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疱性类天疱疮与内科疾病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验案1则

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验案1则

山 西 中 医 2021年6月第37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21 Vol .37 No .6·3·品,冰伏邪气,凉遏气机,且苦寒伤阴,阴愈亏,火愈炽,故疗效欠佳。

针对其内有郁火,外有湿热之病机,选用消风散加减以疏解郁热,健脾燥湿。

方中荆芥、防风为“风药之润剂”,既宣在表之邪,又透内郁之火,宣畅气机,给邪以出路;当归、生地黄滋阴凉血,既养已失之津,又防郁火伤阴;茯苓、白术、陈皮健脾燥湿,脾健则湿自除;桑白皮、蛇床子祛风止痒;合欢皮解郁宁心;甘草调和诸药。

5 结语传统医学认为浸淫疮的病机是心火脾湿受风所致,故其治疗多以清热利湿为主。

但过用寒凉有损伤脾胃的弊端。

笔者认为,“火郁发之”理论是浸淫疮过程不可忽视的治法。

采用宣透法治疗可以因势利导,宣发郁火,使外邪得解,怫郁得散。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入轻清宣透的中药宣透郁热,畅达气机,可以提高临床效果,为中医治疗浸淫疮提供较为完整的临床思路。

(收稿日期:2021-02-26)本文编辑:宋雨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验案1则白 云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中医药疗法;验案中图分类号:R758.66,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6-0003-01作者简介:白云,女,副主任医师,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妇幼保健院 (莘县 252400) 。

类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因其皮损类似天疱疮,故名类天疱疮,病程长,预后良好。

临床特征是在红斑上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紧张性大疱,疱壁较厚,不易破裂,尼氏征阴性。

笔者近来用中医辨证治疗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典型病例魏某,女,83岁,2019年12月24日初诊。

全身起红色风团伴瘙痒半月。

患者半月前全身起红色风团伴瘙痒,自行服用抗过敏药物,现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皮肤发紧,结合病理检查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刻症见:胸、背、腋下可见散在多处水疱,水疱发生在红斑基础上,水疱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疱壁紧张,侧壁内凹,呈钝角,清亮透明,尼氏征阴性,口腔上腭部位可见小片糜烂面,伴烦躁,面色不华,纳差,手脚浮肿发胀,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老年人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老年人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阳队药 沈部医》
朱天 明
1 病例报告


31 ・ 9
双 乳 多发 纤维血 管脂 肪瘤 1例 王 平 郑 明 林 家嘉
选 , 口选 择以放射状切 口为宜。乳腺脂 肪瘤 鉴别 诊断 : 切 ①乳腺错构瘤 : 脂肪瘤 内不含纤 维腺样组 织 , 可见纤细 的
纤维 间隔; 而错构瘤的病灶特点 为混杂 密度 , 内既有低 其 密度脂 肪组 织 , 又有 高密度 的纤维 腺样 组织。② 透亮型 积乳囊肿 : 脂肪 瘤多见 于中年女性 , 积乳囊肿 多于哺乳 植物状 态 , 鼻饲饮 食 , 营养状 态
良好 。心 肺 检 查 无 异 常 。腹 软 , 脾 不 大 。专 科 检 查 : 肝 手
部、 前臂 、 背部 、 腿及 足部 可见 暗红 斑 , 小 丘疹 , 片状 分 呈
布 , 上可见黄豆粒至花生米大小 张力性 水疱及大 疱 , 其 疱
疼痛感 , 未介 意 。1年 后 自觉右 侧 乳 房 肿 物 逐 渐 增 大 。 “ 双侧乳房彩 超 ” 查 , 检 提示 “ 双乳 增 生伴 多 发低 回声结
节 ” 近 2年 来 自觉 双 侧 乳 房 肿 物 增 大 明 显 , 偶 有 胀 痛 。 并
厚; 脂肪瘤 内可见纤维分隔 , 而积乳囊肿则无 。
切除术 , 中拟行快速 冰冻 病理检 查 , 中于 右侧乳 房 内 术 术 上象 限处完 整 切除 l肿 物 ( . c 3 5 m×2 Om X1O m) 肿 . c . c ,
破后有 糜 烂 面 , 出 , 分 糜 烂 面 干 燥 、 痂。 尼 氏 征 渗 部 结 (一) 实验 室及辅助检查 : , 血常规 : 白细 胞 7 9×1 L 中 . 0/ , 性粒细 胞 百 分 比 3. % , 巴 细 胞 3 . % , 酸 细 胞 43 淋 52 嗜

