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细菌学检验的标准化操作程序
痰液检验及临床意义

痰液检验及临床意义一、痰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一)操作1、痰常规标本:嘱患者晨起用清水漱口,然后用力咳出1~2口痰液,盛于蜡纸盒或广口容器内。
如查癌细胞,容器内应放1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后送检。
2、痰培养标本:清晨痰量多,含菌量亦大,嘱患者先用复方硼砂含漱液,再用清水漱口,除去口腔中细菌,深吸气后用力咳出1 ~2口痰液盛于灭菌培养皿或瓶中,及时送检。
3、24小时痰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注明起止时间,嘱患者将晨7时至次日7时的痰液全部留在容器中送检,不可将漱口液、唾液等混人。
(二)注意事项1、痰液标本收集法因检验目的不同而异,主要用自然咳痰法。
采集容器须加盖,痰液勿污染容器外(用不吸水容器盛留)。
2、痰液一般检查应收集新鲜痰,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
患者起床后刷牙,漱口(用3% H2O2及清水漱3次),用力咳出气管深处呼吸道分泌物,勿混人唾液、鼻咽分泌物和漱口水,及时送检。
适用于常规检验、一般细菌检验、结核菌检查。
3、细胞学检查用上午9~10点深咳痰液及时送检(清晨第一口痰在呼吸道停留时间久,细胞可发生自溶破坏或变性而结构不清),应尽量送含血痰液。
4、浓缩法找抗酸杆菌应留24小时痰(量不少于5ml),细菌检验应避免口腔、鼻咽分泌物污染。
5、幼儿痰液收集困难时,可用消毒棉拭子刺激喉部引起咳嗽反射,用棉拭子采取标本。
6、对无痰或少痰患者可用经459C加温100g/L氯化钠水溶液雾化吸人,促使痰液咳出;对小儿可轻压胸骨柄上方,诱导咳痰;昏迷患者可清洁口腔后用负压吸引法吸取痰液。
7、观察每日痰排出量和分层时,须将痰放人广口容器内,可加少量苯酚防腐。
8、标本不能及时送检,可暂时冷藏保存,但不宜超过24小时。
9、检验完毕后,标本及容器应按生物危害物处理。
二、痰液理学检验痰液理学检验有检测痰液的量、颜色、气味、性状等理学指标,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疗效判断提供依据。
(一)结果判定1、量:以ml/24h计,无痰或仅有少量泡沫样或黏液样痰。
痰检标准操作程序

痰检室标准操作程序一、进入实验室工作前,穿戴工作衣、口罩、帽子、手套。
二、痰标本分类:1、即时痰;2、夜间痰;3、次日晨痰。
三、痰标本性状分类:A、干酪痰;B、血痰;C、黏液痰;D、唾液痰。
标本量一般3—5ml。
四、标本采集:(一)初诊患者应收集3份痰液标本(1.即时痰;2.夜间痰;3.次日晨痰);(二)治疗中或者随访患者按期留取2份标本(1.晨痰;2.夜痰)。
注:若当日未能检查的标本,应放入4℃冰箱保存,避免干固或污染。
五、标本处理:(一)收集痰标本后,首先将病人姓名、编号(初诊病人门诊序号或随访病人登记号)、痰标本序号和性状作登记。
(二)用铅笔在有磨砂面的新玻片上注明实验序号及标本序号。
注:确保玻片上的编号与痰盒上的编号一致(三)小心打开痰标本容器,使用折断的竹签挑取痰标本中可疑部分,于玻片正面均匀涂抹成10㎜×20㎜的卵圆形痰膜。
注:取样、染色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
(四)待痰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间距离10㎜以上,酒精灯5秒钟内将玻片经过火焰加热4次固定。
(五)染色:1、滴加石炭酸复红初染液盖满玻片,加热出现蒸汽,染色5分钟。
2、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滴加脱色液,脱色1分钟。
3、用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滴加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秒。
4、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沥干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
(六)镜检:1、取染色干燥的玻片,痰膜向上放置在显微镜台上并固定。
2、先用10倍目镜调节成像清晰后,在玻片上滴1—2滴专用镜油,使用100倍油镜进行细致观察。
六、结果判定:阅片时,从头开始,以“弓”形移动读片,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杆菌呈红色杆状,其他细胞呈现蓝色。
1、观察300视野未见抗酸杆菌为阴性;2、1-8条/300视野以条数报告;3、3-9条/100视野为1+;4、1-9条/10视野为2+;5、1-9条/每视野为3+;6、≥10条/每视野为4+。
七、使用完显微镜后,立即用镜头纸将油镜擦净,关闭显微镜电源。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简易操作规程

、痰液及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标准操作流程1观察标本合格后操作。
一般为晨痰,再留取痰之前刷牙、反复漱口,应从气管深部咳出痰,吐进无菌容器内送检。
涂片白细胞小于10,上皮细胞大于25 为不合格痰,相反白细胞大于25,上皮细胞小于10-25 为合格痰标本。
2点燃酒精灯,尽量保证无菌中间。
3接种环灭菌—待冷却后—取痰液—接种到血平板、中国兰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平板划线分离培养:(1)用接种环将标本涂布在平板第一区域并作数次划线,在第二三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
