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吸收氨气填料塔
清水吸收氨气的填料塔装置设计

第五章 吸收塔塔体材料的选择 .....................................................................................19 5.1 吸收塔塔体材料 ...............................................................................................19 5.2 吸收塔的内径...................................................................................................19 5.3 壁厚的计算 ......................................................................................................19 5.4 强度校核..........................................................................................................19 第六章 封头的选型 .......................................................................................................20 6.1 封头的选型 ......................................................................................................20 6.2 封头材料的选择 ...............................................................................................20 6.3 封头的高..........................................................................................................20 6.4 封头的壁厚 ......................................................................................................20 第七章 管结构 ..............................................................................................................22 7.1 7.2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10.1 10.2 10.3 10.4 10.3 气体和液体的进出的装置 .................................................................................22 塔体各开孔补强设计 ........................................................................................22 填料塔的高度(不含支座) ..............................................................................24 容器的支座与焊接 ............................................................................................26 设备强度及稳定性分析 .....................................................................................27 设计压力的分析 .............................................................................................27 塔的质量分析 .................................................................................................27 圆筒轴向应力校核的分析 ...............................................................................28 风载荷的分析 .................................................................................................30 地震载荷的分析 .............................................................................................3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一、背景介绍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制品,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化学产品,也可用作氨加热系统的燃料,但它作为强氧化剂挥发到大气中,有害环境,因此必须采取对策进行处理,以保护我们的环境。
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是一种典型的操作过程,通过在塔内部放入一定量的吸收填料,使得氨气更有效地与液体相混合,从而降低氨的挥发率,防止它的溢出。
二、设计目的本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氨气挥发率的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系统。
三、塔结构设计1.水吸收塔的形式:此水吸收塔采用真空反应塔的形式,包括加热装置、塔体及其重要部件。
2.水吸收塔的尺寸:该水吸收塔直径为3m,高度为12m,采用真空式反应塔设计。
3.吸收填料:此设计采用纤维吸收填料,其密度为180 kg/m3,吸附能力0.5%,并选择优质的、耐磨的材料,保证耐久性。
4.液相:选择介质为硝酸钠溶液,介质比重1.1,温度在25℃以下,以确保氨吸收剂的低温稳定性。
5.混合器:采用有效搅拌,减少氨气挥发,氨气完全溶于液体,增加氨气的反应机会,增加吸6.塔内设备:除了加热器,还设有安全阀等设备,以防出现意外。
四、设计步骤1.根据氨吸收水填料吸收塔的工艺特点,研究氨挥发的特性,确定反应条件,估算反应速率和塔的大小及包装密度。
2.确定吸收填料的类型,以保证其对氨气的特性挥发特性。
3.细化设计,考虑塔内混合器及其优势,同时留意水塔设计具体内容,计算安全阀等设备的大小,以及确定塔内设备的位置。
4.确认成本,包括:原材料、安装和实际操作。
