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的种类

运动处方的种类

随着康复体育的不断发展及运动处方应用范围的扩大,运动处方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常见的分类有:

(一)按锻炼的对象和作用分

1、治疗性运动处方以治疗疾病、提高康复效果为主要目的。

2、预防性运动处方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主要目的。

3、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以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健美为主要目的。

(二)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

1、心血管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2、运动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3、神经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4、呼吸系统康复的运动处方

各年龄段的运动处方

一、什么是运动处方? 教练员或医生依据健身运动参加者或体疗病人的年龄、性别、心肺和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史及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医生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宜的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强度的方法,称为运动处方。(包括健康处方、健美处方、长寿处方、康复处方)1、运动处方的分类:治疗性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两大类。 治疗性运动处方是用于某些疾病或创伤的治疗和康复的,它使体育医疗更加定量化。 预防性运动处方是以中老年健康者为对象,用于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或推迟衰老的进程。 2、运动处方所包括的内容:运动的种类:如处方中规定的太极拳、慢跑、呼吸体操等;运动中应达到和不超过规定的运动强度(最适宜的运动强度是120次/分,如慢性气管炎患者不得超过此强度;每次运动

的持续时间应在20——25分钟;每周运动的次数:一般每天一次或隔一天一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练的舒服为宜。 二、怎样制订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科学性体现在把运动医学、生理学、中医学等有关理论知识,融合在体育运动中,把古代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与体育运动进一步的结合。有运动处方的指导,尽量避免锻炼而出现的意外,使老弱病残都能消除思想顾虑,放心地进行体育锻炼,获得健康,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欢乐和愉快。运动处方和医学处方一样,要对症下药,对不同的疾病或创伤都要有针对性所以处方各异。如开心脏病患者的处方,首先要询问病历;健康检查运动机能测试;根据最高心率算出运动时允许最高心率:运动时允许最高=(最高心率-安静时心率)X 0.8。此心率在运动中不得超越,否则不安全。最重要的是在运动中根据自己的感觉练的舒服为宜。开一次运动处方一般有效期为3——5个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可延长或缩短时间。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复习资料 else 1、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体育锻炼者的健康和体力状况,根据其运动目的而制订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 2、根据运动处方分类: 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治疗性运动处方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3、根据运动处方锻炼作用分类: 全身耐力运动处方力量运动处方柔韧性运动处方 4、运动处方的实施原则 1)全面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2)确定运动处方的目的 3)进行相应的运动功能评定 4)制定运动处方 5)指导处方对象如何执行运动处方 6)监督运动处方的执行情况 7)定期调整运动处方 5、处方的主要内容: 锻炼目标;锻炼内容;运动量;注意事项 锻炼内容:有氧耐力运动项目柔韧性练习力量练习 运动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重复次数运动频率 6、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7、体适能内容: 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 8、我国目前评价健康体适能的标准 1)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2)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3)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4)其他 9、身体成分测定与评价 1)体脂百分比计算 体脂百分比=(4.57÷D-4.142)×100% 2)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体重)/身高2(m2) 3)肥胖程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00% 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在±10%以内为正常 算法:标准体重=身高×身高(m)×22 超重计算公式:超重%=[(实体-理体)/(理体-实体)]×100% 10、耐力锻炼常用的手段方法 ①有氧运动特点: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 周期性运动;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②球类游戏

运动处方

名词解释: ①运动处方:是以获得个人期望的体力为目标,并以适应其体力现 状所决定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 ②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区域在神经支配下收缩产生的一种综合力 量。 ③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 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④超量恢复: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的一段 时间内不仅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超过原来的水平。 ⑤循环训练:是指采用一组持续运动,内容包括6~12种项目,运动 项目间无间歇,共进行3组以上。 1、运动处方的分类 1)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2)全民健身预防保健 3)临床治疗康复 ○1全身运动:有氧运动、间歇运动、无氧运动 ○2局部肌肉运动:动力性运动 静力性运动 ○3循环训练○4体育活动○5康复活动 2、肥胖形成的生物机制及肥胖的评定标准、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肥胖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1)生理学机制 2)遗传 3)生理因素 4)调定点 5)代谢因素 6)环境和行为因素等。 肥胖的评定标准: 1)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健康标准为18.5~24 (kg/m2),超出24为超重或肥胖。 2)腰臀围比值(WHR):男子健康标准:0.75~0.85,超过0.85为肥 胖;女子健康标准:0.7~0.8,超过0.8为肥胖。 3)皮下脂肪厚度法:男性体脂>25%体重,女性体脂>30%体重,可诊 断为肥胖。 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1)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2)降低食欲 3)増加基础代谢 4)抑制脂肪生成。 3、健身运动处方对心脏泵血功能、骨骼肌机能提高的作用 1)健身运动可以增大心脏的重量、容积 2)科学的体育运动能改善心脏机能,每博输出量增加,安静时或最 大运动时的心率减少