(2)每划一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区域得划线应接触上一区域得接种线2-3 次使菌量逐渐减少以形成单个菌落。
(3)划线完毕将平板加盖倒置(琼脂平板得底部向上)于35°C 培养18-24 小时。
4观察菌落特征涂片染色,确定阳性菌、阴性菌、球菌还就是杆菌后鉴定种属。
5做药敏试验---- 报告结果。
便培养标准操作流程1、收取有粘液或脓血、稀水粪便标本。
2、点燃酒精灯,尽量保证无菌中间。
3、接种环灭菌一待冷却后一取粪便一接种到血平板、SS平板、中国兰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平板划线分离培养:(1)用接种环将标本涂布在平板第一区域并作数次划线,在第二三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
2)每划一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区域得划线应接触上一区域得接种线2-3 次使菌量逐渐减少以形成单个菌落。
(3)划线完毕将平板加盖倒置(琼脂平板得底部向上)于35°C 培养。
4培养18-24 小时后观察菌落特征涂片染色,确定阳性菌、阴性菌、球菌还就是杆菌后鉴定种属。
5做药敏试验--- 报告结果。
尿培养标准操作流程1收取晨尿第一泡清洁中段尿。
(把外阴用肥皂清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两遍,待干或用干净布擦干)用导尿管得病号需新换导尿管后取标本2点燃酒精灯,尽量保证无菌中间。
3接种环灭菌一待冷却后将标本混匀,用定量接种环取尿液1ul(大约一接种环)一接种到血平板,接种环灭菌---待冷后取标本接种到中国兰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
痰培养操作流程sop

痰培养操作流程sop
痰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痰样本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正确的痰培养操作流程(SOP)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痰培养操作流程的详细指南:
1. 准备工作:在进行痰培养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室
用品和设备,包括培养皿、试管、吸管、培养基、显微镜等。
2. 收集痰样本:患者在清晨醒来后深呼吸数次,然后用消毒液
清洁口腔,用力咳嗽将痰样本吐入干净的容器中。
3. 样本处理:将收集到的痰样本转移到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
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使样本更易于处理。
4. 稀释和涂片制备:将痰样本进行适当的稀释,然后取少量样
本涂抹在玻片上,用炉灰染色或其他染色方法染色。
5. 培养:将涂片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然后放入
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培养基,如血
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等。
6. 培养条件: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
湿度条件,通常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48小时。
7. 结果观察: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真菌或病毒的生长情况,根据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8. 进一步鉴定:对于生长的微生物,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生化试验或分子生物学检测,以确定其种属和抗生素敏感性。
9. 结果报告:根据实验结果,编制详细的检测报告,并及时通知临床医生,以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
总之,痰培养操作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支持。
痰及呼吸道标本检验程序

可从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多种细菌,确定哪一种分离细 菌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这对临
床诊断与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9.1.1 上呼吸道栖居正常菌群:α γ 链球菌、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拟杆菌、梭杆菌、厌氧球
菌、奈瑟菌(致病菌除外)、嗜血杆菌(致病菌除外)、棒状杆菌(致病菌除外)。
9.1.2 病原革兰阳性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厌氧球菌、结核分枝杆
榆林市第一 医院检验科 微生物室程序文件
七 微生物室临床标本检验中程序 03 痰及呼吸道标本检验程序
文件编号:YLJ Y-WSW-PF-000 版本-修改号:1-01 生效日期:2014-04-01
细菌定 量 计 数 表(定量接种环)
每毫升痰液 细菌数 X103 A
各区菌落数ⅠⅡ<1个别不生长
不生长