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

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

·病例报告· 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上官凤琴,刘海婷(福建省军区泉州离职干部休养所,福建 泉州)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老年;护理中图分类号:R758.6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8.185本文引用格式:上官凤琴,刘海婷. 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98): 335,337.0引言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多认为是好发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有全身或部分皮肤起水疱、破溃后渗血、渗液等症状,极易反复发作。

我单位1例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病情严重,皮损较多,治疗后复发,给医护人员及家人的护理带来相对大的困难。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病历资料患者88岁女性,意识清楚,自主体位,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高血压病3级、支气管哮喘、骨质疏松症、双眼白内障等基础疾病。

主因躯干、四肢发作性皮疹、水泡伴瘙痒2月余到体系医院皮肤科住院,皮肤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后背及四肢皮肤见散在多发红斑、丘疹,瘙痒明显,伴有大小不一水疱,部分水泡破溃、糜烂,局部基底发红,可见黄色伪膜覆盖,伴轻度渗液,入院后病理诊断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积极给予地塞米松抗炎、艾索美拉唑抑酸保胃、紫外线照射、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抗感染、卤米松乳膏擦拭等对症治疗,10天后皮肤瘙痒、皮损等症状好转后出院。

出院1周后患者下肢、躯干皮疹、瘙痒、水泡等症状再次出现,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出院后自觉症状缓解,未按医嘱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龙药及卤米松乳膏擦拭治疗,擅自停药。

查体:体温36.5℃,血压155/90mmHg,右下肢皮损发红,触及皮温稍高于远处皮肤,按压轻度水肿,心电图:78次/分,窦性心律不齐,T波改变。

血常规:单核细胞百分比16.01%,中性粒细胞计数1.76*109/L,超敏C反应蛋白8.35mg/L。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疗与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疗与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疗与护理发表时间:2012-10-16T13:46:47.0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王丽红朱强平[导读] 大疱性类天疱疮多见于60-70岁以上老年人[1]。

王丽红朱强平(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2010年7月我院收治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1例,现将诊治和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78岁。

因全身水疱伴痒半月,于2010年7月5日来我院就诊。

半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头面、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数个水疱,绿豆至蚕豆大小,水疱不易破、壁紧张,液清,伴痒。

逐渐增多,个别水疱破溃后,遗留糜烂面,渗液少。

门诊拟“大疱性类天疱疮”收入住院。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较差,糖尿病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三日未解。

既往史:脑梗伴左侧半身不遂三年,左侧足背、内踝各一核桃大小溃疡二年,高血压、糖尿病十余年。

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以及家族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血压:160/80mmHg,坐轮椅推入病房,对答切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专科情况:头面、躯干、四肢散在十余个绿豆至蚕豆大小水疱,水疱不易破、壁紧张,液清,尼氏征阴性。

双上肢各一拇指盖大小糜烂面,渗液少,易于愈合。

口腔粘膜无糜烂。

左侧足背、内踝各一核桃大小溃疡,基底平坦,暗红,边齐,有少许稀薄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血球分析(7月6日):白细胞:7.17×109,中性细胞比率:49.84%,淋巴细胞比率:19.54%,嗜酸性粒细胞比率:26.41%,嗜酸性粒细胞:1.89×109。

生化检查:总蛋白:55g/L,白蛋白24g/L,白球比:0.77;血糖:7.0mmol/L,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未见异常。

7月8日复查:血糖:8.79mmol/L。

7月11日复查电解质:钾:2.89mmol/L。

7月13日口腔粘膜查念珠菌:阳性。

7月17日生化复查:未见异常。

大疱性类天疱疮常合并的疾病

大疱性类天疱疮常合并的疾病

大疱性类天疱疮常合并的疾病
陈瑛毅
【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卷),期】2012(028)007
【摘要】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皮肤科最常见的大疱性疾病之一,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BP可以合并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其他皮肤病、移植排斥反应、溃疡性结肠炎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报道的BP常合并的疾病.
【总页数】4页(P493-496)
【作者】陈瑛毅
【作者单位】大连市皮肤病医院,116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例 [J], 翁小建
2.中老年人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内科疾病的临床特点 [J], 陈义梅;朱磊;王宏光;李博平;巫毅
3.骨科多发伤患者常合并精神疾病并导致疗效不佳 [J], 胡孔足(摘译)
4.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获得性血友病一例 [J], 车炫霖;粟娟;陈明亮
5.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神经系统疾病6例分析 [J], 邢宏军;武宇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理解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情与治疗

