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选址影响因素及步骤(含案例)

合集下载

厂址选择方法及案例讲解

厂址选择方法及案例讲解

厂址选择方法及案例讲解厂址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战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厂址时,企业应该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等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厂址选择方法,并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

一、厂址选择方法1.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见的厂址选择方法,通过向潜在的劳动力和客户发送问卷,收集关于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劳动力市场、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来评估不同厂址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做出决策。

1.2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一种较为综合的厂址选择方法,它将多个因素综合考虑,通过指标评价和权重分析,给出不同厂址的综合得分,从而确定最佳选址。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不同因素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分析结果,对不同厂址进行评分,最终选出得分最高的厂址。

案例讲解:某电子制造企业计划在中国开设一家新的生产基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为了选择最适合的厂址,企业决定使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和决策。

2.1 因素确定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

为了确定各个因素的具体指标,企业进行了市场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从中确定了以下指标:- 地理位置:距离物流中心和客户群体的距离- 交通便利性:道路、铁路和水路的交通状况- 人力资源: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市场需求:对于企业产品的需求量和增长趋势- 政策环境:当地政府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2.2 指标评价和权重分析企业根据对于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权重分析,最终确定了以下权重:- 地理位置:0.2- 交通便利性:0.3- 人力资源:0.2- 市场需求:0.2- 政策环境:0.1企业根据权重对不同厂址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方法可以是按照五分制或十分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3 分析和决策企业根据各个厂址的评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不同厂址的综合得分。

第4讲 企业选址 ppt课件

第4讲 企业选址 ppt课件

(无限) P1
0 4 5
3
W1 4
2
C1 (50000) C2 (100000)
(60000) P2
2
W2
1
5
2
C3 (50000)
2020/10/28
26
三、服务企业的选址
▪ 我国产业的划分: ➢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 和供应业,建筑业。 ➢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即服务 业。服务业共分为15类47个行业。见教材P67。
▪ (3) 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都建在教育和科技发达 的城市。
▪ (4) 外国企业纷纷在中国建厂。
▪ (5) 早期的军工企业以及二汽等单位把企业建在偏 僻的山区。
▪ (6) 许多超市都搞连锁。
▪ (7) 柳州的自行车都生锈。
▪ ……
2020/10/28
2
返回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1 2/3
3/5 0
2/5
1 0 2/3
1/ 3 10/ 3
0.3 0.25 0.1
0.609 0.35 0.556
2020/10/28
24
线性规划
▪ 当选址对象输入成本与输出成本是决策的 主要变量时,线性规划是一个很好的决策 方法。
➢ 决策变量:xij ➢目标函数:Z min=ΣΣcijxij ➢ 约束条件:Σxij<Dj; Σxij<Si,……
表1 各销售点的销售量与地理位置
销售点 售量
甲 乙 丙 丁
地理位置

企业选址的案例

企业选址的案例

企业选址的案例
企业选址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企业选址的案例,供您参考:
1. 亚马逊: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其选址决策主要基于市场需求、物流和运营效率等方面。

该公司最初在加州的一个小城市设立总部,后来搬到了西雅图,这里靠近大量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

此外,亚马逊还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拣中心和配送中心,以便更快地将商品送达客户手中。

2. 特斯拉:特斯拉是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其工厂选址在美国内华达州和纽约州等地。

这些地方靠近供应商、技术和人才聚集地,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特斯拉还在欧洲和中国等地建立了工厂,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3. 星巴克:星巴克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其选址决策主要基于市场需求、品牌形象和租金等方面。

该公司通常选择在繁华商业区和购物中心开设门店,以便吸引更多的客户。

此外,星巴克还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调整门店设计和产品组合,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4. 宜家:宜家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其选址决策主要基于市场需求、交通便利性和租金等方面。

该公司通常选择在大型购物中心或城市中
心开设门店,以便吸引更多的客户。

此外,宜家还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文化背景,调整门店设计和产品组合,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品味。

以上案例表明,企业在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物流和运营效率、人才和技术聚集地、品牌形象和租金等。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选址策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

企业选址影响因素及步骤(含案例)

企业选址影响因素及步骤(含案例)

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及步骤(一)选择地区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资源供应地和产品供应市场是企业生产的两头4.选择接近能源动力供应充足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7.其他的因素:政治、文化、自然条件等。

对以上各种因素的考虑,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选择具体位置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影响因素之间的权衡与取舍1.仔细分析与设施位置紧密相关的影响因素,以便在决策时分清主次,抓住关键。

2.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影响因素会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因此,决不可生搬硬套任何原则条文,也不可完全模仿照搬已有的经验。

