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十大宫殿,故宫第九名,第一世界最大宫殿

中国历史上十大宫殿,故宫第九名,第一世界最大宫殿

中国历史上⼗⼤宫殿,故宫第九名,第⼀世界最⼤宫殿古⼈的智慧是⽆穷的,在当时的创造条件下能够建筑出如此的雄伟的建筑。

西⽅与知相⽐那么就不算什么。

华夏五千年历史中成就⼏百位帝王,⽽帝王们的第⼀件事就是修建皇宫。

第⼀⼤宫殿:咸阳宫,世界上最⼤的皇宫。

总⾯积相当汉长安城的百倍,故宫的两千多倍。

咸阳宫秦朝皇宫,在秦昭王时期就已经建成,后秦始皇⼀统六国,迁都咸阳后不断的进⾏扩建。

秦末时期,项⽻攻⼊咸阳,屠城防⽕,烧毁⼤半咸阳宫。

第⼆⼤宫殿: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宫,始于秦始皇三⼗五年。

是秦始皇四⼤⼯程之⼀,他成为了中国⾸次统⼀标志性建筑。

第三⼤宫殿:长乐宫,是中国汉代的三宫之⼀,属于皇族宫殿群。

因为位置与未央宫东,⼜称作东宫。

是西汉第⼀座正规的宫殿,始于⾼祖五年。

第四⼤宫殿:建章宫,是汉武帝太初年间建造的,主要⽬的是为了往来⽅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直通未央宫。

规模之⼤,有千门万户之称。

第五⼤宫殿: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正殿,建于汉⾼祖七年。

此地乃是汉宫的代名词,多个朝代的皇帝再次处理朝政,是我过历史上朝代最多,存在最长的皇宫。

第六⼤宫殿:太极宫,是隋唐两代的皇宫,始于隋⽂帝开皇⼆年,隋称⼤兴宫,唐睿宗该称太极宫。

第七⼤宫殿:⼤明宫,是⼤唐帝国的正殿。

始于唐太宗⼋年,原名永乐宫,是唐长安城三座宫殿中规模最⼤的⼀座。

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长达200余年。

第⼋⼤宫殿:兴庆宫,主要是唐朝后宫贵⼈居住的地⽅,有杨⽟环等⼈,太上皇或太后闲居之所。

第九⼤宫殿:故宫,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宫之⾸,是中国⼈民的象征代表。

也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始于明成祖四年建设。

第⼗⼤宫殿:布达拉宫,是西藏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最初是为⼟番国王朝迎娶尺尊公主和⽂成公主⽽兴建的。

4中国建筑史宫殿资料

4中国建筑史宫殿资料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 已定型化。
如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面积约 5000平方米,约为太和殿的三倍。采用了面阔11 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殿东西两侧又有亭台 楼阁衬托,造型相当丰富多样。主殿含元殿则用 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 到10米,可证唐初宫殿中木架结构已具有与故宫 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
大明宫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大明宫的规模很大,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
方形。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 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共北属于“禁 中”,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 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宫城 之北,为禁苑区。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 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全宫自南端 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 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 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
纵观汉、唐、明三代宫室,其发展趋势是: 一、规模渐小。
二、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 层 次,门、殿增多。
三、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 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大明宫
唐大明宫是长安城三大宫之一。 从高宗时起,历朝皇帝多在此听政,
是二百余年间唐代的政令中枢所在。 大明宫是中国盛唐时期世界上规模最
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 宫殿群,是大唐帝国国都的王宫,总面积 达4800亩。
大明宫位于高处,居高临下,可以远眺城 内街市。宫城占地面积约为明清北京紫禁 城的4.5倍。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 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
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宫墙周长约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 殿、台、楼、亭等基址有40余处。宫南部为前朝, 以自南而北的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 成。含元殿系大明宫正殿,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 此举行。殿基面阔十三间、近76米,进深六间、 40余米,现存高15米,充分体现了当年"九天阊闾 开宫殿"的磅礴气势。宫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周围有三清殿等多处建筑基址分布,内廷西部有 朝廷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麟德殿,殿基长130余 米,宽近80米。其上建有前、中、后毗连的三殿, 周围绕以回廊,规模十分宏伟。

古代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宫殿建筑?

