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生猪养殖模式
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

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猪业正面临着如何提供高质量、安全的猪肉产品的挑战。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养猪场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生猪标准化方案。
本文将从生猪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以及屠宰环节等方面详细介绍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
首先,养猪场在生猪饲养环境方面需要保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养猪舍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在寒冷季节为猪提供温暖的环境,避免猪受冷引发疾病。
同时,养猪舍内的湿度要适中,过高的湿度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此外,保持养猪舍的通风良好也是非常关键的,充足的新鲜空气有助于猪的生长和免疫力提高。
其次,饲料管理对于生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养猪场应选择高质量的饲料供应商,并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标准。
合理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基本要求。
养猪场应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方,根据生猪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此外,定期监测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变质或污染的饲料,保证生猪摄入的营养充足而健康。
疫病防控是确保生猪健康新鲜、无污染猪肉的重要环节。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包括定期的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
疫苗的接种应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并按时进行。
同时,养猪场还应加强对养猪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养猪舍、饮水设备和饲喂工具,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此外,养猪场还应定期请专业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生猪,防止疾病传播。
最后,屠宰环节是生猪标准化方案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养猪场应选择符合标准的屠宰场进行生猪屠宰。
屠宰场应具备先进的屠宰设备和技术,保证屠宰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屠宰场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操作规程,保证屠宰操作符合卫生要求。
屠宰后,还需要对猪肉进行检验,并确保猪肉不受到污染。
综上所述,养猪场生猪标准化方案是确保生猪养殖环节科学、规范、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生猪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以及屠宰环节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能够提高生猪的生长发育质量,生产出更加健康、安全的猪肉产品。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1.2 项目承担单位:1.3 项目建设法人:法人代表:联系电话:1.4 项目主管单位:1.5 项目监管:1.6 项目建设地点:1.7 项目建设规模:扩建圈舍及其配套工程。
其中圈舍建设6000平方米,年饲养生猪能力达6000头;其中母猪舍6幢36间、产房2幢12间、保育舍2幢18间、育成舍2幢12间、育肥舍10幢60间,共22幢138间计600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一座,供养殖场秋冬采暖及工作人员生活需要;改建其它基础配套设施。
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0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0万元,自筹资金548万元。
圈舍建设总投资费用193万元,扩建生猪圈舍22幢6000平方米,其中中央投资60万元、自筹资金133万元;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5万元,全部使用自筹资金。
1.9 项目建设年限:一年。
1.10 效益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产值840万元,利润180万元。
该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促进XX县三元商品瘦肉型猪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显著提高XX县生猪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养殖效益。
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项目投资概算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建设背景与编制依据2.1 项目由来: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今年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用于支持生猪原种场、扩繁场、资源场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7〕1939号)精神,和XX省制定了《关于开展2007年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农经发〔2007〕904号)要求,我们编制了此实施方案。
某养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某养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二、项目概况三、建设内容四、建设规模五、建设地点六、建设期限七、投资估算八、资金筹措九、经济效益分析十、环境影响评价十一、工程建设十二、项目管理十三、风险控制十四、项目后期管理一、项目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消费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量大。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市牧业有限公司决定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市牧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占地面积XX亩,总投资XX万元,建设期XX年。
