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第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京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研究“金陵灯会”、“民间艺术”、“南京方言”、“南京云锦”和“南京剪纸”的特点,从中感受南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南京百姓幸福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以研究性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探讨南京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的特点及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南京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中感受南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南京百姓幸福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自己是南京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在研究性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南京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深厚的特点,重点研究“金陵灯会”和“南京方言”,感受南京老百姓幸福祥和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南京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自备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话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最喜欢到哪儿呢?为什么呢?2、想不想一起去领略一下南京的风光啊?【播放视频】3、南京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的民风民俗【板书:民风民俗】你们知道有哪些吗?4、揭示民俗村研究内容。

【播放课件】5、四人小组讨论、选定研究专题。

(生讨论汇报)6、读小组研究的提示。

【出示提示】7、老师补充资料。

8、小组活动。

二、分组研究,交流汇报※ 金陵灯会【板书】1、抓——起源:最早从魏晋南北朝就开始啦!距今1500多年了,你们有什么感受?2、抓——花灯:夫子庙的金陵灯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举行,十五上灯,十八落灯。

(1)出示花灯。

(2)探讨制作的不易。

(3)研究花灯的发展。

3、抓——灯会:是的,自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后,夫子庙便开始享有“秦淮灯火甲天下”之美誉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可热闹着呢!咱们一起去逛逛吧!【播放视频】4、引——诗词:此情此景,正应了那首诗:【课件】银花火树自芬芳,天上人间终不分。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精选34篇)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精选34篇)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精选34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风民俗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篇1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说起端午节,让我想起了爷爷曾对我说的故事:据说,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罗江,死后被蛟龙所困,世人衰之,每于此日,人们都会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从此后来逐渐发展为龙舟比赛。

由于现在水污染厉害,人们通常吃粽子来度过端午节。

粽子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

我姥姥会包粽子,听奶奶说:包粽子非常复杂,要用各种材料,叶子。

我全都不明白。

我只知道粽子分两种:一种是甜粽子,另一种是咸粽子。

甜粽子用的材料不多,做出来是赤红色的,如果直接吃,肯定会觉得味道不好,但如果粘点糖吃,吃起来会更美味。

而咸粽子用的材料很多,有:咸蛋、黄豆、猪肉。

所以吃起来会很美味,并且材料多,深受人们喜爱。

我也爱吃咸粽子。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我最喜欢东莞的习俗!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篇2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的风俗吧。

端午节的风俗非常的多,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欢。

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

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多姿多彩的山西民俗文化

多姿多彩的山西民俗文化

多姿多彩的山西民俗文化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植根于山西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传统,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西风俗习惯、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

首先,山西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

在山西,人们注重男女有别的礼仪规范。

例如,新婚夫妇之间会居住在夫家,女子一般会参加家族中的女儿赶大车和扫轿等仪式。

同时,山西人还流传着一些独特的礼仪习俗,例如“对箪”的习俗,即新婚妻子要在婚后三天内要将婆婆提供给新婚家庭的箪食用完,以示尊敬和与新家人共进退。

其次,山西的节庆活动举办隆重。

山西民俗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山西的年俗活动。

在春节期间,山西人会举行一系列的传统庆祝活动,例如舞狮、放鞭炮、过年夜、包饺子等。

此外,山西还有一些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山西每年的第二个月十五日举行的“千灯巡游节”,这是山西的传统节日,庆祝泉州万安寺塔的修复,人们会点燃千盏纸灯,在巡游中庆祝。

山西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

以大同为代表的山西锣鼓艺术被誉为中国的“非遗艺术”。

山西锣鼓艺术以其激情昂扬的节奏、高亢激昂的音色和精确协调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此外,山西还有脸谱艺术、评书、相声等传统艺术形式,丰富了山西民俗文化的内涵。

在山西的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

例如,在春耕、秋收等重要的农事活动中,农民们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祭祀,以祈求丰收和好运。

同时,山西的乡村还有一些特色的习俗,例如民间婚丧嫁娶、搬家入住都有一套独特的禁忌和习俗。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给乡村生活增添了乐趣,也体现了山西人民的淳朴与传统观念的承继。

总的来说,山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了风俗习惯、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山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体现了山西人民的传统观念和情感,是山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一些传统的山西民俗文化面临着消失和萧条的风险,因此,保护和传承山西民俗文化,对于维护山西独特的文化特色,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的家乡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

我的家乡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

我的家乡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在我眼中,家乡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除了风景如画的自然美景外,令人着迷的民俗活动是家乡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

这些活动不仅彰显了家乡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一. 舞狮表演家乡的舞狮表演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每逢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观看这一精彩的表演。

