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参等级划分

合集下载

野山参的等级规格

野山参的等级规格

野山参的等级规格野山参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之一,其等级规格主要根据其外观特征和药材质量而定。

以下是关于野山参等级规格的相关参考内容:等级规格一:野山参一级野山参一级是最高等级的野山参,外观形态规整,体形匀称,长度在20-30厘米之间。

根部粗壮,表面光滑,不易断裂。

颜色呈淡黄到浅灰的褐色,没有明显的斑点,气味浓郁,味道鲜甜。

参的质地坚实,质地均匀,切面中有清晰的纹理。

顶部和底部均为圆形,没有明显的凹凸和裂纹。

该等级的野山参因生长环境好、药材质量优,是最为珍贵和稀有的野山参等级。

等级规格二:野山参二级野山参二级的外观特征与一级相比稍有差异,但依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其长度在15-25厘米之间,根部粗细适中,表面较为光滑,有一定的断裂性。

颜色为浅黄、灰黄或深褐色,有轻微的斑点。

气味和味道都比较正常,但相对于一级有所减弱。

参的质地坚实,质地均匀,纹理较为清晰。

顶部和底部一般呈现较为平坦的形状,切面有细密的纹理。

等级规格三:野山参三级野山参三级外观轮廓不如一、二级规整,长度在10-20厘米之间,根部比较细弱,表面相对较粗糙,容易断裂。

颜色较浅,呈现淡黄、灰黄或浅褐色,可能存在一定的斑点。

气味和味道相对较浅。

切面质地坚实,但纹理较为模糊不清,质地不太均匀。

顶部和底部可能存在形状不太规则的凹凸和裂纹。

等级规格四:野山参四级野山参四级外观特征相对较差,长度在5-15厘米之间。

根部纤细,表面粗糙,容易断裂。

颜色偏浅,呈现淡黄色或淡褐色,可能存在大量的斑点。

气味和味道较淡。

切面质地较为疏松,纹理不清晰,质地不均匀。

顶部和底部可能存在明显的凹凸和裂纹。

综上所述,野山参的等级规格可以通过外观特征来划分,主要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等不同等级。

其中一级野山参是最优等级,其外观规整、质地坚实,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而四级野山参则外观特征较差,药用价值较低。

在市场上,一级野山参价格较高,四级野山参价格较低。

但无论野山参的等级如何,其具有补气养阴、益精补肾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保健品等领域。

人参商品规格规范标准

人参商品规格规范标准

资料来源于《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国药联材字(84)第72 号文附件054 人参本品为五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野生者为“山参”,栽培者为“园参”1. 野山参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纯野山参的根部,主根粗短呈横灵体,支根八字分开(俗称武形),五形全美(芦、芋、纹、体、须相衬)。

有元芦。

芋中间丰满,形似枣核。

皮紧细。

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

须根清疏而长,质坚韧(俗称皮条须),有明显的珍珠疙瘩。

表面牙白色或黄黄白色,断面白色。

味甜微苦。

每支重100 克(2 两)以上,芋帽不超过主根重量的25%。

无疤痕、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纯野生的根部,主根粗短呈横灵体,支根八字分开(俗称武形),五形全美(芦、芋、纹、体、须相衬)。