运动处方简介

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进度及注意事项等。 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 耐生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报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结合的训练方法)等。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二、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绳索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1.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50%~70%VO2max的运动是有危险的。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概念 "处方"在医学上指的是医师给端正人开的药方,不同的病或同一种病而程度不同当然不能使用同一处方。同样,要科学地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或治疗疾病,也必须"对症下药"。所谓运动处方即医师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或健身运动参加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 运动处方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 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预防疾病,特别是"文明病";其二是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提高身体机能 可以指导锻炼,使肌肉力量、耐力、爆发力、身体的灵敏性、技巧性、平衡性、柔韧性等素质和运动能力加强。 (三)治疗疾病 把运动当作康复疗法的一种手段,严格地按处方进行,可以大大提高运动中的安全感,尽可能少地出现意外危险。 运动处方的种类 1、运动处方的种类 运动处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2、治疗性运动处方 用于某些疾病或处伤的治疗和康复,它使医疗体育更加定量化、个别对待化。例如,某人中等肥胖,体重超标10公斤,他需每天爬山1小时,约16周的时间体重可以降到标准范围,这就是治疗性运动处方。 3、预防性运动处方 主要用于健身防病。如人过中年,身体就开始衰退,像动脉硬化就慢慢开始了。为了预防动脉硬化,运动处方规定了中等强度的耐力跑,使脂肪和胆固醇等物质不易沉积,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这就是预防性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内容 (一)运动项目 根据体育运动参加者的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例如,为了健身或改善心脏功能和代谢,或者为了预防文明病、老年病,宜选择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为了增强肌肉,宜选择力量性项目;为了松驰精神,预防高血压和神经衰弱,可选择太极拳、保健按摩、散步和放松体操等。 (二)运动强度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可用最大吸氧量、心率、功率、速度(米/秒)等表示。由于运动强度对锻炼者的机体影响最大,因此,它的安排恰恰相反当与否是影响运动处方效果的关键。 (三)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系指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即达到处方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运动时间的长短,要根据个人资料、医学检查、运动频度的大小而定。

运动处方知识讲解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概念 "处方"在医学上指的是医师给端正人开的药方,不同的病或同一种病而程度不同当然不能使用同一处方。同样,要科学地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或治疗疾病,也必须"对症下药"。所谓运动处方即医师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或健身运动参加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 运动处方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 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预防疾病,特别是"文明病";其二是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提高身体机能 可以指导锻炼,使肌肉力量、耐力、爆发力、身体的灵敏性、技巧性、平衡性、柔韧性等素质和运动能力加强。 (三)治疗疾病 把运动当作康复疗法的一种手段,严格地按处方进行,可以大大提高运动中的安全感,尽可能少地出现意外危险。 运动处方的种类

1、运动处方的种类 运动处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2、治疗性运动处方 用于某些疾病或处伤的治疗和康复,它使医疗体育更加定量化、个别对待化。例如,某人中等肥胖,体重超标10公斤,他需每天爬山1小时,约16周的时间体重可以降到标准范围,这就是治疗性运动处方。 3、预防性运动处方 主要用于健身防病。如人过中年,身体就开始衰退,像动脉硬化就慢慢开始了。为了预防动脉硬化,运动处方规定了中等强度的耐力跑,使脂肪和胆固醇等物质不易沉积,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这就是预防性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内容 (一)运动项目 根据体育运动参加者的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例如,为了健身或改善心脏功能和代谢,或者为了预防文明病、老年病,宜选择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为了增强肌肉,宜选择力量性项目;为了松驰精神,预防高血压和神经衰弱,可选择太极拳、保健按摩、散步和放松体操等。 (二)运动强度

