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写画法讲解

合集下载

人物五官速写ppt课件

人物五官速写ppt课件
* 注意: 笔墨眉头重,眉尾轻!
第三步: 画出眼睛的外轮廓和 上下眼睑。
**注意: 上眼睑重(厚度),弧度大; 下眼睑轻且偏平。 上眼睑长于下眼睑, 下眼睑尾线穿入上眼睑。
第四步: 画出眼珠和瞳孔,用 阴影标示出背光眼睑 厚度角不一 样带来的长度 不一样和穿插 的变化。
更多练习请翻 开书本30页。
速写五官训练
• 眉毛、眼睛、嘴巴临摹,翻开课本第30页 进行练习。
注意:作画过程中请闭嘴、静心、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人 物 五 官 速 写
彭 秋 艳
人的五官为哪五官?
• 眉毛 • 眼睛 • 鼻子 • 嘴巴 • 耳朵
眉毛·眼睛
第一步: 用长直线画出眉毛的 大致形状。
第二步: 画出眉毛,注意眉毛 的生长方向和浓淡变 化。

人物速写的方法和技巧详细讲解教程

人物速写的方法和技巧详细讲解教程

人物速写的方法和技巧详细讲解教程
人物速写是一种描绘人物形象和特征的绘画技法。

下面是人物速
写的方法和技巧的详细讲解教程。

1. 观察:在进行人物速写之前,首先要仔细观察模特或目标人
物的特征,包括外貌、体态、神态等。

观察可以帮助你捕捉到细节和
特点,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

2. 比例和构图:人物速写的比例和构图非常重要。

在开始绘画
之前,你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基本比例,例如身体的长度、肢体的比例关系等。

构图方面,可以选择较为动态或有趣的角度,尽
量突出人物的特点。

3. 线条和阴影:在绘制人物的轮廓线时,可以运用流畅、敏捷
但有力的线条,以突出人物的外形特征。

在填充细节时,可以运用更
细的线条或斜线来表现面部的特征,如眼睛、嘴巴、鼻子等。

4. 特点表达:人物速写要求突出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通过对人
物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特征的准确表达,可以增加速写作品的
表现力和情感。

5. 实践和反复练习:人物速写需要不断实践和反复练习,这样
才能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并不断提高技巧和表现能力。

可以选择
不同的人物作为对象,并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以便更好地调整和提
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总结起来,人物速写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比例和构图、线条
和阴影的运用,以及特点和个性的表达。

通过不断实践和反复练习,
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人物速写技巧,创作出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的作品。

人物速写基本形态

人物速写基本形态

人物速写基本形态
人物速写先学好了动态,再来学习基本形态,基本形态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利用更立体的球、圆柱等组合而成,是人看着更具有立体感,更生动形象。

工具/材料
笔、纸
操作方法
01 人体形状——球形。

各个球体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各种复杂的形态,当了解如何结合时,在学习运用球体所呈现出来的形态,就轻而易举了,将球体配合各个部位适当的变形,再组合起来,会有很生动形象。

