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藏药治疗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藏药治疗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藏药治疗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和体会。
方法:观察75例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服用藏药后的疗效。
结果:痊愈者21例,显效者42例,有效者9例,无效者3例。
治愈率28%,显效率56%,有效率12%,无效率4%,总有效率96%。
结论:藏药“仁青芒觉”“舒更胶囊”“二十五味鬼臼丸”“二十九味能消散”“三十五味沉香丸”“安神丸”对治疗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妇女隆型更年期综合征;藏药;治疗藏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理论抽象,疗效神奇,逻辑推理性强。
本文对藏药治疗隆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探讨。
1藏医对妇女隆型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藏医妇科学是研究以妇女独具的子宫、阴道、月经、乳房等疾病和妊娠、分娩为主要内容的专门科学。
藏医认为,饮食精微和血、肉、脂、骨、髓、正精等维持生命活动的7种物质(又称7精华)中,最后一种物质正精又分为白精、赤精2种,白精的一部分存在于中脉的上端,赤精的一部分存在于中脉的下端,两者的其余部分遍布于全身,营养机体。
赤精的糟粕生化成经血,满12~50岁的妇女每月行经一次,因而成为月经。
藏医认为妇女50岁以后,人体中五源逐渐衰竭,机体的功能逐渐下降,继而影响七精华的代谢过程,导致“隆”、“赤巴”、“培根”平衡失调,致使体质衰弱,血不化精,肮脏不滋而引妇科疾病。
藏医中妇科疾病主要包括隆病、赤巴病、培根病、血病等各种疾病共同为因所引起的子宫疾病、虫病、妇血病、妇风病、痞瘤病等40种疾病。
在临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时其分型尤为重要,对症治疗的同时辅助调理“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藏医学中认为妇科疾病的总症状为腰和脐以下机体骨蒸疼痛,小腹灼痛,背部和膈膜等皆痛,诸脉热闪跳,颜面和全身没有感觉或麻木,肌肉色红肿胀、发热,经血滴漓或潴聚化脓等不同症状,脉象皆显热象。
藏医中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标志为月经减少直到停经时女性机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中西医结合并心理治疗女性高血压合并更年期综合征58例一临床观察

( ) 收缩压 w
0 1 . 613± 1 . 31
1 9 5±1 2 9 4±8 6 5. 2. 8. .
1 1 o. 5 5± 1 1— 9 . 2. 3 7± 1 2— 1 6. 1. 5 3±1 1 2. 2 1 5. 4 6±9. 2 8. 5 9±6. 1
维普资讯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 O8年 3月第 1 5卷第 2期 M r2O .V 11 02 a.O8 o.5 N . 性 高血 压合 并 更 年期 综合 征 5 8例 一 观 察 临床
李 志 解发 良 刘春华 陈 琪 谭 宇军 毛惠琼
33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 .
效 5例 , 显效率 5 .% , 0 0 总有效率 9 .%; 14 对照组显 效 1 , 8例 有效 2 例 , 效 1 1 无 9例 , 显效率 3 .%。 有效率 6 .%。经 10 总 72
Rdt //分析 , 两组临床疗效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00 ) P< .5 。
按照 1 9 WH / H高血压 治疗 9 年{ O I 9 S
按照《 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 治疗 组显 效 2 , 效 2 , 9例 有 4例 无
药新药治疗高 血压的临 床研究指 导 原则》 以及 《 中药新 药 临床 研究指 导原则》 第 三辑 ) 女性更 年期综合征诊 断标 准 (
34 两组血压 变化 , . 症状积分改善 ,S L 比较 FH、H、
1~3 。
12 一般 资料 .
人选 患者 随机 分 为治疗 组 和对照 组 , 治疗
见表
组5 8例, 年龄 4 ~5 岁 , 均 4 . , 程 最短 1 2 9 平 8 7岁 病 个月 , 最
长 5年 ; 对照组 5 , 8例 年龄 4 ~5 , 1 9岁 平均 4 . , 82岁 病程 最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5例临床体会

atri[ ] Hs l sohl20 ,2 5 :8 5 6 r is J . io Hi p o,0 72 ( ) 5 YL, F, a g Y. p e so rs c e in o L一 7 i h e Wu W W n Ex r s i n o e r to fI 1 n t e p — rp e a lo n n c e rc lsfo p t n s wi iae a d o o a i h r lb o d mo o u la e l r m a i t t d lt d c r i my p - e h
n c o i f c o - l h n i o y O lt e mu n d lo i lmy c r i s e r ss a t ra p a a t d i h r e mo e fv r o a d t b i a i
i ue yecp a m oa is i s J . i u t n 19 ,9 2 : n c b n eh o yc d i v [ ] Cr li ,9 4 8 ( ) d d l r t r u c ao
临床 合理 用药 2 1 0 0年 1月 第 3卷 第 4期
C i Jo Cii ai a Du s ,eray2 1 V 13N . hn f l c R t nl rgU e F b r 0 0, o o4 na l o u .
