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一氧化碳传感器-圣凯安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一氧化碳培训资料 PPT课件

一氧化碳培训资料 PPT课件
环保知识学习篇-CO
1
前言
大气中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和 二氧化碳(CO2)两种气体。二氧化碳是大气的正常 成分,但其浓度增加会给环境带来多种影响。一氧化 碳(CO)却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是 大气中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污染物,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窒息性气体,即通常所说的能引起人体中毒的 “煤气”。它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不完全时 的产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汽车排放的废气以及 其它加工。
CO的危害
12
4
CO的危害
2
1
3
4
CO的危害
3 4
CO的危害
12
43
CO治理措施
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 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 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 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 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自然源
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根据 对全球化石燃料消耗量、燃烧条件以及对汽 车尾气排放状况的实际量估算,每年全球人 为排放的,一氧化碳达几亿吨。其中50%以上
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
主要来自海洋、森林火灾和森林中释放出的 萜烯化合物及其他生物体的燃烧,此外还有 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对大气一氧化
目 录
1
CO的性质、用途
2
CO的形成原因
3
CO的危害
4
CO的应对措施
CO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
CO2的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
CO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毒性
还原性
CO的用途

一氧化碳CO气体传感器

一氧化碳CO气体传感器

ShenZhen hSengKaiAn leEctronic ecThnology o.c, TDL
Tel:400-8848984 Fax:0755-84506537 Email:info@ Web: No.9,Zhong inX oRad,8F-809,ShenZhen,China
T T L (标 配 )0.4-2.0V D C (常 规 )/4-20m A
数 据 位:8;停 止 位:1;校 检 位:无;
选型注意事项ATTENTION
传 感 器的选 型 是很重 要 的,如果传 感 器的选 型 和使用 场 地不匹 配的情 况, 会导 致 很多情 况 发生, 所 以 选用传 感 器时必 须 要注意 以 下几点:
应用市场MARKET
工业 现 场:石 油 石化、 化 工厂、 冶 炼厂、 钢铁厂 、 煤炭厂 、 热电厂 、 医药科 研 、制药 生 产车间 环境 监 测:污水治 理 、工业 气体过 程 控制、 锅 炉房、 垃 圾处理 厂 、隧道 施 工、输 油 管道 、 加气
站 、 地下燃 气 管道检 修 、室内 空 气质量 检 测、环 境 监测(大气 监 测) 科研安 防 :学 校科研 、 楼宇建 设 、消 防 报警、 危 险场所 安 全防护 、 航空航 天 (无人 机)、军用设
7NE SIDE VIEW
3.5mm 1mm
4NE SIDE VIEW
7NE TOP VIEW
4NE TOP VIEW
接线示意图WIRING DIAGRAM
连接MAX232芯片转串口 RDE
TIN MAX232 TXD
ROUT
RXD
VOUT
GND GND
7NE电压输出型 VCC
连接采样单片机 RXD TXD 信号采样口 GND +5V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培训课件 -第二章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培训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培训课件 -第二章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培训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培训课件 -第二章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培训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培训课件 -
§2.2 电阻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 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最后 显示被测量值的变化。
按工作的原理可分为:电位器式、电阻应变式、热 敏式、光敏式、气敏式等。
电阻式传感器与相应的测量电路组成测力、测压、 称重、测位移、测加速度、测扭矩、测温度等测试 系统。
¾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非电信号(如 物理量、化学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物理量


化学量


生物量
转换
电电信信号号
V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培训课件 -第二章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培训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培训课件 -
传感器的组成
被测量
敏感元件
转换元件
量程指标: 量程范围、过载能力等。
灵敏度指标: 灵敏度、分辨力、满量程 输出、输入输出阻抗等。
精度有关指标: 精度、误差、线性、滞后 、重复性、灵敏度误差、 稳定性等。
环境参数指标
温度指标: 工作温度范围、 温度误差、温度 漂移、温度系数 、热滞后等。
抗冲振指标: 允许各向抗冲振 的频率、振幅及 加速度、冲振所 引入的误差等。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培训课件 -第二章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培训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培训课件 -
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
¾精度。 ¾稳定度。 ¾响应特性。 ¾模拟量与数字量。 ¾输出幅值。 ¾对被测物体产生的负载效应。 ¾校正周期。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培训课件 -第二章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培训

