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与智慧阅读理解及答案
宽容是美德阅读及答案

宽容是美德阅读及答案阅读《宽容是美德》,完成第20—21小题。
(8分)宽容是美德①看到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启示我们宽容是美德。
②宽容可以赢得尊重。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
③宽容可以获得支持、成就事业。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会赢得对方的支持。
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魏征。
魏征为开创唐朝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纵观历史,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④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心胸狭隘,斤斤计较,就会失道寡助。
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
”就勃然大怒:“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
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谁不小心碰了他—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小肚鸡肠”,待人刻薄,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子。
这样的人还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人,也不能心慈手软盲目地宽容,一定要利用法律的武器予以回击。
⑥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
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建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和谐。
宽容是一种智慧的阅读答案

宽容是一种智慧的阅读答案【篇一: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智慧】>济南市商河县展家中学伦忠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高尚的境界。
对于学生的管理,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来的更强烈。
但中国的传统教育中过多的强调严,而轻视了宽容的作用。
其实,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它不应该被广大的教师所忽视。
06年,刚刚师专毕业的我就当上了初一的班主任,至今已有六个年头。
在这六年中,虽然我对班级管理工作丝毫不敢懈怠但成绩却始终平平,有时真感觉山穷水尽、无计可施。
对此我感到十分的苦恼和郁闷。
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的转变启发了我。
有一次,学生们都去楼前广场做课间操了,我自己一个人来到教室,找了一个靠窗的位臵坐下来,不一会儿做完操的同学三三两两的回来了,最先进来的几个同学看到了我就安分守己的做到自己的位臵上准备上课,后边进来的同学并没有发现我的存在,肆意的嬉戏打闹。
我为了能更多的了解班里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并没有立即制止他们,还尽力地用身边的窗帘“掩护”自己。
当我正在为自己成功的“潜伏”暗暗叫绝时。
一只手伸了过来,一边拽窗帘,一边喊:“是哪个‘地瓜’藏在里边”。
听声音我就知道是“娜姐”,她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疯丫头”,成绩差、纪律差、爱惹事、调皮的男生都怕她,她也是我平日里最“关心”的同学之一。
窗帘掀开,当她发现是我这个“地瓜”时,他一下子“傻”了,瞪着眼,张着嘴,脸羞得通红,手足无措的站到那里。
我也火了,正想同往日一样大发雷霆,教训她一顿,不巧的是上课铃响了,他们的数学老师进来了。
我只好压住心头的怒火,强忍着愤怒走出了教室。
本想下课时立即过来找她“算账”,但因为要去听课无奈只能暂时放她一马。
当我听完课回到办公室,邻座的同事告诉我:“你们班有个女生来找了你好几次了,是哭着来的,可能有急事,你快去看看吧!”我刚要细问,同事指着门口说:“又来了,就是她”,当我扭头看时,这才发现原来是“娜姐”。
她来到我面前,我发现她两眼发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老师,对不起”她颤巍巍的说,然后递给我两张稿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字,我大体扫了一眼,意思是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难过、后悔,保证以后做个好学生。
《包容,成就人生高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包容,成就人生高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3题。
(9分)包容,成就人生高度①“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美国前总统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林肯以对政敌宽广的胸怀,回答了反对他的议员的质疑,也使他在政坛声名鹊起。
可见,包容,成就人生高度。
②其实,包容是人生一种不可缺少的风度,也是决定事业高度的一个尺度。
用包容并蓄的气度,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为对己有力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领导。
曹操政治抱负大,在用人上,气度也不同凡响。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原为袁绍记事,替袁绍写文章,将曹操挖苦得骇然汗流。
曹操抓住他后,惜他文采出众,只教训了几句,仍任他管文书的官。
曹操对待投降过来的人,一不计前嫌,二不试试看,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放手而用,得益甚大。
可见,原谅他人,受益自己,这不仅是一种宽厚,也体现了闪亮的人生智慧。
③人说“大将气度”,包容不可少,要容人之过,不计前嫌。
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侍郎李昭德曾说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娄师德也不计较。
他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德报怨,历经风霜雨打,仍然用平和的心态、开阔的心胸为人处世、从政为官。
这种包容是一个成大事者必备的品格。
④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成就大业,成常人难成之举。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唐太宗宽容了魏征,成就了“贞观之治”;蔺相如宽容了廉颇,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宽容了管仲,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⑤包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散发仁爱光芒的境界,更是一种心怀坦荡,凝聚力量的“利器”,是助你成功的神奇力量。