各种人群运动处方

青少年长高的运动处方 运动目的:长高 运动种类:慢跑,单杠悬垂,纵跳、摸高(树枝,篮球板,天花板等),抻拉躯干, 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范围:120~140次/min 用力级别:40%~60% 代谢强调:中~大 运动时间:①慢跑:18~20min ②单杠悬垂:尽量放松身体,两组不带负荷(每组20s)。一组带5~10kg负荷(中午系在腿上) ③纵跳、摸高:双腿跳、单腿跳各两组,每组10次,组间间歇5-8s,换退时间间歇4-5s。要全力起跳,尽量挑得高些。 ④抻拉躯干:请同伴帮助,一人抓住双手,一人抓住双脚,两人同时向相反方向轻轻拉伸你的躯干,连续2-3次,每次15-20s 运动频率:早晚各一次 有多余时间和条件,还应经常游泳、打篮球等 注意事项:①按时就寝睡眠充足 ②完善营养,要有足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③忌烟酒 ④充足日照,促进钙、磷的吸收 ⑤训练需循序渐进,并不可操之过急 ⑥运动时注意着装 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 运动目的:健身祛病、防病了、抗衰、延年益寿 运动种类:步行、健身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跳健身舞、打网球、门球、高尔夫球、练气功、太极拳、太极剑 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范围170-年龄;例如您的年龄是60岁,你的运动心率需要控制在170-60=110次/min 运动时间:不少于30min 运动频率:每周3-5次 注意事项:①健康检查,确定身体能够负担每次的运动

②缓慢进行,从低而适应的水平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③掌握自己的运动限度,如果运动后感到特别疲劳,睡眠不安或持续肌肉酸痛,即表明运动过量 ④有规律第锻炼,要达到健身效果的高峰,需要数周乃至数月,若是1-2周不活动,便会导致健康水平下降,故应努力坚持每周至少三次锻炼,但应注意患病或身体不适期间停止锻炼,即使是轻微的感冒也要停止锻炼 ⑤做好准备活动,年龄越大,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就越重要。10min左右适宜的准备活动可保护心脏、肌肉和关节,以避免运动损伤 ⑥运动后调整:不要突然停止运动,跑步运动之后,至少在慢走2min;负荷练习后要休息5min,然后洗个温水澡 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 (仅供参考,详细处方需要更多前期数据) 运动目的: 简单的来说:改善高血压 具体说:①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改善机体主要系统的神经调节功能 ②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③降低血粘度和血液循环的代偿机能,改善微循环,增强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和组织内的营养过程 ④发展机体和血液循环的代偿机能,改善和恢复患者一般状况 ⑤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抑制身心紧张,消除焦虑状态 运动种类:①快走与慢跑,速度为120步/min(约7km/h、2m/s) ②缓慢上下自家楼梯或蹬功率自行车 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范围:120次/min或者最大体力的50% 运动时间:每次60min 运动频率:每周三次,持续20周 注意事项:①高血压病人运动时间带应该避免在清晨和晚间 ②药物治疗和合理的运动相结合,锻炼不能代替药物 ③控制体重改变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糖 ④生活规律 ⑤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 ⑥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防止运动损伤 轻度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运动目的: 简单的来说:改善冠心病 具体说:恢复体力、减少复发;提高心脏功能,增加对体力负荷的耐受量;控制体重、降低过高的血压,从而控制冠心病的危险

各种人群运动处方

各种人群运动处方 青少年长高的运动处方包括慢跑、单杠悬垂、纵跳、摸高、抻拉躯干等运动,运动强度控制在40%~60%,运动时间为慢 跑18~20分钟,单杠悬垂两组不带负荷,一组带5~10kg负荷,纵跳、摸高双腿跳、单腿跳各两组,每组10次,组间间歇5- 8s,换退时间间歇4-5s。运动频率为早晚各一次,有条件的话 还应经常游泳、打篮球等。注意事项包括按时就寝睡眠充足,完善营养,忌烟酒,充足日照,训练需循序渐进,并注意着装。 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包括步行、健身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跳健身舞、打网球、门球、高尔夫球、练气功、太极拳、太极剑等运动,运动强度控制在运动心率控制范围170-年龄。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注意事项 包括进行健康检查,缓慢进行,掌握自己的运动限度,有规律地锻炼,做好准备活动,以及运动后的调整。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旨在改善高血压,具体包括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具体处方需要更多前期数据。