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
5.2
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 体,对空气比重为 0.97,在空气中含量为 13%-75% 时遇火爆炸。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吸入人体后 ,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缺氧,引起中毒窒息。
煤矿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及爆破作业时都将 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井下作业场所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在 0.0024% 以下 。由于煤在自燃氧化过程中不断释放出一氧化碳 ,故将其作为自然发火预报标志性气体,用一氧 化碳绝对发生量作为火灾预报指标。
红外线又称红外光、红外辐射。红外光和电磁波 一样,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性质。
气体吸收红外光的能力各不相同,常规气体分子
吸收红外光的波长范围见表。
吸收波长(µm)
气体名称
CO2 CH4 CO SO2 NO2
4.35 3.39 4.66 7.35 6.20
2.红外线吸收式CO传感器原理
充满没有CO(或 有固定浓度CO) 气体的空气
煤矿常用的一氧化碳检测仪器有电化学式、 红外线吸收式、催化氧化式等。国内外煤矿广泛 使用的是电化学一氧化碳检测仪器。
5.2.1 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
CO的氧化还原电位是0.9~1.1V
氧化还原过程必然会产生离子电流,因此,只 要测出离子电流的大小,即可测算出CO的浓度值。
1.KG3002型CO传感器
D5
D4
3V 输出 输 入 保 护
4)零点调节指示电路
D5为绿色发光二极管,作为零点调节指示。 信号输出电压接至两个 IC3 的反相输入端 2 和6 上, IC3 的同相输 入端 3 和 5 端接至两个不可调的标准电压 (3V 左右 ) 。当信号输出电 压接近3V时,D5亮;当信号输出电压稍高于(或低于)3V时,D5灭。

感应器培训教材

感应器培训教材

第一篇:红外线感应控制基本概念自1907年,人们就至力于研究固体发光器件。

由于红外发光管发射的峰值波长为0.88—0.94微米之间的近红外光,属于不可见光线,无电磁幅射,无污染,对人体无害。

对此国际光学委员会亦已作出了声明。

随着红外光电器件的大量出现,红外线遥控已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医疗、安全保卫、工业控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

在我们身边渐渐出现许多自动和半自动设施,它们方便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效率。

人们对自动化接受认同的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让自动化更多的出现在生活中,更多的造福于人们。

法恩莎秉承了这一愿望,面对人们对卫生设施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发研制了红外线感应自动卫浴系列产品。

第二篇:红外线感应及其特点什么是红外线感应呢?红外线感应就是指利用红外线(又称红外光)的反射来传递控制信号,实现自动控制目的。

具体来讲,就是由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指令信号,经物体反射由接收器收下来并对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实现所需的各种功能。

那么,红外线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日光通过三棱镜,经过折射,形成彩色光带,这样的光带也叫光谱,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这只是我们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部分,其实,日光光谱除可见光外,还有不可见的紫外光(比紫光的的波长0.38µm还短)和红外光(比红光的波长0.76µm还长),如图(b)所示。

我们所讲的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µm —1.5µ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递控制信号的。

目前,红外发射器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是峰值波长为0.88µm—0.94µm之间的近红外光。

紫外紫蓝青绿黄橙红红外0.38 0.46 0.47 0.49 0.58 0.60 0.62 0.76图(b)日光光谱λ(µm)为什么要用近红外线作感应光源呢?这是因为作为光电接收器件的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的受光峰值波长为0.88µm—0.94µm之间,恰好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光峰值波长相匹配,这样,可获得较高的传输效率及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一氧化碳传感器说明文档