古代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宫殿建筑?

古代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宫殿建筑?古代中国的宫殿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宫殿建筑。

一、紫禁城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达72万平方米,建成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近600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然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而备受赞誉。

紫禁城的建筑风格典雅华丽,辉煌壮观。

其建筑结构精密严谨,富有对称美,并且多采用龙、凤、麒麟、狮子等传统图腾装饰,彰显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特色。

同时,紫禁城也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为研究中国宫廷文化和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清代皇家园林建筑之一。

其建筑和景观和谐统一,融合了南方园林的灵秀和北方园林的庄重。

它的主要建筑分为山水景观、建筑群、苏州街三大板块。

颐和园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各种建筑为装点,独具匠心地突出了宫廷园林的独特风格。

它巧妙地运用材料和造型,以完美地表现了清代皇家园林的规模和细节。

同时,颐和园处处弥漫着历史和文化的气息,既是清代皇家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天坛天坛位于北京市南城区,是中国明清时期皇帝祭天之处。

整个建筑群包括祈年殿、神厨、皇穹宇等众多建筑群,以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的祈年殿为主体,建筑造型规则、结构严谨,简洁明快。

天坛是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闪耀之一。

天坛的建筑极富特色,它的建筑形式独立于封建时代的皇宫和城堡体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建筑体系,既科学又独特。

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四、故宫故宫位于北京的中心位置,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建筑群。

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由乾清宫、太和殿、中和殿等数个建筑群组成。

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庞大的体量而闻名于世。

故宫的建筑体系科学合理,规模宏大,造型古朴典雅,深具中国特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宫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宫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宫 殿
目录
• 宫殿建筑概述 • 宫殿建筑的布局与结构 • 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 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 • 著名宫殿建筑介绍
01 宫殿建筑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宫殿建筑是指古代帝王居住和处 理朝政的建筑,是皇权的象征。
特点
宫殿建筑通常规模宏大、气势磅 礴,采用最高级的建筑材料和装 饰工艺,展现出皇家气派。
03 宫殿建筑的艺术特色
装饰艺术
雕梁画栋
宫殿建筑的梁、柱、檐等部位都 经过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展现出
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图案寓意
宫殿装饰中常采用寓意吉祥的图 案,如龙、凤、麒麟等神话动物, 以及牡丹、莲花等花卉,寓意富
贵、吉祥、幸福。
室内陈设
宫殿内部的家具、窗帘、地毯等 陈设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 映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审美
彩画艺术
和玺彩画
01
宫殿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彩画,以龙、凤、狮子等为主题,色彩
鲜艳,构图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彩画,以莲花、牡丹等花卉为主题,色
彩柔和,构图灵活,给人以优美、清新之感。
苏式彩画
03
宫殿建筑中较为自由的彩画,以山水、人物等为主题,色彩明
快,构图生动,给人以活泼、自然之感。
宫殿建筑的历史沿革
01
02
03
秦汉时期
宫殿建筑开始形成规模, 注重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轴 线对称,如秦始皇的阿房 宫和汉长安的未央宫。
唐宋时期
宫殿建筑达到鼎盛,结构 更加成熟,装饰也更加华 丽,如唐长安的大明宫和 宋汴京的皇宫。
明清时期
宫殿建筑进一步发展,形 成了完整的建筑体系和风 格,如北京的故宫和沈阳 的故宫。
建筑色彩

简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屋顶形式以悬山式和飞檐式为主,悬山式属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特有形式,其特点是屋檐向上翘起,屋顶凸出,形如悬崖,寓意着皇权至高无上。

二、建筑布局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以“三进院落”为主,中间一进为主殿,左右两进为配殿,前后之间有回廊相连。

