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升本考试大纲
24年内蒙古统招专升本文史基础考试大纲

内蒙古统招专升本文史基础考试大纲是针对准备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的指导性文件,主要涵盖了文史类基础知识的考试范围、题型、难度、分值分配等重要信息。
以下是该大纲的简要介绍:一、考试性质内蒙古统招专升本考试是选拔优秀专科生升入本科的重要途径,文史基础知识的考试大纲旨在考查学生的文史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和文学素养,以及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考试范围本次考试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先秦至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重要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
2. 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时期的重要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
3. 世界文学: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
4. 历史常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方面的基本常识。
5. 语言表达与运用:包括语言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考察。
三、题型及分值分配1.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 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 分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4. 作文题:共5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五、试卷结构整体来说,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试题难度适中,题型多样,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文史基础知识的考察范围广泛,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文学、历史常识等多个领域,同时注重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考察。
考试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和作文题,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注重能力提升,通过大量阅读、写作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时间安排,合理规划备考时间,确保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25776-专升本插班生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I.考试的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样,具有对学生把握本课程程度的较强识别、区分能力。
II.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基本要求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了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作家作品的特点,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式,能够独立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
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能够利用工具书与知识积累扫清语言障碍,并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
在此基础上获得文学的熏陶与审美的教育。
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析古代文学作品。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二个层次,具体含义是: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领会:在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能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分析其思想内含、美学意蕴。
第一编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神话的含义及其内容;2、《诗经》的体制及其分类3、先秦散文(《论语》、《庄子》)4、屈原和楚辞(《离骚》)二、考核要求1、识记先秦文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领会先秦文学的一些经典篇章,如《诗经》及《离骚》第二章秦汉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司马迁及其《史记》2、汉乐府民歌3、五言诗的起源及《古诗十九首》二、考核要求1、识记《史记》的基本知识及乐府的含义2、领会《史记》人物传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三曹及建安七子2、阮籍和嵇康3、陶渊明4、谢灵运及谢朓5、志怪小说及轶事小说二、考核要求1、识记(1)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二谢等名词。
(2)志怪小说及轶事小说的含义(1)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2)志怪小说及轶事小说中的经典篇章第二编唐宋文学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学第一节初盛唐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初唐“四杰”2、陈子昂及张若虚3、高适、岑参与边塞诗派4、王维与山水田园诗派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6、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二、考核要求1、识记初盛唐诗人的经典篇章2、领会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边塞诗派及山水田园诗派的诗歌艺术特色李杜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第二节中晚唐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韩孟诗派2、元白诗派3、杜牧及李商隐4、李煜二、考核要求1、识记中晚唐诗人的经典篇章韩孟诗派及元白诗派的诗歌风格杜牧及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特色李煜词的创作特色第二章宋辽金文学第一节北宋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欧阳修与王安石2、晏殊、晏几道3、柳永4、苏轼5、黄庭坚与秦观二、考核要求1、识记(1)北宋诸作家的经典作品(2)江西诗派2、领会北宋诸作家的作品内容、艺术特色及其贡献第二节南宋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李清照2、陆游、杨万里、范成大3、辛弃疾4、姜夔5、文天祥6、元好问二、考核要求1、识记(1)南宋诸作家的经典作品(2)江湖诗派2、领会南宋诸作家的作品内容、艺术特色及其贡献第三编元明清文学第一章元代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关汉卿2、王实甫3、白朴、马致远、郑光祖4、高明二、考核要求1、识记元杂剧的含义及体制2、领会元代戏剧诸作家的代表作、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第二章明代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三国演义》2、《水浒传》3、汤显祖与《牡丹亭》4、《西游记》二、考核要求1、识记(1)章回体小说、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世情小说(2)台阁体、前后七子、童心说、性灵派、公安派、竟陵派诸名词2、领会《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诸作品的思想主旨、人物性格及艺术特色第三章清代文学一、考核知识点1、《桃花扇》2、《聊斋志异》3、《儒林外史》4、《红楼梦》二、考核要求1、识记吴伟业“梅村体”、袁枚“性灵说”、纳兰性德2、领会《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诸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及艺术特色III.