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宴请礼仪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关于中餐正式宴会宴请礼仪

关于中餐正式宴会宴请礼仪

关于中餐正式宴会宴请礼仪 中餐正式宴会以圆桌排座,与国宴相⽐,除不挂国旗、不奏国歌以及出席⼈员级别不同以外,其余安排与国宴⼤致相同。

下⾯是⼩编为⼤家收集关于读书⼼得体会,欢迎借鉴参考。

正式宴会的礼仪要求如下: 1、有正式的请柬,请柬上注有宴请⽇期、时间、地点等内容。

2、排座严格按照礼宾要求,与宴者按照席位卡对号⼊座。

3、对于宴请服饰要求,往往在请柬上注明。

4、对餐具、酒⽔、菜肴道数及上菜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

5、宴会服务质量要求较⾼,⾼档宴会要求上⼀道菜换⼀次餐盘,每道菜上桌后先向宾客⽰盘,然后再进⾏分菜。

6、宴会进⾏中,通常配有背景⾳乐或穿插⽂艺表演,调节宴会⽓氛。

明确对象、⽬的、形式 1.对象。

⾸先要明确宴请的对象。

主宾的⾝份、国籍、习俗、爱好等,以便确定宴会的规格、主陪⼈、餐式等。

2.⽬的。

宴请的⽬的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为表⽰欢迎、欢送、答谢,也可以是为表⽰庆贺、纪念,还可以是为某⼀事件、某⼀个⼈等等。

明确了⽬的,也就便于安排宴会的范围和形式。

3.范围。

宴请哪些⼈参加,请多少⼈参加都应当事先明确。

主客双⽅的⾝份要对等,主宾如携夫⼈,主⼈⼀般也应以夫妇名义邀请。

哪些⼈作陪也应认真考虑。

对出席宴会⼈员还应列出名单,写明职务、称呼等。

4.形式。

宴会形式要根据规格、对象、⽬的确定,可确定为正式宴会、冷餐会、酒会、茶会等形式。

⽬前世界各国礼宾⼯作都在改⾰,逐步⾛向简化。

选择时间、地点 主⼈确定宴会时间,应从主宾双⽅都能接受来考虑,⼀般不选择在重⼤节⽇、假⽇,也不安排在双⽅禁忌⽇。

选择宴会⽇期,要与主宾进⾏商定,然后再发邀请。

地点的选择,也要根据规格来考虑,规格⾼的安排在国会⼤厦、⼈民⼤会堂,或⾼级饭店。

⼀般规格的则根据情况安排在适当的饭店进⾏。

邀请 宴会⼀般都要⽤请柬正式发出邀请。

这样做⼀⽅⾯出于礼节,⼀⽅⾯也是请客⼈备忘。

请柬内容应包括:活动的主题、形式、时间、地点、主⼈姓名。

请人吃中餐需要注意什么?这些中餐宴请礼仪要记牢

请人吃中餐需要注意什么?这些中餐宴请礼仪要记牢

请人吃中餐需要注意什么?这些中餐宴请礼仪要记牢引言在中国的社交场合中,邀请朋友或合作伙伴一起品尝中餐是非常常见的举动。

然而,以适当的礼仪招待客人在中餐宴请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能够展示出主人的尊重和关心。

那么,在请人吃中餐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礼仪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中餐宴请的礼仪要点。

主题一:宴请邀请方式1.提前通知:在邀请他人共进中餐之前,应该提前通知对方。

这样,客人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做好准备。

2.邀请函:邀请函是一种正式的邀请方式。

在其中,我们可以详细说明宴请的时间、地点、流程以及其他特殊要求。

3.电话邀请:如果没有邀请函,我们可以通过电话与对方进行邀请。

在电话邀请时,要有礼貌地表达邀请的目的,并提供宴请的具体细节。

主题二:中餐宴请礼仪1.座次安排:在中餐宴请时,座次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给重要客人或长辈安排尊贵的位置,通常是主宾席。

