨巨细 胞瘤
例15
男22 右胫骨
上端骨 巨细胞 瘤
例16
男30, 右股骨 下端骨 巨细胞 瘤合并 病理骨 折
例17
左侧第一 肋骨骨巨 细胞瘤
例18
男性,33岁,4个月前左股 部撞伤后疼痛,一个月后膝 关节外侧下方肿胀,疼痛加 重
趋向,或可见软组织肿块。发生于脊柱者 则见椎体广泛性破坏,常因承重而被压扁, 但间隙多正常,椎弓根多受侵。2.成骨型 转移多由生长缓慢的肿瘤引起,转移瘤的 成骨不是肿瘤细胞成骨,而是肿瘤引起的 宿主骨的反应性成骨或者是肿瘤间质通过 化生而成骨。多见于乳腺癌、鼻咽肺和膀 胱癌
CT能清楚的显示局部的软组织肿块的范 围、大小以及与临近脏器的关系。溶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