五、最终结论本文研究了一套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了其安全阀及其它设备,以及填料的特性,确定了反应条件,估算反应速率,详细设计了塔的形式,尺寸,位置等,通过认真的工作,可以提出设计方案,完成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任务。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前言在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塔设备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设备,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制药等过程工业上,对吸收、蒸馏和洗涤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性能的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回收率、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
所以研究新型的的塔设备和强化气液两相传质过程及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塔设备主要可分为两种:板式塔和填料塔。
板式塔和填料塔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速度有快有慢,竞争能力时有强弱。
但总的来说,工业生产中因为处理量大所以还是以板式塔为主。
而对于填料塔,一般都是用于小量原料的处理。
但是在近些年来,人们对填料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却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应用规模的填料塔最大直径可达14~20m,突破了仅限于小塔的传统观念,并在现代化工生产中得到更为普遍的应用。
对于新型的填料塔来说,它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生产能力大,在需要大理论技术的分离过程中能耗小,可以更容易满足经济的应用热泵得要求。
(2)分离效率高(3)压降小(4)操作弹性大(5)持液量小利用填料塔去分离化工过程中的产物或者处理工业生产中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已越来越普遍,而且也趋于主流,对人们的日常生过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使用填料塔进行分离物质时,必须事先对整个填料塔进行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结合能效、操作条件、经济等方面去考虑。
充分了解到填料塔中个部分的物料情况和工作效益。
使整个填料塔分离过程能符合安全、环保、节能和高效益,能真正用于工业生产中。
氨是工业生产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
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但这种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却对人的生命有着严重的危害,如果在工业生产中操作有失误,会威胁这生产人员的性命安全。
水吸收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水吸收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氨气吸收塔课程设计是一个专门用于净化氨气的工程,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水溶液与气体的有效反应以及吸收剂的特性,来去除氨气中的有害气体,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氨气吸收塔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介绍
(1)氨气吸收塔的基本原理
(2)氨气吸收塔的设计原则
(3)氨气吸收塔的结构和运行条件
二、工程实施
(1)氨气吸收塔的净化原理
(2)氨气吸收塔的设计要求
(3)氨气吸收塔填料的选择和使用
(4)氨气吸收塔的安装要求
(5)氨气吸收塔的运行要求
三、技术支持
(1)氨气吸收塔的控制要点及工艺操作
(2)氨气吸收塔的安全限制
(3)氨气吸收塔的监测要点
(4)氨气吸收塔的维护和维修
四、结论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要成功利用水吸收氨气填料吸收塔进行净化氨气,必须要正确地理解其原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填料及安装要求,对控制要点及有害气体的安全限制进行管理,并对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和维护,从而确保净化气体的质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一、选择填料
本设计所选用的填料为塔形环状填料,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提高氨气
与水接触的时间和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收效率。
其次,填料的表面
积大,对氨气的吸附强度较高。
二、计算填料高度
根据质量平衡公式,吸收塔中氨气的质量=进入氨气的质量-出口氨气
的质量-吸收氨气的质量。
结合我们所设计的填料种类和工艺流程,可
以得到计算填料高度的公式:
θ=(W/N) ln [(C0-C)/(Co-Ct)]
其中,W是空气中氨气的质量流量,单位为kg/h;N是塔形环状填料每立方米的比表面积,单位为m²/m³;C0是氨气从入口口进入吸收器的
浓度,单位为mg/Nm³;Ct是出口处氨气的平均浓度,单位为mg/Nm³;
C是入口处水的浓度,单位为mg/L。
三、塔的直径
根据经验公式可得:填料在瞬间液晶表面液流速等于液降的经验公式。
v=1.2/(μ)½ (ΔP/ρ) ¼
其中,v是液体在塔体内部的平均流速,单位为m/s;μ是液体的粘度,单位为Pa*s;ΔP是液体在塔体内产生的液降,单位为Pa;ρ是液体
的密度,单位为kg/m³。
四、结论
经过以上各个方面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到了适合本工艺流程,并且
具有高效的填料塔高度及塔直径,使本工艺流程吸收效率达到最优化
程度。
我们所选用的填料塔设计方案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及运行稳定
等特点,非常符合实际工序的需要。
水吸收氨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计算书

36555吨/年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计算书王栋(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07级应用化学一班)摘要: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了一个年处理量36555吨混合气体的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
