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Z1-6作业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第6章课后习题精品.doc

分析化学第6章课后习题精品.doc

OOCCH 2 。

配制标准溶液时一般采用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1. 填空(1) EDTA 是一种氛梭络合剂,名称,用符号 表示,其结构式为。

配制标准溶液时一般采用EDTA 一钠盐,分了式为,其水 溶液pH 为,可通过公式 进行计算,标准溶液常用浓度为 o(2) 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 总是以 等 型体存在,其中以 与金属离了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 时EDTA 才主要以此种型体存在。

除个别金属离了外。

EDTA 与金属离了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都是。

(3) K’MY 称,它表示 络合反应进行的程度,其计算式为。

(4) 络合滴定Illi 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

在金属离了浓度一定的条件 下,越大,突跃;在条件常数K'MY 一定时,越大,突跃—(5) K MY 值是判断络合滴定误差大小的重要依据。

在pM ,一定时,K'MY 越大,络合滴定的准确度。

影响K'MY 的因素有,其中酸度愈高 愈大,IgMY;的络合作用常能增大,减小 o 在K'MY —定时,终点误差的大小由 决定,而误差的正负由 决定。

(6) 在[H*]一定时,EDTA 酸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o解:(1) EDTA 是一种氨梭络合剂,名称乙二胺四乙酸,用符号卫应'表示,其结构式HOOCCH 2 \ ++ /CH2C00- HN - CH 2CH 2- NH\CH 2COOHEDTA 二钠盐,分子式为Na 2H 2Y-2H 2O ,其水溶液pH 为4.4 ,可通过公式 [H + ] = JK 心.匕 进行计算,标准溶液常用浓度为O.OlmokL-1 0(2) 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 总是以 田丫2+、下 电丫、出丫一、珏丫七HY3- 利丫4-等七种型体存在,其中以丫4-与金届离了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D H>10 时EDTA 才主要以此种型体存在。