一氧化碳传感器说明文档

MQ-4气体传感器特点* 对甲烷,天然气有很高的灵敏度*对乙醇,烟雾的灵敏度很低* 快速的响应恢复特性. * 长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的稳定性* 简单的驱动电路应用用于家庭,工业的甲烷,天然气的探测装置规格A. 标准工作条件符号参数名称技术条件备注Vc 回路电压≤15V AC or DC V H 加热电压 5.0V±0.2V AC or DC R L 负载电阻可调R H 加热电阻 31Ω±3Ω室温P H 加热功耗≤900mWB. 环境条件符号参数名称技术条件备注Tao 使用温度-10℃-50℃Tas 储存温度-20℃-70℃Rh相对湿度小于 95%RhO2 氧气浓度21%(标准条件)氧气浓度会影响灵敏度特性最小值大于2%C. 灵敏度特性符号参数名称技术参数备注Rs 敏感体表面电阻10KΩ- 60KΩ(5000ppm CH4)α(1000ppm/ 5000ppm CH4) 浓度斜率≤0.6标准工作条件温度: 20℃±2℃ Vc:5.0V±0.1V相对湿度: 65%±5% Vh: 5.0V±0.1V 预热时间不少于24小时适用范围:300-10000ppm 甲烷,天然气。

D. 结构,外形,测试电路MQ-4气敏元件的结构和外形如图1所示(结构 A 或 B), 由微型AL 2O 3陶瓷管、SnO 2 敏感层,测量电极和加热器构成的敏感元件固定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的腔体内,加热器为气敏元件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

封装好的气敏元件有6只针状管脚,其中4个用于信号取出,2个用于提供加热电流。

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E. 灵敏度特性曲线图3 MQ-4型气敏元件的灵敏度特性图.2结构B结构A灵敏度调整:MQ-4型气敏元件对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气体有不同的电阻值。

因此,在使用此类型气敏元件时,灵敏度的调整是很重要的。

我们建议您用5000ppm 甲烷校准传感器。

当精确测量时,报警点的设定应考虑温湿度的影响。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安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准确的气体监测。

2. 安全操作规程2.1 安装位置选择在安装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地监测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

以下是一些安装位置选择的建议:•安装高度:一氧化碳密度较空气大,因此传感器应安装在离地面1.5米至1.8米的位置,以获得最准确的测量结果。

•避免遮挡:传感器的周围不应有物体遮挡,以确保空气能够自由地流动并进入传感器。

•避免干扰: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靠近暖气设备或其他可能干扰传感器正常运行的设备。

•远离通风孔: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通风孔或通风管道的附近,以避免可能的干扰。

2.2 正确连接和校准在安装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之前,确保正确连接传感器电源和控制系统。

同时,传感器还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度。

2.2.1 电源连接根据传感器的规格和要求,连接适当的电源电压。

务必遵循电源连接的正确方法,以避免损坏传感器或引发安全问题。

2.2.2 控制系统连接将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相连。

确保连接的稳固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遵循厂商提供的连接指南,并确保正确连接各个引脚。

2.2.3 传感器校准传感器的准确度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其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校准时,将传感器暴露在已知一氧化碳浓度的环境中,并使用校准装置校准传感器。

校准频率根据传感器的使用情况和要求而定,通常建议每年至少校准一次。

3. 保养规程为了确保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长期可靠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养规程:3.1 清洁传感器表面定期清洁传感器表面,以去除积尘和污垢。

使用干净的柔软布或棉签轻轻擦拭传感器表面。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的设置专题培训课件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的设置专题培训课件

采煤工作面一氧化碳传感器旳设置
22
一、一氧化碳传感器旳设置
3、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 处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 0.0024%CO。
4、自然发火观察点、封闭火区防火墙栅 栏外宜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 0.0024%CO。
5、开采轻易自燃、自燃煤层旳矿井,采 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应设置一氧 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
4、掘进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
检测报警仪。
15
四、其他地点甲烷传感器旳设置
1、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测风站应 设置甲烷传感器。
2、设在回风流中旳机电硐室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 传感器,如下图所示。
回风流中旳机电硐室甲烷传感器 旳设置
16
四、其他地点甲烷传感器旳设置
3、使用架线电机车旳主要运送巷道内,装煤点处必 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如下图所示。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传感器旳设置)
甲烷传感器设置
一、设置原则
1、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
屋顶)不得不小于300mm,距巷道侧壁(墙
壁)不得不不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以
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200mm
300mm
2
一、设置原则

