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验收制度
食堂食品原料管理与验收制度

食堂食品原料管理与验收制度
1、根据食堂生产程序标准,实行烹饪原料先进先出原则,合理使用原料,避免原料搁置不用现象。
2、高档原料派专人保管,按量使用,其它原料同样做到按量使用,物尽其用,杜绝任何原料浪费。
3、不许乱拿、乱吃、乱加工厨房的一切食品,一经发现给予劝退处理。
4、不得使用霉变、有异味等一切变质的烹饪原料,随时检查。
5、不得出售腐败变质的菜品和食品。
6、仓库保管员见单出料,做到账目条理、清楚、准确。
7、采购人员必须以食堂利益为重,坚持原则,不图私利,后勤负责人应严格完成原料验收工作,了解即将取得的原料与采购单上规定的物品、数量是否一致,拒绝验收与采购单上规定不符、质量差的原材料。
如果已验收的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验收人员应负主要责任。
8、验收完毕,后勤负责人开签单验收,并留一份存档。
采购员根据手续齐全的凭证到财务室报账。
餐厅食品原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三篇

餐厅食品原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三篇篇一:餐厅食品原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为规范餐厅食品原料定价、采购、验收和结算流程,确保采购的原料物美价廉,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审核,特制定本制度。
一、供应商管理1、餐厅原料供应商由餐厅负责人进行初步甄选,部门经理、品质主管进行资格审查,对送货品种、质量、规格进行约定。
2、如发现有供应商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不诚信的行为,一律拒收、重送或补足份量,如发现3次以上类似情况的,餐厅负责人有权可对该供应商进行清退及更换供应商。
3、餐厅不得私自从未经经理、主管审核合格的供应商处购买食品原料。
二、原材料定价1、通过网上询价,餐厅经理、主管、厨师等相关工作人员每日进行现场价格调查、询价,确定当日食品原料价格,并留文字记录。
2、根据市场询价,对比供应商所送原料价格,同等质量情况下,报价高时餐厅负责人可直接将按照餐厅询价标准进行改价。
三、采购和验收1、每周五由餐厅负责人、厨师制定下周的食谱,根据食谱各班组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并填写原料申报单,注明所需品种、数量,由餐厅负责人或专人通知供应商按时派送。
2、餐厅调味品、餐食辅料做到数量合适,不能造成浪费或库存积压,主食、粮油等存放在餐厅仓库保管。
3、原料的派送由供应商随货开具送货单,送货单一式两联,必须填写清晰,总金额以大写表示(价格高时以餐厅改价后为准),并签字确认。
4、由餐厅出纳兼库管、主管、厨师长(或者厨师、面点)负责对采购来的原料进行验收,出纳兼库管核对品种、数量,食品有效期等,主管、厨师等负责检查原料的规格和质量,逐件核对,逐一过磅,凡不符合要求的物品应予以拒收或退换。
5、验收完毕,由餐厅出纳兼库管、验收人员在送货单上共同签字确认。
6、餐厅负责人、出纳兼库管、品质主管、经理应轮流了解和熟悉市场行情,至少每周一次,积极建立货源点,勤跑、勤问、勤联系,掌握信息,货比三家,保证采购物品物美价廉,保证餐厅正常运转。
7、遵纪守法,采购中不违反国家政策,讲究职业道德,增加透明度,积极开拓采购渠道,不营私舞弊,不假公济私,不搞不正之风。
餐厅食品原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餐厅食品原材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1. 前言餐厅作为供应餐饮服务的场合,确保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是保障客户健康和提高企业声誉的紧要举措。
为了规范食品原材料的采购验收流程,保证食品原材料的合规性和品质稳定性,订立了本《餐厅食品原材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餐厅的全体员工,包含采购部门、财务部门、仓储部门、厨房部门等相关人员。
3. 采购原材料选择与备案3.1 供应商选择1.采购部门应依据食品原材料的特性、品质要求以及供应商的信誉、资质等方面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
2.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名录,并定期更新和评估供应商的服务及产品质量。
3.2 原材料备案1.采购部门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对每种新采购的食品原材料进行备案。
2.备案内容包含原材料名称、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合格证明等。
4. 采购合同与文件4.1 采购合同签订1.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应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义务。
4.2 文件管理1.采购部门应妥当保管采购合同和其他相关文件,以备日后跟踪和查询。
2.相关文件的管理应依照公司文件管理制度进行,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5. 采购验收流程5.1 食品原材料到货验收1.仓储部门在食品原材料到货后,应依照采购合同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验收。
2.验收内容包含商品名称、包装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的检查。
5.2 采购验收报告1.验收人员应及时填写采购验收报告,记录原材料的验收信息和检测结果。
2.验收报告应包含供应商名称、到货日期、产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情形等信息。
5.3 不合格原材料处理1.如发现原材料不合格或存在质量问题,仓储部门应将不合格原材料予以隔离、标识和妥当保管。
2.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其处理不合格原材料,并要求供应商供应处理的证明料子。
6. 监督与管理6.1 监督抽检1.质控部门应定期对餐厅的食品原材料进行监督抽检,以确保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合格性。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4篇)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食品进货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进货的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条食品进货的检查验收工作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食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
第四条食品进货的检查验收工作由食品采购部门负责,需与供应商协调配合。
第五条食品采购部门应建立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台账,记录每次进货的相关信息,包括供应商信息、采购数量、质量合格证明等。