《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刘长乐有人说,世界的动荡不安源于“文明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将越来越深刻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怎样通过对话消弭人类的隔阂?这时,一种浸透着宗教精神的东方价值观——包容进入了人们的视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走向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时,社会形态也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开放、开明。
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开放应是中国文化必然呈现的一种状态。
从唐僧西天取经到郑和下西洋,从接受佛教到接纳遣唐使,传统中国曾有着对外开放包容的恢弘气度,而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一百多年来中国学生大规模的潮和最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更显示了中国知识阶层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的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寻求真理与复兴的不懈努力,显示了中国学习世界,融合世界的强烈愿望。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
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
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
“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儒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他在整理《五经》时,并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附属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附属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遐想竣工查无音讯若无其事B.遮敝萧索黄金搭档不可思议C.恻隐案牍鬼鬼崇崇蹑手蹑脚D.潦草陶冶销声匿迹信手拈来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别想来日方长,世上最愚不可及....,却又虚掷时光。
一生其实不长,有时还没等你活透彻,....的事,莫过于才疏学浅青春难觅,垂暮已至,唯留一声嗟叹....,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岁月难饶,光阴不逮把握不好当下,未来必是一片虚无。
我们需要梦想,但要迈开脚,历经跋涉方能抵达。
A.愚不可及B.才疏学浅C.一声嗟叹D.光阴不逮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要塞.(sài) 歼.灭(jiān)绥.靖(suí) 锐不可当.(dānɡ)B.愧怍.(zuò)轩.榭(xuān)伧.俗(cānɡ) 销声匿.迹(nì)C.眩.目(xuán)睥睨..(pì nì)酷肖.(xiào)深恶.痛绝(wù)D.分.外(fèn)亵.渎(xiè)田圃.(pǔ)恪.尽职守(kè)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
(这句话把人当做动物来写,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B.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多一些宽容》阅读答案

《多一些宽容》阅读答案《多一些宽容》阅读答案「篇一」王涛家住在一个小区里。
这天,王涛上学经过小区管理员值班室的时候,跟管理员李大爷打招呼,但李大爷头也不抬一下,一声都不哼。
王涛闷闷不乐地走开了。
下午放学回家,经过值班室时,王涛瞟了一眼里面,只见李大爷正翘着两条腿,背靠着椅背,耷拉着脑袋,呼噜呼噜地睡大觉。
王涛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回到家,王涛马上拿出信纸,写起来:“小区业主委员会”这时,妈妈走过来问问:“涛涛,你写什么?”王涛说:“我写信给业主委员会,要求辞退李大爷。
”妈妈问为什么因为他擅离职守我经常见他不是睡觉就是偷偷地去买菜王涛气呼呼地说“不行,千万别这样做。
你知道吗,李大爷原来是个环卫工人,在一次工作中不幸受伤了,现在已经六十多岁,没儿没女,前年老伴患食道癌去世了,他身体也不好,走路一瘸(qiéqué)一拐的。
小区之所以聘(pìnpìng)用他,就是考虑到他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他年轻时是一个工作负责、乐于助人的人。
如果被辞退了,他一个孤苦伶仃的,以后怎样过呢?”听着听着,王涛的'眼前(浮现呈现)出一幕幕情景:李大爷拖着残疾酌腿跑过去扶起一个小姑娘,李大爷帮住户抬煤气瓶,李大爷冒雨通下水道王涛很久没有吭声,他低着头,脸上带着(惭愧愧疚),他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
我怎么能再写这封信呢?”说完,把信纸撕碎。
妈妈说:“是啊,你要记住宽容体谅别人是一种美德!”王涛静静地沉思着妈妈的话1.请你在第四自然没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请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词语。
擅离职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苦伶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照样子写词语。
闷闷不乐()()呼噜呼噜()()5.请你联系上下文,在第三自然段的横线部分补充内容。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

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
2016中考试题:《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2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3分)
小结题型:
(1)请你具体阐述第(X)段的论证思路。
(2)请你简要(或具体)写出全文的论证思路。
(3)作者是如何证明(提出)论点的。
四、温故知新,明确方法:
(1)温故:
引论 —— 提出问题
本论 —— 分析问题
结论 —— 解决问题
4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 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 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 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 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 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然而,韩安国此举,固然可 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巩固,若是一上任就 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巩固 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
微阳《包容的智慧》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阅读文章,完成14-17题。
(13分)包容的智慧微阳①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我国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两句话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包容。
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于是人们发现: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
