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

合集下载

七子之歌-知识普及

七子之歌-知识普及

广州湾 东海和匈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是 闻一多 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 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代 表七个被列强侵占的孩子。 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 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 (旅顺-大连)。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 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 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 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 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 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Fra bibliotek 之奋兴云尔。”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 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 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祖国 名 母亲 然 保管
离开 肉体 乳名
掠去 灵魂
澳门 内心
姓 依
梦寐不忘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你可知“妈港”,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 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 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 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何为(妈港)?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1899~1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
。 1925年3月在美 国留学期间创作了 组诗《七子之歌》, 表达了深挚的爱国 之情。
学者
民主战士
旅顺、大连
威海卫
台湾 广州湾 香港
九龙
2
澳门——1553年、葡萄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我爱我的祖国!
拓展交流: 1,收集澳门、香港和台湾的
资料,了解其历史。 2,会背,会唱《七子之歌-澳 门》。 3,有兴趣可以收集《七子之 歌》其余几首。
“妈港”是闽南方言“妈阁庙”的葡萄牙语译音。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妈阁庙前侵入我国领土。 侵略者误将妈阁庙的闽南方言当作当地地名。

七 子 之 歌

七 子 之 歌

• 闻一多(1899—1946) • 原名闻家骅,字友 三、友山。中国现代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坚定的民主战士,中 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 人,中国共产党的挚 友,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新月派代表 诗人,作品主要收录 在《闻一国著名学者闻一多 于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诗, 全文共七首,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 处中国国土,即澳门、香港岛、台湾、 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大连。
七 子 之 歌
——澳门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七子之歌》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 ——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的词作者是谁? 七子指的是什么?
这首歌的情绪特点是什么?表 达了什么心情?
一、学唱歌曲,分析歌曲应分为几段?
二、各段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a.平静 b. 期待 c.渴望 d.急切 e.流畅
谢谢 !

七子之歌翻译

七子之歌翻译

七子之歌(文言文)翻译
原文: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诗人作《凯风》以愍之。

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译文:《诗经·邶风》中记载七子的母亲有外心,七个孩子就自责自己有过失,希望母亲回心转意。

诗人作《凯风》的诗来怜悯,我国自尼布楚条约到旅顺大连的向外国租让,先后丧失的土地,离开了祖国的养育,受外国人的虐待,考虑他们的悲哀之情,要比《凯风》中描写的七子还要厉害,为此,就选择了和中华关系最亲切的七块地,各写了一首诗歌,借此来替他们抒发有孤独的苦而无处告诉的感情,缅怀祖国的哀痛,也以此激励全国人民的兴奋感情。

国土丧失,日子已经很久了,全国人民漠然地对待。

你没有看见法兰西的阿尔萨斯-洛林吗?“精诚所达到的地方,就算是金子和石头也能开裂。

”真要是这样的话,我中华的“七子”的归来大概就在朝夕之间了!)。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一、“一国两制”构 想 的科学含义
“一国两制”概括地说就是:在 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 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 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 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 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一国两制”构 想提出的过程
(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前 我党曾经实施过的“一国两制”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一、作者:闻一多 二、七子之歌是指:《澳门》、《香港》、 《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 龙》、《旅顺、大连》 三、《澳门》歌词是:你可知“妈港”不是我 真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 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 灵魂,三百年梦寐不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 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 亲!
六、“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实践意 义
开辟了中华民族团结统 一的新的历史进程
实 践 意 义
有利于大陆和港、澳、 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 供了范例
作 业 题
1、“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是什 么?
2、如何正确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战略意 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
《一制” 抗日救国
一个中国、一个中央政府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两种制度 主体 国民党领导的大地 主大资产阶级的独 裁专制 陕甘宁边区 政府 部分 1)边区政府接受 国民政府的领导。
2)八路军、新四 军接受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的指 导。
3)中央政府没有 派官员去边区, 但军队官员任命 须征得国民政府 的同意。
三、“一国两制”的主要内 容
(三)“一国两制”中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四)“一国两制”的实现形式是设立高度 自治的特别行政区 (五)法律保障、两种制度长期和平共存

七子之歌诗歌原文

七子之歌诗歌原文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七篇,分别是关于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和大连)的。

