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2《青春有格》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8张PPT)

如果你同年级有同学遭受校园欺凌, 你会怎么选择?
走掉 围观 参与
制止
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这样的选择,分析做出 选择的利与弊及影响?
走掉
围观
参与
制止
自我保护
关注外部 世界
可耻的,违 反纪律、甚 至是法律
止于至善
第二目:止于至善
止:达到;至:最; 善:完美。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把自己人性里面 善的光明的那一面发挥到极点。
哪一件事情得到好评?
抵御了哪些诱惑?……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 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什么是慎独?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 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 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含义: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
行己有耻
①知耻心 要求: ②底线意识 ③自控力
( 1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 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要有“羞恶之心” 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 创造着我们自己。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对错事、坏事感到羞耻、 憎恶,就是义的开端
为什么要有“羞恶之心”(作用)?
a.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 选择的理由。b.它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c.在行 动之中,监督调节;d.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的要求有哪 些?
(1)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观点错误。参加公益活动的 意义:增长阅历、开阔视野、 培养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 任感,营造一个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在生活中寻找 榜样,向榜样 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优质课件(共63张PPT)

本课小结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行己有耻的含义
有知耻之心
行己有耻的要求 树立底线意识
增强自控力
止于至善的含义
树立榜样
止于至善的要求
养成自我省察习惯
随随 堂堂 练练
1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纷繁复杂的, 美丑、善恶交织,这就要求我们“行己有耻”。引导我们辨别 是非,做出正确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 .个人的情感好恶 B .自身的愿望 C .羞恶之心 D .他人的评价
青
青
春
行
己
有
止
春
耻
有 的
证
于 至
明
格善
P27运用你的经验
1.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 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2.为什么写作文和练习汉字 要有格子呢?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而有物,而 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
解“格”?
P27运用你的经验
田字格,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 模板,对汉字直到规范、引导的作
我
们
让座
能
我来帮你搬
做
陪伴和分享
什
么
?
二、止于至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向他学习,看齐。
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 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二、止于至善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 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 自我完善的力量。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 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47张PPT)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40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怎样认识榜样的力量?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 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的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44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壹 是 皆 以 修 身 为 本 。
自 天 子 以 至 于 庶 人 ,
国 治 而 后 天 下 平 。
家 齐 而 后 国 治 ,
身 修 而 后 家 齐 ,
心 正 而 后 身 修 ,
意 诚 而 后 心 正 ,
知 至 而 后 意 诚 ,
物 格 而 后 知 至 ,
青春的证明
— 11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12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13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新闻播报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14 —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 真正的“士”。孔子说“行己 有耻”是第一要。 “行己有耻”,就是要对自 己不良行为有羞耻心,在孔子 心目中知耻是第一位的。
— 1—
七年级 下册
LOGO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下册
悄悄变化的我
— 2—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男生女生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青春萌动 青春飞扬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青春有格
LOGO
— 2—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 (共26张PPT)

阅读感悟
‚微尘‛ 2004 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 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 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 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 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 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 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 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 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 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 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 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 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 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 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 的行为,‚止于至善‛。
相关链接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 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 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 能严守道德准则。 据《后汉书 . 杨震列传》记 载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 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 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 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震 曰 :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 也?’密日:‘暮夜无知者。’震 日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止于至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 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春, 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 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 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 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 明。
拓展空间:
盾牌,有保护自己、应对外界之意。歌德说:‚谁若 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 一个奴隶。‛要主宰自己,需要我们为自己打造一个 ‚青春盾牌‛,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二、
大学之道,在明○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 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 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 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 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 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 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 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 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 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 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 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 学之纲领也。
4.修身为本,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早 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1.不能违反的规则、不能逾越 的界限。 2.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 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 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 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更需要我们磨炼意志,拒接 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 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 好的证明。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 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 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 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 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 “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 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 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 有的尊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名言欣赏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解释: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没有羞耻之心的那种羞耻, 是真正的不知羞耻!” 这要求我们做到(
行己有耻
)
孔子曰:“行己有耻”
1、什么是“行己有耻”?(括号) (P28正文第1段第3行最后1个字)①一个人行事, 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P28正文第1段最后1句)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P27 运用你的经验
张扬青春、放飞梦想,但做起事来要 遵守规矩,让青春有风格。 再思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思考: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这个 在青春时代,我们可以追求自由、 “格”有什么用?
