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_1

合集下载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一、前言在这个美好的春天,我们来到了祖国的名胜古迹,进行了一次踏青之旅。

这次考察的地点是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市。

南京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我们一行人深入了解和感受了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本文将着重介绍我们的考察经历和所见所闻,以及对南京这座城市的评价和建议。

二、考察旅程第一天:中山陵我们一行人第一站来到了中山陵,这是一座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质建筑群之一。

中山陵以严谨庄重的建筑和瑰丽的园林而著称于世。

我们在中山陵内漫步,欣赏着如画的园林景色,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山陵的建筑群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珍贵文物和展品,比如孙中山先生的遗物和图片等等。

从中山陵出来,我们来到了南京市区,途中欣赏了沿路的美丽风景。

第二天:夫子庙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了南京市中心的著名景点——夫子庙。

夫子庙是南京市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在夫子庙内,我们欣赏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比如明代建筑和文物等等。

夫子庙内还有各种文化气息浓厚的店铺,可以购买到很多传统文化商品。

下午,我们在夫子庙附近的秦淮河畔散步,欣赏风景、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礼品。

第三天:明孝陵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南京市东郊,考察的是明朝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明孝陵。

作为中国明朝世系皇帝建陵思想的具体体现,这里又以其庄严肃穆、布局严谨而著名于世。

在明孝陵,我们参观了望狱、太和殿、神道等历史建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宗庙建筑布局的严谨要求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三、对南京的评价和建议作为一座充满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南京可以说是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城市。

从我们这次考察的经历来看,南京既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又有现代的城市风貌,有大量的文化遗迹和名胜古迹,同时也有现代的商业和娱乐设施。

但是,我们也发现南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社会实践调研历史古迹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历史古迹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历史古迹报告2021年9月10日-12日【调研地点】北京市【调研目的】了解并探索北京市著名历史古迹,了解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以吸取历史智慧,推动社会发展。

【调研方式】1. 实地考察2. 记录图片、视频3. 采访当地居民和导游【调研成果报告】第一章: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在清朝时期是一位避暑山庄,也是当时皇家贵族狩猎和迎宾的地方。

颐和园占地约290公顷,其中水面占三分之一。

整个园林以昆明湖为中心,主要景点有佛香阁、石舫、长廊等。

在颐和园,我们了解到清朝时期建筑、园林和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皇家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手段。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颐和园是一个非常受人喜爱的地方,尤其是在节假日,前来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当地居民,了解到颐和园向游客免费开放的一些政策,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持和赞许。

我们还听取了导游的讲解,了解到颐和园背后的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故宫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

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皇家宫殿博物馆,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们在对故宫进行调研时,不仅仅是对宫殿的建筑结构进行了了解,还参观了其中的一些珍贵文物和历史遗址。

我们了解到,在清朝时期,故宫曾经是举行文化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外国游客,他们对故宫的宏伟和历史底蕴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和敬意。

第三章:天坛天坛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坐落在北京市南部,总占地面积约273公顷。

天坛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结构最为严谨的祭祀建筑群。

我们在实地调研时,不仅对天坛建筑进行了考察,还了解到了天坛所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祭祀文化和宗教思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当天坛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宗教活动场所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古迹考察报告2篇

古迹考察报告2篇

古迹考察报告2篇本文目录古迹考察报告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五华区政协文史组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并按七届政协的相关组织程序,于14日至16日组织部分委员到文物保护和文史工作做得较好的建水、石屏县等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参观考察。

主要考察了建水瓦窑村紫陶、石屏秀山、郑营村、石屏芦子沟民居建筑群、石屏一中、石屏明清古州衙、石屏文庙和袁嘉谷故居等文物古迹,以及沙甸新建的大寺。

此次参观考察活动,组织严谨有序,安排紧凑得当,委员们通过考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情况简介1、瓦窑村建水紫陶建水紫陶,历史悠久。

1953年在xx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与xx宜兴陶、xx石湾陶、xx荣昌陶一起被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如今,随着原料的枯竭,市场上大品牌紫砂煲出现了制假现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建水紫陶,情况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此行第一站,委员们实地走访了建水的做陶名家,参观了制陶工艺。