舞狮表演以红、黄、蓝等鲜明的色彩为主,伴随着鼓点声和锣声,展现出雄壮而富有力量感的形象。

舞狮表演不仅具有娱乐性,也寓意着吉祥和祈福,为整个家乡带来了欢乐和好运。

二. 赛龙舟赛龙舟作为家乡的传统水上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参与。

每年端午节,人们会组队参加划龙舟比赛,这是一项考验团队协作和力量的运动。

选手们会站在一艘长长的龙舟上,全力划桨,以迅猛的速度划过湖泊。

赛龙舟不仅展示了家乡人民的勇敢和团结精神,也激发了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三. 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家乡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以纸张为材料,艺人运用剪刀巧妙地将纸张剪出各种美丽的形状和图案。

在家乡的传统节日和婚庆活动中,剪纸作品常常被用来装饰和点缀。

剪纸艺术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代表了祈福和美好的愿望,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四. 传统音乐演奏家乡的传统音乐演奏丰富多彩,其中古筝演奏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由于婉转的音色和悠扬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

每逢节日或庆典,当地的音乐艺术团体会组织演出,由一群具有丰富经验的音乐家演奏传统曲目。

这些演奏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也让人们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五. 庙会民俗集市每年春节期间,家乡都会举办传统的庙会民俗集市,吸引了许多人潮。

在集市中,人们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传统美食,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并有机会购买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和纪念品。

庙会民俗集市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了家乡的文化和民风。

在这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的家乡,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

我的家乡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文化

我的家乡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文化

我的家乡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文化家乡是一个位于中国中部的小城市,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包括民间艺术、习俗、音乐、舞蹈等等。

这些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成为了家乡的独特标志。

首先,家乡的民间艺术经久不衰。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木偶戏。

木偶戏在我们家乡历史悠久,起源于明代。

木偶戏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精彩的表演深受人们喜爱。

演员们用手中操纵着精致制作的木偶,通过演绎各种故事情节,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才艺。

木偶戏不仅在本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还走出了家乡,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称赞。

此外,家乡还有许多有趣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农历春节,家乡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

人们有说有笑,热闹非凡。

庙会上有各种小吃摊位,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以及丰富多彩的游乐设施。

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美食,购买特色纪念品,还可以欣赏到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杂技、民歌等等。

这场庙会活动不仅是人们欢庆春节的盛会,也是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除了木偶戏和庙会,家乡还有许多传统音乐和舞蹈。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花鼓舞。

花鼓舞是家乡的民间舞蹈,起源于唐朝,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花鼓舞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的传统舞蹈形式,有着独特的服饰和舞姿。

演员们身穿艳丽的舞蹈服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以舞蹈的形式展现家乡的传统美和文化底蕴。

每年的“花鼓舞大赛”更是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参赛者,成为了家乡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活动之一。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家乡还有许多其他的民间传统文化。

比如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如纳瓦纳制作、刺绣等等;传统的民谣和民俗故事,如关于家乡历史人物和传说的故事;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仪式,如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和七夕节等等。

这些传统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各具特色,都是家乡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总结起来,家乡的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文化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这些文化不仅让人们享受到了艺术的美感,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希望家乡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促进家乡经济和国家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1)

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1)

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1. 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在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中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地理、民族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各地的一些著名的民风民俗,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了解。

2. 北方地区的民风民俗2.1 冰雪节冰雪节是中国各北方城市冬季的一项重要活动。

哈尔滨冰雪节是最著名的冰雪节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在冰雪节期间,哈尔滨的冰雪艺术展览和冰灯表演给人们带来了美丽壮观的视觉享受。

2.2 腊八节腊八节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举行。

腊八节的主要活动包括吃腊八粥、腊八豆和糖葫芦等传统食品,以及祭祀祖先和祈祷丰收等仪式。

3.1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四月初五至初八之间举办。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扫墓、祭祖、赏花、踏青等,以纪念和缅怀祖先,并祈祷来年丰收和平安。

3.2 船龙节船龙节是中国南方地区一些水乡城市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

船龙节的主要活动是在河流或湖泊上举办划龙舟比赛,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赛。

同时,在船龙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舞狮、舞龙和民俗表演等活动,为节日增添了喜庆和热闹的气氛。

4. 西部地区的民风民俗4.1 藏戏藏戏是西部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多在宗教节庆和民族传统活动中表演。

藏戏以其独特的舞蹈、唱腔和服饰而闻名,深受藏族群众的喜爱。

4.2 达斡尔族的牧民文化达斡尔族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以养殖和放牧为主要生活方式。

