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笔记资料
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预习笔记

晓得:知道。 卑劣: (品质、言行等)卑鄙恶劣。 无耻: 不顾羞耻;不知羞耻。 毒手: 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屠杀:大批残杀。 悲愤:悲痛愤怒。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恐怖:1.由于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2.使人恐怖的;搞恐怖活动的。 势力: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 毁灭:毁坏消灭;摧毁消灭。 卑鄙: 1.(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2.卑微鄙陋。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赋予:交给;给予。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抉择:挑选;选择。 扶植:扶助培植。 阻碍:1.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2.起阻碍作用的事物。 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干预:过问(别人的事)。 堕落:1.(思想、行为)往坏里变。2.沦落;流落(多见于早期白话)。 膏药:一种中药外用药,用植物油加药熬炼成膏,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用来治疮疖、 消肿痛等。 狡辩:狡猾地强辩。 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不执行。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欺诈蒙骗。 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1.态度和蔼,使人感到亲切,容易接近。2.(文字)通俗易懂。 不修边幅:原指不拘小节。后多用来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边幅:布帛的边缘,喻指人的仪表、衣着等。
3 安塞腰鼓
瞳仁:指瞳孔,因瞳孔中有人像(就是看它的人的像)。 恬静:安静;宁静。 亢奋:极度兴奋。 晦暗:昏暗;暗淡。 束缚:1.捆绑。2.使受到约束限制。 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闭塞:1.堵塞。2.交通不便;偏僻;风气不开。3.消息不灵通。 冗杂:(事务)繁杂。 严峻:1.严厉;严肃。2.严重。 震撼:震动;摇撼。 磅礴:1.(气势)盛大,雄伟。2.(气势)充满。 辐射:1.从中心向各个方 向沿直线伸展出去。2.电磁波或微观粒子流(如电子流、质子流等)从它们的发射体向 各个方向传播的过 程。也可以指电磁波的能量或微观粒子流本身。 渺远:遥远。 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 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知识点总结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知识点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知识点总结第1课藤野先生(一)重点字词1.生字藤野(téng) 发髻(jì) 芦荟(huì) 畸形(jī) 杳无消息(yǎo)不逊(xùn) 诘责(jié) 烂熳(màn) 匿名(nì) 深恶痛疾(wù)瞥见(piē) 解剖(pōu) 绯红(fēi) 油光可鉴(jiàn)2.词语解释抑yì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绯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宛如:好象。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杳: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瞥见:很快地看一下。
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喝采:大声叫好。
决意:拿定主意,。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 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二)重点句子1.从文中找出一个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的句子:(1)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而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
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便是一种讽刺,表现他们外表华美,精神空虚的特点。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这是讽刺的说法,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3)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
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8年级下册语文笔记

8年级下册语文笔记
以下是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笔记:
1. 文言文:本学期学到的文言文包括《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和《北冥有鱼》等。
在学习这些文章时,要重点关注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句式和语气的理解。
2. 现代文:现代文部分涵盖了小说、散文等多种文体。
在学习这些文章时,要注意理解作者的情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主题,以及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 诗歌:本学期学到了很多优秀的诗歌,包括《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以及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在学习诗歌时,要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以及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4. 写作:本学期的写作练习主要包括记叙文和说明文。
在记叙文写作中,要注意情节的安排、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的表现,以及语言的生动和形象。
在说明文写作中,要注意内容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5. 文学常识:本学期学到了很多重要的文学常识,包括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其背景等。
这些知识对于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非常有帮助。
6. 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注重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
同时,还要学习如何分析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
7. 综合性学习: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主要涉及传统文化、自然探索等方面。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我的母亲》课堂笔记

《我的母亲》课堂笔记中文版一、课文内容概要本文深情地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描绘了母亲的性格特点与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
二、重点词汇与短语1.仁慈:指人的性情温和慈善。
2.质问:依据事实问明是非或责问。
3.广漠:广大空旷。
4.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三、课文解读1.母亲的性格特点:宽容、仁慈、温和,善于忍让,从不骂人,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2.母亲对我的教育:从早到晚忙碌,但仍不忘管教我的学习。
当我说错话时,她会责备我;当我挨打时,她会饮泣吞声,但从不骂我一句或说一句重话。
3.母爱的体现:在元宵夜的巡阅中,母亲不顾自己的劳累,始终抱着我,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
四、感悟与思考母爱是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情感。
