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教学—高山流水—教案
幼儿园阅读课:高山流水教案

幼儿园阅读课:高山流水教案幼儿园阅读课:高山流水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鲜活生动的画面,培养幼儿们对大自然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2.在听、说、读、写、绘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3.让幼儿们感受音乐与诗意的结合,在感性的体验中,懂得如何欣赏音乐。
教学内容:1.熟悉《高山流水》这首古代中国创作于唐朝的名曲。
2.欣赏《高山流水》的音乐,通过朗读、描绘,让幼儿了解诗经中“大采柴,留连处,戍楼西,日将暮。
“的情景和意境。
3.让幼儿感受高山的峻峭、流水的清澈与磅礴。
通过绘画,开展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使用一段生动的视频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伟力。
(2)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幼儿听。
(3)展示高山和流水的图片,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2.讲解环节(1)介绍高山和流水的特点和美丽。
(2)通过儿歌歌词和美妙的曲调,让幼儿了解《高山流水》的基本情境和感受。
(3)让幼儿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琵琶行》和《赋得古原草送别》,引导幼儿在对音乐的感性了解后,对文字的简单探究。
3.欣赏环节(1)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提供两份或多份不同的插图或文字,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赋予这张插画或文字的意境是什么。
(2)编写《高山流水》的诵读文,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这首曲子,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曲子中的情感。
(3)让幼儿闭目倾听,体验这首曲子传达的情绪和情感。
4.绘画环节(1)摆放许多不同水彩笔颜色的轻便小盒,以及一些由老师、保姆和学生自己的自由创作,如洋葱头和中型玻璃碗。
(2)为幼儿提供一些类似“低矮的小山”、“高高的大山”、“清澈的流水”、“磅礴的流水”等素材贴纸,让孩子放心地无目的地绘制。
(3)为过程中的想象力和艺术意愿提供足够的支持,同时,鼓励幼儿给每一幅画上一个自己的名字。
5.结合环节(1)请幼儿用纸水彩画笔,依次在画纸上创作他们关于高山、流水的形象。
(2)在地铁上,通过参观幼儿们的作品,分享和了解彼此的作品,从而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新认知,和身心上的自豪和自信。
高山流水教学设计_沪教版《高山流水》教学设计

《高山流水教学设计_沪教版《高山流水》教学设计》摘要:巍巍乎若泰山志流水洋洋乎若江河3、想像乐曲容伯牙弹琴除了想到高山、流水外他还会弹奏哪些景色呢,(学生交流鸟语花香、清风明月、森林海等)、师生合作分角色表演(出示容)老师伯牙鼓琴志清风,巍巍乎若泰山志流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摔琴谢知音选《警世通言》明冯梦龙锺公(钟子期父亲)策杖引路伯牙随童跟定复进谷口、学生新词能借助释和译懂课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熟基础上背诵课3、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情景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明白高山流水含义感受朋友相理、相欣赏纯真友情体会知音是很难得到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重学生能凭借释和工具通、懂课容基础上背诵积累.难感受朋友相理、相欣赏纯真友情老师相应课件、《高山流水》乐曲学生、通课按课要预习课,并凭借释和工具理下列词()鼓()方(3)志()善哉(5)巍巍(6)少选(7)洋洋(8)破琴(9)绝弦(0)复、收集有关朋友、友谊方面诗句、名言3、有条件收集有关钟子期、俞伯牙、故事、谈话导入知音、学们我们每人都有朋友人有朋友孩有朋友请你说说己朋友(学生交流)、朋友这两虽然普通但它孔子眼里是有朋至远方不亦乐乎;李白笔下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心则是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当两人成志道合、相欣赏朋友朋友又有了新名叫知音(板)3、说起知音历有千古流传故事今天我们就起学习板 6、高山流水说明教学开始从普通话题朋友入手重温古人朋友论再引出知音词这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下学习确立了主线二、疏通课初识知音、学习古首先要准、顺己先看试着出节奏、教师示朗学生再伯牙鼓琴钟子期听方鼓琴而志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而志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世无足复鼓琴者3、回顾疏通古方法借助释懂每句;系译矫正己对古理;学交流讨论、组合作学习(组成员轮讲、补充)5、班级交流6、师生合作(教师译学生相关古)7、提问课讲了谁和谁故事?(板伯牙、钟子期)简介伯牙春秋战国期晋国上夫原籍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是当著名琴师钟子期春秋战国期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戴斗笠、披蓑衣、挑担子、拿板斧樵夫说明教学古必须让学生熟课掌握言节奏感因教师(或录音)很有必要;有关言学习已有数次疏通可以通组合作学习完成三、探究感受知音喜、是晋国赫赫有名琴师是楚国山野砍柴樵夫是什么东西使他们走到了起成知音呢?(交流音乐)、用~~~线画出两人弹琴、听琴句子(学生交流、板)志高山巍巍乎若泰山志流水洋洋乎若江河3、想像乐曲容伯牙弹琴除了想到高山、流水外他还会弹奏哪些景色呢?(学生交流鸟语花香、清风明月、森林海等)、师生合作分角色表演(出示容)老师伯牙鼓琴志清风学生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老师伯牙鼓琴志细雨学生善哉乎鼓琴绵绵乎若()老师伯牙鼓琴志炊烟学生善哉乎鼓琴()乎若()B、桌对说出示参考词语依依杨柳、皎皎明月、淙淙流水、萋萋芳草、皑皑白雪、想像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心理活动伯牙与钟子期不认识他们江边是偶然相遇所以(出示)当伯牙手指熟练地拨弄着琴弦钟子期暗暗赞叹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高山伯牙暗暗惊讶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流水伯牙暗暗欣喜5、根据刚才练习己完整地想像当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情景(提示什么、什么地方、怎样弹、怎样听、各想什么等)()桌对讲()全班交流抽~复述其他评说明单元重训练项目是创造性复述课作打头教师有必要作细致指导了降低难环节设计了两辅助想象题想象弹琴容、想象两人心理活动再让学生完整地进行复述这样学生复述难也就迎刃而了四、拓展深入感受知音痛、次巧遇两人见如故成了音乐上知音他们约定年再相会二年当伯牙如期到汉阳江口得到是钟子期病故噩耗钟子期留下了这样遗言把坟墓修江边他要地听先生琴声这是种何等凄美相会呀、伯牙到墓前秋风瑟瑟万木萧萧更增添了伯牙心哀伤(出示)(伯牙)盘膝坐坟前挥泪两行抚琴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笑而散3、伯牙见到众人听琴摸样心里会是怎样番滋味呀?