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共30页

合集下载

第二讲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第二讲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目标。
2000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涉及硬环境建设、资 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关问题研究。
第三讲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组织机构
从1979年开始,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 教馆。
1991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成立。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 论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 抽象程度 重要程度
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
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便于
理解抽象。 视听媒体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
第三讲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1978年全国有教育技术从业人员1400多人,据1995年调查,我国 已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个,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达20万 人。
从1978年开始,几所高等院校着手开设电化教育专业。1984年, 创建的我国第一批电化教育本科正式招收学生。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改名为视听 教育分会(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言语 符号 视觉符号 广播和录音 静止画面 电影 电视 参观展览 学习旅行 观摩示范
演戏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直接有目的的经验
抽象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做的经验
--加德纳(Howard Gardner)
1.视听教学运动
直观教学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论:教学要充分运用直观形象 或直观教具。
1.视听教学运动

第二章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尹俊华版)

第二章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尹俊华版)

教育方式说
新教育说
新形态教育说
二、电化教育理论研究
(三)名称之争
次项 第一次 时间 四十年代初 (1942年) 五十年代初 八十年代中期 九十年代初 提出者 南京金陵大学某 部门负责人 更名或观点 “影音教育”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北京师范大学电 “直观教育馆” 教部门的负责人 廖泰初 教育部 欧美各国 十年 一变 教育技术
二、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
(一)高教电化教育 的恢复和发展
1. 开 设 电 化 教 育 课 程
1947
北京师范大学建立初具规模的电化教育 馆,并首次开出“电化教育”选修课
燕京大学开设“视听教育”课 辅仁大学及西北师大均开设电教课, 并设立电教室 燕京大学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教 育系,设立电化教育馆,成立多种媒 体制作组
何克抗 谢幼如 李克东
(四)电化教育著作的出版
(四)培养电化教育专门人才
1400人
1978
19400人
1979
1984
。。。
10万人
人才培训
(四)培养电化教育专门人才
1983
• 华南师范大学 电化教育专业 •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专业
• 全国25所院校开办了 电化教育或教育传播 专业
1986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研究课题
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1979 年 1980 年
北师大成立 现代教育技 术研究所 获联合国援 助100万美 元 其附属 中 学作为试点
北师大、华 东师大赴美 考察教育技 术的发展情 况
组团赴美、 赴日考察卫 星教育和教 育技术
1500套
(一)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和程序教学运动,在中国则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

电化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活力,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产生了积横的作用与广泛的影响。

1.新中因成主前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1)“电化教育”的产生“电化教育”的产生与“电气化”有关。

“电气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具有“高科技”的含义,幻灯、电影、广播以及电视都和“电”有关联,教育电影、教育广播、教育电视、幻灯片等利用电力,通过教育影响一个人与其世界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影前下引入的,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之初由学校、学者倡导,从社会教育实验到学校教育推广。

在当时经济不发达、科技落后、政府不重视、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电化教育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大规模推广。

(2)兴办电教专业随着电影和广播教学的开展,一些学校开始开设电影播音课程,开办电影播音专业,培养专门的电教人才,主要有:1936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开办的电影播音教育专科;1939年金陵大学开办的电影播音专修科:1940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开办的电化教育专修科等。

(3)兴办电化教育出版物20世纪40年代电化教育出版物主要有金陵大学的《电影与播音》、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电教趟讯》和社会教育司的《电化教育》等。

2.新中国成立初朝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1)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1949年11月,新中国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电化教育处(后为幻灯处),负责全国电教工作。

1950年,文化部商同教育部把所属各省、市文化馆划归文化部领导,以利推动电教工作。

我国的电教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开始起步和发展。

(2)社会电化教育的发展开展播音教育:1949年,北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俄语广播学校”;195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文化补习学校”;1958年天津举办“广播函授大学”。

开展电视教育:1960-1966年,上海、北京、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相继举办”电视大学”,开设数学、物理、化学、中文、政治、俄语、英语等课程。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1978年全国有教育技术从业人员1400多人, 1995年调查, 1978年全国有教育技术从业人员1400多人,据1995年调查,我国已 年全国有教育技术从业人员1400多人 年调查 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 74849个 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达20万人。 20万人 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个,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达20万人。 从1978年开始,几所高等院校着手开设电化教育专业。1984年,创 1978年开始,几所高等院校着手开设电化教育专业。1984年 年开始 电化教育专业 建的我国第一批电化教育本科正式招收学生。 电化教育本科正式招收学生 建的我国第一批电化教育本科正式招收学生。 1986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 南师范大学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硕士学位授予点。 南师范大学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1993年 国家教委正式把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1993年,国家教委正式把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到2000年,近3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近20所高等院校 2000年 30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 20所 具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博士学位授予点。 具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 到2006年9月,15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共69所高等 2006年 15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 69所 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 院校具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 院校具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博士学位授予点。
行 主 为 义 自 化 学 器 动 教 机 个 化 学 别 教 20年 代 50年 代 程 教 序 学