理解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情与治疗
早期:皮肤出现红色斑块,可能 伴随轻度瘙痒和疼痛
晚期:皮肤破损、糜烂、结痂, 可能出现长期不愈的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期:水疱形成,可能伴有高热 和全身不适
并发症: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并发症
感染:大疱性类 天疱疮易引起皮 肤破损,增加感 染的风险。
疼痛:水疱和皮 肤糜烂可引起明 显的疼痛感。
助于病情的恢复。
饮食调理
避免刺激性食 物和饮料,如 辛辣、酸甜、
烟酒等。
增加富含维生 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如新鲜 蔬菜、水果、
全谷类等。
适量摄入优质 蛋白质,如鱼、 瘦肉、豆类等。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不洁、 变质的食物。
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和摩擦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愉悦 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
避免接触刺激 性的化学物质
和化妆品。
保持饮食均衡, 增加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摄入。
日常护理
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等刺激 皮肤的行为,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洗 衣物,避免皮肤感染。
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富含维 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
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避 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有
其他药物:如雷公藤多苷等,可 用于辅助治疗
物理治疗
紫外线疗法:通过紫外线照射 皮损,调节免疫系统,缓解症 状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照射皮 损,抑制免疫反应,缓解症状
温泉疗法:利用温泉中的矿物 质和化学成分,缓解皮肤炎症 和瘙痒
激光治疗:利用激光能量刺激 皮肤再生,促进愈合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去除病灶,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适用人群: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手术方式:大疱性类天疱疮病灶切除术、皮肤移植术等 注意事项:手术后需继续药物治疗,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伴多种疾病高龄老人的护理体会

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伴多种疾病高龄老人的护理体会

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伴多种疾病高龄老人的护理体会【摘要】探讨1例高龄老年天疱疮合并老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

认为在内服、外用药物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严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良好的血压控制、合理的膳食、树立病人健康的心态是护理此类患者的关键。

【关键词】高龄老人;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大疱性类天疱疮( 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以表皮内棘细胞松懈为特点,由于疱壁薄,易破裂、造成大面积糜烂,而且多反复发作,治疗过程复杂、时间较长,常导致患者继发感染甚至死亡。

1.患者状况患者女性,年龄82岁,高血压10年、腔梗5年,于2021年9月24 日入院。

入院时瘙痒伴多出糜烂,体温36.3℃ , 心率 85 次/ 分,呼吸 30 次/ 分,血压146 / 90mmHg , 入院诊断:BP、老梗、营养不良、老年性骨质疏松、高血压 3级极高危组、脑萎缩、神经衰弱。

查体:衰弱状态,消瘦,可简单对答。

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皮疹、皮薄并伴大小不一黄色水疱、破溃, 以左右臀部、背部、脸部、腹部、胸前、右颈部居多,左右上臂零星水疱,表皮剥脱形成鲜红色糜烂面伴疼痛,瘙痒明显,体格检查尼氏征阴性。

患者皮肤瘙痒疼痛难忍,使用束缚带具约束手掌。

检验指标:红细胞计数 3.20 × 1012/ L,血红蛋白为 81g / L, 总蛋白 53.67g / L, 白蛋白为 25.31g / L, 钾 4.34mmol / L。

病程呈现反复发作难愈性,经治疗护理后转归: 左侧肩胛部治疗阶段半月余大疱破溃后表皮愈合,少部分色素沉着,瘙痒及疼痛明显减轻,感染控制;双下肢治疗阶段 1 月余大疱破溃后表皮愈合,少部分色素沉着,瘙痒及疼痛明显减轻,感染控制;双手背及手掌治疗阶段2 月余,大疱破溃后表皮愈合,紫纹明显,瘙痒及疼痛减轻,感染得到控制。

