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导学案M2U2READING2

024导学案M2U2READING2
024导学案M2U2READING2

扬中树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英语导学案

M2U2 readi ng2

编制:高一年级备课组审核:葛文庚

【课标解读】------有的放矢

1. En able the stude nts to know more about Africa.

Help the stude nts to master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 ons.

2. Improve the stude nts' r eading ability.

Get the stude nts to know how to read and write an in formal letter.

【预习导学】积聚能量,蓄势待发

3. Motivate the stude nts to show their love for our n ature and protect our n ature.

要求:1、自主阅读课本(P22--23 页);2、自主思考完成预习活动;3、尝试提出预习中的疑问

【自主预习】

Morocco [m?'r?k??] Ken ya ['kenj ?; 'ki:nj ?]

Sahara Desert [s?'h a r?;] Tanzania [,t?nz ?ni?;]

River Nile [na?l] Himalayas [,him ?'lei?z]

Lake Victoria [v?k't?:r??] Kilimanjaro [,kilim ?n'd? a r?u]

Whe n people talk about Africa, what else come into your mind ?

自主建构,合作突破

【我的疑问】---试试你的身手,你能发现自学中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吗?

【自主尝试完成】-----试试你的身手,相信你们能行!

Skimmi ng

1. What does Para 1 tell us?

2. How will Colin and Toby travel through the desert?

3. What activity does Toby think is dan gerous?

4. How long will the brothers stay in Africa ?

Liste n to the record and try to put the activities in the correct order (Part C1).

_______ travel dow n the River Nile

_______ travel on camels through the Sahara Desert

_______ Climb the Mount Kilimanjaro in Tanzania

_______ see wild ani mals in Kenya

_______ fly to Morocoo

_______ go to the Himalayas

【合作尝试完成】-----试试你们的身手,相信你们能行!

Detailed Read ing:

Read Para 2-6 carefully again.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information for each paragraph.

Choose the best an swer (Part C2).

1. Accord ing to paragraph 1, ______ .

A. Toby is pla nning a bus in ess trip

B. Toby usually travels in his summer holiday

C. Colin wan ts to travel before starti ng uni versity

D. Toby is n ot very excited about the trip

2. In line 12, “ there ” refers to ___ .

A. the Un ited States

B. Morocco

C. northern Africa

D. the Sahara Desert

3. Accord ing to paragraph 2, _____ .

A. Toby enjoys traveli ng on camels

B. Toby is worried about traveli ng on camels

C. Toby will feed the camels

D. Coli n loves camels

4. Accord ing to paragraph 5, Toby wants to ________ .

A. see a giraffe up close

B. scare ani mals away

C. take photographs of ani mals

D. shoot an elepha nt

5. I n line 34, “ them ” refers to ______ .

A. the elepha nts

B. Coli n and Toby

C. the guides

D. the giraffes

6. Accord ing to the letter, Toby enjoys __________ .

A. comfortable, expe nsive holidays

B. cultural holidays

C. adve nture holidays

D. stay ing at home

【学以致用】——跳一跳,你能摘到苹果!

Post-readi ng

Suppose you are a traveler in Africa, what will you probably see besides these beautiful sce neries ? Discussi on: Discuss your feeli ngs after see ing all the pictures.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篇一: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凤凰古城 考 察 报 告 姓名:肖梦文 班级:政教10101班 学号:20XX02020XX0 考察时间:20XX.04.09--20XX.04.11指导老师:杨建华、刘爱芳、朱放良考察地点:凤凰九景、山江苗寨、南方长城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一、前言及考察目的: 依照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考察的要求,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有一次外出的教学考察任务,为了更好地将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我班同学,

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湖南省凤凰县进行了教学考察。了解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对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即苗家文化的较深入理解。过去凤凰古城是中国文化的净地而现在凤凰古城已经不是单纯的古文化的汇集地了,而是聚集着古今文化与中西文化。所以通过考察凤凰古城,我们深入地熟悉了中国文化,并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了西方文化,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更加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使我们较好地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接纳西方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个人与社会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比较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好地把握与运用中西文化的比较方法去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考察过程及方法: 总体上本次考察采取实地考察,经过班委与带队老师慎重考虑与前期准备,考察计划如愿以偿。在班委的认真组织下,班委通过比较分析以集体名义联系到了常德中国旅行社,采用包团的形式进行教学考察。本次考察开始之前我提前大家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了解凤凰古城的概况及有名景点,对其进行了观赏,提前做好了相应的考察准备。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全程跟随当地导游,认真听取导游人员的讲解和介绍,并做好记录,扎住机会拍摄重要的文物和古迹。另外,还用以求同存异的方法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对个