3.还应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来说,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同一因素的重要程度可能有很大不同。

(四)选址的一般步骤1.明确目标。

2.收集有关数据,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各因素进行主次排列,权衡取舍,拟定初步的候选方案。

3.对初步候选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

4.进行上述分析之后,将会得出各个方案的优劣程度的结论,或找到一个明显优于其它方案的方案。

案例仅仅5年星巴克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一位耀眼的明星,并迅速演变为一种标榜流行时尚的符号。

在都市的地铁沿线、闹市区、写字楼大堂、大商场或饭店的一隅,在人潮汹涌的地方,那墨绿色商标上的神秘女子总是静静地对你展开笑颜。

定位生活的“第三空间”星巴克其实选址的策略很简单星巴克的定位就是“第三生活空间”,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家和办公室,中间还应该有一个地方可以提供大家休息、畅谈,包括来洽谈一些商务的环境,星巴克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就是这一点。

第三生活空间对我们来讲是什么呢?在1999年星巴克没有开店以前,如果大家想谈一些事情会去哪里?是麦当劳、肯德基,或是去一些中餐馆,如果在用餐的时间去没有问题,但是非用餐时间去哪里?这些确实是有很困惑的事情,而星巴克当时切入点也就是针对能够给客人提供一个谈的场所,这也决定了星巴克选的一些理念,包括一些方法。

近5年来,星巴克几乎平均每年开10家店,每天卖掉的咖啡超过1万杯。

企业选址案例

企业选址案例

企业选址案例企业选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决策,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生存。

一个合适的选址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遇,而一个不合适的选址则可能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企业选址的案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决策的重要性。

某公司在进行新工厂选址的决策时,经过了一番慎重的考虑和比较。

最终,他们选择了一个位于城市郊区的工业园区作为新工厂的选址。

这个决策的背后有着许多考量和因素。

首先,该工业园区距离城市中心较远,但交通便利。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避免城市中心的高昂租金和人工成本,同时可以更便利地运输原材料和产品。

其次,该工业园区周边环境较为安静,适宜进行生产和研发工作。

相比于城市中心的喧嚣和拥挤,这里的环境更加适合企业的生产和办公。

此外,该工业园区还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例如供水、供电、供气等,这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

除了以上的优点,该工业园区还有一些其他的优势。

例如,周边有多家同行业的企业,这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合作和交流机会,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另外,该工业园区也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资源,企业可以更加容易地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当然,选择该工业园区作为新工厂的选址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比如,由于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可能会增加一些物流成本和运输时间。

另外,周边环境的安静也可能导致员工的生活便利性不如城市中心,这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留任率。

此外,由于周边已有多家同行业企业,可能会增加市场竞争的压力。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该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该工业园区作为新工厂的选址。

他们认为,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但该工业园区的诸多优势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资源,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选址决策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选址决策。

希望这个案例可以为大家在进行企业选址决策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选址案例分析

选址案例分析

选址案例分析选址是一个企业决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选址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下面我将以某快餐连锁店选址的案例进行分析。

某快餐连锁店是一家以提供快速便捷美味的餐饮服务为主的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品牌口碑,打算在某城市新开一家分店。

在决定选址之前,企业的管理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包括人口分布、竞争对手分布、目标消费群体等。

经过市场调研,企业发现该城市的人口密度较高,且周围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快餐店,说明该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需求。

此外,通过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研究,企业了解到该地区的消费者多为年轻人,对快捷、方便、价格实惠的餐饮服务有较大需求。

基于以上分析,企业决定在该城市的城市中心区域选址,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

具体选址时,企业综合考虑了以下因素:首先,企业重点考虑了交通便利性。

城市中心区域交通发达,交通枢纽、地铁站、公交站等交通设施密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用餐。

其次,企业考虑到人流量密集。

城市中心区域是商业中心,商场、写字楼、大学等人流量较大,选择在附近开设分店,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顾客。

此外,企业还考虑了租金成本。

城市中心区域租金水平较高,但相对于企业在该地区可获得的消费潜力和利润空间,租金成本可以接受。

最后,企业还考察了周边环境。

城市中心区域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环境和服务质量,所以企业选择了一处环境优美、周边设施完善的地段,以提供更好的就餐体验。

通过合理的选址,该快餐连锁店顺利落地并开展业务。

在选址的初期,由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可度较高,加上选址合理且市场需求较大,该连锁店迅速获得了稳定的顾客群体和良好的市场表现。

随着时间推移,该连锁店逐渐扩大规模并不断增加盈利。

综上所述,选址是一个重要的决策环节,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市场需求、考虑交通便利性、人流量、租金成本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企业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

