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诊断课件
颈椎病的MRI诊断ppt课件

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颈椎的解剖结构 ,包括椎间盘、脊髓、神经根和韧带 等。
MRI有助于发现早期颈椎病,为患者 提供及时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MRI能够提供颈椎病变的详细信息, 如椎间盘退变、脊髓受压、神经根受 累等,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02
MRI基础知识
MRI原理
MRI设备
01
02
03
04
磁体系统
产生强磁场,通常为圆柱形或 球形。
射频系统
发射射频脉冲并接收回波信号 。
计算机系统
处理信号并重建图像。
梯度系统
产生磁场梯度,用于空间定位 。
MRI图像解读基础
解剖结构
MRI图像能够清晰显示 颈椎的解剖结构,如椎 间盘、脊髓、韧带等。
信号强度
不同组织在MRI图像上 呈现不同的信号强度, 有助于鉴别病变与正常
饮食与药物
患者应在检查前禁食某些食物和药 物,以免影响MRI图像质量。
颈椎MRI检查技术
线圈选择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选择 合适的表面线圈或脊柱线 圈。
扫描序列
进行T1加权像、T2加权像 以及抑脂序列等扫描,以 获取全面的颈椎影像信息 。
扫描参数
调整扫描参数,如层厚、 间距、FOV等,以确保图 像质量和分辨率。
康复方案制定
根据MRI显示的颈椎病变情况,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 案。
康复过程监测
通过MRI检查,可以监测康复治疗过程中颈椎病变的改善情况,及 时调整康复方案。
预后评估
康复治疗后,MRI可以用来评估颈椎病的预后,预测患者未来的病情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组织。
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共6张PPT)

颈⑤椎除病 颈是椎中外、病老变年(如人胸的廓常出见口病综、合多征发、病网之球一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临③床X线表片现显与示影节象段学性所不见稳相定符或合钩者椎,关可节以骨确质诊增。生。
第4页,共6页。
诊断依据
▪ 3.脊髓型:①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 表现。②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 生、椎管狭窄。MRI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③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 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 发性末梢神经炎。
第5页,共6页。
诊断依据
▪ 4.椎动脉型: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 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①曾有猝倒发 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 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 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 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 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 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 底动脉供血不全。⑦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 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⑤颈除椎外 病眼是源中性、、老耳年源人性的眩常晕见。病、多发病之一。 ③⑥除外肌椎萎动缩脉性I段侧(进索入硬颈化6症横、突脊孔髓以肿前瘤的、椎脊动髓脉损段伤)和、椎继动发脉性II粘I段连(出性颈蛛椎网进膜入炎颅、内多以发前性的末椎梢动神脉经段炎)。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颈目椎前病 ,是颈中椎、病老的年最人新的诊常断见标病准、为多:发病之一。 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象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颈椎病完整PPT课件

2024/1/26
13
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得出颈椎病的诊 断。
鉴别诊断
颈椎病需与颈部肌肉劳损、神经根炎、脊髓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 诊误治。
2024/1/26
14
04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方法
2024/1/26
15
药物治疗原理及选用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受压、神经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 。
20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猝倒等症状严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证实为节段性不稳定或椎间盘膨出。
2024/1/26
21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手术禁忌症
2024/1/26
02
03
04
01
02
03
04
颈肩部疼痛
颈椎病患者常有颈肩部疼痛, 可放射至手臂或手指。
头晕、头痛
由于颈椎病变压迫血管或神经 ,可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
上肢麻木、无力
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可导致 上肢麻木、无力等表现。
体征检查
医生可通过观察患者颈部姿势 、活动度,检查上肢肌力、感 觉等,初步判断颈椎病变情况 。
2024/1/26
棘突分叉,第2颈椎棘 突最大。
椎体与椎弓根围成椎孔 ,各椎孔相连成椎管, 内有脊髓通过。
颈椎共7块,体积小、 灵活性大。
2024/1/26
8
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作用
椎间盘