湖南省凤凰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案例分析

湖南省凤凰古城产业案例分析 10文管2班 唐奇 18 相信喜欢旅游的同学和朋友们都知道,在湖南省有这么一个乡村,美丽而宁静,在喧闹的现代,给你以大自然的美丽。 这就是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 凤凰县位于湘西山地,处云贵高原东北缘,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人,由苗、汉、土家等25个民族组成。自唐置渭阳县,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凤凰山川秀丽、名人史迹荟萃、民风淳朴、民族风俗风情浓郁,先后被列为全国旅游开放县、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2001年12月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3月,“凤凰古城”被中国旅游报评为“2002年度中国旅游知名品牌”。 该县旅游资源主要有以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沱江河为代表的自然山水风光,以凤凰古城南长城和沈丛文旧居为代表的一批历史人文景观,及以苗族为主的浓郁的民族风情。凤凰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有319国道和枝柳铁路穿越县境,东临铜仁机场和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有张家界著名旅游风景区,发展旅游业条件优越。 近年来,凤凰县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按照打炼凤凰精神、打牢凤凰基础、打造凤凰品牌的思路,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

动战略,以创县域历史文化品牌,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使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凤凰县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有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数量的优势,又有品位的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凤凰古城争取国家专项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内外商资金参与项目的开发建设,鼓励各部门和县内外优势企业投资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几年来,先后多家公司投资经营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黄龙洞公司投资833亿买断8个景点50年经营权,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 凤凰古城加大宣传推介,强化市场宣传营销。近四年来凤凰县投入宣传营销经费近4000万元,打着“梦里故里,凤凰古城”的统一宣传口号,实行大市场大运作的宣传推介。一是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以代表性极强的特色景点“中国南长城”为背景,在湖南卫视播报凤凰天气预报,在怀铁客运列车上宣传介绍凤凰,播放《中国凤凰》、《风雨南长城》等歌曲,在中央电视台一、二、三台、香港卫视中文台等著名媒体上宣传推介凤凰古城,制作发行《古城凤凰》旅游风光片等等;二是举办各种活动,提高凤凰旅游知名度。该县抓住中国南长城这一亮点,在南长城举办了由中国著名围棋大师常昊、韩国著名围棋大师曹熏铉等棋手参加,有中央电视台、韩国电视台、旅游卫视、湖南卫视、新浪网

凤凰古城的文化内涵和奇闻趣事

凤凰古城的文化内涵和奇闻趣事 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而得名。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边,县治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41万,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古城以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如今更加生机勃勃。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虹桥,原名卧虹桥,历史悠久。凤凰古城北门城楼本名“碧辉门”,采用红砂条石筑砌,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是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凤凰古街两边建筑飞檐斗拱,店铺中陈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浓浓的古意古韵,透出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凤凰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斜阳西下,桥边岸畔不少妇人正在用木槌洗衣,啪啪声随着水波荡漾开来。顽童脱个精光,在水中嬉戏,也有姑娘家把身子浸在浅水处享受流水轻柔的抚摸。岸边更有不少写生的学生,也为小城增添了一道风景。 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吊脚楼,但河畔的吊脚楼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龙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间老屋,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历史。 在凤凰,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有余,多至三丈。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以黑帕缠腰,青布裹脚,一年四季少穿袜,有蛮风行悍之气概。相比之下,女子服饰就精美复杂多了。凤凰女子爱花帕,有方格、横格、狗脚印花帕等,头帕缭绕,层层相叠,有如蛾冠秋菊。发型尚古式,不剪发,但常包头帕,以露发示众为耻。衣服腰大而长,袖短无领,袖口大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大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要滚绣花边,并加栏杆花瓣在期间。有的还需在开岔和放岔前后两面的边缘刺绣及挖云钩。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裤子短,裤脚大,裤筒边同样绣滚边,绣花或数纱。制作这样一套的妇女衣裳,缝工绣工精致的,手工需一二百人。苗家人对于首饰的搭配也要求极高。 首饰以银饰为主,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胸练、针筒、围腰练、手圈、耳环、牙签、髻簪、梅花挂扣等。这些首饰外壳相当年精致,浮雕栩栩如生,有“虫、鱼、鸟、兽”等图案。那些“鸾风交颈”、“双凤朝阳”、“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等表达男女爱情及人生美好愿望的图案,也无一不是一件精美绝伦的美术工艺品。

