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

合集下载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浅析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浅析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浅析摘要:随着社会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以一种便捷、快速、安全的形式出现在交通系统范畴,它从城市的地下轨道穿行,是现代交通快速发展下的高效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地铁车站建筑是一种对安全性和功能性都要求较高的建筑,它的作用主要是供乘客乘降、换乘和候车,再次,车站应容纳主要的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地铁车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技术设备;建筑设计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traffic, the subway with a convenient, quick and safe in the form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scope, it from the city underground rail travel, is the modern traffic fast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public transport one. In metro station architecture is a kind of safety and functional require high buildings, the role of the mainly is for the passengers take down, transfer and the waiting, again, the station should hold the main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Keywords: the subway station; Urban rail traffic system; Technical equip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1 地铁车站特征分析地铁车站,顾名思义,它作为城市地下车站形式存在,是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建筑。

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探析

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探析

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探析摘要:在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建设较高服务水平的绿色公共交通环境,进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地铁标准化设计日趋重要。

文章介绍了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的思路,并通过对标准站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展示了整个方案的优化过程,为以后的线网标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引言目前地铁建设开始兴起,这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也给人们营造了安全的出行环境。

由于地铁车站设计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涉及通信、结构、路基、轨道、导向等系统,需要协调的专业问题较多,所以必须综合考虑,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运营。

1标准化的设计优化前提条件1.1 设计优化前提条件前提条件:①车辆系统选型:6A;②车站形式: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宽11m,长 140m;③系统形式:通风空调系统的冷冻系统采用分站供冷,通风空调设置大系统、小系统和区间隧道通风、车站隧道通风共4 个系统,空调大系统、隧道排风系统采用双端设置,隧道通风系统按双活塞系统设置;④供电系统:牵引降压变电所形式;不考虑能量回馈装置;降压变电所形式;⑤人防标准:设防标准抗力等级按 6 级人防设防,防化等级丁级,按次要车站设防,车站一端设置区间人防隔断门;⑥过街功能:非付费区考虑满足过街功能;⑦区间接口:车站两端按连接盾构区间考虑,两端均考虑盾构始发条件。

1.2 车站设计标准化思路车站设计标准化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位及地铁线路的功能定位。

车站站台宽度应综合考虑客流、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且全线基本统一。

公共区布置应形成统一的模式,合理计算竖向交通工具及售检票设备的数量,自动售票机、进出闸机、预留安检机、客服中心的布置均应顺应进、出站流线,并应考虑过街功能。

2概述2.1地铁标准车站的特点经过分析地铁车站的建筑特征主要是:结构安全、施工便捷、投资较少、形体较完整;地面出入口与低下车站连接,出入设有人防措施;没有自然光线,全部采用人为采光;内部通风与空调系统较多,保证了地下空间环境;为了保证客流快捷通过,设有鲜明指示牌与消防设施,保证了乘坐安全。

地铁车站建筑方案

地铁车站建筑方案

地铁车站建筑方案地铁车站建筑方案地铁车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市民出行的重要枢纽,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因此,设计一座功能完善、美观大方的地铁车站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筑方案,探讨如何设计一座理想的地铁车站。

首先,一个好的地铁车站应该是功能完善的。

它应该包含方便的出入口、明确的乘客引导系统、舒适的候车区域、宽敞的月台等。

出入口应设置在交通便利之处,以方便市民步行或骑车到达车站。

乘客引导系统应设计合理,方便乘客找到购票处、候车区域、出站口等。

候车区域应提供舒适的座椅和遮阳设施,满足乘客等车期间的需要。

月台则应宽敞明亮,设置候车大屏幕,方便乘客了解列车到站时间。

其次,地铁车站的建筑应该是美观大方的。

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车站所在地的城市特点和文化氛围,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同时,车站的建筑风格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车站建筑的外立面可以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打造出独特的形象,并通过艺术装饰和照明设计,增加车站的美感。

此外,地铁车站的设计要考虑可持续性。

它应该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降耗。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车站的照明设施应采用节能灯具,采取光电传感技术,根据乘客人流的情况调整照明亮度。

车站建筑还可以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或雨水收集系统,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最后,一个成功的地铁车站还应该注重乘客体验。

乘客在地铁车站等车或换乘时,常常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因此,车站应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设施,来满足乘客的需求。

