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杜甫《春夜喜雨》的教学设计(5篇)

杜甫《春夜喜雨》的教学设计(5篇)

杜甫《春夜喜雨》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杜甫《春夜喜雨》优秀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根本信息。

2、把握诗歌中,“雨”的特点和的情感倾向。

3、学习“想象”“比照”等艺术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体会诗歌艺术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意象的特点;体会想象、比照等艺术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作品说明,信息简介:这首诗大约是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杜甫离开泰州,率家人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来到了成都。

在朋友的帮忙下,他在成都西部的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即杜甫草堂。

这样,一家人最终有了安家之所。

他在这里春种秋收,与当地朴实的农夫你来我往,生活变得平和而安静。

这使得他饱经忧患、历经战乱的心,最终得到了极大的劝慰。

这首诗表达了祈求风调雨顺、盼望享受美妙生活的良好祝福,反映了喜雨降落时极为开心的心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

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

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

有《杜少陵集》。

2、把握诗歌中意象的主要特点:(1)扣住诗题中的“雨”字(2)把握诗歌前两联写了“好雨”的详细表现:“知季节”写出其布满灵性,了解人们心思;“乃发生”写出其来得适时,如期而至;“潜入夜”写出其来而无声,不影响人白天劳作,不惊扰人良宵佳梦;“润物”写出春风化雨,滋润大地;“细无声”写出和风细雨,悄悄无闻。

3、感受的情感倾向:“春夜喜雨”,“喜”是诗歌情感基调,最直接点出在这美妙春天,对这场春雨的宠爱之情;前两联对雨的评价和尾联中,想象出雨后锦官城红花沾雨的美妙景致,表达了对这场春雨的赞美之情,的确令人“喜”上眉头。

4、简析艺术手法,强化对诗歌美的感悟:说明:艺术手法,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称表现手法。

古诗《春夜喜雨》教案(精选15篇)

古诗《春夜喜雨》教案(精选15篇)

古诗《春夜喜雨》教案〔精选15篇〕篇1:古诗春夜喜雨教案教学目的: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生背诵课前一首诗《泊船瓜洲》。

讨论本诗中用得好的一个字――“绿”。

生谈自己的感受。

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人通过反复推敲,斟词酌句,表达更深远的情意,今天我们来品读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师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诗人孩子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介绍杜甫。

师介绍: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

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老师讲解“语不惊人死不休”,并用爽快流畅的行书进展板书。

引导:杜甫的是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我们来一起品读这首诗。

二、读古诗,品诗意〔一〕感受律诗韵律美1、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2、点名读诗,老师进展点拨,读准诗的节奏,相机进展指导。

请孩子再读,检验指导的效果。

3、感受律诗的韵律美。

指导孩子写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拼音〔生sheng、声sheng、明ming、城cheng〕,理解律诗的押韵方法,注意韵脚的诵读,孩子自由读古诗,注意抓住节奏,读出韵律美。

4、古时候,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唱,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着韵律来吟唱这首诗。

通过这样的多角度的诵读,感受古诗带来的韵律和节奏美。

〔二〕抓题眼,品诗意1、读诗题,品题眼〔1〕生读诗题,抓题眼“喜”,为什么用“喜”呢?〔2〕讲解“喜”字的字,用喜字说成语。

〔3〕出示大红双喜字,你看到这个“喜”字会想到什么成语呢?〔喜结良缘〕。

理解喜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和重要意义。

〔浸透中华汉字文化〕〔引导:诗人杜甫“喜”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喜”呢?〕理解杜甫撰写《春夜喜雨》的背景资料,明白这场春雨滋润世间万物,特别是农作物,必将带来丰收的希望。

《春夜喜雨》优秀教案(精选7篇)

《春夜喜雨》优秀教案(精选7篇)

《春夜喜雨》优秀教案《春夜喜雨》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夜喜雨》优秀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夜喜雨》优秀教案1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以及背诵古诗。

2、感受春雨的美好。

3、教会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用歌曲《小雨沙沙》引入古诗。

二、学习古诗1、有一首古诗中也藏着“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

(出示课题)。

2、指名读课题(相机正音)3、齐读课题4、比一比、赛一赛(一)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正确。

1、学生自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请教一下。

2、指名读。

(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教师做及时评价给读正确的同学奖励春姑娘的礼物花朵)3、看看哪一桌读得最准确呢?(同桌读)4、让我们一起来把古诗正确地念出来。

(二)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流利,并且读出感情来呢?1、先请同桌之间读一读,如果你觉得你的同桌能闯关成功了,那就在他的诵读书上打上一个五角星。

