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华东师大版(2020)必修1《第一章_数据与大数据》2022年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华东师大版(2020)必修1《第一章_数据与大数据》2022年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华东师大版(2020)必修1《第一章数据与大数据》2022年单元测试卷1. 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是不可以进行加工的处理的B. 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C. 同样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人,价值可能是不一样的D. 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2. 关于数据、信息与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数据是对事物描述的记录,数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B. 信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C. 信息的传播和存储不一定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D. 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科学知识3. 近年来,智能穿戴设备应用流行,以智能手环为例,它显示时间、行走步数及心率等,显示的心率值属于( )A. 数据B. 信息C. 知识D. 信号4. 银行为用户提供了动态口令卡,动态口令使用一次后就自动失效,下次需要时可产生新的动态口令,“动态口令只能使用一次”这符合的信息特征是( )A. 价值相对性B. 共享性C. 时效性D. 载体依附性5. 下列四组数应依次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 11,78,19B. 12,77,10C. 12,80,10D. 11,77,196. 以下关于十六进制数的描述中,说法正确是()。

A. 十六进制数的位权为16B. 十六进制数C代表13C. 十六进制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比二进制大D. 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7. 使用二进制数来表示依次排列的6盏灯的“亮”、“暗”状态,1表示“亮”,0表示“暗”,左为高位,若自左向右依次为“亮、暗、暗、暗、亮、暗”,那么表示此状态的二进制数的值转换为十进制是( )A. 32B. 34C. 36D. 388. 已知字符“f”的ASCII码的二进制值是1100110,如果某字符的ASCII码的十进制值为100,则该字符是( )A. hB. HC. dD. D9. 以下文件格式中,①.doc ②.bmp ③.wav ④.exe ⑤.ppt ⑥.mp4,适合进行有损压缩的是( )A. ②⑤⑥B. ④⑤C. ③D. ②③⑥10. 二进制数101011 中右起第四位上的1 相当于( )A. 2 的 1 次方B. 2 的 2 次方C. 2 的 3 次方D. 2 的 4 次方11. 汉字“一”和“你”的字形码都用16*16点阵表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两个字形码点阵相同,所以存储时都占256 ByteB. 因为两个字形码笔画不同,所以储存时前者占32Byte,后者占256 ByteC. 因为两个字形码点阵相同,所以存储时都占32 ByteD. 因为内码存储时至少占2Byte,所以这二个字形码也至少占2Byte12. 一个英文字符的内码存储占用一个字节,而一个汉字内码存储占用至少2个字节,以下属于其中的原因的是( )A. 汉字的读音较多B. 汉字的笔画较多C. 汉字的数量较多D. 汉字的字体较多13. 小孙以44.1kHz的采样频率、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录制1分钟的声音文件,那么文件大小约为( )A. 1411KBB. 10MBC. 80MBD. 5MB14. 在录制声音文件过程中,以下措施中对于提高录音质量有效的是( )A. 减少录音时间B. 增加录音时间C. 采用更多的二进制来表示量化值D. 降低采样频率15. 声音的编码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来实现。

浙教版(2019)必修1《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2023年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浙教版(2019)必修1《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2023年单元测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浙教版(2019)必修1《第一章数据与信息》2023年单元测试卷1. 述对数据、信息和识的描述,错的( )A. 据和信的关系可以看成是“原料”和“品之间关系B. 信来源于据,是过加工处过的数据C. 据、信息知识者之间的价值变趋势是逐渐减D. 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始材料,是录下来理活的事实2. 小明想通过某票系统购买回车票,对数据、信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车前G、分别代表高铁和动车这是信息的现B. 037和小26分钟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是数据体现C. 当界面显示了起始站终点站,信息的体现D. 该售票系统实时更商、一等、等和无座的余票信息体了信息的真伪性3. 以关于数据、信息、识和智慧的法误的是( )A. 数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B. 数据是一种加工的信息C. 信息经过提炼总结后,以成的知识D. 数据、信息、识和智是逐递进的概念,后者是者抽与升华,前者是后者的和前提4. 天气预、市场都会随时的移而变化,体现了信息的( )A. 体依附性B. 共享性C. 时效性D. 必要性5. “我一种思,你也有一思想,大家此交换,我们就有想甚至多”这体现什么?( )A. 物交换B. 息的时效性C. 信息价值性D. 息的共享性6. 如果用表一位,几代几位数,则(10●)2 表示的字可十进制数中_____和_____。