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些句子中的“格”字,是什么意思?
格是规矩、规则的意思。
D
3、“止于至善”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做人 守则,下列想法或做法符合“善”的是( ) ①我讨厌别人叫我“四眼”,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 ②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我,我也以同样 的态度待人 C ③谁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 ④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 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我有问题:
从杨震身上可以看到 什么优秀品格?
慎独——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 望。
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要求?(划线)
(抄在P30左侧空白处)①从小事做起,积 善成德。 (P30倒数第1行)②在生活中寻找“贤”, 并将他们作为榜样 (抄在P30下面空白处) ③养成自我反省的 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来端正行为。
A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3张PPT)

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知耻之心 (1)有_____________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真诚 知耻而后勇 (2)_________ 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__________________ 。 法律 底线 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__________ 树立_________
尽管这部电影也在本世纪初获得第二十届金鸡奖“最佳故 事片奖”,但他现在每每想起来、特别是看到银幕上自己
略微发胖的形象时,就会产生一种“耻辱感”,认为那是
他从艺生涯中的羞耻,痛恨自己出名后曾经有过的“浮躁 ”。讲起这些,已是花甲之年的艺术家满脸愧疚,令人为 之动容。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李雪健能够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的原因是 什么?
( × )5.追求“止于至善”要立足于做惊天动地的大
事,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所谓。
要点探究
探究一 正确认识知耻之心
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曾经讲过的一 段话值得所有人深思。他说他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焦裕禄
》中饰演焦裕禄时,曾有为饰演好特定角色而在一个月之内突
击减肥10千克的经历,靠执着追求和艰辛努力赢得了观众的认 可与称赞,可在自己成名后饰演电影《横空出世》中冯石一角 时,就没有下决心再去减肥。
酒店工作人员向领队反映某房间床下盒子中的备用马桶盖丢失。后经领队询
问,游客李某承认其误以为是前一位住客遗落物品,抱着贪小便宜心理将此 物带出酒店。领队告知李某此为酒店物品后,李某当即答应归还,并委托地
接导游于18日当天将酒店备用马桶盖寄回酒店。
中国游客李某的行为打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脸,也是国人的脸。国人应 该如何做呢?青春年少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15张PPT)

作用
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行动前——审查愿望,监督调整; 行动后——反思效果和影响。
小明的选择:
后来小明找到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师 夸奖他是诚实的孩子。
明明小明考试作弊了,老师为什么还夸 奖他呢?
结合书本 p28“探究与分 享”,说一说你 是如何看待这 一观点,为什 么?
小明太傻了,成 绩都出来了,只 要他不说,就没 有人知道。
自主学习“八荣八耻”,制作自己的一周 荣誉表(记录自己所做的“光荣事件”)。
比如:阻止别人乱扔垃圾、纠正自己的 不良行为……
板书
行己有耻
含义 要求
知耻之心 知耻而后勇 底线意识
自控力
同学们,请分别在白纸上和田字格上写下“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春”二字。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
青春
田字格的作用: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
? 式的模板。
行为加上“田字格”: 每个人的行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按 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 不断地想要证明自己。
看图说一说:
他们的行为是否出格了?为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行为光荣吗?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 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 事情坚决不做。
为了避免发生类似小明同学的 事情我们如何通过加强自身来 避免呢?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 强自控力。
行己有耻
含义:
一个人做事,凡事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要求:
1、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 力。 2、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 后勇. 3、树立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 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 自控力。
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行动前——审查愿望,监督调整; 行动后——反思效果和影响。
小明的选择:
后来小明找到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师 夸奖他是诚实的孩子。
明明小明考试作弊了,老师为什么还夸 奖他呢?
结合书本 p28“探究与分 享”,说一说你 是如何看待这 一观点,为什 么?