・
3・
MM - 、 P7 MMP7、 - MMP9 MMP1 加 重 炎 症 的损 伤 J 此 外 , 一、 一 2来 。
mR A表达量及蛋 白水平均与 E N F值呈明显负相关 。这可能 的 原 因是 I一 L3 4表达增高 , 则促 进 MMP的分泌 , 而促进 心肌 间 从 质胶 原纤 维的形成 , 加重 纤维化 程度 , 最终 导致 心肌收 缩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3 疗 效 观 察
社会压力 的逐 渐增 大 , 更年期 综合 征的发病 率也 随之增高
和年 轻化 。2 0 1 0年 5月 至 2 0 1 3年 5月 , 笔 者采用 中西
3 . 1 疗效评价指标 : 参照 K u p p e r m a n积分方法拟定 症状积 分标 准 ,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
2 . 2 治疗组 : ( 1 ) 半量雌激素治疗 : 口服尼 尔雌醇 片 , 每 次
1 m g , 1 5天 1 次 。( 2 ) 内服 中药血府 逐瘀 汤加减 , 药用: 生
性腺 轴功能失调 以致雌 激素 水平 下降 所引 起 的以植 物神 经功 能紊 乱代 谢障碍为 主的一系列 症候群 。近几年 , 随着
症状 程度 积分 为 0~3 分, 设 4个 等级 , 即: 无症状 为 0
医结 合方 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4 6例 , 并 与单纯 西药 治 疗的4 4例作对照 , 取得 了较好 的临床疗效 , 报道如下 。
1 临床 资料
分, 偶有症状为 1分 , 症状持续为 2分 , 影 响生活者 为 3分 ; 同时依据临床症 状 的主次 不 同分别 予 以不 同的加 权。 即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血64例疗效观察

家 庭 医 药
・ 医 药 论 坛
2 1年第 1期 00 l
中西医结合治疗 更年期功血6 例疗效观察 4
毛 丹
( 湖北 省 枝 江 市 马 家 店卫 生 院 ,湖 北 枝 江 43 0 ) 42 0
【 摘要 】目的: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血患者的疗效。方法:61 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 4'  ̄ ' J
功 能 失 调 性 子 宫 出 血 简 称 功 血 ,是 由于 调 ;中医 诊 断标 准 ,参 照 《 实用 中 医妇 科学 拟
节生殖 的神 经 、 内分 泌机 制 失常 引起 的异 常 子 宫 定 。6 例患 者 根 据病 史 ,于诊 刮 术 前全 部 完 善 了 4
出血 ,为 非 器质 性 疾病 。更 年期 功 血 为妇 科常 见 严格消 毒后 的妇科 双合 诊检 查 ,盆腔B 检查 ,排 超 病 ,临床 表 现 以月 经周 期 紊乱 、经 期延 长 、经 量 除 因 内、 外生 殖 器器 质 性 疾患 、炎症 所 致 出血 ; 增 多或 淋 漓 不尽 、不 易 自止 为主 ,往往 导 致较 严 实 验 室 检 查 :血 1HC 3 - G、 血 常 规 、 凝 血 常 规 、
床进 一步推 广 。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更年期功血 ;疗效 观察 中图分类号 :R 7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献编号 :1 7 — 9 4( 0 0) 1 7 8 0 2 11 6 14 5 2 1 1— 9 — 2 D i 03 6 /i n1 7 - 9 42 1 .1 1 o:1 .9 9j s .6 1 4 5 .0 01 . 8 . s 0
为治疗组 ( 2 )和对照组 ( 2 ),对照组在诊断性刮宫术后单纯加用妈 富隆片口服 ,治疗组在对 3例 3例 照 组的基 础上 配合 中药 治疗 。比较停 药后 半年 内功血 复发情 况 。结果 :治疗组 总有 效率 为8 .%,对照 7 5 组总有效率为6 . 2 %。结论:在诊断性刮宫术后 口服妈富隆的基础上配合 中药治疗 ,疗效显著 ,值得临 5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23年版)》解读 PPT课件

06
互动环节:问题与讨论
现场观众提问环节
观众问题1
更年期综合征有哪些常见症状?如何进行自我判 断?
