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级17、20班生活与哲学第1课第1框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共33张)PPT课件

• “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 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 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 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
——
1
2
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起源、功能、任务、是 什么、基本问题、变革
二
唯物论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论
辩证 唯物
主义
马 克 思
三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
B
• C.产生与人们的惊奇、困惑
• D.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
31
• 2.哲学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说进入哲学的殿堂并 不难。想进入哲学殿堂,需要( )
• ①善于观察生活
• ②保持好奇心 • ③善于否定一切学说
A
• ④冲认识到哲学就是生活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 古希腊泰利斯:水是万物之源
• 古希腊安那西梅尼斯:万物之源是空气或气体。
• 西西里恩培窦可里斯: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土、气、 水、火。“爱”与“恨”的力量将其聚合或分解。
• 安纳萨戈拉斯:大自然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微小粒子组成的。他 研究陨石猜想其他星球与地球成分相同,也许有人类。
• 德谟克利特:世界由聚散不定的原子组成。
14
天空为什么会下雪? 上帝?雪神? 水与气的混合? ……
你相信命运吗? 疾病是诸神对人类的惩罚吗?
动物有意识吗?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谁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上帝? 英雄?统治者? ……
你是谁? 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人死后有生命吗?会以另一种 形式存在吗,如灵魂?
——
1
2
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起源、功能、任务、是 什么、基本问题、变革
二
唯物论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论
辩证 唯物
主义
马 克 思
三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
B
• C.产生与人们的惊奇、困惑
• D.来源于哲学家的头脑
31
• 2.哲学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说进入哲学的殿堂并 不难。想进入哲学殿堂,需要( )
• ①善于观察生活
• ②保持好奇心 • ③善于否定一切学说
A
• ④冲认识到哲学就是生活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 古希腊泰利斯:水是万物之源
• 古希腊安那西梅尼斯:万物之源是空气或气体。
• 西西里恩培窦可里斯: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土、气、 水、火。“爱”与“恨”的力量将其聚合或分解。
• 安纳萨戈拉斯:大自然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微小粒子组成的。他 研究陨石猜想其他星球与地球成分相同,也许有人类。
• 德谟克利特:世界由聚散不定的原子组成。
14
天空为什么会下雪? 上帝?雪神? 水与气的混合? ……
你相信命运吗? 疾病是诸神对人类的惩罚吗?
动物有意识吗?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谁影响着历史的走向? 上帝? 英雄?统治者? ……
你是谁? 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人死后有生命吗?会以另一种 形式存在吗,如灵魂?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什么是哲学? (1)、从字义看,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 (2)、从研究对象上看, 具体科学的形成和特点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括和总结
(3)、从内容上看,哲学 什么是世界观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 系 界观 (4)、从有用性看,哲 什么是方法论 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法论
讨论:“杞人忧天”
你童年时曾经象杞 人那样想过吗? 你觉得杞人忧天 有无合理性?
哲学并不神秘
任何事物都不 是永恒不变的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就在 一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 世界的思考 生 活 处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处 人聪明的学问 有 哲学是指 哲 导人们生 学 活得更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的艺术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问
题
哲 学 依 据 客观决定主观 事物是相互联 系的
方法论意义 要从实际出发 要用联系的观 点认识事物、 处理问题 承认矛盾,揭 露矛盾,解决 矛盾
选择专业能不 能随心所欲 如何处理德智 体以及个人和 集体的关系
假如没有小偷, 矛盾推动事物 锁会达到今天 的发展 这样的完善吗?
克隆技术是喜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坚持两分法, 还是忧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防止片面性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 ) D A、人类社会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 B、自然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C、人生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D、整个世界最一般、最普通的问题 2、“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 明 ( ) A、哲学的发展与大自然有关 B、哲学知识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哲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上课用

第三单元:
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7 ·发展8 ·矛盾9
第四单元:
创新10)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11·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2)
第一单元:哲学的一般知识1. 2. 3
唯物论:4. 5
马 克 思 主
(第二单元)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三单元)
认识论:6
义
辩证法:7. 8. 9. 10
2021/3/11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们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生活
文理分科
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
世界上没有 两片完全相
同的树叶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
同学们,你能再说出一些蕴含哲 学道理的生活常识、成语、警句、典
故么?