主殿为皇帝或皇后居住的地方,配殿则用于接待贵宾或存放器物。

回廊是连接各殿之间的过道,具有保护建筑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三、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砖、石和琉璃等,木材用于梁柱和屋顶的构建,砖和石用于墙体和基础的建造,琉璃则用于屋顶的装饰。

四、装饰艺术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装饰艺术以彩绘和雕刻为主,彩绘包括壁画和彩色陶瓷等;雕刻则包括石雕、木雕和砖雕等,这些装饰艺术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主题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具有悬山式和飞檐式的屋顶形式,以“三进院落”为主的布局,采用木、砖、石和琉璃等多种材料,而
且装饰艺术精湛、内容丰富。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古建筑有哪些

中国古建筑有哪些

中国古建筑有哪些?一.宫殿城墙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宫殿建筑则是其中最瑰丽的奇葩。

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从而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建筑。

几千年来,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修建象征帝王权威的皇宫,形成了完整的宫殿建筑体系。

代表:北京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宫,即今北京故宫。

明代皇帝朱棣沿用元朝大内宫殿旧址而稍向南移,以南京宫殿为蓝本。

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二. 锦绣园林苏州四大名园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

三. 亭台楼阁四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鹊楼四大名亭:安徽滁县醉翁亭、北京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我国宋代有著名四大书院:1、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

2、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脚下。

3、嵩阳书院,位于在河南嵩山南麓,登封县城北约三公里处。

4、雎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

四. 寺庙道观1、著名佛教寺庙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寺庙群,洪洞上下广胜寺,佛教南禅发祥地光孝寺,江南名刹灵隐寺、金山寺,正定大伽蓝隆兴寺,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法源寺,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寺庙群,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建筑独乐寺,由文成公主选址设计的大昭寺,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寺庙群,北京最大的喇嘛庙雍和宫...2、著名道观老子故里太清宫,以宋代木结构三清殿著名的玄妙观,成都最大最古的道教宫观青羊官,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白云观,福建道教中心武夷宫,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蓬莱阁,神仙聚集之地八仙庵,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重阳宫,正一派华北第一大道观东岳庙,武当山金殿...3、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1 北京东四清真寺和牛街礼拜寺2 天津清真大寺3 上海松江清真寺4 扬州回回堂及普哈丁墓5 泉州清净寺6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和纳家户清真寺7成都鼓楼南街清真寺...4、著名的基督教教堂1 北京的南堂、北堂和北馆2 海河岸边的望海楼3 天津老西开教堂4 哈尔滨南岗尼古拉教堂5 南京石鼓路天主教堂6 上海徐家汇天主堂7 广州圣心大教堂...五.古代都城---敦煌古城、荆州古城、神农坛六.古城镇、民居中国最美六大古镇古村:1、丹巴藏寨(四川),2、红河大羊街乡哈尼村落(云南),3、喀纳斯湖畔图瓦村(新疆),4、黎平肇兴侗寨(贵州),5、婺源古村落群(江西),6、丽江大研镇(云南)中国最美六大城区:1、厦门鼓浪屿(福建),2、苏州老城(江苏),3、澳门历史城区,4、青岛八大关(山东),5、北京什刹海地区,6、平遥古城,崇武古城,凤凰古城,乌镇等七. 布达拉宫。

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从秦朝开始,“宫”成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宫殿则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

中国宫殿建筑的规模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加大,其典型特征是斗拱硕大,以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有绚丽的彩画、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栏板、梁柱,以及周围的建筑小品。

北京故宫太和殿就是典型的宫殿建筑。

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

由于中国的礼制思想里包含着崇敬祖先、提倡孝道和重五谷、祭土地神的内容,中国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祖庙(也称太庙)供帝王祭拜祖先,右前方则设社稷坛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社为土地,稷为粮食),这种格局被称为“左祖右社”。

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所在。

中国宫殿建筑以北京的故宫为代表。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廷,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过。

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房屋9千多间,故宫周围是数米高的红色围墙,周长3400多米,墙外是护城河。