第六条各级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食品进货检查第七条食品采购部门在进行食品进货前,应认真查阅供应商提供的食品合格证明、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质。
第八条食品进货前,食品采购部门应根据品种、规格、数量等要求进行详细的检查计划,并制定检查操作规程。
第九条食品进货前,食品采购部门应派遣专人对货物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一)货物是否与进货订单一致;(二)货物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破损、污染等情况;(三)货物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四)货物的贮存条件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五)货物是否存在异味、霉变、发霉等异常情况;(六)货物是否有食品安全标识、标签和说明书。
第十条食品采购部门应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货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若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食品采购部门应立即与供应商协商解决问题,有必要时可以拒收货物,并书面通知供应商,要求进行退货和赔偿。
第三章食品进货验收第十二条食品采购部门应根据食品进货的情况,制定详细的食品进货验收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食品进货验收应由食品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并邀请供应商的代表参与。
第十四条食品进货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感官检查、理化指标检查及微生物指标检查等。
第十五条食品进货验收时,食品采购部门应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要求进行检查,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食品原料入库验收制度范本

食品原料入库验收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规范原料入库验收工作流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食品原料的入库验收管理。
三、职责与权限1. 验收人员的职责:(1)负责对到货的食品原料进行验收;(2)负责对验收合格的食品原料办理入库手续;(3)负责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并跟进处理。
2. 验收人员的权限:(1)有权对到货的食品原料进行现场查验;(2)有权拒绝验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3)有权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照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四、验收流程1. 验收准备(1)验收人员应提前了解采购订单内容,掌握采购的食品原料质量标准和要求;(2)验收人员应准备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衡器、容器等;(3)验收人员应检查验收场地,确保验收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现场验收(1)验收人员应按照采购订单和食品安全标准,对到货的食品原料进行外观、数量、质量等方面的查验;(2)验收人员应核对供应商提供的证照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确保其合法有效;(3)验收人员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食品原料进行抽检,如感官检查、理化检测等;(4)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的食品原料,应及时做好记录,并拍照取证。
3. 验收记录(1)验收人员应详细记录验收过程,包括食品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供应商等信息;(2)验收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篡改、隐瞒;(3)验收记录应按照规定的保存期限保存。
4. 入库手续(1)验收合格的食品原料,验收人员应办理入库手续,确保食品原料安全存放;(2)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不合格原料不流入生产环节。
五、不合格食品原料处理1. 对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应立即停止入库,隔离存放,防止污染其他原料;2. 验收人员应将不合格食品原料的情况及时报告给上级,由上级决定进一步处理措施;3. 对不合格食品原料,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退货、销毁等;4. 处理不合格食品原料的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和凭证,确保可追溯。
原料验收管理制度(五篇)

原料验收管理制度1、根据酒店厨政生产程序标准,实行烹饪原料先进先出原则,合理使用原料,避免先后程序不分,先入库房原料搁置不用。
2、高档原料派专人保管,严格按量使用。
其它原料同样做到按量使用,物尽其用。
3、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制作本酒店供应菜品,杜绝任何原料浪费行为。
4、不得使用霉变,有异味等一切变质的烹饪原料,对原料做到先入先出,随时检查。
5、不得将腐败变质的菜品和食品提供给客人。
6、不许乱拿、乱吃、乱做厨房的一切食品,处理变质原料,需经批准。
7、严格履行原料进入,原料烹制和菜品供应程序,确保酒店菜品操作流程正常运转,做到不见单,厨房不出菜的原则。
8、验收人员必须心系企业利益为重,坚持原则,秉公验收,不图私利。
9、验收人员必须严格按验收程序完成原料验收工作。
10、验收人员必须了解即将取得的原料与采购订单卡上规定的质量要求是否一致,拒绝验收与采购单上规定的质量要求是否一致,拒绝验收与采购单上规定不符的原材料。
11、验收人员必须了解如何处理验收下来的物品,并且知道在发现问题时如何处理。
如果已验收的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验收人员应负主要责任。
12、验收完毕,验收人员应填写好验收报告,备存或交给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
13、以上制度适用于厨政部一切工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者,按酒店处罚制度执行。
原料验收管理制度(二)1、根据餐厅厨政生产程序标准,实行烹饪原料先进先出原则,合理使用原料,避免先后程序不分,先入库房原料搁置不用。
2、高档原料派专人保管,严格按量使用。
其它原料同样做到按量使用,物尽其用。
3、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制作本餐厅供应菜品,杜绝任何原料浪费行为。
4、不得使用霉变,有异味等一切变质的烹饪原料。
对原料做到先入先出,随时检查。
5、不得将腐败变质的菜品和食品提供给客人。
6、不许乱拿、乱吃、乱做厨房的一切食品。
处理变质原料,需经批准。
7、严格履行原料进入,原料烹制和菜品供应程序,确保餐厅菜品操作流程正常运转,做到不见单,厨房不出菜的原则。