进行了填料的选择与塔的工艺计算与校核。
当填料选用聚丙烯50D阶梯环,填料层高度N为3000mm,塔径为700mm,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水吸收氨;填料塔;吸收1填料吸收塔技术的综述1.1 引言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它是化工类企业中最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
而塔填料塔内件及工艺流程又是填料塔技术发展的关键。
从塔填料、塔内件以及工艺流程,特别是塔填料三方面对填料塔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了介绍,说明了塔填料及塔内件在填料塔技术中的重要性。
与板式塔相比,新型的填料塔性能具有如下特点:(1)生产能力大;(2)分离效率高;(3)压降小;(4)操作弹性大;(5)持液量小。
聚丙烯材质填料作为塔填料的重要一类,在化工上应用较为广泛,与其他材质的填料相比,聚丙烯填料具有质轻、价廉、耐蚀、不易破碎及加工方便等优点,但其明显的缺点是表面润湿性能差。
研究表明,聚丙烯填料的有效润湿面积仅为同类规格陶瓷填料的 40 % ,由于聚丙烯填料表面润湿性能差,故传质效率较低,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对聚丙烯填料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润湿及传质性能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2 填料塔技术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
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防被上升气流吹动。
液体从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
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
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
当液体沿填料层向下流动时,有逐渐向塔壁集中的趋势,使得塔壁附近的液流量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壁流。
水吸收氨填料塔设计

1绪论在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及环保等部门,塔设备属于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
塔设备广泛用于蒸馏、吸收、萃取、洗涤、传热等单元操作中。
所以塔设备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
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塔设备按其结构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板式塔和填料塔。
以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用板式塔,处理量小时采用填料塔。
近年来由于填料塔结构的改进,新型的、高负荷填料的开发,既提高了塔的通过能力和分离效能又保持了压降小、性能稳定等特点。
因此,填料塔已经被推广到大型气、液操作中,在某些场合还代替了传统的板式塔。
如今,直径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大型填料塔在工业上已非罕见。
随着对填料塔的研究和开发,性能优良的填料塔必将大量用于工业生产中。
综合考察各分离吸收设备中以填料塔为代表,填料塔技术用于各类工业物系的分离,虽然设计的重点在塔体及塔内件等核心部分,但与之相配套的外部工艺和换热系统应视具体的工程特殊性作相应的改进。
例如在DMF回收装置的扩产改造项目中,要求利用原常压塔塔顶蒸汽,工艺上可以在常压塔及新增减压塔之间采用双效蒸馏技术,达到降低能耗、提高产量的双重效果,在硝基氯苯分离项目中;改原多塔精馏、两端结晶工艺为单塔精馏、端结晶流程,并对富间硝基氯苯母液进行精馏分离,获得99%以上的间硝基氯苯,既提高产品质量,又取得了降低能耗的技术效果。
过程的优缺点:分离技术就是指在没有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分离出混合物中特定组分的操作。
这种操作包括蒸馏,吸收,解吸,萃取,结晶,吸附,过滤,蒸发,干燥,离子交换和膜分离等。
利用分离技术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能源,化工产品和环保设备,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
完整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12月11日
设计任务书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设计
(1)设计题目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米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C
量为_32003/h,其中含氨为8%(体积分数)
温度为25C。要求:
① 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__0.04%(体积分数)
(2)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0r
(3)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倍数自己确定
(3)填料类型
聚丙烯阶梯环吸收填料塔
(4)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说明
(2)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3)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4)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5)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
为了避免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的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直接排入大气而造成 空气污染, 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对于工业尾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 本次课程设计的 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填料吸收塔吸收的方法来净化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 使 其达到排放标准。设计采用填料塔进行吸收操作是因为填料可以提供巨大的气液 传质面积而且填料表面具有良好的湍流状况,从而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而且, 填料塔还具有结构简单、 压降低、 填料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 从而可以使 吸收操作过程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1.4.1填料种类的选择4
