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 卫生与健康

三年级上册  卫生与健康

卫生与健康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冬春季节防流感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首先了解和认识,从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谈起。

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预防措施。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学生自由发言:有,感冒,发烧等等师:这些都是一些少年经常得的病,我们称为流感对不对?刚好现在又到了流感的季节性的高峰期了。

今天给大家上个关于流感的课程提醒大家这时候该怎么让我们远离它。

(二)了解病症师:有哪个同学清楚表述什么是流感吗?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首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

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

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一般多在冬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

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月至7月的是发生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第二个就是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

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

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第三就是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第四流感类型可分为三型: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卫生与健康》优秀教案(通用19篇)

《卫生与健康》优秀教案(通用19篇)

《卫生与健康》优秀教案《卫生与健康》优秀教案(通用19篇)《卫生与健康》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基本了解人体的正常结构及各部件的术语名称,学会了坐、立、行及读书、写字正确姿势。

2)能自觉、自主地搞好个人卫生及保护眼睛和牙齿,懂得克服和战胜不良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力能行,功在持之以恒。

3)居家、旅行、郊游、体育运动、游泳等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4)初步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知道花草树木,对改善环境的作用,自觉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丢瓜皮果壳、杂物、垃圾。

5)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手的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怎样保持手的卫生。

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手的卫生1、上课开始让同学互相检查手,看手是否干净,是否剪指甲,导入新课。

2、授新课,提出问题:(1)脏手吃东西会引起什病(蛔虫、蛲虫、腹泻、痢疾、病毒性肝炎)(2)什么情况下应洗手(饭前便后、劳动游戏后、接触过病人和病人用过的东西)(3)为什么不能留长指甲(指甲缝的污垢中藏有更多的细菌和虫卵)(4)结合挂图说说怎样洗手(要认真、流动水、用肥皂、全洗到、不马虎、要擦干、勤洗手、不留甲,不借用别人的东西擦手,更不要在衣服裤子上擦)3、效果考查,利用晨检或抽查,检查学生手的卫生4、课后了解学生是否养成饭前、便后、劳动后、游戏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二、不吃变质的食物1、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吃完东西后,肚子很不舒服(疼痛、腹泻、呕吐,请学生谈亲身体验),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为了我们的健康,这堂课就来学习“不吃变质的食物”,板书课题。

2、什么是变质的食物指沾有细菌、毒素和虫卵的食物,食用这些食物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哪些是容易变质的食物(罐头、水果、肉类等)。

3、食物中毒的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等,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被污染的食物被食用后,还可引起痢疾、伤寒、肝炎及寄生虫等传染病。

三上卫生与健康教案文档

三上卫生与健康教案文档

三上卫生与健康教案文档第一章:认识健康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2 教学内容健康的定义:身体、心理、社交和道德健康。

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睡眠、个人卫生等。

1.3 教学活动讨论:学生分享对健康的理解,教师总结。

第二章:个人卫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个人卫生包括:洗手、刷牙、理发、洗澡等。

个人卫生的好处:预防疾病、保持美观、提高自信等。

2.3 教学活动观看个人卫生视频,讨论重要性。

角色扮演:学生表演正确个人卫生方法,互相评价。

第三章:饮食与健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健康饮食的原则:均衡营养、适量摄入、多样搭配。

不良饮食习惯的后果:肥胖、营养不良、疾病等。

3.3 教学活动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教师指导正确饮食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设计健康餐谱,分享给全班。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运动的好处: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心情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跑步、游泳、健身等。

4.3 教学活动观看运动视频,了解不同运动的好处。

户外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运动比赛,增强体质。

第五章:心理健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

5.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标志:情绪稳定、自信、良好人际关系等。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积极思考、倾诉、放松等。

5.3 教学活动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教师指导心理调节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互相倾诉,学习倾听和理解他人。

第六章:安全常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家庭安全:电器使用、火灾逃生、防盗等。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乘车、步行安全等。

