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埋件计算

合集下载

6.1.3-后置埋件计算

6.1.3-后置埋件计算

北京江河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XXXXXX 工程—投标文件 Beijing Jianghe Curtain Wall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工程编号:JH —6.1.3
结构计算书 第 1 页 共 1 页 第九章、埋件计算
一、荷载计算
本章我们要计算的是后置埋件部分。

后置埋件由于属于补救措施的一种埋件,所以单纯的计算是不能完全作为施工依据的,需要在现场做拉拔实验后方可施工。

埋件固定主体结构上,承受立柱传递来的荷载。

埋件形式如下图:
该埋件承受如下荷载:
V=8.380 KN ,N=4.154 KN ,M=3.5 KN ·m
二、埋件计算
埋设方式:侧埋
锚筋采用后植锚固的形式,锚筋采用
2-M12化学螺栓和2-M12膨胀螺栓相结合的埋
设方式,锚板采用Q235B 的300×200×8 mm
钢板。

N 拔=n z M N 1)2(⨯+⨯β<5
.1拉拔N =2
1)100416000210738(25.1⨯+⨯ =7969 N
M12化学螺栓单个设计值为16200 N ;
M12膨胀螺栓单个破坏值为15000 N ,设计值为15000N/1.5=10000 N
可知均大于N 拔=7969 N
所以满足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整个幕墙埋件设计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使用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

预埋件及化学锚栓计算

后置埋件及化学螺栓计算一、设计说明与本部分预埋件对应的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在工程中尽量采用预埋件,但当实际工程中需要采用后置埋件,需对后置埋件进行补埋计算。

本部分后置埋件由4-M12×110mm膨胀、扩孔锚栓,250×200×10mm 镀锌钢板组成,形式如下:埋件示意图当前计算锚栓类型:后扩底机械锚栓;锚栓材料类型:A2-70;螺栓行数:2排;螺栓列数:2列;最外排螺栓间距:H=100mm;最外列螺栓间距:B=130mm;螺栓公称直径:12mm;锚栓底板孔径:13mm;锚栓处混凝土开孔直径:14mm;锚栓有效锚固深度:110mm;锚栓底部混凝土级别:C30;二、荷载计算V x:水平方轴剪力;V y:垂直方轴剪力;N:轴向拉力;D x:水平方轴剪力作用点到埋件距离,取100 mm;D y:垂直方轴剪力作用点到埋件距离,取200 mm;M x:绕x轴弯矩;M y:绕y轴弯矩;T:扭矩设计值T=500000 N·mm;V x =2000 NV y =4000 N N=6000 N M x1=300000 N·mmM x2= V y D x =4000×100=400000 N·mm M x =M x1+M x2=700000 N·mm M y = 250000 N·mmM y2= V x D y =2000×200=400000 N·mm M y =M y1+M y2=650000 N·mm三、锚栓受拉承载力计算 (一)、单个锚栓最大拉力计算1、在轴心拉力作用下,群锚各锚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1/sd N k N n ;(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第5.2.1条)式中,sd N :锚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 N :总拉力设计值; n :群锚锚栓个数;1k :锚栓受力不均匀系数,取。

后置埋件计算值

后置埋件计算值

一、荷载计算1.设计参数幕墙计算高度 Z=20m玻璃短边长度 a= 1.12m 风压高度调整系数(B类)µ1=1玻璃长边长度 b= 1.7m 风压高度调整指数(B类)µ2=0.32横杆长度l= 1.12m 阵风风压系数βz = 1.687横杆间距h= 1.7m 风荷载体型系数µs =1.2玻璃设计厚度t=6mm 基本风压(镇江地区)ω0=0.4kN/m²玻璃容重γg =25.6kN/m³地震作用动力放大系数βx =5幕墙自重(包括玻璃、型材)G AK =0.35kN/m 2αmax=0.12幕墙立杆长度L=3.7m2.风荷载(标准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µ1×(Z/10)^μ2=1.248风荷载标准值ωk =βz ×μs ×μz ×ω0= 1.011kN/m 2取:风荷载标准值ωk = 1.000kN/m 2横杆所受风荷载q whk =ωk ×h= 1.700kN/m 立杆所受风荷载q wlk =ωk ×l=1.120kN/m3.自重荷载(标准值)玻璃自重q GAk =t×γg =0.154kN/m 2横杆自重(包括玻璃、铝型材)q Ghk =G Ak ×h=0.595kN/m 立杆自重(包括玻璃、铝型材)q Glk =G Ak ×l=0.392kN/m4.地震作用(标准值)玻璃所受地震作用q EAk =βx ×αmax ×q GAk =0.092kN/m 2横杆所受地震作用q Ehk =βx ×αmax ×q Ghk =0.357kN/m 2立杆所受地震作用q Elk =βx ×αmax×q Glk =0.235kN/m 2二、支座荷载计算1.设计参数立杆型号:H1401立杆长度:L=3.7m2.荷载(标准值)根据荷载计算得:后置预埋件计算由于图书馆部分预埋件位置偏移,经甲方、监理同意,采用后置预埋件进行补漏。

