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平-麻辣三国之曹操的启示
赵玉平激励之道观后感

赵玉平激励之道观后感看了赵玉平讲的激励之道,那真叫一个大开眼界,就像在黑暗里突然有人给你打开了一盏特亮堂的灯。
赵玉平老师一上来就把那些高大上的理论给整得特别接地气。
他讲的激励啊,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喊口号,什么“加油,你是最棒的”之类的,而是像个特别厉害的大厨,知道怎么把各种食材(人的不同需求)搭配起来,做出一道超美味的激励大餐。
就说他提到的激励得因人而异这事儿。
以前我就觉得激励不就是给点奖励嘛,要么是奖金,要么是奖状。
可赵玉平老师讲了,不同的人需求可不一样。
就像我们办公室那几个同事,小李是个技术宅,你要是给他个机会去参加高端的技术培训,他能乐得三天睡不着觉,这对他来说就是超级棒的激励。
而小王呢,他就特希望在大家面前得到认可,当众表扬他两句,他能立马干劲儿满满,像打了鸡血似的。
这就好比你不能拿肉去喂兔子,得给它胡萝卜才对味儿。
还有啊,赵玉平老师讲的关于激励的时机。
这就像炒菜得掌握火候一样重要。
有时候你提前激励了,人家还没做出成绩呢,就觉得这激励来得太容易,不珍惜;要是激励晚了,人家心里就会想“我都干得这么累了,你才来这一出,早干嘛去了”。
比如说公司接了个大项目,在项目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老板要是能出来给大家鼓鼓劲儿,承诺点奖励啥的,那团队成员就像被注入了强心剂,立马又能雄赳赳气昂昂地往前冲了。
他还讲了激励得有层次。
这让我想到搭积木,你得一层一层来,才能搭出个漂亮又稳固的大楼。
从基本的物质激励,像工资、福利这些,到精神上的认可,再到给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要是缺了哪一层,这激励的大楼就不稳当。
比如说,只给员工发钱,时间长了,员工就会觉得自己像个赚钱的机器,没什么成就感;可要是光给精神奖励,不给点实在的物质好处,那员工也会觉得老板在画大饼,不实在。
赵玉平老师的激励之道真的是让我明白了,激励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它就像一门艺术。
这就好比指挥家在指挥乐队,每个乐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指挥家得巧妙地用各种方式去激发他们的潜力,才能演奏出最震撼人心的音乐。
赵玉平讲的小故事 汇总

赵玉平讲的小故事汇总
赵玉平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和国学应用大师,他在讲座和著作中常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来阐述管理和领导力的智慧。
由于篇幅限制,无法详尽汇总他所讲过的所有小故事,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
1.曹操割发代首:赵玉平引用了《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曹操在行军过程中,
自己的马误入麦田,破坏了农民的麦子。
为严明军纪,曹操坚持按照“践踏麦田者斩”的军令自我惩罚,但因身份特殊,最后以割发代替砍头,以此树
立威信,赢得了将士们的尊重与忠诚。
这个故事体现了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管理智慧。
2.管仲与鲍叔牙:赵玉平曾讲述过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他们二人深
厚的友情以及鲍叔牙慧眼识珠,推荐管仲担任齐国丞相,成就了一段“管鲍之交”的佳话。
此故事揭示了管理者应具备识别人才的眼光,以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胸怀。
3.孔子论政:赵玉平引用孔子评价弟子冉求和子路的例子,强调不同的人才适
合不同的岗位,正如冉求擅长行政管理,而子路长于军事斗争。
这个故事说明了知人善任、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4.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赵玉平借用老子的观点,解释如何运用“无为而
治”的理念进行企业管理,即管理者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是过度干预和控制。
以上仅为部分赵玉平讲述的小故事,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古代智慧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曹操的启示

曹操的启示曹操的启示赵玉平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作者:赵玉平Tag标签:无前言写一本书是很难的事情。