02 人物形态——立方体。

用立方体勾勒出来的人物,棱角分明,是一种很简明的方法,各方面都呈平面的。

03 人体形态——圆柱体。

圆柱体是球体和立方体的结合体,即具备了球形的体积感也具备了立方体的棱廓感,适合绘画手脚时用,会很逼真。

人物形态——各种体的组合。

画人物最重要的就是,逼真传神,当各种形态结合起来,在相应的地方用合适的形态,会更好的表达出所应该描绘的形态。

当然组合起来时,有很多细节需要适当的调整,佳作就是在耐心中创作出来的。

人物速写-入门教程

人物速写-入门教程

注意以下几点:
<1>用线面结合的方法,要应用得自然,防止线面分家, 如先画轮廓,最后不加分析地硬加些明暗,很为生硬。
<2>可适当减弱物体由光而引起的明暗变化,适当强 调物体本身的组织结构关系,有重点。
<3>用线条画轮廓,用块面表现结构,注意概括块面明 暗,抓住要点施加明暗,切忌不加分析选择地照抄明 暗。
头部的三停五眼
●眼在的头部的二分之 一处。眼长= 两眼间距离
=鼻
●三停:发际线至眉线 = 眉线至鼻底线= 鼻底线
至颏线。
●五眼:如图所示。从 头部左边外办轮廓到左眼 外眼角的宽度= 左眼宽度 = 两眼间距离的宽度= 右 眼宽度= 右眼外眼角到头
部右边轮廓的宽度。
头部的骨骼和肌肉
头骨对头部外形起决 定作用。除下颌骨外 ,其余各块是连成一 体,固定不动的。熟 悉头部的骨骼、肌肉 ,对于头部造型及表 情刻画都很有帮助。 它们是颧骨、鼻骨、 额骨、颞骨、顶骨、 枕骨、上颌骨和下颌 骨。
简约取舍
洗练、概括是速写的特性,在速写过程中应注意 不要越画越繁、越画越多.取舍、简约比起如实 地照抄更难,是需要动脑筋的. 对于一丝不苟去 画的初学者来说,是很困难的,往往把握不住自 己,经不起那些耀人眼目的细节的引诱.
对象主体的精彩的细节,在速写中也要有选择地 用,但影响整体的细节就不要全收进去.要把传 进眼中的信息,经过大脑过滤、归纳、选择,去 繁取简,牢牢地把握画面的整体性.
西方绘画就物理的科学精神体现在造型方法上 是重视直观照物写生.
到了学院派就把这一点走向程式化,以至学生脱离了模特儿 就连最简单的东西也不能画甚至有的画家把牛牵到画室来写 生.
没有默写能力,就局限了画家自身想象力的表达.

课件(速写作画步骤解析)

课件(速写作画步骤解析)
速写基础教程
作画步骤解析
作画步骤解析
01 整体画法 02 局部推画法
01 整体画法
步骤:在画之前观察 模特,确定模特基本的 形体特征及形象特征, 确定动态以及构图。
01 整体画法
步骤一: 先定出人物在纸面上的位置,
用长线虚勾的方法画出剪影的 基本外形比例和动态。
01 整体画法
步骤二: Leabharlann 出人物各部分的基本形,找出大的 衣纹转折关系,定出 五官位置及手脚的基 本形态。
01 整体画法
步骤三: 用肯定的线条,
放笔直取,画出全身。
01 整体画法
步骤四: 调整画面,强调
重点,五官手脚要适 当,结构转折处要着 重强调,做到画面完 整。
02 局部推画法
局部推画法是在成为速 写高手之后,把虚勾大形 省略掉的一种画法,但在 推画过程中脑海里始终可 以呈现整体的大形。初学 者一般不建议使用此画法。
作业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本节内容,试着跟 着步骤要求临摹一张速写。
谢谢!
02 局部推画法
一:在作画之前对 整体的构图要做到心 中有数,然后将精力 集中在画面几大块的 相互关系上,这时再 从头部的某一部分直 接描绘,在绘画过程 中联系着进行绘画。
02 局部推画法
二:观察身子的整体走 向和位置时要先概括主要 的结构线确立外形,对小 形,要做到流畅而整体符 合结构起伏。
02 局部推画法
三:腿部的结构和裤纹要 注意松紧疏密的处理,不要 忽略掉缝纫线、装饰线,避 免空洞无物。在处理人物后 面的脚时,要观察前面脚的 位置和比例,确保透视不出 问题。
注意:注意线条的疏密、
虚实关系
如图所示:我们得出一个总结:1.疏: 两个骨点之间(除较密集的地方) 都带有节奏性的疏、简。 2.密:骨点以及四种衣纹(堆积、挤 压、拉伸、垂落)偏密集。 3.虚:衣纹疏,多肌肉,宽松,稍单 薄的地方用线偏虚、浅。 4.实:衣纹密,骨点,包裹关系,前 后关系的地方用线偏实、深。