有元芦。

芋中间丰满,形似枣核。

皮紧细。

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须根清疏而长,质坚韧(俗称皮条须)。

有明显的珍珠疙瘩。

表面牙白色或黄黄白色,断面白色。

味甜微苦。

每支75 克(1.5 两)以上, 芋帽不超过主根重量的25%。

无疤痕、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

纯野生的根部,主根粗短呈横灵体,支根八字分开(俗称武形),五形全美(芦、芋、纹、体、须相衬)。

有元芦。

芋中间丰满,形似枣核。

皮紧细。

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须根清疏而长,质坚韧(俗称皮条须)。

有明显的珍珠疙瘩。

表面牙白色或黄黄白色,断面白色。

味甜微苦。

每支32.5 克(0.65 两)以上, 芋帽不超过主根重量的25%。

无疤痕、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

纯野生的根部,主根粗短呈横灵体,支根八字分开(俗称武形),五形全美(芦、芋、纹、体、须相衬)。

有元芦。

芋中间丰满,形似枣核。

皮紧细。

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须根清疏而长,质坚韧(俗称皮条须)。

有明显的珍珠疙瘩。

表面牙白色或黄黄白色,断面白色。

味甜微苦。

每支20 克(0.4 两)以上, 芋帽不超过主根重量的25%。

无疤痕、杂质、虫蛀、霉变。

五等:干货。

纯野生的根部,呈灵体或顺体, (俗称文形),五形全美(芦、芋、纹、体、须相衬)。

长白山野山参

长白山野山参

长白山野山参野生人参1-5年地上部长出仅为一枚复叶,俗称“三花”,5-10年可长出一枚完整的五片掌状复叶,俗称“巴掌”。

而10-20年后,野山参才长有两枚掌状复叶,放山把头称它为“开山钥匙”,意为找到小捻子就是找到了拿大货的线索,附近很可能有许多“棒槌”。

30年后的野山参长有三枚掌状复叶,俗称“灯台子”,50年的叫做“四品叶”,长四品叶的野山参往往有50-80年长有五个掌状复叶的野生人参,就是“五品叶”了。

五品叶最少在80年参龄以上,在长白山中已经很少见了,放山把头习称“一堆”,放眼看去能找到大大小小的野山参,有六、七十年的儿女辈,也有三、四十年的孙子辈。

至于“六品叶”,参龄百年以上,极为罕见,可谓珍稀国宝,放山人习称“一片”,寓意见此元老,整片山坡会有无数子子孙孙,犹如族群。

现在错非在连采参人都难以到达的崇山峻岭之中,根本就见不到六品叶的存在,这也是现存老参的最高级别,像传说中的七品叶,更没见过了。

人参和黑熊一样,冬天是要冬眠的!野山参每年的生长期很短,一年当中6、7、8三个月是生长旺季,9月中旬初霜,至翌年5月中旬终霜,休眠期长达240多天。

如此短的生长期,使得野山参每年生长增重仅1克左右,遇到年份不好的时候,甚至还会缩水变成负增长,这也是野山参如此贵重的很主要的一个原因。

和普通植物根茎朝下不同,人参的根茎是倒过来长的,那些细细的参须全都向着地面,所以起参的时候必须由远及近,由下往上,一点一点地挖。

这东西长在土壤之中,却可以吸收天地间的精气淬炼凝聚,真不愧是传说中的天灵地宝,就是生长的太慢了点!”人参对生长环境要求很严格,喜欢生长在气候寒冷,腐蚀层深厚土质,阳光不是直接照『射』,降水丰富的深山之中。

人参长到七品叶的时候,就会产生灵『性』,也就是民间传说的人参娃娃,可以趋吉避凶,常人根本就见不到的。

野山参分类分级

野山参分类分级

3等级野山参分为八等。

1~4等标准:主根粗短呈横灵体,支根八字分开,“五形”全美(芦、艼、纹、体、须相称),有圆芦,艼中间丰满,形似枣核,皮紧细,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

须根清疏而长,须坚韧,有明显的珍珠疙瘩。

表面牙白色或黄白色,断面白色,味甘、微苦,“艼帽”不超过主根重量的25%。

无疤痕、杂质、虫蛀、霉变。

单支重量一等100克以上;二等55克以上;三等32.5克以上;四等20克以上。

5~8等标准:根部呈横灵体或顺体,有圆芦,皮紧细,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

须根清疏而长。

表面牙白色或黄白色,断面白色。

味甘、微苦。

无杂质、虫蛀、霉变。

五等,枣核艼及珍珠疙瘩明显,艼帽重量不超过主根重量40%,单枝重12.5克以上;六等,主根可见畸形,枣核艼明显,艼帽不大,单支重6.5克以上;七等,主根可见畸形,单枝重4克以上;八等,主根可见畸形,单枝重2克以上或有芦、须不全。

野山参的国家标准我国第一部野山参标准GB/T18765-2002《野山参分等质量》已于2002年8月1日起实施。

《野山参分等质量》标准中将鲜野山参和生晒野山参各分为9个规格。

鲜野山参一级品的重量为大于等于100克,九级品的重量为大于等于5克、小于12克;生晒野山参一级品的重量为大于等于25克,九级品的重量为大于等于15克、小于3克。

与之相对应,根据野山参的芦、艼、体、纹、须等方面的判定,还要将每个等级的野山参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