写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书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写一本有关曹操的,让大家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书,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如果你问我,写书过程中什么最难,我给出的答案是:投入最难。
有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人,太多太多的请求、要求、乞求,必须马上、立刻、随时随地把我从文字的世界中拉出来。
不得不出来,没办法不出来,找不到理由不出来。
我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写作的时候怕打扰,怕分神,怕有人、有电视、有音乐、有电话,甚至有风声。
世界没法躲避,生活没法躲避,日常工作没法躲避,所以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沉入无边的黑夜,去追寻星星点点的灵感。
每天的深夜是唯一的选择,当全世界都沉睡了,我才有机会卸下自己所有的面具、头衔、责任、义务,全身心投入到文字的世界中。
最艰难的时候,我甚至会拉紧窗帘,关掉所有的灯,在黑暗中点一支小蜡烛写作。
我像一个原始人,在洞穴里,举着一只火把在写;我像一个流放者,在荒岛上,对着无边蛮荒在写;我像一个叛逃者,在奔走的路途中,躲着全世界在写。
借用点广告语:熬熬夜透心凉,我要我的文字世界,我的地盘听我的,写作飞一样的感觉,沟通从午夜开始。
因为家里空间不大,写作地点基本是阳台,席地而坐,用一方小地毯和一个蒲团构造出两平方米左右的小天地(按北京房屋均价也值六万多呢),然后安坐在上边神游三国。
阳台上种满了植物,她们是我写作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有的时候实在没有想法了,我就只能呆呆地坐在植物旁边,一直坐到深夜,植物在对面枝繁叶茂、花果飘香,以无穷的生命力,向我展示生活的多彩和造物主的神奇。
她们抚慰着我,她们启迪着我,她们警示着我。
写书不是我生活的全部,但无疑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像一个满身是汗的农民,咬紧牙关经历着春种秋收的考验,期待着满意的收成,并且不断地安慰自己,以这个收成为起点,给自己编织各种各样的梦想。
曹操的启示

曹操的启示·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擅长运用管理行为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
讲授《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看水浒说管理》等课程。
2004年3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比强者更强》,2005年6月出版畅销书《梁山政治》。
曹操的启示(一)不良少年变英雄·2013年2月20日曹操的启示(二)新官上任三把火·2013年2月21日曹操的启示(三)思维模式解难题·2013年2月22日曹操的启示(四)快速成长有办法·2013年2月23日曹操的启示(五)管理情绪有办法·2013年2月24日曹操的启示(六)决策失误怎补救·2013年2月25日曹操的启示(七)创造机遇成大事·2013年2月26日曹操的启示(八)带好队伍有诀窍·2013年2月27日(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
团队要想有战斗力,跟领导的带队伍水平分不开,有的领导能把队伍带成一盘散沙,有的领导却能够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打造出一支实力强大的优秀团队。
一个管理者在领导队伍往前走的时候,免不了会遇到些沟沟坎坎,会有失意落寞的时候,失败了并不可怕,关键是出了问题之后怎么补救才能引导队伍重拾信心。
公元197年,春风得意的曹操在事业上遭遇了一场大祸,同时失去了长子曹昂和心腹爱将典韦,在经历了战宛城的重大失败后,曹操没有灰心丧气,他吸取教训采取措施很快带着队伍从逆境中走了出来。
在团队管理中,什么样的领导带出什么样的兵来,如果领导者处处严于律己、积极进取,他的团队就会富有活力、充满战斗力。
虽然遭受宛城大败,但是曹操的积极和乐观给他的队伍起到了很好地表率作用,手下将士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那么,曹操还有哪些积极引导团队的好方法呢?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教授在风趣幽默中为您《麻辣说三国》。
)曹操的启示(九)寻找帮手有良策·2013年2月28日(众人拾柴火焰高,事业要发展,支持的人越多越好,好的帮手能给事业成功带来巨大帮助,另外,团队要发展,除了内部和谐之外,团结外部力量也很重要。