人物速写基础(头部) PPT课件

人物速写基础(头部) PPT课件
大家相互看看自己是哪种脸型。
认识头部的五官
什么是五官? 眼、眉、鼻、口、耳。
眼部结构
眼珠与眼 皮的关系
眼皮包裹 着眼珠
正面的眼睛
半侧面的眼睛
侧面的眼睛
眉毛的结构
练习眼睛和眉毛的关系
课堂临摹
鼻部结构
课堂临摹
耳部结构
课堂临摹
嘴部结构
课堂临摹
下节课到画室上课请同学们准备好2个夹子。
“田字脸”相对国字脸来说更短,也更加方正。
“甲字脸”上额比较宽,下颌比较尖。
“瓜子脸”与“甲字脸”相似,女性出 现较多,整个脸型上圆下尖。
"申字脸" 的特征是颧骨较突,下巴尖瘦。
“由字脸” 又称做 “梨形脸”,一般在较胖的人身上出现。
以上“国字脸”、“田字脸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脸型。
速写基础(头部)
如何画好人的头部?
准确把握基本形状 抓住形体主要特征
一、头部的基本形
简笔画中可以用 “O” 表示头部。
在速写中需要通过观察更准 确来表现头部基本形状。
观察以下头部基本形状
“国字脸”又称方脸,有长方脸,短方脸之分。方脸在形成上主要是 下颌骨侧方的下颌角肥大,粗壮所致。同时伴有其上所附着咬肌肥厚, 咬牙时极为明显, 此种脸型在发育期逐渐出现,也可能与咬肌活动过 强有关,成年后基本定型。

人物背部速写的技巧与方法

人物背部速写的技巧与方法

人物背部速写的技巧与方法
人物背部是速写中常见的一个部位,它的形态和线条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姿态和动态,因此在速写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介绍一些人物背部速写的技巧和方法。

观察人物的姿态和动态。

人物的背部形态和线条受到人物姿态和动态的影响,因此在速写前要先观察人物的姿态和动态。

例如,人物站立时背部的线条会比较直,而弯腰时背部的线条则会呈现弧形。

把握人物背部的主要线条。

人物背部的主要线条包括脊柱线、肩胛线、腰线等。

在速写时要把握这些主要线条,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姿态和动态。

注意人物背部的阴影和明暗。

人物背部的阴影和明暗可以表现出人物的体积感和立体感。

在速写时要注意观察人物背部的阴影和明暗,以便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立体感。

多练习。

人物背部的速写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

可以在生活中观察人物的背部形态和线条,多画几次,逐渐掌握人物背部速写的技巧和方法。

人物背部速写是速写中的重要部分,需要我们认真观察、把握主要线条、注意阴影和明暗,并不断练习,才能画出更加生动、立体的人物背部。

人物速写

人物速写

如何画好速写
► 要画好速写,由外而内,由表及里,注重研
究人物结构;临摹优秀速写作品,是学习速 写的捷径之一;由慢而快,慢写的过程必不 可少;由静态速写到动态速写;还要重视默 写。

人体动态:用去曲取直的方法对人体动态趋势所作的概括线称为动态 线。要画准运动趋势的动态线,除了要考虑总体比例外,还要注意动 态线和水平线构成的角度,即倾斜度或垂直关系等。倾斜度画错了, 动态趋势也就错了,或者造成动态软弱无力,失去力量美感,或者造 成重心不稳,失去平衡。若不首先找准动态线,只从局部观察着手刻 画,即使局部轮廓画得很准,而其动态却不对,局部的准确性也就失
在速写中被普遍应用。


2.以明暗素描关系为主的表 现形式
由于光线的原因,物象本身会出 现不同层次的明暗素描关系,速写 中我们需要对复杂的明暗关系进行 概括提炼,以塑造出体积结实、整 体气氛活跃、层次清晰、对比强烈 的视觉形象。


3.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表 现方式
线面结合的表现形式,首先应该明 确以线造型为主,素描关系只是一 种补充,起辅助作用。这种线面结 合、以线为主、以面补充的画法, 具有空间感强、层次丰富、形体表 现等更为充分的特点。

3.用肯定的线条,放笔直取,画出全身人物的衣物刻 画,画衣纹时要注意衣纹的来龙去脉以及整体关系,要 有“取舍”,要取对体积,动势,结构具有较强表现力 的衣纹,舍去多余的,繁琐的干扰形象的衣纹


4.调整画面, 强调重点,五官、 手、脚要适当刻 画,结构转折处 要着重强调,做 到画面完整。 5.作画时要“无 中生有”,是指 学会取其精华, 完善画面。
人物形体比例

人体基本比例为:立七半、 坐五、跪四、蹲三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人物速写要述
“速”本意为“速度”,这里还包括“概括、提炼”之意;“写”意为“描写、表现”。