2. 护理措施2.1患者观察及监测由于患者大片皮肤出现糜烂破溃,大量体液丢失,加之血糖较高,极易出现败血症和循环衰竭[1]。

老年脑血管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脑血管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相关因素分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 2 0 1 3 . 4 0 . 0 1 5
中图分类号 : R 7 4 3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3 ) 4 0 _ o 0 4 3 2
1 资 料与 方 法
2 . 1 两组 临床资料 例( %) ]
1 . 1 临床 资料
脑血 管病合并 B P的老年 患者 3 2例
( B P组 ) , 男2 2例 、 女1 O例 , 年龄 6 5— 9 4 ( 7 2 . 1± 8 . 5 ) 岁, 临床 表现 、 组 织学 及 直接 和 间接 免 疫 荧光 实 验 均 符合 B P诊 断标准 , 均全 身受 累。合并 的神 经 系统疾 病 有脑栓 塞 4例 、 脑血 栓形成 1 6例 、 蛛 网膜下 腔 出血
山东 医药 2 0 1 3年 第 5 3卷 第 4 0期
国外 一些 病例 对 照分析 显示 , B P患者 多合 并 神 经 系统疾 病 , 提示 其 发病 可 能 与 神 经 系统 疾 病 具有

坏后 B P A . a暴 露 于 免 疫 系 统 , 从而产生 拮抗 B P
定 的相关 性 _ 2 I 3 ; 国 内李 丽 、 陈 大伟 等 发 现 , 我 国
发生 在脑 血管 病 之 前 4例 , 发 生 在 脑 血 管 病 之后 2 8 例 。另选老年 脑血管 病 患者 4 o例 作 为对 照 组 , 男2 4 2 . 2 多 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 析 将 表 1单 因素 分析
例、 女1 6例, 年龄 6 5— 8 6( 7 5 . 8± 6 . 7 ) 岁; 合并脑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b u l l o u s p e mp h i g o i da n d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d i s e a s e si ne l d e rp a t i e n t s C H E ND a w e i , L I UW e i , C H E NJ i n w e n , D UW e n j i n , L I X i a o y o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e r i a t r i c s , t h e 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A i r F o r c e P L A ,
大疱性类天疱疮( B P ) 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 非遗传性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主要发生于老年人, 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有文献报道 B P可能与免疫 及糖尿病、 心血管病、 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有
1 2 ] 关[ 。本文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老年 B P
期间诊断为 B P的患者 3 4例, 年龄( 2 2~ 9 6 ) 岁, 平 均( 6 7 . 3± 1 7 . 6 ) 岁; 男性 2 6例, 女性 8例。纳入标 准: 临床表现、 组织学及直接和间接的免疫荧光反应 ( 如图 1 ) 符合 B P诊断标准, 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病 例。将 B P病例分成老年组( 5岁) 组和成年组, ≥6 其中老年组 2 3人, 年龄( 6 6~ 9 6 ) 岁, 平均( 7 7 . 1± 7 . 5 ) 岁; 男性 1 7例, 女性 6例; 成年组 1 1例, 年龄平 均( 2 2~ 6 0 ) 岁, ( 4 6 . 6± 1 4 . 5 ) 男性 9例, 女性 2例。 同时, 收集同期与老年组 B P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入 住我院皮肤科的其他皮肤病患者 2 3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湿疹 9例, 银屑病 6例, 皮炎 3例, 带状疱疹 2 例, 丹毒、 红斑型天疱疮和变应性血管炎各 1例。 1 . 2 对象选取标准 根据本研究对象的各种内科
患者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为老年 B P的临床特点和 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利用空军总医院的计算机网络数 据库收集 2 0 0 8年 1月至 2 0 1 0年 1 0月在我院住院
作者简介: 陈大伟, 博士, 主治医师, E m a i l : c d w 1 9 7 5 @1 6 3 . c o m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1年 2月第 1 4卷第 1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F e b r u a r y 2 0 1 1 , V o l . 1 4 , N O . 1
·5 ·
·论著·
老年人大疱性类天疱疮与内科疾病关系的研究
陈大伟 a , 刘玮 a , 陈晋文 a , 杜文津 a , 刘晓勇 b
注: ( ) 内数据为百分构成比; P P与成年 B P比较; P P与非 B P比较 1 值为老年 B 2 值为老年 B
1 ] 疾病的频率和已有文献报道 [ , 我们选择神经系统
提示神经系统疾病是 率是无神经系统疾病的 6倍, 老年 B P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这与国外的研究结
2 5 ] 果相一致 [ 。皮肤和整个中枢神经系均来自外胚
