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原始记录和出厂检验报告

合集下载

聚乙烯吹塑薄膜出厂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聚乙烯吹塑薄膜出厂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100
△S=S- S0
S0
2、外观
1
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结果
外观
包装袋不应有明显异臭,包装袋外观材质均匀、平整、无皱折、杂质、污迹、破损等缺陷,包装袋应无气泡、针孔等缺陷,纸包装袋应无破损、脱胶、粘膛等缺陷
3、物理机械性能:BB/T 0039
3.1 漏水性能
试样3个/组
1
2
3
试验结果
3.2跌落试验:BB/T 0039
检验结果
平均值
长度
1.2宽度GB/T 21661:
项目
要求(mm)
允许偏差mm
检验结果
平均值
宽度
1.3厚度GB/T 21661;
项目
要求(mm)
极限偏差mm
平均偏差%
检验结果
平均厚度S
厚度(S0)
1
2
3
4
5
6
7
8
Smax(实测最大值)
Smin(实测最小值)
△S=(Smax- S0)
厚度极限偏差
厚度平均偏差
试样3个/组
1
2
3
抽样地点
抽样日期
生产日期/批号
检验日期
主要检测设备
1.钢板尺2.跌落实验设备3测厚仪等
备注: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GB 2918中规定的标准环境正常偏差范围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4h,并在此环境下进行试验
1规格及偏差
1.1长度GB/T 21661:
项目
要求(mm)
允许偏差 mm
出厂检验报告
单位盖章:
产品名称
检验依据
型号规格
抽样地点
抽样基数
样品数量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的规范化要求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的规范化要求
原始记录应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 绘图可使用铅笔)。凡用微机打印的数据或图 谱,应剪贴于记录上的适宜处,并有操作者签 名;如用热敏纸打印的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 难以辨认,应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将主要数据 记录在记录纸上。
4
编辑版ppt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注意检品标签与送验单 的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检品的编号、品名、规 格、批号和有效期、生产单位、产地、检验目 的、样品数量和封装情况。
13
编辑版ppt
对各检验项目记录的要求
旋光度:记录仪器型号,测定时的温度,供试 品的称量及其干燥失重或水分,供试液的配制, 旋光管的长度,零点(或停点)和供试液旋光度 的测定值各3次的读数,平均值,以及比旋度 的计算等。
折光率:记录仪器型号,温度,校正用物,3 次测定值,取平均值报告。
14
编辑版ppt
6
编辑版ppt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记 录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签名或盖 章。
检验或试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 均应详细记录和保存。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 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始记 录上注明。
7
编辑版ppt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验中使用的标准品、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应 记录其来源、批号、含量和使用前的处理;用 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应注明其含量或效价。
检验记录中,应写明检验依据,反按照药典或 部(局)颁标准检验的,应列出标准名称、版 本或标准批准号。
5
编辑版ppt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检验过程中,可按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 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如系完全按照法 定标准中所载检验方法,可简略扼要的叙述;但如稍 有修改,则应将改变部分如实全部记录)、实验条件 (如实验室温湿度、实验仪器名称型号)、观察到的 现象(不要照抄标准,而应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 真实现象;如遇反常现象,应详细记录,鲜明标出, 以便进一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结果判断等。 均应及时、完整的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
1)根据《档案法》的要求,做好质量技术文件的档案管理工作,原始记录和台帐使用统一表格,各类检验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和分类台帐,原始记录和分类台帐应按月装订成册,专人保管。

2)根据规定的试验项目及内容,分别建立原始记录,填写真实、完整、清晰,不得任意涂改,当笔误时,应在笔误数据中央画两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更正后的数据并加盖本人印章,涉及出厂水泥,熟料的实验记录的更正应有化验室主任签字,原始记录要保存三年以上,以备查询。

3)出磨,出厂水泥及熟料物理性能试验,生料、熟料、原燃材料化学分析等,应建立分类台帐,并有专人负责汇总(统计员),长期保存。

4)生产控制值班记录要填写清楚、完整,并
长期保存。

5)各类报表应按规定日期,发放范围及时准确地报告并留底备查,出厂水泥检验报告、质量月、年报及其他重要报告报出时,须经相关领导审核并签字。

6)对质量检验数据要及时整理分析、每月分析一次,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全年应有专题总结。

