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片段参考模板

教学设计片段参考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础的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XX技能(根据具体课程修改)。
三、授课时间每课时45分钟。
四、授课教师XXX(教师姓名),具备XX年(学科/课程)教学经验。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能够通过实践练习,提升XX 技能的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学会XX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对XX学科的兴趣;通过课程内容的探究,树立正确的XX价值观。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XX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XX技能的实践操作- XX方法的掌握与运用2、教学难点- XX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XX技能的熟练操作- 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针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三、授课时间每课时45分钟。
四、授课教师李老师,具有10年数学教学经验。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问题探究,提高数学逻辑思维和解题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后续内容根据以上模板继续编写)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 设计一个小游戏或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已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以清晰、简练的语言,结合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对新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讲解。
- 通过示例演示,强调关键步骤和易错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片段教学高中生物教案模板

片段教学高中生物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分类和特点;
3. 掌握细胞的各种生物学现象;
4. 能够说明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
3. 实验材料:洋葱片、细胞染色液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细胞的图片,引出细胞的基本概念。
2. 讲解(15分钟):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认识细胞膜、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3. 实验操作(20分钟):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片的细胞结构,并进行细胞染色实验。
4. 总结(10分钟):总结细胞的分类和特点,强调细胞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5. 知识点拓展(10分钟):介绍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器的功能,拓展学生对细胞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对细胞生物学的兴趣和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醒学生多加实践和思考,不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小学语文片段教学教案模板(共3篇)

