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图象考点分析

合集下载

【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表分析

【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表分析

【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表分析“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这是《考试大纲》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

细胞分裂中细胞周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等相关知识,都可以转化为图表等形式,借助图表一方面能加强对细胞分裂相关知识的考查,另一方面还能体现《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这也是命题者“青睐”有丝分裂图表题的原因)。

这些特点在2011年高考天津卷的第4题、江苏卷的第28题等中有所体现。

另外,由于本部分内容涉及知识点繁杂、题型多样,因此其又是考生学习的难点。

下面我们将针对本难点中常见题型进行分类详解:一、对细胞周期的考查1.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常见的图形是数轴或圆形图,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对此类图形的解读有一个关键点: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短的为分裂期,分裂期结束时是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一直再到分裂期结束,才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典例1】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B.蚕豆根尖细胞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是分裂期时间的三倍C.在0~2 h这个时间段,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D.在19.3~21.3 h这个时间段,根尖细胞内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解析】严格来说,一个细胞周期是从2 h开始至21.3 h结束,共用时21.3-2=19.3(h),但不能认为0~19.3 h为一个细胞周期。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是19.3-2=17.3(h),而分裂期时间为2 h。

在0~2 h这个时间段,蚕豆根尖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不处于解旋状态,因此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高。

基因重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答案:A2.知识拓展同理,如右图所示,A→B为分裂期,B→C→A为分裂间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B→B(即B→C→A→B)。

有丝分裂的考点大揭密

有丝分裂的考点大揭密

有丝分裂的考点大揭密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有丝分裂的考点大揭密一、有丝分裂(一)分裂间期:主要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二)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1、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

(记忆口诀:膜仁消失现两体)。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缍丝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同时注意赤道板并不是一个具体结构,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

(记忆口诀:赤道板上排整齐)。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记忆口诀:均分牵引到两极)。

4、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子细胞。

(记忆口诀:膜仁壁现两天失)。

(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1、分裂前期——纺缍体的形成方式不同:高等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而动物细胞靠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缍体。

2、分裂末期——形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动物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四)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功能1、线粒体——供能(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分开)、复制。

2、中心体——形成纺缍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

3、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植物细胞)。

4、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五)重要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二、无丝分裂(一)特点: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二)实例: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一、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数据的规律性变化(一)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变化(二)DNA 、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变化曲线:1、a→b、l→m、p→q 的变化原因都是DNA 分子复制。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含解析)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22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3)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实验步骤考向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原理与操作1.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过程所用的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而成的B.乙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C.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D.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据图分析,甲表示解离,所用的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比例配制而成的,A正确;乙过程是漂洗,主要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B正确;解离步骤时,细胞已经被杀死,所以不可能看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C错误;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D正确。

易错警示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3个易错点(1)不清楚“解离”的作用原理,误认为可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

(2)不清楚细胞具有的相应结构,误认为赤道板也能观察到。

(3)对取材原理不清楚,误认为根尖任何部位的细胞都可作为观察对象,实际上只有分生区细胞才可以作为观察对象。

2.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1)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其步骤分别是:解离→______ 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过程用到的染液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进行解离、用镊子尖弄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才能实现。

细胞分裂图解

细胞分裂图解

细胞分裂识图考点分析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Ⅰ2、细胞的有丝分裂。

Ⅱ3、细胞的减数分裂。

Ⅱ【拓展提升】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Ⅱ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Ⅱ【与识图相关的知识要点】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表(课前完成)比较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联会、四分体是否出现有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子细胞名称和数量2、(同种生物)两种分裂方式中染色体与DNA变化对照表(课前完成)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2NDNA含量变化2a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分裂图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为例):(1)几个特殊分裂时期的比较分析①细胞分裂前期:(如图)②细胞分裂中期:(如图)③细胞分裂后期:(如图)③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形辨析(以二倍体为例)4、其他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关的图形题分析4.1坐标曲线图坐标曲线图一般用于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及DNA含量关系的判断及分裂时期的判断。