( )A. 5、7B. 4、5C. 5、3D. 6、47. (6)16=( )8A. 550B. 549C. 558D. 5578. 不会对数音频的质量和储占用的空产生影响是( )A. 采频率B. 化位数C. 音频件的名称D. 声道数9. 通常下种压标准用于音频压( )A. MEG-4B. MPG-1C. MPE-2D. PEG Lyr310. 某视频剪辑分辨率为64480,位色彩,如果将频25帧的速度播放,则每钟要播放的数据量是( )A. (4*480*32*258)BB. (60*80*3*2*1/8)BC. (640*48025*1)KBD. (40*480*3*5*/8)MB11. 关于音频以下法错误的 )A. 常见的道有声、双声道、5.1道等B. 同一采集件,采样率越,声音的还就越真实、自然C. 量位越,存储容量也越大D. WAV、M、MIDWMV是音频文的存储格式12. 图像都是一些排成列的点像素)组成的,通常为图或点阵;图像文件小是由图的分辨率和化数决定的;的最大优点是可任意放大不失真;图形适合于表现比致层次色彩比较丰富、含大量节的画面。

第1章初识数据与计算 单元知识点检测-【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第1章初识数据与计算 单元知识点检测-【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

第一章初识数据与计算1.1我们身边的数据知识点汇总:1.数据的表型形式: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

2.数据来源:直接数据、间接数据。

3.数据收集方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4.信息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型、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等。

5.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提炼后形成的抽象产物。

6.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关系:数据被处理——>信息,对信息加工提炼——>知识。

习题检测: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的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数据可用于描述事物的状态B.数据是信息的载体C.数据是可处理、可加工的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分析: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数据就是数值或数字B.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C.数据可被加工处理D.数据是信息的载体答案分析:A。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3.以下关于数据、信息、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B.数据经过解释产生的意义可以称为信息。

C.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

D.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信息,所形成的知识也是相同的。

答案分析:A、B、C。

4.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是信息的载体。

A.符号记录B.还原C.反映D.提升答案分析:A。

5.支付宝中的()是数据①支付宝好友的聊天语音②付钱码③支付宝头像图片④账户余额数字⑤每天的运动步数A.①②③B.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分析:D。

6.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天气预报、情报等信息有时效性B .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C .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答案分析:B。

7.四大名著被拍成电视剧之后,在多家电视台循环播放,这说明信息具有()。

A.时效性 B.共享性 C.真伪性 D.价值相对性答案分析:B,多家电视台循环播放,说明了共享性。

8.数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只能表示计算所用的数值B.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C.以各种形式存储在内存中D.所有的数据按存储器类型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的特征。

沪教版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测试题

沪教版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测试题

沪教版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测试题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它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物现象的()A.还原B.符号记录(正确答案)C.提升D.反映2、初中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手机拍下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并通过微信发布到朋友圈中与好友分享。

以上情况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的()A.传递性和可依附性(正确答案)B.真伪性和传递性C.可处理性和可存储D.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3、商品的条形码能够传递出商品的产地、厂家、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这主要体现了数据是()A.计算机工具识别、存储和加工的对象B.可处理的C.可加工的D.信息的载体(正确答案)4、“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6.3~ 37.2°C”以及“李明同学今天早晨的额头温度是36.5°C”这两种描述分别属于()A.知识和智慧B.数据和知识C.知识和信息(正确答案)D.数据和信息5、以下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数据是原始事物现象的符号记录B.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C.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D.信息等同于知识,知识就是信息(正确答案)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中,下面有关数据的叙述错误的是()A.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两类B.数据与信息不同,数据是日常所说的数值,而信息是指日常所见的现象(正确答案)C.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概念等的一种表示D.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符号、声音、活动图像等7、下列关于大数据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A.数据体量巨大B.数据价值密度高(正确答案)C.数据类型多D.数据更新速度快8、所有的数据在计算机内部都是以()A.以各种形式存储在内存中B.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内存中(正确答案)C.十六进制形式存储在内存中D.十进制形式存储在内存中9、英文字母大写B的十进制编码是66,该十进制编码转化成二进制是()A.1000010(正确答案)B.0100001C.0000010D.110001010、二进制111100(2)/二进制数0011(2)的计算结果为十进制数中的()A.29B.31C.20(正确答案)D.3011、汉字的输出码可以用点阵方式来表示,如目前汉字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就是点阵汉字。

