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输液反应(基础护理课件)

静脉输液—输液反应(基础护理课件)

(三)静脉炎
▪ 护理 - 停止该部位静脉输液,患肢抬高、制动 - 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 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 中药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每日2次 - 土豆片外敷、鲜芦荟汁外敷 - 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八、常见的输液反应及防护
▪ 临床表现 - 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 - 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患者有濒死感 - 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 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四)空气栓塞
预防 - 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换瓶或拔针 - 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必须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 加压输液时,应专人守护
静脉反应(最常见)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静脉炎 空气栓塞 液体外渗
(一)发热反应
▪ 原因 - 输入致热物质引起:溶液、输液器、输液操作
▪ 临床表现 -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 - 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重者 可达41℃,伴有头痛、脉速、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八、常见的输液反应及防护
发热反应(最常见)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静脉炎 空气栓塞 液体外渗
(三)静脉炎
▪原因
- 化学性静脉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 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留置管或留置时间过长,引起局 部血管壁化学性炎症发生
- 感染性静脉炎: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 局部静脉感染
(四)空气栓塞
▪ 护理
- 发生空气栓塞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 应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并保持其头低足高卧位
- 高流量氧气吸入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PPT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PPT

三 静脉炎(phlebitis)
原因
临床表现
因长期输注 高浓度、刺激性 较强的药液,或静脉 内放置刺激性大的 留置管或放置时间 过长,导致局部血管 壁发生化学性炎症 反应;亦可因输液 过程中未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 静脉感染。
沿静脉走向出现 条索状红线,局部组 织表现红、肿、热、 痛,有时伴有畏寒、 发热等全身症状。
• 护理
预防
d
Documents “ 三严” 1 严格检查药液质量 2 严格无菌操作
3 严格保管查对
处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2)对症处理 寒战者给以保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
(3)必要时遵医嘱给以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二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circulatory overload reaction)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也称急性肺水肿。
1.原因
(1)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 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2.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
气促、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 口鼻涌出,听诊两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 齐。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
Common transfusion reaction and its nursing
普外科
LOGO
Table of Contents
1. 发热反应 2.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一 发热反应 (fever reaction)
原因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常见于输液器灭 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 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等.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病 人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恢复正常体温;严重病人寒战 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PPT课件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PPT课件

编辑版ppt
3
• 护理
预防
d Documents
“ 三严” 1 严格检查药液质量 2 严格无菌操作 3 严格保管查对
处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2)对症处理 寒战者给以保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
(3)必要时遵医嘱给以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
Common transfusion reaction aable of Contents
1. 发热反应
2.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编辑版ppt
2
一 发热反应 (fever reaction)
原因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常见于输液器灭 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 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等.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病 人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恢复正常体温;严重病人寒战 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编辑版ppt
7
护理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
稀释后再使用,同时减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 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静脉内置管时,应该选择刺 激性或刺激性小的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久。
(1)停止在局部输液,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并用50%硫