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编写说明1 .本考核大纲参考袁行需主编的教材《中国文学史》进行编写。
2 .本考核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3 .识记:(1)神话概念;(2)神话分类。
4 .理解:(1)中国神话特点;(2)中国神话的价值和意义。
5 .运用:神话分类与中国神话重要神话举例,举神话的例子分析中国神话的特点、价值、意义。
第二章《诗经》1 .识记:(1)《诗经》;(2)三家诗、四家诗;(3)“诗六义”;(4)采诗、献诗、删诗;(5)重章。
2 .理解:(1)《诗经》类别及主要题材内容;(2)诗经艺术成就及影响。
3 .运用:赏析《诗经》主要题材诗歌。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 .识记:(1)《尚书》;(2)《春秋》;(3)春秋三传;(4)春秋笔法;(5)编年体、国别体。
2 .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体例、内容和艺术特色。
3 .运用:先秦叙事散文的写作特点。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识记;(1)《论语》《孟子》;(2)《庄子》;(3)《荀子》《韩非子》。
2 .理解:《庄子》三言说理。
3 .运用:分析庄子寓言的特点。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识记:(1)楚辞;(2)《离骚》;(3)《九歌》;(4)《九章》;(5)宋玉《九辩》;(6)香草美人。
2 .理解:(1)《离骚》内容及艺术特色;(2)屈原楚辞成就及影响。
3 .运用:结合《离骚》分析香草美人象征手法。
第二编秦汉文学史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1.识记:(1)《吕氏春秋》;(2)李斯刻石文;(3)《淮南子》。
4 .理解:《淮南子》的思想倾向、说理特点。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五章东汉辞赋1.识记:(1)汉大赋;(2)骚体赋;(3)诗体赋;(4)抒情小赋。
2.理解:(1)汉赋渊源及演变进程;(2)汉赋类别及散体大赋特征。
陕西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陕西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陕西省专升本语文考试是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项,旨在考核考生对中国文学、语言文字、文言文及其他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
(一)中国文学:考查考生对中国文学史的概念、主要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的知识;
(二)语言文字:考查考生对汉语语音、语法、词汇、书写及文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三)文言文:考查考生对古代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句法、书写等方面的知识;
(四)其他文学知识:考查考生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文学概念、文学赏析等方面的知识。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科目为语文,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四、考试要求
(一)考生应熟悉中国文学史、语言文字、文言文及其他文学知识,熟悉考试内容;
(二)考生应掌握考试题型,熟悉考试要求;
(三)考生应掌握答题技巧,掌握考试技巧;
(四)考生应全面复习,加强考前复习,熟悉考试细则。
湘南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大纲(专升本)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大纲(2021年专升本)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一、考试要求: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了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时期作家作品的特点,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式,能够独立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
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能够利用工具书与知识积累扫清语言障碍,并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
在此基础上获得文学的熏陶与审美的教育。
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析古代文学作品。
二、考试内容先秦文学一、先秦文学概述(一)理解(1)理解文学史观念与文学史分期等问题;(2)了解先秦文学的发展阶段;(3)理解先秦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4)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
二、原始歌谣与上古神话(一)理解(1)了解原始歌谣的特点和基本类型,掌握原始歌谣的搜集情况;(2)了解上古神话的基本概况。
(二)应用(1)掌握上古神话的基本特征;(2)重点掌握上古神话故事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三、《诗经》(一)识记(1)《诗经》的基本知识、概念。
(2)《诗经》经典篇目的背诵与赏析。
(二)理解(1)《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应用(1)会结合具体作品、时代背景等因素分析《诗经》的写作风格与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先秦历史散文(一)识记(1)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的成书过程及基本内容;(二)理解(1)重点掌握《左传》五大战役,以此分析《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2)阅读《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分析《战国策》的散文艺术;(3)比较分析《左传》与《战国策》说辞的不同特色。
五、先秦诸子散文(一)识记(1)了解《论语》、《孟子》、《庄子》的基本概况及基本思想;(2)掌握《论语》、《孟子》《庄子》中的名句、名篇。
(二)应用(1)会结合具体作品、时代背景等因素分析《论语》、《庄子》、《孟子》等作品的文学价值。
六、楚辞(一)识记(1)楚辞与屈原相关知识点及《离骚》等文本的细读。