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肿瘤等疾病作为研究 内容, 因服用激素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不 做统计。此外, 为了分析患者的功能状态, 卧床也作 为本研究的统计对象。 1 . 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1 . 5软件 包进行分析。分类变量的显著性比较采用 χ 检验, 通过 L o g i s t i c回归模型计算危险因素的 O R值。 2 结果 2 . 1 老年 B P组和成年 B P组的比较 老年 B P组 和成年 B P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9 4 ) , 高血压、 冠心病、 卧床等在老年 B P组的频率明显高 于成年 B P组( P< 0 . 0 5 ) , 老年 B P组的神经系统疾 P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 病频率也明显高于成年 B 义, 而糖尿病和肿瘤的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见表 1 。 2 . 2 老年 B P组与老年非 B P组的比较 单因素分 析显示神经系统疾病、 冠心病、 卧床等频率在老年 B P组明显高于老年非 B P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而高血压、 糖尿病和肿瘤的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见表 1 ) 。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显示, 经性 别、 年龄调整后, 仅神经系统疾病与老年 B P患者具 有相关性, 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患 B P的风险 高于无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O R : 6 . 4 1 ; C I 9 5 %: 1 . 1 5~ 3 5 . 8 5 ; P= 0 . 0 3 ) 。 2 . 3 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 B P患者的临床特 点 在 2 3例老年 B P患者中, 痴呆频率为 2 6 . 1 %, 脑血管病频率为 1 7 . 4 %、 帕金森病频率为 1 3 %, 脑 外伤频率为 4 . 3 %。全部 8例卧床患者均出现于合 并神经系统疾病的 B P患者。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老年 B P患者的冠心病、 卧床和神 P患者, 但L o 经系统疾病的频率明显高于老年非 B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仅发现神经系统疾病与老年 B P具有 相关性, 具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发生 B P的概
B e i j i n g1 0 0 1 4 2 ,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b u l l o u sp e m p h i g o i d ( B P ) a n di n t e r n a l m e d i c i n ed i s e a s e s i nt h e e l d e r 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2 3e l d e r B P , 1 1a d u l t B Pa n d 2 3e l d e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t h e r s k i nd i s e a s e s i nG e n e r a l H o s p i t a l o f A i r F o r c eP L Ad u r i n g2 0 0 8 . 0 1 2 0 1 0 . 1 0w e r ec o l l e c t e da n da n a l y z e db y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c a s e c o n t r o l m e t h o d . R e s u l t s T h ef r e q u e n c yo f n e u r o l o g i c a l d i s e a s e s i ne l d e r B P ( 4 3 . 5 %)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t h a t i na d u l t B P ( 9 . 1 %, P= 0 . 0 6 ) a n di ne l d e r n o n B P ( 8 . 7 %, P< 0 . 0 1 ) . 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l d e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n e u r o l o g i c d i s e a s e s w e r e a t t h e r i s ko f B Po c c u r r e n c e t h a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u t n e u r o l o g i c d i s e a s e s ( O R= 6 . 4 1 , P= 0 . 0 3 ) . T h eb e dc o n f i n e m e n t h a p p e n e do n l yi nt h eB Pp a t i e n t sw i t hn e r v o u ss y s t e md i s e a s e . , c e r e b r a l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a n dP a r k i n s o n ’ s d i s e a s e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d i s e a s e s a r em a i n l yd e m e n t i a O u r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t h a t n e u r o d e g e n e r a t i v ed i s e a s ea n ds t r o k ea r em a j o r r i s kf a c t o r s f o r e l d e r B Pp a t i e n t s , a n dB Pi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t h es e v e r i t yo f n e u r o l o g i cd i s e a s e s . [ K e yw o r d s ] P e m p h i g u s ;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o r d e r s ; R i s kf a c t o r s ; A g e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