6.3 教学活动观看安全视频,讨论如何避免危险。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遇到危险的情况,学会自我保护。

第七章:防范疾病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上册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上册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健康的定义:身体、心理、社交、道德等方面的健康。

2. 健康的重要性: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

3.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教学活动:1. 讨论:学生们对健康的理解是什么?3. 小组活动:制定个人健康计划,互相监督实施。

第二章:个人卫生教学目标:2. 学会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预防疾病、保持美观、提高自信等。

2. 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洗手、刷牙、洗脸、洗澡、整理衣物等。

教学活动:1. 讨论:不注重个人卫生的后果是什么?2. 演示:教师示范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

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互相检查个人卫生情况。

第三章:饮食习惯教学目标:2. 学会合理搭配食物,提高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1. 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提供营养、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体重等。

2. 合理搭配食物: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等。

教学活动:1. 讨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会导致什么问题?2. 食物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

3. 小组活动:设计健康食谱,分享给其他同学。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 学会正确的运动方法,预防运动损伤。

教学内容:1. 运动的重要性: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心理健康等。

2. 正确的运动方法:热身、拉伸、运动强度适宜、避免过度运动等。

教学活动:1. 讨论:运动对健康有哪些好处?2. 示范:教师演示正确的运动方法。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做操等。

第五章:心理健康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影响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

2. 调整情绪的方法:倾诉、转移注意力、自我暗示等。

小学三年级健康与生活教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三年级健康与生活教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三年级健康与生活教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三年级健康与生活教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卫生的重要性,了解常见的卫生习惯,并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整洁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使他们懂得自己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健康地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勤洗手、保持整洁的习惯。

2. 教学难点: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手绘卫生习惯表、卫生用品。

2. 素材准备:相关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出示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个脏乱的卫生环境,并在黑板上列出反义词(如干净、整洁、卫生等)供学生选择,引导学生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

Step 2 学习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示范如何洗手,引导学生逐步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2. 教师给学生分发手绘卫生习惯表,让他们在表上标记自己每天需要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并帮助他们制定每天的执行计划。

3.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示范如何保持整洁,如刷牙、洗脸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保持整洁方法。

Step 3 实践1. 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卫生习惯表,进行实际操作,如洗手、刷牙、整理书包等。

2. 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的操作过程,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

Step 4 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与他们一起总结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 教师指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和决心,将其贴在课堂的卫生习惯宣传栏上。

五、教学体会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逐渐意识到了卫生的重要性,并学会了一些常见的卫生习惯。

他们也认识到了自己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健康地生活。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能更好地保持身体的健康,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上册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上册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

2. 使学生认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人体基本器官的认识。

2. 人体各个系统的基本功能。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观察人体结构图,引导学生认识各个器官。

2. 邀请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基本功能。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身体知识。

第二章: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使学生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基本营养成分。

2. 均衡饮食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调查,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2. 邀请营养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3. 开展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均衡饮食计划。

第三章:个人卫生习惯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

教学内容:1. 正确的洗手、刷牙、洗澡的方法。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观看个人卫生方法的示范视频,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个人卫生方法。

第四章:安全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

2.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教学内容:1. 校园中的安全隐患。

2. 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等基本安全知识。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引导学生发现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方法。

2. 邀请消防员、警察等专业人士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心理健康与同伴交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使学生学会与同伴良好交往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 与同伴良好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同伴良好交往的技巧。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共五则)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共五则)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共五则)第一篇: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第一课:团结友爱、尊敬师长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尊敬老师。

二、重点:掌握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三、难点:坚持礼貌行为,培养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小实验:拿一根小竹子,请一个同学折断。

然后再拿一大把相同的竹子让他折,折不断。

为什么一根竹子容易折断,一把竹子不容易折断呢?这就是竹子“团结”起来的结果。

说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1.一个班级,如果团结有利于大家的生活,学习也有利于使成员性格健全,心理健康,有利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