观众问题2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哪些优势?
观众问题3
如何预防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有哪些建议?
嘉宾互动讨论环节
嘉宾观点1
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密 切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针对个体差异 进行综合调理。
04
解答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 优势,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06
解答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了解自身健康状 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心态。
经验总结与启示
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多样且个体差异大,医生应关注患者的 主观感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常见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发
病率较高。
症状多样
02
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心悸、失眠、情绪波动
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诊治不足
03
目前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治存在不足,如诊断标准不一、治疗
方法有限等。
中西医结合诊治优势
01
02
03
综合调理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 论治,能够综合调理更年 期女性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
加减用药
针对不同证型,加减用药 ,如肝肾阴虚型可加枸杞 、女贞子等;心肾不交型 可加黄连、肉桂等。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及 不良反应等,避免药物相 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运用
1 2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特定穴位,调节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改 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0例分析

用, 具有促进卵巢功能和改善雌激素分泌、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
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
1 资 料与 方 法
可 出现更年期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 , 头晕耳鸣 ,
情绪激动 , 烘热出汗, 血压 波动 等症 状和体 征。本病相 当于 中
1 1 一 般 资料 .
选择 4 O例 均 为 我 院 门 诊 患 者 , 符 合 均
医的绝经前后诸证。在传统中医文献 中尚未发现具体记载 , 但 有类似 中医“ 百合” 脏躁” 和“ 病症。但亦不相似 , 临床上以传统
的方 法 治疗 , 往 效果 不 尽如 人意 。 往 通 过 中西 医 理论 结合 对 妇 女 更年 期 综 合征 的进 一 步 认 识 ,
《 中西 医诊疗常规》 有关疾病诊断标准、 并排 除其他疾病 , 患者 年龄 、 病程、 体征及 实验室检查无 明显差异 , 以相 同处方加减 均
便溏畏寒较甚者减知母、 黄柏 , 或视病情减量使用 , 其他临床上
可 视 病情 加减 治疗 。
13 疗效标准 .
根据以上指标综合评定 , : 显效 烘热出汗、
后妇女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 则是各级医护人员乃 至整个社 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以现代 医药学来分析, 本方具有抗焦虑
样 的作 用 , 两组 中 有效 率 比较 , 统 计 学 意 义 。 治 疗 组 显 效 优 有
和 7% 。结论: 5 中药以S 仙汤为基础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显著提高疗效。 因此 中西药结合治疗是临床的一大趋势。 -
【 关键词】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药结合治疗各种疾病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 , 我院在常 规西医常规治疗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的基础上 , 加用 中药 , 均通 过中医辩证, 以补肾法为基础 , 结合临床症状加减用药 , 取得了 良好的疗效 。提示 温肾助阳 、 阴宁神、 和阴阳的本方 有作 滋 调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激素
逍遥 丸
疗效
2 . 1 治疗后 2组患者性激 素水平 比较 女性在 4 0岁以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 开始 出现少经 、 闭经 现象 , 此时期患者体内雌激素减少 , 导致机体性激素产生波动 , 造成内环境 变化从而 引发一系列症状 , 这些症状临床称为更年 期综合征I L 】 。目前临床多采用激素药物去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 , 改善症状 , 但有学者提 出中两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本文对我 院 2 0 1 5年 4月~ 2 叭6年 5月期间 8 4例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 者, 分别采用激素治疗 以及 中西联合治疗 , 发现后者对患者性激素
纳入标 准 : 无相关精神病史 , 可积极 配合 治疗 、 有 良好依从 性, 经检查符合临床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 ; 对所用药物无相
关禁忌证 、 严重过敏反应 ; 患 者 家属 签 署 知情 同 意 书 ; 未 发 现 严
经前后 由于机体激 素波动会产生一 系列精 神心 理症状 , 同时近 些年 南于人们生 活压 力上升 、 职业竞 争增 加 , 更年期综合 征发 病率明显上升I 1 。 此病不仅会造成患者情绪改变 , 易怒 、 焦虑 、 抑 郁等 , 引发器官和组织出现变化 , 同时影 响患者 生活质量 , 且患
平均( 2 , 9 ±0 , 5 ) 年; 年龄 4 9岁 ~ 5 7 岁, 平均年龄( 5 1 . 7±1 . 4 ) 岁。
2 组 患者一般资料差刖无统计学 意义 ( 0 . 0 5 ) , 可进行 比较 。 本
次 研 究 经 医 院伦 理 委 员会 批 准 。
3 讨 论
女性 在 4 0岁 以 后 卵 巢 功 能 退 化 、 性 激 素分 泌减 少 , 在 其 绝
重肝肾功能不全 、 心脑血管疾病者 1 . 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每 日服用维 生素 E软胶囊 ( 同药准字 H 2 0 0 0 3 5 3 9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 昌制药厂 ) , 每次 1 粒, 服用谷维素片( 国药准字 [ 1 2 2 0 2 3 9 8 2 , 吉林省利华制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12T11:02:45.40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作者:戴文娟陈琴褚翠[导读]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戴文娟陈琴褚翠(通讯作者)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目的:观察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0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具有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效【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329-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类寿命的延长,患更年期综合征的人数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不仅影响女性正常生活及工作,甚至影响了家庭的和谐。