小明太傻了,成 绩都出来了,只 要他不说,就没 有人知道。
自主学习“八荣八耻”,制作自己的一周 荣誉表(记录自己所做的“光荣事件”)。
比如:阻止别人乱扔垃圾、纠正自己的 不良行为……
板书
行己有耻
含义 要求
知耻之心 知耻而后勇 底线意识
自控力
同学们,请分别在白纸上和田字格上写下“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春”二字。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
青春
田字格的作用: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
? 式的模板。
行为加上“田字格”: 每个人的行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按 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 不断地想要证明自己。
看图说一说:
他们的行为是否出格了?为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行为光荣吗?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 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 事情坚决不做。
为了避免发生类似小明同学的 事情我们如何通过加强自身来 避免呢?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 强自控力。
行己有耻
含义:
一个人做事,凡事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要求:
1、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 力。 2、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 后勇. 3、树立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 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 自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2 ➢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本课小结
随堂检测
D 1.孔子说:“行己有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②就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可耻的 ③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④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孝亲敬长
勤做家务
在家庭
自理自立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礼貌待师
合作学习
在学校
互帮互助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文明礼让
诚信待人
在社会
遵纪守法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1)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请你判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想好了吗
全对了吗
①②③ ④⑤⑥
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食品安全方面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交通安全方面
教育方面
(1)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 强自控力。
请你判断
×
方法与技能 P29
目题小结 青春有格之行己有耻
1 什么是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2 ➢ 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张枫上网课时偷着和网友一起玩游戏
④铭翰每天进行自我反省,发现缺点及时改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堂检测
4.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 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这是对“止于至善”的完美诠释。关于
C “止于至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刚开始的时候,富兰克林总要大吃一惊,发现自己的过失和缺点比 他当初想象的要多得多。通过不断地自我省察,他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弱 点,终于从一个印刷厂学徒成为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成为社会中杰出的成员。
目题小结 青春有格之止于至善
1 什么是止于至善? ➢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孔子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 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朱熹
(1)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请你判断
× ×× ×
√ ×√ √
想好了吗
全对了吗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
阅读感悟 P28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 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讲述了出生以 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自己生活中违背道德 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了年轻时犯 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 的丝巾,却反过来诬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 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 事,内心仍隐隐作痛。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
2.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 英榜雄样本不仅色是:一张面富镜清子, 吃而亏且书是一记面:旗李帜连。成
➢ 扶好贫的之榜样花昭:示黄着文做秀人、
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
大我湖们鸿对人雁生:道唐路真和亚人生 环理卫想的天思使考:,李给予萌我们
自我完善的力量。
/special/2019byztjm/
A.它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至善”追求 B.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C.它要求我们只需要关心自己,世界就会变得美好 D.它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随堂检测
D 5.下列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
A.小明总是以各种理由、借口为自己不完成作业开脱 B.小静总是爱对周围的同学评头论足,搬弄是非 C.小刚总是破坏学校公物,不是砸碎开关就是弄坏水龙头 D.小强总是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从不违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随堂检测
2.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坚决不做,这是
B 的要求。 ( )
A. 止于至善
B. 行己有耻
C. 道德义务
D. 核心价值观
随堂检测
B 3.下列同学的行为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有( )
①王强每天早到教室一会儿,为同学们开门
②李琳将雷锋作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
➢ 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 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解释】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教育部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青春有格
青春有格
写完了吗
每一个方方正正的中国汉字, 象征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方方正正的做人。
基本释义
1.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 2.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 3.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 4.阻碍,隔阂:~~不入。 5.击,打:~斗。~杀。 6.推究:~致。 7.树的长枝。 8.至,来:~于上下。 9.感通:~于皇天。 10.变革,纠正:~非。 11.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我省察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人的骄傲,他在晚年写的一本自传中,详 细地介绍了他是如何通过自我省察来达到自我管理的。他曾经给自己拟 定了一个美德反省表,具体列出了应遵循的13种美德:节制、慎言、条 理、坚毅、节俭、勤奋、真诚、正直、适度、整洁、心静、贞洁、谦逊。 富兰克林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要认真反省一下是否做到了这13项美德, 如果没有做到,便在该项目下画上一颗黑星星,以此来警醒自己。
课后拓展 P32
每晚睡觉之前,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填写青春盾牌:
➢ 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完? ➢ 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得更好? ➢ 哪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 ➢ 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 ➢ 抵御了哪些不良诱惑? ➢ 在品行方面获得了哪些改进?
