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盆腔炎性肿块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发表时间:2020-08-11T08:01:01.401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作者:孙伟波[导读] 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在各因素下有黏膜水肿症状,渗出脓性液体后未得到治疗,会逐渐粘连附近脏器组织,促使盆腔包块形成,即为盆腔炎性包块,常见阴道流血、腹部疼痛症状,如抗炎药物服用不及时,会导致疼痛感加剧,预后较差[1]。
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绥芬河 157399摘要:目的观察盆腔炎性包块行超声诊断的价值。
方法 36例盆腔炎性包块者作为样本在2016年10月-2019年10月纳入课题,腹部组的18例行腹部超声检查,阴道组的18例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结果。
结果 100.00%(18例)为阴道组对盆腔炎性包块的检出准确率,而腹部组仅有77.78%(14例),组间差距大,P<0.05。
94.44%(17例)为阴道组获取的满意度数据,此数据在腹部组中为66.67%(12例),组间差距大,P<0.05。
结论盆腔炎性包块行阴道超声诊断的价值优。
关键词:阴道超声;影像学特征;应用价值;盆腔炎性包块;腹部超声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在各因素下有黏膜水肿症状,渗出脓性液体后未得到治疗,会逐渐粘连附近脏器组织,促使盆腔包块形成,即为盆腔炎性包块,常见阴道流血、腹部疼痛症状,如抗炎药物服用不及时,会导致疼痛感加剧,预后较差[1]。
盆腔炎性包块,发生率有增长趋势,既往多行腹部超声确诊,但此过程中影响因素多,盆腔器官组织、肠道充盈度等会造成准确率下降,而阴道超声的应用,能让盆腔器官和探头保持较短的距离,声衰弱降低后可让超声检查维持较高的分辨率,对保证检出率很关键[2]。
故课题样本选择了36例盆腔炎性包块者,重在观察超声诊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6例盆腔炎性包块者作为样本在2016年10月-2019年10月纳入课题,腹部组(18例):年龄均值是(39.04±8.22)岁,年龄值范围22-53岁;类实型8例,类囊型7例,混合型3例。
盆腔炎性包块的超声诊断价值

) 61 )
盆腔炎性包块的超声诊断价值源自郁 鹏 詹绍萍 王锡娟 吴 彦 谷晓曦 李树芳
[ 中图法分类号 ] R 711. 33
[文献标识码 ] B
) 62 )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 1月第 13卷第 1期 J C lin U ltrasound in M ed, January 2011, Vo.l 13, No. 1
累及盆腹腔的巨大炎性包块为 不均匀实性回声, 其余 包块内部 均有少许的强回声或线状强回 声分隔, 或内 部呈均匀 的实性回 声。肿物以囊性为主, 囊内有乳头者多为交 界性或局 部恶性肿 瘤; 肿物形态极不规则, 伴有腹痛或发热 者, 炎 性包块多 [ 3] 。彩 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虽能显示肿 物内有无血管分 布、血 供丰富与 否、血管的空间分布形态、血流 速度及血流阻力 等血流动 力学。 盆腔炎性包块周界 或内 部分隔 可见 动静脉 血流 信号。阻 力指 数在炎性包块中也无明显特异 性, 因而导致 在超声诊 断盆腔炎 性包块的难度。
[ 2 ] 王景宇, 王淑清, 陈亮. 女性盆腔炎性 包块的 CT 诊断. 吉 林医学, 2005, 26 ( 4): 433 - 434.