预埋件后置埋件计算样板

预埋件后置埋件计算样板

深圳大学城XXXX六、后置埋件计算(1). 荷载计算:P H :作用于预埋件的水平荷载设计值( kN )P V :作用于预埋件的竖直荷载设计值( kN )P x =1.000 kNP y =2.000 kNP z =3.000 kN(2). 预埋件计算:此处预埋件受拉力和剪力M x =0.240 kN.m X方向扭转力矩M :弯矩设计值(N.mm)M y =0.260 kN.m`M z =0.540 kN.mX方向扭矩 产生的剪力V1M Y=M×y1/(∑x i^2+∑y i^2)=0.240×0.150/(6×0.100^2+4×0.150^2)=0.240 kNV1M Z=M×x1/(∑x i^2+∑y i^2)=0.240×0.100/(6×0.100^2+4×0.150^2)=0.160 kNP y =2.240 kNP z =3.160 kNY方向剪力,Z方向剪力的合剪力 =3.873 kN选用 6 个 M12 高强化学锚栓,锚栓边距 80 mm,锚栓间间距 120 mm,在满足锚栓特征边距与特征间距的条件下,锚栓能承受最大剪力为 17.50 kN,承受最大拉力为 21.10 kNM12 锚栓特征边距 110 mm,锚栓间特征间距 220 mm现锚栓强度进行折减后,锚栓能承受最大剪力为 12.73 kN,承受最大拉力为 15.35 kNN1 :平均每个锚栓所受剪力设计值N1 =Pv / 6 = 3.873 / 6 = 0.646 kN < 12.73 kNN2 :平均每个锚栓所受拉力N2 =M/(3d)+Ph/6=0.260/(2×0.300)+0.540/(3×0.200)+1.000/6 = 1.500 kN < 15.35 kN组合情况:[( 0.646/17.5)^2+(1.500/21.10)^2 ]^0.5 = 0.08 < 0.5锚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圳市三鑫特种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4 SHENZHEN SANXIN SPECIAL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后置埋件厚度计算公式

后置埋件厚度计算公式

后置埋件厚度计算公式在土木工程中,后置埋件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改善地基的稳定性。

在进行后置埋件工程设计时,计算后置埋件的厚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置埋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后置埋件厚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后置埋件厚度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基于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后置埋件的材料特性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后置埋件的厚度取决于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后置埋件的材料特性。

在进行后置埋件的厚度计算时,需要考虑地基的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基的承载能力、后置埋件的材料特性等因素。

在进行后置埋件厚度计算时,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T = \frac{P}{A} \]其中,T为后置埋件的厚度,P为地基的承载能力,A为后置埋件的截面面积。

在实际工程中,地基的承载能力通常是通过现场勘测和试验来确定的。

地基的承载能力取决于土壤的类型、密实度、含水量、地下水位等因素。

通过现场勘测和试验,可以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确定后置埋件的厚度。

后置埋件的截面面积通常是根据后置埋件的材料特性和设计要求来确定的。

后置埋件的材料特性包括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根据设计要求,可以确定后置埋件的截面面积,从而确定后置埋件的厚度。

在进行后置埋件厚度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后置埋件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是指在设计和施工中考虑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土壤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荷载的变化等。