人物速写就是用最简练的手法在较短时间里表现人的形体特征、运动规律及其给作者的审美感受。

人物速写不仅可以训练捕捉瞬间运动形象的能力,可以培养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更可以积淀丰富的生活感受。

它速写的使用工具因人而异。

铅笔、炭笔、木炭条、炭精条、圆珠笔、钢笔、毛笔等以及各种普通白纸、铅画纸、信纸、新闻纸、毛边纸、宣纸等都可运用。

各种纸和笔有各自的优缺点,不妨多做些尝试。

初学者以4B-8B铅笔或炭笔,新闻纸或普通白纸最为适宜。

表现手段可采用以线为主、以面为主或线面结合三种形式。

二、整体观念和体积观念的确立
谈到人物速写不能不提到比例问题。

这也是许多初学者常遇到的难题。

其实解决比例问题并非十分困难,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树立整体的观察方法。

首先,人的眼睛与生俱来是局部观察的。

几个月的婴儿就常常会把视线停留在母亲身上活动最频繁的眼睛部位。

某个局部投入过多的注意力,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放大的错觉,相反则产生缩小的错觉,甚至某些局部因根本没有被注意到而在视野中消失。

儿童作画“眼大、脸大、身体矮小”正是这个原因。

普通成人同样存在这种局限。

其次,画面上的形象与原物往往不是等大的,即使没有这种错觉的局限,倘若孤立地把物象的一个个局部搬上画面,也会因缩小或放大律的不一致而出现各类形的问题。

整体观察就是比较地看。

纸上画一个圆圈,是何物?有多大?不知道!在圈里如画上三个大苹果。

则可以推断圆就是小碟子;如画上三个极小的苹果,则圆就可能成了大桌面。

画面上形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比较产生的。

这里的苹果起了参照的作用。

人物速写可以“头”作参照物,如:“立七坐五盘三半”,肩宽、大腿长及膝至脚后跟约为两头,前臂、脚长约为一头,手长约为四分之三头等;也可以两个局部长短大小互相比较,如坐姿的侧面,用头顶至臀部和臀部至脚跟进行比较,手臂长与上身长做比较等。

在画人物速写的各个部位时,可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经常回头看看对象的头部,随时进行比较,渐渐养成习惯。

整体观念的确立,不仅有利于解决比例问题,还有助于把握动态和处理画面的能力。

速写不同于素描那样有较丰富的体面转折和细致的局部刻画,但不能无视体积的存在。

尽管有些画家可以追求平面化、装饰性趣味的效果,但初学者应以掌握速写的基本规律为主,为今后更高的追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观察和表现对象时,不应该看一条衣纹画一根线,或仅仅看到对象一边的轮廓线,以至于画面上只是一些平面的、表层的、琐碎的细节拼凑,空空然没有形体,而应该同时看到形的两边和带有个性的体积,然后用线或少量的面把形体的特征表达出来。

人体主要有头、胸廓和臀部三大块体积和四肢组成,而三大体积的形状是相对不变的,是观察的重点。

下笔前应先看准这三大体积的形体特点和位置关系,绝不能光注意边线和衣纹,对体积熟视无睹,以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体积观念和整体观念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三了解人体的结构要点和人体运动的动态平衡规律
骨点
有人说,人物速写并不难,关键是抓准前后两条中心线和几个骨点。

这颇有几分道理。

两条中心线就是:颈窝——脐眼——耻骨联合(即胸前衣襟与裤子开档的连线)和背部脊椎线。

它们暗示了胸和骨盆的运动关系。

重要的骨点就是:颈窝、枕结节、两肩、两髋关节、两肘、两腕、两膝、两踝和耻骨联合。

两肩的位置决定了肩的宽度和胸廓的倾斜方向;两髋关节的位置决定了骨盆的大小和运动方向,肘、腕、膝、踝的位置则影响了四肢各部位的长短和姿态。

人体运动千变万化,但只要整体地看准这两条线和几个点,下笔就容易多了。

动态
在人物速写中,动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要把握动态必须了解什么是动态。

当人体运动时,头、胸、骨盆三大体积的任何一块发生了前后俯仰、左右倾斜和旋转的变化,为了平衡人体会由脊椎骨牵动其他两块体积发生相应的位置变化,这样就产生了动态。

因此,要抓动态,首先应看准三块体积的位置、方向和扭动关系。

重心
人体时刻受重力的作用。

这种作用决定了人体的结构特点和运动规律。

当立正时,人体的三大块体积在脊椎骨的串联下,从侧面观呈现“S”型组合。

这种组合是由人类的祖先(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其结构特点就像弹簧的原理,对力的重压起到缓冲的作用。