要锻炼大肌肉群,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 运动强度: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5%之间,力量训练采用适当重量、适当次数、适当组数的原则运动时间:每次30-60min,每周至少5次 注意事项:①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②运动量要逐渐增加,避免一开始就过度疲劳 ③饮食要注意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运动后补充过多能量 ④坚持运动,不要因为短期内减重效果不明显而放弃 ⑤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女性更年期的运动处方 运动目的:缓解更年期症状,促进身体健康 运动种类: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 运动强度: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5%之间,力量训练采用适当重量、适当次数、适当组数的原则,柔韧性训练以舒适感为宜 运动时间:每次30-60min,每周至少3次 注意事项:①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②运动量要逐渐增加,避免一开始就过度疲劳

体育锻炼处方的分类

体育锻炼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采用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体育锻炼方法,其特点是因人而异,避免不合理的运动损害身体,更好地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你知道是怎样分类的呢?下面就让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运动处方的分类和内容 运动处方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各式各样。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多种运动处方的变式。根据应用的对象和锻炼的目的,一般有如下种类: (1) 竞技性运动处方用于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方案。 (2) 预防性(保健性)运动处方适合一般健康人,包括中老年人在内的人群,用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 (3) 治疗性运动处方用于慢性疾病患者及病人创伤康复期的锻炼,能提高疗效。加速疾病的康复。现在我们仅针对我们治疗疾病的目的来介绍治疗性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的内容一般包括运动目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运动强度和注意事项等六个方面、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详细介绍。 1. 运动目的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爱好、习惯和体质健康状况的不同,健身者的锻炼目的各不相同,因而开出的运动处方也不同。运动的目的可以有: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健美减肥,休闲消遣及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成绩等。 2. 运动项目应根据锻炼目的而定,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1)耐力性项目(有氧运动项目) 此类运动项目能有效增强或改善心血管系统和代谢功能,提高体能,预防冠心病、肥胖症和动脉硬化等病症。锻炼的项目有快走(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山、跳绳、划船、登楼梯、滑冰和滑雪等。国外运动医学专家对经常参加体育运

动的老年人进行体检时发现,参加健身跑、游泳、自行车运动锻炼的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要比从事其他运动项目的老年人好。 (2)医疗体操(呼吸操、校正体操等) 适用于患有某种慢性疾病和创伤康复期的中老年人或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可进行呼吸操锻炼;内脏下垂着,可进行腹肌锻炼;截瘫患者的轮椅训练,截肢病人的上、下肢训练;脊柱畸形或扁平足患者进行的矫正体操;四肢骨折康复期的功能锻炼等。 (3)放松性训练此类项目有调节神经系统,放松精神和躯体,消除紧张和疲劳,防治高血压和神经官能症的作用。锻炼的项目和方法有气功、太极拳、瑜伽、散步、保健按摩和放松体操等。 (4)力量型项目力量性练习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力量耐力,防止关节损伤,改善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增强体力。锻炼的方法有抬腿、举手、平足站立、下蹲起立哑铃和举重练习等。 (5)柔韧性练习针对老年人容易发生关节僵硬和痛疼的情况,常常不是有关节炎正引起,而是缺乏运动所致,经常作一些柔韧性练习,可以活动关节,增强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延缓关节硬化。锻炼的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武术、柔软体操和伸展性练习等。 3.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运动强度的衡量有多种形式, (1)最大摄氧量(Vo2max)60﹪~80﹪Vo2max一般是理想的运动强度,对于年老且有心脏病者低于50﹪Vo2max较为安全且有效。 (2)心率(HR) 心率是一个反应运动强度的直接,简便的指标。最大心率用(220-年龄)来推算,通常认为以60-70﹪最大心率训练是较合适的运动强度。现在还较常用最大心率贮备(HRR)百分比来确定运动强度。最大心率贮备(HRR)等于最大心率减安静心率差。实际应用中,用靶心率来表示运动强度。计算公式是: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0.8)+安静心率。0.6~0.8是适宜强度系数,亦即60~80%最大心率贮备。 (3)ET(梅脱)即代谢当量(MET) MET 是安静坐位代谢水平的倍数,也称代谢当量。例如:2MET即表明现在本人每公斤体重每分钟摄氧