三、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生猪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生猪屠宰加工厂、生猪肉制品加工厂等建设内容。
四、建设规模本项目计划建设生猪养殖场XX个,规模为XX头/年。
饲料加工厂、生猪屠宰加工厂、生猪肉制品加工厂等配套建设。
五、建设地点本项目选址于XX市XX区XX镇XX村,交通便利,水、电、气资源充足。
六、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XX年。
七、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XX万元,流动资金XX万元。
八、资金筹措本项目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企业自筹等方式筹措。
九、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XX万元,利润XX万元,税收XX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十、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十一、工程建设本项目工程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十二、项目管理本项目实行项目经理制,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
十三、风险控制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重视风险控制,确保项目安全、高效、顺利完成。
十四、项目后期管理本项目建成后,将进行后期管理,确保项目正常运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Chapter 1 Project Overview1.1 Project OverviewThis chapt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roject。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

生猪养殖场(小区) 标准化建设规范为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以“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通过粪污综合处理、猪舍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养殖场规范化生产,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通过粪污综合处理、猪舍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行养殖场规范化生产,实行清洁养殖,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现根据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规范。
一、选址适宜,布局合理(一)养殖场(小区)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相对方便,猪场进出道路通畅,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二)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三)养殖场(小区)周围应建设围墙或防疫沟、设置防鼠带,并建设绿化带,但应保证围墙、绿化带不影响猪场的通风。
(四)在养殖场(小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
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
二、设施完善,设备配套(一)猪场建筑设施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根据养殖场(小区)生产实际和不同猪群特点,分类别建设猪舍,舍内必须有相应的采食、饮水、通风、降温和取暖等设施设备,有条件的猪场要增加圈顶喷淋降温设施。
各类猪舍应采用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放式或有窗式封闭猪舍。
猪舍朝向和间距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防疫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北向为宜。
圈舍应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应向粪尿沟处有一定坡度,不滑,易清扫和清粪。
地面结实、易于冲刷,能耐受各种形式的消毒。
养殖场(小区)管理区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饲料房、兽医室等生产辅助设施。
正大150养猪模式)

“正大150”标准养猪模式介绍1、发展需要。
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限制了生猪养殖效益的全面提升,亟待解决。
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品种落后,良种普及率不高,几乎70%以上养殖户仍在饲养土杂猪;饲养环境差,圈舍简陋,设施简单;饲养选择随意性强,饲喂方法落后,多以拌料限饲为主;消毒及疾病防治不严格,疾病危胁大;排污处理不良,环境污染严重;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散户饲养占75%以上,市场控制能力较差;生产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乳肉蛋品质量较差,药残多。
2、概念。
标准化养猪是指在生产中采用标准化猪种、标准化猪舍、标准化饲料、标准化保健措施、标准化饲养管理进行全程标准化的一种现代养猪方式,对猪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同时引进福利养猪、环保养猪、安全养猪的新理念,生产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
“正大150”标准养猪模式是指建一栋全封闭式标准猪舍(220平方米),进行标准化饲养,每批出栏肉猪150头,该模式猪舍环境可控、猪只自由采食、全进全出,一年可出栏三批共450头肉猪。
3、特点。
给猪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达到了冬暖夏凉,充分发挥猪只生产潜能;采取自由采食饮水,提高了饲料利用率,缩短了饲养周期;节约人力物力,单人饲养量可达到400~3000头,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封闭式饲养和同源引种,全进全出及严格的疾病预防和控制,降低了养殖风险;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食品;采取化粪处理,配合沼气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4、发展条件。
发展“正大150”标准养猪模式必须具备以下最基本条件:可建猪舍土地面积不低于350平方米,与居民生活区有一定距离且远离干线公路;有11万元投资能力,其中建猪舍投资4万元,养猪周转金7万元;业主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且接受过畜牧兽医行业主管部门的养猪技能培训。
此外,“正大150”标准养猪模式资金周转快,4个月可回收流动成本,且劳动量小,1个养殖工人可管理4栋标准化猪舍。
适合留守家乡本土的农村家庭发展,更适合多组家庭规划组合成统一的养殖小区。
标准化养猪

标准化养猪标准化养猪就是指“五化”养猪: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一、畜禽良种化在动物分类上,猪属于哺乳动物纲、偶蹄目、非反刍亚目、猪科、猪亚科、猪属。