2、甲烷传感器旳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
浓度和断电范围及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旳报警
<0.8 <0.8 综采回风中部
煤巷、半煤岩有瓦斯涌 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
≥1.0
≥1.5
<1.0
≥0.8 ≥1.2
<0.8
掘进工作面、 钻场
煤巷、半煤岩有瓦斯涌 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产品技术参数
检测气体 一氧化碳 CO 检测原理 双波长,NDIR 吸收原理 检测范围 0-2000ppm 进气采样方法 连续(泵吸) 气体接口 内径 2.5mm,外径 4mm 气体流量 0.3L/min±20%(连续) 气室尺寸 (长×宽×高) 200×43×38mm 预热时间 <2s(启动),<20min(正常工作) 响应时间 ~15s(@0.3L/min) 运行电压 9-36VDC 输出信号(可选) 0-5V、4-20mA 、TTL、Modbus485(自定义、 RTU、ASCLL) 使用温度 -20℃-60℃ 使用压力 70-106kPa 使用湿度 0-98%RH(非凝结) 线性误差 (@101.3kPa,20℃)≤±1% FS 分辨率 1ppm 检测下限 ≤±1.5% FS 量程重复性 (@101.3kPa,20℃)≤0.5% FS 线性误差 ≤±1% FS 零点重复性 (@101.3kPa,20℃)≤0.25% FS 满量程点稳定性 ≤±2%
CO
7NE
7NE/CO-5% 7NE/CO-10% 7NE/CO-50%
2015/11/17
3
主要技术参数
检测原理: 检测气体种类 检测范围 NDIR CO 0-5000PPM,0-1VOL%,0-5VOL%,0-10VOL%,0-50VOL%, 0100VOL% 0-5000PPM,分辨率为0.001 VOL.%,0-5 VOl.%分辩率为 0.001 VOl.%; 0-10 Vol.%分辩率为0.01 VOl.% 0-100 Vol.%分辩率为0.1 VOl.% ±2%FS 5.5VDC(低功耗)、9-18VDC 120mA UART TTL电平输出(波特率9600),0.4-2V电压输 出; 扩散式(需要管道式的可购买配套气室) < 2min; <30min ( 达到技术标准 ) T90<30s 零点 < ±10ppm SPAN <±30ppm 零点 < ±30ppm/月 SPAN < ±30ppm/月 -40°C -70°C 0-95%RH Φ33.5mm×31mm >5年 ExdmⅡCT4 IP6 甲烷安全监控系统检测仪 便携甲烷检测报警仪, 石油化工 煤矿开采 4
2015/11/17
10
主要强调
1) 所述的线性误差包含校准气体的误差 2) 所述的值检测条件为 20℃环境温度,绝对压强 101.3kPa(在检测 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此值会有所变化) 注:如需要详细的结构尺寸图和通讯协议请与相关销售员联系
主要应用