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人教_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人教_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信息编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手机扫二维码支付是信息编码的过程B.只有数字化的数据才能被保存和处理C.已知大写字母“I”的ASCII值是49H,则大写字母“J”的ASCII值是50HD.n进制表达式(6)n+(1)n的计算结果为两位n进制数,则n一定为72.下列关于大数据和数据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数据可以处理非结构化的数据B.可以通过数据校验来提高数据的保密性C.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个别数据不准确不影响分析结果D.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数据,但同时也增加了数据泄露风险3.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加工处理后的假消息价值较低B.被删除到计算机中回收站的数据中没有信息存在C.残缺的竹简无法还原历史文献,说明了载体依附性D.大数据中数据结构很多,因此要求每个数据保证准确4.语音识别技术,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

语音识别的流程包括信号处理(模数转换等)、信号表征(特征提取等)、模式识别。

其中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和模型训练都离不开大量训练数据的积累和匹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大量文本或语音方面的语料数据。

语音识别技术还引入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更逼近人脑的思维能力,同时借助于大数据,极大地提升了语音识别准确率。

下列关于数据和大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识别的语音为模拟信号B.语音识别结果在计算机内一般是以十六进制数存储C.大部分文本或语音方面的语料资源数据属于非结构化数据D.大数据价值密度低,需要对其“提纯”才能获得用于训练的语料数据5.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处理大数据时,一般采用分治思想B.社交网络数据可采用图计算进行处理D.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6.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后的信息B.虚假广告的出现,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C.数据灾备系统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D.通过计算机获取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7.将十六进制数225 转换成二进制数是()A.1000100101B B.100100110B C.11100001B D.100100111B 8.将声音数字化的过程需要对声音进行采样,一般采用三个参数来衡量,其中不包括()A.采样频率B.色彩位数C.声道数D.量化位数9.数据压缩是我们常用的文件存储方式,关于数据压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 A V格式音频压缩为MP3格式,是无损压缩B.MPEG是常用的图片压缩格式C.因为有损压缩会产生失真,所以都使用无损压缩D.压缩比是衡量压缩技术的一个指标10.将二进制的数字“1000”转化十进制应该是()A.4B.6C.8D.1011.我们在选择数据采集方法时,既可以选择传感器采集数据,也可以使用网络获取数据。

第一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单元测试卷3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一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单元测试卷3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关于数据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数据可以是图像和声音B.同一数据源,不同时期获取的数型是固定不变的C.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D.单纯的数据没有意义【第2题】下列选项表示数据的是( )。

A.字典厚3厘米B.1000C.周末最低气温50CD.低于00C水合结冰【第3题】中央气象台2019年10月12日凌晨发布第19号台风“海贝思”警报,并要求福建沿海数万在一线户外作业及居住在危棚简屋的人员立即撤离转移,从而避免了大量的人员和财物的损失。

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 )。

A.时效性、价值性B.可存储性、可转换性C.载体依附性、真伪性D.增值性、共享性【第4题】下列关于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知识是数据和信息的总和B.知识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结晶C.网上检索到的资料就是知识D.知识是信息的符号表示【第5题】下列关于数据、信息与知识三者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数据和知识都是信息B.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C.知识是经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和数据,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结晶D.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第6题】某中学想要获取高学生对选科偏好的第一手数据,最便捷高效的数据采集方法是()。

A.访谈法B.问卷调查法C.教学观察法D.经验分析法【第7题】利用网络可以方便地将调查问卷的结果导出,以方便数据的处理。

这过程称为数据的( )。

A.采集B.加工C.检索D.传输【第8题】下列渠道获取的数据属于间接数据的是( )。

A.读书看报B.科学探索C.实验总结D.生产劳动【第9题】下列对计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凡是需要计算的,用计算机来解决是最快捷的B.人类从诞生之初就学会了简单的计算方法C.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像”比人工绘制要精确D.计算是一种获得信息的过程【第10题】在WPS表格中,要计算C5到E5之间所有单元格中数据的平均值,下列选项中对函数的使用正确的是( )。

高中信息技术总复习-必修一第1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

高中信息技术总复习-必修一第1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

高中信息技术总复习-必修一第1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一、选择题1.智能穿戴的概念近几年变得非常流行,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纷纷出现。