食品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

食品原材料子验收管理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对食品原材料子的验收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原材料子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生产管理部门,包含采购人员、仓储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相关岗位。
3. 术语定义•食品原材料子:指用于生产食品的各种料子,包含但不限于粮食、肉类、蔬菜、水果、调料等。
•供应商:指向公司供应食品原材料子的单位或个人。
4. 食品原材料子验收流程4.1 采购计划编制依据生产需求和销售计划,采购部门负责编制食品原材料子的采购计划,明确原材料子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等信息。
4.2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依据公司的采购政策,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并建立相关的采购合同。
4.3 验收标准订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订立食品原材料子的验收标准,包含外观、质量指标、安全性等要求,并将标准及时通知供应商。
4.4 验收前准备工作•采购人员负责向供应商供应验收标准,并要求供应商供应原材料子的检验证书、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仓储管理人员负责准备验收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电子秤、温度计、质检表格等。
4.5 验收过程•采购人员依照验收标准对原材料子进行外观检查,包含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楚等。
•采购人员依照验收标准抽样检测原材料子的质量指标,如水分含量、油脂含量等。
•采购人员将抽样的原材料子送检试验室进行安全性检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仓储管理人员对验收合格的原材料子进行登记和入库。
4.6 验收结果处理•验收合格的原材料子进入正常生产使用。
•对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子,采购部门应立刻通知供应商,要求其退换或调整。
•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记录和分析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子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仿佛问题再次发生。
5. 食品原材料子验收记录•采购部门应建立食品原材料子验收记录,包含供应商信息、验收标准、验收结果等内容。
•质量管理部门应监督和审核验收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

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1. 引言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而食品原料是食品制作的基础,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建立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保证原料的安全、质量和合规性,很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并确保该制度的实施。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到食品原料的采购和使用环节。
3. 食品原料验收管理制度3.1 食品原料采购前验收食品原料采购前应进行验收,确保原料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确认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度•确认原料确实符合订单要求•检查包装,如密封性、完整性和标签信息的准确性验收合格的原料应及时存放,并在存放区域明确标注原料台账,确保原料的顺序、数量和时效性得到保障。
3.2 原料入库管理食品原料的入库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存放标准进行,对于不同的原料,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储存。
应保持原料库房、货架的整洁、干燥、通风,并保持恒温恒湿的状态。
入库的原料必须符合要求,通过检验后方可转移记录帐上。
应采用“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库存原料的新鲜度和时效性。
3.3 食品原料检测食品原料的检测应根据其类型和用途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在进货验收时,应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科学检验,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的原料应及时退回。
3.4 原料领用管理原料领取要符合备料单上的要求,包括原料的品种、名称、数量等。
为避免混淆和错用,应做好原料名、编码与各工序、配方之间的对应关系。
3.5 原料使用记录为了追溯食品的合法合规性,应对每一批次所使用的原料进行记录,包括原料的品名、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供货商等信息,确保原料的可溯性和质量的跟踪。
3.6 原料质量问题的处理如果在食品原料验收过程中发现原料不符合要求或有质量问题,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及时退换原料。
对于因质量问题受到损失的,应依据相关法规和协议要求追究其责任。
3.7 日常原料管理应加强对保质期、储存温度、湿度等方面进行监督,确保原料质量可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的品质检验主要是鉴别其新鲜度,收获的最佳期,品种的优越性,一般
可从其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面来检验。
具体瓜果类检验标准:
●大白菜:新鲜洁白,表面无黑色斑点,里面无烂心、无开花、坏叶不超
过3片;
●白萝卜:表皮光洁,无黑心、无空心,小的不低于0.5斤,大的不超过3斤;
●青笋:新鲜、通体均称,无竹节、无乱尾、无空心,叶片不能超过长度
的1/3;
●尖椒:无异味,尾部新鲜、硬朗、硬而不青,长度不短于10公分;
●圆椒:无异味,尾部新鲜、硬朗、硬而不青;
●红椒:无异味,尾部新鲜、硬朗、硬而不烂,长不能太小;
●包菜:1.5斤以上,无黄叶、虫叶、结实无烂心;
●蒜苔:长而匀称、绿色鲜艳、无暗斑、尾部老硬不能超过1寸,没有冻
伤(中间抽看,防冻烂);
●红萝卜:直径2公分、长度1公寸,大而均匀、色泽鲜艳;
●豆角:新鲜、长度40公分左右,长而结实,折断为实心、无虫;
●花菜:直径1公寸,洁白而无黑点斑点,箱装则防冻烂;
●西兰花:表面蓓蕾平展,无开花现象,无异味臭味,外表如有潮表色则
证明已变质;
●青瓜:长而直、带刺、折断为实心无籽,两头大小一致;
●节瓜:大小合适,鲜嫩带毛,指甲掐进有水冒出;
●粉葛:灰白色,有木质感、结实、外表无凸出枝节;
●蒲瓜:油绿色、粗短头大、中间稍细、折断无籽、有籽则老;.
