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简介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

光照,蓄舍基本结构
31
动物环境因素对动物疾病的作用和影响
. 养殖场建设 厂址选择、圈舍设计、管理防疫等
. 饲料、饮水 饲料是动物的营养物质,营养与免疫是影响机体健康的
两大因素,营养好坏直接影响免疫力。 水是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溶剂,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传播是指水平传播, 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可以是直接接触(皮肤和粘 膜),以可以是通过媒介(生物或机械媒介)间接接 触(呼吸道、消化道、虫媒)。
54
、皮肤和粘膜传播。皮肤和粘膜接触发病动物或发病 动物含有病原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 品,病原体通过皮肤和粘膜侵入。如被狂犬咬伤,接 生布病羔羊,抚摸发病动物,接触疫水,通过破损的 皮肤而发生感染。
. 监测范围:规模养殖场、散养畜禽、屠宰场、畜禽交易 市场、动物隔离场等。
.监测对象:某病的易感动物和病原体赖以生存的环境(土 壤、水源、饲料、粪便等)
. 监测分类: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应急监测是发生疫情 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易感动物进行的监测,包括疫区封
39
.监测方式、方法 可全面监测或抽查,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及流
感染不一定发病
22
3. 动 物具 有易 感性
易感性是指动物对某种病原体没有抵抗力而容易感染 动物易感性是先天性的,由动物遗传特征决定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种、年龄、性别、个体、 免疫
23
4. 适 宜的 外界 环境
气候条件影响动物抗病能力 气候条件影响病原体的致病力
气候条件影响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的生命力
人畜共患病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一、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病原体是指细菌(革兰氏阳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畜牧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动物检疫基本理论和动物疫病检疫检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1、理论课程:动物解剖(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动物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兽医药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动物寄生虫病、动物毒理、检疫与兽医法规、动物传染病(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动物普通病、药物残留与动物食品安全等。
2、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实训+暑期生产实习+顶岗实践。
就业方向:可以到肉类联合加工厂、动物食品卫生检验、动物检疫、进出口检验检疫、养殖场、宠物诊所、饲料生产、生物制药等部门、单位就业。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课程学时:48学时开设学期:第3、4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一门技能方向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树立依法防疫,依法制疫的理念,初步具备执业兽医岗位必需的知识及技能,为适应将来考执业兽医资格证和就业准入制度打下坚实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升学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畜禽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制定,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畜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其它课程衔接非常密切。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关键知识为主线,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从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出发,遵照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性、服务性、职业性”的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置,在知识点和能力点构建上,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要求。
(三)课程开发思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从探索、实施课堂与实训一体化,项目导向为突破口,将教、学、做、考一体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了认知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块教学等课程教学体系。
努力实现课程内容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完美统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检疫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应职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并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简介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304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熟悉国家有关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和法规,掌握动物疫病检疫技术、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技术、动物性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畜禽疾病诊断和防治技术;能对畜牧兽医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引进、推广与应用;能分析和解决动物防疫检疫、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畜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问题;能为动物检疫检验部门、畜产品加工企事业、动物疾病技术服务部门等制订生产、经营、管理计划;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动物疫病进行检疫检测、疾病诊断、畜产品质量监督控制等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
1、理论课程:动物解剖(省级精品课程)、动物生理、动物化学与生化、动物病理、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院级精品课程)、动物药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动物寄生虫病、兽医法规、动物传染病(省级精品课程)、动物检疫技术(院级精品课程)、畜牧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兽医内科技术、兽医产科技术等。
2、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实训+暑期生产实习+顶岗实践(10个月)。
就业方向:
畜牧兽医站、兽医卫生监督所、肉类联合加工厂、动物食品卫生检验、动物检疫、进出口检验检疫、养殖场、宠物诊所、饲料生产、生物制药等部门单位。
动物防疫与检疫。
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介绍_大学专业