除个别金属离了外。

EDTA 与金属离了形成络合物时, 络合比都是111。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提高学院《分析化学Z》6次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提高学院《分析化学Z》6次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分析化学Z》1-6次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草酸钠溶液与0.04000mol/ L KMnO4溶液反应,反应完成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KMnO4~5Na2C2O4, 则草酸钠的浓度[1分]B.0.1000mol/L2. 有关保留时间t R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A.色谱柱填充紧密程度不会影响某一物质的t R3. 一组分析数据标准偏差的计算式应为:[1分]B.4. 以下各种变化不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1分]E.滴定剂浓度5.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1分]D.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系统误差出现机会相等6. 以下对于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1分]D.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有吸收7.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1分]E.式中α≤18. 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1分]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9.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1分]B.10. 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能用来定性的参数是:[1分]E.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收系数11. HAc 的pKa=4.76,苯甲酸C6H5COOH 的Ka=4.19,HCOOH的pKa=3.75,HCN 的pKa=9.21,据此,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0.1 mol/L 的酸应是:[1分]E.HCN12. 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1分]D.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13.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不包括:[1分]B.单色器14. 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1分]C.同离子效应15.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几乎不能发生的是:[1分]D.σ→σ*16. 气相色谱法中“死时间”的准确含义是:[1分]E.完全不与固定相作用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17.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18. 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1分]B.样品可以含大量水19. 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1分]E.相对过饱和度20. 下列H2C2O4共轭酸碱对pKa与pKb的关系是:[1分]E.pK a1+pK b2= pK w21. HPLC与GC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主要原因是:[1分]D.流动相粘度大22.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1分]C.明确物质的合成方法23. GC中,色谱柱使用的最高温度取决于:[1分]E.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24.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1分]B.保留时间25. 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1分]E.NaOH2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彻底方法是[1分]C.沉淀掩蔽法27. 当单色光通过一吸光介质后:[1分]A.透光率一般小于128. 当共轭体系由顺式变为反式时,其UV光谱的λmax将如何变化[1分]B.红移29. 吸收池使用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1分]D.只能装到容积1/330.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在硅胶薄层色谱上的R f值的大小顺序为A >B>C,问三组分的极性大小顺序为:[1分]B.C>B>A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无色玻璃试剂瓶B.量筒C.移液管D.容量瓶E.塑料试剂瓶1. 量取未知液作滴定,应选用:[1分] C.移液管2. 配HCl 标准溶液时量取浓盐酸,应选用:[1分] B.量筒A.H30+B.H20C.OH-D.NH3E.NH4+3. NH3 + H20 = NH4+ + OH反应物中,为酸的是:[1分] E.NH4+4. 按酸碱质子理论,H20的共轭碱是:[1分] C.OH-A.V10,V2=0 C.V1=0,V2>0 D.V1=V2 E.V1>V25.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仅含有Na2CO3时,应:[1分] D.V1=V26.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为NaOH和Na2CO3时,应:[1分] E.V1>V2A.五位B.四位C.两位D.一位E.三位7. 309.456-1.53计算结果()位有效数字:[1分] A.五位8. pKa=3.05 有效数字():[1分] C.两位第二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在HPLC操作时,为了避免压力变化,使流动相产生气泡影响检测或降低柱效,要对流动相进行“脱气”,以下不是“脱气”方法的是:[1分]A.加热2.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减小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1分]A.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增大,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减小3. 以下与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无关的是:[1分]A.反应平衡常数4. 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反应进行完全,对不易挥发的沉淀剂来说,加入量最好:[1分]C.过量20%~30%5. 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1分]D.填料孔隙的体积6.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1分]D.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条件电位没有影响7.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 [1分]C.8.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不同弱酸时,如果弱酸Ka值越大,则:[1分]D.滴定突跃范围越大9. 气相色谱中选作定量的参数是:[1分]D.峰面积10.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1分]C.甲醇11. 以下不是滴定分析的特点的是:[1分]B.适用于测定微量或痕量组分的含量12. 薄层色谱中对两个斑点间距离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1分]E.薄层板的宽窄13. 样品中各组分出柱的顺序与流动相性质无关的是:[1分]E.凝胶柱色谱14. 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条件是:[1分]A.湿度15. 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刚好完全反应的那一点称为:[1分]B.化学计量点16. 红外光谱法中所说的特征频率区是指4000 cm-1-1250 cm-1的区间,以下对该区间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E.该区特征性很强故称特征区17. 色谱图中,两峰间的距离取决于:[1分]B.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18. 以下为共轭酸碱对的是[1分]E.H2CO3——CO32-19. 为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图,试样制备的方法中不包括: [1分]E.气体池法20.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以下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1分]D.重量分析21. 如果杂离子与构晶离子的电荷相同、离子半径相近,则易于产生下列那种后沉淀?[1分]C.混晶22.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s、m m(g),浓度为C s、C m(g/ml),摩尔数为n s、n m(mol),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为V s、V m(ml),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1分]E.C s/C m3. 用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 [1分]B.二乙胺24. 物质的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D.n=m/M25. 关于铬黑T指示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B.铬黑T是氧化还原的指示剂26. 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标定法配制的是:[1分]D.EDTA标准溶液27. 化学键合固定相的优点不包括:[1分]A.固定相粒度小28. 在色谱分离中,要使两组份完全分离,其分离度应是:[1分]E.>1.529. 32.650-1.5正确的答案是:[1分]B.31.130. 以下除那项以外都是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1分]E.不含有结晶水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B.硅胶的活度增大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D.固定相填充得更加紧密E.色谱柱的长度减小1.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减小:[1分] 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2.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不变,但保留时间增大:[1分] 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A.4B.12C.7D.6E.53. 乙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1分] C.74.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其不饱和度为:[1分] A.4A.ArB.R’C.ClD.HE.R5.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低波数者为:[1分] A.Ar6.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波数者为:[1分] C.Cl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7.