例如,为乘客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让他们在候车区域上网、冲电等。

另外,车站还应设置咨询台和自助服务设施,方便乘客查询线路、购票、充值等。

此外,车站的内部布局应合理,避免拥堵和混乱,让乘客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总之,设计一座好的地铁车站需要多方面的考虑。

从功能、美观、可持续性和乘客体验等方面出发,合理规划车站的布局和设施,使其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

地铁标准站的建筑设计总结

地铁标准站的建筑设计总结

地铁标准站的建筑设计总结如今全国许多大城市都在建或计划兴建地铁站,以缓解地面交通的紧张形势,设计师在设计地铁标准站时需要综合考虑站址周边环境以及功能、美观等多个因素来进行设计。

1 地铁站的主要设计原则1.1 车站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客流要求,乘降安全,疏导迅速,环境舒适,布置紧凑,便于管理为基本功能要求。

1.2 站址应选在客流量大、并且便于乘客乘降的地方。

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

不但方便地铁各线的换乘,也能方便与其它公交系统的换乘。

1.3 车站规模除满足远期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集散量和运营的需要外,还应满足事故发生时乘客紧急疏散的需要。

1.4 车站防灾设计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5 车站平面设计力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紧凑,并便于运营管理和设备布置,车站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等条件。

1.6 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冷却塔位置应符合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尽量与现有或规划建筑合建,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并符合市人防、消防部门的有关要求。

1.7 考虑无障碍设计,设置盲道和无障碍电梯。

如遇到设置垂直电梯有困难的车站,考虑输送残疾人轮椅车的无障碍升降平台。

1.8 防洪(涝)安全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新颁布的《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城市地下交通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

2 地铁车站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地铁车站站位和出入口的布置以及施工工法的选择取决于几点控制因素:①站址附近的环境以及建筑的情况;②客流吸引;③地面交通情况;④工程地质条件;⑤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

下面以深圳地铁5号线工程长龙站的设计为例,具体阐述在做地铁站的建筑设计时应该如何综合考虑这几点控制因素。

2.1 长龙站概述深圳地铁5号线西起前海湾,经宝安新旧城区、西丽、龙华、布吉,至终点黄贝岭站。

线路全长40.058km,其中高架线3.424km,地下线路35.858km,过渡段0.776km,共设车站27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25座,平均站间距1.512km。

浅谈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

浅谈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

浅谈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摘要:在我国城市的需迅速发展下,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激增,城市交通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为了解决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地铁营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核心枢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地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以其不受地面交通约束、安全舒适、行驶快速、班次密集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建造地铁,地铁的设计既要美观,符合城市的文化底蕴,又要简明方便,方便人们的交通出行。

本文主要以某地铁车站标准站的建设为例,分析地铁车站标准站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0引言地铁因其需要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因此会对地下空间造成难以复原的影响,同时会对周围地下层带来许多影响,因此地铁车站标准站的建筑与设计至关重要。

车站标准站是地铁轨道交通的枢纽,在这里,主要进行乘客换乘、客流组织以及地铁运行监控工作,地铁车站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因此地铁站的整体布局和设计的要求会十分严格,需要依照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行规范设计,恰当运用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从内到外加强车站及其辅助建筑的设计。

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构成地铁车站建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是包含候车站台、候车站大厅、车站生产与生活用房在内的地铁车站建筑的主体部分,另一方面是包含进出通道及配套标示、内部通风甬道、地上部分通风亭等的车站附属部分。

地铁车站标准站的设计也要依据这两大部分进行规范设计。

在车站的主体部分中,其核心部分又可以分为乘客的使用空间、地铁相关运营技术设备用房、工作人员管理用房,其中,乘客的活动范围又包括楼梯和升降电梯、候车等待区、售票区、检票通道、服务台、公共卫生间等区域,在我国,还有部分城市的地铁建筑在其公共区划分了乘客付费服务区和乘客非付费服务区。

而在车站的附属建筑中,其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可细致地分为地铁运营综合管理和监控室、站长休息室、工作人员值班室、AFC机房、治安人员安全室、安全防护门、公共交通通信室、信号发射和接收室、消防设备摆放室、AFC票务室、污水处理泵房、气瓶专用间、变电设备管理室、夜间照明配电管理室、风机运行监控室、环境指标监控室、会议室以及员工交接班室等,在设计上更为复杂。