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介绍_大学专业
专业前景需要早了解,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学什么,好不好找工作等是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个人简历网整理的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介绍、主要课程、培养目标、就业前景,供大家参考。
1、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简介
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宠物养护与疾病诊疗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能从事宠物养殖生产、新品种选育、宠物驯化、宠物疾病检验与防治、宠物美容与护理等工作,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现代宠物养护与防疫行业卫生管理、疾病诊断与防治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主要课程
英语、计算机应用、应用文写作、有机化学、动物生理生化、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宠物病理、动物药理、宠物临床诊断技术、宠物疫病、宠物疾病检验与防治、宠物美容护理技术、宠物养护与驯化技术、观赏鱼养殖与防疫、市场营销学、畜牧业经营管理等。
3、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宠物养护与疾病诊疗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能从事宠物养殖生产、新品种选育、宠物驯化、宠物疾病检验与防治、宠物美容与护理等工作,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现代宠物养护与防疫行业卫生管理、疾
病诊断与防治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4、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宠物驯养场、警犬基地、宠物医院、兽医站、宠物美容院、宠物用品店以及与宠物相关的饲料、兽药企业等部门。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动物疫病协防员职业、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养殖场兽医技术员等职业的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控制、扑灭以及规定动物疫病的检疫、动物产品的检疫等有关知识,并且具备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报告、重大疫病处理、防疫计划制定、消毒、免疫接种、临诊检疫、实验检疫、屠宰检疫、规定动物疫病检疫等多项技能。
本课程是建立在《动物微生物》、《动物解剖》、《动物生理》、《动物病理》、《动物诊疗技术》《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等课程基础上的主干专业课程。
三、参考学时160学时。
四、学分10学分。
五、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动物防疫与动物检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会报告动物疫情。
会协助处理重大动物疫情。
会多种消毒方法。
会多种免疫方法。
能制定防疫计划和建立免疫档案。
能进行动物活体检疫。
能进行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市场检疫监督能进行屠宰检疫能进行规定动物疫病的检疫六、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培养灵活应用动物检疫检验及动物疫病的控制扑灭等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理解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以动物防疫员职业及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的典型任务和案例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05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面 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防疫技术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2. 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际 先进的动物防疫技术,如疫苗研 发、病毒检测等,提高我国防疫 技术水平。
问题:动物防疫技术不足可能导 致新型病毒的传播与扩散,给畜 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1. 增强科研投入:加大对动物防 疫科研机构的支持,鼓励科研人 员对新型病毒进行深入研究,及 时掌握最新的防疫技术。
。
现代动物防疫
现代动物防疫技术更加注重综合 防治,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预防 、消毒、隔离等措施,以及加强
动物保健和流行病学监测等。
动物防疫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动物防疫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 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 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
协调配合
动物防疫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防 控,包括疫病的监测、诊断、治疗等,提 高防治效果。
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估
建立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技术的应用 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技术不断完善和提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合作项目
积极参与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参与
制定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国际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2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3. 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 其他国家开展防疫技术合作,共 享防疫资源和技术成果,共同应 对全球动物疫情挑战。
检疫技术不准确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检疫技术不准确可能导致漏检或 误检,使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给公 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
3. 加强人员培训:对检疫人员进行定期 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确 保准确完成检疫工作。
高职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教学标准

高职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动物防疫与检疫。
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畜牧服务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动物疾病防控、动物检疫检验及卫生监督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畜产品质量安全、兽医公共卫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安全等知识。
(3)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兽医临床知识。
(4)掌握动物疫病的防制、扑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规程。
(5)掌握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规程。
(6)掌握检疫检验结果分析、判断与处置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304
专业名称动物防疫与检疫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动物防疫、动物检疫、动物产品检验、兽医临床诊疗基本知识,具备动物疫病的预防、检验、诊疗能力,从事畜牧场防疫、动物检疫检验、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兽医生物制品及兽药生产与经营、技术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疾病诊疗机构,畜禽屠宰、肉禽蛋乳加工、规模化养殖等单位,在动物疫病预防、检验和诊断岗位群,从事疫病防控、动物检疫检验、动物卫生监督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动物圈舍、场地、污物、包装物等消毒,免疫程序制定,免疫接种,免疫效果监测,采集、运送病料的能力;
3.具备执法检查、市场监督、免疫监测、行政处罚的能力;
4.熟练掌握养殖场环境控制及污染物处理以及畜禽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手段;
5.掌握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动物产品检验、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6.掌握动物疾病的临床检查、尸体剖检、实验室诊断、治疗的基本技术,能够开写处方;
7.掌握畜禽饲养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动物防疫技术、动物检疫技术、动物产品检验技术、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兽医法规与行政执法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兽医基础、动物病原体检验、兽医临床、动物疫病防控、动物防疫与检疫等实训。
在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疾病诊疗机构,以及畜禽屠宰、肉禽蛋乳加工、规模化养殖等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动物检疫检验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兽医化验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畜牧兽医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动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