连接相邻两个椎体,保持颈椎稳定性,同时允许颈椎有一定范围的活动。
关节突关节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四)椎动脉型:主要表现为头晕等椎动脉供血不 足的症状,头晕、呕吐、体位 性眩晕、听力障碍、 视物不清等。 (五)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前区痛、出 汗、失眠、 多梦、眼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六)食管型:可出现吞咽困难和异物感等症状。 (七)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表 现。
33
C5.6椎体裂隙征,双斜位显示双侧钩椎关节增生明显
34
(四)椎弓关节(上下关节突)的改变
1、关节间隙变窄 2、关节面不均匀性硬化增厚 3、关节内积气
4、下关节突增生肥大变尖 导致相应棘突根部凹陷硬
化,称“切凹增生症”。形成原因是:颈椎病时韧带
失去了对颈椎的维持作用,上位颈椎下滑后移,下关
节突伸长变尖硬化,刺激棘突根部上缘产生凹陷。 但C6-7上下关节突正常时较长无硬化,需结合临床。
14
钩椎关节:由下位椎体外侧缘中后部向 上突出的钩 突(唇状)及与其相对应的上位椎体的外缘构成; 正位呈“托盘状”,左右对称。
15
8、颈椎的生理曲度: ☆ 颈椎前突,最突点一般位 于C4,
故颈椎病多发生于 C4上下方;
☆ 颈椎的前突距离测量:枢椎齿突后上缘向下至第 七颈椎体后下角划一连线,该线至C1—7椎体后线 的最宽距离,正常为12mm+-5mm。
35
小关节积气,关节面硬化 C3下关节突变尖硬化
36
颈椎病:060915006女66岁C5/6椎间隙狭窄、 C6下关节突变尖、 C3/4、6/7、C7/T1 小关节面硬化。
37
061030019女36岁, C4下关节突变尖; 项韧带钙化;椎间孔正常。
38
切凹增生症
39
切 凹 增 生 征: 伴 小 关 节 面 硬 化
颈椎病的分型及诊断ppt

椎动脉型颈椎病
致病原因,一就是椎动脉 直接受压,二就是交感神 经受刺激导致椎动脉收 缩。临床表现为偏头痛 眩晕、猝倒等,以及 颈椎病得一般症状。
食管型颈椎病
就是一个十分特殊而较简单得类型。 由于椎体前缘骨赘严重压迫食管引起。 表现为吞咽硬质食物时有困难感或进食后
胸骨后烧灼、刺痛。X线平片可见椎体前缘 骨赘。 治疗:手术去除致压因素即有效。
度改变。 2、平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动力位示轻度颈
椎不稳。 3、排除颈部扭伤、肩周炎等其她非椎间盘源
性颈部疼痛。可疑患者应行MRI检查,排除 颈部肿瘤可能。
鉴别诊断
1、颈部扭伤,俗称落枕,多为颈部肌肉痉挛所 致。压痛点不同。
2、肩周炎,表现为肩周压痛,活动受限,颈椎病 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及压痛。
了解颈椎病得自然史,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诊断颈 椎病,决定颈椎病得治疗方式与选择合理得外科干 预。
1、最早得退变就是颈椎间盘得退变,表现为颈部 得疼痛。但并非影像学上提示有颈椎不稳或退变 得颈部疼痛都能诊断颈椎病。
2、慢性病程:临床症状呈反复发作、自然缓解与 逐渐加重得特点。
颈椎病得自然史
1、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得自然发展史。 根性症状常可在无任何干预得情况下自行 缓解。患者发病前常有长时间伏案工作、 电脑操作得情况,而休息后可缓解。极少出 现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
萎缩。 (3)腱反射改变:早期活跃,中后期减退或消失。 2、颈部症状:
髓核突出者,常有明显得颈部疼痛、椎旁肌肉压痛及颈部强直。棘突压 痛、叩击痛较颈型明显,伴颈椎挤压试验阳性。 3、体征:挤压试验阳性。 4、影像学改变:X线片见椎节不稳、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塌陷、椎 间孔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等。MRI可见髓核突出或脱出、骨赘或韧带 肥厚等相应改变。
颈椎病的CT诊断ppt课件

颈椎间盘突出
总结词
颈椎间盘突出是颈椎病常见的病理变化之一,通过CT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突出 的程度和位置。
详细描述
颈椎间盘突出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一种病理变化,常常会导致颈椎 神经根受压,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突出的程度、位 置和形态,对于诊断颈椎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利用X射线束对选定层面进行扫 描,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射线并转换为可见光, 然后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最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和重建 ,形成CT图像。
CT成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能够清晰地显 示骨、软骨、韧带、椎间盘等结构,为颈椎病的诊断 提供重要依据。
。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要点一
CT诊断颈椎病的价值
CT诊断能够清晰地显示颈椎的骨性结构,对于颈椎病的诊 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CT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颈椎的骨 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间隙狭窄等病变,从而对颈椎病 做出准确的诊断。
要点二
CT诊断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
在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CT诊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 CT检查,医生可以了解颈椎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为制定治 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在治疗过程中,CT检查也可以用 于观察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
病例二:颈椎间盘突
总结词
颈椎间盘突出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病理变化 ,通过CT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突出的椎 间盘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