建水紫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瓦窑村。

这是一个位于建水北部距县城2公里的村落,村内一溜排开有几十家紫陶手工作坊。

在当地老师的陪同下,委员们首先参观了制陶名家陈绍康的工作室,陈绍康大师是建水紫陶的代表性人物,瓦窑村人,出生于制陶世家,能书会画,精于雕刻设计,谙熟一整套建水制陶工艺流程,xx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 称号,xx年6月,被命名为“xx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紫陶制作的工艺,要经过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书画装饰、雕刻填泥、风干焙烧、打磨抛光等工序,做一把小茶壶的周期约15天。

并说建水紫陶目前没有造假,原因首先是没有大批量生产,原料暂时充足;其次,建水紫陶的工艺一般人很难仿得出建水紫陶独特的古拙韵味。

他还介绍了欣赏陶器的方法,主要看外形、看装饰、看做工,看茶壶要看它的水线,水线越长,质量越好,一把他自己制作的茶壶要1200元左右。

革命遗址遗迹报告范文

革命遗址遗迹报告范文

革命遗址遗迹报告范文某座城市的革命遗址遗迹报告本报告旨在对某座城市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调查与描述,以便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梳理,我们对以下几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详细描述。

一、某某广场革命纪念碑该纪念碑位于某某广场的中央,高耸入云。

建筑结构为石质,十分坚固稳定。

纪念碑正面镌刻着一组组革命烈士的名字和事迹,寓意着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献出的宝贵生命。

纪念碑四周绿树环绕,景色宜人。

作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心灵寄托,该革命纪念碑不仅具有纪念意义,更是展示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建筑。

二、某某博物馆革命展览区某某博物馆建筑庄重典雅,其中设有革命展览区,用以展示该城市的革命历史。

在展览区内,陈列着众多珍贵文物、图片和实物,详细记录了该城市在革命时期的活动和战斗。

人们可以通过观赏展品,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某某博物馆的革命展览区是向公众普及革命历史知识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

三、某某红色教育基地某某红色教育基地是以革命纪念馆为核心,以周边红色遗址为支撑,打造的一处集红色教育、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地方。

基地内有多个革命遗址,包括革命旧址、红色纪念碑等。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学习和互动体验,进一步了解该城市的革命历史,感受那段艰苦而充满荣光的岁月。

某某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是为了通过互动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四、某某烈士陵园某某烈士陵园是对革命烈士的崇高纪念和告慰,也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永久展现。

陵园内广阔的场地上矗立着一座座雄伟壮丽的纪念碑和墓碑,记载着无数英勇的革命战士的名字。

烈士陵园始终保持整洁,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每年的革命纪念日,人们会在这里举行庄重隆重的纪念活动,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深敬意。

综上所述,某座城市的革命遗址遗迹是该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革命烈士的壮志豪情和对祖国的深情厚谊。

通过对这些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可以将革命的光辉演绎给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弘扬革命精神,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名胜古迹调查报告范文

名胜古迹调查报告范文

名胜古迹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

大家好!我一直对那些充满历史韵味的名胜古迹超级感兴趣。

最近呢,就专门对[名胜古迹名称]来了一场深入的探秘之旅,想知道这个地方到底有啥特别之处,为啥能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闪闪发光。

二、调查目的。

1. 了解[名胜古迹名称]的历史文化背景,就像扒一扒它的“老底儿”,看看它是怎么诞生的,又经历了啥沧桑变化。

2. 探究它现在的保护状况,毕竟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可不能在我们手里给弄坏咯。

3. 看看这个名胜古迹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毕竟现在旅游这么火,它肯定也出了不少力。