其他座次可以根据人际关系和身份进行合理安排。

2.迎宾礼仪:当客人到达时,我们应该提前到门口迎接,并表达热烈的欢迎之意。

可以递上鲜花、小礼物或手写的欢迎卡片。

3.餐具使用:正式的中餐围桌宴请中,我们需要了解正确的餐具使用。

例如,使用筷子时要注意不要直接插在饭碗里,并且在用餐前应该用热水洗手和洗涤餐具。

4.用餐礼仪:在用餐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守一些基本的用餐礼仪。

例如,不大声喧哗,不挖鼻孔,不随便乱放食物等。

5.酒的斟酌:如果在中餐宴请中涉及到饮酒,我们应该注意对酒的斟酌。

互相敬酒时要注重适量,并且保持清醒的状态。

主题三:注意事项1.跟进特殊饮食习惯:在宴请他人共进中餐时,我们应该了解对方的特殊饮食习惯。

例如,有些人可能不吃猪肉、海鲜或者是有特殊的食物过敏。

我们应该事先了解,以便安排合适的餐食。

2.注意礼物的选择:在中餐宴请时,我们通常会送上小礼物来表达尊重和感谢之情。

礼物的选择应该考虑对方的兴趣和品味,并且避免送一些不合时宜或有负意义的礼物。

3.空杯不倒酒:在中餐宴请中,一种常见的习俗是“空杯不倒酒”。

请人吃中餐需要注意什么这些中餐宴请礼仪要记牢

请人吃中餐需要注意什么这些中餐宴请礼仪要记牢

请人吃中餐需要注意什么这些中餐宴请礼仪要记牢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中餐礼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餐宴请礼仪1、中餐宴请礼仪之就座顺序就座时,应该等年长者,职高者,女士先坐定,方可入座。

不加礼让,*先就座是不礼貌的行为。

目前在中国流行的就座秩序,遵循的是西方宴会中以右为上的法则,则**主宾坐在主人的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主宾右侧。

就座后,姿势要端正,脚应该放在本人座位的下面,不要任意伸曲或晃动,手肘不要靠着桌沿,也不要把手放在邻座的椅背上。

2、中餐宴请礼仪之上菜顺序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上菜顺序遵循先冷后热的原则。

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3、中餐宴请礼仪之敬酒礼仪斟酒原则是八分满。

在一起就餐时,闷头*饮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尤其是在**宴会场所,更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可以通过敬酒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和好感,也可以调动宴会的气氛。

敬酒的顺序应该是先主宾、后其他客人、*后才是主人。

虽然不同地区的敬酒风俗不太一样,但是不强人所难的敬酒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无休止的劝说,强迫对方喝太多酒,会造成对方的不快。

4、中餐宴请礼仪之就餐礼仪(1)就餐时要从容、安静,不能大声咀嚼,狼吞虎咽。

(2)食物要大小合适,太大的食物会导致嘴巴塞得满满的,吃相难看。

食物如果有汤汁的话,不要马上送到口中,因为汤汁会溅到衣服上。

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要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3)自用餐具不要伸到公用餐盘夹取食物,取菜舀汤时使用公筷公匙。

中餐宴请的席位安排宴请时,每张餐桌上的具体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别。

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条,它们往往会同时发挥作用。

方法一,主人在主桌面对正门之位就坐。

所谓“面门为主”:是指在每一张餐桌上,以面对宴会厅正门的正中那个座位为主位,通常应请主人在此就座。

中餐就坐礼仪

中餐就坐礼仪

中餐就坐礼仪在中餐中,就坐是很有讲究的,那么你们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餐就坐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中餐就坐礼仪1、席次安排(1)现代意义上的中餐就座礼仪正对大门的或朝东一侧的席位为主位。

男主人坐主位,女主人位于男主人的对面。

宾客通常随男女主人,按以右为尊的原则依次排列,男主宾在女主人的右侧,女主宾在男主人的右侧。

其他座位也是按照右高左低的顺序依次对角飞线排列(除了男女主人的位置不一样,其他的席次安排按国际上通用的来)。

这样每桌就从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谈话中心,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也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子上。