教育技术发展史

教育技术发展史

19世纪90年代,幻灯介入教育领域, 揭开了电化教育的序幕。幻灯在教学中的 应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使 其获得 “百闻不如一见” 的感受,教学获得 了不同以往的巨大效果。
01 02
”1905年,第一家学校博物馆在圣· 路 易斯开办。 此后不久,在宾西法尼亚洲的 雷丁和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也开办了学校 博物馆。1908年,美国一家公司出版《视 觉教育》一书,这是一本有关幻灯片和立 体照片使用方法的小册子。



第 11 页
11
05
网络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
• 教育技术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媒体技术的发展
• 新理论的产生和引入
• 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史实
LOGO
正文 . 第五部分
第 12 页
萌芽阶段
起步阶段
迅速发展阶段
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作为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 一;与此同时,个人计算机 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多媒 体技术引入教育领域成为可 能
LOGO
第1 页
教育发展史 技术
汇 报 人:傲娇的小羊羔子mm 小组成员:
CONTENTS PAGE LOGO



第2 页
2
萌芽阶段
01
02
迅速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
03
04
网络发展阶段
系统发展阶段
05
TRANSITION PAGE LOGO



第3 页
3
0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
• 教育技术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媒体技术的发展 • 新理论的产生和引入 • 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史实
由于电视技术不过 关,无线电广播仍一统 天下。到了50年代,电 视技术迅速发展,电视 机的质量不断提高。随 着50年代程序教学运动 的兴起,教学机器开始 进入课堂教学。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技术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打破了地域限制 技术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提高了教育质量 技术促进了教育公平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技术推动了教育创新提高了教育效率和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智能推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 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单推荐到复杂的个性化学习方案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在线教育、智能辅导、自适应学习等领域
增强现实:将虚拟信息叠加到 现实环境中增强学习体验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早期教育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 发展
多媒体与互联网的 影响
人工智能与教育技 术的融合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 势与未来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早期教育技术
19世纪末幻灯片和 电影开始应用于教 育
20世纪初广播和电 视逐渐普及成为重 要的教学媒体
20世纪50年代投影 仪和录像机开始应 用于教育
虚拟现实:通过模拟真实场 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应用领域:历史、地理、生 物、物理等学科
影响: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 习效果促进个性化学习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 势与未来展望
人工智能与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个性化学习与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发展 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
教育软件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简单教学软件到现代的智能教育平台 教育软件的分类:根据功能可以分为教学软件、学习软件、管理软件等 教育软件的特点:智能化、个性化、互动性、便捷性 教育软件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以及与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
网络教育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育逐渐兴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 学习更加便捷。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卓别林在好萊塢建立了自己的制片廠
初期发展阶段
20世纪30至40年代时, 教育技术逐步的成熟,加 之工业技术上的支持,引 入了有声电影和黑白电视 广播!在当时称之为“学 校中的视觉教育”。其本 质为视听教育。
有声电影宣传海报
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阶段
到了20世纪50至60年代后,第三次工业革 命的大力推动下,使得科技与技术蓬勃发展, 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科技产品,黑白电视广播已 经满足不了人们视觉上的追求,生产出了彩色 电视广播,以及程序教学机还有就是最初用来 计算的电子计算机,这些都被利用到教育媒体。
教育技术发展史
制作:易双龙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一、教育技术的起源
1、古希腊智者和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 思想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美国20世纪初 兴起的“视觉教学”运 动
萌芽阶段
19世纪末期, 引入幻灯媒体, 全新的“大教学 论”我们称之为 直观教育。
19世纪90年代产于德国的煤油灯幻 灯机。
起步阶段
无声电影
时期:20世纪20年代 无线广播
系统发展阶段
70至80年代,新 引入的教育媒体为 激光视盘以及卫星 转播电视。
现阶段
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即 涵盖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手段组成的系统称之 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 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和分配的 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于上述一系列过程 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电子技术、多 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远 距离通讯技术等方面。
THANK YOU

第二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从那时起,教育技术便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是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育工作亟需教育技术的支持与发展。

1953年成立了首个教育技术机构,国立教育技术训练中心,该中心开始进行教育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推动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1956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讲台革命”的口号,提倡使用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方式。

从此,教育技术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了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

上世纪60年代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1963年,教育部正式成立了教育技术研究所,该机构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技术设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同年,中国首部教育技术研究专著《教育技术概论》面世,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系统化。

此后,教育技术教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学科。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国家的需要,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977年,教育部委托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机与教育研究所,该机构在教育计算机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上世纪70年代还兴起了以影视教育为主的“看电影、听报告”教学模式,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198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技术知识体系》,明确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方向。

同时,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高潮期,大量教育技术研究机构、教育技术中心相继成立。

此外,1985年,我国首个国家级教育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集中与规模化。

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战略,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此后,我国教育技术进一步拓宽了应用范围,包括教育软件研发、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远程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