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1分] A.柱色谱8.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1分] C.正相色谱第三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有0.4000mol/LHCl 溶液1L,欲将其配制成浓度0.5000mol/L溶液,需加入1.000mol/LHCl( )毫升[1分]B.200.02. 即能用于标定氢氧化钠,又能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是:[1分]A.优级纯草酸3.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 [1分]B.保留时间4. 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1分]E.99.99%纯锌5. 下述各项,属于偶然误差的是:[1分]A.两次平行操作实验的读数不一致6. 新的气相色谱柱需在一定温度和载气流量下空载操作一段时间,此操作称为“老化”,老化的目的是:[1分]A.除去多余溶剂或柱内残余物7. 在HPLC分离具有酸碱性的样品时,常常向流动相中加入一些酸,碱作为改性剂,常用的酸不包括:[1分]D.磷酸8. 以HCl滴定某碱,滴定管初读数为0.25±0.01mL,终读数为32.25±0.01mL,则用HCl用溶液的准确体积(mL)为:[1分]D.32.00±0.01mL9. 配位滴定可用于测定:[1分]D.与EDTA结合C M K MY’≥106的金属离子10. 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1分]D.碱性溶液11. 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的是:[1分]E.银量法12. 下列试剂可作为基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1分]E.优级纯重铬酸钾13. 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000 mol/L,不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1分]E.NH4Cl (pK a=9.25)14. 以下不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是:[1分]B.反应平衡常数15. 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1分]B.pH>7.016. 在硅胶薄板上,用丙酮作展开剂,下列哪种化合物的比移值最大[1分]B.芳烃17.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有[1分]B.氮气18.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增加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1分]B.化学计量点前0.1%的平pH值减小,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增大19. 以下与判断配位滴定能否准确进行无关的是:[1分]A.K MY≥10820. 下列不属于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要求:[1分]E.与沉淀形式相同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1. 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1分] D.固定相2. 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1分] E.滴定剂A.同离子效应B.催化反应C.自动催化反应D.酸效应E.配位效应3. MnO4-滴定C2O42-时,速度由慢到快: [1分] C.自动催化反应4. PbSO4沉淀随H2SO4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1分] D.酸效应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5. 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 [1分] C.指示剂6. 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 [1分] E.滴定剂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空白试验C.回收实验D.对照试验E.校准仪器7. 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1分]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8. 不加样品,与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操作,属于: [1分] B.空白试验A.消失B.向低波数位移C.向高波数位移D.变化无一定规律E.不变化9. 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内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1分] B.向低波数位移10. 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外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1分] C.向高波数位移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11. 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实验结束的方法是:[1分] D.酸碱滴定法12. 样品可以在气、液、固态下都可测定的是:[1分] C.红外分光光度法A.液体石蜡B.纤维素C.聚酰胺D.淀粉E.水13. 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相的载体是:[1分] B.纤维素14. 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液是:[1分] E.水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熔点差异15. 分配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B.极性差异16.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B.极性差异第四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分子吸收何种外来辐射后,外层价电子产生跃迁?[1分]A.紫外-可见光2. 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1分]A.分析纯NaOH3. 纸色谱法常用的展开剂有正丁醇-醋酸-水(4:1:5),对该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是:[1分]C.三种溶剂混合后,静止分层,取上层作为展开剂4. 定量分析过程不包括以下步骤:[1分]A.样品调查5.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1分]D.σ→σ*6. 薄层色谱的结果观察错误的方法是:[1分]A.在洗液中浸泡半小时,取出烘至出现斑点7. 将黄铁矿石(FeS2)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4,若称量BaSO4的量计算黄铁矿石中的铁含量,则换算因子为:[1分]D.M Fe/2M BaSO48. 绝对偏差是指:[1分]D.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9. 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是:[1分]E.真空热电偶10.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在线性范围内与含量成正比的是:[1分]D.峰高11. 光度法中常用空白溶液,其作用错误的是:[1分]E.清洗比色皿12. 关于“色谱用硅胶”叙述正确的是:[1分]B.具有微酸性,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13. 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错误的是:[1分]E.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14. 下面哪个参数用来衡量分离效率[1分]E.峰宽15. 不能减免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1分]D.增加测定次数16. R f值:[1分]E.物质的R f值在一定色谱条件下为一定值17. 25.00×5.300×1.6144正确答案是:[1分]B.213.918. 容量因子k与保留值t R’或t R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A.t R’=t0k19. 气相色谱进样器的温度需要控制,调节温度的原则是:[1分]C.保证样品完全气化20. 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正确的是[1分]C.A=-lgT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电子跃迁能级差B.电子跃迁几率C.溶液浓度D.光程长度E.入射光强度1. 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摩尔吸收系数取决于:[1分] B.电子跃迁几率2. 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λmax取决于:[1分] A.电子跃迁能级差A.H3O+B.H2OC.OH-D.NH3E.NH4+3. 按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碱是:[1分] C.OH-4. NH3 + H2O = NH4+ + OH的反应物中为酸的是[1分] E.NH4+A.柱色谱B.键合相色谱C.正相色谱D.反相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5.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 D.反相色谱6.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 [1分] A.柱色谱A.石油醚-乙酸乙酯B.苯-丙酮C.苯-乙醚—二乙胺D.四氯化碳E.正丁醇-水-冰醋酸7. 分离某两个混合碱,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1分] C.苯-乙醚—二乙胺8. 分离某两个混合酸,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1分] E.正丁醇-水-冰醋酸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9. 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1分] C.分子大小差异10.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1分] B.极性差异A.高效液相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11. 应用指示剂指示实验结束的方法是: [1分] D.酸碱滴定法12. 样品可以在气态状态下测定的是: [1分] C.红外分光光度法A.亲和色谱法B.吸附色谱法C.分配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E.凝胶色谱法13. 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属于:[1分] B.吸附色谱法14. 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以水的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的色谱属于:[1分]D.离子交换色谱法A.NH4OHB.HClC.NaOHD.HAcE.HF15. 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小的是:[1分] B.HCl16. 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大的是:[1分] C.NaOHA.无线性关系B.mi—As曲线C.ms—As 曲线D.mi-Ai/As曲线E.mi/ms—Ai/As曲线17. 使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是: [1分] E.mi/ms—Ai/As 曲线18. 