否则,会出现互相争吵甚至打架。

2.礼貌,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

(1)礼貌用语:“您好”、“早上好”、“谢谢”、“麻烦你了”、“对不起”、“请”、“再见”等。

例如:不小心碰了别人,应说声“对不起”。

别人帮了自己,应当说“谢谢”。

(2)行动上:①自己学习成绩比别人好,不要趾高气扬,沾沾自喜。

②有同学犯了错误,不要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思考?你能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吗?第二课:人体的结构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为学习其他涉及人体生理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重点:人体各部分结构的位置。

三、难点: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具体功能。

四、教学过程:请一位学生指出人体结构中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四个部他。

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头部:包括头颅和颜面。

颅骨内有脑子,通过神经指挥和协调人体和一切活动。

颜面长有眼、耳、口、鼻、分别负责视觉、听觉、进食和味觉、呼吸和嗅觉。

颈部:由颈椎、肌肉和肌腱、血管、神经组成,是躯干支撑头部的支柱,也是心脏和肺向脑供血、供氧和食物,空气进入胃及肺的通道。

躯干:由脊柱支撑。

躯干前面上部称为胸部,下部称为腹部、躯干后面上部称为背部,下部称为腰部。

心脏负责全身血液循环,肺负责肌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

胃肠负责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和粪便排泄。

肝脏有制泌、贮存、排泄尿液、胰腺分泌液。

三年级卫生健康教育案例(2篇)

三年级卫生健康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

特别是在校园中,卫生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针对三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卫生健康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

2. 增强学生对环境卫生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3.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

三、案例实施过程(一)准备阶段1. 确定主题:以“健康生活,从我做起”为主题,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相关活动。

2. 收集资料:通过网络、书籍、图片等多种途径收集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资料。

3. 制定方案: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

(二)实施阶段1. 课堂讲解:- 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包括手卫生、口腔卫生、头发卫生等方面。

- 结合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良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如如何正确洗手、如何保护牙齿等。

-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学生共同学习。

3. 实地操作:- 在校园内组织一次“清洁校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 学生分组负责不同区域,如教室、操场、绿化带等,进行清洁工作。

4. 健康知识竞赛:- 设计一份健康知识竞赛试卷,内容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健康生活方式等。

- 学生分组参加竞赛,提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总结阶段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效果。

2. 教师总结: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

四、案例效果1. 学生个人卫生意识增强: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环境卫生得到改善:校园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学生养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 第一学期 ) 第一课 : 团结友爱、尊敬师长 ]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尊敬老师。

二、三、四、重点:掌握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难点:坚持礼貌行为,培养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教学过程小实验 :拿一根小竹子,请一个同学折断。


后再拿一大把相同的竹子让他折,折不断。

为什么一根竹子容易折断,一把竹子不容易折断呢,这就是竹子“团结”起来的结果。

说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1、一个班级,如果团结有利于大家
的生活,学习也有利于使成员性格健全,心理健康,有利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

否则,会出现互相争吵甚至打架。

2、
礼貌,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

( 1) 礼貌用语: “ 您好” 、“ 早上好” 、“ 谢谢” 、
“ 麻烦你了”、“对不起”、“请”、“再见”等。

例如 :不小心碰了
别人,应说声“ 对不起”。

别人帮了自己,应当说“谢谢”。

( 2) 行动上 : ?自己学习成绩比别人好,不要趾高气扬,沾沾自喜。

?有同学
犯了错误,不要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思考, 你能掌握日常礼貌用语吗, 第二课 : 人体的结构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为学习其他涉
及人体生理的课程打下基础。