我们应该珍惜母爱,感恩母亲,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我的母亲》课堂笔记英文版Notes on "My Mother"I. Summary of the Text ContentThis article fondly recalls the mother's education of the narrator, depicting her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ttitude towards life, showing the greatness and depth of motherly love.II. Key Vocabulary and Phrases1.Benevolence: Referring to a person's gentle and charitable nature.2.Question sternly: To inquire about right and wrong based on facts or toreproach.3.Vast and open: Vast and spacious.4.Tossing and turning: Describes someone who cannot sleep due to worries,turning over and over in bed.III.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1.Mother's personality traits: Forgiving, benevolent, gentle, good at tolerance,never scolding, never showing a hint of anger on her face.2.Mother's education towards me: Busy from morning to night, but still findingtime to oversee my studies. When I speak wrongly, she scolds me; when I am beaten, she weeps silently, but never curses me or speaks harshly.3.Manifestation of motherly love: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night's parade,despite her exhaustion, my mother held me the whole time, allowing me to feel the warmth and greatness of motherly love.IV. Reflection and ConsiderationMotherly love is the most selfless and greatest emotion in the world. We should cherish it, be grateful to our mothers, and repay their nurturing kindness with practical actions.。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堂笔记一、第一单元。
1. 作者简介。
2. 字词积累。
-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 行辈(háng):排行和辈分。
- 惮(dàn):怕,畏惧。
- 撺掇(cuān 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 凫水(fú):游泳。
3. 文章结构。
- 开端(1 - 3):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为看社戏作铺垫。
- 发展(4 - 30):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归航偷豆。
- 高潮(31 - 40):看社戏的部分,如月下看戏的描写很精彩。
- 结局(41 - 49):六一公公送豆。
4. 主题思想。
- 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5. 写作特色。
- 景物描写生动: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既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优美,又烘托出“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1. 作者简介。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
2. 字词积累。
- 盏(zhǎn):量词,用于灯。
- 登时(dēng shí):立刻。
- 糜子(méi zi):一种形状像小米的谷物。
3. 诗歌结构。
- 回延安:写诗人阔别十年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的兴奋和喜悦。
- 忆延安:回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
- 话延安:写亲人欢聚一堂,亲切叙旧的热烈场面。
- 赞延安:描绘延安新貌,赞美延安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变化。
- 祝延安:表达诗人对延安的美好祝愿。
4.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诗人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对延安人民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课堂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课堂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二课是《背影》,以下是一些课堂笔记要点:
1. 文章主题:《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朱自清通过回忆父亲送自己上火车并攀爬月台买橘子的场景,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2. 文章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头,交代了家境和父亲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主体,描述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结尾,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3. 重点词语和句子:
词语:交卸、奔丧、狼藉、簌簌、典质、惨淡、赋闲、颓唐、触目伤怀。
句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感伤。
4. 人物形象:文章通过描述父亲的行动和外貌,塑造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情的父亲形象。
父亲的形象在儿子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反映出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5. 语言特色: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优美、质朴,表达真挚、自然。
他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父亲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6. 思想感情: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感伤。
这种感情是真诚而深沉的,让人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以上是一些关于《背影》的课堂笔记要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笔记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笔记知识点总结作文- 深入分析题目:仔细理解题目,把握主题和要求。
- 确定文体:选择合适的文体,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 构思大纲:明确文段结构,确定要点和主题句。
- 基本要素:引言、承题、论题、例子、结论等。
- 语言表达:注意语法、词汇、句式多样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阅读理解- 猜词义:根据文章上下文推断生字词的意思。
- 主旨大意:概括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 细节理解:理解文章中的具体细节信息。
-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的暗示和提示进行推理判断。
- 语言技巧:注意修辞手法、修辞语言的运用。
古诗文阅读- 文学常识:了解诗文的背景、作者等情况。
- 鉴赏技巧:掌握古诗文的表达特点和修辞手法。
- 诗意把握:理解古诗的意境、情感和主题。
- 默写重点:通过多次默写来记忆诗句。
语法知识- 词性概念: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本概念。
- 句子成分:了解主、谓、宾等句子成分的划分。
- 句法结构:掌握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句法结构。
- 语法错误:熟悉常见的语法错误,如主谓一致、时态错误等。
古代诗词背诵- 书写规范:认真书写诗词,注意字形和结构。
- 读音准确:仔细研究和模仿老师的发音。
- 逐句解读:理解每句诗词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 情感表达:通过朗诵表达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研究方法阅读方法- 主动阅读法:有意识地提问自己,注重理解和思考。
- 主动阅读法:有意识地提问自己,注重理解和思考。
- 主动阅读法:有意识地提问自己,注重理解和思考。
- 刻意阅读法: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专门的阅读训练。
- 刻意阅读法: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专门的阅读训练。