(交流愤恨、痛苦、哀伤、觉得世上再无知音等)、唯知音已世上再无懂琴人是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世无足复鼓琴者(出示并齐)士知己者死伯牙知己者绝琴这是种何等深厚情谊说明环节通情景再现、补充感悟伯牙失知己无边孤寂和痛苦绝望悲凉心情体会人生得知己珍贵五、情感升华珍惜知音谊、根据这动人故事人编写了首样动人乐曲叫《高山流水》想听吗?(播放《高山流水》)伴着这曲动人《高山流水》我们再齐这美丽动人故事、千年高山流水已成知音代名词了刻你对知音是不是有了更深刻感悟了呢?(出示)知音是知音是知音是(可以用己积累诵咏知音、朋友、深厚友谊诗句、名言表达己对知音理也可以用己话说;根据己能力选择数量)3、总结有道是千古知音难觅当我们有朝日遇到了知音定要珍惜说明感悟全基础上理高山流水含义懂得知音难觅要珍惜友谊另外通让学生说说对知音理再次提升情感及认识附板6 高山流水知音伯牙钟子期志高山巍巍乎若泰山志流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摔琴谢知音选《警世通言》明冯梦龙锺公(钟子期父亲)策杖引路伯牙随童跟定复进谷口见丘新土路左伯牙整衣下拜贤弟世人聪明死神灵应愚兄拜诚永别矣拜罢放声又哭惊动山前山、山左山右黎民姓不问行住远近闻得朝臣祭锺子期回绕坟前争先观看伯牙却不曾摆得祭礼无以情命童子把瑶琴取出囊放祭石台上盘膝坐坟前挥泪两行抚琴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笑而散伯牙问老伯下官抚琴吊令郎贤弟悲不能已众人何而笑?锺公道乡野人不知音律闻琴声以取乐具故长笑伯牙道原如老伯可知所奏何曲?锺公道老夫幼年也颇习如今年迈五官半废模糊不懂久矣伯牙道这就是下官随心应手曲短歌以吊令郎者口诵老伯听锺公道老夫愿闻伯牙诵云忆昔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访不见知音人但见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欢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君死伯牙衣夹取出手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用力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锺公惊问道先生何摔碎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锺公道原如可怜可怜。
2024年《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2024年《高山流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高山流水》这首古曲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
掌握《高山流水》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演奏出曲目的主要旋律和节奏。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高山流水》曲目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音准、节奏等。
对曲目情感的把握和表现,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传达出曲目的意境。
教学难点:曲目中复杂多变的旋律和节奏,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演奏能力。
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历史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曲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高山流水》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包括指法、音准、节奏等。
通过对曲目旋律和节奏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曲目的音乐特点。
3. 示范演奏教师现场演奏《高山流水》,展示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学生观看示范演奏,加深对曲目演奏技巧的理解。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和切磋演奏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5. 互动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曲目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高山流水》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学、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曲目的音乐特点。
《高山流水》教案

《高山流水》教案《高山流水》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琴曲《流水》的欣赏,感受、体验其音乐中的绘景抒情。
2、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及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在一个很大的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审美意识。
3、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流水》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音乐。
教学难点:了解音乐中绘景抒情的审美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音乐用《广陵散》片断。
一、欣赏与体验1、聆听音乐《流水》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a、聆听作品的同时,请你用给音乐命题。
(点题)b、作曲家是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景象的?c、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
(古筝与古琴对比)2、师生合作归纳音乐具有绘景写意的审美功能。
作曲家借助音色模拟、节奏模拟等手法,模拟、表现自然界音响,以此引发人们想象和联想,达到绘景写意的目的。
3、介绍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及部分古代乐器4、介绍音乐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5、作品分段欣赏与分析(音色三种,即散音、泛音、按音。