例1、下列图示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分析图示,表示有丝分裂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依次是()4.2柱形图柱形图常用于考查细胞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等的数量关系特点。

熟悉细胞分裂各时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变化特点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2.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c、d依次代表()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4.3扇形图扇形图常用于考查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判断。

例3.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过程中着丝点会分裂②乙→甲的过程有蛋白质合成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③D、④4.4细胞分裂模式图和坐标曲线图相结合细胞分裂模式图常用于考查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变化的特点,如根据图中细胞的特点判断细胞属于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哪个时期、判断细胞的雌雄性等。

细胞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考点例析

细胞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考点例析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及有关考点例析汤阴一中教师张艳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

本文通过对“有丝”和“减数”过程的对比及染色体数目、行为和状态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归纳,梳理出判别细胞分裂图像的较好方法,供同学们解题参考。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和相关图像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的误区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3、细胞分裂后期图像的判别①细胞分裂后期图像的判别应以细胞的一极为标准: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有丝分裂后期。

无同源染色体:若存在染色单体为减Ⅰ后期;若不存在染色单体为减Ⅱ后期。

②后斯图像只看一极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两条一模一样的染色体,容易被误判为同源染色体,故一般只看一极。

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比较中最常见的是3个中期和3个后期图像的分辨。

三、根据“有丝”与“减数”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行为变化特点细化图像判断方法“有丝”与“减数”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同源染色体的有无;②染色体的行为;③染色单体的有无等三个方面。

结合细胞分裂具体时期构建判断方法如下(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为例):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根据上面的方法辨析下列细胞分裂图象:【解析】根据上述方法结合细胞分裂图像,辨析如下:2、柱形图例2、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精华)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精华)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题型的分析归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因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
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
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有丝分裂考点二汇总

有丝分裂考点二汇总
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考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与数量的变化
2.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 期的模式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的 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丁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 体和核 DNA 数量的关系。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考点二
考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与数量的变化
A 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裂间期有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 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5.动植物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
①: 子细胞的形成方式,即有无细胞板形成 。 ②: 有无中心体 。
6.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加倍”
成分或结构
DNA 染色体 中心体
时期
间期
后期 间期
原因
DNA复制 着丝点 分裂 中心体 复制
细胞核 末期 新核膜已经形成,细胞质尚未分裂
考点二
考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与数量的变化
核 DNA 分子 2n→4n 4n 4n 4n 2n
考点二
考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与数量的变化
4.绘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 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曲线
考点二
考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与数量的变化
答案
考点二
考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与数量的变化
考点二
考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与数量的变化
3.根据某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后 期,有12条染色体。 (2)该生物体细胞应有 6 条染色体,细胞核中有6 个 DNA 分子。

高考生物专题3-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方法

高考生物专题3-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方法

一、有丝分裂中动、植物细胞图像的判断 有丝分裂中动、
【理论阐释】 理论阐释】 1、图像比较
植物细胞有丝分植物细胞 细胞形状( 细胞形状(平 面图) 面图) 纺锤体的来源 长方形 细胞从两极发出纺 锤丝直接产生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 板形成新细胞壁将 细胞质隔开 动物细胞 圆形 中心粒向周围发 出星射线而形成 细胞中部的细胞 膜向内凹陷使细 胞缢裂
【典例导悟】 典例导悟】 如图所示: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 如图所示: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解析】此图细胞质分配不均等,则为卵细胞形成过程图, 解析】此图细胞质分配不均等,则为卵细胞形成过程图, 又因为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又因为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答案:初级卵母细胞 答案:
解析:该图像形状为长方形, 解析:该图像形状为长方形,且纺锤丝是从两极发出而 不是由中心粒发出, 不是由中心粒发出,又因图像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 细胞的赤道板上, 细胞的赤道板上,故该图像属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 期。 答案: 答案:植物 中
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以二 有丝分裂、
倍体生物细胞为例) 倍体生物细胞为例) 【理论阐释】 理论阐释】 1、图像比较
三、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有关细胞图像 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为例) 的判断(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为例)
【理论阐释】 理论阐释】 1、图解
2、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 (1)细胞质分配不均等,一定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有 细胞质分配不均等, 关图像,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则为初级卵母细胞图, 关图像,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则为初级卵母细胞图,不 含同源染色体的,则为次级卵母细胞图。 含同源染色体的,则为次级卵母细胞图。 (2)若细胞质分配均等,一定是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有 若细胞质分配均等, 关图像,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则为初级精母细胞, 关图像,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则为初级精母细胞,不含 同源染色体的,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的,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第一极 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丝分裂图象考点分析
广西容县高中/刘汉超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特点是常见考点,在考查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又常常以图象题的形式出现。