小学语文片段教学教案模板(共3篇)第1篇:片段教学小学语文一导入1、导语: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人们不仅欢迎春天的到来,也喜欢描写春天。
2、阅读诗句:①“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③“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2、生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
3、交流: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4、小结:①这段描写的是燕子的外形特点。
②羽毛、翅膀、尾巴都是燕子外形的一部分。
(板书:外形、部分)5、比较阅读1①出示句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原文)②讨论你觉得谁写得好?为什么?③小结写法:作者写出了小燕子羽毛的颜色,翅膀的形态,尾巴的形状,还用上了比喻,写得很形象,写出了燕子的整体特点,让人感觉到燕子十分活泼可爱。
(板书:整体)二、学习第一自然段6、比较阅读2①出示句子:燕子的羽毛是乌黑光亮的,它有俊俏轻快的翅膀,尾巴像剪刀。
小燕子十分活泼机灵。
(原文)②同桌对读,讨论:哪一种写法好?③全班交流④小结:作者的写法别具一格。
7、指导背诵本段。
①填空式背诵。
②完整背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6、仿写:①一顶()的鸡冠,一个()的头,一身()的羽毛,组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②一对()耳朵,一双()眼睛,一身()毛,加上()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③一对()的耳朵,一身()的毛,加上(),这就是我家的大花猫。
7、总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知道了燕子的外形特点,还学习了作者独特的写法。
8、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第2篇:小学语文片段教学小学语文片段教学模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的编号是27号。
今天我模拟片段教学的课题是人教版几年级上或下册第几课《》。
(板书课题)《》课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结合课后的问题来写。
例如抓住了具体的实例或者是重点描写人物的动作、心理等等)本次模拟片段教学我将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性地感知课文,还有通过对于第几自然段的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高中数学片段式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片段式教案模板
主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
教学目标:
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 能够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钟)
通过举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 (15分钟)
1. 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
2. 教授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配方法、公式法等;
3.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问题。
三、练习 (20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拓展 (10分钟)
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应用题,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 (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特点,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重视实际应用题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教案语文片段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片段中的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片段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对课文片段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课文片段的朗读与理解。
- 课文片段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分析。
2. 教学难点:- 对课文片段中深层次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 对不同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 朗读课文片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片段,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
-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点评,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 理解课文片段- 学生讨论课文片段中的关键词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
- 分析课文片段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分析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片段中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并补充相关知识点。
5.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片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安排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点评。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片段的朗读、理解和分析技巧。
-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仿写练习。
2. 教学方法:- 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3. 教学改进:- 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范文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范文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范文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介绍教学设计的模板及范例,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一、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 目标一: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 目标二:列举学生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具体步骤。
2. 教学内容:- 内容一:介绍教学内容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概念。
- 内容二:列出教材、资料和参考书目。
3. 教学方法:- 方法一: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课、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
- 方法二: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方法以及它们的优势。
4. 教学过程:- 过程一:描述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
- 过程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5. 教学评价:- 评价一:明确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和方法。
- 评价二: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评价方法以及它们的优势。
二、教学设计范例教学目标:- 目标一:学生能够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和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状况。
- 目标二:学生具备正确的节水意识,能够采取合理的节水行动。
教学内容:- 内容一: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流入地下水和河流。
- 内容二: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状况:淡水资源比例、地下水储量等。
教学方法:- 方法一:讲课+多媒体展示:通过PPT和实地图片,向学生介绍水的循环过程和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 方法二:小组讨论+展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节水意识和节水行动进行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学过程:- 过程一:利用PPT和实地图片,向学生介绍水的循环过程和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 过程二: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节水意识进行讨论,并设计一个小组展示,展示他们的节水行动方案。
- 过程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进行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学评价:- 评价一:通过展示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水的循环过程和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状况的理解程度。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一、课程概述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教学设计的模板,并以一节英语课为例进行具体范例说明。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评估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二、教学设计模板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在该栏中,列出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要确保目标具有清晰性、明确性和可测量性。
2. 教学准备在该栏中,列出该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等。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风格,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3. 教学过程在该栏中,详细描述该节课的教学过程,并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组织。
可以分为导入、呈现、操练、巩固和拓展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例如听、说、读、写、讨论等。
4. 教学评价在该栏中,列出该节课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
可以包括课堂练习、小组活动、个人作业等形式。
通过评价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调整和改进。
三、范例: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设计以下是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设计范例: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有关家庭成员的词汇,如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等。
- 能力目标:能够用英语正确地表达家庭成员的称呼,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家庭介绍。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关注和珍惜之情。
2.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投影仪、课件、图片等。
- 教学材料:教科书、练习册等。
3.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家庭成员的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 呈现:展示图片,呈现家庭成员的词汇,并进行发音和单词辨析的练习。
- 操练:分组对话,模拟家庭介绍的情景,学生轮流扮演不同家庭成员进行对话练习。
- 巩固: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进行课堂展示。
片段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片段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片段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片段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认识后天的教育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2、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等式,你认为这个等式成不成立?为什么?天才=人才?同学们马上想到了方仲永,根据你们的理解,方仲永是天才吗?当然是。
他五岁还不认识书写工具时就能写诗,并“自为其名”,他才思敏捷,“指物作诗立就”,而且诗的“文理皆有可观者”。
不过他后来怎样呢?十二三岁时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七年后“泯然众人矣!”这位天资过人的神童最后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成长为人才。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在考虑:这是为什么呢?二、立足文本,分析^p 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1、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天才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文中哪个人物应该承当责任?并请以劝告的口吻对他说几句话。
〔学生活动: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进展讨论,每组选派一个中心发言人。
〕归纳:从文章内容来看,阻碍方仲永成才的一个主要人物是他父亲,他的贪财短视造成仲永错过成才的时机。
从“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可以看出。
本来方仲永才能初现,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在父亲眼里,儿子是棵摇钱树,儿子写诗,其邑人“宾客其父,钱币乞之。
”这足以说明,仲永的父亲完全忘记了做父亲的责任。
“不使学”消灭了方仲永的前途,使这位神童无形中夭折在自己父亲的手里。
文中提到邑人也是阻碍仲永成才的一个因素,他们这群人只看到方仲永的天才,没加以培养,对“世隶耕”的方仲永的父亲来了180度大转弯。
假如没有“宾客其父,以钱币乞之”。
方仲永的父亲吃喝贪财的一面得不到萌发并滋长,也许结局会完全转变,再说邑人的吹捧导致方仲永才能的衰退,这群人无意中对方仲永“泯然众人”发挥着潜在的催化作用。
最后看看方仲永本人,通观全文,不难发现方仲永懒惰,自认为天资过人,没有起码的学习,更不说勤奋刻苦了,等天资衰退后,他仍不以为然,年龄增长而才能减退,如此差距这能全怪别人?方父的贪财短视、邑人“以钱币乞之”的追捧、仲永的不知努力,在这种种因素的制约下,一个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诗坛天才悄然消失了,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哀伤、叹息!〕大家看标题中的这个“伤”,不正是王安时先生当时最真实的心理写照吗?他“伤”的仅仅是仲永的个人遭遇吗?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最后一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这个结果是不是偶然呢?
接着,他又用其他六对相对性状做了同样的实验,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展示PPT)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分离比呢?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下次再讲。
通过听老师讲故事,引起对本节内容的兴趣。
胡燕 100907009
片断题目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重点展示
技能类型
导入技能、讲解技能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能区别解释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等概念。
3、能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教学技能要素
1‘3‘根ຫໍສະໝຸດ 书本回答问题。思考后回答问题
回答:不是
通过教师的引导边思考,体验孟德尔发现科学规律的过程。
导入
讲解
设计思路说明
首先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参与到孟德尔的实验中去,结合教材,提出环环相扣的问题。
2‘
、
4‘
导入:在上本节课之前,先给同学们讲故事,一对夫妻都是双眼皮,生出了一个单眼皮儿子。丈夫说:眼皮是遗传的。由此怀疑儿子不是自己的。经血型鉴定,丈夫的血型是AB型,妻子的血型为O型,而儿子的血型是A型。由此更加怀疑儿子不是自己的。经过DNA鉴定,儿子确实是他亲生的。
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孟德尔在一百多年钱给了我们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简单介绍孟德尔的历史。(PPT展示)
提问:为什么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更容易成功呢?
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讲述:人工杂交的基本流程:
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提问:套袋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讲述: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另一个原因: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型。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与纯种矮茎杂交,他惊讶的发现子一代全是高茎,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矮茎基因消失不见了呢?
带着疑问,孟德尔继续用F1进行自交,结果后代中既出现了高茎也出现了矮茎。孟德尔认为矮茎基因并没有消失,只是隐而未现。于是他把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板书遗传图解)
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提问:人的红绿色盲和近视眼是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孟德尔经过分析观察,选择了七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用PPT展示7对相对性状。)
讲述:为了便于分析,孟德尔分别对每一对性状进行研究。在这里,我们要用到遗传图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遗传图解中几种常见的符号吧!板书:P—亲本;♀—母本;♂—父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