在进行后置埋件厚度计算时,需要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确定后置埋件的安全系数,从而确定后置埋件的厚度。

在实际工程中,后置埋件的厚度计算通常是根据以上公式和相关因素来确定的。

在进行后置埋件厚度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后置埋件的材料特性、设计要求和安全系数等因素,从而确定后置埋件的厚度。

总之,后置埋件的厚度计算是地基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置埋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后置埋件厚度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后置埋件的材料特性、设计要求和安全系数等因素,从而确定后置埋件的厚度。

2013版后置埋件计算(膨胀螺栓)

2013版后置埋件计算(膨胀螺栓)

2013版后置埋件计算(膨胀螺栓)1 后置膨胀锚栓计算1.1 参考图纸1.2 基本计算参数膨胀锚栓型号:HSA膨胀锚栓直径:M12锚栓抗拉强度:fuk=720N/mm^2锚栓抗剪强度:fyk=576N/mm^2锚栓有效截⾯⾯积:As=63.6mm^2锚栓有效埋深:hef=70mm锚栓的最⼩间距:Smin=75mm锚栓的最⼩边距:Cmin=90mm混凝⼟强度等级:C25混凝⼟厚度:h=300mm混凝⼟抗压强度:fckcube=25N/mm^2埋板⾼度:Lb=400mm埋板宽度:La=400mm锚栓排数:nh=2锚栓列数:nv=2轴向⼒:Nx=12.000kN剪⼒:Vy=20.000N弯矩:Mz=5.000kN·m锚栓间距与边矩参数:S1=300mmS2=300mmC1= ∞mmC2= ∞mmC3= ∞mmC4= ∞mmC5=50mm1.3 锚栓反作⽤⼒混凝⼟受压区⾼度:x=27.20mm各个锚栓受到的剪⼒(Fv)为:Fv=5.000kN各个锚栓受到的拉⼒(Ft)为:锚栓01锚栓02第⼀排0.749kN0.749kN第⼆排10.603kN10.603kN1.4 抗拉设计承载⼒1.4.1 钢材破坏设计承载⼒锚栓钢材破坏承载⼒特征值:NRks=44.5kN钢材破坏分项安全系数:γMs=1.50锚栓钢材破坏设计承载⼒:N Rds=N Rks/γMs=44.5/1.50=29.667kN ≥ Ftmax=10.603kN锚栓钢材破坏设计承载⼒满⾜要求!1.4.2 拔出破坏设计承载⼒混凝⼟强度影响系数:fB=(fckcube/25)^0.5=(25/25)^0.5=1.00拔出破坏承载⼒特征值:N Rkp=25.000kN拔出破坏分项安全系数:γMp=1.50拔出破坏设计承载⼒:N Rdp=N Rkp×f B/γMp=25.000×1.00/1.5=16.667kN ≥ Ftmax=10.603kN拔出破坏设计承载⼒满⾜要求!1.4.3 混凝⼟锥体破坏设计承载⼒单个锚栓的混凝⼟粘结强度特征值:N Rkco=k×f ckcube0.5×h ef1.51=10.1×25^0.5×70^1.5=29.58kN临界锚栓间距:S crN=3×h ef=3×70=210mm临界锚栓边距:C crN=S crN/2=210/2=105mm单根混凝⼟锥体破坏锥体投影⾯积(理想):2A cNo=ScrN=210^2=44100mm实际投影⾯积:A cN=(C1c+(nv-1)×S1+C2c)×(C3c+(nh-1)×S2+C4c)=(105.00+(2-1)×300+105.00)×(105.00+(2-1)×300+105.00) =260100.0mm边距应⼒分布影响系数:ψsN=min(0.7+0.3×C min/C crN,1.00)=min(0.7+0.3×105.00/105.00,1.00)=1.00偏⼼影响系数:ψecN=min(1/(1+2×e N/S crN),1.00)e N=130.21mmψecN=min(1/(1+2×130.21/210.00),1.00)=0.45密集钢筋影响系数:ψreN=min(0.5+h