《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精选3篇)

《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精选3篇)《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1《向诸葛亮借智慧》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老师编著的一本管理学类图书。
作品从管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了三国睿智军师诸葛亮的一生。
本书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与诸葛亮相关的大事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诸葛亮(公元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三国时期蜀国丞相,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雄才大略、才华横溢。
为匡扶蜀汉政权,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唐朝诗人杜甫有诗赞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见诸葛亮受到后世人们极大的尊崇,是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向诸葛亮借智慧》一书是管理学教授赵玉平“麻辣说三国”系列中的一部文学作品。
赵玉平老师同易中天教授一起被权威机构评选为“中国十大国学专家”,是运用管理学、国学、心理学综合解析《水浒传》、三国历史人物的中国第一人,开辟了运用管理学和心理学解读传统经典的新领域。
隆中对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一个个璀璨如明珠的经典故事,成就了诸葛亮无人企及的智慧传奇。
但是,孔明先生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呢?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卓越智慧又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哪些启迪和帮助呢?《向诸葛亮借智慧》一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诸葛亮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相关的历史事件,讲故事的同时也分析规律,并结合当今现实生活,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够运用于求职、求人、用人、管人等现实生活中的规律和技巧。
《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2可能是从小深受爸爸的影响,我一直对历史比较感兴趣。
上学的时候历史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放假在家随意的看着电视,有很多频道播放的是三国演义,有老版的,也有新版的。
三国里我比较崇拜的有三个人物诸葛亮、司马懿和曹操。
曹操的启示

宣传语从问题少年到盖世英豪,是奇迹还是历史的必然?从创业起家到临终传位,演绎了怎样一部心灵史?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人物,揭示兴衰成败中的规律,赵玉平博士带你从管理学的角度解读曹操的启示。
目录1不良少年能成才第一讲3故事:曹操抢亲5规律分析:应急反应模式6联系实际:过度探索8经验一:及时强化是行为改变的关键11经验二:高人指点是确立目标的关键15经验三:权威肯定是健康成长的关键21新官上任爱走火第二讲23故事:五色棒杀人24规律分析:弱势补偿,缺什么补什么25联系实际:新官树形象27要点一:设置容忍底线,赏罚严明31要点二:抓住典型事件,追究责任36要点三:打击歪风邪气,建设文化41事业起步抓机遇第三讲43故事:误杀吕伯奢46规律分析:失策行为的防范46联系实际:失策行为的发生48方法一:突破策略,突破惯性做取舍57方法二:弥补策略,利用联合拉资源60方法三:抢抓策略,放下小我先动手71快速成长想办法第四讲73故事:扬州叛乱75规律分析:刺猬效应76联系实际:联盟要有基础,人托人不可信78要点一:背靠大树好乘凉,妥善处理联盟矛盾82要点二:借势借力拉队伍,快速整合新员工87要点三:打铁先要自己硬,要迅速把间接知识转化为能力91管理情绪有规律第五讲93故事:张翼德大战于禁97规律分析:踢猫效应99联系实际:如何控制愤怒101方法一:做好危机感管理,注意最得意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104方法二:做好成就感管理,注意给待遇更要给体验111重大失误能补救第六讲113故事:濮阳遇险115规律分析:急躁情绪117联系实际:危机应对,跳槽带来的烦恼 