故宫规模之大、风格之独特、陈设之华丽、建筑之辉煌,在世界宫殿建筑中极为罕见。

故宫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这些建筑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建筑形象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三个大殿的内部均装饰得金碧辉煌。

故宫的后一部分——“内廷”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等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建筑多包括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它们均自成院落。

由于朝代更迭及战乱,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留存下来的并不多,现存除北京故宫外,还有沈阳故宫,此外,西安尚存几处汉唐两代宫殿遗址。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演示课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演示课件
17
东 晋 及 南 朝 建 康 宫 城 平 面 示 意 图
18
概治“伟隋
,
念唐 朝三沿唐
大 明
、朝用宫
宫 燕”西殿
复 原 图
朝(周建 )外天筑
的朝子宏19
太极殿复原图
20
唐含元殿复原图
/programs/view/4DPGb1mIio8/
大明宫/act/video.jsp?videoId=VIDE12066862293976291 7
98
仿秦宫殿
99
—魏晋南北朝. 宫室设计: 太极殿左右处理政务的东 西堂;中国式佛教宫殿建 筑成为最具有代表性建筑 艺术
100

.
个艺建隋 高术社唐 峰的 第 一会 建 筑中 国 封
隋代隆兴寺之摩尼殿
101
唐代大型宫殿建筑群 102
唐代宫殿复原模型
103
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
104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雄宝殿(宋) 105
62
63
64
交泰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
间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
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
65
66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 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 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 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67
满人信奉萨满教,祭祀时,将活猪牵到坤宁
宫,在这里现场宰杀,然后剥皮、割解、再
放到坤宁宫的两口大锅里水煮。每年正月初
二,皇帝要钦点王公大臣“坤宁宫吃肉”,
吃过的人死后出殡的队伍里,可打出一块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的规划特征 > 中心轴的强调和对称形式的总平面布局-主建筑太和殿 为中心所有的宫殿都呈严格的左右对称形式。建筑空间 的主次明确地表现出来,且井然有序,形成了严肃的宫 殿氛围。 主要空间构成变化-从内城正门-正阳门到太和殿要经过 5个大门(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其距离为1,700m。 建筑形态的对比-重要的宫殿建筑规模大,且在高高的 台基上;附属的建筑规模小且建在低矮的台基上。重要 宫殿建筑的屋顶为重檐庑殿顶。
下面就以紫禁城为例,从四方面 了解一下古代宫殿建筑的特色吧~~!!!
• 紫禁城-永乐5年(1407年)始建。成祖时经过约14年的大 规模工程的修筑而竣工。 • 经过明清两代的时期维持了近500年。-因火灾而部分重建、 大部分被改修,但整体布局和基本建筑物的构成没有变化。 • 紫禁城的宫殿建筑总平面布局:在南北的中心轴线上安排 所有的建筑物且呈严格地左右对称,紫禁城的中心轴线与 北京都城的中心轴线是一致的。 • 城郭:南北长为970m,东西长为760m, 城墙高为10.5m。 每个角上都有角楼。 • 位于紫禁城后面的景山是由挖护城河时挖出来的土来推起 来的。 • 外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这三个主建筑形成工字 型平面。
小结
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古代最重 要的建筑类型,其指导思想,就是要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 绝对权威,达到巩固其政权的目的。 主要建筑物置于中轴线上,并注意左右对称的建筑布 局。这种严谨对称、有主有从的布局,加之以色彩的运用, 表现出一种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威严气魄。 由此可见,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在很 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建筑不仅是满足 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踏具有 物质和精神的两重性。
• ②吉礼建筑分为两大类:坛与庙----“敬天法 祖”思想的具体体现: • • ·属于祭祀自然保护神的称之为坛,祭坛 ·属于祭祀祖先的称之为庙,太庙、祖庙、 家庙 • ·用坛庙建筑寄托祖先培养教育之情意, 报答自然神祗保护万物丰收的思想
• 3.封建坛庙建筑的最终系列