使用外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为:[1分] C.ms—As 曲线第五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将磷矿石中的磷以Mg NH4PO4形式沉淀,再灼烧为Mg 2P2O7形式称重,以下计算P2O5含量的换算因子正确的表达式是:[1分]D.M P2O5/M Mg2P2O72. 以下关于M+Y=MY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叙述,错误的是:[1分]E.[L]越大,αM(L)越小3. 某样品要在247nm测定,这时选择的光源和比色皿应为:[1分]B.氘灯,石英4. 色谱中,某一物质的K为0,表明该物质:[1分]C.随溶剂前沿流出5. 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是:[1分]E.金属指示剂6. 下列H2C2O<<SUB>4sub>4共轭酸碱对pK b与pK的关系是:[1分]E.pK a1+pK b2= pK w7. 红外光谱法样品不能是[1分]E.含水样品8. EDTA可用于测定:[1分]D.与EDTA结合C M K MY’≥106的金属离子9. 在薄层色谱的操作中,有关点样操作错误的是:[1分]D.样品应该点在薄层板长边正中央那条线上10.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时,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在什么范围内,测量才较准确:[1分]A.0.2-0.711. 容量因子k与R f之间的关系式是:[1分]C.R f =1/(k+1)12. 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时,对盐酸浓度无影响的是:[1分]D.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13. 气相色谱进样操作要求“瞬间快速”是为了:[1分]B.保证样品“瞬间”完全气化,同时进入色谱柱14. 用吸附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为减少生物碱斑点的拖尾,可加入:[1分]B.二乙胺15. 采用苯和甲醇(1:3)为展开剂,在硅胶A及硅胶B薄层板上,喹唑啉的R f值分别为0.50与0.40,问:[1分]C.硅胶B比硅胶A的活性大16.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17. 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1分]E.两性物质18. 以下操作不能可以帮助减少薄层色谱边缘效应的是:[1分]A.减小薄层的厚度19. 下面哪个参数为色谱定量的参数:[1分]D.峰面积20. 滴定分析中,常用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那一点来终止滴定操作,将至一点称为:[1分]D.滴定终点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以上指示剂均不可B.酚酞C.中性红(变色范围pH6.8~8.0)D.铬黑TE.A和B均可1. 以C(HCl)=0.0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 同浓度的NaOH 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1分]C.中性红(变色范围pH6.8~8.0)2. 以C(NaOH)=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同浓度的HCl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1分]E.A和B均可A.薄层板的长度B.硅胶的活度C.流动相的极性D.薄层操作的温度E.硅胶的粒度3. 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比移值Rf因素的是:[1分] A.薄层板的长度4. 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容量因子k因素的是:[1分] A.薄层板的长度A.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酸碱滴定法E.重量法5. 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实验结束的方法是:[1分] D.酸碱滴定法6. 常用喷显色剂指示样品斑点位置的方法是:[1分] C.红外分光光度法A.由纯振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B.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C.由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D.由纯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E.由原子核自旋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7.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1分] C.由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8. 紫外吸收光谱是由:[1分] B.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A.配位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直接滴定E.间接滴定9. 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没有合适的指示剂确定终点,可采用:[1分] E.间接滴定10. 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被测物难溶,可采用:[1分] B.返滴定A.4000-1600cm-1B.4000-400cm-1C.4000-1300cm-1D.1300-200cm-1 E.1300-400cm -111. 红外光谱的指纹区的波数范围是:[1分] E.1300-400cm -112. 红外光谱的特征区的波数范围是:[1分] C.4000-1300cm-1A.8.7~5.3B.8.7~4.3C.9.7~ 5.3D.10.7~5.3E.10.7~3.313. 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 和NaOH的浓度均增大10倍,pH突跃范围是:[1分] E.10.7~3.314. 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 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pH突跃范围是:[1分] A.8.7~5.3A.展开剂B.显色剂C.指示剂D.固定相E.滴定剂15. 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1分] C.指示剂16. 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1分] D.固定相A.氧化性溶液B.无色溶液C.中性溶液D.碱性溶液E.有色溶液17. 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1分] D.碱性溶液18. 碱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1分] A.氧化性溶液第六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有效数字是:[1分]C.因测量仪器不同而产生的2. 用内标法定量的主要优点是:[1分]C.对进样量要求不严3. 死时间t0:[1分]D.为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物质从进柱到出峰最大值所用时间4. 以下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因素:[1分]A.湿度5. 色谱所用的氧化铝:[1分]D.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中性氧化铝使用最多6.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简便方法是:[1分]B.配位掩蔽法7. 用纸色谱分离有机酸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1分]C.冰醋酸8. 32.640-1.5正确的答案是:[1分]B.31.19. 在色谱分析中,对载体的要求不包括:[1分]A.具有较强的吸附性10. 在反相HPLC中,对于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组分出峰顺序以下正确的是:[1分]B.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极性大的组分先出峰11. 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过程中系统误差的是:[1分]D.进行仪器校正12.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40、480、520,问三组分在同一薄层板上R f值的大小顺序为[1分]B.A>B>C13. 在正相分配色谱中,保留时间长的组分是:[1分]B.固定相溶解度大的14. 以下各种效应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是:[1分]C.同离子效应15.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1分]E.滴定反应中如有物质发生副反应,会影响相关电对的条件电位,但不影响滴定突跃的大小16. 某化合物在1400-1600cm-1有4个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含()官能团:[1分]C.苯环17. 色谱中,某一物质的K→∝,表明该物质:[1分]B.不被洗脱18. 下面哪个参数为定性参数:[1分]B.保留时间19. 不适合晶形沉淀的条件是:[1分]C.沉淀剂的浓度要大20. 下列不是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1分]A.必须使用化学指示剂指示终点21.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1分]D.明确物质中某种组份的相对含量22. 在化学分析过程中为了使称量环节的误差小于0.1%,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的称样量一般不少于:[1分]D.0.2g23. 下列关于偶然误差不正确的是:[1分]D.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24.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1分]A.式中γ≥1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3.00000gB.3.0gC.3.00gD.3.000gE.3.0000g1. 用分度值为0.01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1分] A.3.00000g2. 用分度值为10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1分] C.3.00gA.硫酸B.水C.硅胶D.硅油E.玻璃板3. 以下物质可以在反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1分] D.硅油4. 以下物质可以在正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1分] B.水A.邻苯二甲酸氢钾B.NaHCO3C.NaB2O7.10H2OD.AgNO3E.ZnO5. 标定HCl标准溶液常用[1分] C.NaB2O7.10H2O6. 标定NaOH 标准溶液常用[1分] A.邻苯二甲酸氢钾A.氧化性B.中性C.碱性D.无色E.有色7.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1分] C.碱性8.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1分] A.氧化性A.以上都可以B.离子交换色谱法C.凝胶色谱法D.吸附色谱法E.分配色谱法9. 固定相可反复使用,且保存时需转型成盐型的方法是:[1分] B.离子交换色谱法10. 纸色谱属于:[1分] E.分配色谱法A.结晶形状差异B.极性差异C.分子大小差异D.离子强度差异E.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11.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B.极性差异12. 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1分] C.分子大小差异A.lgK MIn’B.pK HInC.pK MIn’±1D. ±1E. ±(0.059/n)13. 配位滴定终点溶液的pM'是:[1分] A.lgK MIn’14.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1分] D. ±1。