- 刻意阅读法: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专门的阅读训练。
- 归纳总结法:根据阅读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 归纳总结法:根据阅读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 归纳总结法:根据阅读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
写作方法- 积累素材:积累生活、阅读和观察中的素材。
- 积累素材:积累生活、阅读和观察中的素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嘿,你要是八年级的学生,或者家里有八年级的娃,那我这篇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笔记的分享,你可一定得好好看看。
这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你打开语文学习的宝藏大门呢!咱先来说说这课本里的文言文部分。
文言文啊,就像是一位穿着古老长袍的智者,神秘又充满智慧。
像,那里面描写的桃花源简直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你看,这么几句话,就把一个宁静美好的地方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我记得我和同桌讨论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就特别向往那个地方,还说要是能住在那儿就好了,远离城市的喧嚣。
我就笑他,说你这是想当古人了呀。
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把这些句子的意思理解透,然后像背诗一样把它们记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像是穿越到古代,能跟那些古人对话似的。
再看看现代文部分,这里面的文章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人性。
就拿来说,闻一多先生的那种愤怒和激昂,透过文字都能把我们点燃。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一句话,简直就是怒吼啊,充满了力量。
我在课堂上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心都跟着沸腾起来了。
老师也特别激动,他说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能把情感像火山喷发一样表达出来。
同学们都在下面点头,那场面,就像一群小战士被鼓舞了士气一样。
还有那诗词部分,诗词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读的时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感觉那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就像涓涓细流,慢慢地流淌在心里。
我和朋友们一起读诗的时候,还会互相打趣,说谁要是能像诗里写的那样遇到自己的意中人就好了。
大家都嘻嘻哈哈的,但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把诗给记住了。
这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啊。
有文言文的深沉,现代文的现实,诗词的优美。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像是在一场盛大的文学宴会上,品尝着各种不同口味的美食。
要是不把这些笔记好好做起来,那可就像到了宝库里却空手而归一样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笔记资料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藤野先生本文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第二部分:在仙台第三部分:离开仙台后添改讲义——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教学认真关心实习——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了解裹脚——求实精神能以公正心来对待弱国学生,而且给以极大的惯性和帮助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
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竟:饱含了对先生的歉意和自责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辛,怒其不争日暮里:勾起了鲁迅家国之愁思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所以……当然……:用来强调,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
刺耳:“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虽然……:倒装转折复句,强调了藤野先生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伟大。
注释:1选自《朝花夕拾》 2烂熳(man):即烂漫 3富士山:日本第一高峰,日本人奉为“圣山” 4油光可鉴: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5兼以:加以 6斗乱:飞腾杂乱。
斗通“抖” 7芦荟(hui) 8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9模糊:指马虎、不讲究 10落第:考试不及格 11《新约》:基督教圣经《新约全书》的简称,记载耶稣和他的门徒的言行 12托尔斯泰: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著名作家。
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3不逊(xun):无礼。
逊,谦逊 14匿(ni)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匿,隐藏 14犹言:如同说 15诘(jie)责:质问并责备 16托辞:借口(鲁迅弃医从文的一段话选自《呐喊》自序) 18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19适值:正好遇到美其名曰:给他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第二课我的母亲胡适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青少年时期,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赞美了母亲优秀的品格。
本文分层:一、(1-4)我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二、(5-12)母亲对我的管教三、(13)母亲对我的影响第二部分:○1对我学习上的督促○2严厉的管教的方法○3犯错的严厉惩罚○4用舌头舔“我”的病眼○5除夕打发债主○6与嫂子们的相处,及如何处理她们的矛盾○7母亲受到人格侮辱的反应前三段内容并非闲笔,既为下文写母亲做了铺垫,又于文末相呼应。
母亲为人:仁慈温和,严父慈母,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很有刚气教子:严格“与嫂子们的相处”:写了母亲的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仅写了言传,更写了身教。
如果……如果……如果……:用假设表现自己已经具备的美德,表现了他不溢美,不自夸的品质,也符合自传的语言特点。
不能不:双重否定来肯定“打了一点底子”,既表明态度,又不是很绝对。
注释:1选自《胡适自传》。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原名胡洪骍,安徽绩溪人,学者。
著有《尝试集》《胡适文存》 2文绉绉(zho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3翳(yi)凡:总共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
动词主谓句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做谓语形容词谓语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做谓语名词谓语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做谓语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做谓语非主谓句是由单个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动词非主谓句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构成形容词性非主谓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构成名词非主谓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第三课我的第一本书牛汉(七月诗派)爸爸对我的关心,同学之间的友谊人生道路上的第一课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上学的乐趣快乐和梦幻:1跟小动物在一起(人和狗之间的默契和情趣)2跟父亲相处(父子之情)3同学朋友之情父亲摸摸我头上的“马鬃”: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听到儿子取得好成绩的欣慰父亲深深叹着气:一方面对儿子的做法表示赞同,也为乔元贞家的贫困表示同情人不能忘本:双关,字面意思指书本,更是指人生成长过程中最有价值、最基础最初的东西。