按照该标准的要求,一支重量大于等于100克的鲜野山参,如芦、艼、体、纹、须全无瑕疵,即可判定为一级一等品。

《野山参分等质量》标准内容突出质量,即野山参真伪的判定。

该标准规定:鲜品野山参和生晒野山参伕何部位不得粘接,体内无异物,参体不得做纹,判定的方法以外观质量判定为主。

理化指标主要用于作为中药及加工野山参粉或发生质量纠纷时的检验。

该标准规定的理化指标主要包括水分、灰份和酸中不溶灰份、总皂甙、有害元素(砷、铅、镉)的限量。

对山参分类和鉴别的讨论

对山参分类和鉴别的讨论

对山参分类和鉴别的讨论作者:娄子恒、金慧、王明芝、杨文志野山参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濒临灭绝的物种,理应得到有效的保护。

但当今采挖野山参的行为没有全面而有效的控制,只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野山参基本可以保护下来,导致目前野生资源贮量逐年减少,每年下山的野山参数量迅速递减人工培育的山参日益增多。

种种非正品山参充斥市场,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导致了市场的混乱。

另外国内对移山参、充山参和各种类似的伪山参没有统一或明确的定义,市场上经营者喜欢用野山参或移山参的名义销售各种非正品山参,甚至一些长脖型的园参也常常充当移山参混入市场,进一步搅乱了山参市场的秩序。

因此对野山参和各种非正品山参的分类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对野山参的鉴别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特别对鉴别工作,还要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提出切实可行。

便于操作的鉴别依据,克服目前只从形态特征区分山参的弊端,增加可量化的指标,把山参鉴别从神秘的氛围中解放出来,增加透明度,少一些感性认识,多一些理性判断,增加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从理论上悦,对鉴别而言,观察应全方位,对比要多角度;而对分类而言,区分应有原则,命名要科学。

应该把种子来源、生长环境和生长年限作为山参分类的三项原则。

所谓种子来源,就是看所生产的商品其种子来源是园参还是山参。

纯正的野山参是纯的野山参种子萌发而自然生长的。

所谓生长环境,就是指所生产的商品是在野生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还是在人为的管理条件下生长的。

野山参是在野外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

生长年限长也是纯山参的一大特征,一般上档次的野山参生长年限都在50年以上甚至更长,而一般的山参种类多在10年以上2O年以下。

野山参的很多形态特征是由于生长年限长而逐渐形成的。

而其它类型山参由于生长年限短,虽然具备了野山参的某些特证,但总体上与野山参相比缺少灵气;另一方面,生长年限长,则山参的形体大,有效成分含量高,等次大,价格高。

对野山参如此,对其它类型山参也是如此,因此,以上三原则不仅对分类有重要意义,对鉴别也有应用价值。

野山参等级鉴定标准

野山参等级鉴定标准

野山参等级鉴定标准
野山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补养生、增强免疫力、抗疲劳等
功效。

野山参的等级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野山参的形态特征:野山参的形态特征是判断其等级的重要依据。

高等级的野山参应该具
有完整的根茎,根茎表面应该光滑、无裂纹、无虫蛀、无病斑,根茎的颜
色应该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

2.野山参的大小:野山参的大小也是判断
其等级的重要因素。

高等级的野山参应该比较大,一般长度在10厘米以上,直径在1.5厘米以上。

3.野山参的重量:野山参的重量也是判断其等
级的重要因素。

高等级的野山参应该比较重,一般每根重量在50克以上。

4.野山参的质地:野山参的质地也是判断其等级的重要因素。

高等级的野
山参应该质地坚实,有弹性,不易折断,口感鲜美。

5.野山参的色泽:野
山参的色泽也是判断其等级的重要因素。

高等级的野山参应该色泽鲜艳,
有光泽,颜色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

总之,野山参的等级鉴定标准主要
是从形态特征、大小、重量、质地和色泽等方面进行评估,只有符合高等
级标准的野山参才能被认为是优质的中药材。

野山参等级分类标准

野山参等级分类标准

野山参等级分类标准
野山参的等级分类标准主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
须: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珠点。

色白而嫩脆(俗称水须)者,则不是纯野山参。

芦:芦较长,分为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

二节芦有马牙芦和圆芦者,三节芦有马牙芦、圆芦和堆花芦。

所谓马牙芦,是根茎上的茎痕明显,形如马牙状,多在根茎上段。

所谓圆芦,是根茎上的茎痕因年久而长平,形如圆柱状。

所谓雁脖芦,是根茎细长,稍弯曲,如雁脖状。

所谓线芦,是因年限久远,根茎上的芦碗长平,根茎又细又长。

皮:老皮,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

皮嫩而白者,则不是纯山参。

纹:在毛根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

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

体:系指毛根(见六体)。

此外,野山参还有特级生晒野山参、一级生晒野山参、二级生晒野山参之分。

其中特级生晒野山参中90%是纯野生参;一等生晒野山参主要是纯林下参;二等生晒野山参中纯野生参只占5%。

以上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上海市中药行业野山参等级规格(试行)-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上海市中药行业野山参等级规格(试行)-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上海市中药行业野山参等级规格(修订稿)上海中药行业协会2016年6月目次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45.试验方法----------------------------------------------------------------------86.检验规则----------------------------------------------------------------------107.标志、标签和包装--------------------------------------------------------------108.运输、贮存--------------------------------------------------------------------11前言人参是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食用历史。