(2)传统意义上中餐就座礼仪传统意义上中餐就座礼仪,或者说在非常正式的中餐宴请场合,要按主副相对、以“尚左尊东”的原则按顺时针排列,即主位的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如果餐桌正对大门,则正对大门的位置为主位;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为首席(若是两人坐一起的八仙桌,则是右侧的位置为尊位)。

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注意“面门定位”(正对大门)、“以远为上”(离大门更远的餐桌宜为主桌)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

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整个宴会桌子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同时,为了确保赴宴者能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在的桌次,可以在请柬上注明对方所在的桌次、在宴会厅入口悬挂宴会桌次排列示意图、安排引位员引导来宾按桌就坐,或者在每张餐桌上摆放桌次牌。

2、其他注意事项(1)座次安排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参加正式的中餐宴请时请勿随意落座。

一般席次的安排是根据客人的身份、地位、亲疏来分坐。

(2)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主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主的安排。

中餐宴请用餐时的礼仪

中餐宴请用餐时的礼仪

中餐宴请用餐时的礼仪中餐宴请用餐时的礼仪1.座次安排目前我国以中餐圆桌款宴,必须注意下列原则:以右为尊,左为卑。

如男女主人并座,则男左女右,以右为大。

如席设两桌,男女主人分开主持,则以右桌为大。

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即官阶高低定位,不能逾越。

女士以夫为贵,其排名的秩序,与其丈夫相同。

遵守社会伦理,长幼有序,师生有别,在非正式的宴会场合,尤应遵守。

如男女主人的宴会,邀请了他的顶头上司,经理邀请了其董事长,则男女主人必须谦让其应坐的尊位,改坐次位。

正式宴会,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参加宴会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非正式的宴会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

安排座位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以主人的位置为中心。

如有女主人参加,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为上,依次排列;二是要把主宾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

通常是以右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

离门最远的、面对着门的位置是上座,离门最近的、背对着门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边是第二号位,左边是第三号位,依次类推;三是在遵从礼宾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相邻者便于交谈;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应尽可能插在客人之间,以便与客人交谈,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餐桌坐次的暗示:在中国的饮食礼仪中,坐在哪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

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

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礼,中国的文化是不让客人感到紧张。

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

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

2.上菜程序宴会之前,应按照宴请所要达到的目的,列出被邀请宾客的名单。

确定主宾、副主宾以及陪同客人。

宴清时间应以主宾最合适的时间来确定,以多数宾客能来参加宴会为准则。

中餐宴请礼仪注意事项

中餐宴请礼仪注意事项

中餐宴请礼仪注意事项1.着装得体:参与者应该穿着得体、整洁。

男性可以选择西装或者中式服装,女性可以选择长裙或者旗袍。

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者过于随便的服装。

2.宴会座位:主人一般会事先为宾客安排座位,宾客应按照座位安排就座。

如果宾客没有指定座位,可以等待主人指引后再就坐。

一般情况下,主宾会坐在宴会桌的主席位或者主宾位上。

3.使用筷子:在中餐宴请中,使用筷子是常规的就餐方式。

使用筷子时,应注意用法规范。

筷子的正确使用方式是用拇指和食指夹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压在筷子的下部,食指压在筷子的上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放松地握住筷子的下部。