抗酸杆菌报告方式 -: 全视野或(100 个视野)未找到抗酸杆菌 +: 全视野发现 3~9 个 ++: 全视野发现 10~99 个 +++: 每视野发现 1~9 个 ++++:每视野发现 10 个以上 全视野发现 1-2 个时报告抗酸菌个数 7.1.4 放线菌及奴卡菌涂片检查:将痰液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数次,如含血液则加蒸馏水溶解红 细胞,然后挑取黄色颗粒(硫磺颗粒)或不透明的着色 斑点,置玻片上覆以盖玻片,轻轻挤压, 置高倍镜下观察其结构,如见中央为交织的菌丝,其末端粗杆形呈放线状排列。然后揭去盖玻片, 自然干后做革兰及抗酸染色镜检。如查见中央部分菌丝 为革兰阳性,而四周放射的末梢菌丝为革 兰阴性,抗酸染色为非结核性者,可报告:找到疑似放线菌。如查见革兰染色反应与放线菌相同, 但抗酸染色为弱抗酸性(正常脱色时间红色完全退色,故脱色时间要短),可报告:找到疑似奴卡 菌。 7.1.5 厌氧菌涂片检查:涂片染色同一般细菌,镜检时注意有芽胞的革兰阳性杆菌,可能是梭状 芽胞杆菌属。如见芽胞位菌体不膨大,排列呈竹节状, 要注意炭疽芽胞杆菌、两端尖的革兰阳性 杆菌,可能为梭杆菌及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如痰有恶臭可能有拟杆菌,根据细菌的着色、形态、 排列做出初步诊断。
儿童痰培养的标准流程

儿童痰培养的标准流程1.引言1.1 概述痰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是否存在于痰中,并进一步确定其种类和敏感性。
对于儿童来说,痰培养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感染各种致病微生物。
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儿童痰培养对于儿童的健康非常关键。
儿童痰培养的标准流程是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步骤,旨在确保痰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流程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儿童痰培养的操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痰培养的标准流程,包括痰样品的采集方法、保存条件、运输方式和实验室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读和处理。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流程,医护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儿童痰培养,准确地判断儿童是否感染了致病微生物,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还将提供一些建议,以便将标准流程推广应用到更多的医疗机构和实验室,从而提高儿童痰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下一节将进一步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以及痰培养的意义和儿童痰培养的必要性。
通过全面介绍这些内容,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对儿童痰培养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正确地应用标准流程进行实际操作。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概述,介绍儿童痰培养的标准流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同时,还会说明文章的目的,即通过介绍标准流程,提高人们对儿童痰培养的认识和认识的正确性。
正文部分是本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将重点讨论痰培养的意义和儿童痰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会详细解释痰培养的意义,包括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细菌或真菌感染的类型,以便选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
其次,会阐述儿童痰培养的必要性,即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及早进行痰培养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是非常必要的。
结论部分主要总结标准流程的重要性,并提出推广应用的建议。
痰液细菌学检验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初探

痰液细菌学检验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初探杨 进 卢先雷 罗宇鹏(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611130)【摘要】 目的 提高痰液细菌学检验的临床符合率的同时,尽可能缩短检验时间,促进呼吸科感染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和抗生素滥用的控制。
方法 通过对痰标本质量和首代分离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改进,合理搭配使用多种选择性培养基,坚持在直接涂片镜检结果的指导下分离鉴定,采用具有培养鉴定作用的多功能培养基配合快速酶法编码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在鉴定的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以病历调查统计临床符合率。