运动处方重点

运动处方重点 运动处方 一、名词解释 1、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由骨骼肌产生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任何身体动作。 2、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 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参加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对其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的、有计划的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3、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神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要足 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4、心肺适能:人的心脏、血管、血液和呼吸系统向肌肉供应氧气和养料的能力,以及肌肉 利用氧气进行持续工作的能力。 5、肌肉适能:肌肉力量(肌肉对抗外力的能力) 肌肉耐力(肌肉做连续的或者持续的收缩的能力) 6、柔韧适能:人体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 展能力。 7、身体成分:身体里肌肉、脂肪、骨骼和其他身体组织的相对百分比。 8、最大强度负荷试验(GXT):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 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9、1RM:是指肌肉能一次过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 10、训练阈限:可以产生提高体适能效果的最低运动强度。 11、训练目标区域:是指能够提高体适能水平的最佳运动量。 12、有氧运动:充足的氧气供应,糖可以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 给人体长时间运动,运动时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也成为耐力运动。 13、能量代谢当量(MET): 14、功能容量(FC):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 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15、健康: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 16、健身锻炼:为了保持或提高体适能和健康而进行的身体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更好的 组织性。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可重复的一种或多种身体活动的综合。 二、填空 1、春秋,孔子,六艺:礼、乐、射、驭、书、数 2、战国,“行气玉佩铭”、“黄帝内经”:广步于庭,披发缓行 3、西汉,“导引图”:最早的一卷健身运动的工笔彩色帛画 4、三国,华佗,五禽戏 5、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6、宋,洪迈,《夷坚志》八段锦 7、美国运动处方: ·Karpovich,1950年代,exercise prescription ·Kenneth H.Cooper,1968,《有氧代谢运动》,12min跑测试耐力 ·ACSM,《运动试验和处方指导》 8、德国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进度及注意事项等。 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 耐生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报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结合的训练方法)等。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二、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绳索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1.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50%~70%VO2max的运动是有危险的。 2.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1MET是指每kg体重,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活动强度称为1MET[MET=3.5mL/(kg·min)]。1MET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静代谢的水平。任何人从事任何强度的活动时,都可测出其吸氧量,从而计算出MWN数,用于表示其运动强度。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如已测出某人的适宜运动强度相当于多少MET,即可找出相同MET的活动项目,写入运动处方。 3.心率除去环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达最大功能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日本称为“目标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为精确地确定各个病人的适宜心率,须做运动负荷试验,

体育运动康复处方(6种)