1.4.2填料规格的选择6
1.4.3填料材质的选择6
1.5基础物性数据7
1.5.1液相物性数据7
1.5.2气相物性数据8
1.5.3气液相平衡数据8
1.5.4物料横算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水吸收氨填料塔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起止日期:前言在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及环保等部门,塔设备属于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
塔设备广泛用于蒸馏、吸收、萃取、洗涤、传热等单元操作中。
所以塔设备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
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氨是化工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生产原料,但是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于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都会造成破坏和污染。
因此,为了避免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的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直接排入大气而造成空气污染,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对于工业尾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填料吸收塔吸收的方法来净化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设计采填料塔进行吸收操作是因为填料可以提供巨大的气液传质面积而且填料表面具有良好的湍流状况,从而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而且,填料塔还具有结构简单、压降低、填料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从而可以使吸收操作过程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同一种液体(溶剂)中溶解度差异而实现组分分离的过程称为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操作,它在化工生产中主要用来达到以下几种目的:分离混合气体以获得一定的组分;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
一个完整的吸收分离过程,包括吸收和解吸两个部分。
典型过程有单塔和多塔、逆流和并流、加压和减压等。
第一章概述1.1任务及操作条件①混合气(空气、NH3 )处理量:h10000;m3②进料组成:进塔混合气含NH3 7% (体积分数);③操作温度:20℃;④NH3回收率:95%;⑤分离要求:塔顶NH3含量≤0.02%;⑤操作压力:100kPa;⑥年开工时间:300天×24h1.2设计方案的确定设计采用填料塔进行吸收操作是因为填料可以提供巨大的气液传质面积而且填料表面具有良好的湍流状况,从而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
而且,填料塔还具有结构简单、压降低、填料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从而可以使吸收操作过程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由于水廉价经济,本设计采用清水吸收氨气。
为了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程。
1.3填料的选择塔填料(简称为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构件,它提供了气、液两相相接触传质与传热的表面,其性能优劣是决定填料塔操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填料的比表面积越大,气液分布也就越均匀,传质效率也越高,它与塔内件一起决定了填料塔的性质。
因此,填料的选择是填料塔设计的重要环节。
塔填料的选择包括确定填料的种类、规格及材料。
填料的种类主要从传质效率、通量、填料层的压降来考虑,填料规格的选择常要符合填料的塔径与填料公称直径比值D/d。
散装填料是一个个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颗粒体,一般以随机的方式堆积在塔内,又称为乱堆填料或颗粒填料。
散装填料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环形填料、鞍形填料、环鞍形填料及球形填料等。
拉西环 鲍尔环 阶梯环 弧鞍形填料 矩鞍形填料 对于水吸收氨气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装填料。
塑料填料的耐腐蚀性能较好,可耐一般的无机酸、碱和有机溶剂的腐蚀。
其耐温性良好,可长期在100℃以下使用。
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环填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故此选用50N D 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1][2]表1-1国内阶梯环特性数据材质 外径 d ,mm 外径×高×厚 d ×H ×δ 比表面积 a t ,m 2/m 3空隙率 ε,m 3/m 3个数n ,个/m 3堆积密度 ρ,kg/m 3干填料因子 a t /ε3,m -1填料因子Φ,m -1塑料 25 38507625×17.5×1.4 38×19×1 50×30×1.5 76×37×3228 132.5 114.2 89.950.90 0.91 0.927 0.92981500 27200 9980 342097.8 57.5 76.8 68.4313 175.6 143.1 112240 120 80 72四、基础物性数据(一)液相物性数据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以近似地取纯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20℃时的水的有关物性如下密度:3/2.998m kg L =ρ黏度:h)/(m 6.3001.0⋅=⋅=kg s Pa L μ表面张力:2/9408966dyn/.72h kg cm L ==σ氨气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h m s D L /1034.6/cm 1076.126-2-5⨯=⨯=(二)气相物性数据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8282949.060.017i =⨯+⨯=∑=M y M i vm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kg/m 17.1293314.84.281003=⨯⨯==RT pM vm vm ρ 混合空气的黏度可近似取为空气的的黏度,查手册得20℃空气的黏度为:h)/(m 065.0a 1081.15⋅=⋅⨯=-kg s P L μ查手册得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h m s D V /0612.0/17cm .022==(三)气液相平衡数据查手册得氨气的溶解度系数为)m Pa 725km ol/(k .03⋅=H计算得亨利系数为)kPa (41.7602).18725.(02.998)(=⨯==S LHM E ρ相平衡常数为764.010041.76m ===P E五、物料衡算进塔气体摩尔比为0638.00.06)-0.06/(1)y -/(1111===y Y出塔气体的摩尔比00383.0)94.01(0638.0)1(12=-⨯=Φ-=A Y Y进塔惰性气体流量为)(kmol/h 1.387)06.01(101100202732734.2210000=-⨯⨯+⨯=V 该吸收过程属于低浓度,平衡关系为直线,醉最小气液比按下式计算,即)X -/m (Y / )Y -(Y /2121min =)(V L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为02=X0.71820)-764(0.0638/0. / 0.003828)-(0.0638(L/V )min ==去实际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8倍, 则可以得到吸收剂用量为min 8(L/V ).1/=V L)kmol/(42.5007182.01.3878.1h L =⨯⨯=由公式得)()(2121X X L Y Y V -=-046.0500.420.003828)/-(0.06381.3871=⨯=X六、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一)塔径的计算采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气相质量流量为)(h W V kg/1170017.110000=⨯=液相质量可近似按水的流量计算,即)(h W L kg/9017.5718.0242.500=⨯=Eckert 通用关联图的横坐标为260.02.998.1711170057.90175.05.0m =⎪⎭⎫ ⎝⎛⨯=⎪⎪⎭⎫ ⎝⎛L v VL W W ρρ查Eckert 图得13.0)/(/ /2.0LL V f =μρρφψμ)(g查表得-1170m =φ,则()()[])(s g L m/29.3117.11170 / 2.99881.922.022.05.02.05.02.0L V f =⨯⨯⨯⨯⨯=⎪⎪⎭⎫⎝⎛=μφψρρμ操作气速:/s)(63.229.38.08.0u m u f =⨯== 塔径:())(m 16.1360063.214.3100004/45.05.0s =⎪⎭⎫⎝⎛⨯⨯⨯==u V D π 圆整塔径,取2m .1=D泛点率校核(m /s)46.2)1.2/4/(360010000u 2=⨯⨯=π%8.7446/3.29.2u/==f u (允许的范围为0.5—0.85内)填料规格校核858.3138/1200d />==D经以上校核可知,填料塔直径选用mm D 1400=合理。
(二)填料层高度计算3510.0640.0764.01*1=⨯==mX Y0*2=Y脱吸因子为591.042.500/1.873764.0/m =⨯==L V S气相传质单元数为[][]59.30.591830351/0.003.0591.0-1ln )591.01/(1S)Y -)/(Y Y -S)(Y -(1ln )1/(1*22*21=+⨯-=+-=)(S N OG气相总传质单元数高度采用修正的恩田关联式计算⎪⎭⎪⎬⎫⎪⎩⎪⎨⎧⎥⎥⎦⎤⎢⎢⎣⎡⎪⎪⎭⎫ ⎝⎛⎪⎪⎭⎫ ⎝⎛⎪⎪⎭⎫ ⎝⎛⎪⎪⎭⎫ ⎝⎛=2.0205.0-221.075.045.1-exp -1a W g a W a W a a L L L L L L L c w δρρμδδ查表得2c /427680/33h kg cm dyn ==δ液体质量通量为[]h)/(m 9.5860)1.44 / /(57.901722⋅=⨯=kg W L π=⎪⎭⎪⎬⎫⎪⎩⎪⎨⎧⎥⎥⎦⎤⎢⎢⎣⎡⎪⎪⎭⎫ ⎝⎛⨯⨯⎪⎪⎭⎫ ⎝⎛⨯⨯⨯⨯⎪⎭⎫ ⎝⎛⨯⎪⎭⎫ ⎝⎛⨯=2.0205.-08221.075.0132.5940896998.29.58601027.19408962.9985.1329.58606.35.1329.58609408964276801.45-exp -15.132w a37.6)/m (m 32气膜吸收系数计算1.1317.0237.0ψρμμ⎪⎭⎫ ⎝⎛⎪⎪⎭⎫ ⎝⎛⎪⎪⎭⎫ ⎝⎛=RT aD D a W k V V V V VVG 气相质量流率为[]h)kg/(m 3.10350)2.1785.0/(1170022⋅=⨯=L W查表得,45.1=ψ,则[]kPa)h kmol/(m 1645.045.1293314.80612.05.1320612.017.1065.0065.05.1323.10350237.021.1317.0⋅⋅=⎪⎭⎫ ⎝⎛⨯⨯⎪⎭⎫ ⎝⎛⨯⎪⎭⎫ ⎝⎛⨯=G k 液膜吸收计算4.0315.0320095.0ψρρμμω⎪⎪⎭⎫ ⎝⎛⎪⎪⎭⎫ ⎝⎛⎪⎪⎭⎫⎝⎛=-L L L L L L L L g u D a W k )(s m/ 440.045.1998.21027.16.31034.62.9986.36.36.379.58600095.04.03185.0-6-32=⎪⎪⎭⎫ ⎝⎛⨯⨯⎪⎭⎫⎝⎛⨯⨯⎪⎭⎫ ⎝⎛⨯= 则 w G Ga a k k =得 []kPa)h /(m 185.66.371645.03⋅⋅=⨯=kmol k Gaw L La a k k =h k La /148.167.36440.0=⨯=因为 %50%8.74/>=F u u由 []Ga Ga k k 1.4F '0.5)-(u/u 5.91+= ,[]La La k k 2.2f '0.5)-(u/u 6.21+= []kPa)h /(m 52.143'⋅⋅=kmol k Ga ,[]kPa)h /(m 10.183'⋅⋅=kmol k La则 ''111LaGa Ga Hk k K +=计算得[]kPa)h /(m 89.63⋅⋅=kmol K Ga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497(m))1.20.785100/(6.891.387)/(2=⨯⨯⨯=Ω=P K V H Ga OG计算填料层的高度为)m (78.159.3497.0=⨯==OG OG N H Z设计填料层的高度为)(m 49.278.14.1'=⨯=Z圆整后,取3m Z '=查表得散装填料层分段高度推荐值15~8/=D h , mm h 6max ≤ , 取10/=D h 则)(mm 12000120010=⨯=h 计算得填料层高度为mm 3000,小于mm 14000,故不需要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