探讨城市交通轨道车站的建筑设计

探讨城市交通轨道车站的建筑设计

探讨城市交通轨道车站的建筑设计摘要:本文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月亮岛路站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CK14+825.500)至设计终点里程(YCK15+351.000)范围内的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风亭等附属(含车站公共区电梯、扶梯及自动售检票设备的布置等)建筑、结构设计,对轨道交通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地铁车站的组成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车站组成设计原则随着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大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交通拥堵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

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相继建设了城市地铁和轻轨,并将进一步以建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目标而加快建设步伐;现就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作简要的介绍。

一工程简介本站位于月亮岛路与银杉路交叉路口北侧靠东设置,与10号线采用T字换乘,4号线站位沿银杉路南北向敷设,10号线沿月亮岛路东西向敷设。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14+235.000,车站设计起点里程YCK14+825.500,车站设计终点里程YCK15+351.000。

本站为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第1个站,4号线和10号线车站采用“T”型岛-岛换乘方案,4、10号线站位设于十字路口北侧,4号线为地下两层明挖车站,10号线为地下三层明挖车站,4号线车站外包全长526.50m,标准段外包总宽22.7m,站台宽14m,10号线车站全长198.680m, 标准段外包总宽22.7m,站台宽14m。

二设计原则:1、适用性。

地铁站人流密集的公共交通建筑在设计中首先满足功能要求,组织有序的客流进站和出站的路线满足客流高峰小时所需的各种面积的规定和楼梯、通道宽度的要求;上下楼梯的布置位置匀可以接纳客流;另外有足够的设备房和管理用房以满足技术设备布置和运行管理的功能要求;必须考虑站布局和其他公共交通的便利条件的变化,车站建筑设计合理、完善、流畅的使用功能。

2、安全性。

由于地铁站是建在地下交通建设,除了结构安全,车站建筑设计也应考虑到安全因素。

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探析

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探析

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探析地铁作为一种准点、迅速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已经走进了每一个都市人的生活。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铁线网由原来的骨干线逐渐增加了加密线,后来又形成了环网,在整个城市中形成了放射网状、放射型环状、棋盘放射状等。

通过四通八达的地铁,人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到达城市的任意角落。

在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有利于建设较高服务水平的绿色公共交通环境,进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地铁标准化设计日趋重要。

标签:地铁工程;标准站;建筑设计文章介绍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的思路,并通过以往地铁线路的标准设计为案例进行比较,展示了整个方案优化过程,为以后的线网标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一)地铁荷载规范地铁项目一般周期较长,施工位置与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其荷载条件随时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如果计算方法不同,也会导致对同一地层的水压力与土压力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另外地基的基床系数也与结构内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就如何确定力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化的标准方法,往往会随着人为因素而改变。

因而地铁建设单位应当制定出独立系统化的地铁荷载规范。

(二)地铁抗震设计规范由于地铁的抗震设施品质或级别不同,所对深埋或浅埋情况下所受到的地震力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而现在大多数地铁的施工单位都采用静力法来预测地震,其他抗震技术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因此不做考虑。

但是制定既能参与设计实施,还能满足实际抗震技术要求的抗震设计规范是十分重要的。

(三)地铁混凝土设计规范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因为忽视了对地铁混凝土裂缝的严格控制,从而大大增强了构件配筋与加大了工程投资力度。

同时,保护层厚度一般而言是地下结构大于地上结构,因此地下结构的厚度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抗裂计算,从而加大了钢筋的使用量。

而且对于钢筋配置的公式与原理的选择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再加上地铁对混凝土的要求要远远高于一般工程项目。