7)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公司质量管理数据库,利用互联网络与其它有关单位进行质量信息交流。

8)上级发布的质量方面的通报和文件,要认真学习贯彻,除及时归档外,化验室要复印并送主管领导及主要生产部门,便于使用。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的规范化要求

药品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的规范化要求
外观性状:应根据检验中看到的情况如实描 述药品的外观,不可照抄标准上的规定。
如:标准规定中描述为“应为白色或类白 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可依观察结果 记录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制剂应描述供试品的颜色和外形,如:(1) 本品为白色片;(2)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 衣后显白色;(3)本品为无色澄明的液体。 外观性状符合规定者,也应作出记录,不可
酸值(皂化值、羟值或碘值):记录供试品的称量(除酸值外, 均应作平行试验2份),各种滴定液的名称及其浓度(mol/L), 消耗滴定液的毫升数,空白试验消耗滴定液的毫升数,计 算式与结果。
中药材的经验鉴别:如实记录简要的操作 方法,鉴别特征的描述,单项结论。
显微鉴别:除用文字详细描述组织特征外, 可根据需要用HB、4H或6H铅笔绘制简图, 并标出各特征组织的名称;必要时可用对 照药材进行对比鉴别并记录。
pH值(包括原料药与制剂采用pH值检查的 “酸度、碱度或酸碱度”):记录仪器型号, 室温,定位用标准缓冲液的名称,校准用 标准缓冲液的名称及其校准结果,供试溶 液的制备,测定结果。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记录供试品溶液的 制备,浊度标准液的级号,标准比色液的 色调与色号或所用分光光度计的型号和测 定波长,比较(或测定)结果。
程,供试品的取用量,所加试剂的名称与 用量,反应结果(包括生成物的颜色,气体 的产生或异臭,沉淀物的颜色,或沉淀物 的溶解等)。采用药典附录中未收载的试液 时,应记录其配制方法或出处。
薄层色谱(或纸色谱):记录室温及湿度,薄 层板所用的吸附剂(或层析纸的预处理),供 试品的预处理,供试液与对照液的配制及
记录浸出物冷(热)浸法,供试品的称量 (平行试验2份),溶媒,蒸发皿的恒重,浸 出物重量,计算结果。
容量分析法:记录供试品的称量(平行试 验2份),简要的操作过程,指示剂的名称, 滴定液的名称及其浓度(mol/L),消耗滴 定液的毫升数,空白试验的数据,计算式

小麦粉出厂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小麦粉出厂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

小麦粉出厂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一、出厂检验报告报告编号:FW2024-001检验日期:2024年1月10日送样人:XX食品有限公司检验项目:小麦粉一、外观和质感:小麦粉外观呈细腻粉末状,无明显凝块和颗粒,色泽均匀,质地细腻。

二、湿度:取样重量:100g烘箱干燥前重量:100.5g烘箱干燥后重量:99.8g湿度计算公式:湿度(%)=(干燥前重量-干燥后重量)/干燥前重量×100%湿度=(100.5g-99.8g)/100.5g×100%=0.7%三、筋度:方法:按标准方法进行强筋粉筋度测试。

测试结果:筋度值为90四、面团发酵度:方法:按标准方法进行面团发酵度测试。

测试结果:发酵度为180五、灰分含量:方法:按标准方法测定灰分含量。

测试结果:灰分含量为0.5%六、蛋白质含量:方法:按标准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测试结果:蛋白质含量为12%七、过氧化值:方法:按标准方法测定过氧化值。

测试结果:过氧化值为2.5mEq/kg八、测试结论:根据小麦粉的外观和质感、湿度、筋度、面团发酵度、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过氧化值等指标测试结果,该批小麦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可以放心使用。

二、原始记录样品信息:样品名称:小麦粉样品编号:FW2024-001样品批次:2024年1月产实验记录:实验日期:2024年1月10日实验人员:XX实验员1.取样准备:1.1从样品中取出100g小麦粉,放入密封袋中。