你能再想出一些蕴涵哲学道理的寓言、成语、 警句、典故么? “煲汤下盐”---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拔苗助长”---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改造世界
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整个世界包括:(三大领域—两种现象)
No Image
自然界(客观)
人类社会(客观)
人的意识、思 维(主观)
练习: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 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
这话主要说明( A )
A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 ·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 ·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是否说,人们只要参加了 实践活动,就会自发的产生哲学 智慧?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课PPT课件

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
现)
17
有一年,家乡闹洪水……
奶奶 孙女
思想 认为命由天定
认为人定胜天
行动
身处困境时消极等 待,逆来顺受,指 望得到神的恩赐。
在困难面前积极 奋争,不屈不挠
世界观
方法论
结果…… 18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方法论的含义: 人们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所谓“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指人们对事物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抽象 出来的看法和观点。
15
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
祖孙两人都有世界观吗? 她们都有哲学吗?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9
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
“拔苗助长”---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结论一: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0
11
本节内容:
三个关系 三个概念
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 世界观 方法论
12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6
2、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 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 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与个人发展,正确 对待集体利益和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 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 PPT

并发出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 以后我们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他们也 在思考吗? 童年时代这种荒谬的想法很多,虽然幼稚 荒谬,但这种让人惊讶、惊异、惊醒的问 题非常可贵,它使我们人类的思想迸发出 哲学的火花,产生出哲学的思维。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来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之一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功能)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本义】Philosophy[fi'lɔsəfi]源自希腊的西方学
处 有 哲 学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的艺术 (哲学的 功能)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练习
1、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D
2、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正确的是 A、哲学十分深奥,人们无法掌握 B、哲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反作用于
生活处处有哲学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 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生活处处有哲学
“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揠苗助长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观规律 会受到惩罚。
生活处处有哲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
甲:下雨好极啦! 乙:下雨糟透了!
生活
C、哲学决定生活 D、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哲学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的课件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汉语意思】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 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现实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24
课堂讨论:
追寻生活智慧感受哲学之光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 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 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 把这间黑暗的房子完全装满。”
(1)什么是哲学?(第一、二课;第三课第一框;综合探究)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第二框;综合探究)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四、五课、综 合探究) (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单元)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第 六课、综合探究)
哲学并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
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看漫画和成语并思考说明了什么?
6
案 如果每个技术最出色的球员组成一支足球队, 例 - 在比赛中一定能获胜吗?为什么?
球队是个整体,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战 胜对手,必须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从 哲学角度看,树立整体观念,关系到全 局发展。
注意: 哲学上 客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讲的世界 主观世界— 人的思维、意识和思想
这不同于我们说的通常意义上的世界。 15
探究与思 P4
⑴考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
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提示: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
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
【汉语意思】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 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现实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结论: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
24
课堂讨论:
追寻生活智慧感受哲学之光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 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 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 把这间黑暗的房子完全装满。”
(1)什么是哲学?(第一、二课;第三课第一框;综合探究)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第二框;综合探究)
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 (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四、五课、综 合探究) (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单元)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第 六课、综合探究)
哲学并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
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看漫画和成语并思考说明了什么?
6
案 如果每个技术最出色的球员组成一支足球队, 例 - 在比赛中一定能获胜吗?为什么?
球队是个整体,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战 胜对手,必须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从 哲学角度看,树立整体观念,关系到全 局发展。
注意: 哲学上 客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讲的世界 主观世界— 人的思维、意识和思想
这不同于我们说的通常意义上的世界。 15
探究与思 P4
⑴考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
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提示:孔子的弟子颜回、子贡、子路虽然在某一方面
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如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基础知识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导
哲学与 生活实践 哲学与世界 观、方法论
哲学源于生活 哲学指导生活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联系
统一 共性和个 性
哲学与 具体科学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和动物不同——需要哲学知识。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是人们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结论:哲学源于生活,指导生活(哲学
研究问题
观 点
派 别
哲 学
世界 是什么
物质 意识
唯物 主义
唯心 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不可知论
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辩证法
世界 怎么样
联系、发 展、矛盾
否认
唯物主义辩证法
人与外 不能反映 部世界 的关系 能反映
可知论
被动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注意2(世界观与方法论)
不 同
世界观 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和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改造世界的根本原 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 则和根本方法。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注意1(哲学与世界观)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 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 问题的观点) B.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有 哲学;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 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但也不能说哲 学家才有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基础知识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学习要求
了解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理解 世界观。哲学是是系 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理解 方法论。哲学是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理解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 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狮子深深爱上了一个樵夫的女儿,姑娘 的父亲说:“你的牙齿太长了。”狮子就去找 牙医把牙齿拔了,它回来后又去找樵夫提亲, 樵夫说:“还不行,你的爪子太长了。”狮子又去找医生 把爪子也拔了,然后回来要姑娘嫁给它。樵夫看到狮子解 除了武装,就把它的脑袋打开了花。可见,再尖锐的牙齿, 再锋利的爪子,也比不上一个会思考的脑袋。 现实生活中,人跑不过兔子和马,也没有大象和牛的 力气大,不能像鸟儿在天上飞,不能像与鱼儿在水中游, 上树摘果子不如猴子,捕食又没有老虎的爪子和牙齿。可 人有智慧的大脑,它们都将为人所用,所以人能成为万物 之灵。 大脑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给予我们智慧的就是哲学,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向导。
思考:读下面的故事,你对哲学有什么认识?一 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 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 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一个学生买了许多 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 气。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 明。 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
数学的故事是这样发展的:这个好心的侍者开始动手为 这对老人解决房间问题:他叫醒旅馆里已经睡下的房客, 请他们换一换地方:1号房的客人换到2号房间,2号房的 客人换到3号房间……以此类推,直至每一位房客都从自 己的房间搬到下一个房间。这时奇迹出现了:1号房间竟 然空了出来。侍者高兴地将这对老年夫妇安排了进去。没 有增加房间,没有减少客人,两位老人来到时所有的房间 都住满了客人——但是仅仅通过让每一位客人挪到下一个 房间,结果第一个房间就空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 来,两位老人进的是数学上著名的希尔伯特旅馆——它被 认为是一个有着无数房间的旅馆。这个故事是伟大的数学 家大卫· 希尔伯特所讲述,他借此引出了数学上的“无穷 大”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这门学科来说之重要,可以说 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很难想像数学将如何存在。只要会数数 的人都知道,每一整数都有一个后继者直至无穷(所以在 希尔伯特旅馆里,每间房子后面都会有一间直至无 穷)……数学就是一门关于无穷大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 类
认识世界
的
两
项
基
本
活 动:
改造世界
生 产 实
变 革 社
践会
关
科系
学的
实实
验践
哲 学 上
自然界
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
客观 世界
讲
的
整 个 精神世界 思维和意识等
世
主观 世界
界
这与我们说的通常意义上的世界是有所不同的。
1、哲学的产生
【名人名言理解】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 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
合作与探究2、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 能自发地产
生哲学吗? 你在抬头望天空时,你都思考了 哪些问题?为什么?