●冬瓜:个小、结实、无松软感,检查表皮,防烂;
●京包菜:个小、结实、呈圆椎状,味甜、无黄叶、虫叶;
●玉米棒:个大,粒满,老嫩适中,防虫咬;
●南瓜:金黄色、红心、表皮如有指头大小黑块,则已变质;
●生姜:个大、金黄色、无芽、黑色则烂,白色则嫩;
●丝瓜:头尾粗细较均匀,拿起有弹力,欲断;
●西芹:嫩绿色折断无筋,无烂心;进口西芹则棵大、杆长、节稀;
●土豆:大而圆滑、无泥土、无发芽;
●茄子:长、直、嫩、折断洁白无籽;
●西红柿:红而不软,硬而不青;
五、家禽的品质检验标准
家禽的品质检验,主要是对新鲜度进行检验(冷冻家禽需解冻后),一般根据家禽体外部特征变化,以感官检验方法从家禽的嘴部、眼部、皮肤组织及脂肪状况等方面判别品质好坏:
●嘴部:新鲜的家禽嘴部有光泽、干燥、有弹性、无异味;
●眼部:新鲜家禽的眼部,眼珠充满整个眼窝,角膜有光泽;
●皮肤:皮肤呈淡白色,表面干燥,具有该家禽特有的气味;
●脂肪:新鲜家禽的脂肪色白、稍带淡黄色有光泽、无异味;
●肌肉:新鲜家离的肌肉结实而有弹性,有特殊香味;
●肉汤:煮沸后的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备特有的香味。
六、鲅鱼的质量验收标准
鲅鱼的品质检验,主要是对新鲜度进行检验(冷冻家禽需解冻后),一般根据鲅鱼的外部特征变化,以感官检验方法从鲅鱼的体表、鳃、眼球及鸡肉等方面判别品质好坏:
●体表体表完整或较完整,不易脱落,体表粘液透明无异臭味,具有
固有色泽;
●鳃鳃丝较清晰,色鲜红或暗红,粘液不混浊,无异臭味;
●眼球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或稍混浊;
●肌肉组织有弹性,切面有光泽,肌纤维清晰。
七、食用油脂的种类及其鉴别标准
食用油脂的检验一般用感官检验方法,具体办法如下:
(1)气味:每种动植物油都具有特有气味,油脂的气味可以说明原料状况,
加工方法及油脂质量的好坏,食用油脂不应有酸败、焦糊及其它异味;
(2)滋味:除芝麻油外,品质正常的食用油脂多无任何滋味.品质较差的油
脂可能带有轻重不同的酸败味;
(3)色泽:各种油脂本色正的为在质量好,如猪油为白色、豆油为深黄色、
花生油为淡黄色;如色泽加深或有异常现象即为劣质油;
(4)透明度:品质正常的油脂在溶液时应当完全透明,如油脂中存在过多
的水分蛋白质.磷脂蜡及其它油质和变质油所产生的高熔物质均能引起油脂浑浊,透明度下降。
八、食用调味料的检验鉴别标准
食用调味料的检验一般用感官检验方法,具体办法如下:
●香油:液体,呈半透明状态,具有本品固有的气味,流量均匀,无沉
淀杂质及异物;
●糖类:优级绵白糖,晶粒均匀,干燥松散,颜色洁白,无色糖粒、糖块、绵白糖质地柔软,糖的晶体或水溶液味甜纯正,无异臭、异味、异物;
●食盐:精盐,白色味咸,无可见外来杂质,无苦味、涩味、无异臭;
水溶后无沉淀物;
●味精:具有正常味精滋味,不得有异味。
水溶后无沉淀物;
●酱油:具有正常酿造酱油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无不良气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和霉味,不浑浊,无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