[ 3 ] 张晶. 超声检查女性盆腔肿物的诊断思维.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 子版 ), 2005, 2( 4): 248- 249. (收稿日期: 2010 - 07- 10)
结果
一、盆腔炎性包块的声像图特点 炎性包块大小 8. 0~ 4. 8 cm, 边界 尚清 晰, 形 态不 规则, 壁 薄, 内部完全呈囊性回声 或内部 透声 较差, 可见 线状 回声 或少 许偏强回声分布 (图 1)。包块 内或 包块 周界 可探 及动 静脉 血 流信号, 阻力指数为 0. 48~ 0. 57(图 2)。患者血 CA125不升高 或增高不明显。 二、盆腔炎性包块与子宫及腹腔的关系 36例盆腔炎性包块中, 6例伴盆腔积液, 8例为完全 囊性回 声, 18例 内部 可见 线状 强回 声分 隔, 4 例 透声 差, 类似 实性 回 声, 分布均匀, 其中 3例位于 子宫后 方, 1例 与子宫 和下腹 腔关 系紧密。 三、治疗及评估 患者入院后即行抗 感染治 疗 10 d, 超 声复 查 30 例包 块明 显缩小; 1例治疗后无 变化 ( 图 3), 遂择 期行手 术治疗, 术 后病 理结果为炎症; 5例治疗后要求行介入治疗 抽出暗红色液体, 病 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炎症。
超声在盆腔炎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超声在盆腔炎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分析超声在盆腔炎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將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盆腔炎性肿块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行超声诊断后评定确诊率、误诊率。
结果100例患者中误诊9例,确诊91例,分别占9.0%、91.0%。
通过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疾病史、超声检查结果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因素。
结论临床盆腔炎性肿块患者行超声诊断作用突出,可提高病症确诊率。
然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亦出现误诊,这就需要联合疾病史、病症表现等结果,对盆腔炎性肿块确诊率的提高意义重大。
标签:超声;盆腔炎性肿块;诊断;应用价值盆腔炎性肿块是临床的一种多发性病症,因患者盆腔炎症未得到有效治疗,致使其盆腔炎性组织得以改变,引发盆腔炎性包块。
资料显示,该病症主要表现为急性输卵管炎,高烧、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增大盆腔包块,加大患者疼痛度,降低生活质量[1]。
因此,临床需加强该病症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作为对象,汇总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盆腔炎性肿块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年龄20~58岁,平均(42.5±3.5)岁。
100例患者中,40例未明显性症状,腹部疼痛者30例,月经异常者18例,低热者3例,白带异常者9例。
100例盆腔炎性肿块患者资料差异无区别,P>0.05。
1.2方法借助迈瑞超声诊断设备进行检查,设备频率控制在3.5MHz以内,检查前期让患者充盈自身膀胱,于仰卧位取定后,从患者腹部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缓慢移动超声设备,查看盆腔情况,获取超声图像。
对超声确诊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评定最终效果。
1.3评定项目复查患者情况,观察其包块是否变化,若包块相较于治疗前变小,表明病症得以确诊;若包块比治疗前未变化或变大,表明病症误诊。
计算病症确诊率,并分析误诊原因。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主要借助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按照临床参数种类进行t、χ2检验,分别用(x±s)、百分数表示,若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盆腔炎性包块的超声诊断

盆腔炎性包块的超声诊断女性盆腔炎性包块是妇科的常见病,形成包块的基础是盆腔炎。
盆腔炎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肌层,浆膜层,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
炎症可以局限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生。
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和一般炎症的病理过程一样,可以从炎性浸润、水肿、肿胀、渗出、粘连、形成包裹性积液、坏死积脓、或脓性包块。
如不及时治疗可进入慢性炎症过程甚至形成慢性炎性包块。
1 盆腔脓肿盆腔脓肿是指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输卵管卵巢积脓以及急性盆腔腹膜炎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脓肿均属盆腔脓肿的范畴。
1.1病理输卵管受累时,发生输卵管炎,表现为充血、水肿、肿胀、增粗、渗出物多,由于输卵管的伞部及峡部因炎症而粘连、封闭,管腔内积脓,积液而形成腊肠形的包块[1]。
卵巢受累时,发生卵巢周围炎或涉及卵巢实质可引起多发性脓肿或与输卵管积脓粘连穿通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
此类脓肿位置较高,真正的盆腔脓肿,多半因输卵管内脓液流出沉积在子宫直肠陷凹处,或严重的盆腔腹膜炎和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引起盆腔高度充血,血管广泛扭曲扩张,组织水肿,纤维渗出,大量脓性渗出物流入盆腔底部,形成较大的盆腔脓肿,其位置较低。
内生殖器结核病可引起渗出性盆腔腹膜炎及生殖器表面大量粟粒样结节,浆液性草绿色液体积聚于盆腔,也可粘连形成多个包裹性积液或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瘘管。