《分析化学Z》答案

《分析化学Z》答案

《分析化学Z 》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 型题:1.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物质的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A .C 1V 1=C 2V 2B .C =n /V C .n =m /MD .CV =n /mE .C 1:V 1=C 2:V 22.以下除那项以外都是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 A .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相等 B .纯度要高 C .性质稳定D .不含有结晶水E .分子量要较大3.测量值8.342g, 真值8.340g ,测量相对误差A. 2%B. 2.3%C. 0.24‰D. 0.24%E. 0.23‰4.32.645-1.5正确的答案是:A .31.14B .31.1C .31D .31.140E .31.25.用0.1000mol/L HCl 标准溶液滴定等浓度的NH 3·H 2O 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A .pH>7.0B .pH=7.0C .pH<7.0D .[H +E .以上均非 6A .H 3O +——OH -B .NH 4+——NH 3C .H 3AsO 4——HAsO 42-D .H 2CO 3——CO 32-E .H 2PO 4———PO 43-7.以下说法除……以外都是错误的A.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为零;B.指示剂的酸式色是溶液pH <7时显示的颜色;指示剂的碱式色是溶液pH >7时显示的颜色;C.NaAc 的碱性太弱,不能用盐酸直接滴定,可采用回滴的方式测其含量;D.凡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电位之差大于0.4V 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用于滴定分析;E.用EDTA 法测定Ca 2+含量,蒸馏水中含有少量Mg 2+,可用空白实验来消除所引起的误差8.下列H 2C 2O 4共轭酸碱对p K a 与p K b 的关系是: A .p K a1+p K a2=p K w B .p K b1+p K b2= p K w C .p K a1+p K b1= p K wD .p K a1+p K b2= p K wE .p K a2+p K b2= p K w9.下列各碱(浓度均为0.1mol/L),除…外都不能用标准酸直接滴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1-6次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1-6次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分析化学Z》作业1答案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1分]A。