· 明清时代最终确定了满足礼制需要的坛 庙建筑系列 • · 较以前历代更为简约,明确,分为两大 类: • A.自然神坛庙 • B.人文神坛庙
中国古代建 筑艺术的精华是宫殿, 因为,几千年来,历代 帝王们都不惜以大量人 力、物力,在都城建造 规模宏大、巍峨壮丽、 金碧辉煌的宫殿,以满 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受, 并在精神上给人们造成 一种无比威严的感觉, 以巩固他们的政权。
• 国内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得最完整、最有 代表性的宫殿建筑 群——紫禁城
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体现于墙体、屋面、柱、门 窗,以及最能反映古代建筑色彩特点的建筑彩画)
皇帝的宝座在太和殿中央 开间的后半部,位于四根缠 龙金柱之间。宝座下面是有 七层台阶的高台,宝座上中 央为皇帝的御座大椅,椅后 为七扇面的屏风,屏风和御 座上遍布著龙的装饰,椅座、 椅背,椅扶手、屏风扇面、 屏风头到处都是木雕金龙, 御座左右还摆有香几、香筒 等陈设。整个大殿万龙竞舞, 营造出捍卫宝座的气氛。
第二类 祭祀祖先 太庙:皇帝祭祖
家庙:平民祭于“祠堂”
·北京太庙(“左祖右社”,规定布置的) ----似为宫寝建筑的原型,等级高,用色 简单。 实例: A.北京历代帝王庙(最多时100余位帝王) B.其它 帝王祠庙:如浙江绍兴禹庙,陕西黄 陵黄帝庙。 Nhomakorabea天坛
北京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等级最 高的礼制建筑。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坛域北为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 圆地方”。 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祈谷 坛(祈年殿)和斋宫四部分
① 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
(包括总体布局和规划,建筑的高低起伏变化) 紫禁城整个建筑 群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 局。 中国古代宫殿建 筑多采取严格的中轴对 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 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 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 简单,表现以皇权为核 心的等级观念,体现皇 权的至高无上。
②单体建筑的艺术加工
(对单体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的艺术加工, 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与艺术的统一)
故宫内的 澄瑞亭 位于 御花园的西北角,亭内是井字天 花,中心有方形藻井,这里的藻 井是由一层斗拱将方井过渡到八 角井,再用一层用木雕行龙组成 的装饰面过渡到圆井,在最上面 的圆井内是浑金木雕的二龙戏珠。 在一片青绿色的井字天花中,金 色的藻井显得特别突出。
所谓藻井,是宫殿或厅 堂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上有各种花 纹、雕刻或彩画。 藻井的形状有圆形、四 方形、椭圆形成螺纹回旋形以及八卦 形等。 层层叠木藻井的结构,中 心向上凸起,四面为斜坡,成为下大 顶小的倒置斗形。 藻井在中华建筑中它也称 得上是一种特殊的形制,它的发展由 简而繁,由实用结构形状而演变为装 饰的构造。在传统的观念上藻井是一 种具有神圣意义的象徵。只能在宗教 或帝皇的建筑中应用。所以 藻井多 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 最重要部位。
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称乾陵。 唐乾陵在唐代18座 帝王陵墓中是目前唯一 未被盗掘过,且保存最
故宫内的太和殿,即民间所说的 “金銮殿,是紫禁城内最高的殿宇,这是 举行最隆重的朝会大典的地方。该殿建于 八米高三层重叠汉白玉石殿基之上,每层 殿基都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 石雕“御路”。
• 御路和栏杆上的雕刻、 檐下彩画与图案使用 龙凤题材。色彩中用 了大量的金色。太和 殿高居众宫殿之上, 仰望宏伟的殿宇,背 后是广阔无垠的蓝天, 更加威严无 比,造 成一种威慑天下、惟 我独尊的气势,使递 次增强的空间序列达 到了最高潮。