三、调查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时间],这个时间选得可是很有讲究的哦。

天气不错,既不太热也不太冷,正好适合到处溜达考察。

2. 地点:[名胜古迹详细地址]。

一到这个地方,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那氛围,绝了!四、调查方法。

1. 实地考察。

我就像个探险家一样,在名胜古迹里东瞅瞅西看看。

从大门开始,沿着那些古老的小道,把各个角落都走了个遍。

看看那些古建筑的结构啊,摸摸墙上的砖石,感受一下岁月的痕迹。

还特别注意了一下那些独特的建筑装饰,比如雕刻精美的门窗、古色古香的屋檐啥的。

2. 采访当地居民和游客。

碰到当地的大爷大妈,就凑上去跟他们唠唠嗑。

这些大爷大妈可都是活字典啊,知道好多关于这个地方的传说和故事。

还跟一些游客聊了聊,听听他们为啥来这儿,对这个地方有啥印象。

3. 查阅资料。

回来之后,又翻了不少书,还在网上搜了一大堆资料。

想把实地考察中不太明白的地方,再深入了解一下,就像给我的调查做个“知识补丁”。

五、调查结果。

# (一)历史文化背景。

1. 起源与发展。

[名胜古迹名称]可是相当有年头了,它建立于[具体朝代和年份]。

最开始呢,是[最初的用途,比如是某个达官贵人的府邸之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功能也不断发生变化。

在[某个重要历史时期],它又变成了[新的用途]。

在这个过程中,它就像一个见证者,默默地看着历史的风云变幻。

历史遗迹考察实践报告(2篇)

历史遗迹考察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历史遗迹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历史、了解过去的重要载体。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历史责任感,提高历史文化素养,我们组织了一次历史遗迹考察实践活动。

本次考察以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为目的地,对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等历史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

以下是本次考察的实践报告。

二、考察对象及背景1. 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陵园的一部分。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共有三个坑,其中1号坑规模最大,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

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对研究秦代历史、军事、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大慈恩寺内,是唐代著名佛教圣地。

大雁塔建于公元652年,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而建,用以存放从印度带回的佛经。

大雁塔是唐代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3. 华清池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唐代皇家园林。

华清池建于公元747年,原名“温泉宫”,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行宫。

华清池以其独特的温泉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三、考察过程及收获1. 秦始皇兵马俑在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排列组合以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形象逼真,展现了秦朝军队的雄伟气势。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秦朝的历史、军事、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大雁塔在大雁塔的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历史背景,以及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

大雁塔的宏伟建筑和精美的壁画,展现了唐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次考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佛教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 华清池在华清池的参观过程中,我们领略了唐代皇家园林的韵味,了解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华清池的温泉资源被誉为“天下第一温泉”,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通过此次考察,我们认识到历史文化遗迹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高三话题名胜古迹的考察报告 1000字

高三话题名胜古迹的考察报告 1000字

名胜古迹的考察报告1000字安徽省凤阳县城南30公里处,因山暖多产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为喀斯特溶洞。

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水经注》中已有记载。

唐时就有很多人入洞探奇,并留下多处唐人题刻。

南宋时抗金英雄王惟忠率众九万据山抗金,在山上垒石为城,现存有石垒城、石鸡亭、七里大寨等古战场遗址,洞右侧有石阶可攀援而上。

元末明太祖也曾据山屯兵,并收编了当年华云龙等农民起义军力量南下滁阳统一中国。

韭山洞东西主洞长一千四百七十二米,侧洞与北山的蝙蝠洞相通,长约四千多米,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其特点是深、大、险、奇、古。

全洞分为虎踞龙蟠、摘星揽月、峡谷幽深、清流碧影、玉溪泛舟五大景区,重要景点二十多处。

其中“虎踞龙蟠”是王惟忠备战屯兵的主要地段,“摘星揽月”是古人所谓“石形如器物者甚众”的景区,后三个景区曲折盘旋,奥妙无穷,在开发前从无先人涉足。

韭山洞作为江北著名的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是人们寻幽探古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湖中划船自然美妙,却并不神奇。

而在洞里“玉溪泛舟”,却有几分梦幻色彩,扑朔迷离。

凤阳近年来开发的韭山洞,奇异的地下景观令人惊叹。

1991年,凤阳人集中财力物力将韭山洞开发成旅游景点,全洞长1472米,加之尚待开发的侧洞,总长5000米,洞内石幔、石笋、石钟乳各呈其形,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第一景区为“虎踞龙蟠”,是根据南宋抗金英雄王惟忠抗金及朱元璋初起义时“尝屯御于此”的史实而命名的。