2、指名读,进行小老师评价。

3、欣赏范读4、和老师比一比5、小组推荐读,进行赛诗会。

6、齐读——齐诵三、自主学习古诗(课堂延伸)1、想再学剩下的四句吗?2、师讲明方法,生自学3、多种形式指名诵读4、齐读全诗四、小结根据本节课学生实际表现情况做出相应的鼓励评价《春夜喜雨》优秀教案2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

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

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古诗《春夜喜雨》。

1.2 提问学生对古诗的认知,了解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1.3 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章:作者及背景介绍2.1 介绍唐代诗人杜甫,包括其生平、创作特点等。

2.2 分析《春夜喜雨》的创作背景,如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

2.3 帮助学生理解诗人与时代的关系,提高学生对诗歌背景的认识。

第三章:诗歌解析3.1 分析《春夜喜雨》的诗意、诗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2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如“夜雨”、“春风”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形象性。

3.3 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四章:情感体验4.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歌描绘的场景中,体验诗人的情感。

4.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4.3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阐述诗歌情感的多面性。

第五章:创作实践5.1 布置作业:以《春夜喜雨》为灵感,创作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诗歌。

5.2 教师提供创作指导,如关注意象、运用修辞手法等。

5.3 学生展示作业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六章:诗歌鉴赏技巧6.1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了解作者背景、分析意象、品味语言等。

6.2 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春夜喜雨》的艺术特色。

6.3 学生分享鉴赏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第七章:诗歌与文化7.1 探讨《春夜喜雨》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对雨的寓意、春的意义等。

7.2 分析诗歌中的哲学思想,如顺应自然、滋润万物等。

7.3 引导学生认识诗歌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八章:诗人杜甫的其他作品8.1 介绍杜甫的其他著名作品,如《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8.2 分析杜甫其他作品的主题、风格及艺术特色。

8.3 学生选择一首杜甫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鉴赏,分享感悟。

第九章:课堂互动环节9.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春夜喜雨》与其他描写雨的诗歌的异同。

古诗《春夜喜雨》教案

古诗《春夜喜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夜喜雨》;(2)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了解一些关于古诗的文学常识,如作者杜甫及唐代诗歌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意境;(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夜喜雨》;2. 理解古诗《春夜喜雨》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 了解作者杜甫及唐代诗歌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 体会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古诗《春夜喜雨》的文本、译文、作者简介等;2. 准备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与春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春雨的认识和感受;(2)引入古诗《春夜喜雨》,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春夜喜雨》,注意读音和停顿;(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写作技巧。

4. 教师讲解(1)教师讲解古诗《春夜喜雨》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相关知识;(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5. 欣赏与拓展(1)学生欣赏其他描写春雨的古诗,对比分析其写作特点;(2)学生进行古诗创作,尝试描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7.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夜喜雨》;(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春雨的作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教案第【1】篇〗《春夜喜雨》教学教案设计【材料准备】1、杜甫诗《春夜喜雨》2、唐朝李约诗《观祈雨》;宋朝苏轼诗《望楼湖醉书》3、杜甫的生平思想及诗歌创作4、唐朝历史:安史之乱5、“春雨”挂图【探索内容】1、律诗艺术形式。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本单元共收唐诗绝句四首,律诗三首,古风三首。

其中律诗是唐诗的最高表现形式,其精巧整饬的结构、洗炼的语言、抑扬悦耳的节奏韵律和优美丰富的意境,历来脍炙人口。

2、诗歌语言艺术及优美意境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巨星,他的诗内容博大、思想深邃,艺术风格苍凉遒劲、沉郁顿挫,语言千锤百炼,深得古典诗歌之精髓。

《春夜喜雨》虽为写景咏物诗,思想内容不及《三吏》《三别》博大精深,但它平中见奇、以小见大,体现了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诗歌行涓涓细流而致雄浑壮阔境界之风格可窥其一斑。

3、创新情境及拓展运用。

“论诗及人”,“春夜”观“雨”仅是诗人关于春雨心理历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与之相关的其它部分怎样,如“春旱盼雨”、“雨后生机”的情境,应为学生探索的内容;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同是写春雨,其情境、思想、艺术手法又是怎样的,也应让学生去探讨。

借此大力度地激活探索欲望,使学生养成自主赏析诗歌的能力,进而有效地开启心智,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探索目的】1、培养学生对诗歌形式特征、语言运用等方面质疑研讨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操作过程】一、拉开心理距离,引发探索动力。

引入语:“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而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之际,自然万物等待渴望的是什么?当然是春雨。

出示研读材料一,彩色“春雨图”,通过投影展示画面:青山、小河、黄柳、绿草、野径、行人、斜风、细雨和飞燕。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研究,抓特征对景物作口头描述,谈感想论体会,教师作适当点评,导入新课。

杜甫《春夜喜雨》教案

杜甫《春夜喜雨》教案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春夜喜雨》的意象、意境、情感等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2.1 理解《春夜喜雨》的诗意,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2 分析杜甫的诗歌创作特色,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3.1 诗中意象的转换和意境的营造。