适用于泄漏报警、现场施工防护、简单气体分析气体、在线监测、 工业过程分析等多种场合
CO
NE-101
CO/NE-101
产品结构尺寸图
2015/11/17
7
主要技术参数
检测原理: 检测气体种类 检测范围 NDIR CO 0-5000PPM,0-1VOL%,0-5VOL%,0-10VOL%,0-50VOL%, 0100VOL% 0-5000PPM,分辨率为0.001 VOL.%,0-5 VOl.%分辩率为 0.001 VOl.%; 0-10 Vol.%分辩率为0.01 VOl.% 0-100 Vol.%分辩率为0.1 VOl.% ±2%FS 5.5VDC 120mA UART TTL电平输出(波特率9600),0.4-2V电压输出; 管道式 扩散式 3mm(inner); 5mm(outer) / 0.2…0.5 L/min ( 稳定 ) 90s T90<30s 零点 < ±10ppm SPAN <±30ppm 零点 < ±30ppm/月 SPAN < ±30ppm/月 -40°C -70°C 0-95%RH >5年 ExdmⅡCT4 IP6 空调通风控制系统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种植养殖气调保鲜 工业过程控制 环境仪表配套
2015/11/ 17
2
产品选型表
气体 系列 型号 7NE/CO-5000 7NE/CO-1% 量程 0-5%VOL 0-10%VOL 0-20%VOL 0-50%VOL 0-100%VOL 精度 ±2%FS ±2%FS ±2%FS ±2%FS ±2%FS 分辨率 0.01% VOL 0.01% VOL 0.01% VOL 0.01% VOL 0.01% VOL
分辨率 检测精度 工作电压 工作电流 输出方式 进气方式 预热时间 响应时间 重复性 长期漂移 温度范围 湿度范围 产品尺寸 寿命 防爆等级 防护等级
主要应用:
2015/11/17
传感器结构
2015/11/17
引脚定义
NDIR 红外气体 检测模块 NE-101 产品说明:
圣凯安科技研发、生产的NE-101系列高精度红外气体传感 器是一款采用NDIR红外吸收检测原 理的气体传感器模组。该传感器采用国外进口光源、特殊 结构的光学腔体和双通道探测器,实现空间 双光路参比补偿,微处理器进行信号采集、处理和输出, 线性误差优于满量程的±1%、零点漂移小, 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高灵敏度,无氧气依赖性,寿命长, 低功耗;内置温度传感器,可进行温度补偿; 同时具有 4-20mA / 0.4-2V、UART、Modbus (用户 可选)输出;报警点可设置,能够简单、快速地与现 有的监测和控制系统相连接,方便客户各种应用,保证模 块信号输出长期稳定性,其产品具有寿命长、成本低、精 度高等特点,内置温度传感器,自带温度补偿,是实用型、 智能型、微型红外传感器传感器。用户可进行零点标定及 满量程标定。也可使用恢复出厂设定恢复数据。传感器使 用方便,具备有完整的气体探测、模拟电压信号输出和串 口通信功能;可直接用来替代催化燃烧元件,广泛应用于 存在可燃性、爆炸性气体的各种场合。
2015/11/17
11
2015/11/17
12
2015/11/17
3) NE/SKA100 红外模块能检测多种 气体,是单组份和多组份气体浓 度检测应用的理想选择。传感器的光 学结构设计简洁,采用坚固耐用 的机械结构,使用方便,并由微处理 器实现信号数字化处理 长光程,镀金气室,增效光源,提升 检测精度 更适用于恶劣检测环境 ppm 量程气体检测,高精度 低检测下限,无气体干扰 温湿度补偿 适用于长时间在线检测,寿命长,稳 定可靠 输出 0-5V、4-20mA 或 TTL、 Modbus485(自定义、RTU、 ASCLL)
分辨率 检测精度: 工作电压 工作电流 输出方式 进气方式 进气接口 进气流量 预热时间 响应时间 重复性 长期漂移 温度范围 湿度范围 寿命 防爆等级 防护等级
主要应用:
2015/11/17
8 8
红外微量气体传感器 NE/SKA100
产品说明:
1) NE/SKA100 使用非分散式 红外检测技术,集成稳定红外 光源,配置可靠性能的光电探 测器,确保了传感器检测的稳 定性能。此产品设计用于工 业、实验室连续气体浓度的测 量, 适用于单种气体、 多种气 体检测以及生产和加工形成的特 殊气体 2) NE/SKA100 是一个独立的 气体检测模块,它的通用接口可 以很方 便地集成于任何检测系统和控制 系统中。基于红外吸收的原理, 气体 检测模块不仅对被测气体具有很 好的选择性, 而且能够对气体 浓度进 行高精度、高稳定性测量。此模 块结构紧凑、维护成本极低,适 用于 非常恶劣的应用环境
2015/11/17
6
产品选型表
气体 系列 型号 量程
0-5000PPM 0-1%VOL 0-10%VOL 0-20%VOL 0-50%VOL 0-100%VOL
精度
±3%FS ±2%FS ±2%FS ±2%FS ±2%FS ±2%FS
分辨率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VOL VOL VOL VOL VOL VOL
2015/11/17
1
7NE红外CO气体传感器
产品说明:
7NE红外系列气体传感器采用非色散红外(NDIR)检测技术,其 外形尺寸小可以代替CITY的4系列的传感器,采用镀金引脚拔插 结构,方便安装更换,可实现即插即用。气室光路采用镀金及防 水防尘工艺,保证模块信号输出长期稳定性,其产品具有寿命长、 成本低、精度高等特点,内置温度传感器,自带温度补偿,是实 用型、智能型、微型红外传感器传感器。用户可进行零点标定及 满量程标定。也可使用恢复出厂设定恢复数据。传感器使用方便, 具备有完整的气体探测、模拟电压信号输出和串口通信功能;可 直接用来替代催化燃烧元件,广泛应用于存在可燃性、爆炸性气 体的各种场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