人物:“我”、父亲、祖母、乔元贞、冯百成、“狗”作者写“第一本书”的态度:崇敬,珍爱父亲:知书识理,关心孩子的学业,温和善良,理解孩子,乐于助人,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注解:1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第四课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本文结构:一(1-5)托翁的外貌特征(比喻和夸张联用,使得画面气韵生动,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多用抑笔)二(6-9)托翁非同寻常的眼睛(高度赞美)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段落大意:1须发特征 2脸部轮廓结构 3面容表情4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5拜访者对他的外貌表示失望6犀利的目光 7富有感情 8眼睛的威力9缺少幸福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利深刻,有深刻的洞察力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夸张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观察力眼皮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的追寻其猎物来:表现托尔斯泰用眼睛观察社会、人生、时代,并揭示其本质。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他们的主人事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指戳要害,真好刺中了他的心窝: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勇于自我解剖,自我批判。
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因为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黑暗、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痛苦的原因,尽自己的毕生努力去改变,但事与愿违,医生处于痛苦之中。
介绍眼睛:精细深刻进步思想广阔高远腐朽思想比喻:眼睛(本体)喻体:珠宝、探照灯、猎鹰、晶体、匕首、猎人目光(本体)喻体:刚刀、手术刀、X射线、枪弹、金刚刀、黑豹、磁铁注解:1节选自《三作家》 2髭(zi) 3髯(ran) 4鬈(quan) 5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6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白夜》《罪与罚》《白痴》《卡拉玛佐夫兄弟》等 7器宇:气概,风度 8禁锢(gu):束缚,限制 9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10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11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12颔(han)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13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14锃(zeng) 15广袤(mao)无垠:广阔无边。
绺(liu)第五课再塑生命海伦·凯勒分段:一、(1-13)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二、(14-21)莎莉文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三、(22-39)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个抽象事物本文表现了作者对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又愉快的生活经历。
安妮·莎莉文老师:爱海伦,有责任心,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做到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开启了海伦思维、情感、智慧,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海伦:有毅力,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好学聪明,悟性极高,情感丰富再塑生命: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2让“我”回到了自然,理解自然3教“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他很高兴得想吻我:1以真情回报海伦的送花举动2借此机会让海伦感悟、理解什么是“爱”,唤醒海伦的爱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生动形象地比喻,艺术性地解释了爱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不仅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而且将爱的含义跟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注解:1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他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
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求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美国:马克·吐温)2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一百多首十四行诗。
第二单元散文诗:作家:高尔基,泰戈尔,郑振铎,屠格涅夫特点:象征手法(托义于物)短小精悍(篇幅)抒情性强第六课雪鲁迅散文诗青春的消息,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江南的雪(1-3):滋润美艳冬花杂草柔美雪罗汉的洁白明艳美丽且富有生机和活力蜜蜂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孤独的雪北国的雪(4-6):壮美随旋风蓬勃奋飞死掉的雨在日光中旋转升腾雨的精魂江南的雪:一方面作者惋惜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另一方面暗示如江南的雪的美好事物经不起环境外了的打击,不能过于眷恋。
北国的雪:用了一连串动词,展现出北国的雪的奋斗和向上,决不妥协的个性,以及铺天盖地、横扫千军的气势。
北国的雪的环境:“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象征了当时极度黑暗和严酷的社会现实。
向上:指人身上向上的精神但是: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提示全文重点,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相较于优柔的江南的雪,作者更赞颂壮美的北国的雪。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摒弃柔弱的部分,剩下坚强的部分,凝成雨的内核。
注解:1选自《野草》鲁迅诗:天地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第七课雷电颂郭沫若作品《女神》白话诗《屈原》《高渐离》《棠棣之花》历史剧本文运用多种修辞,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分段1(1-8)诗人呼唤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2(9-13)借指斥神鬼木偶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拟人、夸张、反复、比喻、排比、呼告呼告:在叙述描写所涉及的人或物时,采用直接对话呼唤的方式象征: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思想、精神1风雷电:象征变革社会现实的力量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了国家和人民3有形的及无形的剑:屈原的佩剑(陆离),斗争的精神,坚定的信念4土偶木梗的群像:无德无能,昏庸腐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5小岛:象征一个理想的社会本文的艺术特色1运用了象征手法2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3想象瑰丽奇特,富有浪漫主义光辉哭,苦有什么用?……:揭示了统治者的外强中干的怯懦本质鼓动吧,风!……毁灭呀!:表现了屈原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的邪恶力量的顽强的斗争精神,体现它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的浩然正气。
呼唤风雷电:表达了摧毁黑暗社会的强烈希望,对光明未来的强烈追求。
抒情方式分为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注释:1节选自《屈原》第八课短文两篇巴金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追求和向往,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黑暗、寒冷、死亡,要使民族得到解放巴金,现、当著名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