(二)理解(1)楚辞生成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屈赋的艺术特征、楚辞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安徽2020年普通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与要求本科目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较熟练的知识运用能力。
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考试范围:(一)先秦两汉文学1. 掌握《孟子》《庄子》等作品的基本文学常识;2.掌握《诗经》的体制,《诗经》的内容,《诗经》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3.了解屈原《离骚》的内容与艺术成就,《九章》、《九歌》的内容与艺术。
4.掌握司马迁的生平,关于《史记》的体例、写作目的,《史记》思想内容,《史记》的文学成就。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1.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与文学基本面貌。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陶诗的内容,陶诗的艺术特色。
掌握结合作品理解陶诗的欣赏方法。
3.掌握建安文学的基本内容。
4.掌握建安到正始时期文学内容与风格的变迁及代表性作家的风格与成就。
(三)唐宋文学1.掌握初唐文学,尤其是王孟山水诗与高岑边塞诗的基本面貌。
2.理解唐诗代表作品作家的风格,尤其是《春江花月夜》、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岑参、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代表性作家作品。
3.掌握柳永、苏轼、李清照、周邦彦、陆游、辛弃疾等作家诗词创作的基本情况,并能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四)元明清文学1.理解四大名著所代表的不同小说类型。
2.熟练掌握关汉卿与《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并能结合作品进行赏析。
3.能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作品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典型人物进行鉴赏分析。
三、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主编:罗莹,曾晓洪;《现代汉语》专升本考试大纲【考试内容】(一)绪论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的特点。
(二)语音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什么是音素;什么是辅音;什么是元音;元音和辅音的区别;什么是音节;音位;《汉语拼音方案》;声母的发音部位;声母的发音方法;韵母的发音特点;什么是声调;调值和调类;音节的结构分析;音节的拼写规则;y、w的使用;隔音符号的使用;省写;标调法;音节连写。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升本考试大纲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升本考试大纲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升本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古代文学的起源与发展1. 文学的定义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3. 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4. 秦汉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部分:魏晋南北朝文学1.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魏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风格分析。
3. 南朝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风格分析。
4. 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风格分析。
第三部分:唐代文学1. 唐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唐代诗歌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诗人与作品。
3. 唐代散文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
4. 唐代唐诗的典型体裁与演变。
第四部分:宋代文学1. 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宋代词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词人与作品。
3. 宋代元曲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剧作家与作品。
4. 宋代散文的发展特点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
第五部分:元明清时期文学1. 元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2. 明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3. 清代文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第六部分: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和价值1. 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
2. 古代文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第七部分:邹韬奋与中国古代文学1. 邹韬奋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贡献。
2. 邹韬奋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
第八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思想1. 中国古代文学的思想倾向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2.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第九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赏析1. 选取古代文学名篇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如《庄子》、《诗经》、《离骚》、《红楼梦》等。
第十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1. 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影响。
2. 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与对比。
考试要求:1. 考生要熟悉每个时期的文学特点,并能准确理解代表作品的意义和特点。
125665-专升本插班生考试-古代文学院作品选

2019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般要求:要求考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重要的文学流派和文风特点;掌握散文、小说、诗词曲等文体的演变规律及其基本特征;熟悉各个时期重要作家的生平、主要字号、文集等基本情况,了解其代表作品及创作风格。
重点要求:掌握重点篇目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色,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能背诵名篇名句。
先秦文学1、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305篇诗歌作品。