酸镁溶液行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2)超短波理疗 ,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医学ppt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医学ppt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2、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 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 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 肺心病的改变。
3、护理
⑴ 预防:
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 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应安排专人在旁守护。
位进针
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据 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
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
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直的 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伤血管, 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
药物外渗的预防
➢ 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
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 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三、静脉炎 四、空气栓塞 五、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清洁 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 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 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致。 2、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 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 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 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 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药物外渗的处理
✓ 化疗药物外渗 立即停止滴入 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加以稀释 局部冷敷,以防止局
部肿痛、肿胀、坏死。
药物外渗的处理
✓ 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碘伏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心肺功能损伤的护理
总结词
严密监测、吸氧、强心利尿、保持呼 吸道通畅
详细描述
对于心肺功能损伤的患者,应严密监 测生命体征,给予吸氧。同时,根据 病情需要,给予强心利尿药物。若患 者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应立即 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空气栓塞的护理
总结词
立即停止输液、左侧卧位、高流量氧气 吸入、心电监护
小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 对药物的反应较为敏感,需要 谨慎选择药物和使用剂量。
小儿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哭闹和 乱动,需要固定好针头并安抚 患儿情绪。
孕妇的输液护理
孕妇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暖 和舒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
孕妇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 胎心和胎动情况,以及自身有无
不适症状。
孕妇在输液过程中需要谨慎选择 药物和使用剂量,避免对胎儿造
02 输液反应的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01
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急性心衰 、肺水肿等严重后果,因此应严 格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过快输入 。
02
对于老年人和心肺功能不全的患 者,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并根 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为避免因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的输液反 应,应对所用药品进行严格检查,确 保药品质量合格。
04 特殊人群的输液护理
老年人的输液护理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容易出现渗漏和静脉炎,需要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
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减慢,对药物的吸收和排泄也较慢,需要调整输液速度和药物剂 量。
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血压等反应,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小儿的输液护理
小儿的血管较细,需要选择较 小的针头和细小的血管进行穿 刺。
药品的储存条件也应符合要求,避免 因储存不当造成药品变质或污染。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ppt课件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ppt课件
6、 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对初次做药物过敏试验呈(-)性者 所静脉输入的药物应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对新产品及患者未用过的药物注意观察 其用药反应。
17
输液反应发生:输液开始数秒钟, 输液过程中的任何时间内,
迟发反应。 多由药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操作过程中造成 污染、药物配伍使用不当以及患者体制差异等 原因造成。
⑥大量输液。
7
输液反应的因素
2、致敏物质:
高敏性体质病人输注含异性蛋白 的液体如右旋糖酐、水解蛋白、复合 氨基酸、血浆等, 或
配伍青霉素类、普鲁卡因、细胞色 素C、磺胺药等易致过敏药时,可能引 起过敏反应。
8
输液反应的因素
3、不溶性微粒: 包括橡胶微粒、涤纶薄片、薄屑、
色点、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 纤维、联合用药配伍不当所产生的化 学微粒等,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的患者所用药 物更应谨慎。
15
预防
2 、注射室的环境要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 术操作。
3 、对药前认真检查药品的外观情况。
4、严格核对注射用药的剂量、方法、滴注速 度。
对易发生药物反应的药物必要时由临床药师根
据药动学参数进行计算和调整。
16
预防
5、 注意输液瓶之间的配伍禁忌,调 整好输液瓶的顺序。
21
22
在输液过程中要严格 无菌操作,尽量减少药物 配伍的种类和数量,加药 后若出现颜色、澄明度改 变或出现浑浊、结晶等, 应立即停用。
23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的主要途径,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时刻重视 静脉输液操作的每一个环节,特 别是新药的不断增加,一些药物 的不良反应难以确定。输液中所 加的药物,以中成药制剂和抗生 素制剂发生输液反应最为多见。

输液反应与护理

输液反应与护理

输液反应与护理输液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液体药物或生理盐水的治疗方法。

输液反应是指患者在接受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涉及过敏、感染、机械性损伤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输液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1. 过敏反应:-症状: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面部水肿等。

-护理措施: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对于轻微过敏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对于严重过敏,可能需要紧急处理,如使用肾上腺素。

2. 感染:-症状:发热、寒战、局部红肿、疼痛等。

-护理措施:保持输液设备清洁,按规范操作。

对于感染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3. 静脉炎:-症状:静脉部位红、肿、热、疼痛。

-护理措施:注意静脉穿刺卫生,避免血管壁损伤。

定期检查输液部位,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 机械性损伤:-症状:漏液、淤血、血肿等。

-护理措施:定期检查输液器、输液管、静脉针等设备,确保其正常。

注意避免患者活动过度,导致输液部位机械性损伤。

5. 溶质浓度不适当:-症状:血压升高或降低、头痛、恶心、呕吐等。

-护理措施:根据医嘱准确配置输液,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

定期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确保输液过程中监测患者病情。

6. 药物反应:-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过敏等。

-护理措施:注射药物时,按照规范操作。

注意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同时提醒患者有关症状的自我感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医生协作,确保患者安全。