以智能手环为例,它是通过传感器来收集你的行走步数,步数是()A.数据(正确答案)B.信息C.知识D. 数字2.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活中的信息只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加工与处理B. 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载体不能改变C. 不恰当的信息表达与传递是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之一(正确答案)D. 信息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人聊天,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正确答案)B. 信息是一种资源,使用后会产生损耗C. 传递信息的途径只有一种,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多种D. 信息被一个人使用时其他人就不能使用4.2002年10月6日,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航道触礁。

沉船随时可能发生,船上既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联系。

就在这一紧急关头,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通过手机向外界发送呼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

经过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

在这整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手段。

这则故事主要说明了()。

A. 信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对人类的生存生活的重要性(正确答案)B. 世事无常,谁也不能保证明天还能活着C. 信息具有价值性D. 手机是种便捷的通信工具,所有的人都该有手机5.下列事例中,体现了信息是可以传递的有()。

①上海世博会的进展情况通过电视和网络传遍全世界②中央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③游客到商场购物④班主任将“端午节”放假的消息通知给所有的同学A. ①②③B. ①②④(正确答案)C. ②③④D. ①③④6.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信息可以重复使用,也可以传递和共享,但是会产生损耗B. 数字、英文字母、图像、音频、视频等在计算机内部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正确答案)C. 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自古就有,而信息技术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才出现的D.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

粤教版 必修1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综合复习训练(含答案)

粤教版  必修1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综合复习训练(含答案)

粤教版(2019) 必修1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综合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列表q=[1,2,3,4,5,6],删除列表数值1,下列代码不能实现此功能的代码是()A.del q[1]B.del q[0]C.q.pop(0)D.ABC都不可以。

2.下列程序执行后的结果是( )。

a=1if a<0:print("a<0")print("a<0")elif a<1:print("0<a<1")else:print("a>=1")A.a<0B.0<a<1C.a>=1D.a>03.调试如下VB程序段,出现如图所示的错误信息。

For i = 1 To 10If d(i) >= 0 Thent=t+1List1.AddItem Str(d(i))Elset=t-1List2.AddItem Str(d(i))Next则该程序段出错的原因是缺少了()A.Next B.i C.For D.End If4.下列选项中,属于Python输出函数的是()。

A.random()B.print()C.sqrt()D.input()5.下列关于计算机编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程序能够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B.程序编写好以后就不能再修改C.计算机编程过程中,设计算法很重要D.程序能够解决人类未知的难题6.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A.低级语言B.汇编语言C.机器语言D.高级语言7.下列信号中不属于数字信号的是()A.古代,士兵们常在“烽火台”上点起烟火,向远处的同伴传递敌人来犯的消息B.电话机把说话声音变为电信号传给电话交换机C.汉字电报码D.海员举起的红色小旗或蓝色小旗向对方船只表示的信息8.以下关于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据是计算机被发明之后产生的,所以在古代没有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练习题1.单选题
(1)下面属于数据处理方式的是()。

A.存储B.挖掘C.分析D.以上都是
(2)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

A.65 B.66 C.97 D.98
(3)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概念等的一种表示
B.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符号、声音、活动图像等
C.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两类
D.数据与信息不同,数据是日常所说的数值,而信息是指日常所见的现象(4)数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只能表示计算所用的数值
B.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上
C.以各种形式存储在内存中
D.所有的数据按存储器类型组织
(5)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

A.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B.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C.数字信号在大小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D.数字信号在大小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6)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依次为()。

A.抽样、量化、编码
B.编码、量化、抽样
C.抽样、编码、量化
D.量化、抽样、编码
2.思考题
(1)什么是ASCII码和Unicode码
(2)某公司想为每个员工分配一个唯一的二进制位ID,以便计算机管理。

如果有500位员工,则最少需要多少位来表示如果又增加了200名员工,则是否需要调整位数如果需要调整应该调整到多少位合适
3.情境题
(1)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

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

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唯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李斯去请教始皇帝。

秦始皇提笔写下了“天下公平”以作批示,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数
目参考。

李斯为了避免以后遭到罪责,决定将“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一共16画)作为重量标准,于是确定了一斤等于十六两的规则,并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半斤八两”的故事,可以说明十六进制的使用有悠久的历史。

问题1:查阅资料回答,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秤用十六进制,而现代的秤却用十进制
问题2:十六进制与八进制是如何快速转换的
问题3:有人写了一个数制转换的等式:85-33+110=43。

若要使该等式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