结果 痰标本合格率仅为20%~30%,筛选后2000份合格标本分离率为64.7%,苛养性细菌分离率24.7%,其中肺炎链球菌分离率14.4%,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20.8%;629株常见细菌的鉴定正确率97.0%,与常规微量生化编码法对556株非苛养菌的鉴定比较,x2=13.56,P<0.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所有常见菌全部试验可在45h~96h内完成;400份病历初步调查,临床符合率74%。
结论 痰标本采集合格率低是影响痰液临床符合率的主要因素;应用作者建立的痰液细菌学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可提高痰液细苗学检验的阳性率和临床符合率,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试验时间,加快报告的进程。
【关键词】 细菌学;呼吸道感染Init i al study for t he sta ndar d operat ion pr ocedure of sputum cult ure Lu X ianlei(Clin ical Microbial Lab oratory,Th e N O.5 H ospital of Chengdu.Chengdu W enjiaog611130)【Abstra ct】Objective T o improv e the clin ical agreement o f s potu m cu lture,and curtail testing period,for th e prom oti on o f pulm onary in2 fection disease and the drug abuse control of antibiotics.Methods By the improv emen t o f QC o f s puta s peciments and first cu lture med ia,and reas onable comb ination of varied media,is olates were be cu lture and identified with pil ot of micrography,usin g the Rapid identificati on System w ith multi-fatmtion media that can culture and iden ti fy bacteria,identification were be to d o wh ile antib iotic suscep fib ility testing;th e Clin ical agreemen t w as be calculated by case files analysis.Results T he sam ples elig ibility rate o f sputa w as20~30%.W ith2000specimen ts that were eligible by screenin g.T otal is olation rate w as64.7%,24.7%for th e fastid ious,and14.7%for S.pnu moniae,the is olation rate o f H aemophilus w as20.8%;the id entification accuracy w as97.0%with629is olates.By556n o-fas fidious is olates’identification as comparis on between Rapid identi fication Sys tem and routin e iden tificati on SystemPanel,x2=13.56,P<0.005,the di fference was significant.T otal tes ts cou ld be com plete within45~96h for all s pecies;the clinical agreement w as74%by400cas es anulyzing.Co nclusions T he reas on that the clinical a2 greement was lo wer w hh sputum culture is lower elig ibility rate of s puta.By this study,it w as con firmed that the is olation rate and clinical agree2 men t of sputu m culture w ould be hcreased w ith us ing our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o f s putum cu lture,and testing period w ould de curtailed.【K ey w or ds】Bacteriology;Respirat ory T ract ln fections 众所周知,传统习惯程序的痰标本细菌学检验其临床符合率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痰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的详细流程

痰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的详细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采集痰液标本。