形成脓肿的病菌为各种化脓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多数为大肠埃希菌、结核杆菌、淋病球菌,也应注意放线菌。
主要通过阴道、淋巴、血行或邻近脏器的炎症直接蔓延。
1.2临床表现急性盆腔炎形成脓肿时,病人高热、寒战、腹痛、阴道脓性分泌物多。
妇科检查扪及盆腔包块、有波动感、触痛。
如自然破裂大量脓液流入腹腔可引起严重腹膜炎、甚至败血症,也可自发穿破阴道后穹窿排出,或破入直肠,脓液由肛门排出[2]。
1.3超声检查急性和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其部位不同,声像图的特点亦有差异。
盆腔肿块的超声诊断分析

盆腔肿块的超声诊断分析盆腔肿块是妇科常见病,主要包括生殖系统良、恶性肿瘤及异位妊娠等。
超声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应用的影像检查方法,主要体现了无损伤性、可重复性,具有费用低廉、简便等优点。
现对我院几年来盆腔肿块的187例B超资料加以分析,分析如下:标签:腔肿块;超声诊断;B超检查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87例盆腔肿块患者,年龄20~67岁,所有患者入院后手术前均行B超检查,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
1.2方法使用飞利浦HD15B超声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膀胱适度充盈,腹部至耻骨联合上方,皮肤涂以耦合剂,在耻骨联合上方做纵、横、斜向多方位扫查,以获取子宫的最佳切面,仔细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边界、内部回声,与子宫及周围组织的关系。
2 结果超声诊断的所有患者中,子宫肌瘤113例,占60.4%,异位妊娠30例,占16.0 %,卵巢囊肿26例,占13.9 %,炎性肿块10例,占5.3 %,畸胎瘤6例,占3.2 %,子宫腺肌病2例,占 1.2 %。
盆腔炎性肿块误诊为异位妊娠2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黄体血肿误诊巧克力囊肿1例。
误诊率2.1%。
均经治疗性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
3 讨论子宫肌瘤为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中年妇女,临床表现常与肌瘤生长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及有无变性而不同表现,一般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声像图特点:①肌壁间肌瘤:最常见,占60%~70%,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肌层内见均匀的低声区,中等回声区或呈同心圆排列的中低相间的回声区。
②浆膜下肌瘤:占20%,子宫正常大小或稍大,于某一壁向外突出的低回声区或中等回声区,甚至只有蒂与子宫相连。
③粘膜下肌瘤:占10%,子宫正常或稍大,宫腔内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区,肌瘤与肌壁之间有衰减的裂隙为低回声区,这是诊断粘膜下肌瘤的要点。
根据声像图特征较易诊断,且确定性高。
异位妊娠主要临床症状为停经后腹痛、阴道出血,声像图观察子宫腔内无胚囊,内膜增厚,子宫一侧边界不清,宫外孕则表现为混合性包块,盆腔有积液,可见附件区有胚囊且见有胎心及胚芽。
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临床价值(附457例分析)

gi g a hy p os e tv o o r p r p c i e c mp rs n wih d g t ls b r c i n a — a io t i ia u t a to n
[ ] F aoi ,C tln 3 rilF aaa oC,Naoi e 1 o d s l ee— p fA, t .L w—o emut dtc a i
t r r w o — o CT n i g a h ft e i f a- n la r a a d l we x— - a g o r p y o h n r — e a o t n o r e — r t e t e a s ma e q a iy a d d a n s i o u a y i o r miy v s d :i g u l n i g o tc a c r c n c m t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 1 OO年 第 2 O卷第 8期 JMe ma igV 12 . 0 0 dI gn o.0No 82 1
处理 时 间会很 长 , 且 很 容 易 损 伤正 常 的血 管 。而 并
和手 术前 筛选 的 主要方 法 。
参考文献 :
[ ] 仲海 , 广 瑞 , 卓 冬 , 1 邵 徐 等.C 血 管 成 像 在 下 肢 动 脉 疾 病 中 的 T 应 用 价 值 [] J.实 用 放 射 学 杂 志 ,0 7 2 1 7 19 2 0 ,3:5 — 5 . [] WUmam K,B u r B,Th ma 2 . r J 1 amet o sS,e 1 ta.Aotia n rol ca d i
超声检查在盆腔炎性包块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盆腔炎性包块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检查在女性盆腔炎性包块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160例盆腔包块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存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与评价10项声像图特征。