在这种情况之下,必须要制定关于地铁混凝土的规范要求,以此来满足地铁项目对抗裂性的需要。

地铁车站标准化设计探讨

地铁车站标准化设计探讨


地 铁 车 站 标 准 化 设 计 探 i 寸
倪 吉栋
统 的 公 共 区设 计 标 准 化 、施 工 简 单 化 提 供 了 先决 条 件 。 2. 车 站 公 共 区 大 小 标 准 化 设 计 2 摘 要 :通 过 对 国 内地 铁 车 站 设 计 的 总结 与研 究 ,以提 高工 程建 设 的
主 要 问题 。
响地 面 装修 、 吊顶 形 式 、 排 风 口 送 因素 ,首 先 应 根 据 远 期 高 峰 小 时 预
的 位 置 、楼 扶 梯 、 售 检 票 设 备 的 测 客 流 量 确 定 紧 急 疏 散 和 正 常 使 用
布置 。
1 地铁车站标准化设计分类
地 铁 车 站 是 一 个 多 系统 、 多领
济 效益 、简化 设 计 、 工 程序 , 车 相 同 ,调 节块 完全 可 实现 工 厂化 生 付 费 区 沿 车 站 方 向的 长 度 。售 检 票 施 对
站 的 分 项 工程 进 行 标 准化 设 计 就 显 产 , 即可 以提 高 生产 质 量 , 可 降低 系 统 的 布 置 在 满 足 客 流 组 织 流 线顺 又 得 尤为 重要 。地 铁 车 站 中 的标 准 化 工程 造 价 。统 一 的柱 距 可 以实 现 等 畅 、 便 设 备 维护 与使 用 的 原则 下 , 方
l MRR TS 6 0 代 市 值 嚣 一 ONB RI / 1 ; D UN N 2 0狈 城 轫 交 E AAT


成 部 分 ,地 铁 空 间 同样 也 是 城 市 空 计 就 成 为 可 能 和 必 然 。 在 不 同的 地 计 标 准 图。
间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它 是 由贯 通 的 区 、不 同的 车站 寻 找可 变 的元 素 ,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02T13:07:34.5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马天民
[导读] 摘要:在我国城市的需迅速发展下,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激增,城市交通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城市的需迅速发展下,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激增,城市交通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为了解决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地铁营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核心枢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地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以其不受地面交通约束、安全舒适、行驶快速、班次密集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建造地铁,地铁的设计既要美观,符合城市的文化底蕴,又要简明方便,方便人们的交通出行。

本文主要以某地铁车站标准站的建设为例,分析地铁车站标准站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
0引言
地铁因其需要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因此会对地下空间造成难以复原的影响,同时会对周围地下层带来许多影响,因此地铁车站标准站的建筑与设计至关重要。

车站标准站是地铁轨道交通的枢纽,在这里,主要进行乘客换乘、客流组织以及地铁运行监控工作,地铁车站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因此地铁站的整体布局和设计的要求会十分严格,需要依照相关的设计原则进行规范设计,恰当运用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从内到外加强车站及其辅助建筑的设计。

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构成
地铁车站建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是包含候车站台、候车站大厅、车站生产与生活用房在内的地铁车站建筑的主体部分,另一方面是包含进出通道及配套标示、内部通风甬道、地上部分通风亭等的车站附属部分。

地铁车站标准站的设计也要依据这两大部分进行规范设计。

在车站的主体部分中,其核心部分又可以分为乘客的使用空间、地铁相关运营技术设备用房、工作人员管理用房,其中,乘客的活动范围又包括楼梯和升降电梯、候车等待区、售票区、检票通道、服务台、公共卫生间等区域,在我国,还有部分城市的地铁建筑在其公共区划分了乘客付费服务区和乘客非付费服务区。

而在车站的附属建筑中,其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可细致地分为地铁运营综合管理和监控室、站长休息室、工作人员值班室、AFC机房、治安人员安全室、安全防护门、公共交通通信室、信号发射和接收室、消防设备摆放室、AFC票务室、污水处理泵房、气瓶专用间、变电设备管理室、夜间照明配电管理室、风机运行监控室、环境指标监控室、会议室以及员工交接班室等,在设计上更为复杂。

2地铁车站标准站的典型范例
一地铁车站建于两条公路的交叉口,车站的主体部分建造在其中一条公路的地下。

车站主体一侧临河,其余被田地围绕。

如下图所示,该车站是一个标准的地下两层式的车站,
其地下第一层为站厅层,该层主要为公共区、管理行车用房、信号用房、通信、环控电控室、通讯设施用房等;地下第二层是站台层,该层又可简单分为轨行区、设备区、公共区。

其中公共区还设计了三组楼梯和扶梯,提高了地铁客流量的可容性,满足乘客的使用需求。

某地铁车站标准站
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体上,地铁车站设计的原则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实用性、安全性、识别性和经济性。