而许多人常常把脖子和脊椎骨都画直了。

人体的重心在脐眼附近。

自然站立时,人体的重心应落在双脚之间的支撑面内。

如稍息姿势,重心落在左脚(或右脚)的支撑点上或其附近,左髋脊比右髋脊高,右肩比左肩高,衣襟线微左斜,裤裆线稍右倾,在受到外物支撑或外力影响时,重心往往落在双脚之间的支撑面之外;当人行走或跑步时,重心则落在身体前方,这样就产生了往前的冲力。

四、感受人物体型、容貌、表情、气质及服饰的不同特征
有些人掌握了大致比例、结构、动态的基本知识,也能熟练地加以运用,但缺少真情实感,观察粗心、线条概念、形象类同,表面上看起来线条和明暗处理都很“帅”,实质是眼睛视而不见、手势不能准确自控,认识上简单无知。

一句话,手不能听从眼和脑的使唤,全凭习惯动作自行主张。

这是提高速写水平的绊脚石。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高矮胖瘦。

由于性别、年龄、民族、工作环境、性格、体型、容貌及服饰的各异,每个人物形象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造型特点和审美特征。

优秀的画家往往通过真诚而细心的不断观察来训练自身的敏锐感觉和洞察力,并积累丰富的形象素材。

五、掌握画面的艺术处理
取舍与虚实
面对着一个人物形象,复杂的脸和手的结构、理不清的黑发、款式新颖面料别致的服装及其满而闹的图案、纷繁的衣纹,还有佩戴的各种饰品等等,足以让人目不暇接,不知从何落笔。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见的一切原封不动地搬上画面,而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虚实的处理。

一般来说,形象最生动的部位、给人以独特审美感受处宜取,应作细致刻画,其它部位宜舍或虚;能体现胸廓和臀部形体结构处以及头、手等主要部位宜取或实,头发、衣领、飘起的衣角、衣服上的图案花纹,以及不体现结构的衣纹等次要部位可以舍去或一笔带过。

刻画完整而充分的局部,是十分需要的,而某些不完整的局部有时并不影响速写作品的质量,相反,虚的处理给读者留下更多想像的空间,也为作品实处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线条
线条不是对象所固有的,是画家对物象概括与提炼的结果,是表现物象的一种语言形式。

线有粗细、长短、虚实、浓淡、曲直、刚柔等不同特点。

利用丰富的线条能表达各种人物脸型、五官、发型和服饰的不同特征。

如用琐碎的短线表现旧棉袄的厚度及给人的朴实感;用流畅的长线表现丝绸的柔性和自然下垂的质地;用刚柔相济的线条表现老农的坎坷与善良;用纤巧的细线表现少女的温柔与贤惠等等。

同样,利用线条的不同穿插组合和轻重粗细的变化,还能表现物象的空间距离感。

不仅如此,线条还可以通过各种长短、曲直、横竖、正斜、粗细、浓淡、轻重、快慢、刚柔、虚实、滞畅等矛盾的组合,以及疏密安置,综合穿插,主次搭配,使画面产生生动的气韵和优美的节奏。

变形与夸张
速写不仅应该表现人人都能看到的比例、结构等常见的内容,还应该表现对象给画家独特的审美感受。

审美感受不像人体骨骼和肌肉那样具有特定的大小和精确的位置。

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形象或美丽、或丑陋、或可爱、或可憎、或恐怖、或诱人;其气质或深沉、或活泼、或宁静、或充满活力、或谦和、或固执;其神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惊恐、或迷茫……都给画家留下了不同的感受。

并且,画家心境的变化,也会改变感受的态度。

表达这些独特的、丰富的感受,需要对形象进行适当的夸张甚至变形处理。

因为准确的写实手法虽然能表现外在的“形似”,而不一定能充分表现出内在的“神似”。

夸张和变形不是刻意的,是准确表达画家内心感受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