结果:比较病灶内卵巢、盆腔带状回声、囊内实性区、囊液透声区、壁厚度、边界不清、不规则、腹水量方面差异(P<0.05);囊壁乳头结构、囊内分隔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病灶内探查到正常卵巢结构是鉴别盆腔脓肿及炎性包块的一个重要声像特征,囊液透声差、壁增厚、盆腔带状回声也有助于盆腔脓肿及炎性包块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超声检查;盆腔炎性包块;卵巢肿瘤;鉴别诊断盆腔炎性包块是妇科检查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一般情况下,结合患者既往病史,炎性包块容易检查诊断,但仍然有部分患者对既往疾病耐受性强或敏感性差,加之病灶的声像不典型,给明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是炎性包块还是盆腔良恶性肿块对患者的疾病的后续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有意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160例盆腔包块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存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女性盆腔炎性包块及肿瘤的影像中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3月经我院妇产科收治入院160例盆腔肿块女性患者,年龄为23-68岁,平均年龄为(43.1±1.3)岁。
根据病变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A组盆腔脓肿62例,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输卵管卵巢合并囊肿;B组为盆腔附件炎性包块43例;C 组为卵巢良性肿瘤23例,主要包括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囊性纤维瘤;D组为卵巢癌32例,包括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及囊性乳头状囊腺癌。
对于纯实性或纯囊性容易鉴别的病灶不入选本研究。
A、B两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21例,开腹手术治疗16例,后穹隆切开引流术13例,介入性超声治疗24例,抗炎保守治疗后超声随访至盆腔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33例。
超声、MRI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SEPT. 2021, Vol.19, No.9 Total No.143the Value of Ultrasound 【通讯作者】李胜男,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及妇科内分泌方面的研究。
E-mail:lishengnan1029@·125126·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09月 第19卷 第09期 总第143期观察。
根据患者体型来选择相应的探头:正常体型者选用3.5MHz频率的探头,肥胖体型者选用2~5MHz频率的探头。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多切面扫查,观察其盆腔情况,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变部位的血流情况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析病灶位置、大小、回声等影像学特征,并分析MRI检查、超声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不同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诊断价值的比较 经MRI 检查对女性盆腔炎性肿块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57%、84.29%、88.57%,超声检查分别为74.29%、72.86%、77.14%,明显低于MRI检查(P <0.05)。
MRI联合超声检查分别为98.57%、92.86%、98.57%,明显高于单一的MRI、超声检查(P <0.05),见表1。
2.2 典型病例影像分析 典型病例分析结果见图1~图2。
3 讨 论 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
绝大多数的盆腔炎性肿块是由于急性输卵管炎使输卵管、卵巢、子宫、阑尾、大网膜及肠管等粘连成一团,形成盆腔炎性肿 块[6-7]。
当盆腔肿块增大时疼痛也会有所增加。
盆腔炎性肿块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工作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盆腔炎性肿块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11T15:24:40.32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作者:刘剑伟[导读] 但需要临床医生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互结合判断,以此提高诊断确诊率,为患者的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有指向性的治疗方向。
天津市武清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彩超室天津武清 301700 摘要:目的:对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疑似患有妇科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60例),纳入时间均在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对所有纳入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对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诊
断的价值性。
结果:在观察项目中,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的数据差异没有意义,p>0.05,且超声诊断的确诊率相对较高。
结论:使用超声诊断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可以降低诊断误诊情况的发生率,能够提高诊断结果确诊率。
关键词:妇科;超声;盆腔炎性肿块;诊断
