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第八章-儿童散文教学文案
《幼儿散文》教案

《幼儿散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喜欢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2. 培养幼儿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3. 通过学习散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帮助幼儿了解散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散文一》学习散文《散文一》,让幼儿感受散文的美,学会倾听和表达。
2. 第二课时:《散文二》学习散文《散文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第三课时:《散文三》学习散文《散文三》,帮助幼儿了解散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
4. 第四课时:《散文四》学习散文《散文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5. 第五课时:《散文五》学习散文《散文五》,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散文的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的学习氛围。
2. 使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散文内容。
3. 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散文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2. 通过听力、口语表达等环节,评估幼儿在语言能力方面的进步。
3. 通过散文表演、绘画等实践活动,评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反馈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散文内容、图片、动画等。
2. 教学辅助材料:图片、实物、道具等。
3. 散文音频:配合教学内容的音频文件。
4. 教学评价表:用于记录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环境宽敞、明亮,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教案中所需的教学课件、辅助材料、音频文件等。
3. 幼儿座位安排:根据班级人数和座位安排,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清楚地看到课件和听到讲解。
《幼儿散文》教案

《幼儿散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阅读散文,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2. 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4. 引导幼儿体验散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散文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理解散文的特点。
2. 教学内容:介绍散文的定义,分析散文的特点,如文字简洁、意境深远等。
第二课时:《散文的阅读方法》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散文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2. 教学内容:教授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把握主题、理解意象、感受情感等。
第三课时:《散文欣赏与分析》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欣赏和分析散文,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内容:选取一篇优秀的幼儿散文,引导幼儿欣赏和分析其中的意象、情感等。
第四课时:《散文创作与表达》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散文创作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教授散文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幼儿进行散文创作实践。
第五课时:《散文的情感体验与传递》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体验散文中的情感,提高情感素质。
2. 教学内容:分析散文中的情感,引导幼儿体验和传递美好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对散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欣赏与分析等进行讲解。
2. 采用示范法,以优秀散文为例,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分析。
3. 采用实践法,让幼儿进行散文创作和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
4. 采用互动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散文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对散文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幼儿在散文欣赏与分析中的表现。
4. 评价幼儿在散文创作与表达中的能力。
5. 评价幼儿在散文情感体验与传递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优秀散文选篇:《春夏秋冬》、《小池》等。
2. 散文阅读指导书籍:《幼儿散文阅读指导》、《幼儿散文创作与欣赏》等。
幼儿散文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培养幼儿对散文的欣赏能力。
2. 通过散文的学习,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
二、教学重点1. 散文的朗读技巧。
2. 散文中美好意境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 散文中抽象意境的理解。
2. 幼儿对散文情感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散文文本:《秋天的雨》、《小池》等。
2. 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材料。
3. 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图片、音乐等形式,引入散文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提问:你们喜欢散文吗?为什么?(二)散文朗读1. 教师示范朗读散文,引导幼儿注意朗读的节奏、语调。
2. 幼儿跟读,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分组朗读,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散文分析1.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散文的基本特点,如:意境、情感、语言等。
2. 结合图片、音乐等辅助材料,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3.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散文情感表达1.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散文的情感。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散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散文的审美价值。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散文,提高审美情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散文朗读、分析、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表现。
2.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价其创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七、课后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阅读散文,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
2. 组织幼儿参加散文朗诵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
3.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儿童散文教案模板及范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小河》这篇散文,学生能够掌握散文的特点,了解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情感的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散文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小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小河的美丽。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小河有什么印象?你们喜欢小河吗?(二)新课讲解1. 朗读散文《小河》,让学生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2. 讨论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