本文对各时期特点进行举例剖析,以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图象题的解题方法。

一、基础知识剖析
下图1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形态数量变化曲线图。

各时期的特点分述如下:
1.间期(图1,a→d)——DNA复制
分裂间期占了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是为细胞分裂作物质准备的时期,在间期中,主要是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间期又分为DNA 复制前期(G1)、DNA复制期(S)和DNA复制后期(G2)。

分别如图的a~b,b~c,c~d。

复制后,染色体数不变,DNA数加倍,出现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

此时的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形象地表示如图2。

2.分裂前期(图1,d~e)——染色质变为染色体
由于染色质细丝不断折叠、缩短变粗,逐渐变成在显微镜下能看得到的染色体,此时染色体零乱分布在细胞中。

3.中期(图1,e~f)——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向细胞中间移动,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着丝点两侧均有
纺锤丝附着。

此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一个染色体含两个DNA,两个染色单体,是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

4.后期(图1,f~g)——染色体数加倍
由于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成两个,即染色体数加倍,同时,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5.末期(图1,g~h)——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又逐渐变成染色质。

重新出现核膜和核仁,由于新形成的两个细胞核还在同一细胞内,所以末期的染色体数与后期一样,随着末期的结束,一个细胞变成两个,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才与亲代细胞一致。

二、考点图象题举例
例:下图3中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细胞周期是指具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整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时期。

分裂间期是为分裂作准备的时期,持续时间比分裂期长,主要进行DNA复制,在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遗传物质平分到细胞两极。

答案:D。

2.对分裂间期特点的理解
例: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情况绘制曲线如图4所示。

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大量利用U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大量蛋白质的合成
C.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大量合成转运RNA
D.大量利用T和U的时期,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
图4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首先要懂得,碱基T是DNA特有的碱基,U是RNA特有的碱基。

在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复制时,需要用含T的脱氧核苷酸作原料。

而蛋白质合成过程需经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即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此时需要含U的核糖核苷酸作原料。

答案:C。

3.对分裂期各时期特点的理解
例1:图5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数的统计图。

图5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①时的染色体螺旋化程度可能最高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解析:DNA在间期复制后加倍,染色体数量不变,出现染色单体。

直到后期,随着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加倍。

①可能是前期和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染色体最清晰),②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染色体数与DNA数相等时,染色单体数应为0。

③染色体数与DNA数相同又没有染色单体,表示细胞细胞分裂完成。

答案为C。

例2:下面两图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其中图6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
(1)图6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___期,图6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7中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6中的BC段。

图7
(3)就图7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期。

解析: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纵坐标轴的含义是每条染色体DNA含量,而不是细胞中DNA含量,也不是细胞核中DNA的含量。

从图中可见,在AB段,DNA进行复制。

复制结果,染色体数不变,DNA数加倍。

使得BC段的每条染色体中,DNA量是原来的二倍(即每条染色体含二个DNA分子)。

到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为二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

DE段中的每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此时无染色单体)。

图7甲的一个染色体有一个DNA,乙图中一个染色体有二个DNA。

若此曲线表示有丝分裂,BC段则表示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后期和末期。

甲细胞中的着丝点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乙图细胞的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答案:
(1)DNA复制(也习惯叫染色体复制);S,着丝点分裂
(2)乙
(3)8 1:2 有丝分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