包容,是地球上的子民所共通拥有和赞美的品德。
②包容需要一种智慧,一种气度。
中国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对他人的包容,要建立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包容没有一定的智慧和气度是做不到的。
蔺相如正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气度,包容了廉颇,才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
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③包容体现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甲】越王勾践可以忍受卧薪尝胆的苦楚,却在灭吴后下今诛尽吴国宗室。
韩信未发迹时受过“胯下之辱”,但在成功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计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
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包容。
越王勾践懂得隐忍,却不懂得包容;韩信虽受“跨下之辱”,却能不计前嫌,这正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的体现。
④包容,可以收获一种幸福,一种财富。
【乙】因为包容而获得他人感激是一种幸福,因为包容而砥砺自己的韧性,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邓小平曾多次被打倒,但他从没有记恨过,相反,却带领亿万中国人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邓小平的幸福与财富,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幸福与财富。
⑤当然,包容不等于放任和纵容。
无节制的纵容会造成社会的畸形。
包容也不等于隐忍不发,感是刻意的制怒和压抑,迟早有爆发的一天。
包容更不等于沉默和忘却,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板”,真正的包容,应该如伏尔奉对其政敌所说的“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那样。
⑥包容是海纳百川,包客是厚德载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宁静致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容与智慧阅读理解及答案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
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读了几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
因为一个人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或是损害过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计较,须有宽宏的度量,而一个人的度量是宽宏还是狭小,不但取决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即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
有的人度量宽宏,是天性使然,这种人毕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够宽容别人,则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权衡之后而做出的抉择。
②韩信为贫民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
后来他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被刘邦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并未忘记那个逼自己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的人,但韩信不是要他的脑袋,而是任他为中尉,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
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受至此。
③韩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的权衡,而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
这时的韩信已经封王,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贫民。
此时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出来。
而他以德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大众的赞扬,赢得人心。
智商奇高的韩信,自然会
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
④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
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
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
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
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
田甲穷途末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
韩安国看他如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
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仰的一笔。
然而,韩安国此举,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稳固,若是一上任就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
⑤从韩信、韩安国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
1.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本文构造严谨,请详细分析。
(3分)
3.请用一句话概述第④段大意。
(2分)
4.请你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例。
(3分)
5.请你说说阅读本文后的启示。
(3分)
参考答案:
⑴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
⑵本文共五段,首段是引论,提出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的中心论点(1分);②③/④段是本论,列举韩信、韩安国事例阐述中心论点(1分);尾段乃结论,重申中心论点。
(1分)三部分环环相扣,层次井然。
⑶列举韩安国善待曾侮辱自己的田甲事例论证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的中心论点。
⑷示例:诸葛亮鞠躬尽瘁以恢复汉室以报先帝之恩,后主刘禅听信谗言几疑孔明。
孔明毫不计较,照干大事不误。
⑸要点:因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所以要多读书、多经历,以长智慧、长见识(2分)做一个宽容的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