景点有:文物陈列室、古步道、一夫当关、演兵场、莲花台、中军帐等,是全国溶洞中并不多见的人文景观。

第二景区为“摘星揽月”,有东方维纳斯、韭山灵芝、摘星台等景点,当游人沿着百步云梯到达“月空”时,可饱览广寒飞天图,并可一睹众嫦娥的优美舞姿。

“囊括五岳”为第三景区,它集五岳之奇、险、秀、峻、雄为一体,现飞禽走兽之形态,古人所谓“石形如器物者甚众”即概括这一景区,此区约300米,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游人至此情不自禁地产生将信将疑的心情,入洞探幽又会遐思远古之域,神往灵异之境。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向大家报告本次祖国名胜古迹考察的经历和感受。

本次考察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感受祖国大地的魅力,唤醒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先后参观了北京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西安兵马俑等众多名胜古迹,每一个景点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启示。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在漫步于廊宇之间的时候,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帝王的宫廷之中,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底蕴,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奇迹,历史悠久,文化瑰宝。

站在长城上,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宽广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心,同时更能感受到在极端环境下的人类生存意志和创新精神。

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是古代中国宇宙观的表达和展示。

当我们站在天坛的中心,看着那庄严肃穆的圜丘和祈年殿,不禁感叹古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和人民的智慧神秘。

颐和园则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以其山水丽景、奇妙森林、精美建筑而闻名。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园林工艺的发展和成熟,同时也深入体会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相统一。

西安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型古建筑群,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兵器和战争文化。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辉煌和丰厚,尤其是武器装备的精妙制造和科技创新。

所有这些景点和古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我们受到了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的感召,也领略到了祖国的风貌和人民的奋斗。

总体来说,本次考察深刻启示我们爱国的情感和文化自信。

我们要时刻记住,祖国是最为强大和伟大的,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祖国的优秀文化,并且要发扬祖国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最后,感谢本次考察的组织者和领导,感谢我的同学们和老师们,让我们在这次考察中获得了如此珍贵的经历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名胜古迹考察报告XX年9月6日,湛江师范美术学院08书法班20名同学在班主任李永老师与乔志强博士的带领下外出专业学术考察。

历时3个星期的考察活动,踏遍祖国大好河山,寻访祖国名胜古迹,我们一路高歌,横跨五省(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浙江),访六市(襄樊,西安,洛阳,曲阜,泰安,杭州)。

为的是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书法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艺术审美眼光,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将书法这个古老的传统艺术继承和创新!每年的金秋九月,我院的书法班都会由老师带队外出考察,这是书法班的传统,也是每位同学增长见识,提高个人素质的好机会!我们会继承这个传统,将书法艺术发光发热!具体考察:第一站:襄樊地点:米公祠9月6日,我们师生22人在湛江火车站乘坐1474次列车向湖北襄樊首站出发。

我们坐了28个小时的绿皮硬座火车,条件相当艰苦,对大多数没有坐过火车的同学来说可是一次考验!尽管路途艰辛,但也阻止不了我们的步伐!我们住宿是火车站旁廉价的招待所,吃的是便宜菜饭,买的是团体票,出门坐公车!同学们一路高歌,互相帮助与配合,一切都那么和谐愉快!9月8号我们参观了著名的米公祠!米芾,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襄阳居士。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

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

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

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

《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年05月25日,米公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西南汉水之滨的米公祠,原名米家庵,是为纪念中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

祠内亭台廊榭错落有致,五百年银杏巍峨参天。

画廊里陈列着米苏黄蔡遗墨石刻100多块,其书法艺术韵味生动,炉火纯青。

米公祠可谓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第二站:西安地点: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博物院等地9月8日晚我们从襄樊火车站乘坐k628班次火车去往西安。

9月9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西安,在西安美术学院附近找了旅馆安顿!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9月10日,我们一早出发,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

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9月11日,参观碑林。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

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时任陕西转运副使。

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

“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

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

西安碑林现收藏有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且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XX多年。

这里碑石如林,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名家荟萃,精品林立,令人惊叹不已。

9月12日,我们参观了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

XX年对外开放。

以展示的珍贵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扬的雁塔晨钟、秀丽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西安博物院以著名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形成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场所。