猪属中包括野猪和家猪。
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功能、发育特征和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物种之间的区别是以“生殖隔离”为依据的。
即物种A与物种B之间不能自然交配繁殖后代或即使能产生后代也不能繁殖(如马驴杂交产生的骡)。
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畜牧业生产的工具。
它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种用价值,又有一定结构的较大的家畜群体。
由于共同的血统来源和遗传基础,其成员都具有相似的生产性能、形态特征和适应性,并能将其重要的特征特性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一个品种必须要有一定数量,如猪至少应有分属5个以上不同亲缘系统50头以上生产公猪和1000头以上生产母猪。
我国养猪育种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就开始进行猪的驯化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形成的品种多数是依靠地理隔绝、自然形成的地方品种。
据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统计,我国已认定的猪品种有99个,其中地方品种72个、培育品种19个、引入品种8个,加上2004年以来审定的新品种和猪配套系9个,共计108个。
在72个地方品种中,有34个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据1986年出版的《中国猪品种志》介绍,我国地方猪种按其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地理气候和生态条件,我国地方猪种大致可分为华北、华中、华南、江南、西南和高原6个类型。
体型一般呈北大南小,毛色呈北黑南花态势。
在引入品种中,目前对我国养猪生产影响较大主要是大白猪(大约克夏猪)、长白猪和杜洛克,其次是皮特兰猪、汉普夏猪和猪配套系。
1、国外引进的主要猪种杜洛克原产于美国东北部,是我国引进的优良瘦肉型猪种之一,在猪的杂交利用中主要作为终端父本。
外貌特征:全身被毛棕色,允许体侧或腹下有少量暗斑点,头中等大小,嘴短直,耳中等大小,背腰弓形或平直,腹线平直,体躯较宽,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
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县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项目名称: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单位:主管单位:建设地点:方案编制:时间:实施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要二、项目区及项目单位概况1三、编制依据四、建设任务五、设计方案六、建设进度安排七、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八、管理措施九、效益分析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无公害瘦肉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2、建设地点:3、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项目法人代表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法人代表4、项目主管单位:畜牧产业发展中心5、项目性质:改扩建6、项目建设目标按照“人畜分离,集中养殖、封闭管理、净污分离”的原则,通过引进粪污处理设备和修建沼气工程,以达到粪污集中处2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的目标。
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引进粪便固液分离等沼气设备一套,新建150m沼气池一座、消毒室10m、兽医室20m,改建圈舍820m,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8、项目建设期限根据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建设期限安排8个月,即从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
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建设投资12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30.45万元,改建圈舍53.30万元,设备购臵安装39.25万元。
项目资金来源为:计划申请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补助资金232225万元;县级配套7万元;项目单位自筹91万元。
10、编制单位:畜牧产业发展中心二、项目区及项目单位概况1、项目区概况地处。
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浅山丘陵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特征,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全县辖个镇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010年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37亿元,其中3地方财政收入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4653元。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概念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概念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概念一、畜禽标准化生产:就是在规模养殖场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
主要内容有:1、畜禽良种化。
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
2、养殖设施化。
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符合防疫要求,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
3、生产规范化。
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4、防疫制度化。
防疫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科学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
5、粪污无害化。
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
6、监管常态化。
依照《畜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和畜禽标识使用实施有效监管,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监管常态化。