在进行痰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前,首先需要采集痰液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液细菌学检验的标准化操作程序1前言众所周知,传统习惯程序的痰标本细菌学检验其临床符合率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痰标本采集不规范导致的不合格标本带来的培养结果与病人感染不相符外,还因为微生物和人体的相关性本身就具有复杂性:源自细菌的致病与条件致病的辨证性,如致病菌可能为正常携带,而细菌在肺通气功能异常病人的下呼吸道的可以发生单纯定植或感染,要证明培养结果与感染的相关性是医学微生物学所面临的难题,这也使得一直以来在对于痰培养的标准化进展十分缓慢,以至在各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上也未提出相应详细可行的令全国同行公认的统一规范的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和完整的痰液培养的质量控制办法。
习惯程序的痰标本细菌学检验的缓慢也很不适应临床诊断治疗的迫切性。
故而,建立规范而快速的痰液细菌学检验的SOP对于提高呼吸系统感染病的诊治水平和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等问题均有重要的作用痰培养阳性率普遍教低,临床符合率差的关键因素是痰标本采集不规范,不合格痰标本将直接导致病原菌被分离的机会降低,大量正常菌群也会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或干扰病原菌的检出,降低了临床符合率;再有就是操作程序的不规范,不重视直接涂片,检验过程控制的不严密也是导致临床符合率低的重要原因。
我们通过SOP的临床应用情况的分析,痰培养阳性率和临床符合率均可能被提高,并且细菌分布统计结果显示本文与国外文献所报道的情况基本一致。
对于直接涂片的意义,在于判断标本中微生物有无、类型、染色特性、形态特征,标本的污染情况,还可对痰标本中可能的病原菌初步诊断(依据人体被病原菌感染后的炎性渗出包裹和白细胞吞噬反应),判断是否存在复数菌感染,动态观察处于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送检的标本中病原菌情况的变化(如同种病原菌数量的增减,机体的免疫反应,菌群的交替)。
甚至可以推断临床治疗疗效和病人病情的变化和转归,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高质量需求,对首代分离培养基应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另外,对首代分离培养基的选用和搭配的合理化也需要进行探讨。
为了缩短鉴定时间,在细菌鉴定中可采用酶法鉴定:所谓酶法鉴定:国外八十年代中一些微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由于细菌在生长分裂过程中细胞内集聚了大量的与物质代谢相关的各种酶类,可在短时间内释放到胞外(称胞外酶)可迅速分解相应底物。
故而,当在高灵敏微量生化反应培养基中加入大量浓厚的菌液时,则无须细菌繁殖就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反应。
根据这一理论采用高灵敏微量生化反应单元与数值分类法相结合而成的酶法生化编码鉴定系统可对细菌进行快速鉴定(如API rapid 20E/NH 11n、Sensititre AP80、MicroScan Rapid Neg ID3、Vitek GNI+、RapID onE、超声波辅助快速酶法革兰阴性杆菌鉴定系统),鉴定时间可缩短至4~6小时。
但链球菌因为首代分离生长慢,菌落细小,不能收集充足菌量,暂不能采用酶法鉴定,其鉴定仍沿用常规生化反应鉴定或免疫学方法鉴定.2 标准化操作程序2.1标本接收筛选方案:目测:黄色、灰色、血性、铁锈色,浑浊、稠厚,呈现团块状的标本为合格标本;而无色透明、有灰白片状物或黑色小点,有明显食物渣滓、纸屑灰尘的为不合格标本。
显微镜下筛选:对经过目测筛选的标本,在洗涤前还须再经过显微镜下筛选:取约 0.1ml痰液(黄豆大小)用接种环均匀涂布成2×2cm2大小的涂膜,在显微镜下,凡脓细胞>25/LP且鳞状上皮<10/LP的标本为合格标本,可进入下一步程序;而脓细胞<10/LP但细菌数量>+++或鳞状上皮>25/LP的标本为不合格标本,应拒收。
2. 2标本预处理:[/align][align=left]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相关章节,采用先用20ml生理盐水洗涤两次,经过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加入1%的PH7.6的胰蛋白酶溶液消化90min后接种。
并同时在洗涤后制作原始痰涂片,进行染色镜检。
2. 3读片:根据人体对细菌/真菌感染在早期主要以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为主的特点,结合呼吸系统生理病理特点,阐述痰液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我们可以得知,在下呼吸道中感染中形成的炎性渗出、包裹物中存在与感染直接相关的病原菌,在自然排痰的过程中会被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所污染,但污染菌位于炎性包裹物之外,且人体对正常菌群具有共生性保护因而不会产生吞噬现象,借此理论,我们将选择痰标本中脓细胞成团块状分布,集中而不稠密,且周围无鳞状上皮细胞或无大量成团状分布的细菌球的区域为读片区,认真收寻20~30个视野中脓细胞聚集处的脓细胞胞浆中有无吞噬的细菌及细菌的染色排列特征,菌体特征(如粗细、长短、扭曲)并作记录,将此作为确定病原菌的理论依据。
2.4标本的接种培养:一般情况接种BA、Choc(含万古霉素50mg/L)、麦康凯/MecK(即“分科琼脂”NBIIA)、CHROMagar,BA、Choc置5%CO2、35℃潮湿环境培养,麦康凯/MecK、CHROMagar置普通环境35℃培养;怀疑为军团菌的加种BCYE-а培养基,怀疑为百日咳的加种Boudet-Gengou培养基,怀疑为肺结核的加种罗-琼氏培养基或采用商品化专门的分枝杆菌培养基培养;怀疑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加种Hayflick双相培养基或采用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肺炎衣原体须用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方法。