沉淀的溶解度B。

物质的性质C。

溶液的温度D.过饱和度E。

相对过饱和度2.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彻底方法是[1分]A.解蔽法B.配位掩蔽法C.沉淀掩蔽法D.氧化还原掩蔽法E。

预先分离3。

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 [1分]A.液体样品浓度适中B。

样品可以含大量水C.样品纯度越高越好D.固体样品量适中E.样品颗粒细小4.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不包括: [1分]A.色谱柱B。

单色器C。

高压输液泵D.检测器E.进样装置5. 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1分]A.氨分子中3个H—C键不对称变形振动B。

丙炔分子中-C≡C-对称伸缩振动C。

乙醚分子中的C—O—C不对称伸缩振动D。

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E。

水分子中H-O伸缩振动6.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在硅胶薄层色谱上的R f值的大小顺序为A>B> C,问三组分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1分]A.A=B=CB.C>B>AC.A>B>CD.B>A>CE.C>A>B7. 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1分]A。

都有三种不同颜色B.能指示溶液的确切pH 值C。

显酸色时溶液为酸性,显碱色时溶液为碱性D。

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E。

都是有机酸8. 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 [1分]A.其它副反应B。

酸效应C.同离子效应D.盐效应E。

配位效应9.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1分]A.式中γ≤1B.还原型发生副反应,条件电位升高C.氧化型发生副反应,条件电位降低D.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条件电位有影响E。

式中α≤110. 以下各种变化不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 [1分]A.指示剂浓度B.溶剂C.温度D。

离子强度E。

滴定剂浓度11。

分析化学(第六版)习题参考解答

分析化学(第六版)习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制环境湿度。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 12i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13、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nx x ②0.00121)(2i =--∑=n x x s③0.00038==ns s ④0.0012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st nstx u 15、解:(本题不作要求),存在显著性差异。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间接碘量法滴定Cu2+时加入KSCN,其作用是()。

A、还原Cu2+B、掩蔽Fe3+C、使CuI沉淀转化为CuSCND、使淀粉显蓝色正确答案:C2.用碱式滴定管滴定时,手指应捏在玻璃珠的()。

A、下半部边缘B、正中C、上半部边缘D、随意正确答案:C3.分析某一试样中的Fe含量,每次称取试样0.5500g,分析结果报告合理的为()。

A、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024%B、平均值为21.1.,相对相差为0.102.C、平均值为21.,相对相差为0.1.D、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正确答案:D4.含0.1mol·L.1HCl和0.1mol·L.1H3BO3(pKa=9.24)的混合液,今欲测定其中HCl含量,用约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应选下列指示剂中的()指示剂。

A、百里酚蓝[pKa(HIn)=1.7]B、甲基红C、酚酞D、百里酚酞[pKa(HIn)=10.0]正确答案:B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含量时,导致结果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A、试液的酸度太强B、临近终点才加入淀粉指示剂C、KSCN加入过早D、KI加入过量正确答案:C6.高浓度示差法和一般的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

前者的参比溶液为()。

A、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显色液)B、试剂空白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D、溶剂空白正确答案:A7.在一元弱酸HA的溶液中,[HA]=[A.]时溶液的pH()。

A、=pKa+1B、.pKA.1C、=pOHD、=pKa正确答案:D8.用EDTA滴定Fe2+时(CFe终=0.01mol/L),其允许的最低pH值为()。

A、4.0B、5.0C、6.0D、7.0正确答案:B9.下列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KMnO4B、Na2B4O7·10H2OC、NaOHD、HCl正确答案:B10.KMnO4在强酸性溶液中,其半反应(电极反应)为()。