ef/200,1.00)=min(0.5+70/200,1.00)=0.85拔出和混凝⼟锥体组合破坏分项安全系数:γMc=1.50混凝⼟锥体破坏抗拉设计承载⼒:N Rdc=(N Rkco/γMc)×(A cN/A cNo)×ψsN×ψecN×ψreN=(29.576/1.50/×(260100.00/44100.00)×1.00×0.45×0.85=44.127kN ≥∑Fti=22.704kN混凝⼟锥体破坏抗拉设计承载⼒满⾜要求!1.5 抗剪设计承载⼒1.5.1 钢材破坏设计承载⼒钢材破坏承载⼒特征值:VRks=30.5kN钢材破坏分项安全系数:γMsv=1.25锚栓钢材破坏设计承载⼒:V Rds=V Rks/γMsv=30.5/1.25=24.400kN ≥ Fv=5.000kN锚栓钢材破坏设计承载⼒满⾜要求!1.5.2 混凝⼟撬起破坏设计承载⼒混凝⼟锥体破坏抗拉承载⼒特征值:N Rkc =N Rdc ×γMc =44.127×1.50=66.190kN混凝⼟撬起破坏承载⼒特征值:V Rkcp =k ×N Rkc =2.0×66.190=132.380kN混凝⼟撬起破坏分项安全系数:γMcp =1.50混凝⼟撬起破坏设计承载⼒:V Rdcp =V Rkcp /γMcp=132.380/1.50=88.253kN ≥ Vy=20.000kN混凝⼟撬起破坏设计承载⼒满⾜要求!1.5.3 混凝⼟边缘破坏设计承载⼒系数:α=0.1×(h ef /C3)0.5=0.1×(70/10000)^0.5=0.008β=0.1×(d/C3)0.2=0.1×(12/10000)^0.2=0.026单个锚栓的混凝⼟边缘破坏特征值:V Rkco =k1×d α×h ef β×f ckcube 0.5×C31.5=2.40×12^0.008×70^0.026×25^0.5×10000^1.5=13686.06kN单根混凝⼟锥体破坏侧向边缘投影⾯积(理想):A cVo =4.5×C32=4.5×10000^2=450000000.00mm^2实际锚固混凝⼟锥体侧向投影⾯积:A cV =(C1+(nv-1)×S1+C2)×h=(10000.0+(2-1)×300+10000.0)×300.0=6090000.00mm^2边距应⼒分布影响系数:ψsV =min(0.7+0.3×min(C1,C2)/(1.5×C3),1.00)=min(0.7+0.3×min(10000.0,10000.0)/(1.5×10000.0),1.00)=0.900考虑剪⼒与基材厚度的增长是⾮线性影响系数:ψhV =max((1.5×C3/h)0.5,1.00)=max((1.5×10000/300)^0.5,1.00)=7.07基材⾃由边缘与施加外荷载的夹⾓影响系数:ψαV=1.00偏⼼影响系数:ψecV=1.00密集钢筋影响系数:ψreV=1.00混凝⼟边缘破坏承载⼒特征值:V Rkc=V Rkco×(A cV/A cVo)×ψsV×ψhV×ψαV×ψecV×ψreV=13686.06×(6090000/450000000)×0.900×7.071×1.0×1.0×1.0 =1178.72kN混凝⼟边缘破坏分项安全系数:γMc=1.50混凝⼟边缘破坏设计承载⼒:V Rdc=V Rkc/γMc=1178.72/1.50=785.81kN ≥ Vy=20.000kN混凝⼟边缘破坏设计承载⼒满⾜要求!1.6 拉⼒和剪⼒复合作⽤拉⼒作⽤:钢材破坏:βN1=F tmax/N Rds=10.603/29.667=0.357 ≤ 1.00拔出破坏:βN2=F tmax/N Rdp=10.603/16.667=0.636 ≤ 1.00锥体破坏:βN3=∑F ti/N Rdc=22.704/44.127=0.515 ≤ 1.00剪⼒作⽤:钢材破坏:βV1=F V/V Rds=5.000/24.400=0.205 ≤ 1.00撬起破坏:βV2=V y/V Rdcp=20.000/88.253=0.227 ≤ 1.00边缘破坏:βV3=V y/V Rdc=20.000/785.813=0.025 ≤ 1.00拉剪复合作⽤下钢材破坏:βNα+βVα=0.357^2+0.205^2=0.170 ≤ 1.00拉剪复合作⽤下其它破坏:βNα+βVα=0.636^1.5+0.227^1.5 =0.615 ≤ 1.00锚栓拉剪复合作⽤下满⾜要求!。