2.5读碟:(经过18~24h隔夜培养,但孪生球菌、营养缺陷链球菌以及分枝杆菌则需延长培养时间)2.5.1 G+菌:BA生长、Choc不生长、MecK不生长,——Gram染色:分G+co(革兰阳性球菌) ,G+ b(革兰阳性杆菌)2.5.1.1 G+co—依靠溶血特征,菌落形态、菌落颜色、菌体形态区分:葡萄球菌:淡黄色/白色,中等大小,较凸,规则圆形,β/γ溶血,较湿润,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一般不具有临床意义;微球菌:黄色/白色/橙色,中等大小,较凸,规则圆形,不溶血,较干燥,不易乳化较葡萄球菌生长缓慢,该菌一般无临床意义;链球菌:白色/灰白色、凸起小菌落,β溶血为溶血型链球菌;灰白隆起中心扁平或凹陷,1.0-1.5mm大小的宽大а溶血为肺炎链球菌,该菌是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病原菌,在社区获得性感染中有重要的地位;细如针尖,白色凸起а溶血的为草绿色链球菌,自然咯痰标本中的草绿色链球菌一般不具有临床意义;肠球菌:灰白,低凸,2.0mm左右之а溶血菌落,较湿润,但一般不具有临床意义;口腔球菌:白色凸起较大菌落,不溶血,黏着,接种针挑之则整个菌落挑起,琼脂上不留痕迹。
该菌偶尔可引起肺部的严重感染,一般好发生于COPD病人和肺气肿病人;孪生球菌:白色、凸起细小菌落,β溶血,生长慢48h仅0.2~0.4mm,在含羊血的MH琼脂上不生长。
该菌是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组成之一,一般不导致肺部感染;2.5.1.2 G+ b—依靠溶血特征,菌落形态、菌落大小、菌体形态区分:棒状杆菌:白色1.0-1.5mm左右大小,较干燥,不溶血/狭窄β溶血的为白喉或一般棒状杆菌;小而湿润,灰白/无色,半透明的为J-K棒状杆菌;灰白细小,β溶血的可能为假结核、化脓放线菌、溶血分泌杆菌;除白喉杆菌外,假结核、化脓放线菌、溶血分泌杆菌是罕见的咽喉部病源菌,棒状杆菌一般不导致肺部感染;乳杆菌:细小,白色凸起а溶血菌落,有特殊的酸臭味,口腔正常菌群,无临床意义;芽孢杆菌:灰白大菌落,表面粗糙如毛玻璃状、蜡状、边缘不规则,不同种类菌落形态差异巨大,宽大β溶血。
延长培养时间,菌落从湿润变得干燥,边缘呈放射状扩散,形成叶状、掌状、雪花状、齿轮状等,常常为痰培养的污染菌;BA生长、Choc生长、MecK不生长,——Gram染色:G+co平面球菌、藻球菌:血琼脂上为а溶血,0.5-1.0mm大小,在Choc上呈现金属色泽,无临床意义。
2.5.2 G-菌:根据形态分为G- b(革兰阴性杆菌)、G-co(革兰阴性球菌)、以及根据对特殊营养的需求对苛养性G- b进一步分类,常见的如嗜血杆菌,军团菌等:2.5.2.1 BA生长、Choc生长、MecK生长,——Gram染色:G- b—氧化酶、分科琼脂颜色肠杆菌:氧化酶(-),分科琼脂上黄色湿润大菌落;弧菌:氧化酶(+),分科琼脂上淡黄色扁平大菌落;非发酵菌:氧化酶(+/-),分科琼脂上蓝色/无色透明小菌落—鲍曼不动杆菌为中等大小,菌落聚集处产不扩散黄色色素,分离菌落为兰色;2.5.2.2 BA生长、Choc生长、MecK不生长,——Gram染色:G-co—氧化酶(+)、触酶(+)奈瑟菌:白色/黄色中等大小菌落,该类细菌为口腔常见正常菌群,该菌在痰培养中含量的高低反应了标本采集状态的合格程度,大量出现提示培养结果将是不可信的;卡他莫拉菌:白色小菌落(24h内),菌落有脆性,用接种环推之可移,是儿科和老年病人常见的下呼吸道病原菌;2.5.2.3 BA不生长/细小、Choc生长、MecK不生长,——Gram染色:G-b、菌体细小或呈扭曲之长丝状嗜血杆菌:灰色/无色,半透明,1.5-2.0mm的多为流感嗜血杆菌,该菌为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病原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层次,其高携带与COPD发病有较强的相关性;灰色略黄,不透明,1.0-1.5mm的多为副流感嗜血杆菌。
一般副流感嗜血杆菌不导致肺部感染,大量出现提示培养结果将是不可信的;2.5.2.4 BA不生长、Choc不生长、MecK不生长、BCYE-а生长/或在含有L-半胱氨酸、铁离子、复合抗生素选择剂的强化血琼脂上生长—Gram染色:G-b、菌体细、长丝状提示可能为军团菌:该菌在BCYE-а上48~72 h为中等大小扁平菌落,灰白色,较粘着;该菌具有较强的生物危险性,其中嗜肺军团菌可传染;2.5.3真菌及奴卡菌:BA、Choc、分科琼脂、CHROMagar均生长—Gram染色形态、生长速度真菌:酵母样真菌,菌落中等大小,生长快,多数可在CHROMagar上显色;大多为口腔咽喉正常菌群,一般不导致肺部感染,但免疫缺陷、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的抗生素使用可增加该类微生物机会感染的可能性;烟曲霉菌,丝状真菌菌落,35℃培养24~48h时菌落为白色泛绿,72h后菌落迅速转为褐色,中心粉末状背面为黄褐色如烟熏状,该菌为肺部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时患者症状重,预后非常差;奴卡菌:小菌落,生长慢,菌落皱褶,呈颗粒状,有时产生褐色、黄色、黑色等色素,该类细菌可导致肺脓肿,标本脓性,有硫磺颗粒者应高度怀疑该菌;2.5.4肺炎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上,低倍镜或解剖显微镜下为典型“荷包蛋”样菌落,在Hayflick双相培养基的液体中使培养基变黄,该类微生物是最常见的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在社区获得性感染中有着很高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