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反应探究题

合集下载

课后小卷课题1 酸碱中和反应(基础)(化学)

课后小卷课题1 酸碱中和反应(基础)(化学)

课题1 酸碱中和反应(基础)[测试时间:20分钟满分分值:3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1.(原创)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关于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浓盐酸具有吸水性B. 浓硫酸具有挥发性C. 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D. 稀硫酸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2022盘锦改编)氢氧化钠是一种碱,下列关于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而变质B. 蚊虫叮咬后涂抹它的溶液减轻痛痒C.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 它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3.(2022潍坊改编)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A. 使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B. 使石蕊溶液显紫色的溶液C. 使酚酞溶液显无色的溶液D. 使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4.(2022泸州改编)向B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后再逐滴滴加稀硫酸。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滴加酚酞溶液后液滴周围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B. 滴加稀硫酸,局部红色瞬间消失并出现白色沉淀C. 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pH增大D. 发生了中和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二、生活、生产应用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5.(2022宜昌改编)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科学素养。

(1)家务劳动:做凉拌皮蛋时,放入适量的食醋,主要是为了除去皮蛋中含有的(填“酸”或“碱”)性物质。

用炉具清洁剂清洗油烟机,其中含有的能与油脂反应,将油污去除。

清洗时要戴防护手套,因为。

(2)研学实践:用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给铁螺钉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锈时不能长时间浸泡,原因是。

6.((1)上述物质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2)正常雨水的pH≈5.6,呈弱酸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变小”或“不变”)。

(3)在厨房清洁剂中加入蒸馏水,其pH会(填“变大”(4)厨房清洁剂与厕所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

化学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B.★对应物质属于盐C.★处应填“不”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绿色解析:B【解析】A. ★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2,。

故A错误。

B. ★对应物质属于盐。

故B正确。

C. ★处应填“溶”。

故C错误。

D. ★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蓝色。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的应用。

2.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故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在b点,温度不再上升,故在b点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AB正确;从a到b过程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故pH值逐渐减小,到达b点时,pH值为7,故C 错误;故选C。

3.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B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由起点可知,是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中,错误;B.B点表示此时液体是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C.A点时的溶液pH>7,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正确;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氢,和氯化钠,错误。

故选C。

4.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是利用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Al(OH)3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5.在只含有NH4+、Na+、Cl-、SO42-的溶液中能存在的离子是A.OH- B.Ba2+ C.Ag+ D.NO3-解析:D【解析】A、OH-与溶液中的NH4+结合放出氨气,OH-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B、Ba2+与溶液中的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的沉淀,Ba2+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C、Ag+与溶液中的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Ag+不能在此溶液中存在,错误;D、NO3-与溶液中的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水,NO3-能在此溶液中存在,正确。

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

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

酸碱中和反应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是()A CuO + 2HCl = CuCl₂+ H₂OB 2NaOH + CO₂= Na₂CO₃+ H₂OC H₂SO₄+ Ba(OH)₂= BaSO₄↓ + 2H₂OD 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答案:C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A 选项中氧化铜属于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B 选项中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C 选项中硫酸是酸,氢氧化钡是碱,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 选项中碳酸钙是盐,与盐酸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

2、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 后,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试剂 X 是下列物质中的()A H₂OB H₂SO₄C NaOHD CaCO₃答案:C解析:稀盐酸的 pH 小于 7。

A 选项中加入水,溶液会被稀释,酸性减弱,pH 增大,但始终小于7;B 选项中加入硫酸,溶液酸性增强,pH 减小;C 选项中加入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 逐渐增大,直至大于 7;D 选项中加入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但反应结束后,溶液仍呈酸性,pH小于 7。

3、下列物质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 氧化铜B 碳酸钠C 氢氧化钡D 氯化钡答案:C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铜属于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碳酸钠属于盐,与稀硫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氢氧化钡是碱,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氯化钡属于盐,与稀硫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D 用稀盐酸除铁锈答案:B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A 选项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不是中和反应;B 选项中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C 选项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盐,与稀盐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D 选项中用稀盐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专题一酸和碱的性质

专题一酸和碱的性质

专题一酸与碱的性质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1. [2013贵阳]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

请你参与。

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

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

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2HCI===CaC[g+ 2H?O _ 。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

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 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 和 HCI。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

【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方案1中使用pH 试纸的操作不对;方案 2中加AgN0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 CI-,不能说明只有氯化钙。