分析化学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1 解:C 6H 5NH 3+ —C 6H 5NH2 Fe(H 2O)63+—Fe(H 2O)5(OH)2+ R-NH 2+CH 2COOH —R-NH 2+CH 2COO -(R-NH-CH 2COOH)2解:Cu(H 2O)2(OH)2—Cu(H 2O)3(OH)+ R-NHCH 2COO -—R-NHCH 2COOH 4 解:(1) MBE: [K +]=C [HP -]+[H 2P]+[P 2-]=C CBE: [K +]+[H +]=[HP -]+2[P 2-]+[OH -] PBE: [H +]+[H 2P]=[OH -]+[P 2-](2) MBE: [Na +]=C [NH 3]+[NH 4+]=C [HPO 42-]+[H 2PO 4-]+[H 3PO 4]+[PO 43-]=CCBE: [Na +]+[NH 4+]+[H +]=[OH -]+[H 2PO 4-]+2[HPO 42-]+3[PO 43-] PBE: [H +]+[H 2PO 4-]+2[H 3PO 4]=[OH -]+[NH 3]+[PO 43-] (3) MBE: [NH 3]+[NH 4+]=C[HPO 42-]+[H 2PO 4-]+[H 3PO 4]+[PO 43-]=CCBE: [NH 4+]+[H +]=[OH -]+[H 2PO 4-]+2[HPO 42-]+3[PO 43-] PBE: [H +]+[H 3PO 4]=[OH -]+[NH 3]+[HPO 42-]+2[PO 43-] (4) MBE: [NH 3]+[NH 4+]=C [CN -]+[HCN]=C CBE: [NH 4+]+[H +]=[OH -]+[CN -] PBE: [H +]+[HCN]=[OH -]+[NH 3] (5) MBE: [NH 3]+[NH 4+]=2C[HPO 42-]+[H 2PO 4-]+[H 3PO 4]+[PO 43-]=CCBE: [NH 4+]+[H +]=[OH -]+[H 2PO 4-]+2[HPO 42-]+3[PO 43-] PBE: [H +]+[H 2PO 4-]+2[H 3PO 4]=[OH -]+[NH 3]+[PO 43-]5 解:(1) HA(浓度为C A )+HB(浓度为C B ) 混合酸溶液的PBE:[H +]=[A -]+[B -]+[OH -] 因混合酸溶液呈酸性,故[OH -]可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型题:1.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C.明确物质的合成方法2.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在硅胶薄层色谱上的Rf值的大小顺序为A>B>C,问三组分的极性大小顺序为:B.C>B>A3. 红外光谱法对制样的要求错误的是:B.样品可以含大量水4. 以下对于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时溶剂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D.在所测定的波长范围内,溶剂本身有吸收5.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B.6. 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因素是:E.相对过饱和度7. 下列不是增大沉淀物溶解度的因素是:C.同离子效应8. 一组分析数据标准偏差的计算式应为:B. 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9. 气相色谱法中“死时间”的准确含义是:E.完全不与固定相作用组分流经色谱柱的时间10. HPLC与GC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主要原因是:D.流动相粘度大11. 当共轭体系由顺式变为反式时,其UV光谱的λmax将如何变化B.红移12. HAc 的pKa=4.76,苯甲酸C6H5COOH 的Ka=4.19,HCOOH的pKa=3.75,HCN 的pKa=9.21,据此,不能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0.1 mol/L 的酸应是:E.HCN13. 草酸钠溶液与0.04000mol/ L KMnO4溶液反应,反应完成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两者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KMnO4~5Na2C2O4, 则草酸钠的浓度B.0.1000mol/L14.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彻底方法是C.沉淀掩蔽法15. 当单色光通过一吸光介质后:A.透光率一般小于116. 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E.NaOH17.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E.式中α≤118.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只要氧化还原反应的≥0.4V,就一定可以用于氧化还原滴定19. 在下面各种振动模式中不产生红外吸收带的是:D.二氧化碳分子中O=C=O对称伸缩振动20.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D.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中,正负系统误差出现机会相等21.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几乎不能发生的是:D.σ→σ*22.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不包括:B.单色器23.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B.保留时间24. 吸收池使用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D.只能装到容积1/325. 以下各种变化不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是:E.滴定剂浓度26. GC中,色谱柱使用的最高温度取决于:E.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27. 有关保留时间tR的描述错误的是:A.色谱柱填充紧密程度不会影响某一物质的tR28. 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中,能用来定性的参数是:E.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和其摩尔吸收系数29. 有关酸碱指示剂的描述,正确的是:D.在一定的pH 值范围内呈现不同的颜色30. 下列H2C2O4共轭酸碱对pKa与pKb的关系是:E.pKa1+pKb2= pKw1. 32.650-1.5正确的答案是:B.31.12. 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标定法配制的是:D.EDTA标准溶液3. 在色谱分离中,要使两组份完全分离,其分离度应是:E.>1.54. 样品中各组分出柱的顺序与流动相性质无关的是:E.凝胶柱色谱5. 分离度R的计算式为: C.6. 用薄层色谱分离生物碱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 B.二乙胺7. 在柱色谱法中,可以用分配系数为零的物质来测定:D.填料孔隙的体积8. 以下除那项以外都是基准物应具备的条件:E.不含有结晶水9. 以下为共轭酸碱对的是E.H2CO3——CO3 2-10. 在HPLC操作时,为了避免压力变化,使流动相产生气泡影响检测或降低柱效,要对流动相进行“脱气”,以下不是“脱气”方法的是:A.加热11. 在正相液固色谱中,下列哪个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强:C.甲醇12. 气相色谱中选作定量的参数是:D.峰面积13.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减小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A.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值增大,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减小14. 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反应进行完全,对不易挥发的沉淀剂来说,加入量最好:C.过量20%~30%15. 色谱图中,两峰间的距离取决于:B.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16. 物质的量、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D.n=m/M17. 关于铬黑T指示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铬黑T是氧化还原的指示剂18. 滴定分析中,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刚好完全反应的那一点称为:B.化学计量点19. 薄层色谱中对两个斑点间距离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E.薄层板的宽窄20. 以下不是滴定分析的特点的是:B.适用于测定微量或痕量组分的含量21. 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条件是:A.湿度22. 红外光谱法中所说的特征频率区是指4000 cm-1-1250 cm-1的区间,以下对该区间的叙述正确的是:E.该区特征性很强故称特征区23. 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不同弱酸时,如果弱酸Ka值越大,则:D.滴定突跃范围越大24. 如果杂离子与构晶离子的电荷相同、离子半径相近,则易于产生下列那种后沉淀?C.混晶25. 为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图,试样制备的方法中不包括: E.气体池法26. 化学键合固定相的优点不包括:A.固定相粒度小27.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以下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D.重量分析28. 以下与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无关的是:A.反应平衡常数29.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s、mm(g),浓度为Cs、Cm(g/ml),摩尔数为ns、nm(mol),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为Vs、Vm(ml),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E.Cs/Cm30.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D.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条件电位没有影响1. 以下不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是:B.反应平衡常数2.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有B.氮气3. 下列试剂可作为基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E.优级纯重铬酸钾4. 即能用于标定氢氧化钠,又能用于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是:A.优级纯草酸5. 在HPLC分离具有酸碱性的样品时,常常向流动相中加入一些酸,碱作为改性剂,常用的酸不包括:D.磷酸6. 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D.碱性溶液7. 下列物质的浓度均为0.1000 mol/L,不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E.NH4Cl (pKa=9.25)8. 以下与判断配位滴定能否准确进行无关的是:A.KMY≥1089. 新的气相色谱柱需在一定温度和载气流量下空载操作一段时间,此操作称为“老化”,老化的目的是:A.除去多余溶剂或柱内残余物10. 下列不属于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要求:E.与沉淀形式相同11. 以HCl滴定某碱,滴定管初读数为0.25±0.01mL,终读数为32.25±0.01mL,则用HCl 用溶液的准确体积(mL)为:D.32.00±0.01mL12. 在硅胶薄板上,用丙酮作展开剂,下列哪种化合物的比移值最大B.芳烃13.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用来定性的依据是组分的: B.保留时间14. 配位滴定可用于测定:D.与EDTA结合CMKMY’≥106的金属离子15. 下述各项,属于偶然误差的是:A.两次平行操作实验的读数不一致16. 有0.4000mol/LHCl 溶液1L,欲将其配制成浓度0.5000mol/L溶液,需加入1.000mol/LHCl( )毫升B.200.017.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Cl,若两溶液浓度同时增加10倍,其滴定曲线pH突跃的变化应该是:B.化学计量点前0.1%的平pH值减小,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值增大18. 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B.pH>7.019. 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E.99.99%纯锌20. 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的是:E.银量法1. 分子吸收何种外来辐射后,外层价电子产生跃迁?A.紫外-可见光2. 吸光度A与透光率T的关系正确的是C.A=-lgT3. 气相色谱进样器的温度需要控制,调节温度的原则是:C.保证样品完全气化4. 定量分析过程不包括以下步骤:A.样品调查5. 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A.分析纯NaOH6. 纸色谱法常用的展开剂有正丁醇-醋酸-水(4:1:5),对该展开剂正确的操作是:C.三种溶剂混合后,静止分层,取上层作为展开剂7. 关于“色谱用硅胶”叙述正确的是:B.具有微酸性,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8. 25.00×5.300×1.6144正确答案是:B.213.99. 容量因子k与保留值tR’或tR之间的关系式是A.tR’=t0k10. 应用GC对样品进行分析时,在线性范围内与含量成正比的是:D.峰高11. 光度法中常用空白溶液,其作用错误的是:E.清洗比色皿12. 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错误的是:E.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13. 下面哪个参数用来衡量分离效率E.峰宽14. 绝对偏差是指:D.单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15. Rf值:E.物质的Rf值在一定色谱条件下为一定值16. 将黄铁矿石(FeS2)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4,若称量BaSO4的量计算黄铁矿石中的铁含量,则换算因子为:D.MFe/2MBaSO417. 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是:E.真空热电偶18. 不能减免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D.增加测定次数19. 下列各种类型的电子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D.