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DOC)

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 摘要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有特定的丰富的民俗风情,又有山水的描写和人的描写,使读者始终感受到藏在大山深处的苗族人的心理与积淀,千百年的苗族精神。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如进入苗族民俗博览会。沈从文湘西小说充满了浓厚的苗族文化,本文探讨了他对苗族文化情有独钟的缘由,并从他的小说创作中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民间艺术体验的文化的精髓。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描述,同时渲染民族地域风情,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明,研究湘西苗族文化精神的独特内涵,让人感觉粗狂的少数民族美和他们独特的方式生活。 关键词:沈从文;苗族;湘西文化;风情

Abstract In Shen Congwen's work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distinctive regional features, both specific and rich customs, the description of scenery and people, to make the reader always feel the hidden in the mountains of Miao people deep psychological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many centuries of Miao nationality spirit. In Shen Congwen's works, such as entering Miao customs expo. Shen Congwen Xiangxi novels filled with strong Miao cul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he has a soft spot for a reason for the Miao nationality culture, and from his novels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life and folk art experience the essence of the culture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In the description of Xiangxi Ethnic Areas, rendering national region character and style at the same time, Shen Congwen "s literary works is in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mutatis mutandis to show the unique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 of culture of Miao Nationality in Xiangxi, make the person feel mad rough minority that beauty, beauty and their unique way of life and way of life from. Key words: Shen Congwen; Miao nationality; Xiangxi culture; style

关于凤凰古城分析

运用财政政策分析“对凤凰收费应该不应该” 国贸112 lulu 凤凰县旅游局称:“整合和规范管理以后,游客花相同或者更少的钱,会得到更 多、更优质的旅游体验。又有人说:“凤凰古城是历史文化遗产,是所有人都可 以共享的,对其开发利用应具备一定的公益性,以“占山为王”的做法对其收取 “进城费”,无异于剥夺公众共享历史文化遗产的权利。” 1政策的必要性(凤凰为什么要收费): 从建城伊始免费了300年的凤凰古城,最近要收费了,门票148。为什么要收费, 当地的官员说是从游客利益出发,整顿规范旅游市场。建设和管理维护古城都要 一定的费用。 2市场失灵分析: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主要集中于市场失灵领域。政策分析 的第二步是力图将政策的必要性需要和更多市场失灵联系起来。这些市场失灵包 括,不完全竞争产品,公共产品,外部性,不完全信息。凤凰历史文化古城是属 于公共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是历史文化遗产,是所有人都可以共享的, 对其开发利用应具备一定的公益性,以“占山为王”的做法对其收取“进城费”, 无异于剥夺公众共享历史文化遗产的权利。但由于政府干预还有其他理由:第一, 保护公民和财产、实施合约和界定产权的政府活动,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第 二,市场带来的收入和分配可能是不公平的。 3政府干预的形式:一旦认识到市场失灵,政府可能就会采取政策行动以解决问 题。政府采用的是政府管制,直接分配形式。采取圈城而收费,大部分门票钱落 入政府手中,部门用以维护古城管理和建设。真是用在维护上了吗?1月3日,4 月19日,凤凰古城三个月两次蹈入火海,两座建筑被毁。虽有偶发因素,但防 范措施匮乏、疏忽大意,却是火灾防不胜防的内因。相比开收门票措施的迅捷, 凤凰全城电路整改工作,则慢之又慢。分不清轻重缓急,经营管理者其实已经丧 失资格,如此看来,收门票未必就会逼不收前管理得好。不管蛋糕做得是大是小, 政府只操心怎样切掉更大的一块。通票以后,古城的旅游收入主要进入政府账户 和政府支持的旅游经营企业,而小商小贩的营业明显少了很多,因为游客已经在 门票花了打钱,不舍得再去过多的消费。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 新的项目经常被设计出来,从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地达到旧项目的目标。 据最新新闻报道,凤凰周边的游客和学生可优惠,只收20块钱门票。 4设计资格标准:作为价格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在景区门票价格问题上一直是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一直希望能够控制门票的过快增长,“门票不能够成为小 集团或者个人牟取利益的工具,还是应该让大自然和我们祖先留下的美好资源能 够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5私人部门的反应:凤凰古城旅游开发已有十余年。自4月10日凤凰“关门收 费”,游客锐减。商户们无生意可做,不断传出要停业抗议的消息,警察不时“约 谈”商户。当地政府表示改变收费方式是为保护游客。 6效率结果:一般来说,当消费者的选择增多时,供应者之间的竞争可能会提高 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效率,所生产的产品会更适合消费者的需要和愿望。如果凤凰 古城还是坚持收148元门票,那么很多游客就会选择去类似的古城,丽江古城或 者是乌镇还有周边的更有观赏价值的景点,这就是替代效应。 7分配结果:公共项目经常导致私人部门价格变化的多种反应。有时候真正受益 者经常与预期的不相符合。有专家认为,实行景区收费,将导致游客大量流失。