详细描述
颈椎间盘突出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外 力作用或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所引起的椎间 盘突出。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到突出的 椎间盘对脊髓、神经根和血管等周围组织的 压迫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
2024版颈椎病ppt课件完整版

颈椎病ppt课件完整版•颈椎病概述与流行病学•颈椎结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目录颈椎病概述与流行病学01定义及发病原因定义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等。
颈椎骨质增生长期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可刺激颈椎骨质增生,形成骨刺或骨赘,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容易发生破裂和突出。
颈部损伤颈部外伤或长期不良姿势可导致颈椎结构异常,进而引发颈椎病。
发病率年龄分布性别差异地域差异流行病学特点颈椎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有关。
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不同地域和人群的颈椎病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危害与影响颈椎病患者常出现颈肩痛、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颈椎病可导致患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影响工作效率。
颈椎病可并发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增加患者健康风险。
长期受病痛困扰,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并发症风险增加心理健康受损颈椎结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02颈椎骨颈椎关节颈椎韧带颈部肌肉颈椎结构组成01020304包括7个颈椎椎体及其间的椎间盘,是颈椎的主要支撑结构。
包括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负责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等,对颈椎起到保护和固定作用。
包括颈前肌群和颈后肌群,对颈椎的运动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颈椎是头部的重要支撑结构,能够保持头部的平衡和稳定。
支撑头部颈椎内部有脊髓通过,颈椎结构对脊髓起到保护作用。
保护脊髓颈椎具有一定的活动度,能够使头部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谢谢观看
定性。
全身运动
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 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缓解颈椎
疼痛和僵硬感。
04
颈椎病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与康复
总结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主要症状包 括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和放射痛。治疗方法包括保守 治疗和手术治疗,康复过程需注意颈椎保护和功能锻 炼。
详细描述
病例三:混合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
总结词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颈 椎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 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康复过程需注意颈椎保护和 功能锻炼。
详细描述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颈椎 病,如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同时存在。这种类型的 颈椎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如颈椎间盘退 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炎症等因素。治疗方法包括保 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和颈椎牵引等,手术治疗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 术方式。康复过程需注意颈椎保护和功能锻炼,以促进 颈椎功能恢复。
病例二: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手术
总结词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病类型,主要症状包 括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等。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
详细描述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 等原因引起的脊髓受压,导致一系列症状。主要症状包 括四肢无力、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严重时可能导致 瘫痪。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和MRI等 。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植 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术后 需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两期相位差值换算 为信号强度,即得到
血管为高信号、背景 静止组织无信号
脑脊液 电影相 位对比 技术
PC – MR脑脊液测量
心脏收缩期
动脉血流
脑膨胀
脑室系统受压
脑血流量 脑脊液向下流入椎管