4.礼貌用餐:在就餐时,应保持安静、有礼貌的态度。

不要发出过多的声音,避免大声交谈或嘈杂的行为。

同时,不要过度用力敲击碗碟,也不要放声打嗝或使用牙签。

5.就餐顺序:在宴会中,就餐一般遵循从热菜到冷菜、从淡味到重口味、从素食到荤食、从清爽到浓郁的顺序。

应注意等候所有宾客都取菜后再开始吃,不要先行动筷子。

6.用餐礼仪:在用餐过程中,禁止用手直接取食物。

应使用筷子或者勺子来取菜。

同时,不要将餐具互相传递给别人,应将食物夹到别人碗里时,应直接夹到对方碗里,避免碰到筷子。

7.敬酒礼仪:在中国文化中,敬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

宾客可以向主人敬酒,表示对主人的敬意和祝福。

主人接受敬酒时,可以轻轻地点头致意,不必立即饮用。

敬酒时,应注意酒杯不要碰到对方的杯口,以免酒水洒出,同时注意礼貌地说出对方的姓名。

8.用舌味尝鲜:在享用菜肴时,应注意欣赏菜肴的味道和风味,但不要过分挑剔或过于追求刺激。

应保持舌味敏感,品尝出菜肴的独特之处,同时尊重并欣赏主人的菜品搭配和烹饪技巧。

9.懂得赞美:在宴会中,可以适当地赞美主人的菜肴和安排,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但是不要过分夸张或者过度赞美,以免给人产生虚伪的感觉。

10.离席与结束:若需要离席,应先向主人致意。

离开时,要举杯向主人敬酒,表示感谢。

在主人示意宴会结束后,向主人道谢并告辞。

中国餐桌礼仪15篇

中国餐桌礼仪15篇

中国餐桌礼仪15篇中国餐桌礼仪1一、座次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

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

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二、宴会座位礼仪(1)座位的礼仪一般的宴会,除自助餐、茶会及酒会外,主人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不能以随便坐的方式,引起主客及其他客人的不满。

尤其有外交使团的场合,大使及代表之间,前后有序,绝不相让。

兹就桌次的顺序和每桌座位的尊卑,分述如次,以供读者参考。

(2)桌次的顺序一般家庭的宴会,饭厅置圆桌一台,自无桌次顺序的区分,但如果宴会设在饭店或礼堂,圆桌两桌,或两桌以上时,则必须定其大小。

其定位的原则,以背对饭厅或礼堂为正位,以右旁为大,左旁为小,如场地排有三桌,则以中间为大,右旁次之,左旁为小。

(3)席次的安排宾客邀妥后,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

目前我国以中餐圆桌款宴,有中式及西式两种席次的安排。

两种方式不一,但基本原则相同。

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下列原则:1、以右为尊,前述桌席的安排,已述及尊右的原则,席次的安排、亦以右为尊,左为卑。

故如男女主人并座,则男左女右,以右为大。

如席设两桌,男女主人分开主持,则以右桌为大。

宾客席次的安排亦然,即以男女主人右侧为大,左侧为小。

2、职位或地位高者为尊,高者座上席,依职位高低,即官阶高低定位,不能逾越。

3、职位或地位相同,则必须依官职传统习惯定位。

中式宴请礼仪

中式宴请礼仪

(二)座次礼仪
1.每桌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
① 主人的位置确定在面门居中的主位上。 ② 第一主宾在主人右边就座,第二主宾在主人
左侧就座。 ③ 按照右座尊于左座的原则,在宾位之间依次
排列主方其他陪同人员的位置,并做到主客 相间。
客1 2
主人
客2 3
客3
客4
4 客5
5
客6 6
正门
代表主方 代表客方
第6 页
一、中式宴请的桌次和座次礼仪
第 15 页
五、饮酒礼仪
(一)斟酒
主人斟酒时应注意: ① 白酒与啤酒均可斟满,而其他洋酒则无此讲究。 ② 斟酒应做到对在座的就餐者一视同仁,而不可挑 拣着进行。 ③ 斟酒可以按照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或先年长 者、后年少者进行,也可以从自己所坐之处依顺时 针方向进行。
引例
第 16 页
五、饮酒礼仪
第 14 页
四、中餐就餐礼仪
① 进餐时,应等主人邀请、主宾动筷时再拿筷。 ② 用餐过程中,应尽量取离自己较近的菜肴。取菜要适量,不要过 量夹取符合自己口味的菜。 ③ 进餐时,应小口进食,动作优雅,不要大口狂塞,也不要发出任 何声音。若发出不由自主的声音时,则应向同桌的客人表示歉意。 ④ 进餐的过程中,应适时地和左右两侧的就餐者交谈。口内有食物 时,应当避免说话,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则应避免与其交谈。 ⑤ 进餐时,不要当众修饰仪容。若确有必要,则应去化妆间或洗手 间进行。 ⑥ 宾客应等主人用餐结束后才可离席。离席时,应向主人表示感谢, 并顺手将椅子放回原处。
③ 主菜。又称大菜或大件,通常有四、六或八等偶数 道,一般不超过十二道。
④ 汤。分为甜汤和咸汤,通常与点心相搭配,即若上 咸点心,则上咸汤,若上甜点心,则上甜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餐宴请礼仪注意事项中餐宴请礼仪注意事项(一)宴会的基本礼仪(1)座次安排。

