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演示教学
初中文言文断句优质课演示文稿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 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 矣。(断十处) (《论语•卷八》)
(【2注)释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 节(1礼)节乐礼/乐乐:道孔子人主之张善用/礼乐乐多来贤节友制人/。益矣/ 乐(2骄)骄乐乐/:乐骄佚纵不游知/节乐制宴的乐音/乐损。矣。
方法二:察对话
文言文在人物对话时,遇到“曰、 云、言”等字,应在其后断句。
要注意,“曰”在古文中还作“叫 作”“称为”讲,切莫把这种用法的 “曰”当作言语开始的标志。如:
(1)故自号曰醉翁也。 (2)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1)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
也。
方法一:找虚词
(1)句首标志词。 盖、夫;俄、旋、既而;故、然、而(表转折) 则、顾、岂、若夫、向使、然则……(谦词 “请”也是),这些词一般可作为一句话开始 的标志,一般可在这些词前点断。 (2)句尾标志词: 者、也、矣、哉、耳(尔)、而已、乎、焉、 与(欤)、耶等。一般可在这些语气词后点断。 (3)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苟、虽然、纵使、向使、无论、若夫、至于、 已而、且夫、于是、至若、是故、然则等。一 般可在这些关联词前点断。
初中文言文断句优质课演示文 稿
初中文言文断句优质课ppt课件
——如何把握文言文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 生如何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 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汉字记录下来的。 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 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 “句读”。
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ppt课件(24页)

2021/6/20
21
4、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戏看道边李 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 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 之信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戏/看道边李树多子 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021/6/20
22
5、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 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 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 入遂依而截之。
2021/6/20
24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6/232021/6/23Wednes day, June 23,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6/232021/6/232021/6/236/23/2021 10:40:56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6/232021/6/232021/6/23Jun-2123-Jun-21
还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或代词, 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官职名、朝代名、 地名、国名、事物名、动植物名等。这些名 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 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2021/6/20
8
给下面文言选段用(/)断句,并说说 你断句的依据
例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 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 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 截之。
2021/6/20
23
6、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 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 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 削 之 道/鼻 莫 如 大/目 莫 如 小/鼻 大 可 小/小 不 可 大 也/目 小 可 大/大 不 可 小 也/举 事 亦 然/为 其 后 可 复 者 也/则 事 寡 败 矣。
第3讲 文言文断句(二)-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

第3讲文言文断句(二)一、例题精讲1.请用“/”为下面句子标出断句位置。
(1)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
(2)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3)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
(4)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5)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
(6)吾欲之南海何如?(7)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
(8)臣岂不欲吴然而前知其为人之异也。
(9)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二、针对练习1.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请用“/”在下面文段中标出断句位置。
(1)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
【注释】①咄唶[duō jiè]:叹息(选自《吕蒙传》)(2)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
【注释】①覆按:复审案件(选自《陈灌传》)(3)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狗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选自《画鬼最易》)三、真题练习【2019—2020学年度江汉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改编)】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
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
夫妻相敬如宾。
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
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
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
”表叹息而去。
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延:邀请B.鸿鹄巢.于高林之上巢:鸟巢C.因.释耕于垄上因:于是D.因采药不反.反:同返,返回2.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3分)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与练习学案(含答案)

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与练习一、方法归纳▲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一)找出动词、名词(代词),确定句子的主谓。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文言文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从而正确断句。
※常见代词:吾、余,予、尔、汝、公、卿、君、若、彼、此、其、之,等等。
◎例:/公大笑..而枕.之/..吾身/ 饭.疏食/饮.水/曲肱..乐/ /吾日三省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二)借助文言虚词断句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若夫..春和景明..日出而林霏开/至若2.句尾词:也、矣、焉、耳、哉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5.其它:①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例: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而”表转折并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初中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分类、含答案)