心脏舒张期
静脉血流出增多
脑血流量
脑脊液向上流动
• 脊髓型颈椎病脑脊液变化
•
椎间盘膨出
28例
•
椎间盘突出
15例
•
后纵韧带钙化
9例
•
黄韧带增厚
14例
•
小关节增生
13例
•
脊髓变性
17例
•
椎管狭窄
45例
• 椎间盘膨出
颈椎病MRI
• 椎间盘膨出
• 椎间盘突出
• 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MRI
• 椎间盘突出
• 后纵韧带钙化
• 黄韧带增厚
• 椎体后缘 小关节 周围骨质增生
• 脊髓变性
每个研究层面腹侧脑脊液流动区域取 3个2-3mm2的感兴趣区域(ROI)
横轴代表时间;ms
• Watabe
• Analysi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Flow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Using Cine Phase-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surgery 1999年
0-4分 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二便失禁
三、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常规MRI扫描对CSM的临床应用
X线
CT
显示骨质方面有优势
MRI 显示
椎 间 盘
脊 髓
韧 带
颈椎病X线
椎间盘突出CT征像
•
(椎间盘密度低于椎体、高于脊膜囊)
• 膨出---椎间盘均匀地超出椎体。
• 突出---椎间盘突出于椎体后缘呈软组织密度影, 可见钙化,硬膜囊及其外的脂肪受压、变形
上肢运动功能 4分 正常
下筷肢运动功能 4分 走正 常
3分 用匙稍难
2分 用筷较难
1分 用匙进食
0分 不能用
3分 走稍难
2分 扶上下楼
1分
0分
扶平地走 不能行走
感觉功能(上肢、下肢、躯干分别计算)
2分
1分
感觉正 常
轻度感觉障癌
0分 感觉严重障碍
膀胱功能 正常3分 轻度困难2分 排尿严重困难1分 尿失禁0分
•
方中两侧,故此型最常见
左后方突出
颈 椎 病 临 床分 型
• 颈椎间盘退变 + 椎体后缘增生椎间隙变窄 椎间孔变小
钩突和小关节增 生压迫神经根
椎动脉孔周围 骨、钩突增生
椎间盘突出、骨 增生压迫脊髓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脊 髓 型
交感神 经受累
交感神经机 能障碍型
混合型
脊髓型颈椎病JOA评分标准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 侧方型:亦称椎间孔型,突出物可压迫椎间孔
•
处的神经根
• 侧后型:由于纤维环最薄弱的部位在椎间盘后
•
方中线两侧,故此型最常见
椎间盘后中央突出
椎间盘突出分型
• 椎间盘突出
• 中央型:髓核物质通过纤维环后部突出,到达
•
后纵韧带下,此型较常见。
• 侧方型:亦称椎间孔型,突出物可压迫椎间孔
•
处的神经根
• 侧后型:由于纤维环最薄弱的部位在椎间盘后
脊髓型颈椎病JOA临床分级
• 无症状 • • 轻度 • • 中度 • • 重度 •
留 • 严重 •
17分 无脊髓损害的临床症状 13-16分 肢体不灵活,对生活有影响,但尚可胜任一般工作
9-12分 肢体无力或不灵活,或二便有异常,生活可以自理 5-8分 肢体有部分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二便失禁或潴
颈椎病CT
Curved MPR 曲面重建
• 自旋回波序列
颈椎病的MRI检查作用
• •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梯度回波序列
• 扩散加权成像
• 磁化传递技术
临床诊断关键
• 电影相位对比技术 • 类PET技术
椎间盘突出 附件病变 椎管狭窄 脊髓变性 脑脊液循环障 碍
MRI诊断: 形态学变化 功能学评价
• 本组45例CSM 男28例 女17例 年龄29-66岁
一、颈部脊柱相关解剖
颈部脊柱 相关解剖
颈部脊柱 相关解剖
颈部脊柱 相关解剖
颈部脊柱 相关解剖
正 常 颈 椎
C T
正常颈椎CT
颈部 CTA
正常颈椎MRI
腰脊神经MRI PROSET
二、 颈椎病的 病理改变与临床相关知识
颈椎病的定义
椎间盘变性 椎间小关节软骨坏死
原 发:变性 坏死
椎体骨增生 韧带增生肥厚钙化
• MRI脊髓矢状径减少测量与计算
压迫最严重层面脊髓矢径B
脊髓矢状径减少=(A-B) ×100%
A
Ⅰ度
Ⅲ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硬膜囊闭塞,脊髓未受压 脊髓矢状径减少﹤25% 脊髓矢状径减少25-50% 脊髓矢状径减少﹥50%
Ⅱ度 Ⅳ度
脊髓压迫与临床症状关系
脊髓压迫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合计
严重 0 0 1 5
四、颈椎病 椎管狭窄的MRI测量及其意义
颈椎病椎管狭窄
MRI 椎管测量及椎管狭窄
1、颈段椎管测量
• 椎管矢状径小于 10mm为绝对狭窄
• 颈椎椎管横截面积 200mm2以上
•
185mm2为临界值
• 正常侧隐窝矢状径为 5~7mm
•
小于3mm肯定狭窄
2、脊髓矢状径测量
邻近压迫部位形态正常的脊髓矢径A
6
临 床 症 状 严重程 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0
2
8
1
11
2
8
3
1
2
1
0
11
17
11
合计 10 14 13 8
45
MRI 椎管测量可明确椎管狭窄程度,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解压手术后
术前JOA:8分
术后JOA:15分
男,46岁,C5-6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
MRI 椎管测量可明确椎管狭窄程度,评估术后恢复
术前该平面脊髓明显受压脊髓矢径减小
继 发: 增生 骨化
未产生临床症状 • Degeneration of cervical spine
颈神经根 交感神经 椎动动脉 脊髓
压迫症状
cervical spondylosis
颈椎病的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分型
• 椎间盘突出
• 中央型:髓核物质通过纤维环后部突出,到达
•
后纵韧带下,此型较常见。
椎间盘退变
椎管狭窄
椎管横截面积减少
相邻椎体后缘 骨质增生
脊髓及周围的 血管神经受压
脑脊液 压力升高
PC – MR脑脊液测量
C1水平脑脊液 流速的测量
脑脊液流 动波形图
在C1、C3、T1水平蛛网膜下腔分别测量3次 每次测量3个点,取3次平均值
纵轴代表流速;cm/s
Flow Version 3.1 软件
术后压迫解除脊髓矢径恢复
MRI 椎管测量可明确椎管狭窄程度,评估术后恢复
五、 P C-MR 电影相位对比技术
在CSM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个 梯度脉冲
双极 梯度
第二个 梯度脉冲
cine phase-contrast
静止质子 流动质子
自旋反 转进动
相位不同
静止组织自旋距离与正相位期 相等,方向相反,相位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