3. 分析散文的意境,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小河的喜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1. 让学生模仿散文《小河》,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小河的散文。
2.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散文的特点。
2. 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1.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散文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关爱大自然、关爱生命。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范文:小河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条小河,它流淌着清澈的河水,养育着两岸的生灵。
我家乡的小河,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小河上,河水波光粼粼,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
河边的柳树抽出嫩芽,随风摇曳,宛如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
这时,小河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在这里嬉戏、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河畔。
午后,阳光炽热,小河成了避暑胜地。
人们沿着河岸散步,感受着微风拂面的凉爽。
第八章 学前儿童散文

3、灵动的自由想象 意境简明,而不深奥晦涩。 我有一盒十二色的蜡笔。世界突然扩大了。我能 画灰色的军舰和军舰上的大炮。看!画上这个人 ,有着乱草一样的黄胡子,有一双老地质学家的 褐色的眼睛,那就是明天的我!他的脸上是黑里 透红的,他的帐篷是草绿的,他的狗是银白色的 。 摘自斑马的《蜡笔》
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呢!不信啊,你闻: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 ,还有苹果、橘子、稻谷,好多好多,在小雨滴中藏着呢!小雨滴还带来了烤 山芋、糖炒栗子的香味。小朋友的脚呀,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 了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做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 睡一大觉!还有闰树叶呢,常绿树的树叶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落叶树的 树叶飘呀飘,飘到大妈妈的脚下。大伙都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 秋天的雨,“滴嗒滴嗒”地唱着歌……
喝呀,喝呀,干巴巴的小种子,都变成了小胖子, 再也闷不住了,它们一颗颗都伸出脚,探出头来了 。你瞧,你瞧,小小的,白白的,多么的小的小嫩 芽呀!每枝小嫩芽的头上还戴着一顶帽子哩。 摘自徐青山的《小种子》
学前儿童散文的分类
学前儿童散文可以根据内容的侧重点和表现手法 不同进行分类,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重在抒发幼儿对生活中的人物、事件 、景物的纯真美好的情感。它可以用第一人称即 幼儿的眼光来写,以实现两种情感的沟通,它可 以是直接抒情,也可以是间接抒情,都重在将幼 儿隐约感知到的自然美、生活美、感情美彰显出 来,让孩子们感受到美感熏陶,以激发他们对大 自然、对生化的热爱。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思路:
儿童是自然之子,热爱和探索大自然是儿童最常见 的表现,而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教育资源更是无穷无 尽,只是如今许多幼儿与大自然接触甚少。最大限 度地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好好地利用丰富的自然 资源,引领孩子们去探索。《秋天的雨》是一篇散 文,它以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为孩子展现了一幅美 丽的画卷,让孩子从中了解季节的特点。本次活动 旨在通过学习关注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从而感受 到散文中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温馨,启发孩子们无 尽的遐想与表现。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学分:36/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儿童文学各种文体的特征,鉴赏分析优秀作品,指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并提高讲故事的水平。
二、教学基本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文体理论知识的介绍,一定要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以便学生理解掌握;借鉴其他儿童文学教材,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练习讲故事。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2课时)第一节概念和范围:“儿童文学”释义;儿童文学的范围。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概述;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了解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教学难点: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
第三章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2课时)第一节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小学语文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儿童文学作家和读者的特殊性,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创作儿童文学的优势和局限,了解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对儿童文学的要求。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理解成人读者是“隐含读者”。
教学难点:儿童读者文学接受能力的特殊性。
第四章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2课时)第一节儿童文学的故事性:故事性与儿童阅读;故事性的构成;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形象性;简洁性;音乐性;叙述性。
第三节儿童文学的插画: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插图的特征;插图的功能。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儿童文学的故事性特点和语言特点,了解儿童文学的插画的地位、特征和功能。
儿童散文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散文的美。
2. 通过对散文《春天的秘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散文的基本特点。
2. 《春天的秘密》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美。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散文《春天的秘密》。
2. 教学课件。
3. 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春天的印象。
2. 引出散文《春天的秘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散文学习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等。
2. 学生阅读散文《春天的秘密》,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a. 散文讲述了什么内容?b. 散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c. 你从散文中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好?3.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欣赏散文的美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语言特点,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 学生朗读散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意境。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散文《春天的秘密》的内容和情感。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散文的感悟,教师点评。
