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塞尚个人简介及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塞尚作品欣赏

塞尚作品欣赏
土豪的生活啊…
Estaque的大海 La Mer à L'Estaque 1878 Musée Picasso de Paris

Estaque的房子 Maison de Provence à L'Estaque 1879-1882
自画像 Self-portrait 1879–1882 Kunstmuseum Bern
Paul Alexis为左拉阅读 Paul Alexis reading to Émile Zola 1869–1870 São Paulo Museum of Art
Paul Alexis是法国小说家和 记者,他是左拉的传记作 者。
塞尚和左拉从小就是同学 好朋友,友谊绵长。但是 后来左拉写了一本小说 《杰作》,以塞尚为原型, 刻画了一位以失败告终的 画家,结果引起了塞尚的 不满,友谊的小船就这样 翻了。
塞尚作品欣赏
方也叔叔的店
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
塞尚与梵高、高更并称为三位后印象派大师,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之门,尤其塞尚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 的作品和理念影响了20世纪许多艺术家和艺术运动,尤其是立体派。在生前,塞尚的艺术大都不为公众所理解 接受。当时的法国,印象派是一种“另类”,但在印象派群体中,塞尚又是另类。他是另类中的另类,一个和谁 也不沾边的个体。然后他的不懈追求,给绘画赋予全新的价值。
1877
坐在红色扶手椅的塞尚夫人 Madame Cézanne dans un fauteuil rouge 1877
苹果是塞尚的最爱,一生画了数百幅。并留下名言: “用一只苹果,我就能让巴黎炸裂!”
静物 七个苹果 Nature morte aux sept pommes

塞尚及其作品赏析

塞尚及其作品赏析

塞尚及其作品赏析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城市埃克斯—普罗旺斯。

特别醉心于绘画。

1862年,来到巴黎专攻绘画。

他经好友左拉介绍,结识马奈、毕沙罗等印象主义画家,并多次参加印象主义画展。

后来,专心于自己的艺术探索,并在绘画上取得巨大成就,成为西方现代美术史上一位卓越的、划时代的画家。

塞尚的画具有鲜明的特色。

通过绘画,他要在自然表象之下发掘某种简单的形式,同时将眼见的散乱视象构成秩序化的图象。

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艺术探索。

首先,他强调画中物象的明晰性与坚实感。

其次,他在创作中排除繁琐的细节描绘,而着力于对物象的简化、概括的处理。

他曾说:“要用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来表现自然。

”其三,为了画面形式结构,他不惜牺牲客观的真实。

他最早摆脱了千百年来西方艺术传统的再现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他曾说:“画家作画,至于它是一只苹果还是一张脸孔,对于画家那是一种凭借,为的是一场线与色的演出,别无其他的。

”塞尚重视绘画的形式美,强调画面视觉要素的构成秩序。

他最崇拜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

他曾说:“我的目标是以自然为对象,画出普桑式的作品。

”他走向极端,脱离了西方艺术的传统。

正是如此,他被人们尊奉为“现代绘画之父”。

从静物画《水果盘、杯子和苹果》,可以看出塞尚的探索精神和画风特色。

在这幅画中,物体成了画家借以分析形体和组建结构的媒介。

他有意地歪曲画中的透视关系,将水平的桌面画得仿佛前倾,使桌上的物品得到充分的显示。

将画中物象在清晰度上,处理在同一个平面。

既强化了物象的实在性,又加强平面上构成的意味。

同时,他有意地把那只果盘的支脚画得不在正中,虽然盘子看起来有点别扭,却有效地使画面的诸视觉要素有序地联系起来而达到相互平衡。

那偏向左侧的水果盘上部,与左上角背景的一簇叶子相互联系,而这簇叶子又与右上角的那簇叶子相呼应。

塞尚通过画中的图象,在画上组成了两道交叉的对角线——其中一条起于左上方的叶子,并通过果盘上部、画中央的那堆苹果,直到右下方的小刀和桌布边结束;另一道虽色彩偏暗,却也清楚可辨:从右上方的叶子开始,经玻璃杯、中央苹果堆,一直延伸到左下方的桌角。