9月13日,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兵马俑,泥塑的世界,在这里,可感受到那个久远王朝的历史气息,其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等,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凝结成了一点,于是有了这两千多年后的神秘魅力。

仔细观察,它们按品字型布局,根据发掘的先后,分别命名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

仔细地注视着这方俑坑,两千多年的沧桑,依然保存了当年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个性,8000多件陶俑,一万多件古兵器在这里先后被发现和挖掘。

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俑人,基本上都在米左右,高大魁梧,我不得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他们凝固了历史,鲜活了生命,把深厚的文化和精湛的艺术宏伟壮丽地再现于千年之后,通过古典写实主义的手法,创造了泥塑艺术的辉煌篇章,填补了中国艺术领域的空白。

在西安逗留了五天,每天的行程都满满的,参观古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品尝了当地的美食,领略到这里的风土人情。

白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西安的名胜古迹,晚上同学三五成群各自活动。

记忆最深的就是夜晚的大雁塔,每晚都有音乐喷泉,十分美丽!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

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

还有西安最热闹的回民街,回民街作为饮食集中的街区而出名,这里现在虽然被当作了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点,但其实当地居民一直把这里当做吃小吃、逛街休闲的主要场所,尤其是夏天的夜市上在此吃饭纳凉消磨时间的市民的更多。

其实整个“回坊”地区都是饭馆林立,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其中不乏当地人最认可的老字号小店。

“回坊”地区除了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括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老西安把这一带叫做“坊上”,在坊上可以探寻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

不过后几个地方要从回民街向深处走得远些,不容易找到,外地游客相对很少。

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既古老又现代,充满活力与文明的美丽城市!第三站:洛阳目的:参观龙门石窟9月14日,告别西安我们踏上开往河南洛阳的火车,似乎同学们对西安的印象都很好,甚至有点不舍离去!旅途还在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西安到洛阳坐火车只需5个小时,14号傍晚就到洛阳了。

在火车站附近找了旅馆安顿下来,第二天就去龙门石窟!9月15日,我们坐车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

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

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

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

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

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

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

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

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十分壮观,大大小小的石像非常宏伟,震撼了游客的每双眼睛!第四站:孔子故里曲阜地点:参观孔庙孔林孔府9月15日晚,我们在洛阳火车站坐车去山东兖州,第二天早上6点到了兖州,再从兖州做汽车到曲阜。

由于长途跋涉,我们在曲阜找到旅舍已经是上午了,同学们都很疲劳,所以16号修整一天,17号参观孔府!9月17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孔府。

孔府也称圣府,是孔子的后代子孙们居住的地方,历史上,孔子的后代继承人都被称之为"衍圣公"。

孔府是孔庙的西邻,规模相当宏大,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

孔府建筑原有170多座,560余间,现存152座,480间,其中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内宅门、前上房、迎恩门、家庙等是明代建筑,其他均为清。

代建筑。

古建筑面积现存12740平方米。

孔府中亦收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

如:著名画家周之冕、高其佩、郑板桥的绘画作品;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文征明的书法手迹;宋、元、明各时期的雕版印刷珍品、善本书籍,以及精致的玉雕、木雕、陶瓷、青铜器等工艺品等,供游人参观鉴赏。

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也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

曲阜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城市的绿化,交通及文明建设都做的非常好!称为“东方圣城”一点不为之过,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没有高楼大厦,就连交通车也不多,依旧保留着古代的建筑,十分具有当地特征!有名的孔庙,孔府,孔林!都是值得人们一览之地,还有当地的孔府菜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第五站:泰安地点:参观岱庙爬泰山观摩泰山石刻9月17日下午在曲阜汽车站坐汽车去往泰安,下午到达泰安,并在火车站附近找到旅舍!9月18日参观岱庙。

岱庙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

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

在宋真宗大举封岱庙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

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9月19日早早起床出发爬泰山!泰山,通常指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另外,泰山还有岳父的意思。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个中国的书法史,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形变神异、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书法艺术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来,其中大部为自然石刻,少量为碑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