达斡尔族的牧民文化包括驯马、饲养牛羊、制作牛皮帐篷等特色活动和方式,展示了他们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活方式。

5.1 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精美的剪纸作品而闻名。

剪纸艺术家通过剪刀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和图案,传达了丰富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5.2 唐卡绘画唐卡绘画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种独特的藏传佛教绘画形式,以其精细的绘画技巧和艳丽的色彩而著名。

部编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部编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部编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0.我们当地的风俗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12.家乡的喜与忧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

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放假?生:喜欢!师:那除了寒暑假,我们一般还会在什么情况放假?生:(各种回答)师: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风民俗。

(揭示课题)二、认识春节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2.春节的来历。

3. 观看春节视频。

4. 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① 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② 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③ 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④ 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怎样啊三、猜一猜 春节的活动是如此多姿多彩,那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 吗? 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并说理由。

四、拓展延伸1. 正因为春节涵着这么深厚的文化道德情感,所以干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 的重视和喜爱,代代继承发扬。

其实除了春节以外,中国还有许多传统节日。

请同学们列举其他的传统节日,并说说主要民俗。

2. 简单介绍① 元宵节:节日来历,习俗: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

② 清明节:由来、习俗:踏青、扫墓、放风筝等习俗:挂菖蒲艾叶、吃粽子、赛龙舟等。

吟诵借月抒怀的诗句,了解嫦娥奔月的故 事。

习俗:登高、插茱萸、品重阳糕。

五、辩一辩这些习俗好吗 ?1. 很多人在年初五放爆竹迎财神。

2. 清明节去扫墓,给先人扎了很多房子、元宝、衣物六、其他民族的民风民俗① 傣族泼水节。

家乡民族传统,丰富多彩

家乡民族传统,丰富多彩

家乡民族传统,丰富多彩我的家乡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地方,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

这里有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使得家乡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

首先,汉族文化是我家乡最主要的文化。

汉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是春节,这是一年之中最喜庆、最热闹的时刻。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庆祝新年的到来。

人们还会拜年、赏花灯、舞龙舞狮,共庆佳节。

此外,家乡还有许多其他的汉族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让人流连忘返。

其次,壮族文化也是我家乡的一大亮点。

壮族是我家乡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以勤劳、豪放的性格而闻名。

壮族人民热爱歌舞,他们擅长唱山歌、跳锦鲤舞等。

每年的壮族三月三,人们会穿上盛装,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欢度传统节日。

此外,壮族婚礼也是家乡的一大特色,新郎会骑着牛车,穿过村庄,接新娘回家,婚礼现场热闹非凡,让人难以忘怀。

再次,瑶族文化是我家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瑶族人民有着独特的服饰和民歌,他们喜欢用手工艺品来装饰自己的家园。

瑶族人民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仪式,如芦笙节、火把节等。

芦笙是瑶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人们会在节日时吹奏芦笙,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

而火把节则是瑶族人民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的盛大节日,人们手持火把,绕着村庄跳舞,庆祝丰收的到来。

最后,苗族文化也是我家乡的一大宝藏。

苗族人民热爱歌舞和手工艺品,他们擅长编织、刺绣等技艺。

苗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是花山节,这是苗族人民为了纪念祖先而举行的盛大节日。

在花山节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服装,举行各种庆典活动,如唱歌、跳舞、打马球等。

节日现场的欢声笑语和热闹气氛让人流连忘返。

总的来说,我家乡的民族传统丰富多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家乡的文化内涵,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魅力。

我深深热爱着我的家乡,热爱着这片充满多元文化的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2.能力与方法:学习并传承民风民俗。

3.知识: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的来历与相关的传说或故事,了解传统习俗蕴含的意义及其发展变化,体会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1课时
一、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传统习俗的资料。

2.准备视频:过年的热闹场面、赛龙舟的场面。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春节的热闹场面)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
2.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习俗内容。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年的热闹场面,唤醒了学生的记忆,对民族风俗文化的亲近、向往之感油然而生。

(二)走近春节,感受年味
1.春节是个热闹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过节前后忙忙碌碌。

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放鞭炮、拜年、压岁钱、年夜饭、包饺子、守岁、舞狮舞龙)
2.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象征团圆、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

据记载,中华民族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这些春节习俗背后都有流传已久的传说和美好的寓意,你知道哪些?(学生四人小组交流)
3.分享交流。

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放鞭炮、拜年:讲述春节的来历、过年的故事。

压岁钱:说说压岁钱习俗的小故事。

包饺子:说说饺子的寓意。

4.我们刚才交流的是汉族的春节习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少数民族是怎么过他们的“春节”的?
5.春节的这些习俗,让我们的年味儿十足。

