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塔

合集下载

最终版_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最终版_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水吸收氨课程设计目录第一节前言 (5)1.1 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 (5)1.2 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5)1.3 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5)第二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6)2.1 装置流程的确定 (6)2.2 吸收剂的选择 (6)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6)2.3.1 填料种类的选择 (6)2.3.2 填料规格的选择 (6)2.3.3 填料材质的选择 (7)2.4 基础物性数据 (7)2.4.1 液相物性数据 (7)2.4.2 气相物性数据 (7)2.4.3 气液相平衡数据 (8)2.4.4 物料横算 (8)第三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9)3.1 塔径的计算 (9)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10)3.2.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10)3.2.3 填料层的分段 (12)3.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2)第四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 (13)4.1 塔内件类型 (13)4.2 塔内件的设计 (13)4.2.1 液体分布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13)4.2.2 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的计算 (13)注:14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14)2 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14)3 参考文献 (16)4 后记及其他 (16)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 (17)附件二:塔设备设计图 (17)化工学院关于专业课程设计的有关要求(草案)专业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之后,进一步学习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相关课程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工程设计的实践。

为了加强我院本科学生专业课程设计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专业课程设计工作有序进行及教学质量,特制定专业课程设计的有关要求并请遵照执行。

一、选题要求选题应以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为对象,进行单元操作过程中相关的设备与工艺设计,尽量从科研和生产实际中选题。

为了保证专业课程设计的质量和工作量,选题要求1人1题。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12月11 日设计任务书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一)设计题目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____3200____m3/h,其中含氨为____8%____(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

要求:①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____0.04%____(体积分数);(二)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2)操作温度:20℃(3)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数自己确定(三)填料类型聚丙烯阶梯环吸收填料塔(四)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说明(2)吸收塔的物料衡算;(3)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4)填料层压降的计算;(5)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7)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8)设计参数一览表;(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3号图纸);(10)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A3号图纸);(11)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装置流程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吸收剂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水吸收氨气填料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水吸收氨气填料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课程设计题目水吸收氨过程的填料吸收塔设计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教务处制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中文摘要...。

.。

.....。

..。

..。

.。

.....。

..。

.....。

(1)英文摘要..。

...。

..。

.。

.。

.。

.。

..。

..。

...。

.。

2第1章设计方案简介.。

.。

.。

...。

.。

.。

.....。

.。

..4 第2章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选型.。

.。

..。

.。

(4)2。

1 基础物性数据.。

..。

.。

.。

..。

.。

.。

..。

.。

.。

.。

.。

.。

.42.1.1液相物性数据。

....。

...。

.。

.。

.。

..。

.。

....。

..4 2。

1。

2气相物性数据。

...。

..。

.。

..。

..。

..。

.。

.。

..4 2.1。

3气液相平衡数据。

.。

..。

.。

....。

....。

..。

52.1.4物料衡算...。

..。

.。

..。

..。

...。

..。

....。

.。

52.2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

..。

...。

..。

.。

.。

.。

.。

62.2.1塔径的计算。

.。

..。

.。

.。

.。

.。

..。

..。

.。

.。

62。

2.2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

.......。

..。

.。

....。

(8)2.2。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

..。

.。

....。

..。

...。

10第3章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

...。

.。

....。

.。

113。

1液体分布器.。

..。

..。

....。

.。

...。

..。

.。

..。

.。

113。

1.1液体分布器选型。

.....。

.。

...。

.....。

.....。

113。

1.2布液计算。

.。

.。

..。

..。

.。

...。

.。

.....。

. (11)3.2填料支撑装置。

.。

.。

...。

.。

.。

.。

...。

...。

113。

3填料塔紧装置。

.....。

..。

.。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一、背景介绍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制品,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化学产品,也可用作氨加热系统的燃料,但它作为强氧化剂挥发到大气中,有害环境,因此必须采取对策进行处理,以保护我们的环境。

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是一种典型的操作过程,通过在塔内部放入一定量的吸收填料,使得氨气更有效地与液体相混合,从而降低氨的挥发率,防止它的溢出。

二、设计目的本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氨气挥发率的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系统。