盆腔炎性肿块是由于盆腔内部发生了炎症组织改变情况,进而导致了盆腔炎性包块的出现,大多数盆腔炎性肿块患者都是在盆腔脏器患有炎症时没有得到正规的医学治疗所引发的疾病;盆腔炎性肿块的发生会引发子宫、输卵管等部位发生炎症,因此,对疑似患有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进行及早诊治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在于:对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特将疑似患有妇科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意在为临床诊断盆腔炎性肿块患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现数据研究报告与相关文字讨论阐述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疑似患有妇科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60例),纳入时间均在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
在60例疑似患有妇科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中,有轻微下腹部疼痛的患者占总例数33.33%,有月经不正常的患者占总例数53.33%,有白带异常且伴有低热情况的患者占总例数13.34%;据数据归纳统计发现,患者的年龄区域在20~30岁之间,而(25.81±7.75)岁则是60例疑似患有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的平均年龄。
1.2 方法
对所有纳入患者予以超声诊断。
使用飞利浦的探头、超声诊断仪与东芝的550超声诊断仪进行临床检查,其中,探头的频率设置在3.5 MHz左右;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该保持膀胱在中度充盈的状态之下,并取得仰卧位的检查姿势,对患者的腹部直至子宫颈部进行扫查,扫查的手法应缓慢,仔细观察内部盆腔的纵断面、斜断面、横断面,将所获得的检查图像予以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诊断的价值。
1.4数据处理
观察指标数据比较都经过了统计学软件分析,分析的软件版本是SPSS21.0版,超声诊断的价值性等项目属于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在对比过程中有p<0.05的情况则证明有比较差异。
2.结果
在观察项目中,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的数据差异没有意义,p>0.05,且超声诊断的确诊率相对较高。
手术结果:确诊为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57例;在超声诊断中,确诊有55例为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另外2例患者,一例发生了误诊,另一例发生了漏诊情况。
因此,依据上述诊断结果可得,超声诊断的确诊率为96.67%,敏感度为98.25%,特异度为66.67%。
3.讨论
妇科盆腔炎性肿块患者极易被误诊为卵巢囊肿患者,发生这一误诊的原因在于:在超声图像中,子宫的左侧部位会有圆形状囊性包块存在,这一图像易被误诊为异位妊娠,但是患者的实际情况则是输卵管有积液存在,这是由于患者有月经紊乱伴随腹痛情况存在,而造成了肿块形状不规则化,除此之外,内部的回声情况不一致使得图像中的形状边界较为模糊;在本次观察结果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炎性肿块,但是经过超声诊断显示为浆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肿块发生部位与子宫靠的太近,所以导致回声弱[1-2];另外还有1例患者属于附件炎性肿块被误诊为了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这是由于在超声诊断中,没有对肿块的轮廓形状与边界进行明确显示,再加上声像中的回声较为杂乱而引发的;总结上述诊断结果,可以发现导致误诊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患者本身的病情影响;(2)超声诊断中的声像图影响[3-4]。
超声诊断可以对卵巢和子宫内部情况予以全面观察,对不同时期的盆腔炎性肿块有着不同的声像图表现,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可以依据患者的超声诊断图显示情况对患者的病情予以判断;结合本次的数据:在观察项目中,诊断出的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的数据差异没有意义,p>0.05,且超声诊断的确诊率相对较高;其中,超声诊断的确诊率为96.67%,敏感度为98.25%,特异度为66.67%。
这都说明了,盆腔炎性肿块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突出,若发生误诊情况,可以从患者本身和声像图两个方向进行分析,即在临床诊断中,需要将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与超声图像特征有效结合在一起分析,以此提高盆腔炎性肿块诊断的准确率;而本次的观察数据结果与陈艳婷学者在《河南医学研究》中发表的《超声在盆腔炎性肿块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5]一文里的数据结论相似,证明了本文的理论具有代表性。
总结数据结果与相关讨论可以得出:对疑似患有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予以超声诊断,可能会存在误诊情况,虽然发生误诊的概率较小,但需要临床医生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互结合判断,以此提高诊断确诊率,为患者的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有指向性的治疗方向。
参考文献:
[1]蔡新宇,肖蕾,梁晓平.超声及多层螺旋CT鉴别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病变的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2):106-108.
[2]李欣欣,张明宇,周杨.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6):120-121.
[3]刘汝志.超声检查在盆腔囊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45-46.
[4]王海,陈小宇,林千早等.多层螺旋CT与超声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2):379-382.
[5]陈艳婷.超声在盆腔炎性肿块与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