正式宴会,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参加宴会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非正式的宴会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

安排座位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以主人的位置为中心。

如有女主人参加,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为上,依次排列;二是要把主宾和夫人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

通常是以右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

离门最远的、面对着门的位置是上座,离门最近的、背对着门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边是第二号位,左边是第三号位,依次类推;三是在遵从礼宾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相邻者便于交谈;四是主人方面的陪客应尽可能插在客人之间,以便与客人交谈,避免自己的人坐在一起。

(2)宾主礼仪主人的礼仪在宴会开始前,主人应该站立门前笑迎宾客,晚辈在前,长辈居后。

对每一位来宾,要依次招呼,待客人大部分到齐之后,再回到宴会场所中来,分头跟客人招呼、应酬(家庭便宴比较随便,主人不一定在门口迎客,可在客人到达时趋前握手招呼)。

主人对宾客必须热诚恳切,一视同仁,不可只注意应酬一两个忽略了别的客人。

入席前,烟、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务员代劳递送,主人应尽可能地亲自递烟倒茶。

上菜后,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说一些感谢光临的客气话。

此后每一道菜上来,都要先举杯邀饮,然后请客人“起筷”。

要照顾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时调换菜点或转动餐台。

遇到有特殊口味的客人要及时调换菜点。

席散后,主人要到门口,恭送客人离去。

对那些在宴请中照顾不多的客人,应说几句抱歉和感谢之类的话。

对走在后面的客人,可略为寒暄几句。

做客礼仪作为应邀参加宴会的客人,如时赴约,举止得当,讲究礼节是对主人的尊重。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服饰。

客人赴宴前应根据宴会的目的、规格、对象、风俗习惯或主人的要求考虑自己的着装,着装不得体会影响宾主的情绪,影响宴会的气氛。

②点菜。

如果主人安排好了菜,客人就不要再点菜了。

如果你参加一个尚未安排好菜的宴会,就要注意点菜的礼节。

点菜时,不要选择太贵的菜,同时也不宜点太便宜的菜,太便宜了,主人反而不高兴,认为你看不起他,如果最便宜的菜恰是你真心喜欢的菜,那就要想点办法,尽量说得委婉一些。

③进餐。

进餐时举止要文明礼貌,“不马食,不牛饮,不虎咽,不鲸吞,嚼食物,不出声,嘴唇边,不留痕,骨与秽,莫乱扔。

”面对一桌子美味佳肴,不要急于动筷子,须等主人动筷说“请”之后你才能动筷。

主人举杯示意开始,客人才能用餐。

如果酒量还能够承受,对主人敬的第一杯酒应喝干。

同席的客人可以相互劝酒,但不可以任何方式强迫对方喝酒,否则是失礼。

自己不愿或不能喝酒时,可以谢绝。

夹菜时,一是使用公筷;二是夹菜适量,不要取得过多,吃不了剩下不好。

三是在自己跟前取菜,不要伸长胳膊去够远处的菜;四是不能用筷子随意翻动盘中的菜;五是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可很少地夹一点,放在盘中,不要吃掉,当这道菜再传到你面前时,你就可以借口盘中的菜还没有吃完,而不再夹这道菜,最后你应将盘中的菜全部吃净。