常见输液反应及救治课件

常见输液反应及救治课件

药物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输液反应的常见症状
发热、寒战、头痛、 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等 胃肠道症状
皮疹、瘙痒等皮肤症 状
呼吸困难、胸闷、心 悸等心血管症状
血压下降、休克等循 环系统症状
意识模糊、抽搐、昏 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Part Two
常见输液反应及救治
发热反应
症状: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心跳加快 原因:药物过敏、细菌感染、输液速度过快 处理方法:停止输液,使用抗过敏药物,必要时进行物理降温 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药物过敏,控制输液速度
输液反应概述
输液反应的定义
输液反应是指在输 液过程中出现的不 良反应
包括过敏反应、发 热反应、血管反应 等
严重时可能导致休 克、呼吸困难等
及时发现和治疗是 关键
输液反应的分类
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静脉炎:如静脉疼痛、红肿等
发热反应:如体温升高、寒战等
空气栓塞:如呼吸困难、胸痛等
循环负荷过重:如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等
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Part Six 特殊情况下的输液反应
及救治
高热患者的输液反应及救治
症状:发热、 寒战、头痛、 恶心、呕吐等
原因:输液速 度过快、输液 量过大、输液
记录输液情况: 详细记录患者 的输液情况, 包括输液时间、 输液量、输液 速度、输液反
应等
Part Five
输液反应的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 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等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精神状况等 观察患者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静脉炎(phlebitis)
原因 临床表现
因长期输注 高浓度、刺激性 较强的药液,或静脉 内放置刺激性大的 沿静脉走向出现 条索状红线,局部组 织表现红、肿、热、
留置管或放置时间
过长,导致局部血管 壁发生化学性炎症 反应;亦可因输液 过程中未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 静脉感染。
痛,有时伴有畏寒、
发热等全身症状。
护理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
稀释后再使用,同时减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 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静脉内置管时,应该选择刺 激性或刺激性小的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久。 (1)停止在局部输液,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并用50%硫 酸镁溶液行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处 (2)超短波理疗 ,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理 (3)中药治疗 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 每日2次,可起到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4)如果合并感染 ,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
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
的“水泡声”心电图呈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管内空气。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连续输液时应及时 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输
液完毕及时拔针。
(3)加压输液,输血时应专人守护。
处理
(1)发生空气栓塞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卧 位,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低位,利于气泡漂移至右心室尖部,从而 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较大的气泡碎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 脉内,逐渐被吸收。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机体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3)有条件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4)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Company
Logo

空气栓塞(air embolism)
1.原因
(1)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或输液管连接不紧密漏气。 连续输液过程中更换溶液瓶不及时或输液完毕未及时拔针。 (2)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 针,导致空气进入静脉发生空气栓塞。
2.临床表现 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
Company
Logo
THANK
YOU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
Common transfusion reaction and its nursing
刘芳 大理学院
LOGO
Table of Contents
1. 发热反应
2.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一 发热反应 (fever reaction)
原因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常见于输液器灭 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 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等.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病 人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恢复正常体温;严重病人寒战 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二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circulatory overload reaction)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也称急性肺水肿。
1.原因
(1)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 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2.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 气促、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 口鼻涌出,听诊两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 齐。
3 护理
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
良的病人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
处理: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紧急处理。 (2)病情允许可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 轻心脏负担。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升/分,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减少从而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平喘、强心和利尿剂、以舒张周围 血管,加速体液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给四肢加压,要求 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流仍畅通。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上的止 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 护理
预防
d Documents
“ 三严” 1 严格检查药液质量 2 严格无菌操作 3 严格保管查对
处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2)对症处理 寒战者给以保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
(3)必要时遵医嘱给以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