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洪亮,变化异常。
琴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
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6、完整欣赏作品,感受、体验音乐中的绘景抒情的特征。
(它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刻画了洋洋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
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
)二、讨论与探索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音乐能否表现出具体的情景?三、总结与拓展1、总结:音乐是以旋律、节奏、音色等来表达作曲家及演奏人的思想情感。
音乐能够把诸如快乐、安详、激动、悲伤、活泼、庄严等的情感传达给听者,这是没有疑问的。
高山流水教案

高山流水教案教案标题:高山流水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高山流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使其能够真实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音乐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1. 分析音乐作品《高山流水》的特点和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2. 学习演奏《高山流水》的技巧和表现方法。
3.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演奏《高山流水》,并进行互相观摩和评价。
4. 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技能,如演奏姿势、乐器演奏技巧等。
5. 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1. 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高山流水》,讲解其背景和特点。
2. 播放《高山流水》的录音,让学生先感受音乐的美妙。
3. 分析《高山流水》与中西方音乐的差异,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
4. 学习演奏《高山流水》的技巧和表现方法,包括手指的力度、速度和表情的控制等。
第二课时:1.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演奏《高山流水》,并进行互相观摩和评价。
2. 指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的基本技能训练,如演奏姿势、乐器演奏技巧等。
3. 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学会用音乐语言来表达。
第三课时:1. 进行音乐欣赏和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演奏,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和互相配合。
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教学评价及反思:1. 通过学生的演奏和互相评价,评估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达能力。
2. 对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讨论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 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相配合能力进行评价。
4. 教学反思: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发现音乐中的美和乐趣。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高山流水》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山流水》教案学科领域:音乐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山流水》这首古琴曲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琴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高山流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高山流水》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难点:欣赏并分析《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高山流水》古琴曲2. 教学图片:古琴图片、作者图片等3. 教学资料:关于《高山流水》的背景介绍、音乐分析等4. 乐器:古琴(或古筝)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播放《高山流水》古琴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简介《高山流水》(10分钟)介绍《高山流水》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对乐曲产生兴趣。
3. 深入学习乐曲(15分钟)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的魅力。
4.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乐曲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高山流水》的音乐特点和审美价值。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高山流水》的部分乐段,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欣赏乐曲(15分钟)分析乐曲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背后的故事。
3. 音乐欣赏活动(15分钟)观看关于《高山流水》的音乐表演视频,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乐曲。
4. 课堂拓展(10分钟)介绍其他古琴名曲,引导学生扩展音乐视野。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对《高山流水》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欣赏《高山流水》并了解其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展现出对古琴音乐的理解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拓展学习,能够认识更多古琴名曲,提高音乐素养。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2024版《高山流水》古筝教案设计(精选)