三、塔结构设计1.水吸收塔的形式:此水吸收塔采用真空反应塔的形式,包括加热装置、塔体及其重要部件。

2.水吸收塔的尺寸:该水吸收塔直径为3m,高度为12m,采用真空式反应塔设计。

3.吸收填料:此设计采用纤维吸收填料,其密度为180 kg/m3,吸附能力0.5%,并选择优质的、耐磨的材料,保证耐久性。

4.液相:选择介质为硝酸钠溶液,介质比重1.1,温度在25℃以下,以确保氨吸收剂的低温稳定性。

5.混合器:采用有效搅拌,减少氨气挥发,氨气完全溶于液体,增加氨气的反应机会,增加吸6.塔内设备:除了加热器,还设有安全阀等设备,以防出现意外。

四、设计步骤1.根据氨吸收水填料吸收塔的工艺特点,研究氨挥发的特性,确定反应条件,估算反应速率和塔的大小及包装密度。

2.确定吸收填料的类型,以保证其对氨气的特性挥发特性。

3.细化设计,考虑塔内混合器及其优势,同时留意水塔设计具体内容,计算安全阀等设备的大小,以及确定塔内设备的位置。

4.确认成本,包括:原材料、安装和实际操作。

五、最终结论本文研究了一套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了其安全阀及其它设备,以及填料的特性,确定了反应条件,估算反应速率,详细设计了塔的形式,尺寸,位置等,通过认真的工作,可以提出设计方案,完成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目录第1节前言31.1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31.2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31.3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4第2节精馏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42.1装置流程的确定42.2吸收剂的选择5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52.3.1填料种类的选择52.3.2填料规格的选择52.3.3填料材质的选择62.4基础物性数据62.4.1液相物性数据62.4.2气相物性数据72.4.3气液相平衡数据72.4.4物料横算8第3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93.1塔径的计算93.2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113.2.1传质单元数的计算113.2.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113.2.3填料层的分段143.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14第4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154.1塔内件类型154.2塔内件的设计164.2.1液体分布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64.2.2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的计算16注:17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17)2.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18)3.参考文献 (19)4.后记及其他 (19)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20附件二:塔设备设计图20表索引表 21工业常用吸收剂 (5)表 22 常用填料的塔径与填料公称直径比值D/d的推荐值 (6)图索引图 11 填料塔结构图 (3)图 31 Eckert图 (15)第1节前言1.1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结构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所示: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填料塔结构图填料塔不但结构简单,且流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较小,易于用耐腐蚀材料制造,所以她特别适用于处理量小,有腐蚀性的物料及要求压降小的场合。

液体自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洒于填料顶部,并在填料的表面呈膜状流下,气体从塔底的气体口送入,流过填料的空隙,在填料层中与液体逆流接触进行传质。

因气液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所以填料塔属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

1.2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设计任务:用水吸收空气中混有的氨气。

化工课程设计_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课程设计_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天津农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学生姓名: xx学号: xxx起迄日期: 2014.12.15指导教师:王步江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天津农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设计设计时间2014年12月系别食品科学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1班姓名xxx指导教师xxx20114 年12 月15 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方案简介 (1)二.设计计算 (2)(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2)(二)填料的选择 (2)(三)基础物性数据 (2)1.液相物性数据 (2)2.气相物性数据 (2)3.气液相平衡数据 (2)(四)物料衡算 (3)(五)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衡算 (3)1.塔径计算 (3)2.填料层高度计算 (4)(六)填料层压降计算 (6)(七)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6)1.液体分布器的选型 (6)2.分布点密度计算 (7)3.布液计算 (7)(八)计算结果列表 (8)三.设计体会 (8)四.参考文献 (8)一、设计方案简介: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穿过板上的液层,进行传质与传热。

在正常操作下,气相为分散相,液相为连续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填料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自塔顶沿填料表面下流,气体逆流向上流动,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与传热。

在正常操作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气相组成呈连续变化,属微分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工业上,塔设备主要用于蒸馏和吸收传质单元操作过程。

蒸馏过程多选用板式塔,而吸收过程多选用填料塔。

本次题目要求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341310m3/h,其中含氨为5%(体积分数),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12%(体积分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

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____4300____m3/h,其中含氨为____6%____(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

要求:①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___0.04%_____(体积分数);2 操作条件2.1 操作压力常压2.2 操作温度20℃3 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4 设计内容4.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4.2工艺计算4.3主要设备尺寸计算(1) 塔径的确定(2) 填料层的高度计算(3) 总塔高、总压降及接管尺寸的确定4.4 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4.5 设计结果汇总4.6 设计评述5设计基础数据20℃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目录1. 设计方案简介 (1)1.1设计方案的确定 (1)1.2填料的选择 (2)2. 工艺计算 (2)2.1 基础物性数据 (2)2.1.1液相物性的数据 (1)2.1.2气相物性的数据 (2)2.1.3气液相平衡数据 (2)2.1.4 物料衡算 (3)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3)2.2.1 塔径的计算 (4)2.2.2 填料层高度计算 (5)2.2.3 填料层压降计算 (6)2.2.4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7)3.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8)3.1 填料支承设备 (8)3.2填料压紧装置 (8)3.3液体再分布装置 (8)4. 设计一览表 (9)5. 后记 (10)6. 参考文献 (10)7. 主要符号说明 (10)8. 附图(工艺流程简图、主体设备设计条件图)1..设计方案简介1.1设计方案的确定1.1.1装置流程的确定:用水吸收NH3属高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和分离效率,所以,本实验选用逆流吸收流程。