118方法一:合理授权,充分依靠铁班底122方法二:多样激励,善于制造认同感125方法三:放下架子,虚心接受好建议131创造机遇借资源第七讲133故事:董昭诈名写书信135规律分析:人为什么会喜欢胜利者141策略一:借马拉车,充分利用关键人员145策略二:借力打力,充分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 148策略三:借树开花,充分发展自己的队伍157优秀队伍靠引导第八讲159故事:典韦战辕门160规律分析:领导的个人行为163联系实际:推拉结合带队伍164策略一:以身作则,以言行去引导166策略二:典型示范,以榜样人物去引导170策略三:兼听细查,以坦诚沟通去引导173掌握局面寻帮手第九讲175故事:陈登献徐州177规律分析:陈登为什么喜欢曹操179联系实际:懂得激励是关键180策略一:放肉引狼,促使对手变帮手183策略二:坐山观虎,借助帮手好出手185策略三:抓大放小,针对强手下狠手189善于倾听除盲点第十讲191故事 ::许褚救主194规律分析:身边四类人195联系实际:关注盲点198策略一:有取有舍,带着主见听建议201策略二:避免护短,调整心态听建议205策略三:不求全责备,保持胸怀听建议209扫平北方巧安排第十一讲211故事:血战仓亭213规律分析:尺蠖的规律214联系实际:能放能收215策略一:放缓步调,待敌自乱再出手217策略二:收拢民心,稳住后方图进取220策略三:锁定焦点,集中力量抓关键225风险失控败赤壁第十二讲227故事:火烧战船228规律分析:贪心才上当230联系实际:自大的恶果232分析一:缺乏风险准备,事前轻敌没有研究对手235分析二:没有风险对策,事中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239分析三:做了风险控制,事后补救比较好247动机管理善攻心第十三讲249故事:渡河遇险250规律分析:领导的示范作用252联系实际:工作主动性的来源253方法一:传播价值观,激发队伍内在动力258方法二:干扰对手意图,争取斗争主动权260方法三:使用离间计,瓦解对手联盟动机263胜势之下留余地第十四讲265故事:张辽大战逍遥津267规律分析:知人善任268联系实际:预则立,不预则废方法一:合理规划,对突发事件留有应变的余地 270272方法二:既往不咎,对可用之人留有接纳的余地274方法三:适可而止,达成目的即收兵279把握大局善造势第十五讲281故事:水淹七军285规律分析:隔岸观火286联系实际:止盈与止损288方法一:大造声势,占领舆论制高点292方法二:控制局势,利用关键事件强化认同295方法三:引导趋势,行为示范带队伍299费尽心机谋后事第十六讲301故事:曹冲救人303规律分析:承诺一致304联系实际:宣誓效应306方法一:有意安排,随意表现,关注核心素质310方法二:选择接班人,也选择匹配的接班模式314方法三:获得身边重臣的支持,以防范风险内容介绍一不良少年变英雄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被称为“不良少年”,在众人眼里,他们行为荒诞不经,毛病多多,是大家眼中的累赘和负担。
曹操的启示百家讲坛

一、不良少年人在情急之下,会有超能力发生。
应激反应,肾上腺素分泌。
逆向思维。
十多岁的孩子:认知觉醒(想探索花花世界);过度探索行为。
引导方法:1、及时剪枝:幼儿园里无小事,会对未来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有智慧的人动真感情时最危险,最亲近的人易偏袒。
不良行为出现时,及时制止,评价、批评、教育。
不可放任。
管理: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队伍。
一个孩子要成长,不光家长要认可,更得社会要认可。
意见领袖:盛世清正,乱工敢为让人绝了念想。
不给坏人谈判的机会。
2、高人指点,仙人指路鼓励。
专家的影响力。
3、贴积极标签。
标签的暗示作用,贴积极标签。
不要用控诉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要用恶性批评的方法去推动下属,不用恶性批评才能带好队伍。
要保护孩子的每一点优点。
一个腐朽的组织,会培养自己的掘墓人。
二、新官上任三把火动作太猛不可。
新人给熟人当领导。
三把火怎烧。
1、从形象管理入手,改善个人形象,从穿戴开始。
2、单位的形象,门面要过得去。
通过揭短跟人套近乎,是大忌。
处事:越是要下狠手时越要慢半拍。
解决单位的实际问题,又要把握做事的尺度。
怎样做才不过火:1、过火的处理前,先发预警,不要搞突然袭击。
热炉法则:A公平B预警C及时D相关落寞时,多读书。
年轻人的成长阶段:幻想、幻想破灭、回归。
这三个过程完成的越早,就越有成就。
2、抓住典型事件,一追到底查原因。
找到责任人,让他承担责任,才算处理妥善。
一个人的问题是个人问题,几个人的问题是领导问题,一群人的问题是制度问题。
改变一支队伍,要先调整干部,改变一种制度要先调整文化。
1、有实力才有发言权2、建队伍。
爱之深,恨之切。
没感觉才是爱的反义词。
三、思维模式四点: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各是什么。