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湘西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当前,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湘西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湘区山川锦绣,人文灿烂,凤凰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著名的集自然、人文、民俗景观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本文从凤凰古城的历史由来、凤凰古城的文化资源、凤凰古城的发展现状、凤凰古城的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概况,并对凤凰古城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重点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寓教于游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化旅游凤凰古城对策 近年来,文化旅游热在国逐渐升温。从战略层面上来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国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战略要求,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当前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大趋势;从经济层面上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延伸旅游业的发展出路,提高旅游路线的品质,对可以扩大消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文化层面上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与旅游结合既有利于放大旅游的载体作用,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对可以提升国民素质,传承中华文化,对外可以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由此看来,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都不可或缺的课题。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对于游客来说有着无穷的魅力。 一凤凰古城的历史由来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从此不再死亡,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 凤凰古城古称镇竿,位于湘西州的西南边。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姓名:廖银清 班级:10历史一班 学号:2010084111 考察时间:2013年7月3日—8日 指导老师:申友良、曾国富 考察地点:凤凰古城、南方长城、苗寨 “凤凰古城”一个在心中早已念想过无数次的名字,如果意志没有那么坚定就不会选择去凤凰考察这一条路线,也不会像现在那样还想再回到凤凰,过着与世无争逍遥于山水间的隐居的日子。凤凰真是一个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的好地方。在那里看着一座座古城楼、一道道城墙,踏着一块块青石地板感受着凤凰古城历史的是与非。浮世的繁华你早已看淡了。 说是历史的专业考察,但是我们还要联系好旅行社。因为定旅行社是整个系一起的所以国旅、城之旅、广之旅三家旅行社一起竞争。最后决定投票的时候就只考虑城之旅和广之旅两家。本来在现场投票就很公平、公开、公正。但是不知道是哪方的原因说是有暗箱操作要回到宿舍再投票,结果是城之旅获胜。个中原因有人说是历史某个班有人是城之旅的代理。专业考察在第一步—选旅行社这里就问题多多,接下来的路线问题、住宿问题旅行社和我们同学更是谈不拢。经过班长的努力,为我们谋得了住在凤凰吊脚楼里的好福利。出发前的一切准备就在斗争与妥协中完成。 2013年7月3日下午1时,我们踏上了考察的火车。有人是第一次坐上火车、有人是第一次有一群人作伴、有人是第一次出省······大家上了火车就异常的兴奋。后来下车时,列车员说我们“从一上来就叽叽喳喳吵到下车”。还好整节车厢都是我们历史系的学生大家就互相打扰,不会有人投诉。在火车上坐了十几个小时,屁股、腿、腰、全身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了。虽然还是叽叽喳喳吵个不停,但是个个都像瘪了的气球,提不起劲了。 2013年7月4日早上7点,我们就到了湖南吉首。我们搭着大巴开往凤凰,我们最终的目的地。这沿途都是山,给我的感觉就像我回清远连州一样。车子就在一座山一座山间穿梭。拨开一座座屏风,我们终于看到了梦中的那片古城,让人吃惊的是,它居然与世独立的藏在座座山间。 刚一下车,大家不是欢呼雀跃,而是不约而同的吐起来。原来是经过山路十八弯,再加上颠簸大家都晕车了。眼前的美景也来不及欣赏。还好,身体的不是只是短暂的,出发前的兴奋很快又回来了。大家提着行李三下五除二的就到了我们住的地方—回龙阁的凤鸣楼。从凤鸣楼走出来进入一条小巷,小巷是青石铺成的,若是雨天撑把伞走在小巷中,像极了《雨巷》中的女主角。那条小巷是有名字的,叫回龙阁。衬着外面的沱江,总让人觉得这里似乎有一段神话传说或是很美的故事。三皇庙,最让我感到神奇。据导游说,凤凰城的存在就是因为这里有一条龙脉。三皇庙就是龙的心脏,背后的大山就是龙身。风水学本来就很高深、很神秘。那龙脉让凤凰城变得更神秘莫测了。 游完三皇庙,行程不能按原来的路线行走了,我们一致决定游沱江。听说,