初中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分类)班级:姓名:座号:一、名词断句(主谓宾或主谓或谓宾结构,名词作主语或宾语)1.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3.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4.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果不得见5.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6.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7.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8.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9.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10.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11.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12.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1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管仲之谋也14.妻上道莫不流涕人人扼腕欲劫留之二、动词断句(动词充当谓语中心语)1.先君子偶种凤仙花数十盆置于庭砌朝夕灌溉颇费精神2.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3.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4.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5.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6.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7.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8.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9.锡固多佳山水间生瑰闳奇特之士常以道艺为世称述三、虚词断句1.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2.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3.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4.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5.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6.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7.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8.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9.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四、固定句式1.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2.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3.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五、修辞断句(对偶、顶真等)1.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六、对话断句1.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七、状语断句1.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2.是日饮酒乐天雨3.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4.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答案:一、名词断句(主谓宾或主谓或谓宾结构,名词作主语或宾语)1.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什么叫断句
▪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 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断开,叫“句 ”; ▪ 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dòu)。所以用标点符号给 古书停顿叫断句读。
【考试说明】
题型:选择题(选择课外文言文的划 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
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 力,综合考查学生文言基本功。
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 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3分)(2019年)
3.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 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 乐作焉。(3分)(2020年)
课堂总结
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寻找标志,各个击破 回读全文,查漏补缺 依靠语感,事半功倍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凿壁偷光)
▪ 练1.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 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断3处)
▪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
出焉/东流注于河(断3处)《精卫填 海》
▪ 练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断3处)
▪ 看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
练: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断4处)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断4处)
3.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 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练: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断5处)
10
方法一: 找名词或代词,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 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
2024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文言断句(含解析)

文言断句——2024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训练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C.人/恒过,然后/能改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屠自后/断其股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撒盐/空中/差可拟C.陈太丘/与友期行D.待君/久不至,已去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6.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上/自劳军是/地利/不如人和也B.告之/于帝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C.惩/山北之塞胶鬲/举于/鱼盐之中D.将以/下骑/送迎报君/黄金台上/意7.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睨之久/而不去B.尔/安敢轻吾射C.以钱/覆其口D.但/手熟尔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无误的一项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9.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潭中鱼/可/百许头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0.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C.吾/孰与徐公美D.邹忌/修八尺有余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发/闾左/適戍渔阳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讲解和练习(含答案)