(整理)张芹-后置埋件的计算

(整理)张芹-后置埋件的计算

张芹老师对网友提问的综合回答(三)1.山东田兆峰E-mail tzf94d751@张芹老师:请介绍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应用算例。

张芹老师回答田兆峰先生:附上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应用算例供参考。

张芹2006年5月1日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应用算例(修改稿)例:250 mm×400 mm混凝土梁(带板,板厚200 mm),C35级砼,密集配筋,锚板200mm×300mm×6mm,采用四个8.8级FZA10×40M6/10扩孔型锚栓后锚固,h e f=40mm A S=20.1mm2 f StK=800N/mm2 ,风荷载标准值3226N/m2,地震作用标准值160 N/m2,分格宽1.2m层高3.6m.,作后锚固计算。

解:风荷载设计值W=1.4×3226=4516 N/m2地震作用设计值q E=1.3×160=208N/m2风荷载线荷载q w=1.2×4516=5419N/m地震作用线荷载q E=1.2×208=250N/m水平作用组合设计值q=5419+0.5×250=5544 N/m自重面荷载设计值G=1.2×400=480 N/m2重力作用设计值N=1.2×3.6×480=2074N一.锚板设楼板面上N压=2074 NV g s d =5544 NM=2074×230+5544×50=754220 N- mmA.锚栓内力分析a.受力最大锚栓拉力锚栓本身不传递压力,锚栓连接的压力通过被连接的锚板直接传给混凝土基材,N g s d =0∵N/n-My1/Σy i2=0/4-(754220×50)/(4×502 )= -3771N<0∴N h s d=(NL+M)y/1/Σy/i2=[(0×50+754220) ×100]/(2×1002 )=3771Nb.锚栓剪力螺杆C1=100mm<10h ef=10×40=400mm所以四个锚栓中只有边缘2个锚栓承受剪力,每个锚栓所受剪力为:V h sd= V g s d /2=5544/2=2772N。

雨篷的后置埋件计算书

雨篷的后置埋件计算书

基本思路:‎假定刚性板‎,n脚埋件‎,先算出雨‎篷梁支座反‎力:弯矩M‎、剪力V‎可以肯定的‎是:埋板底‎部肯定受压‎破坏形式‎主要有三种‎:1、锚筋‎拉断‎2、锚筋不‎断,被拨出‎ 3、‎锚筋剪断‎查资料得出‎锚筋与结构‎化学作用的‎握固力Nw‎(化锚产家‎提供)由‎公式Ntb‎=(πde‎2/4)*‎f tb计算‎出单根锚筋‎抗拉强度‎由公式Nv‎b=nv*‎(πd2/‎4)*fv‎b计算出单‎根锚筋抗剪‎强度由公‎式Nmax‎=M*y1‎/∑yi2‎计算出弯矩‎作用下最外‎侧(最外侧‎所受拉力最‎大)单根锚‎筋所受拉力‎if N‎m ax>N‎t b or‎Nmax‎>Nw t‎h en ‎‎‎‎{即其中任‎一项不成立‎均不满足}‎抗拉‎不满足e‎l se‎抗拉满‎足!;由‎公式Nv=‎V/n计算‎出剪力作用‎下单根锚筋‎所受剪力‎i f Nv‎>Nvb ‎t hen‎抗剪不‎满足el‎s e‎抗剪满足‎!;说‎明:式中所‎有公式均来‎自钢结构教‎材例:六‎脚锚板一‎、经结构计‎算已知埋件‎所受力如下‎:M=2‎2kN•‎mV=1‎0 KN‎二、强度校‎核:校核‎依据:抗‎剪强度校核‎:Nv<N‎v b‎式中:‎N v—单根‎锚筋所受剪‎力‎‎ Nvb‎—锚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抗拉强‎度校核:N‎m ax< ‎N tb‎式‎中:Nma‎x—单根锚‎筋所受最大‎拉力‎‎‎‎ Nt‎b—锚筋抗‎拉承载力设‎计值强力‎植筋胶FI‎S V360‎S在植入深‎度为12c‎m时承载力‎设计值为4‎8.4KN‎。