以下是七子之歌的全文:1.《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的孤儿,飘零在海外的荒岛。

守着那海角的夜色,遥望着大陆的灯火。

任那暴风雨来得更猛,我们紧紧抱着那信念的灯。

等待着,等待着母亲的召唤,我们要回来,回到母亲的怀抱。

3.《七子之歌香港》:香港,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香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4.《七子之歌九龙》:九龙,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九龙!母亲!我要回来,母亲!5.《七子之歌威海卫》:威海卫,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威海卫!母亲!我要回来,母亲!6.《七子之歌广州湾》:广州湾,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广州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7.《七子之歌旅大》:旅大,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旅大!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以上就是《七子之歌》的全文,这组诗歌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分裂之痛和对七个被割让和租借城市的思念之情。

文言文七子之歌的翻译

文言文七子之歌的翻译

《七子之歌·其一》原文:登高山而望远,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望故乡之水,悠悠不断;望故乡之山,郁郁葱葱。

何时能归,共赏芳华?译文:登临高山,远眺远方,思乡之情顿时涌现。

望那故乡之水,绵绵不绝;望那故乡之山,郁郁苍苍。

何时能够回归,一同欣赏那美好风光?《七子之歌·其二》原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四海之内有知音,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邻居。

无需在岔路口犹豫不决,儿女们共同擦拭泪痕。

《七子之歌·其三》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译文:园中葵菜郁郁葱葱,清晨露水等待着太阳的升起。

阳春时节播撒恩泽,万物因此焕发光彩。

《七子之歌·其四》原文: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译文:常常担心秋天来临,绿叶枯萎。

百川东流入海,何时才能再次西归?《七子之歌·其五》原文: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吾辈岂是蓬蒿人,当令名垂青史。

译文:思考天地之广阔无边,独自感慨而泪流满面。

我们岂是平凡之人,应当让名声流传于青史。

《七子之歌·其六》原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译文:人生得意之时应当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明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千金散尽也能重新获得。

《七子之歌·其七》原文: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译文:年轻时不努力,到老时只会感到悲伤。

不要因为恶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小就不去做。

只有贤德之人,才能使他人信服。

以上七首诗,梁启超以其深邃的文采和真挚的情感,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国家的热爱。

通过文言文的翻译,我们得以领略其诗意之美,感受那份浓厚的家国情怀。

七子之歌诗歌原文

七子之歌诗歌原文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七篇,分别是关于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和大连)的。

以下是七子之歌的全文:1. 《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 《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的孤儿,飘零在海外的荒岛。

守着那海角的夜色,遥望着大陆的灯火。

任那暴风雨来得更猛,我们紧紧抱着那信念的灯。

等待着,等待着母亲的召唤,我们要回来,回到母亲的怀抱。

3. 《七子之歌香港》:香港,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香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4. 《七子之歌九龙》:九龙,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九龙!母亲!我要回来,母亲!5. 《七子之歌威海卫》:威海卫,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威海卫!母亲!我要回来,母亲!6. 《七子之歌广州湾》:广州湾,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广州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7. 《七子之歌旅大》:旅大,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旅大!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以上就是《七子之歌》的全文,这组诗歌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分裂之痛和对七个被割让和租借城市的思念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佛山市体校封颀
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以欣赏学唱为主的综合实践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探索、实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欣赏、表达、比较、思考、交流过程中,不断深化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获得听觉经验与能力。

2、认真挖掘此曲的内涵,将音乐的育人功能渗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学生演唱歌曲、朗诵歌词、分析演唱风格、感悟音乐内涵的过程中,激发其民族意识,强化爱国现念。

3、重视学生间互评互助的学习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与表现力。

教材分析:
1、创作背景: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

在独居异域他邦期间,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的爱国思乡之作。

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即请祖籍广东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

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曲子,他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并从配器上也有意贴近闻一多生活的年代。

2、词曲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

其诗风深沉严谨,在形式上主张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李海鹰(1954—)作曲家。

广东省广州市。

1981年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

现任广东电视台音乐总监。

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不想说》、《走四方》等。

3、曲式结构:《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结构。

第一乐段(第1—9
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

其第三乐句(第5、6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

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

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

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因为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上,有组诗"七子之歌"的内容,所以学生对于词作者闻一多比较了解,再加上"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学生们经常在电视或者晚会中听到且旋律琅琅上口,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演唱这首歌曲或者对歌曲的熟悉度较高.介于此种情况,课堂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体会歌曲情感方面。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子”的相关知识,能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

3、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情绪、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对于歌曲所表达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2、歌曲中乐段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的对比与渐变。

3、高音部歌唱状态与呼吸方法的正确把握。

教学方法:启发法、比较法、分析讨论法、探索体验法、合作创新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学生自备乐器
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有关澳门及组诗《七子之歌》的有关资料。

2、以学生自身兴趣及意愿为出发点让其自由组合,让他们自由设定相应的音乐表演场景,为创编教学活动提前做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