σ→σ*20. 薄层色谱的结果观察错误的方法是:A.在洗液中浸泡半小时,取出烘至出现斑点1.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D.氧化还原滴定突跃与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无关2. 下面哪个参数为色谱定量的参数:D.峰面积3. 以下关于M+Y=MY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的叙述,错误的是:E.[L]越大,αM(L)越小4. 下列H2C2O<4sub>4共轭酸碱对pKb与pK的关系是:E.pKa1+pKb2= pKw5. 以下操作不能可以帮助减少薄层色谱边缘效应的是:A.减小薄层的厚度6. 以下不属于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是:E.金属指示剂7. 采用苯和甲醇(1:3)为展开剂,在硅胶A及硅胶B薄层板上,喹唑啉的Rf值分别为0.50与0.40,问:C.硅胶B比硅胶A的活性大8. 气相色谱进样操作要求“瞬间快速”是为了:B.保证样品“瞬间”完全气化,同时进入色谱柱9. 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时,对盐酸浓度无影响的是:D.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10. 在薄层色谱的操作中,有关点样操作错误的是:D.样品应该点在薄层板长边正中央那条线上11. 某样品要在247nm测定,这时选择的光源和比色皿应为:B.氘灯,石英12. 滴定分析中,常用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那一点来终止滴定操作,将至一点称为:D.滴定终点13. EDTA可用于测定:D.与EDTA结合CMKMY’≥106的金属离子14. 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E.两性物质15.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时,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在什么范围内,测量才较准确:A.0.2-0.716. 将磷矿石中的磷以Mg NH4PO4形式沉淀,再灼烧为Mg 2P2O7形式称重,以下计算P2O5含量的换算因子正确的表达式是:D.M P2O5/M Mg2P2O717. 色谱中,某一物质的K为0,表明该物质:C.随溶剂前沿流出18. 用吸附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为减少生物碱斑点的拖尾,可加入:B.二乙胺19. 容量因子k与Rf之间的关系式是:C.Rf =1/(k+1)20. 红外光谱法样品不能是E.含水样品1.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D.明确物质中某种组份的相对含量2. 以下不影响酸碱指示剂使用的因素:A.湿度3. 死时间t0 :D.为不被固定相保留的物质从进柱到出峰最大值所用时间4. 不适合晶形沉淀的条件是:C.沉淀剂的浓度要大5.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消除共存金属离子干扰的最简便方法是:B.配位掩蔽法6. 用纸色谱分离有机酸时,有拖尾现象,为减少拖尾,可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的:C.冰醋酸7. 下列关于偶然误差不正确的是:D.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8. 在反相HPLC中,对于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组分出峰顺序以下正确的是:B.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极性大的组分先出峰9. 下面哪个参数为定性参数:B.保留时间10. 某化合物在1400-1600cm-1有4个吸收峰,该化合物可能含()官能团:C.苯环11. 已知某混合试样A、B、C三组分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40、480、520,问三组分在同一薄层板上Rf值的大小顺序为 B.A>B>C12. 用内标法定量的主要优点是:C.对进样量要求不严13. 在色谱分析中,对载体的要求不包括:A.具有较强的吸附性14. 有效数字是:C.因测量仪器不同而产生的15. 色谱所用的氧化铝:D.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中性氧化铝使用最多16. 下列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过程中系统误差的是:D.进行仪器校正17. 对氧化还原滴定,以下叙述错误的是:E.滴定反应中如有物质发生副反应,会影响相关电对的条件电位,但不影响滴定突跃的大小18. 根据条件电位定义式,以下选项错误的是:A.式中γ≥119. 在化学分析过程中为了使称量环节的误差小于0.1%,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的称样量一般不少于:D.0.2g20. 色谱中,某一物质的K→∝,表明该物质:B.不被洗脱21. 32.640-1.5正确的答案是:B.31.122. 下列不是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A.必须使用化学指示剂指示终点23. 以下各种效应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是:C.同离子效应24. 在正相分配色谱中,保留时间长的组分是:B.固定相溶解度大的B型题:1.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仅含有Na2CO3时,应:D.V1=V22.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时,至酚酞终点所消耗盐酸体积为V1 mL,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消耗盐酸的体积V2 mL,如果溶液组成为NaOH和Na2CO3时,应:E.V1>V23. NH3 + H20 = NH4+ + OH反应物中,为酸的是:B.H204. 按酸碱质子理论,H20的共轭碱是:A.H30+5. 309.456-1.53计算结果()位有效数字:A.五位6. pKa=3.05 有效数字():C.两位7. 量取未知液作滴定,应选用:C.移液管8. 配HCl 标准溶液时量取浓盐酸,应选用:B.量筒1.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减小:C.流动相的极性增强2. 哪个因素可使某物质的容量因子k不变,但保留时间增大:A.色谱柱的长度增长3.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A.柱色谱4.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C.正相色谱5.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6其不饱和度为:A.46. 乙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C.77.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低波数者为:A.Ar8. 羰基化合物R-CO-X中,若X分别为以下取代基时,C=O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波数者为:C.Cl1.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B.极性差异2. 分配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B.极性差异3. RSD的计算公式是: A.4. 样本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是: E.5. MnO4-滴定C2O42-时,速度由慢到快: C.自动催化反应6. PbSO4沉淀随H2SO4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D.酸效应7. 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实验结束的方法是:D.酸碱滴定法8. 样品可以在气、液、固态下都可测定的是:C.红外分光光度法9. 不加样品,与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操作,属于: B.空白试验10. 可以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11. 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内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B.向低波数位移12. 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光谱中环外双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将:C.向高波数位移13. 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 E.滴定剂14. 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 C.指示剂15. 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相的载体是:B.纤维素16. 纸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属于分配色谱,其固定液是:E.水17. 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D.固定相18. 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作为:E.滴定剂1. 使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是: E.mi/ms—Ai/As曲线2. 使用外标标准曲线法时,使用的定量关系曲线为:C.ms—As 曲线3. 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C.分子大小差异4.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的哪种差异达到分离目的:B.极性差异5.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色谱方法称为: D.反相色谱6.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置于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称为: A.柱色谱7. 应用指示剂指示实验结束的方法是: D.酸碱滴定法8. 样品可以在气态状态下测定的是: C.红外分光光度法9. 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大的是:C.NaOH10. 当以上溶液浓度均为C mol/L时,pH值最小的是:B.HCl11. 按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碱是:C.OH-12. NH3 + H2O = NH4+ + OH的反应物中为酸的是E.NH4+13. 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λmax取决于:A.电子跃迁能级差14. 吸光物质紫外吸收光谱的摩尔吸收系数取决于:B.电子跃迁几率15. 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液体溶剂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属于:B.吸附色谱法16. 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以水的电解质溶液为流动相的色谱属于:D.离子交换色谱法17. 分离某两个混合酸,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E.正丁醇-水-冰醋酸18. 分离某两个混合碱,最可能的流动相系统是C.苯-乙醚—二乙胺1. 紫外吸收光谱是由:B.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2.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C.由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3. 红外光谱的特征区的波数范围是:C.4000-1300cm-14. 红外光谱的指纹区的波数范围是:E.1300-400cm -15. 酸碱滴定中,甲基橙被用作为:C.指示剂6. 薄层色谱法中,常用三氧化二铝作为:D.固定相7. 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被测物难溶,可采用:B.返滴定8. 在滴定分析法中,由于没有合适的指示剂确定终点,可采用:E.间接滴定9. 酸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D.碱性溶液10. 碱式滴定管不能直接盛装:A.氧化性溶液11. 常用喷显色剂指示样品斑点位置的方法是:B.薄层色谱法12. 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实验结束的方法是:D.酸碱滴定法13. 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和NaOH的浓度均增大10倍,pH突跃范围是:E.10.7~3.314. 用0.1000mol/LHCl 滴定同浓度的NaOH pH突跃范围为9.7~4.3,若HCl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pH突跃范围是:A.8.7~5.315. 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容量因子k因素的是:A.薄层板的长度16. 硅胶薄层色谱中,不影响物质的比移值Rf因素的是:A.薄层板的长度17. 以C(NaOH)=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同浓度的HCl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E.A和B均可18. 以C(HCl)=0.001000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20.00mL 同浓度的NaOH 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C.中性红(变色范围pH6.8~8.0)1. 标定NaOH 标准溶液常用A.邻苯二甲酸氢钾2. 标定HCl标准溶液常用C.NaB2O7.10H2O3. 以下物质可以在正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B.水4. 以下物质可以在反相液液分配色谱中作为固定液使用的是:D.硅油5. 固定相可反复使用,且保存时需转型成盐型的方法是:B.离子交换色谱法6. 纸色谱属于:E.分配色谱法7. 用分度值为10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C.3.00g8. 用分度值为0.01mg的天平称出3g试样,应记录为:A.3.00000g9.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A.氧化性10.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以上何种溶液:C.碱性11.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E. ±(0.059/n)12. 配位滴定终点溶液的pM'是:A.lgKMIn’13. 空间排阻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C.分子大小差异14. 吸附色谱根据物质哪种差异达到分离:B.极性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