二、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基本要求参与创建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完整,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且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种畜禽场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1、生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育肥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含5000头,下同)。
2、奶牛:存栏奶牛200头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生猪养殖模式
一、什么是标标准化养殖(150模式)
标准化即用:“洋理念、新办法”获取养殖业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
“标准化养殖模式”。
即推广“四良”配套的标准化养猪生产技术。
“四良”指“良种+良料+良舍+良法”,也就是饲养良种三元猪(杜、长、大),提供猪只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设施,饲喂高品质无公害标准饲料,采用统一标准的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技术,生产出“安全、优质、新鲜”的畜产品。
“洋理念”依据科学养殖理论,选用优良品种,建造更符合猪只生物特性的标准化圈舍,按照正大标准饲养管理模式进行科学饲养。
“新办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低成本”单位造肉成本降低。
“高效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生产费用,提高产品价值。
“高效益”增加养殖收入,提高产业效益。
“150模式”一批养猪150头,一年出栏2.8批
二、为什么要实行标准化养殖
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落后,良种普及率不高,几乎70%以上养殖户仍在饲养土杂猪。
饲养环境差,圈舍简陋,设施简单。
饲养选择随意性强,饲喂方法落后,多以拌料限饲为主。
消毒及疾病防治不严格,疾病危胁大。
排污处理不良,环境污染严重。
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散户饲养占75%以上,市场控制能力较差。
生产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乳肉蛋品质量较差,药残多。
三、怎样实行标准化养殖其猪舍构造特点是什么
标准化养猪圈舍为全封闭圈舍,屋顶、围墙经保温隔热处理(中间加有苯板隔热)。
采用火道式或热风炉供暧。
纵向负压式通风、水帘降温。
(常年保持在28-30度)装有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设施。
育肥猪实行大栏饲养,种猪采用定位栏和产床饲养。
猪舍设有戏水池(猪厕所)及漏缝沟。
设置化粪池、沼气池、减少环境污染。
操作简单、方便、省工省时。
四、采用正大标准化养殖模式的优势
给猪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达到了冬暖夏凉,充分发挥猪只生产潜能。
采取自由采食饮水,提高了饲料利用率,缩短了饲养周期。
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
严格的疾病预防和控制,降低了养殖风险。
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食品。
采取化粪处理,配合沼气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五、正大标准化种猪体系建设(300模式)
以先进的养殖理念为指导,采用国际通行的饲喂方式和生产工艺;
四良”配套:即优良的畜禽品种、优质的饲料、人工可调控内环境的圈舍设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体系四位一体;
建筑及设施设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符合国情,单位投入成本低于传统养殖;
畜禽疾病少,生产效益高,养殖效益显著;
生产出的畜禽产品品质优良,无药物残留,无化学物质和重金属残留,无激素,无疫病污染,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六、正大标准化育肥猪推广模式
标准化圈舍为全封闭式,单栋面积220-460平方米,每栋饲养育肥猪120-250头。
猪只有自由采食,全进全出。
猪
舍采用保温设施和降温系统,墙体、地面、屋顶经过保温特殊处理,设计有戏水池(猪厕所),保证猪舍干净卫生,环境可控,更加适合常年养猪的要求,实现效益最大化。
标准化养猪与传统饲养相比,料肉比为3.5-3.8:1降低到2.4-2.6:1,饲料比较(见资料)
饲养周期缩短30天以上。
同时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单人饲养量可达400-3000头。
节约了固定资产投资:平方造价、头饲养面积、年出栏批次、每平方年出栏头、头均成本。
(见资料)标准化养猪模式的推广利国利民,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既为农民养殖效益的提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又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安全、优质、新鲜”的无公害肉品。
七、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广的意义
改变传统养殖观念,提高养殖效益。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只有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才能做大做强畜牧业。
为城市提供安全、优质、新鲜的肉制品。
解决了养殖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环保问题。
八、要求
“150”养猪模式详解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猪舍建设要求
保温墙做法:由内到外依次为1∶2沙浆1cm内粉,12cm (或6cm)砖作内墙,6cm保温材料(低密度10kg/m3聚苯板或其它保温材料),12cm砖墙作外墙。
窗户做法:换气窗户高度距水平面60cm,大风机框高150cm、宽150cm、小风机框高100cm、宽100cm。
向内斜开,窗扇两边加挡风隔板并有密封条。
通风窗框高70cm,长100cm,窗扇同上,窗户及通风口四周为实心墙。
屋顶做法:由下至上为屋架、檩条、篷布(或塑料布),两层3cm聚苯板错开布置(或6cm聚苯板防水卡口贴合)(容重大约18kg)、篷布(或塑料布),用铁丝固定,石棉瓦面(或其他防水屋面处理)。
降温水帘:两个长255cm、宽170cm 山墙:高360cm 沿墙:高210cm
“150”模式猪舍构造特点及好处
1、标准化养猪圈舍为全封闭式圈舍,屋顶、围墙经保温隔热处理(中间加有苯板隔热)。
冬暖夏凉,给猪只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
2、采用火道式或热风炉供暖。
3、纵向负压式通风,水帘降温。
4、装有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设施。
自由采食饮水,提高了饲料利用率,缩短了饲养周期。
5、育肥猪实行大栏饲养,种猪采用定位栏和产床饲养。
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食品。
6、猪舍设有戏水池(猪厕所)及漏缝沟。
严格疾病预防和控制,降低了养殖风险。
7、设置化粪池、沼气池,减少环境污染。
8、操作简单方便,省工省时,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