《高山流水》古筝教案设计(精选2024)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基本技巧训练•曲目分段讲解与示范•完整演奏指导与点评•相关文化知识拓展•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课程介绍与目标古筝简介及历史背景古筝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古筝作为中国古老弹拨乐器的起源,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演变。
古筝的构造与特点详细解析古筝的构造,包括琴身、琴弦、琴码等部分,并阐述古筝的音色特点。
古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探讨古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现代音乐领域中的影响。
03曲目演奏技巧与难点探讨在演奏《高山流水》时需要注意的技巧和可能遇到的难点,为学生提供指导。
01曲目背景介绍讲述《高山流水》这一经典曲目的创作背景和相关故事,增加学生对曲目的理解。
02曲目结构与特点分析《高山流水》的曲目结构,包括引子、主题、变奏等部分,并阐述其音乐特点。
《高山流水》曲目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熟练演奏《高山流水》曲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演奏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奏《高山流水》,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基本技巧训练通过反复弹奏单音和音阶,使学生熟练掌握勾指的力度和角度,培养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勾指练习在弹奏和弦和分解和弦时,注重托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手指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托指练习通过弹奏连续的上下行音阶和琶音,训练学生抹指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增强手指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
抹指练习指法练习:勾、托、抹等音阶与音准训练音阶练习从基础的大调音阶开始,逐步扩展到小调音阶、五声音阶等,提高学生的音准感和调性意识。
音准调整教授学生如何调整古筝的音准,包括通过移动琴码、调整琴弦张力等方法,确保演奏时音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节奏感和速度控制节奏感培养通过练习各种节奏型和节拍器辅助,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感和对拍子的准确把握。
《高山流水》优秀教案

No one can let me lose unless I don't want to win!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高山流水》优秀教案《高山流水》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情厚谊。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具准备:《高山流水》课件教学过程: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回顾课文内容,理清脉络1、回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2、课文围绕这两个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用上高山流水这个成语说说。
3、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去了解故事的重要内容吧。
一、学习知音难求部分1、自读1-2自然段说说你对俞伯牙的了解。
2、理解“琴艺高超、遗憾、始终”等词语的意思,从中谈体会。
3、学生汇报所得体会4、老师总结二、学习巧遇知音部分1、默读课文3-4自然段,勾一勾傍晚美景的句子。
2、学生勾画、汇报、朗读。
3、听音乐《高山流水》,边听边想象他们俩相遇时的动人场面,老师随音乐范读课文3-4自然段。
4、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钟子期听了这美妙的乐曲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自读课文5-7自然段画出描写钟子期语言、神态的句子。
理解词语“啧啧赞叹、意味深长、按捺不住、一见如故”,体会“猛地、站、拉、说”感受俞伯牙当时激动的心情。
6、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汇报。
7、俞伯牙听了钟子期的两次赞叹之后的表情是怎样的?8、抓住重点词、句子、体会并指导朗读。
9、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10、老师小结三、学习痛失知音部分1、抽一名学生读课文2、品读遗言,谈体会3、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消息后,心情如何?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词语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
管道游戏
日期
班级
活动主题
高山流水
教师
人数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了解管道的链接
2:让小朋友们搭建高山流水
3:了解小球为什么会滑下来,地球吸引力
活动准备
乐高教具:管道 积木块 花草
辅助教具:图片
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
联
系பைடு நூலகம்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程叫做高山流水,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高山流水的意思,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遇到了朋友或者知音
3:我们搭建好高山,我们来安装我们的管道,在管道的周围呢,放一些花花草草
反
思
小朋友们来理解万有引力,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小球为什么会滑下来呢,我们人为什么能踩到地面上呢,不知道小朋友平时细心观察了没有,正是因为有了吸引力,我们才能安全的生活
延
续
在我们的山上,装饰物可以增加,可以让小朋友们合作搭建一个巨大的高山,管道也可以做的复杂一下,在我们的山上可以做一条高速公路哦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建
构
搭建动机:
1:我们搭建今天的高山流水是不是需要一个地面呀,所以呢,我们先用积木块来搭建我们的高山,
2:小朋友们,山上是不是有很多的树木呀,所以那,我们在我们的小山上来搭建树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