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始称《诗经》。
按音乐的不同特点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国风指诸侯国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王畿之地的音乐,颂是庙堂乐歌。
《诗经》主要为四言,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开辟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
重点篇目:《氓》、《采薇》。
能识别作品中赋比兴的手法。
重点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尚书也称书、书经,主要为官方文告,是我国最早的文集之一。
3、左传了解其与《春秋》的关系,认识该书为记事体、编年体,掌握其艺术特色。
重点篇目:《秦晋殽之战》4、国语认识其为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言。
重点篇目:《邵公谏弭谤》5、战国策认识其为国别体断代史,重在记言,主要反映纵横家思想;了解其艺术特点。
重点篇目:《冯谖客孟尝君》。
掌握其人物刻画特点。
6、论语是记述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为语录体,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成书。
重点篇目:《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辨析人物的不同性格。
7、孟子了解该书体现了儒家亚圣的“仁政”思想,掌握其艺术风格。
重点篇目:齐桓晋文之事章。
掌握孟子文章的论辩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要求考生掌握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历史,把握其间诗歌与散文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的生平、创作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代表作品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评价,以及名篇名句的诵记。
考生应具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能力与分析评论能力,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1、文学史知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名词术语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诗文默写填句题(共10分);
4、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论述题(共30分)
三、考试的重点内容
(一)先秦文学
1、原始诗歌
2、神话
3、《诗经》(分类,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4、《楚辞》
5、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
6、诸子散文(孔子,孟子,庄子)
重点作品:《关雎》,《氓》,《蒹葭》,《曹刿论战》,《晋公子重耳之亡》,《冯谖客孟尝君》,《寡人之于国也》,《秋水》(节选),《湘夫人》
(二)秦汉文学
1、秦汉散文(政论文)
2、《史记》(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3、汉代诗歌(汉乐府诗,文人五言诗)
4、汉赋(分类,主要赋家,代表作品)
5、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
重点作品:《谏逐客书》,《过秦论》,《李将军列传》(节录),《陌上桑》,《孔雀东
南飞》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诗歌(建安文学,左思,谢灵运,庾信,“永明体”)
2、南北朝乐府民歌
3、陶渊明
4、魏晋南北朝赋(主要作家,作品)
5、魏晋南北朝小说(志怪、志人)
重点作品:《短歌行》,《白马篇》,《咏史》(郁郁涧底松),《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
(四)隋唐五代文学
1、初唐(“四杰”,陈子昂)
2、盛唐(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3、李白
4、杜甫
5、中唐(韩孟,刘柳,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李贺)
6、晚唐(小李杜)
7、唐代散文(古文运动) 8、唐传奇 9、唐五代词(温李)
重点作品:《在狱咏蝉》,《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大漠风尘日色昏),《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将进酒》,《登高》,《蜀相》,《兵车行》,《杜陵叟》,《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江雪》,《梦天》,《滁州西涧》,《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种树郭橐驼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宋辽金文学
1、北宋词(欧阳修,柳永,晏几道,周邦彦)
2、北宋诗(欧阳修,王安石,江西诗派)
3、南宋词(李清照,辛弃疾,姜夔)
4、南宋诗(“诚斋体”,范成大,文天祥)
5、苏轼
6、陆游
7、宋代话本
重点作品:《踏莎行》(郴州旅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念奴娇》(大江东去),《饮
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扬州慢》(淮左名都),《声声慢》(寻寻觅觅),《关山月》,《书愤》,《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永遇乐》(千古江山),《前赤壁赋》
(六)元代文学
1、元杂剧(体制,特点及兴衰原因)(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白甫《梧桐雨》和《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等)
2、南戏(高明《琵琶记》,“四大传奇”)
3、元代散曲(体制,特点,马致远,睢景臣,张养浩)
4、元代诗文(元诗“四大家”)
重点作品:《西厢记》(长亭送别),《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七)明代文学
1、《三国演义》(思想倾向,艺术成就,人物形象)
2、《水浒传》(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3、《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幽默诙谐的特点)
4、“三言”,“二拍”
5、明代戏剧(明代传奇:“沈汤之争”,“三大传奇”,汤显祖《牡丹亭》;明代杂剧:徐渭《四声猿》)
6、明代诗文(宋濂,刘基,高启,前后七子,公安派,唐宋派)
重点作品:《报刘一丈书》,《项脊轩志》
(八)清代文学
1、《聊斋志异》(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2、《儒林外史》(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3、《红楼梦》(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成就)
4、清代诗词文(吴伟业,钱谦益,清词三大家,清代散文三大家,桐城派)
5、清代戏曲(《长生殿》,《桃花扇》)
重点作品:《婴宁》,《范进中举》,《红楼梦》(宝玉挨打),《马伶传》
四、教材与参考教材
(一)教材:
1、《中国文学史》(第二版,一、二、三、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教材: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三、四卷),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