工厂选址案例

工厂选址案例

工厂选址案例
在选择工厂选址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交通便利性、人才资源、政策支持、成本优势等。

下面以某公司新建工厂选址为例,介绍其选址过程和相关考虑因素。

首先,公司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

工厂选址应尽量选择靠近交通枢纽的地方,比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以便原材料的运输和成品的销售。

同时,周边的交通设施也要完善,以方便员工的上下班和日常出行。

其次,人才资源是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公司需要选择地处人才较为集中的地方,以便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教育资源和生活配套设施也要充足,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再者,政策支持也是影响工厂选址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方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落户,比如税收优惠、土地补贴、人才补贴等。

公司需要对各地的政策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方。

此外,成本优势也是考虑工厂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用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等。

公司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成本因素,选择最经济的地方建厂。

最后,环境因素也要考虑在内。

工厂选址应尽量避免选择在环境恶劣的地方,以免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要符合当地的环保要求,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工厂选址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复杂问题。

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战略规划,综合考虑交通便利性、人才资源、政策支持、成本优势和环境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地方建厂。

希望本案例能够对其他企业在工厂选址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企业选址案例

企业选址案例

企业选址案例企业选址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选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成败。

下面我们以某公司选址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他们在选址时考虑了多个因素。

首先,他们考虑到了交通便利性,选择了位于交通枢纽附近的地点,这样可以方便原材料的运输和产品的销售。

其次,他们还考虑到了人才资源,选择了人口密集地区,这样可以更容易吸引到优秀的员工加入到公司。

同时,他们还考虑到了市场需求,选择了一个潜在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选址过程中,该公司还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他们发现在一些地区,土地价格过高,不符合公司的预算。

其次,他们还发现在一些地区,政策法规的限制较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最后,他们还需要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分布情况,避免选择与竞争对手过于接近的地点。

最终,经过多方考虑和权衡,该公司选择了位于一个交通便利、人才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地区进行选址。

这样的选择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得公司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首先,企业在选址时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只看重某一方面的利益。

其次,企业在选址时需要灵活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更好的选择。

最后,企业在选址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来进行选择,不能盲目跟风或者盲目追求低成本。

总之,企业选址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企业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且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希望以上案例的分析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也希望各位企业在选址时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及步骤
(一)选择地区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选择接近原材料供应的地区
2.选择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资源供应地和产品供应市场是企业生产的两头
3.选择时要考虑运输问题
4.选择接近能源动力供应充足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5.与外协厂家的相对位置
6.劳动力资源
7.其他的因素:
政治、文化、自然条件等。

对以上各种因素的考虑,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选择具体位置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可扩展性
2.地质情况
3.周围环境的生活条件
(三)影响因素之间的权衡与取舍
1.仔细分析与设施位置紧密相关的影响因素,以便在决策时分清主次,抓住关键。

2.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影响因素会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因此,决不可生搬硬套任何原则条文,也不可完全模仿照搬已有的经验。

3.还应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来说,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同一因素的重要程度可能有很大不同。

(四)选址的一般步骤
1.明确目标。

2.收集有关数据,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各因素进行主次排列,权衡取舍,拟定初步的候选方案。

3.对初步候选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

4.进行上述分析之后,将会得出各个方案的优劣程度的结论,或找到一个明显优于其它方案的方案。

案例
仅仅5年星巴克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一位耀眼的明星,并迅速演变为一种标榜流行时尚的符号。

在都市的地铁沿线、闹市区、写字楼大堂、大商场或饭店的一隅,在人潮汹涌的地方,那墨绿色商标上的神秘女子总是静静地对你展开笑颜。

定位生活的“第三空间”
星巴克其实选址的策略很简单星巴克的定位就是“第三生活空间”,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家和办公室,中间还应该有一个地方可以提供大家休息、畅谈,包括来洽谈一些商务的环境,星巴克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就是这一点。

第三生活空间对我们来讲是什么呢?在1999年星巴克没有开店以前,如果大家想谈一些事情会去哪里?是麦当劳、肯德基,或是去一些中餐馆,如果在用餐的时间去没有问题,但是非用餐时间去哪里?这些确实是有很困惑的事情,而星巴克当时切入点也就是针对能够给客人提供一个谈的场所,这也决定了星巴克选的一些理念,包括一些方法。

近5年来,星巴克几乎平均每年开10家店,每天卖掉的咖啡超过1万杯。

如此迅捷的步伐,秘诀是什么?
“星巴克给我的方便大于给我的味觉享受。

”一位正在品尝咖啡的方小姐这样说道,“它总是出现在最繁华的街道最显眼的位置,于是当逛街逛到疲惫时,当双眼在电脑屏幕前感觉酸涩时,当朋友来了没地方说话时,我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星巴克。