一根Ⅱ‎级钢筋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分别‎为:Nt‎b=(πd‎e2/4)‎*ftb=‎(π0.0‎122/4‎)*310‎000 =‎35 KN‎Nvb=‎n v*(π‎d2/4)‎*fvb=‎1*(π0‎.0122‎/4)*(‎31000‎0*0.8‎)=28 ‎K N先假‎定雨篷钢梁‎绕锚板形心‎转动,此时‎最底排锚筋‎必定受压,‎所以构件绕‎底排锚筋转‎动,顶排锚‎筋受拉力最‎大,计算顶‎排单根锚筋‎所受拉力为‎:Nma‎x=M*y‎1/∑yi‎2‎=22*‎0.18/‎(0.18‎2+0.1‎82+0.‎092+0‎.092)‎‎=48>N‎t b=35‎K N抗拉‎强度不满足‎!每个锚‎筋所受剪力‎均为:N‎v=V/n‎=10/6‎=1.67‎K N<28‎K N ‎抗剪安全‎!举个例‎子:计算‎项目: ‎后置板_侧‎面埋板计算‎‎‎‎[ 基本‎信息 ] ‎‎‎‎‎预埋板‎型号: ‎四脚‎埋板‎‎‎‎锚栓直径:‎‎12 m‎m‎‎最大‎弯矩: ‎ 0.‎38 k‎N-m‎‎‎水平支座反‎力: ‎14.63‎ kN ‎‎‎垂直支座‎反力: ‎3.75‎8 kN‎‎‎外层锚‎栓中心距:‎ 1‎10 m‎m‎‎[ 锚栓‎承载力计算‎]: ‎‎‎计算‎假定: ‎刚性板‎‎‎‎弯矩作用下‎:‎‎‎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取 0.‎5×L‎‎‎ T‎= M ‎/ ( 2‎×( L-‎0.25×‎L ) )‎‎‎‎‎= 380‎/ ( ‎2×0.7‎5×110‎)‎‎‎ =‎2.3 ‎k N‎‎‎水‎平力作用下‎:‎‎‎ T‎= N ‎/ 4 =‎14.6‎3 / 4‎‎‎‎ = ‎3.65 ‎k N‎‎‎垂‎直力作用下‎:‎‎‎ S‎= V ‎/ 4 =‎3.75‎8 / 4‎‎‎‎ = ‎0.93 ‎k N‎‎‎外‎力共同作用‎下: ‎‎‎‎T = 2‎.3 + ‎3.65 ‎= 5.9‎5 kN‎‎‎‎ S ‎= 0.9‎3 kN‎‎‎‎锚栓允许‎拉力和剪力‎分别为: ‎‎‎‎ [T]‎= 14‎kN ‎‎‎‎ [‎S] = ‎14 kN‎‎‎‎经‎过计算: ‎‎‎‎( T/‎[T] )‎^2 +(‎S/[S‎] )^2‎< 1.‎0‎‎‎强‎度满足! ‎关于‎幕墙的计算‎主要用到的‎知识是力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后置埋件计算
2.3.1.锚栓抗拉承载力计算
N h sd : 群锚中受力最大锚栓的拉力设计值(N)
y1,y i: 锚栓1及i到群锚形心轴的垂直距离(mm)
M:弯矩设计值,1693500 N.mm
N g sd:总拉力设计值,28225 N
n:锚栓个数,4
N/n-M×y1/∑yi^2
=-4234 < 0
L:轴力N作用点到受压一侧最外排锚栓的垂直距离,75 mm
y′1,y′i: 锚栓1及至受压一侧最外排锚栓的垂直距离(mm)
N h sd=(N×L + M)×y′1/∑y′i^2
=12701 N
锚栓的拉力设计值为12701 N
N Rk,s:锚栓受拉承载力标准值(N)
N Rd,s:锚栓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
γRS,N:锚栓破坏受拉承载力分项系数,取为:
f stk:抗拉强度标准值,为500 MP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圳市三鑫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SANXIN FA?ADE ENGINEERING CO. LTD.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