体育康复运动处方的初步研究 一、运动处方概述 运动处方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是在身体测评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的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它以生理学为理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具有科学性、灵活性、针对性强,便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等特点。运动处方是从自然体育(体育即大肌肉运动)实行两个多世纪的经验总结中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的体育工作思想。西方几个发达国家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和应用运动处方,六十年代初美国开始正式研制应用,七十年代日本开始注意研制应用。我国在七十年代末也引起了有关运动处方的理论。世界各国对运动处方的研制应用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不认识到认识,由不重视到重视,由重点实验到逐步普及。 二、体育康复 体育康复是一种医疗性的体育活动。它是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特点,通过特定的体育活动方法来预防、治疗疾病和加快身体康复。体育康复是医学科学中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康复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疾病康复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体育康复既可以强身健体,乂可以促进身体康复。既可以预防疾病,乂可以治疗疾病。既适合年长体弱者,又适合恢复期患者。 三、常见的体育康复运动处方 (一)、骨性关节炎的体育康复 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损坏导致关节退行性变、骨赘形成的慢性关节炎。乂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等。此病最常见于膝关节,表现为病变关节持续性隐痛,负重后加重,休息后好转,晨起关节活动障碍更为明显,即所谓“晨僵”,活动时关节有摩擦感。久坐后关节僵硬,稍加活动后好转,后期关节肿胀、肥大、变型、活动受限。由于疼痛使肢体运动减少,可致废用性肌萎缩,肌肉萎缩使关节不稳加重,进一步加重骨性关节炎,如此形成恶性循环。X线拍片可以发现关节间隙变窄,这是由于软骨受损所致。软骨下骨樱花硬化,软骨边缘骨赘形成,有些病例负重区软骨下骨形成囊性变。 运动处方及注意事项: 1.等长收缩练习: (1)股四头肌:仰卧位,伸直膝关节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 (2)臀部肌肉:俯卧位,后伸大腿进行臀肌收缩练习。每次收缩尽量用力并坚持尽量长的时间,重复次数以受训练肌肉感觉有酸涨为宜。 2.直抬腿练习:仰卧床上,伸直下肢上抬离床约30度,坚持10秒,每10~20 次为一组,训练至肌肉有酸胀感为止。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1.运动处方概念 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简单理解运动处方其实是一套针对个人的身体体能状况,即个人需要而设计的有系统的运动计划。 2.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按应用的对象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⑴健身运动处方:健康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提高,促进健康,预防运动缺乏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为目的。主要包括:有氧适能运动处方,肌适能运动处方和控制体重运动处方。 ⑵竞技运动处方:专业运动员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 ⑶康复运动处方:对患者应用运动处方以治疗和康复为目的。 3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3.1运动处方的要素 任何一类运动处方都应包括以下内容: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频度、持续时间,(及注意事项)被称为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3.2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与原则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及运动处方的修改等。 3.3运动处方的原则 因人而异的原则,有效的原则,安全的原则,全面的原则 3.4运动处方的实施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每一次锻炼的安排、运动量的

监控及医务监督。每次锻炼的安排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锻炼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准备部分使身体逐渐从安静状态进人到工作(运动)状态,逐渐适应运动强度较大的训练部分的运动,基本部分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达到康复或健身目的的主要途径和结束部分每一次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时,都应安排一定内容和时间的整理活动。 3.5 个人有氧适能运动处方 以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为例。 3.5.1运动频率:每周3—5次。 3.5.2运动强度:大强度运动时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70%--80%VO 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25次/分--165次/分;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50%--6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10次/分--135次/分;小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以下(即;< 4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00次/分--110次/分。体适能较低者,其强度可降低为40%以下。3.5.2运动持续时间:20~60分钟持续或间歇(每次最小10分钟,全天累计达此值)有氧活动。运动时间取决于运动强度。因此,低强度活动每次必须超过较长 的时间(30分钟以上),有训练的人在高强度水平训练时,至少需持续20分钟或更长。由于提高体适能性和伴随较长的运动持续时间更易实现,以及高强度活动与潜在的危险问题和坚持有关。所以,建议凡不是为了参加运动竞赛训练的成年人应采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活动。 3.5.4运动方式:最好的运动是锻炼者所喜欢的并能长期有规律坚持的运动,但是,由于训练效果的专门性,参加什么样的训练就能提高什么样的能力。所以,如果要提高跑步能力,那就练习跑步。 3.5.5执行运动处方:每次开始运动前进行准备活动以减少肌肉酸痛和受伤的危险。慢慢开始活动并伸展四肢,注意进行腰的伸展。肌肉酸痛会在运动初期出现,但很快就会消失,它只在你休息几个星期或开始一种新的活动时才会再次出现。按处方进行有氧运动计划,等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个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1.运动处方概念 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简单理解运动处方其实是一套针对个人的身体体能状况,即个人需要而设计的有系统的运动计划。 2。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按应用的对象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⑴健身运动处方:健康人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提高,促进健康,预防运动缺乏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为目的.主要包括: 有氧适能运动处方,肌适能运动处方和控制体重运动处方。 ⑵竞技运动处方:专业运动员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 ⑶康复运动处方:对患者应用运动处方以治疗和康复为目的. 3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3。1运动处方的要素 任何一类运动处方都应包括以下内容: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频度、持续时间,(及注意事项)被称为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3。2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与原则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包括:一般调查、临床检查、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制定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处方及运动处方的修改等。 3.3运动处方的原则 因人而异的原则,有效的原则,安全的原则,全面的原则 3.4运动处方的实施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每一次锻炼的安排、运动量的监控及医务监督.每次锻炼的安排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锻炼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准备部分使身体逐渐从安静状态进人到工作(运动)状态,逐渐适应运动强度较大的训练部分的运动,基本部分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达到康复或健身目的的主要途径和结束部分每一次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时,都应安排一定内容和时间的整理活动。 3。5 个人有氧适能运动处方 以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为例。 3.5。1运动频率:每周3-5次。 3。5.2运动强度:大强度运动时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70%--80%VO 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25次/分—-165次/分;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50%——6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10次/分——135次/分;小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以下(即;< 40%VO2 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00次/分—-110次/分。体适能较低者,其强度可降低为40%以下。 3.5。2运动持续时间:20~60分钟持续或间歇(每次最小10分钟,全天累计达此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对冠心病等的康复训练的开展,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运动处方的完整概念是: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基本简介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的猪饲道夫教授先用了运动处方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在国际上得到确认。前西德Holl—mann研究所从1954年起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制定出健康人、中老年人、运动员、肥胖病等各类运动处方,社会效果显著。 美国的库珀教授用4年的时间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1968年出版了著名的《有氧代谢运动——通向全面身心健康之路》、《12分钟跑体能测验》等专著,前一本书被翻译成25种文字,发行1 200余万册,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 基本特点 1、目的性强。运动处方有明确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围绕运动处方的目的进行的。 2、计划性强。运动处方中运动的安排有较强的计划性,在实施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容易坚持。 3、科学性强。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严格按照康复体育、临床医学、运动学等学科的要求进行的,有较强的科学性。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明显的健身和康复效果。 4、针对性强。运动处方是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制定和实施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康复效果较好。 5、普及面广。运动处方简明易懂,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收效快,是进行大众健身和康复的理想方法。 相关作用 运动处方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和一般的治疗方法不同,运动处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有控制的运动疗法。运动处方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运动处方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正常情况下,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代谢产物的清除,调节做功肌肉的摄氧能力、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等有明显的作用。按运动处方锻炼可使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心输出量增加,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增强等。但注意在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要慎重,如:在儿童中常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运动后易出现疲劳,有氧运动能力降低。若勉强运动可发生昏厥、胸痛,少数甚至发生猝死。 (二)运动处方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通气量、摄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完整版)各种人群运动处方