1.1.2吸收剂的选择对填料吸收塔,其吸收装置的流程主要有逆流操作、并流操作、吸收剂部分再循环操作、多塔串联操作和串联-并联混合操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一、选择填料
本设计所选用的填料为塔形环状填料,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提高氨气
与水接触的时间和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收效率。

其次,填料的表面
积大,对氨气的吸附强度较高。

二、计算填料高度
根据质量平衡公式,吸收塔中氨气的质量=进入氨气的质量-出口氨气
的质量-吸收氨气的质量。

结合我们所设计的填料种类和工艺流程,可
以得到计算填料高度的公式:
θ=(W/N) ln [(C0-C)/(Co-Ct)]
其中,W是空气中氨气的质量流量,单位为kg/h;N是塔形环状填料每立方米的比表面积,单位为m²/m³;C0是氨气从入口口进入吸收器的
浓度,单位为mg/Nm³;Ct是出口处氨气的平均浓度,单位为mg/Nm³;
C是入口处水的浓度,单位为mg/L。

三、塔的直径
根据经验公式可得:填料在瞬间液晶表面液流速等于液降的经验公式。

v=1.2/(μ)½ (ΔP/ρ) ¼
其中,v是液体在塔体内部的平均流速,单位为m/s;μ是液体的粘度,单位为Pa*s;ΔP是液体在塔体内产生的液降,单位为Pa;ρ是液体
的密度,单位为kg/m³。

四、结论
经过以上各个方面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到了适合本工艺流程,并且
具有高效的填料塔高度及塔直径,使本工艺流程吸收效率达到最优化
程度。

我们所选用的填料塔设计方案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及运行稳定
等特点,非常符合实际工序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与化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7 年 1 月 4 日
目录
目录
主要符号说明 ............................................................................................................... 3 前言 ............................................................................................................................... 4 1.概述 ............................................................................................................................ 5 1.1 吸收技术概况 ................................................................................................. 5 1.2 典型的吸收过程 ............................................................................................. 5 1.3 吸收设备--填料塔概况 ................................................................................... 6 1.4 填料的有关介绍 ............................................................................................ 7 1.4.1 填料种类的选择 ................................................................................. 7 1.4.2 填料规格的选择 .................................................................................. 7 1.5 吸收剂的选择 ................................................................................................. 7 1.6 吸收工艺流程的选择 ..................................................................................... 8 1.7 设计内容简要 ................................................................................................. 9 1.7.1 设计任务 .............................................................................................. 9 1.7.2 设计条件 .............................................................................................. 9 1.7.3 确定填料 .............................................................................................. 9 2.工艺计算 .................................................................................................................. 10 2.1 基础物性数据 .............................................................................................. 10 2.1.1 液相物性数据 ................................................................................... 10 2.1.2 气相物性数据 ................................................................................... 10 2.1.3 气液相平衡数据 ............................................................................... 11 2.1.4 物料衡算 ........................................................................................... 11 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 12 2.2.1 塔径的计算 ....................................................................................... 12 2.2.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 15 2.2.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 19 2.2.4 液体分布器 ........................................................................................ 21 2.3.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吸收塔主要接管尺寸的计算 ............................... 21 2.3.1.气体进料管 ........................................................................................ 21 2.3.2.液体进料管 ........................................................................................ 22 2.3.3 封头 .................................................................................................... 23 设计一览表 ................................................................................................................. 24 总结 ............................................................................................................................. 25 主要参考文献 ............................................................................................................. 26
V ——惰性气体流量,kmol/h V1 ——混合气体流量,kmol/h
uf
——液泛速度,m/s
VS ——混合气体体积流量,m3/h
L ——是吸收液量 kmol/h
——填料因子, m-1 p ——压降填料因子, m-1
x——溶质组分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无 因次 Z——填料层高度 max——最大的
2
主要符号说明
主要符号说明
a ——填料层的有效传质比表面积(m
²/m³)
A ——吸收因数;无因次
aw ——填料层的润滑比表面积 m²/m³
d ——填料直径,mm; D ——扩散系数,m²/s;塔径
g
dp
——填料当量直径,mm
E ——亨利系数,KPa
——重力加速度,kg/(m².h)
H ——溶解度系数,kmol /(m³.KPa)
H OG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NOG ——气相总传质系数,无因次
R ——气体通用常数,8.314kJ/(kmol.K) T ——温度,0C
kG ——气膜吸收系数, kmol /(m³.s.KPa) kL ——气膜吸收系数, kmol /(m³.s.KPa)
S ——解吸因子u ——源自塔速度,m/sLS ——吸收剂用量 kmol/h; kmol/s
Ψ ——液体密度校正系数 y——溶质组分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无 因次 min——最小的

m
——粘度 Pa.s N/m
——密度
kg/m3
——表面张力
ε ——孔隙率
m ——相平衡常数,无因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