二、重点:人体各部分结构的位置。

三、难点: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和具体功能。

四、教学过程:
请一位学生指出人体结构中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四个部他。

各部分结构
及功能: 头部:包括头颅和颜面。

颅骨内有脑子,通过神经指挥和协调人体和一切活动。

颜面长有眼、耳、口、鼻、分别负责视觉、听觉、
进食和味觉、呼吸和嗅觉。

颈部 :由颈椎、肌肉和肌腱、血管、神
经组成,是躯干支撑头部的支柱,也是心脏和肺向脑供血、供氧和食物,空气进入胃及肺的通道。

躯干 :由脊柱支撑。

躯干前面上部称为胸部,下部称为腹部、躯干后面上部称为背部,下部称为腰部。

心脏负责全身血液循环,肺负责肌体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

胃肠负责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和粪便排泄。

肝脏有制泌、贮存、排泄尿液、胰腺分泌液。

四肢 :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就是手,包括胳膊、前臂和手掌,负责劳动 ;下肢就是脚,包括大腿,小腿和脚掌,负责行走和支持整个身躯。

思考:人体分为哪两大部分, 第三课 : 保护视力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视力的概念和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

二、重点: 掌握视力正常与视力不良的知识。

三、难点: 培养保护视力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请一位近视的学生现身说法,近视前后看东西有什么不同,以前是否注重用眼卫生, 要保护好视力,就要经常做到: 1、不要用浅色铅笔写字,字迹要清楚工整。

2、每次看书、写字半小时左右,就要休息几分钟。

3、写字时光线应从左前方或左前上方射入。

4、读书写字要掌握“ 三个一” 。

5、坚持做眼保健操。

思考,
保护视力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四课: 第四课 : 眼保健操一、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做眼保健操,培养学生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二、重点:教会学生正确地做眼保健操三、难点:做眼保健操的正确方法,准确穴位,适宜力度。

四、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好眼保健操穴位图( 附图 ),并应熟练掌握手法、节拍、穴位、力度,才能成功地做好眼保健操。

1、眼保健操的作用 : 眼保健操,能帮助眼睛消除疲劳,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过程 :通过按摩 ?激眼部周围的穴位和皮肤肌肉,增强眼周围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大脑疲劳和眼球内过度充血。

达到消除眼睛疲劳的目的。

2、眼保健操需注意的事项 : ( 1) ( 2) ( 3) ( 4) ( 5) ( 6) 五、小结保持双手清洁、勤剪指甲。

用力适度、轻柔、缓慢。

找准穴位、自始至终在穴位上按揉。

做操时轻闭双眼,做完后闭眼 1 分钟。

第四节轮刮眼眶时,不要触及眼球。

坚持天天做,每天不秒于两次。

思考题 : 1、眼保健操有什么作用 , 2、做眼保健操注意的事项 ,
第五课: 第五课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教学目标: 教导学生懂得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意义,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重点:让学生懂得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具体内容。

三、难点:教会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过程: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个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密切与的关系。

要做到以下 8 点: 1、勤洗头、勤洗澡。

2、勤换衣。

内衣宜每次洗澡后更换,外衣可 2~3 天换一次。

3、勤剪指甲,每周剪一次指甲。

4、勤理发,男同学每 20~30 天剪一次头发,女同学要每天梳理。

5、饭前饭后要洗手,避免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卵通
过脏手侵入身体引致疾病。

6、不偏食,少吃零食,避免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发育。

7、早晚洗脸刷牙,保持脸
部,口腔、牙齿清洁,防止蛀牙。

8、不与他人共用毛
巾,水杯,防止传染皮肤病及胃肠道传染病。

五、小结六、思考题: 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哪些内容 , 第六课: 第六课 : 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与健康的关系,从小养成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良好品德。

二、重点: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与健康的关系。

三、难点:培养学生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美德。

四、教学过程: 首先举个例子在公共场所人群比较多,有健康的人,也有患各种疾病,包括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果自己卫生意识差,会怎样, 肺如将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说明了卫生的重要。

1、维护公共场所卫生,需要做到“ 五不” :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