五、写作指导1. 教师引导学生从散文中提炼写作素材,如:春天的景色、动物、植物等。
2. 学生根据素材,尝试写作一段关于春天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散文《春天的秘密》,让学生了解了散文的基本特点,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散文的欣赏和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范文:春天的秘密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她用温暖的手,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让万物复苏。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大自然蕴藏着许多秘密。
春天,是大自然的画家。
她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儿童散文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结构,提高散文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散文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散文的特点和结构。
2. 散文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散文的结构分析。
2. 散文的阅读理解。
教学准备:1. 散文教材。
2. 多媒体课件。
3. 散文作品阅读指导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二、新课导入1. 老师讲解散文的特点和结构,结合实例分析。
2. 学生阅读散文教材,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
三、阅读分析1.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散文作品,分析散文的结构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
四、写作指导1. 老师讲解散文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散文。
五、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散文的特点和结构。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散文作品,互相评价。
六、作业布置1. 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分析其结构和特点。
2. 尝试创作一篇散文,题材自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散文的特点和结构,让学生了解了散文的基本知识,提高了散文欣赏能力。
在阅读分析环节,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互相学习,提高了阅读和理解散文的能力。
在写作指导环节,学生尝试创作散文,锻炼了写作技巧。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散文的结构分析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
一、儿童散文的特征
儿童散文有自身特有的审美品格——“儿童化”和“散文化”。 “儿童化”即用儿童的思维去认知探索世界。 “散文化”即儿童散文可以像诗歌那样抒情写意,但不用讲究音律节奏,也可以
像童话、故事一样记人记事,但又不用拘泥于情节结构的完整。
散文各种艺术形式 儿童散文的精髓:贴近生活,描写真切 欣赏儿童散文
审美标准:是否有童真、童趣
从儿童角度确定内容 儿童散文的创作 用儿童的心理切入作品
尊儿童的水平落笔成句 导读
儿童散文作品导读及表达练习指导的方法 指导
【学前引路】
秋姐姐写信 (杨瑛主编《帮我早读书》⑤ 教育科学出版社) 秋天到了,好心的秋姐姐摘下树叶忙着写信。 第一封信写给大雁,提醒大雁快启程飞向南方。 第二封信写给松鼠,提醒松鼠准备过冬的粮食。 第三封信写给黑熊,提醒黑熊快寻找冬眠的树洞。 第四封信写给小朋友,提醒小朋友注意增添衣服,别着凉。
【学海导航】
[知识收获]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会掌握儿童散文的概念;了 解儿童散文的特征;熟悉儿童散文的文学艺术类 型以及阅读欣赏儿童散文的方法。
[技能提升] 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和提高大家阅读鉴赏儿童散 文的能力、创编能力以及表达技巧。
【知识导图】
儿童散文
儿童散文的特征 儿童散文的特征熟悉艺术类型
第一节 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
(二)形象刻画,展现童心童趣
如:
一朵会说会笑的山菊花 滕毓旭
孩子和妈妈在树林里捉迷藏。 两只粉红色的蝴蝶从妈妈身边飞走,追着扑楞楞的小辫儿,飘进花丛里不 见了。 “妈妈,你找呀,看我藏在哪?” 妈妈故意不往花丛那边看,却向一棵大树走去。树儿轻轻摇,发出哗啦啦 、哗啦啦的响声,一簇簇小蘑菇,擎着伞儿站树下。 “妈妈,别到大树后面找,那里有小鸟,别吓飞了它!” 妈妈停住了,还是不往花丛那边望,却故意用手拨开草丛。一只大肚蝈蝈 被惊动了,一个高儿蹦到草尖上,悠悠打起了秋千。 “妈妈,别到草棵里找,那里有小兔,别吓跑了它!” 这时,妈妈踮起脚尖儿,一步步向花丛走去。孩子闭着眼,格格笑着。突 然,妈妈一下把孩子抱住孩子仰着脸儿,不明白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 我藏在花里呀?” 妈妈甜甜地说:“我的小妞妞,是朵会说会笑的山菊花!”
……….. 她写了一封又一封,所有的树叶都被她写光了。
问题: 1、如何欣赏该散文,理解其内容,感受散文中形象化的语言和整齐的 句式 2、如何引导幼儿体验文学活动的快感
第一节 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
内容提要
儿童散文的概念 儿童散文的特征 儿童散文的类型
第一节 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着悠久的历史。
第一节 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
(四)语言清纯,渗透儿童情趣
如:
春雨的色彩 楼飞甫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 在柳树上,柳枝儿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 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 ;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儿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 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 千红……”
第一节 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
二、儿童散文的类型:
儿童叙事散文 儿童抒情散文 儿童童话散文 儿童写景散文 儿童知识散文
第一节 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
(一)儿童叙事散文
从儿童现实生活中取材,以叙述事件为主要目的,它不像小说那样必须要有 完整的故事情节或事件的全过程,它可以叙述完整的一件事,也可以写一个生活 片段,体现出以情驭事、融情于事的特点。题材非常广泛,凡适合儿童接受的生 活情景皆可入题。
如:
《小太阳
我给姥姥变魔术,一变变出个小橘子,圆圆的橘子红彤彤,就像个小 太阳。
第一节 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
(三)巧妙构思,充满自由想象
如: 我是一只海船 鲁兵
早晨有雾,很浓很浓。 我在田野里走着,像在航海。 我是一只海船啊!叫什么名字呢?——就叫“冰儿号”吧。 我是眉毛浓黑的船长,又是胳膊粗壮的水手。有几千万小旅客,在我的心里,不,在 这只海船上。 小心,小心,前面有礁岩了。 小心,小心!飓风卷着大浪扑来了。 宽阔的海,叫人迷路的海,到处埋伏着摧残和陷害的海!但是,我要走完这段航程。 看,大陆的影子出现了! 我用双手做成一副望远镜,凑在眼睛上,是的,是的,大陆近了! “呜呜——呜呜——” 我鼓着腮帮呼叫,把自己停泊在阳光的岸边。 这里,树木,麦田,远山,都非常明亮。
散文
古代散文(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的所有作品)
现代散文(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 笔、游记 、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
对散文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散文:传记文学、报告文学、随笔、游记、杂文、 文艺通讯等在内的一切用散文语言形式写作的文章体裁。
(一)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形象刻画,展现童心童趣 (三)巧妙构思,充满自由想象 (四)语言清纯,渗透儿童情趣
第一节 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
(一)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如: 太阳公公生病了 安武林
太阳公公生病了。 瞧,他原来红彤彤的脸,变得灰乎乎的,多难看。 小喜鹊把消息传给大家,啄木鸟医生连忙赶来了。 啄木鸟医生看了看说:“太阳公公你感冒了,要盖上被子捂一捂。” 到哪儿找一床能盖太阳公公的大被子呢? 风姑姑吹呀,吹呀,吹来好多好多云彩,厚厚的云彩盖住了太阳公公。 太阳公公在云彩里捂呀,捂呀,捂得汗水哗哗地流下来。 云散了,天晴了,太阳公公病好了,他的脸红彤彤的,放着明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