感谢聆听, 再见!
2 ➢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本课小结
随堂检测
D 1.孔子说:“行己有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②就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可耻的 ③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④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孝亲敬长
勤做家务
在家庭
自理自立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礼貌待师
合作学习
在学校
互帮互助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文明礼让
诚信待人
在社会
遵纪守法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1)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请你判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想好了吗
全对了吗
①②③ ④⑤⑥
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食品安全方面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交通安全方面
教育方面
(1)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 强自控力。
请你判断
×
方法与技能 P29
目题小结 青春有格之行己有耻
1 什么是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2 ➢ 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张枫上网课时偷着和网友一起玩游戏
④铭翰每天进行自我反省,发现缺点及时改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堂检测
4.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 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这是对“止于至善”的完美诠释。关于
C “止于至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刚开始的时候,富兰克林总要大吃一惊,发现自己的过失和缺点比 他当初想象的要多得多。通过不断地自我省察,他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弱 点,终于从一个印刷厂学徒成为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 成为社会中杰出的成员。
目题小结 青春有格之止于至善
1 什么是止于至善? ➢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孔子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 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朱熹
(1)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请你判断
× ×× ×
√ ×√ √
想好了吗
全对了吗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
阅读感悟 P28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 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讲述了出生以 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自己生活中违背道德 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了年轻时犯 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 的丝巾,却反过来诬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 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 事,内心仍隐隐作痛。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
2.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 英榜雄样本不仅色是:一张面富镜清子, 吃而亏且书是一记面:旗李帜连。成
➢ 扶好贫的之榜样花昭:示黄着文做秀人、
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
大我湖们鸿对人雁生:道唐路真和亚人生 环理卫想的天思使考:,李给予萌我们
自我完善的力量。
/special/2019byztjm/
A.它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至善”追求 B.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C.它要求我们只需要关心自己,世界就会变得美好 D.它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随堂检测
D 5.下列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
A.小明总是以各种理由、借口为自己不完成作业开脱 B.小静总是爱对周围的同学评头论足,搬弄是非 C.小刚总是破坏学校公物,不是砸碎开关就是弄坏水龙头 D.小强总是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从不违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随堂检测
2.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坚决不做,这是
B 的要求。 ( )
A. 止于至善
B. 行己有耻
C. 道德义务
D. 核心价值观
随堂检测
B 3.下列同学的行为能体现“止于至善”的有( )
①王强每天早到教室一会儿,为同学们开门
②李琳将雷锋作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
➢ 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 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解释】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教育部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青春有格
青春有格
写完了吗
每一个方方正正的中国汉字, 象征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方方正正的做人。
基本释义
1.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 2.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 3.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 4.阻碍,隔阂:~~不入。 5.击,打:~斗。~杀。 6.推究:~致。 7.树的长枝。 8.至,来:~于上下。 9.感通:~于皇天。 10.变革,纠正:~非。 11.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我省察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人的骄傲,他在晚年写的一本自传中,详 细地介绍了他是如何通过自我省察来达到自我管理的。他曾经给自己拟 定了一个美德反省表,具体列出了应遵循的13种美德:节制、慎言、条 理、坚毅、节俭、勤奋、真诚、正直、适度、整洁、心静、贞洁、谦逊。 富兰克林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要认真反省一下是否做到了这13项美德, 如果没有做到,便在该项目下画上一颗黑星星,以此来警醒自己。
课后拓展 P32
每晚睡觉之前,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填写青春盾牌:
➢ 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完? ➢ 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得更好? ➢ 哪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 ➢ 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 ➢ 抵御了哪些不良诱惑? ➢ 在品行方面获得了哪些改进?
感谢聆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