关于湘西凤凰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湘西凤凰的实践报告 前言 在沈从文的书里能读到的,在黄永玉的画里能看到的,在宋祖英的歌里能听到的,便是湘西凤凰,中国最美的小城。小城历史悠久、风景秀美、历代名人辈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古迹星罗棋布,建筑古朴典雅,人文和民族气息浓郁。凤凰古城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2001年12月17日,凤凰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石板小街,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浆声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宁静安祥的小城风光。地因人传,人杰而地灵。文学巨匠沈从文一曲《边城》,将他魂梦牵涉系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荡气回肠,也将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自称“刁民”的书画大师黄永玉,走遍了世界,却固执地用一座匠心独运的“夺翠楼”书写他浓烈的恋乡情怀。所以在凤凰,缘于对文学家的景仰,你可以去中营街看看沈从文故居和听涛山上的沈从文墓地;缘于对著名美术家的神往,你可以去看看黄永玉先生修葺的“夺翠楼”……古城外围,有风景秀丽的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等风景旅游区(点),以及民族风情浓郁的山江、苗人谷等苗家村寨。 一、实践时间 2010年3月11日—3月13日 二、实践地点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凤凰古城 三、实践目的 抓住其历史,建筑,民族,特产等特点,充分了解凤凰古城,提高文秘人员调查工作的能力。 四、实践内容 1、古城历史 关于古城的历史,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为凤凰县。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中国第101座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战国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凤凰属楚国疆域。据本县出土的文物考证,当时中原文化已影响到这里。秦一统天下,分天下为36郡,凤凰当时属黔中郡。 汉朝高祖五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所以凤凰在西汉、东汉、时期为辰阳县地,属武陵郡。 战国时期,凤凰先属辰阳县、武陵郡,归蜀;后刘备战败,吴占其地,凤凰仍属武陵郡。 西晋时凤凰归镡城县地,属武陵郡;东晋时为舞阳县地,也属武陵郡。 南北朝时期,凤凰一直属武陵郡。 隋朝一统江山,改辰阳县为辰溪县。凤凰当时属辰溪县,隶属沅陵郡地。 唐朝初为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阳县,凤凰又属麻阳县。唐武后垂拱三年,凤凰从麻阳县分出,次年设渭阳县,县址设黄丝桥,即今黄丝桥古城。古渭阳县,属锦州卢阳郡。 宋朝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改渭阳县为招谕县。宋神宗熙宁八年,废招谕县,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 目录 1.凰古城的基本概况 1.1 地理概况 1.2 人文概况 2. 凰古城开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开发发展现状 2.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 凤凰古城开发发展与保护的策略 3.1 合理利用资源 3.2 控制人口数量,缓解旅游环境承载压力 3.3理清古民居产权, 加强政府管理 3.4 实施整体保护 3.5大力宣传,加大保护力度增强游客保护意识 4. 结语

e 一、凤凰古城的基本概况 地理概况: 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 级景区,曾被 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 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 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 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古 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 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人文概况: 湘西凤凰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灵,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 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民国时,湘西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当代以来,湘西凤凰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将军、 高级领导干部、作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特别是随着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 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沈从文,著名画 家黄永玉的出现,湘西凤凰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世界。 凰山城依偎着沱江,群山环抱,关隘雄奇。这里的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 澄清,峰岭相摩、河溪萦回,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河畔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可谓天人合一。  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韵味独特的湘西凤凰土话、别具一格的苗族服饰、苦