怕鼠与怕虎不一样。
沟通时,主人不离开,接口人不离开成功首先是思维模式的成功。
有了这个模式才能把事业做好。
失策行为:在着急情况下,在你不熟悉的事情上,特别容易会犯错误。
当紧张碰到不熟悉,错误就会发生。
2018年必读的10本好书籍排名

2018年必读的10本好书籍排名书籍是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多看看一些经典好书,丰富自己。
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2018年必读的10本好书籍排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年必读的10本好书籍排名2018年必读的好书:《曹操的启示》——跟曹操学管理《曹操的启示》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教授著作的历史文学作品。
本书将曹操这位三国奸雄的成功故事与管理学知识相结合,描绘了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背后人物的成长历程,道理深入浅出、叙述通俗易懂,帮助读者用另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曹操,教育世人学习曹操的处世之道。
2018年必读的好书:“中国当代徐霞客”《十年徒步中国》他,独自一人探秘神农架;他,夜宿西藏阿里无人区;他,路遇巨蟒惊险逃生,孤身战群狼;他,生吞蛇肉只为充饥,喝血喝尿只为在茫茫戈壁求生……他是谁?他就是十年徒步走神州的“当代徐霞客”,史上首次徒步穿越罗布泊的勇士,打破徒步行走世界记录的雷殿生。
《十年徒步中国》,详细记录了他十年来走遍神州大地的风风雨雨,是一部关于徒步旅行的优秀文学作品。
2018年必读的好书:罪恶爱情的救赎曲:《白夜行》“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
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
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白夜行》是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创作的爱情推理小说。
作品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著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演奏着一曲悲恸绝望的罪恶爱情救赎曲,那悲切哀伤的音符,敲痛了无数人的心……2018年必读的好书:丹·米尔曼涤荡灵魂之作:《唤醒内在的智慧》《唤醒内在的智慧》是美国顶尖身心灵导师丹·米尔曼创作的一部涤荡灵魂的作品。
其实,人的内心一直是直觉智慧的广大储藏室,只是储藏室的那扇门被紧紧地锁住了,我们无法窥探里面的秘密。
灵性作家丹·米尔曼的《唤醒内在的智慧》为每个人心中的智慧储藏室提供了一把万能钥匙,让我们打开心中的这个智慧储藏室,轻轻地拍拍里面沉睡的智慧精灵,微笑着说:“嗨,我亲爱的小家伙,该醒醒了!”2018年必读的好书:国际大奖小说:《外公是棵樱桃树》《外公是棵樱桃树》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琪拉·那涅第的经典代表作,是一部关于家庭与生命,关于亲情与人生的感人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不良少年变英雄
中国家庭幸福的三个关键因素: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子女成才。
故事事例:曹操抢亲
心理学:人在紧急情况会有超量潜力爆发。
(应激反应)
管理学:逆向思维
十多岁孩子身上两个特点:认知觉醒要探索世界、过度探索行为对于过度探索行为要多引导少打击
引导“问题孩子”健康成长的办法:及时剪枝、高人指点仙人指路、贴积极的标签
心理学:每一种性格都有童年的根基,幼儿园里无小事,一朵花、一粒饭粒、一句话、一个微笑,可能对孩子的未来有巨大的影响。
故事事例:曹操骗父
启示:一个有智慧的人最危险的时候:动真感情的时候。
看外人生人时特别相信自己的经验智慧,看自己人的时候就不要太相信,越顺眼的人越容易犯糊涂。
教育学:行为是强化的结果。
启示:当你看到一种不良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及时评论,该批评批评、该教育教育,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剪枝)
管理学: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员工是领导的镜子。
启示:一个孩子成长,需要家长和社会都认可。
社会赞美家长也认可-好孩子;社会赞美家长又训又打-苦孩子;社会骂家长恨-坏孩子;社会骂声一片家长捧在心尖-耽误孩子。
意见领袖桥玄-盛世清正、乱世敢为
故事事例:桥玄舍子护法
博弈论:不给敌人谈判的机会,敌人就不会害我们,害我们他们就是找死,给他们机会,我们就会付出超量的代价。