色彩和装饰-宫殿建筑中使用了鲜明且强烈的色调来使 建筑显得突出。色彩对比和协调-黄色琉璃瓦, 柱子和 墙壁为朱红,屋檐下为青绿色,台基为白色大理石,内 部空间-以青绿色为底色多使用了金色。
③建筑的室内装修
(建筑的室内装修作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或奢侈 繁细,或质朴简洁,亦成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 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 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建筑与园林建筑的成就 最为突出。
从秦朝开始,“宫”成为皇帝及皇族居 住的地方,宫殿则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 中国宫殿建筑的规模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加 大,其典型特征是布局对称、斗拱硕大,有 绚丽的彩画、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 汉白玉台基、 栏板、梁柱, 以及周围的建 筑小品。
• 2.吉礼与坛庙建筑 • • • • • • • ①周代完备的礼制分为五类:吉、凶、军、宾、嘉
·吉礼:指当时天地山川等自然神灵及祖先帝王先贤等 哲人的礼拜仪式------坛庙建筑 ·凶礼:对丧葬的有关礼制------陵墓建筑 ·军礼:指出征、命将、狩猎、行军等方面的礼仪规定 ·宾礼:指朝觐、聘使、君臣相会时的礼节 ·嘉礼:日常服饰等规定
宫殿建筑
1 宫殿建筑
• 一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 • • • • 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阶段 ; 4.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阶段。
• 综观汉、唐、明三代宫室,其发展趋势是:规模渐小;宫 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坛增多; 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组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 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中国古代丧葬的主要方式及陵墓类型 一、中国古代丧葬的主要方式 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同民族的观念
和传统习俗的差异,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多种处
理已故亲属的丧葬方式。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
天葬、悬棺葬等。
水葬用的木筏
湖中的水葬台
悬棺葬
二、陵墓类型 陵墓是安放故人的尸体,祭奠故人的场所的总
§2 礼制建筑——坛庙
一、礼制建筑概述 以天地、鬼神为崇拜核心而设立的祭祀性 建筑。
坛庙建筑与儒家礼制思想 1.中国远古社会的原始崇拜
鬼------生命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文化 神------环境的自然现象
• 自然崇拜经历的两个阶段: • A.图腾崇拜 • B.保护神崇拜 • ·祖先保护神崇拜是奠祭祖先庙祭的来源 • ·远古先民的原始崇拜由图腾崇拜,自然 崇拜发展到祖先鬼神崇拜
称。若分开来讲,陵一般指地上建筑,墓则是地下
部分。
陵墓景观可分为:无陵无墓、有陵无墓、有陵
有墓三类。
中国古代帝王丧葬制度的演化 一、古代帝王的葬制的演化
中国古代帝王的葬制经历了由单葬制、陪葬制到 群葬制的演化过程。
以 山 为 陵
唐朝
明朝、清朝
宝城宝顶
三、古代帝王陵园建筑布局的演化
历代帝王陵墓的陵园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
三. 各类坛庙建筑类型简介
• 第一类 自然神祗 • 1、天神:天坛 • 2 、地神:地坛 • 3、日神:日坛 • 4、月神:月坛 • 5、社神:五土之神 • 6、稷神:五谷代表 • 7、先农神:先农坛 • 8、先蚕神:先蚕坛 • 9、山川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
•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五镇:东镇山东沂山、西镇陕西吴山、北 镇辽宁医巫闾山、南镇绍兴会稽山、中镇 山西霍山 •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 四渎:江渎/淮渎/河渎/济渎
祈 年 殿:全园最大的建筑,古代最重要的
祭祀建筑。
圜丘:冬至祭天的地方,台基堆砌九层 石板,取“上天九重”之意。
皇穹宇:存放上天及 诸神灵位的殿堂,殿 外环绕回音壁。
大壁前石雕
回音壁
斋宫:皇帝祭 天前斋戒的地 方。
无梁殿内景,殿内 的屏风、宝座等都是乾 隆时原物
• 天坛建筑形态的象征
• -支撑上层屋顶的四天柱-象征着一年四季,
宫墙的四角矗立着造型精巧、风 格绮丽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外 貌层层叠叠,异常美观。 外朝以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
<外朝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