塞尚

塞尚
保罗· 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 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 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 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 “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 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 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 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 的画家。 塞尚由毕沙罗介绍加入印象主义画派,并参加了第 一届印象派画展,他的光色分析为捕捉转瞬即逝的 自然现象提供了可能,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独立派画家,新的美术爱好者向他表示好感,疑心重重的孤独也使他成熟 起来。他难以忍受母亲去世造成的悲伤,在作品中强烈地抒发感情,其艺 术滑向了巴洛克风格。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他决定卖掉德布芳,永远不再 回到那里去了。这时,他最喜欢去黑城堡作画。 1899年,他最后一次来到巴 黎,过后,又重返埃克斯,在一位非常忠诚的女管家布雷蒙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陪伴下, 直至生命的结束。 1902年,他让人在娄沃路建造了一间画室,年迈、病痛 使他变得更加多疑和暴燥。 1905年,他完成了 1898年开始创的做后藏费城 博物馆的《高大的女浴者》。 1906年 10月 15日,他在野外写生时碰上暴雨,受凉昏倒在地,一辆马车把 他送回了家。布雷蒙夫人马上通知他的妻儿,可他们没能赶到。 10月22日, 接受了临终圣事之后,塞尚与世长辞。
普罗旺斯的房子
静物
十分明显,塞尚最喜欢表现 的题材是静物,不过他也画 人物画,他画面上的人物都 是当着静物来处理的,人物 的身体往往处理成概括的、 机械的、纪念碑式的富有几 何形概念的形象。而他的静 物画常常是用“柱形的、球 形的、和角形的”方式去表 现。

画家塞尚

画家塞尚

zhujunyi

保罗· 塞尚 (1839-1906) 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 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 代绘画之父”。保罗· 塞尚于1839年1月19日诞生于法国南 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的一个银行家。 1858年到巴黎学画,并与文学家左拉、 诗人波特莽尔等人结识,60年代初, 支持过库尔贝反对古典主义学院派的 斗争,从而与印象派画家莫奈、毕沙 罗、雷诺阿等相结合,1872年,塞尚 全家迁居瓦兹河谷的蓬图瓦兹城,在 毕沙罗的影响下,积极参加印象主义运动。
塞尚作品
水果盘、杯子和苹果
塞尚作品
戴帽的自画像
伟人离去

1906年10月2;日,塞尚照常凌晨5时起床,拿起 画架,到野外去写生,但是,他却没有能够行了大型回顾展,系 统地展出塞尚的作品,并且介绍了他的思想。这 个展览会使一名刚刚从西班牙的穷乡僻壤来到巴 黎的青年大为感动,他便是后来成为20世纪最伟 大的天才画家的巴勃罗· 毕加索。46岁从塞尚的艺 术中萌发了立体主义的观念,并且广为发展和传 播塞尚的思想。大约正是由于这一点,人们把塞 尚叫做“现代绘画之父”。

高中美术欣赏——塞尚

高中美术欣赏——塞尚

在保持真正面貌的幻觉的同时,他把静物从它原来的环境中转移到
绘画形式中的新环境里来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创作于1866年的“僧侣肖像” 是塞尚初期的典型作品,作品 带有十足的学生味道。画中描 僧 绘了一个身穿天主教僧团服装 侣 的人物——在1865-1871年间, 肖 像 塞尚就这个人物画了不下五幅 不同的肖像;此人就以“多米 尼克大叔”之称而被载入了美 术史。僧侣的服装使塞尚得以 造成一个乳黄色袈裟的亮调子 同青灰色背景之间的强烈对比。 这种相互关系又被皮肤的桃红和玫瑰色、头发的深褐色, 特别是被黑色的阴影所间断。画家的目的在于表现颜色 的质感,同刻画对象以及光线气氛效果毫不相干的质感。 由于浓厚的颜料比稀薄透明的颜料具有更强烈的分色特 性,所以塞尚干脆不用画笔,而用调色刀来画画,这样 画出的画质感非常强烈。
埃斯泰克的海湾
静物苹果篮子
在《静物苹果篮子》以及其它许多静物中,塞尚在表现上所获 得的成功甚至超过了巴尔扎克的言语描述。对于塞尚来说,如同其 他的前辈和后辈艺术家一样,静物的魅力显然在于,它所涉及的主 题,也象风景或被画者那样是可以刻划和能够掌握的。塞尚仔细地
安排了倾斜的苹果篮子和酒瓶,把另外一些苹果随便地散落在桌布
缢 死 者 之 屋
绘于1872-1873年的“缢死者之屋”给人们展示了塞尚面目一新 的作品。他还在使用前些年的浓厚的颜色,不过已经使它从属 于中间调子。体积感显示出空间的深度,从而肯定了本身的存 在,并且变得更为强烈。
肖凯肖像
在明亮的绿色背景前,显现着 蓝灰色的头发、胡子和上衣, 以及淡蓝色的衬衫、浅红色的 肉体,换言之,即是以浅调子 突出着深调子。色彩的笔触尽 管很粗犷,但由于变化丰富, 也形成光的颤动,从而也有助 于形象本身的结构。从这种形 与色的完美统一中,产生了这 个塞尚和雷诺阿都很敬重的人 的形象——一个敏感而严肃、 面带愁容但意志坚定的、内心 充满着崇高精神的艺术保护人 的形象。塞尚在这幅肖像上成 功地把作为艺术对象的人和艺 术所要刻画生命力结成为一个 完全的同一体。