无论身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人人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感受着团圆的喜悦。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最熟悉的春节,用典型生动的事例,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回忆过春节的一系列活动,领略春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传统习俗,研究交流
1.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重阳节)这些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了解了它们的习俗和来历,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进行交流。

(1)清明节
①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在民间,清明节有着怎样的习俗?
②交流清明节的来历。

③小结;清明,是感伤的节日,我们扫墓插柳,尽情道出心中那绵绵的思念;清明,是欢乐的节日,踏青、放风筝、蹴鞠,人们尽情享受春的魅力。

(2)端午节
①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你们参加过赛龙舟活动吗?(视频出示赛龙舟的场面)我们来感受一下那热闹的场面。

②交流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的来历。

③小结: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会举行龙舟大赛。

(3)中秋节
①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

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②了解中秋节的神话故事与古诗词。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故事,《水调歌头》等古诗词)
③小结: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多温馨啊!
(4)重阳节
①(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节日?
②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的活动可丰富了,除了登高、吃重阳糕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

③小结:重阳节也是“老年节”。

同学们在这天要多为身边的老人做些事,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设计意图:把课堂敞开,让学生把课本以外的学习资源引进课堂。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从我国的传统佳节中,了解到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这些风俗不仅传递着亲情,更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

2.回家做个小调查,问问家中长辈,听他们说说当地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设计意图: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回归生活,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


第2课时
一、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当地习俗的资料,完成关于年味儿的采访记录。

2.准备视频:春运视频、禁放烟花爆竹新闻视频。

二、教学过程
(一)回家过年,话团圆
1.老师听说,这个春节有很多同学跟着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了,是吗?你们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回老家的?路上花了多久?有什么感受?
2.(出示视频:春运拥挤的人群)你们看,人山人海,寸步难行。

这就是春运,这些都是回家的人。

3.据交通部门统计,2018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等累计发送旅客约29.7亿人次,是平时运送量的很多倍。

什么原因呢?
4.对,因为人们都要回家过年。

与家人团圆永远是身在外地的人们最大的期盼。

5.团圆,是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关键词。

对中国人来说,团圆是不变的主题。

无论有多远,只要有可能,每逢重要的节日,那些身在外地的人,都会克服种种困难,与家人团聚。

这是中国人不变的情怀。

【设计意图:课程是灵活的,是开放的。

在回忆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袒露了心声,浓浓的中国情怀在课堂洋溢。


(二)尊重传统,议传承
1.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

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很多习俗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你知道抓周吗?
中国人最喜欢什么颜色?你怎么发现的呢?喜欢红色的原因是什么?
你还亲身体验过哪些风俗,谁来与我们分享?
2.课前,同学们采访了家里的长辈,了解了当地的一些传统习俗,谁来说一说?
3.我国的传统习俗都蕴含着特别的意义和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有一个习俗源远流长,是很多同学最喜欢的—压岁钱。

过年时,家里的长辈、亲戚家的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以示祝福。

压岁钱的多少并不重要,但现在,有些人互相攀比,让压岁钱变了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小组议一议。

5.你的压岁钱是怎么用的?你觉得怎么用才更合理、更有意义呢?
3.【设计意图:活动设计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

节日是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让学生聊一聊家乡的节日风俗,议一议压岁钱的合理使用,积极参与讨论,体会我国的传统节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与时俱进,求改革
1.你放过烟花吗?什么时候?有同学说好几年没放过烟花了,是的,从2015年开始,南京主城区全面禁放烟花爆竹,一旦违规燃放,就会受到处罚。

2.(视频出示:各地禁放烟花爆竹的新闻)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地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污染空气,造成人身伤害)这项政策,绝大部分人都拍手叫好,过年不放烟花爆竹,成了大家的共识。

3.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传统风俗因为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被渐渐摒弃。

与此同时,新时代的一些产物,也给节日注入了一些新元素,形成了新民诉。

你知道春节有哪些信息素?(看春晚、旅游、短信拜年、电子鞭炮等)
4.除了春节,你还了解哪些其他的信息素?(绿色、文明过清明节)
5.新时代的人们不再一味地固守着那些传统的形式,而是与时俱进,求改革,求创新,使一些传统习俗变得更有时代意义。

6.有人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

也有人说,虽然过年的形式在变,但是喜悦和亲情并没有变。

交流课前采访记录,并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我国的传统习俗也在发展中变革。

图片、视频等材料,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总结课堂,有拓展
我国的民风民俗丰富而独特,多姿又多彩,我们通过课堂所了解的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想要了解我国更多的民风民俗,同学们课后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是询问父母长辈等,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