桥玄评价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管理学:看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第一看他的内在,第二看他的外在,内外结合。
曹操的内在:机警果断、敢作敢当、心眼儿多、懂军事。
(有本事)曹操的外在:一马双跨,出身有宦官背景,但个人价值观倾向党人读书人。
(有平台有本钱)
曹操是一个既有本事又有本钱的人。
有本事容易,有本钱不易。
桥玄指点曹操拜访人力资源专家许劭,曹操上了许劭月旦评的榜就有机会登堂入室。
故事事例:《战国策》令伯乐哑口无言的马
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清平世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管理学:贴正向标签(心理暗示)
对年轻人犯错误多理解支持,不要一上来就贴不良标签
教育:不要用控诉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要用恶性批评的方法去推动下属,一个高明的领导,应该是使用恶性批评最少的领导,才能把队伍带好。
一个后进的孩子,缺点是一堆灰,优点是灰中的火星,如果你总
扬灰,火星会灭,但如果保护火星,再加点火种加点温度,孩子就会燃烧起来,他的人生会非常壮丽,要像保护孩子眼睛一样保护他身上一点一滴的优点。
曹操有资源有本事有平台有机会。
二、新官上任三把火
形象管理:个人形象-在什么位置有什么行为举止,做什么事情就要有什么样的服装(让人服你得会装);公司门店外观
五色棒,谁违反制度皆棒杀之
规律:缺什么补什么。
缺形象,曹操中等个头长相一般;缺美誉度,出自宦官家庭。
故事事例:棒杀蹇硕叔叔
启示:不要通过揭短跟人套近乎
分析杀人:要走程序,应该有个公开审理的过程,对干部群众都有交代,不至授人以柄,曹操在这一点上草率从事了,越是要下狠手的时候越要慢半拍。
曹操杀这个人是要表明政治宣言,划清界限,亮明身份,站在大平台大视野大高度上考虑问题,体现了曹操的英雄气概,尽管程序上有些过火,但战略上是对的。
新官上任防止过火的注意事项:
a.下狠手时不要搞突然袭击(提前预警)
管理学:热炉法则,摸一下手被烫了,烫就是惩罚,热炉就是惩罚机制。
热炉有四个特点:公平,谁摸都烫,王子与庶民同罪;
预警,发光发热发红让你害怕;及时,摸一下当场烫,要惩罚一
个人,原则上三天有回音,一周有下文,不能找后账;相关,谁摸烫谁。
曹操预警了,五色棒立着,不惧权贵,蹇硕叔叔照处理,处理本人未株连他人,在及时上有些太着急了,但总体来说符合原则,有理有据,对首都治安起了作用,别人找不出茬。
想害曹操的人找不出茬,用打不死你夸死你的方法把曹操调离京都,去做顿丘令。
曹操的妻子,曹丕曹植的母亲卞氏。
启示: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是母亲,最温暖的地方是妈妈的怀抱,最好吃的菜市妈妈做的菜。
历史进步离不开英雄和伟人,但英雄和伟人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养育。
年轻人的成长分三个阶段:幻想阶段,听童话故事,用完美主义的眼光看待世界,单纯的把人区分为好人和坏人;破灭阶段,受到很多打击,发现不如意,幻想破灭,遍体鳞伤;回归阶段,痛定思痛,总结经验,用现实的眼光看待世界,在并不完美的情况下能坚定信心追求理想。
b.抓住典型事件,一追到底查原因
曹操上疏弹劾三公定的规则:凡是有宦官背景的人一律评优提拔,没有宦官背景的拿钱就能提拔。
与宦官勾结的权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淘汰的人提拔成和曹操一个级别。
管理学:一个组织出现了不公正的现象,找到责任者站出来承担
责任才算解决问题。
曹操想较真,但一个叫陈耽的司徒因为较真被宦官整死,曹操因为有祖辈的背景,和身边的集团支持,加上曹操人微言轻,权贵组织不屑于整他,所以曹操避过此劫。
从此曹操再不参与国事。
所有人都不提意见了,不是好事,只有热爱的人才提意见,爱和恨是一回事。
领导听到不同意见会有四种反应:高高兴兴接纳,合理的采纳,不合理的吸取教训防微杜渐,闻过则喜-圣人;听到意见有些难受,但能根据意见调整自己的行为-高人;听到意见捂着耳朵转身走了,过两天忘了-庸人;听到意见暴跳如雷,先把对方毙了再说-恶人。
c.打击歪风邪气,文化建设抓要点
黄巾起义,曹操一战成名
曹操到济南上任,惩治贪官,大快人心,但打击面有点过宽,导致干部逃亡。
启示:一个人的问题是个人问题,几个人的问题是领导问题,一群人的问题是制度问题。
改变一支队伍要先调整干部,改变一种制度要先调整文化。
曹操发现济南祭祀之风盛行,大量经费白白浪费,官员豪强和巫师勾结盘剥百姓,鬼神思想盛行,官府权威下降,百姓没有主心骨,不安心生产。
曹操把祠堂都毁掉,受到百姓认可,但再次触犯了豪强的利益,豪强中有股力量要报复曹操,曹操得知后决定主动撤退,回老家隐居保命。
曹操想明白了,有实力才有发言权,
当朝权贵勾结,国家没有前途,要干大事必须另起炉灶,要有自己的队伍。
以退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