因此更年期综合征已不仅仅是关乎患者生活质量的课程,且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故必须积极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进行有效预防、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目前,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以激素替代为主,但取得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因激素治疗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增加体质量、损害肝肾功能、便秘、头痛等,且长期用药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可能性[1]。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我院确诊的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
年龄43~58岁,平均(42.5±2.5)岁;所有患者均出现潮热多汗、月经不调、全身乏力、烦燥易怒等典型症状;病程3个月~4.5年,平均(1.5±0.5)年;多项检查均排除心、脑、肝、肾器质性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精神病患者。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①神经精神症状:情绪易激动,急躁、易怒、紧张不安、抑郁多疑、焦虑、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②心血管方面:如潮热、潮红和出汗;血压波动,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③泌尿生殖方面: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失禁,分泌物减少,月经紊乱等。
④其他: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
对于较年轻但有更年期征状者,可测血雌二醇(E2)及血促卵泡激素(FSH),FSH≥40U/L表明卵巢功能衰退。
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采取激素替代治疗,口服妇复春胶囊0.62 mg/d及谷维素20mg/次,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口服,3次/d,两种药物均连服3个月,观察记录病情。
此外还可服用多种维生素。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治疗,以滋肾疏肝、清心安神为主。
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柴胡、郁金各15g,山药、云苓、旱莲草各20g,生龟板30g,仙灵脾、炙甘草各6g。
水煎服,1剂/d,分早晚温服,连续服用3个月。
1.4疗效判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判断。
治愈:潮热面赤、烘热出汗、心烦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消除;显效:烘热出汗、潮热面赤、月经紊乱、心烦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心烦失眠、月经紊乱、潮热面赤、烘热出汗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轻度恶心4例,未经处理2d后自行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乳房胀痛6例,轻度恶心1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
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器官的复杂症候群,雌激素减少是本病的主因,而骨质疏松、泌尿生殖系统及神经功能等疾病与雌激素减少有着密切关系[2]。
古代医书对该病并无专题记载,但部分医书可见记载多与“脏躁”、“年老血崩”、“不寐”等病症有关。
简单地说,更年期综合征即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到完全消失或卵巢切除后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妇女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时期[3]。
因此,做好预防、准确诊断及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对于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临床上多针对患者机体分泌雌性激素不足的缺陷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来弥补,虽该治疗方法可使绝经期症状在本质上得到改善,但是同时也可能引发其他病变,使得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因此激素替代这一治疗方法目前仍存在争议。
这就需要寻求有效而且风险较低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证实,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对各种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心跳过速、体质量增加、便秘、头痛、焦虑不安等缺陷,尤其显著减轻了肝、肾功能的损害程度[4]。
并且中药治疗还具有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的特别优势。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上述内容相符合。
同时,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和治愈。
使她们了解基本的更年期生活与心理变化的科学知识,消除对更年期的恐惧心理。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具有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优点,在早期进行诊断,及时进行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下,能缓解更年期的各种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颖杰,陈霞波,周开,等.王晖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分型证治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8):1661.1663.
[2]任婕,王天芳,李力,等.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与绝经后临床常见中医症状及体征的分布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8):1202-1204.
[3]杜彩风,王天芳,吴秀艳,等.更年期综合征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状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233-2237.
[4]荆玉霞,杜雪平,孙艳格,等.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社区健康管理效果评价[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74-77.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戴文娟,女,本科在读,妇产科医师,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通讯作者:褚翠,女,本科,主管护师,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