3.2 杜甫诗歌中的现实关怀与自然审美。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4.2 准备教学课件和诗词鉴赏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5.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春夜喜雨》,感受诗意,体会诗境。

5.3 课堂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讲解杜甫的诗歌创作特色。

5.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彼此的感悟和心得。

5.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杜甫诗歌中的现实关怀和自然审美。

5.6 课后作业六、教学拓展:6.1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将《春夜喜雨》与其他描写雨的诗词进行比较,如《江南逢李龟年》等,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

6.2 文化探究:探讨杜甫的诗歌如何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以及他关心民生疾苦的写作态度。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7.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写作内容、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8.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教学补充:9.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作品,如《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加深对杜甫诗歌风格的理解。

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

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

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春夜喜雨》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的唐诗名篇之一。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 教学重点]:一、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二、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一、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初步掌握。

二、对本诗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基本环节:整体感知思想感情——深入体味精辟字眼——鉴赏及方法指导教学步骤::主观感知——互动质疑——运用联想——深入体味——朗读鉴赏——方法总结——知识迁移[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品中写景抒情的特点。

二、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初步学习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一、对本诗的整体主观感知:(一)导入:本单元都是唐诗,唐朝在我国古代也叫诗唐,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也曾出现无数的诗人,就如满天繁星,璀璨耀眼,光彩夺目,但是,在这众多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经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而这个“杜”是谁呢?对,就是“杜甫”,对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还记得曾学过他的什么诗?对,《登楼》,还记得其中的诗句吗?你还知道他的哪些诗句?“两个黄郦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绵远悠长的画面意境,那对仗工整的句式,还有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忱,使得杜甫成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本人被称为“诗圣”而他的诗歌也号称“史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板书)这是什么体裁?几言?明确:五言律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乃、随、潜、润、细”这五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教师方面:录音带课件
学生方面:搜集杜甫的资料以及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未成曲调先有情。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师导: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绵绵的春雨悄悄地下着,飘在果园,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落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小朋友们,你喜欢春雨吗?
春雨在古代被称为“喜雨”,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了一首《春夜喜雨》。

今天,我们就跟随大诗人杜甫一起走进盛唐,去感受那场《春雨》。

2、板书课题,了解杜甫。

二、初读古诗,自学字词。

1、借助拼音练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标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要明确字的偏旁,结构,组词。

3、这些字,你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住它?(字谜法、部件法)
4
5
能?谁想试一试。

指名朗读古诗、正音。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后,可放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培养了孩子的识字能力,在识字中同桌合作,趣味识记,既培养了合作意识,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
6、谁认为自己还能比他读得更好?比赛读、挑战读,引导学生读准确,读出诗的节奏美、音韵美。

课件出示,指导朗读。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古诗音韵和谐,平仄错落、琅琅上口,多种形式的诵读,是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

初读要把古诗读准,注意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明快的节奏感,读出古诗的音韵美,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景之中。

]
7、在反诵的诵读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场春雨发生在什么时候?伴随着什么?怎样滋润万物的?)
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画出你不懂的词。

2、对于你不懂的词,看看能不能借助字典查出它的意思。

3、把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再互相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互相补充,互相学习。

4、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交流时重点引导理解:知时节当乃潜润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

6、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靠自己的努力理解了诗意。

现在老师再考考你,看看你能否通过考验?再读读古诗,看看全诗是围绕哪个词写这场春雨的?
四、精读细品,感悟“好雨”,启发想像。

1、读读古诗,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雨”?一边读一边思考,把你自己感悟到的注出来,再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2、自读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你们小组认为这场春雨的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是春雨知道时令季节,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了春雨的及时,“润”指明它对事物生长的作用之大,“潜”、“细”、“无声”突出了春雨不声张,精细可人的品质。


[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着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

“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情感经历,还是一种审美体验,在一步步感悟“好雨”的引导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歌,感悟到了古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到了古诗的精炼,也在悄无声息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
4、学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学生可以说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也可以说学完诗后的感受。


5、师配乐读,学生一边闭目听,一边努力把诗歌的语言文字变成画面。

6、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现想像。

五、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练习读,努力把你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读出。

2、配乐展示个性读。

3、师生互动背诵,同桌互背。

[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读读、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这们,古典诗文将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
六、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交流自己在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教师相机课件出示有关诗句,拓展阅读。

早春春曰
天街小雨润如酥,胜日寻芳泗水滨,草色遥看近却无。

无边光景一时新。

最是一年春好处,等闲识得东风面,绝胜烟柳满皇都。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清明
应怜履齿印苍台,清明时节雨纷纷,小扣柴扉久不开。

路上行人欲断魂。

****满园关不住,借问酒家何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