进食时尽可能不咳嗽、打喷嚏、打呵欠、擤鼻涕,万一不能抑制,要用手帕、餐巾纸遮挡口鼻,转身,脸侧向一方,低头尽量压低声音。

参加宴会最好不中途离去。

万不得已时应向同桌的人说声对不起,同时还要郑重地向主人道歉,说明原委。

吃完之后,应该等大家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可以散席,才能离座。

宴会完毕,你可以依次走到主人面前,握手并说声“谢谢”,向主人告辞,但不要拉着主人的手不停地说话,以免妨碍主人送其他客人。

(3)其他礼仪①筷子的用法。

筷子虽然用起来简单、方便,但也有很多规矩。

比如:不能举着筷子和别人说话,说话时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将筷子并齐放在饭碗旁边。

不能用筷子去推饭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馒头或别的食品。

其它用筷忌讳还有:忌舔筷——不要用舌头去舔筷子上的附着物;忌迷筷——举着筷子却不知道夹什么,在菜碟间来回游移。

更不能用筷子拨盘子里的菜。

忌泪筷——夹菜时滴滴哒哒流着菜汁。

应该拿着小碟,先把菜夹到小碟里再端过来。

忌移筷--刚夹了这盘里的菜,又去夹那盘里的菜,应该吃完之后再夹另一盘菜。

忌敲筷——敲筷子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另外,筷子通常应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放在碗上。

在用餐时如需临时离开,应把筷子轻轻放在桌子上碗的旁边,切不可插在饭碗里。

现在有些宴席实行公筷母匙,那么,你就要记住不能用个人独用的筷子汤匙给别人夹菜舀汤。

②餐巾的用法。

如今很多餐厅都为顾客准备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后,你才可以取出平铺在腿上,动作要小,不要像斗牛似的在空中抖开。

餐巾很大时可以叠起来使用,不要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

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的一角来印一印嘴唇,不能拿整块餐巾擦脸、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来擦餐具。

如果你是暂时离开座位,请将餐巾叠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

用完餐,将餐巾叠一下放在桌子上,可千万别揉成一团“弃”在那儿,好像一朵被你摧残过的花朵。

③一般餐桌上会为每位用餐者准备茶水饮料和酒水,通常茶水饮料酒水在右侧,饮用时尽量不要用错。

④作为主人(特别是陪同人员),宴会进行期间可能为客人斟酒上菜,应该从客人左侧上菜,从客人右侧斟酒。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中餐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还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

而这种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中式餐饮,用餐时的礼仪却是有一番讲究的。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盘、碗、碟、筷、匙六种。

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

筷子与汤匙可放在专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纸套中。

(二)、自助餐礼仪自助餐的特点是不设固定席位,可以任选座位,站着也行,形式活泼,很便于彼此的交流。

菜肴、食品连同餐具都摆设在桌上,任由客人自取,喜欢什么,量的大小,完全自主。

在这种场合也要注意礼仪。

一次不宜取太多的食物,不够可以再添,以免让别人笑话自己没吃过东西,没见过世面,如果吃剩下一堆,就更失礼了。

另外,要把骨头、鱼刺等拨到盘子一边。

吃完自助餐,不能将食物带出餐厅。

上菜顺序中餐上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务员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脸。

在宴席上,上鸡、龙虾、水果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铜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飘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误为饮料,以致成为笑话)。

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用餐方式上面介绍了宴会礼仪,下面就主要介绍家宴、便餐、工作餐(包括自助餐)等具体形式下的礼仪规范。

家宴也就是在家里举行的宴会。

相对于正式宴会而言,家宴最重要的是要制造亲切、友好、自然的气氛,使赴宴的宾主双方轻松、自然、随意,彼此增进交流,加深了解,促进信任。

通常,家宴在礼仪上往往不作特殊要求。

为了使来宾感受到主人的重视和友好,基本上要由女主人亲自下厨烹饪,男主人充当服务员;或男主人下厨,女主人充当服务员,来共同招待客人,使客人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

如果要参加宴会,那么你就需要注意,首先必须把自己打扮得整齐大方,这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还要按主人邀请的时间准时赴宴。