浅谈湘西凤凰苗文化

浅谈湘西凤凰苗文化 摘要 湘西凤凰苗族文化是中华的瑰宝苗锦、苗绣、苗服、蜡染都是湘西苗族文化的灿烂有机组成部分。花鼓舞和绝技上刀山下火海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苗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有着其浓浓的民族气息和历史文化。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是苗民同胞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凤凰的文化也会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以她特殊的方式谱写出属于湘西苗文化的灿烂篇章。 关键词:吊脚楼文化织锦刺绣蜡染花鼓舞 引言 2010年4月17号这天,我们开始了为期10日的考察之旅。考察目的地是湖南省的千年古城——凤凰古城。考察的项目为湘西凤凰的一些特色苗文化。此论文中介绍了特色建筑吊脚楼;民族手工艺苗织和苗绣;民族技艺花鼓舞等。 正文 凤凰,位于湖南西部边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县。古城内有古街30条,古巷弄10多条。这些相互交织的红石板街巷,穿插在各处建筑群落之中,错落有致。巍峨的城楼城墙,各式的庙宇祠堂,风火墙体和木板店铺,砖木结构的大小院落,沿河临水的吊脚楼,无不流光溢彩。质朴且富有“原始”神性的设计风格,使凤凰古城与大自然的契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近百年来,以楚巫文化为底蕴的“凤凰文化”熏陶造就了无数政治名人、文化名人、艺术大师。这里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慈善家、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的故乡;是“世界乡土文学之父”、文学巨匠、历史学家沈从文的故乡;是国际著

名画家、中国画坛“鬼才”黄永玉的故乡;是与柳亚子并称“南田北柳”、“南社”爱国诗人田星六的故乡;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钢铁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萧继美的故乡。这里居住着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6位艺术大师,还被誉为中国的“画乡”,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来此参观学习、学术考察和休闲旅游。 苗族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这些充满了苗族艺术意象的吊脚木楼,给苗族人民艰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恒的生命激情。

凤凰古城感想900字

凤凰古城感想900字 凤凰古城的景真美呀!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沱江。沱江河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说它美在清,清在往湖里一看就能看见在微波中跳舞的水草。说它美在奇,奇在坐上那轻巧的乌篷船,顺水而下,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连串的美景尽收眼底,说实话,是没有什么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沱江这种独特的美的。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凤凰古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凤凰古城心得1 凤凰古城离杭州有多远?我们先是乘飞机从杭州到长沙,再从长沙坐了6个多小时的旅游大巴才到达凤凰古城。 在漫长的路上,我们听导游讲了很多关于凤凰古城的传说和故事,导游说凤凰古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样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小镇到底有多么美丽呢? 我最先看到凤凰古城的,是横穿整个古城的那条江,妈妈说这条江叫沱江。江的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吊脚楼的一脚在江里,另一边的脚在岸上,远远望去,非常美丽。 江上架着各种各样的桥,有现代的拱桥,可以行车;有用木板搭成的小桥;有用石墩砌成的“水上通道”;还有上千年历史的虹

桥,虹桥上面有很多苗族人在卖土特产,我在这儿买了一只漂亮的工艺手表。 江水很清澈,住在古城里的人家都在河里洗菜、洗衣服,还有鸭子在水里游泳。她就像一条母亲河似地守护着凤凰古城。 来到古城里面,游人如织,街道的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店铺,有小吃店、客栈、玩具店……走在这条狭窄的小路上,我和两边的店铺就形成了一个汉堡包,我是夹在汉堡包里的东西,店铺像是面包。这里的人也很热情,让我们免费品尝这儿的特产,如姜糖、扭扭糖、猕猴桃干……还给我们唱山歌听。 逛到中午的时候,我们找了个吊脚楼,坐在江边,吃了这里最有名的菜——血粑鸭,是用鸭血、糯米和鸭肉一起炒的,虽然有点辣,我们吃得还是很开心。 据说,凤凰最美丽的时候是晚上,吊脚楼上的灯全亮了,可惜来的那个晚上我太累了,早早就睡着了,什么也没看到。我想,等我长大后,我还会再来凤凰古城的,一定会去看看“夜色凤凰”的! 凤凰古城心得2 祖国之雄伟,大地之广博,踏破铁鞋,寻寻觅觅,遇见了你——湘西。