专题:断句(划分朗读节奏)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解答这类题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方法指导】确定节句中停顿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分类示例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至于”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示例:(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2)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表议论)2.起到总领性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词放在句首,总领主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必须稍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予独爱”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予独爱”后面应稍有停顿,否则就不能显示它的总领作用。
3.“古二今一”,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齐地/方千里等。
4.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
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断句练习(朝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
非至公其孰能礼贤?(崇一)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5分)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
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
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宁社稷。
《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取材于《忠经·忠谏章第十五》,汉·马融撰)(东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妾有一首诗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作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上大笑,放还山。
(取材于苏轼《东坡志林》)(丰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郁离子·九头鸟》(海一)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5分)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西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凌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
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蜊(宣一)11.用斜线(/)给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朝二)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崇二)11.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5分)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
(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东二)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分)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②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
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
③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
游者悚焉,遂还。
(取材自清姚鼐《游媚笔泉记》)(丰二)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诗人多用野老字不过谓田野老人耳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七篇注云六国时人在齐楚间应邵曰年老居田野相民耕种故号野老则二字所出最古矣。
——《陔余丛考·野老》(海二)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5分)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2010崇文二模 10.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5分)余乃穿涧水而西。
得石壁,夷出天成,下拥石基。
余东下而立则水帘之泉泠泠出其左而桃柳数十株蔚蔚绕其右余遂倚石壁为之亭亭悉以石石柱四直入石基其深尺有咫上覆以石板令永久登泰山者得憩息万祀矣。
(节选自明·万恭《高山流水亭记》)2010丰台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5分)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取材于《吕氏春秋》)断句练习答案(朝一)11.(6分)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崇一)11.答案:忠臣之事君也 / 莫先于谏 / 下能言之 / 上能听之 / 则王道光矣。
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
违而不谏 // 则非忠臣 / 夫谏//始于顺辞 / 中于抗议 / 终于死节 / 以成君休 / 以宁社稷。
《书》云:“木从绳 // 则正 / 后从谏 // 则圣。
”(“/”为必断处,“//”为可断可不断处)(取材于《忠经·忠谏章第十五》,汉·马融撰)(东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断句: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妾有一首诗//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作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上大笑,放还山。
(丰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孽摇之虚 //有鸟焉 /一身而九头/ 得食则八头皆争 /呀然而相衔/ 洒血飞毛/ 食不得入咽 /而九头皆伤 /海凫观而笑之//曰/ 而胡不思 /九口之食// 同归于一腹乎 /而奚其争也?——《郁离子·九头鸟》(海一)11.(5分)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西一)11、(5分)凌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
(宣一)11.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评分标准:本题5分,断对1处给1分。
在不当断处断,则倒扣分。
](朝二)11.(6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崇二)11.答案:弹棋,二人对局 / 黑白各六枚 / 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弹棋,始自魏宫 / 内装器戏也 / 文帝于此技亦特好 / 用手巾拂之 /无不中 / 有客自云能 / 帝使为之 /客著葛巾拂棋 / 妙逾于帝。
(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东二)11.【断句】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2分)②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2分)③日暮//半阴/山风卒起(1分)“/”为必断,一处1分。
“//”可断可不断。
【标点】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②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
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
③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
游者悚焉,遂还。
【译文】向西顺着(龙溪的)岸边(走)大约二里(路),层叠着的岩石像层楼(一样高),(又)像鸟儿展翅高居在龙溪的右边。
①石头的裂缝(中间)生长着(一棵)大树,(树阴之大)能遮蔽几十个人,(大树的)前面有一块平地,可以铺开席子坐下。
②(大树的)南面有(一泓)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在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铭刻在泉边的峭壁上面,称为“媚笔之泉”。
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池塘,于是(向下)引泉水落进龙溪里。
左学冲老人在水池边方正平整的土地上盖房子,(房子还)没有完工,(就)邀请九个客人在这里饮酒。
③傍晚时分(天变得)昏暗,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震动着高峻陡峭如墙的山崖,杂乱丛生的树木、众多泉水、(水边)突出的大石交相鸣响。
游览的人害怕了,就(起身)回家。
(丰二)11.(本题5分,每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一处不得分)诗人多用野老字/不过谓田野老人耳/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七篇/ 注云/六国时人 /在齐楚间 /应邵曰/年老居田野 /相民耕种/故号野老/ 则二字所出最古矣。
——《陔余丛考·野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海二)11.(5分)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每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不倒扣分)2010崇文二模 10.余乃穿涧水而西。
得石壁,夷出天成,下拥石基。
余东下而立/则水帘之泉泠泠出其左/而桃柳数十株蔚蔚绕其右/余遂倚石壁为之亭/亭悉以石/石柱四/直入石基/其深尺有咫/上覆以石板/令永久/登泰山者得憩息万祀矣。
(共5分,每两处1分)参考译文:我穿过涧水向西。
得见一面石壁,平地而出,天然形成,下面拥围着石基。
我从东面下去站立观看,见水帘山泉泠泠作响在其左侧流出,数十株桃柳郁郁葱葱在其右侧围绕。
于是我便倚靠石壁建造山亭,亭子全部采用石料,有四根石柱,直接插入石基,插入深度一尺八寸,上面覆盖石板。
建造起这个亭子,可以万年不坏。
永远让登泰山的人中途得以休息。
2010丰台 11.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5分。
共10个必断处,断对两处得1分,断错两处扣1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