野山参一方面是中医传统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之一;另一方面又作为滋补品、土特产出现在市场。

由于人参具备了其它产品无法取代的治疗、保健的双重作用,已在我国、日本、韩国等形成了巨大的产业。

上海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野山参消费地区之一。

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昂贵,而且销售和消费习惯与我国其它地区有所不同,等级规格较多且至今没有全市相关规格的统一标准及检验原则,造成市场上一定的混乱局面,伪品层出不穷,主要是将一些长脖类型(如竹节芦、草芦、线芦)的移山参,园参等加工后充当野山参销售;更有甚者,有利用人工接芦、加艼、接腿、接须充当野山参销售的情况,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利益,也不利于本市参茸市场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山参等级划分
野山参是中国常见的野生植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被称为“药食两用”的植物。

野山参种类众多,其中有补血补肝、调经止痛、健脾益胃等药理作用的野山参,也有增肥增重、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营养作用的野山参,用途十分广泛。

但是由于野山参的数量和质量都十分不稳定,所以为了便于消费者更好的选择野山参,经过长期的研究,我国现行的《野山参等级划分》对野山参进行了等级划分,以此来确定野山参的实际价值和价格,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野山参等级划分》通常分为7个等级:
(1)第一等级:该等级野山参绿色植株健康而完整,有鲜明而
清楚的主脉,色泽自然鲜活,有淡淡的山参香味,且全部叶子表面无病变。

叶子面积大,叶片近圆形,枝叶分支健康有力,植株高度宽度合理,根系发达分布均匀,鲜山参外观整体晶莹剔透,质地肉质脆嫩等特征。

(2)第二等级:该等级野山参植株生长良好,叶子面积一般,
叶片可能有些歪斜,枝叶分支自然,植株高度较低,根系发达分布均匀,外观晶莹剔透,质地肉质脆嫩,但有些叶子表面有病变。

(3)第三等级:该等级野山参植株生长一般,叶子面积小,叶
片有明显歪斜,枝叶分支较弱,植株高度较低,根系发达分布不均匀,外观暗淡无光,质地韧脆,有些叶子表面有病变。

(4)第四等级:该等级野山参植株生长较差,叶子面积很小,
叶片有极大的歪斜,枝叶分支极弱,植株非常矮小,根系发达性差,外观暗淡无光,质地韧脆,大量叶子表面有病变。

(5)第五等级:该等级野山参植株生长过差,叶子几乎没有面积,叶片极度歪斜,枝叶分支极弱无力,植株高度极小,根系发达性差,外观极暗淡无光,质地极韧脆,叶子表面大面积有病变。

(6)第六等级:该等级野山参植株非常矮小,叶子干瘪、凋萎,叶片歪斜,枝叶分支极弱无力,植株根系发达性差,外观极暗淡无光,质地极韧脆,叶子表面大面积出现病变,整体严重受损。

(7)第七等级:该等级野山参植株几乎没有生长,叶子凋萎、枯黄,叶片歪斜,枝叶分支几乎没有,植株高度极小,根系发达性极差,外观极暗淡无光,质地极韧脆,叶子表面大面积出现病变,整体严重受损,植株状态已经不敢再继续生长了。

《野山参等级划分》有助于消费者更准确、更清晰地了解野山参的真实价值,使消费者有更全面的购买渠道,在把握野山参质量和价格时能够更加清晰地选择,也为野山参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野山参质量高低的评价,从野山参生长环境开始,如果野山参生长在脏乱的环境中,肯定会影响野山参的成分,从而影响野山参的功效,尤其是七等级野山参,由于外观极其差劣,其质量基本可以忽略,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避免购买此类野山参,以免浪费金钱。

与此同时,《野山参等级划分》给野山参行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以及一定的标准,有助于提高野山参的质量和野山参的销售,从而让野山参的质量有保证,价格也能够合理的把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