塞尚的一篮水果赏析

塞尚的一篮水果赏析

塞尚的一篮水果赏析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印象派画家,被誉为现代绘画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而闻名于世。

其中,他的一篮水果(The Basket of Apples)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静物画领域的杰作之一。

《一篮水果》是一幅以静物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创作于1895年至1898年间。

这幅画以一篮水果为中心,画面中还有一些水果和一瓶酒。

画面中的水果和瓶子被摆放在一张桌子上,桌子上还有一块白色的桌布。

整幅画面以静谧的氛围展现出来,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首先,我们可以从画面的构图来赏析这幅作品。

塞尚以其独特的构图技巧将画面分割成了几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画面的中心部分,一篮水果被放置在桌子上,水果的颜色鲜艳,呈现出一种生动的质感。

而在篮子旁边的水果和瓶子则构成了画面的对比部分,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与篮子中的水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桌子上的白色桌布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清新的气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和谐。

其次,我们可以从色彩运用来赏析这幅作品。

塞尚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而闻名于世,他善于运用冷暖色调的对比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一篮水果》中,篮子中的水果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和橙色,而桌子上的白色桌布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画面中的光影处理也十分出色,篮子中的水果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再者,我们可以从画面的情感表达来赏析这幅作品。

塞尚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他善于通过静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一篮水果》中,塞尚通过对水果和瓶子的精细描绘和光影处理,展现出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个画面散发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气息,给人一种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总的来说,塞尚的《一篮水果》是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静物画作品,它以其独特的构图技巧、色彩运用和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保罗塞尚个人简介及作品赏析概要

保罗塞尚个人简介及作品赏析概要

正是如此,他被人们尊奉为“现代绘画之父”。
僧侣肖像,1866
僧侣的服装使塞尚得以造成一个 乳黄色袈裟的亮调子同青灰色背景之间的 强烈对比。 这种相互关系又被皮肤的桃红和玫瑰色、 头发的深褐色,特别是被黑色的阴影所间断。 画家的目的在于表现颜色的质感, 同刻画对象以及光线气氛效果毫不相干的质感。 由于浓厚的颜料比稀薄透明的颜料 具有更强烈的分色特性, 所以塞尚干脆不用画笔, 而用调色刀来画画, 这样画出的画质感非常强烈。 而且塞尚的画,由于完全没有 明暗和颜色过渡,效果本身也粗放得多。 刻画是没有立体感的, 它是靠色彩对比力来突出和腾驾于背景之上的。
Paul Cézanne
保罗·塞尚
中文名 保罗·塞尚 外文名 Paul Cézanne
逝世日期 公元1906年10月22日 职 信 业 画家 仰 天主教国Fra bibliotek籍 法国
出生地 埃克斯
主要成就 有“现代绘画之父”的称谓
出生日期 公元1839年1月19日
可以说,
保罗· 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缢死者之屋,1872-1873
“缢死者之屋” 给人们展示了塞尚面目一新的作品。 他还在使用前些年的浓厚的颜色, 不过已经使它从属于中间调子。 体积感显示出空间的深度, 从而肯定了本身的存在, 并且变得更为强烈。 换句话说, 塞尚充分的揭示了体积和空间的关系, 把他学来的东西发挥到了极端, 把这些对象看作是一种永恒和普遍的东西, 造成这一物质世界的一种坚实性 和综合性的感觉。
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 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 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 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他画面上的人物都是当着静物来处理的,

浅析塞尚的艺术风格

浅析塞尚的艺术风格

浅析塞尚的艺术风格摘要保罗·塞尚,他认为“绘画不意味盲目的去复制现实”,而是“把自己的感觉译成他特有的光学语言,给他所再现的自然以新的意义”,因此,他追求“一种牢固的、经久的、博物馆艺术”,追求画中物体的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运用补色关系去表现画面的深度。