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 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__先有气体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拓展】为节约资源和避免实验废液对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方案 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并对混合液中的盐分离回收,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解析】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所以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其中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0H)2 + 2HCI===CaCl2+ 2H2O;【实验评价】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不能将 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所以方案1中使用pH试纸的操作不对;方案 2中加AgN03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说明溶液中有 CI-,不能说明只有氯化钙;根据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以及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方案 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先有气体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拓展】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碳酸钠,所以这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钠,把氯化钙和氯化钠分离可以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即得NaCI ;将过滤后的固体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对溶液加热蒸发即得 CaCb。

初三化学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FeCl3、ZnSO4、NaCl B.CaCl2、Na2SO4、NaOHC.K2SO4、NaNO3、NH4Cl D.CaCl2、K2CO3、NaNO3解析:C【解析】A、虽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但FeCl3在水中为黄色,不符合题意,错误; B、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Na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正确; D、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K2CO3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aCl2与K2CO3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C。

点睛: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2.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解析:A【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NaOH质量>HCl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

故选A。

3.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这种气体是A.氢气B.氯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盐酸将与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酸和碱相关的实验,探究题

酸和碱相关的实验,探究题

酸和碱相关的实验,探究题1、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做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出现了如下两种不同情况。

他们经过认真分析后一致认为,小亮的实验出现这种异常情况是由于他所用的生石灰已部分变质。

于是分别设计方案如下表,进行实验验证。

请根据右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谁的方案不正确?为什么?。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变质的原因。

(3)乙试剂瓶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保存生石灰时应注意。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进行猜想】(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只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HCl 【实验探究】①小明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于是他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他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通过以上探究,最后确定猜想(C)正确。

【反思与拓展】你认为上述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

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及解析

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及解析

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随着盐酸的不断消耗,酸性越来越弱,pH不断增大,直至超过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而不是pH不断减小,错误,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有可能所加的盐酸量不够,氢氧化钠过量,故并不能说明两者不反应,错误,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并不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错误,故选C考点: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设计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A.Ca(OH)2、HNO3、BaCl2B.Na2SO4、MgCl2、KOHC.Na2CO3、K2SO4、HCl D.H2SO4、NaCl、Cu(NO3)2解析:D【解析】【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气体、沉淀、水。

【详解】A、Ca(OH)2、HNO3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硝酸钙和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B、MgCl2、K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镁,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不正确;C、Na2CO3和HCl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D、三者之间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3.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酸碱中和反应推断题集锦

酸碱中和反应推断题集锦

酸碱中和反应推断题集锦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酸碱中和反应推断的练题,有助于加深对此类题型的理解。

1. 已知试剂X是碳酸氢钠溶液,试剂Y是盐酸溶液。

若试剂X和试剂Y的等摩尔溶液混合后产生气泡,则生成的气体是?
答案:二氧化碳
解析:碳酸氢钠与盐酸混合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2. 已知试剂X是氢氧化钠溶液,试剂Y是硝酸溶液。

若试剂X和试剂Y的等摩尔溶液混合后产生一固体沉淀,则该沉淀是?
答案:氢氧化铅
解析:氢氧化钠与硝酸混合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硝酸根离子。

该离子与氧化铅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铅沉淀。

3. 某教员将小玻璃球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并加入硝酸和氢氧化钠。

其中试管甲生成一固体沉淀,试管乙无反应。

结论是?
答案:试管甲中有铅离子。

解析:铅离子能与硝酸根离子结合生成固体沉淀,而试管乙中没有发生固体沉淀的反应,说明其中没有铅离子。

通过练习此类题目,可以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推断的理解,提高化学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I、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①―。

H、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O和CaQHl;猜想二:可能
只有CaCl2 ;猜想三: ______ ②___o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振荡
实验现象:____ ③一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④_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
还需考虑_______ ⑤。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I, 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 (填序号)
a . pH试纸
b .铜
c .紫色石蕊溶
液 d .硝酸银溶液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J_(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O,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⑧。

(4)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为什么要逐滴滴加稀盐酸 _____________
(5)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现象
溶液由红色变成结论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型玻璃管中
_________ 边的红氢氧化钠与盐墨水液面下降(所酸发生了化学加稀盐酸的体积忽反应
略不计)
用 ________ 测定氢氧化钠丙最后溶液的氢氧化钠与盐
稀盐酸

溶液的pH,向其中滴加足量(填" > 酸发生了化学
稀盐酸,再测定溶液的pH 7," < 7,"不变反应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 .
[拓展延伸]另有一位同学向自己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
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可是红色即可消失了,出现此意外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 (填以下序号).
A所用的酚酞试液是变质的
B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小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二氧化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