浅析湘西凤凰古城民居建筑特点

浅析湘西凤凰古城民居建筑特点 摘要民居建筑是构成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因素,又被称为石头的史书。民居形态多样,反映了各地区、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湘西建筑受地理人文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本文以凤凰古城为例,通过对吊脚楼、马头墙和木构架的解读,探寻传统建筑中蕴涵的文化底蕴。 关键字马头墙吊脚楼吞口屋木构架凤凰古城 正文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全境南北长66公里,东西宽5O 公里,土地总面积1745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多年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湘西特有的生活方式等结合了山区的建筑材质、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背景,创造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其平面布局、立体安排、空间序列、建筑装饰等,虽不是属于狭义艺术范畴的,但在满足一定实用性需求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湘西民族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生活理想、美学追求、艺术情趣、宗教信仰等。 凤凰县城沱江镇是于2001年12月27日才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10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它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古镇中解放前修建的民宅约占大半。据专家统计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就有120栋之多①,其主导建筑年代应为清代至民国时期。②湘西民居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沿河岸采用了苗族、土家族的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另一种是房屋主体以中国传统的汉族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木结构为主,山墙采用具有徽派特征的马头墙风格的建筑形式。 一吊脚楼 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绵延起伏的大山之中,艰难复杂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独特的建筑元素。湘西地区以土家族的吊脚楼为典型。吊脚楼在建筑学上称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的特点是房屋下部架空,以支柱托起上部建筑,主要目的是防潮防兽以策舒适安全,而所谓的“半边楼”则是一种吊脚楼形式,房屋一部分架空,另一部分搁置于坡崖上,有的搁置部分也可以石支垫,小有抬起,高差一至二步。这样形成半楼半地的特殊形式,又有楼居高敞的特点,又具地居方便的特点。它的主要目的除防潮之外,更重要在于适应地形,利用坡地空间,这种半干栏形式较之全干栏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最迷人的湘西凤凰县的建筑就是这种吊脚楼,由于临沱江而居的苗族和土家族人的居住空间有限,为了获得更大的使用面积,家家户户都想法将房屋向江面伸展,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吊脚楼。 二马头墙 在住宅的两山墙顶部筑有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因形似马头,所以称之为马头墙。作用为防止火灾蔓延。由防火的功能决定马头墙必须高于屋面,至于马头墙的造型可不受任何约束,这样,人们便可按照自己的爱好随心所欲地选择马头墙的造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同地区的马头墙有各自的特点,甚至是同一地区的马头墙也千变万化而没有定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头墙最能反映一个地区民族建筑特色和风貌。 湘西地区的马头墙其构造随屋面坡度层层跌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上面再安装各种式样的座头,有“鹊尾式”,即雕凿形似喜鹊尾巴的砖作为座头;有“印斗式”,即由窑烧制的;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等数种。造型多呈跌落的台阶形状,并在其上镶嵌瓦檐,用青灰抹去脊背,使脊的外端高高翘起。这不仅可以丰富单体建筑的外轮廓变化,同时对于整个村镇来说,高出屋顶并充满起伏跌落变化的马头墙可以打破整个村镇建筑单调和平淡的格局。