除酒会外,一般宴会都请客人提前半小时到达。

如因故在宴会开始前几分钟到达,不算失礼。

但迟到就显得对主人不够尊敬,非常失礼了。

当走进主人家或宴会厅时,应首先跟主人打招呼。

同时。

对其他客人,不管认不认识,都要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问好;对长者要主动起立,让座问安;对女宾举止庄重,彬彬有礼。

入席时,自己的座位应听从主人或招待人员的安排,因为有的宴会主人早就安排好了。

如果座位没定,应注意正对门口的座位是上座,背对门的座位是下座。

应让身份高者、年长者以及女士先入座,自己再找适当的座位坐下。

入座后坐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要任意伸直或两腿不停摇晃,手肘不得靠桌沿,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入座后,不要旁若无人,也不要眼睛直盯盘中菜肴,显出迫不及待的样子。

可以和同席客人简单交谈。

用餐时应该正装,不要脱外衣,更不要中途脱外衣。

一般是主人示意开始后再进行。

就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菜动作要轻。

而且要把菜先放到自己的小盘里,然后再用筷子夹起放进嘴。

送食物进嘴时,要小口进食,两肘向外靠,不要向两边张开,以免碰到邻座。

不要在吃饭喝饮料、喝汤发出声响。

用餐时,如要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的调味品,先向别人打个招呼再拿;如果太远,要客气地请人代劳。

如在用餐时非得需要剔牙,要用左手或手帕遮掩,右手用牙签轻轻剔牙。

喝酒的时候,一味地给别人劝酒、灌酒,吆五喝六,特别是给不胜酒力的人劝酒、灌酒,都是失礼的表现。

如果宴会没有结束,但你已用好餐,不要随意离席,要等主人和主宾餐毕先起身离席,其他客人才能依次离席。

便餐也就是家常便饭。

用便餐的地点往往不同,礼仪讲究也最少。

只要用餐者讲究公德,注意卫生、环境和秩序,在其他方面就不用介意过多。

工作餐是在商务交往中具有业务关系的合作伙伴,为进行接触、保持联系、交换信息或洽谈生意而用用餐的形式进行的商务聚会。

它不同于正式的工作餐、正式宴会和亲友们的会餐。

它重在一种氛围,意在以餐会友,创造出有利于进一步进行接触的轻松、愉快、和睦、融洽的氛围。

是借用餐的形式继续进行的商务活动,把餐桌充当会议桌或谈判桌。

工作餐一般规模较小,通常在中午举行,主人不用发正式请柬,客人不用提前向主人正式进行答复,时间、地点可以临时选择。

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最好采取分餐制或公筷制的方式。

在用工作餐的时候,还会继续商务上的交谈。

但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不要像在会议室一样,进行录音、录像,或是安排专人进行记录。

非有必要进行记录的时候,应先获得对方首肯。

千万不要随意自行其事,好像对对方不信任似的。

发现对方对此表示不满的时候,更不可以坚持这么做。

工作餐是主客双方“商务洽谈餐”,所以不适合有主题之外的人加入。

如果正好遇到熟人,可以打个招呼,或是将其与同桌的人互作一下简略的介绍。

但不要擅作主张,将朋友留下。

万一有不识相的人“赖着”不走,可以委婉地下逐客令“您很忙,我就不再占用您宝贵时间了”或是“我们明天再联系。

我会主动打电话给您”。

中餐宴请着装礼仪TPO原则,即着装要考虑到时间“Time”、地点“Place”、目的“Object”。

时间:的把握不但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一天早中晚的变化,还有时代的变化,六七十年代的西装革履和现在的补丁裤子同样是不合时宜;地点:主要指场合差异,家里和家外,单位和休闲,城市和乡村,公务和教堂寺庙等等,都有一些适合与禁忌;目的:原则就是服饰的选择搭配要与自己的意愿,及想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关。

参加中餐宴请,如何选择服装?这要根据参加的宴请的规格,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场合,还要考虑你想达到的目的。

恰当得体的着装是表示你对参加场合的尊重程度,同时也是一个人文明修为的最明显的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