(1)实用性原则:此部分包含乘客密度与流动速率,换乘选择、进出口楼梯、电梯的高度和宽度设计。

(2)安全性原则:地铁车站建造时,首先要满足整个建筑的结构稳定,布局安全,避免对周围居民和过往人群带来安全影响。

(3)识别性原则:地铁的最大优点就是定时、安全、快速、高效,在运行中,地铁的行驶速度快,站与站之间时间间隔短,因此在设计是要对各区域和位置进行标识,节约乘客的时间,提高使用性能。

(4)经济性原则:地铁每公里的平均造价为6~7亿人民币,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经济性,避免资源利用和资金投入的浪费。

4地铁车站标准站的机体设计
4.1标准站位置选择
地铁车站的位置选择十分重要,需要考虑到该位置的便利性、人流量以及地理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地铁标准站的位置选择是地铁建筑设计的大前提,需要充分考虑到因地制宜,适度开发的原则。

以下简单列举几点考虑因素:(1)以人为本,充分满足基本需求;(2)选择客流量较大的地方,同时满足乘客上下车站方便。

此外,地铁站一方面要能和地铁其他线路进行换乘,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公交车辆换
乘;(3)在发生事故时,能够紧急疏散;(4)车站要根据地铁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进行有效的防灾设计。

(5)车站区域划分合理,结构紧凑,方便管理,防灾、卫生、通风、照明灯条件良好;(6)不影响城市风貌,与周围建筑风格尽量相融合;(7)安装无障碍电梯和盲道,最好能在设计中加入无障碍升降平台来输送轮椅车;(8)满足我国的防空需要。

4.2标准站主体布置
地铁车站主体设计有一个最大原则:车站主体设计要能够合理组织人流,避免发生交叉干扰,保障乘客进出地铁站的便利性。

主体各部分人流通过率相匹配,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保障乘客安全撤离。

标准站的设计要结合地面与地下部分,利用天桥、地下商场、周边的地下过街道,综合开发通行过道,这样既保证客流量,有能满足安全性。

乘客最集中的区域就是车站的公共区,因此公共区的设计尤为重要,既要满足基本需求,还要尽最大可能地使乘客在乘坐地铁时有良好的体验。

该区域需要考虑到:(1)空间上尽可能宽敞、明亮。

依据该地理位置的人流量进行设计,人流量越大,空间也应相应扩大,避免过度拥挤;(2)乘客乘车的主要问题是买票进站问题,如果乘客已经办理交通卡,则可直接进入检票通道,而没有办理交通卡的乘客则需先到购票处购票,再进行检票。

因此,公共区在设计时要合理设置购票区和检票区的大小和距离,避免拥堵,节省乘客进出站时间;(3)在布置站台上,标准车站主要考虑候车乘客和下车乘客。

站台宽度要尽可能大,保证有足够空间方便乘客上下车。

此外,车站设备有大小两端的区分,其中,大头端是管理设备的用房。

设计时要尽量集中管理用房和与其联系比较密切的设施系统,地铁工作人员的办公房间应设置在于站厅层公共区靠近的位置,方便地铁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

同时在要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与地面直接相通,在出现紧急事故时方便消防工作。

4.3标准站附属设计
地铁车站的附属设计要依从以下几个方面:(1)车站出入口要和主要的客流方向一致,尽可能利用周围建筑,节约成本,合理利用空间资源。

如果地铁的出入口包含了过街功能,那么在设计通道宽度和站厅相应位置时,要考虑过街的人流量;(2)若地铁站的出口位于道路两侧,要根据该城市规划部门的相关规定来设计出口和道路红线之间的安全距离;(3)若地铁出入口朝向主干道,设计时需要设置集散场地,其面积要满足客流量需求;(4)在设计活塞风亭、排风亭、进风亭时要满足空调工艺和通风要求,依据地面建筑规划要求或者是地面建筑现状分散地或集中地进行风亭的布局设计;(5)附属设计的位置、形状、色彩等方面也要符合城市环保、景观和规划的要求,切不可天马行空,随意发挥。

结语
本文简单阐述了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时所要依从的几大原则,并在站位选择、主题设计、附属设计三大方面做了具体说明,希望本文可以给相关工作者提供经验和帮助,也希望相关人员继续探索实践,为我国的地铁事业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汪晓江.浅谈地铁车站标准站建筑设计.中国标准化,2017-11-25.
[2]刘超亮.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城市建筑,2014-01-08.
[3]王聪.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与创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 -10-30.
[4]何文静.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实践研究.建材与装饰,2016 -0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