湘西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初探——以湖南凤凰塘头村芭蕉冲为例

保护与管理 /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74 湘西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初探 ——以湖南凤凰塘头村芭蕉冲为例 田涵文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摘 要: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村落文化各具特色。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从村落中的传统文化渐渐式微。文章以塘头村芭蕉冲为例,对村落的自然环境、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分析,依据芭蕉冲保护与发展规划,对芭蕉冲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归纳,也希望对湘西地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塘头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Primary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T raditional Villages in Western Hunan ——Taking Tangtou Village as an Example TIAN Hanwe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been studied natural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istoric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 Tangtou village. Take the planning for Tangtou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 the points and suggestions are meant to be of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in Western Hunan. Keywords: Tangtou village; traditional villages; conservation planning 作者简介:田涵文(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设计及理论。E- mail:archbest@https://www.360docs.net/doc/4d11869627.html,. 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少数民族地区原本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传统村落在发展中逐渐失去传统特色。所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需因地制宜,探索有地域特色的保护发展模式。 1 塘头村芭蕉冲村落概况 1.1 区位概况 塘头村芭蕉冲隶属湖南凤凰县廖家桥镇,南部与王乾坪,东部与老子坪,东北部与杨柳塘等村落相邻,西部有地潭江穿流而过。村域占地面积6 km 2,经度109°26′12″,纬度27°57′19″。地势以山地为主,依山而建,自然风光旖旎秀美,田园风情淳朴敦厚。 1.2 历史沿革 清朝年间,村民为躲避匪患,发现这片易守难攻的区域,从而在这里定居下来,逐渐发展为村落,村内现存有防御工事寨墙。因村域选址区域类似一片芭蕉叶,故名塘头村芭蕉冲[1]。2016年行政区划调整,原都里乡与廖家桥乡合并组建成现廖家桥镇,塘头村芭蕉冲隶属于廖家桥镇。2016年11月,泡水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2 村落特征分析 2.1 自然环境状况 塘头村芭蕉冲北部、南部、西部三面环山,依

湘西凤凰苗族服饰调查报告

湘西凤凰苗族服饰调查报告 湘西凤凰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情和文化。苗族服饰作为少数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服饰之丰富,样式之繁复,为中国56个民族所罕见,以至于可以依其样式、颜色来区分苗族各支系的名称。由于苗族人民长期居住于西南相对较为封闭的地区,因此服饰中还保留着较多的原始风貌,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开放,其传统服饰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至今很多传统服饰和纹样都已失传。因此探究苗族服饰这部“无字史诗”就显得尤为重要。苗族的服饰图案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记忆,蕴藏着民族的宗教信仰,蕴藏着民族对生活的希冀和诠释,是我们探究苗族服饰渊源的最为有利的依据。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一种较早的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属或其它关系。此物就成为该氏族的图腾——吉祥物或象征。对崇拜之物,人们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风情习俗,也有着各种崇拜仪式,常常会纹在身上或将图案绣在衣服上以期保佑。 苗族的服饰 苗族的服饰花色纷繁,过去人们曾根据他们的穿戴而称呼他们为青苗、白苗、红苗、花苗,以及长裙苗、短裙苗等等。他们的穿著往往因地而异,居住在湖南西部的苗族妇女,上身著大襟右袵衣,下身穿裤子,衣袖、衣领和裤腿都镶有宽阔的花边。 苗族服饰纹样概说苗族服饰纹样的基本特征之一。以苗族服饰中频繁出现的交鱼纹图案为例 ,通过图案纹样的流变 ,以及对该图案出现部位和组合关系的归纳演绎 ,揭示这一图案的原生象征意义在于凭借对鱼类交配情景的描绘 ,从而寄寓了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礼赞。这是一种高度抽象化了的生殖崇拜。将这样的图案融会到苗族服饰纹样中 ,用意在于祈求个体的世代延续、家族的兴旺繁衍、民族的繁荣昌盛。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学诠释所能揭示的苗族文化深层意念 而湘西苗族妇女服饰的主要精神特征是巫术,这种巫术的精神特征又和艺术及现实完美结合,对稳定苗族族群关系起着重要作用。苗族妇女服饰是中国乃至世界服饰史上的一朵奇葩。沈从文先生在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赞誉苗族妇女服饰为“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其绚丽多彩、丰富多样为其他民族所罕见。湘西苗族是苗族的一个分支,俗称“红苗”。杜甫曾留下过“五溪衣服共云天”的赞美诗句。 苗族银饰、头饰 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苗族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苗族妇女的节日盛装中,银饰占有特殊的位置。由于经济文化、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各地苗族银饰品的种类和佩戴情况互有差异。湘西地妇女,除戴耳环、手镯、项圈外,还有银签、银冠、银披肩,其中银签造型古朴,具有形制精美、声音清脆、色泽光亮、一签多用的特点。 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