杞人忧天
春秋时,杞国有个人一天到 晚都在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 会突然陷下去,这样自己会无处 安身。为此,他睡不着觉、吃不 下饭。当人们告诉他天是由大气 组成,不可能掉下来时,他又担 心起太阳、月亮、星星是否会落 下来,砸破自己的头。
(1)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 生的,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的。
(2)哲学智慧就在我们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就 是说,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 践活动——哲学的来源。
哲学的来源。
随堂练习1、恩格斯的名言:“人在怎样 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
【课前预习】
1、哲学的来源是什么? 见课本P4-5 2、哲学的本义、功能、任务各是什么? 见 课本P6 3、怎样理解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 见课本P5-6 4、生活实践与哲学的关系如何? 见课本P4-6
【合作与探究1、来自课本的哲理】
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人问孔子:“你的第子 颜回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说:“颜回是仁义之人, 我不如他。”那人又问:“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孔子 答道:“子贡是善辩之人,我不如他。”那人接着问: “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孔子答道:“子路是勇敢之人, 我不如他。”有人奇怪地问:“三人都比您强,却拜您 为师,听从您的调遣。这是为什么啊?”孔子答道: “我既有仁心又能狠心,既善辩又不露锋芒,既勇敢又 有所畏惧。用三位弟子的长处换我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 学问或方法,我也不干。”
认识人需要哲学智慧,要坚持 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 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 向导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阳安中学 施跃国 2016年12月2日
【学习目标】
1、理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 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给人智 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宇 宙和人生。 2、运用 : 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 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 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 【学习重点】哲学的本义与任务(功能) ; 【学习难点】理解: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教具、教法、学时】多媒体;在自主学习的基础 上,开展合作探究;2-3课时。
高中必修教材主题
《经济生活》: 物质财富的创造 《政治生活》: 根本利益的保障
《文化生活》: 精神家园的耕耘 《生活与哲学》: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单元:哲学概论--哲学的一般知识1、2、3
马 辩证 唯物论:4、5 (世界的本质) (第二单元
克 唯物 认识论:6 (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
思 主
主义
思考:杞人忧天为何不必要?
【名人名言理解】
◆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柏拉图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 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或惊异的人, 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 目的就是为了脱离愚蠢---亚里士多德 【特别提醒】:
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 的好奇心,而是为了满足认识和改造世 界的需要即实践。
辩证法:7、8、9、10(世界的状态()第三单元
义
哲
唯物史观(历史观):11
学
历史唯 物主义:
价值观、人生观:12
(第四单元)
【全书基本框架】
辩 辩证的唯物论4、5(第一单
证 元)(世界的本原)
哲
马 克 思
唯 唯物的辩证法 7、8、9、
物 10(第三单元)(世界的状态) 主
学
主 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第一单
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说明(A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随堂练习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 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 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这说明A( )
A、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 思想 C、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4·意识5·实践6)
第三单元:
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否定观)
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7 ·发展8 ·矛盾9 ·
4
创新10)
第四单元:
社会观·历史观(群众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11·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2)
◆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 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你认为孔子 的“道”是怎样形成的?这告诉我
◆孔子 的“道”就是孔子的观察和处理问 题的学问或方法; ◆我们应该全面的看问题,不能走极端、片 面化。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 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 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孔子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学问或方法是在实 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是 人们在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 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
义
唯物史观(历史观):11
哲 历史唯
(第四单元)
学 物主义 价值观、人生观:12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核心问题: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 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
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3)
第二单元:
唯物论(物质观)·认识论(实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