2.外观和质感测试:2.1打开密封袋,观察小麦粉的外观和质感。

2.2记录外观和质感的测试结果,包括是否有凝块和颗粒,色泽均匀与否,质地细腻与否等。

3.湿度测试:3.1取样100g小麦粉。

3.2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设置温度为105℃,烘干至恒定质量。

3.3记录烘干前后的样品重量。

3.4根据湿度计算公式计算湿度值。

4.筋度测试:4.1取样10g小麦粉。

4.2按标准方法进行筋度测试。

4.3记录筋度测试结果。

5.面团发酵度测试:5.1取样适量小麦粉。

药品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书有什么区别

药品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书有什么区别

药品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书有什么区别
原始记录是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实时记录可以自己或单位留,报告书是只把结果的数据整理好发出给厂家企业,并不是原始记录的每个数据都写到报告书上
药品检验的原始数据是用来记录检验全过程。

报告书对检验数据按既定标准进行总结,作为最终的一个凭证和依据。

药品检验时,填写原始记录应包括哪些内容
各个单位规定不同,但一些必须的信息是要的!提供给你某检验所原始记录包含内容。

总体:药品名称、唯一标识(自己编)、批号、规格、包装、生产单位、供养单位、有效期、检验数量、检验目的、检验日期、检验依据、完成日期、检验结论每个项目:温度、湿度、仪器及唯一编号、实验记录、结果处理、单项结论!。

成品乌龙茶出厂检验报告与原始记录

成品乌龙茶出厂检验报告与原始记录

成品(乌龙茶)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名称规格/等级生产日期检验依据DB35/T943批号报告日期项目单位指标实测值单项评定感官品质外形条索/符合要求色泽/整碎/净度/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水分(质量分数)%≤7.0总灰分(质量分数)%≤7.0碎茶(质量分数)%≤16.0粉末(质量分数)%≤1.3净含量kg≥结论检验者:审核者:成品(乌龙茶)检验原始记录执行标准:DB35/T943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检验日期检验人校核人批号一、感官要求检验依据:DB35/T943项目要求实测外形条索□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色泽□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整碎□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净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内质香气□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滋味□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汤色□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叶底□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二、水分检验依据:GB5009.3-2016编号空皿质量(M1)(g)空皿+样品质量M2(g)空皿+样品质量(烘后)M3(g)水分%=(M2-M3)/(M2-M1)×100%水分%报出值12三、总灰份检验依据:GB5009.4-2016编号坩埚质量(M1)(g)坩埚+样品质量M2(g)坩埚+样品质量(烘后)M3(g)灰分%=(M2-M3)/(M2-M1)×100%灰分%报出值12四、碎茶、粉末检验依据:GB/T8311编号取样量(g)筛下碎末茶质量(g)碎茶(%)平均碎茶(%)筛下粉末质量(g)粉末(%)平均粉末(%)12五、净含量检验依据:JJF1070序号12345678910报出值总重皮重净含量。

检验原始记录【范本模板】

检验原始记录【范本模板】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室温℃湿度%产品标准收样日期检验日期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批量样品数量分析项目感官标准要求应符合标准Q/YZX0001S—2013 要求结果色泽:呈本品应有的色泽□形态:膏状□气味与滋味:具有本品应有的气味与滋味,无异味□杂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水分检验方法GB/T 12729.6-2008 ≤1.0 (纯花生酱) ≤1。

5稳定型花生酱≤80(复合调味料) (g/100g)试验编号接收器中水的体积(mL)V 样品质量(g) m12计算: X试样中的水份含量,%;V接收器中水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ρ为水的密度,1g/mL;m为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注:同一试样两次测定结果之差,每100g不得超过0。

4gX1= X2= X= 单项判定:合格□不合格□酸价检验方法GBT 5009.37—2003 ≤3.0 (mg/g)KOH标准液实际浓度(mol/l) c试样质量(g) m 消耗KOH体积(ml) V计算:X:试样中的酸价(以KOH计),单位为毫克/克(mg/g);V:试样消耗标准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c: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升(mol/L);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56.11:与1。

0mL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1.000mol/L]相当的氢氧化钾克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注: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X1= X2= X= 单项判定:合格□不合格□过氧化值检验方法GBT 5009.37—2003 ≤0.25 (g/100g)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c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 V1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V2X1:试样中的过氧化值,单位为克/百克(g/100g);X2:试样中的过氧化值,单位为毫克当量/千克(meq/kg);V1: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升(mol/L);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0.1269:与1.00亳升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