而他总是全力以赴,下笔滞重,然而就是这种纯朴的笔下,蕴含着一种张力和别具深度的理解。

他常说:“要运用圆柱体、球体和锥体来描绘对象。

”在他的作品中都富于一些几何意味,这便形成了塞尚式结构绘画的独特风格和面貌。

关键词:塞尚艺术风格立体色彩Analyses the artistic style CezanneAbstractPaul Cezanne, he thinks "painting not mean blind reproduced reality", but "to make myself feel translated into his own optical language, to his natural with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new meaning" and, therefore, he pursuing "a solid and lasting, museum of art, the amount of objects in pursuit of painting sense, volume feeling, stability and use the color relations to express the depth of the picture. And he always do your best, ZhiChong writing, however is the wording of simplicity, contain a tension and don't have deep understanding. He often says: "to use the cylinder, the sphere and cone to portray objects." In his writings are abound geometrical means, then this some Cezanne type structure formed the unique style of painting and outlook. Keywords: Cezanne art style stereo colour前言 (4)一、作者介绍 (4)二、塞尚的创作特点及追求理念 (5)三、作品介绍与分析 (6)结语 (6)谢辞 (7)参考文献 (8)对于很多人来讲,艺术上的一些机智小巧轻盈总是更容易的招来人们的喝彩和拥护,而那些浑浊有力的笔触在当时却不被理解和接受,而塞尚就属于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他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实体感的关注,并于1877年放弃了印象主义。 塞尚早期大多以写实的手法,真实且疑难的情景作为绘画的题材。 晚年画风有所改变,留下了多幅温和, 光明并富含古典主义庄严气息的风景及景物画。
塞尚说过要“使印象主义成为象博物馆的艺术一样巩固的东西”, 被文艺复兴所激发出的这句议论常被引用又屡遭非难。
历史评价
塞尚重视绘画的形式美, 强调画面视觉要素的构成秩序。 这种追求其实在西方古典艺术传统中早已出现。
而塞尚始终对古典艺术抱着崇敬之情。 他最崇拜法国古典主义画家普桑。 他曾说: “我的目标是以自然为对象, 画出普桑式的作品。”
他力图使自己的画, 达到普桑作品中那种绝妙的均衡和完美。 他向着这方面,进行异常执着的追求, 以至于对传统的再现法则不以为然。
他走向极端,脱离了西方艺术的传统。
正是如此,他被人们尊奉为“现代绘画之父”。
玩纸牌者
从1888年以后直到19世纪末,他的最优秀作品是肖像画。 其中“玩纸牌者”是塞尚最出色的一幅构图了。
他曾多次画过以玩牌者作为主题作品, 但也许只有这一幅构图上才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色彩效果是以坐在左边的玩牌者上衣的紫蓝色 同坐在右边玩牌者的黄色带有蓝色阴影的形象对比, 以及这些颜色同背景、肉体的红调子、 桌子的黄调子的对比为基础的。 这幅作品通过千变万化色调造成了形象刻画的立体感。 形象刻画的有力和性格特征表现、 情节动作的准确、整个构图全都表明, 色彩的强度非但不妨碍形成整体的统一, 反而还强调了它。
这种切断空间的手法具有否定在深度中消退幻觉的效果。
僧侣肖像,1866
僧侣的服装使塞尚得以造成一个 乳黄色袈裟的亮调子同青灰色背景之间的
强烈对比。 这种相互关系又被皮肤的桃红和玫瑰色、 头发的深褐色,特别是被黑色的阴影所间断。
画家的目的在于表现颜色的质感, 同刻画对象以及光线气氛效果毫不相干的质感。
Paul Cézanne
保罗·塞尚
中文名 保罗·塞尚
外文名 Paul Cézanne
国籍 法国
逝世日期 公元1906年10月22日
职业 画家
信仰 天主教
出生地 埃克斯
主要成就 有“现代绘画之父”的称谓
出生日期 公元1839年1月19日
可以说,
保罗·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 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
由于浓厚的颜料比稀薄透明的颜料 具有更强烈的分色特性, 所以塞尚干脆不用画笔,常强烈。 而且塞尚的画,由于完全没有 明暗和颜色过渡,效果本身也粗放得多。
刻画是没有立体感的, 它是靠色彩对比力来突出和腾驾于背景之上的。
缢死者之屋,1872-1873
“缢死者之屋”
给人们展示了塞尚面目一新的作品。 他还在使用前些年的浓厚的颜色, 不过已经使它从属于中间调子。 体积感显示出空间的深度, 从而肯定了本身的存在, 并且变得更为强烈。
换句话说, 塞尚充分的揭示了体积和空间的关系, 把他学来的东西发挥到了极端, 把这些对象看作是一种永恒和普遍的东西, 造成这一物质世界的一种坚实性 和综合性的感觉。
塞尚在自己的作品中,所寻找的就是真实,即绘画的真实。
塞尚部分作品赏析与解读
《埃斯泰克的海湾》
《埃斯泰克的海湾》的中景部分是海湾,这是一片强烈浓重的色块, 各种各样的蓝色,从画布的这端延展到另一端, 建立起经过细致融合的笔触。
海湾的后面,是一排蜿蜒起伏的小山,山的上空是淡淡的、柔和的蓝天, 里面只加了一些极淡的玫瑰红笔触,像是落日的余辉。 艺术家在画的边缘切断了空间,
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 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他画面上的人物都是当着静物来处理的,
人物的身体往往处理成概括的、机械的、 纪念碑式的富有几何形概念的形象。
而他的静物画常常是用 “柱形的、球形的、和角形的”方式去表现。
塞尚与印象派
虽然塞尚曾受到当时占绘画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响, 对光线照射到不同质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