完整版)各种人群运动处方 青少年长高的运动方案包括慢跑、单杠悬垂、纵跳、摸高、抻拉躯干等。运动强度应控制在运动心率控制范围120~140次/min,用力级别为40%~60%,代谢强度为中~大。具体运动时 间为慢跑18~20min,单杠悬垂两组不带负荷(每组20s),一组带5~10kg负荷(中午系在腿上),纵跳、摸高双腿跳、单 腿跳各两组,每组10次,组间间歇5-8s,换退时间间歇4-5s,抻拉躯干连续2-3次,每次15-20s。运动频率为早晚各一次, 有多余时间和条件时可经常游泳、打篮球等。注意事项包括按时就寝睡眠充足,完善营养,忌烟酒,充足日照,训练需循序渐进,并注意着装。 老年人健身运动方案包括步行、健身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跳健身舞、打网球、门球、高尔夫球、练气功、太极拳、太极剑等多种运动。运动强度应控制在运动心率控制范围 170-年龄,运动时间不少于30min,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 注意事项包括健康检查,缓慢进行,掌握自己的运动限度,有规律地锻炼,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调整等。

高血压患者运动方案的目的是改善高血压,具体包括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具体方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但一般包括调整神经调节功能的运动。 降低血液粘度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代偿机能,促进微循环,增强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和组织内的营养过程是运动对轻度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益处之一。此外,运动还有助于发展机体和血液循环的代偿机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一般状况。运动还可以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抑制身心紧张,消除焦虑状态。因此,推荐的运动种类包括快走和慢跑,速度为120步/分钟(约7公里/小时、2米/秒),以及缓慢上下自家楼梯或蹬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应控制在运动心率控制范围内,即120次/分钟或最大体力的50%。每次运动时间应为60分钟,每周进行三次,持续20周。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在清晨和晚间进行运动,运动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应控制体重,改变饮食惯,保持生活规律,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注意安全,防止运动损伤。 轻度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包括步行4公里/小时、步行1分钟与慢跑0.5分钟交替进行20次、慢跑8公里/小时、骑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