这正是星巴克想要的--任何时候都能够为热爱星巴克的人群提供服务。

而支撑这份雄心的是一张明晰的选址图。

星巴克选址首先考虑的是诸如商场、办公楼高档住宅区此类汇集人气聚集人流的地方。

此外,对星巴克的市场布局有帮助,或者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点,星巴克也会把它纳入自己的版图,即使在开店初期的经营状况很不理想。

星巴克对开店的选址一直采取发展的眼光及整体规划的考量。

因为现在不功并不等于将来不成功。

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店是位于北京的星巴克丰联广场店,当初该店开业时,客源远远不能满足该店如此大面积的需要。

经营前期一直承受着极大的经营压力,但随着周边几幢高档写字楼的入住率不断提高,及区政府对朝外大街的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丰联店一定会成为该地区的亮点。

于是最终咬着牙关坚持了下来。

现在该店的销售额一直排名北京市场前列。

星巴克在中国的拓展之路就这样一步步地迈开了。

步调的快速则得益于开店时遵循以租为主的发展策略。

星巴克对店面的基本要求很简单,从十几平米到四百平米都可以开设,以租为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最少的资金开设最多店面。

选店模式倚重当地公司
星巴克的选店模式更多倚重于当地星巴克公司。

选店流程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当地的星巴克公司根据各地区的特色选择店铺;这些选择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公司自己的搜寻,中介介绍,另外还有各大房产公司在建商楼的同时,也会考主动引进星巴克来营造环境。

在上海,这三种选择方式的比例大概是1: 1: 2。

第二阶段是总部的审核。

一般来讲,星巴克的中国公司将店面资料送至亚太区总部由他们协助评估。

星巴克全球公司会提供一些标准化的数据和表格,来作为衡量店面的主要标准。

而这些标准化数据往往是从各地的选店数据建立的数据库中分析而来的。

事实上,审核阶段的重要性并不十分突出,主要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当地公司手中。

如果一味等待亚太区测评结束,很可能因为时间而错失商机。

据上海统一星巴克的负责人介绍,往往在待批的过程中,地方店面已经开始动手装修。

“虽然95%的决定权在地方公司,但是也有制约机构来评定我们的工作。

”一位部门负责人透露。

在星巴克,一方面理事会会根据市场回报情况,评定一名经理的能力。

另一方面,会计部会监控各店面的经营情况。

星巴克有独立的扩展部负责选点事宜,包括店面的选择、调查、设计和仪器装备等一系列工作。

上海统一星巴克为例,这一部门的人数包括部门经理在10人以上。

商圈的成熟和稳定是选址的重要条件,而选址的眼光和预测能力更为重要。

比如,巴克的新天地店和滨江店,一开始都是冷冷清清并不是成熟的商圈,然而新天地独特的娱乐方式和滨江店面对黄浦江,赏浦西风景的地理优势,使得这两家店面后来都风生水起,成为上海公司主要的利润点。

南京店的开立是星巴克选址的一个典型的范例。

2003年年初,负责江浙沪的上海星巴克了解到9月份要放开长三角地区的经营代理权,于是抢在年初,在南京选择旗舰店的店面。

在上海星巴克看来,旗舰店的开设意味着在一个城市的亮相。

人们对于不熟悉的事物第一印象往往至关重要。

因而,上海星巴克对第一店的选择尤为慎重。

当时,上海星巴克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南京市的新街口商圈,这里人口密集,有4~5家大型场,新街口商圈的东方商厦是一家经营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场,这里的消费者的层次与星巴克的消费人群类似,而且消费水准稳定;另一个是南京市北极阁地区,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安静而不嘈杂。

更要的是,这里
是省市政府机关的工作区域,在星巴克看来,政府公务员消费也是不可小觑的一块。

另外,南京正在修建的地铁就从那里路过。

星巴克对于两个地区的流动人群作了调查,从他们的穿着、年龄、男女比例来确定潜在的客户数量。

“星巴克更多是一个偏向女性化的咖啡店,带着些梦幻和情,”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而且女性客人往往会带来她的男友或者伙伴,而男性客人往往是独来独往。


最终东方商厦与星巴克一拍即合,以抽成的租金方式,建立了在南京的第一家星巴克。

随即,星巴克在南京的北极阁地区开出了第二家连锁店。

据星巴克的负责人解释,将第一家店开设在新街口,看中的是其稳定成熟的商业氛围,可以维持营业额的稳定。

而将第二家店开设在北极阁,主要是看以后几的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